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原状非饱和黄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伊学涛 尚彦军 +3 位作者 孟庆森 孟和 崔振东 贺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0-771,共12页
西风带影响下的伊犁河谷黄土分布广泛,黄土滑坡等灾害十分发育。研究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的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并利... 西风带影响下的伊犁河谷黄土分布广泛,黄土滑坡等灾害十分发育。研究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的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并利用非饱和土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黄土的原状样进行了控制净围压和吸力为常数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测定的基质吸力范围内,净围压越高,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硬化特征越明显,试样在剪切过程中基本表现为鼓胀变形;在高基质吸力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趋向于软化型,试样易出现剪切破坏。(2)试样体应变的变化受净围压和基质吸力的影响。随净围压的增大,体应变趋向于剪缩状态;在较高的基质吸力条件下,体应变的峰值剪胀量越大,剪胀特征也越强。(3)基质吸力影响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试样黏聚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增长趋势。而试验中基质吸力对内摩擦角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随基质吸力的增大,粉质黏土土样内摩擦角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至0,内摩擦角值趋于稳定;而粉土土样内摩擦角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可为伊犁河谷黄土滑坡等灾害的研究提供力学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抗剪强度 变形特征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绿肥混播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王林林 徐珂 +4 位作者 李正鹏 严清彪 胡发龙 尚琰隽 韩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3-2282,共10页
为明确不同类型绿肥混播对青海地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设置箭筈豌豆和毛苕子混播(HV)、箭筈豌豆和青稞混播(HB)、箭筈豌豆和油菜混播(RS)和箭筈豌豆单播对照(CK)的比较试验,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不... 为明确不同类型绿肥混播对青海地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设置箭筈豌豆和毛苕子混播(HV)、箭筈豌豆和青稞混播(HB)、箭筈豌豆和油菜混播(RS)和箭筈豌豆单播对照(CK)的比较试验,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类型绿肥混播对土壤基础理化性质、有机碳组分、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箭筈豌豆单播对照(CK)相比,箭筈豌豆和毛苕子混播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10.84%,箭筈豌豆和油菜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19.97%。箭筈豌豆和油菜混播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Chaol指数)和多样性(Simpson指数)比CK分别提高36.42%和11.59%。不同绿肥混播处理还能增加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丰富度,门水平下箭筈豌豆和青稞混播处理毛霉菌门和担子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7.24%和113.09%,箭筈豌豆和油菜混播处理壶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提高583.79%。土壤全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绿肥混播比绿肥单播能更好地优化土壤环境和真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混播 土壤真菌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特征及适宜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贤林 冯梦蝶 +3 位作者 何丙辉 曾成 尚琰隽 李天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目的]探究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规律,提出适合喀斯特槽谷区的土壤入渗模型。[方法]以喀斯特槽谷区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评价了H... [目的]探究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规律,提出适合喀斯特槽谷区的土壤入渗模型。[方法]以喀斯特槽谷区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评价了Horton,Kostiakov和Philip这3种常见入渗模型在该区的适应性。[结果](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含水率和电导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耕地土壤容重(1.1 g/cm^(3))、含水率(26.9%)以及电导率(75.43 mS/cm)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园地土壤容重(1.32 g/cm^(3))、林地含水率(35.02%)以及草地电导率(164.6 mS/cm)分别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过程均表现为迅速下降、缓慢下降以及趋于稳定。