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ffichthys wui sp. nov., a new perleidid fish from the Early Triassic of Jiangsu and Anhui, China
1
作者 XU Guang-Hui YUAN Zhi-Wei +3 位作者 REN Yi LIAO Jun-Ling ZHAO Li-Jun song hai-jun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85,共21页
Perleididae is a group of stem neopterygian fishes known only from the Triassic.Here,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w perleidid,Teffichthys wui sp.nov.,based on six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Smithian(Olen... Perleididae is a group of stem neopterygian fishes known only from the Triassic.Here,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w perleidid,Teffichthys wui sp.nov.,based on six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Smithian(Olenekian,Early Triassic)marine deposits of Jurong,Jiangsu and Chaohu,Anhui,China.This new discovery documents the third and youngest species of Teffichthys,which is slightly younger than the Dienerian(Induan)T.elegans from Guizhou and the early Smithian T.madagascariensis from Madagascar.The new species shows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effichthys(presence of a spiracular,38-41 lateral line scales,and no more than three epaxial rays in the caudal fin)but differs from T.madagascariensis and T.elegans in some autapomorphies(e.g.,a horizontal opercle/subopercle contact and smooth scales with a nearly straight posterior margin).The diagnostic features for the genus Teffichthys and the family Perleididae are emended based on detailed comparisons of the new taxon with other perleidids.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erleidids with other stem neopterygians are discussed using a cladistic approach,and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in stem neopterygian cl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ngsu ANHUI Early Triassic Perleidiformes OSTEOLOGY PHYLOGE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设备碾压工序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宾 宋海军 罗文塽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1-64,共4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动化生产成为趋势,锂电池生产设备碾压工序中的自动化控制涉及到MES系统、自动化调度系统、PLC工控系统,其中自动化调度系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在对ActiveMQ、FinsTCP协议、C#委托代理机制以及三层架构...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动化生产成为趋势,锂电池生产设备碾压工序中的自动化控制涉及到MES系统、自动化调度系统、PLC工控系统,其中自动化调度系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在对ActiveMQ、FinsTCP协议、C#委托代理机制以及三层架构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该项目已经投入生产应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工序 自动化 工控系统 调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HRB-SS株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与病毒的拯救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伟尧 宋海军 +2 位作者 刘春国 杨德成 王靖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0-1084,共5页
为构建猫杯状病毒(FCV)HRB-SS株的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合成3’端含有丁肝病毒核酶(HdvRz)序列的HRB-SS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将该序列插入p OK12-CMV载体,获得含FCV HRB-SS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的重组质粒p FCV-HRB-SS。将重组质粒p FCV-HRB-SS... 为构建猫杯状病毒(FCV)HRB-SS株的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合成3’端含有丁肝病毒核酶(HdvRz)序列的HRB-SS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将该序列插入p OK12-CMV载体,获得含FCV HRB-SS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的重组质粒p FCV-HRB-SS。将重组质粒p FCV-HRB-SS转染猫肾细胞(CRFK),48 h即可观察到典型细胞病变,将病变细胞的上清接种未感染的CRFK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连续传5代,从感染的细胞上清中获得拯救病毒。采用FCV VP1蛋白MAb,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均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细胞无荧光信号;各组细胞负染色后经电镜观察均可见病毒粒子呈典型的杯状结构。提取拯救病毒和亲本病毒基因组RNA,反转录为c DNA作为模板,经RT-PCR扩增、Kpn I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拯救病毒含C^(5724)G位点突变的分子标记,消除了Kpn I酶切位点,不同于亲本病毒。上述结果表明获得拯救病毒r FCV HRB-SS。采用蚀斑形成试验和绘制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进一步检测r FCV HRB-SS,结果显示,r FCV HRB-SS与亲本病毒具有一致的复制水平和体外生长能力。本研究利用真核启动子构建的FCV HRB-SS株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系统可直接在细胞内转录,减少了体外操作流程,有效防止了操作污染,具有操作简便,拯救效率高的优势,为后续FCV基因功能的研究和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感染性cDNA克隆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地面下履带车辆斜坡转向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宇 刘西侠 +2 位作者 李军 宋海军 邱绵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1016,共6页
越野环境下的松软地面是履带车辆行驶的主要地形,在这种条件下行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斜坡转向操作,履带车辆的斜坡转向特性值得重点关注。针对研究履带车辆斜坡转向特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履带车辆转向的运动特点,建立了坡道转向动... 越野环境下的松软地面是履带车辆行驶的主要地形,在这种条件下行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斜坡转向操作,履带车辆的斜坡转向特性值得重点关注。针对研究履带车辆斜坡转向特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履带车辆转向的运动特点,建立了坡道转向动力学模型,结合地面力学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履带车辆在松软地面下斜坡转向特性。通过履带车辆在斜坡上完成规定半径转向动作所需的滑转率这一指标,来分析坡角、地面性质、转向半径对履带车辆斜坡转向性能影响,为履带式无人车的设计、路径规划和跟踪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斜坡转向 地面力学 滑转率 松软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的民用飞机选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海军 王振 《滨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10,共6页
为了研究民用飞机选型的影响指标和选型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AHP-TOPSIS的民用飞机选型的两阶段评价模型,第一阶段采用AHP法来确定飞机选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第二阶段采用TOPSIS法进行评价指标值的规范化和排序,选出最优机型。最后进行了... 为了研究民用飞机选型的影响指标和选型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AHP-TOPSIS的民用飞机选型的两阶段评价模型,第一阶段采用AHP法来确定飞机选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第二阶段采用TOPSIS法进行评价指标值的规范化和排序,选出最优机型。最后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航空公司科学合理选择机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TOPSIS 飞机选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力的朗肯土压力在沙土履带板上的运用
6
作者 李军 何弘瑞 +2 位作者 宋海军 王桂英 华磊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5-69,共5页
以朗肯土压力理论为基础,去除原朗肯模型中挡土墙墙壁光滑的假设,作出墙后土体极限平衡状态下的莫尔应力圆,利用莫尔-库伦强度准则以及应力圆几何关系建立考虑挡土墙摩擦力的朗肯土压力模型。运用MATLAB建立2种不同的土压力数学模型。最... 以朗肯土压力理论为基础,去除原朗肯模型中挡土墙墙壁光滑的假设,作出墙后土体极限平衡状态下的莫尔应力圆,利用莫尔-库伦强度准则以及应力圆几何关系建立考虑挡土墙摩擦力的朗肯土压力模型。运用MATLAB建立2种不同的土压力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沙地履带试验平台得出不同深度履刺的履带实际总牵引力,验证了本优化模型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肯土压力 粗糙挡土墙 沙土牵引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