(3)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对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拟合结果存在差异,其中,Horton模型结果最优,拟合度R 2达到0.922~0.951,Philip模型拟合结果最差,拟合度R 2为0.754~0.908。(4)pH值与初始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稳定入渗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0.05~0.25 mm和<0.05 mm微团聚体分别与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容重、含水率以及<0.05 mm微团聚体是主要影响入渗速率的因子,且与入渗性能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地具有更好的渗透性能,Horton模型更适合模拟喀斯特槽谷区土壤入渗,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区土壤入渗性能评估及植被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入渗特征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医疗设备警报疲劳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卢姣姣 洪涵涵 +3 位作者 蔡爱旎 季丹丹 尚彦君 冯晓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5期170-174,共5页
本文就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医疗设备警报疲劳进行综述,介绍了ICU护士医疗设备警报疲劳的概念及发生现状,归纳了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以帮助业内人士更好的认识ICU护士警报疲劳的问题,避免警报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制定警报管理干预... 本文就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医疗设备警报疲劳进行综述,介绍了ICU护士医疗设备警报疲劳的概念及发生现状,归纳了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以帮助业内人士更好的认识ICU护士警报疲劳的问题,避免警报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制定警报管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警报疲劳 医疗设备报警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 被引量:16
5
作者 曹小红 孟和 +3 位作者 尚彦军 张俊敏 艾比拜尔·买买提 徐娟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5-411,共7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黄土滑坡地质条件及发育特征,进一步统计分析伊犁谷地23处典型黄土滑坡形态及滑床、滑体等要素。结果发现,该区降水量及次数与滑坡发生频次正相关,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集中在4—9月;滑坡主要发育...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黄土滑坡地质条件及发育特征,进一步统计分析伊犁谷地23处典型黄土滑坡形态及滑床、滑体等要素。结果发现,该区降水量及次数与滑坡发生频次正相关,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集中在4—9月;滑坡主要发育在河谷南北两侧中低山及低山丘陵地带,1300~2000 m高程上最集中;具环河平原带状分布特征,沟谷和交通沿线较发育;山区滑坡类型中以黄土型为典型。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发生机制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下渗→坡脚侵蚀→冻融循环→累积性破坏→坡体湿陷、蠕变→坡体突滑”多因素影响下,长达约20年的前期蠕变到2小时快速滑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律 时间规律 成因机制 黄土滑坡 伊犁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与地貌关系看全新世以来沿线人聚居条件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尚彦军 周昆叔 +1 位作者 曲永新 魏思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7-509,共13页
早期先民聚居和活动遗址及古墓分布受地貌类型及其与河流关系影响,在跨流域不同地区表现关系如何?本文以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地带线性展布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各3 km宽度带为个案,研究干渠沿线唐白河、淮河、黄河北、滏阳河和海河等... 早期先民聚居和活动遗址及古墓分布受地貌类型及其与河流关系影响,在跨流域不同地区表现关系如何?本文以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地带线性展布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各3 km宽度带为个案,研究干渠沿线唐白河、淮河、黄河北、滏阳河和海河等5个区段的362处文物分布随水系及地貌单元的变化。结果发现,干渠沿线先人多聚居在缓坡地和岗地,其次是冲洪积扇和微倾斜平原。石器时代遗址基本在大河二级支流、河流二级阶地上,高出河床10~20 m左右。文物总数与调查干渠线路长度大致成正比,沿线路分布密度约0.5处/km。淮河-黄河北区段文物较集中且新石器遗址数量与线路长度大致成正比,沿线路分布密度约0.2处/km;海河区段文物密度相对较低。不同时代(7个时期)文物占比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如战国至南北朝文物占比最高的在黄河北和滏阳河区段,分别为30%和41%,而明清文物占比较高的为海河和唐白河区段,分别为32%和44%。战国后太行山山麓带渐变干旱,黄河以北海河以南的华北平原西部湖区与山麓之间聚居遗址增多。上述结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规划设计中合理避让、科学保护和适量发掘文物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文物 地貌类型 河流阶地
原文传递
新源县加朗普特特大型滑坡地质结构探测及老滑坡影响综合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尚彦军 金维浚 +4 位作者 伊学涛 姜东廷 崔振东 贺强 曹小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0-771,共12页
对体积巨大但数量占比很小的特大型黄土滑坡,除区域地质背景、强降雨诱发、非饱和土力学分析和稳定性模拟计算外,还需从中小尺度地质构造和沉积相变中寻找其与众多中小型滑坡发生和分布差异性原因。以2002年5月发生体积达2275×10^(... 对体积巨大但数量占比很小的特大型黄土滑坡,除区域地质背景、强降雨诱发、非饱和土力学分析和稳定性模拟计算外,还需从中小尺度地质构造和沉积相变中寻找其与众多中小型滑坡发生和分布差异性原因。以2002年5月发生体积达2275×10^(4)m^(3)的新源则克台加朗普特特大型滑坡为例,作者采用沉积相变分析、高密度电法探测、中小尺度地质构造解译和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对比等技术方法,揭示了该特大型滑坡系NWW向区域断裂和场区隐伏NW向断裂控制下早在1985年12月之前就已发生的特大型老滑坡,其后受强降雨作用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而中后部复活而向西运动的机理。组成该滑坡群的3个不同形状和滑向的滑坡不是同时出现,中下部不动体是受NW向断裂控制的条带状隆起基岩。本文所提断层和相变影响下加朗普特滑坡受地震始发而强降雨诱发的新模式,可望为该滑坡不同阶段稳定性分析和穿行的S316道路利用不动体跨越式整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黄土滑坡 堰塞湖 断层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方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金波 许兴亮 +3 位作者 张俊敏 尚彦军 曹小红 孟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1-284,共4页
该文介绍了新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以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生机理、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等为主攻研究方向,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科研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制度建设等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科研成果并培养了一批高层... 该文介绍了新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以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生机理、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等为主攻研究方向,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科研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制度建设等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科研成果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对我国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西部高校 地质灾害防治 省级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源县加朗普特滑坡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及治理 被引量:11
9
作者 曹小红 尚彦军 +3 位作者 弓小平 孟和 候雪滢 艾比拜尔·买买提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0-565,共6页
对新源县则克台沟加朗普特滑坡现场调查勘测表明:区内地下水主要是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两大类;该滑坡由3个同时发生的大型滑坡组成,滑体多见层状坚硬-较硬碎屑岩组和黄土状粉土与砂砾石,滑床为离石黄土,风化软弱的古近系泥岩、... 对新源县则克台沟加朗普特滑坡现场调查勘测表明:区内地下水主要是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两大类;该滑坡由3个同时发生的大型滑坡组成,滑体多见层状坚硬-较硬碎屑岩组和黄土状粉土与砂砾石,滑床为离石黄土,风化软弱的古近系泥岩、砂岩与上层第四系厚度不一的粉土及角砾层构成滑坡体的软弱结构面,为滑坡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加朗普特滑坡的发生与大气降水集中入渗导致坡脚蠕动-变形,与修路开挖、采矿活动、采挖中草药、局地过度放牧诱发有一定关系。对该滑坡较适宜的工程治理措施是主滑体采取适当削方减载辅以排水,堰塞湖坝体周边采用暗管+明渠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朗普特滑坡 发育特征 形成机理 工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施工地质灾害看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责任划分 被引量:4
10
作者 尚彦军 李坤 +2 位作者 王开洋 李严严 杨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83,共10页
施工期间发生地质灾害常导致何种因素引发的争论。对我国北方某高速公路深路堑边坡开挖到坡顶时发生整体滑坡的案例剖析,发现该边坡是多层云母片岩构成软弱夹层的顺向坡。通过对该区工程地质调查和资料分析,认为构成边坡体的多个软弱夹... 施工期间发生地质灾害常导致何种因素引发的争论。对我国北方某高速公路深路堑边坡开挖到坡顶时发生整体滑坡的案例剖析,发现该边坡是多层云母片岩构成软弱夹层的顺向坡。通过对该区工程地质调查和资料分析,认为构成边坡体的多个软弱夹层及施工期间遭遇强降水是影响该边坡稳定性的主要自然原因。对本区复杂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预防、治理对策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滑坡发生的人为原因。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关系矩阵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等3种方法,计算出了自然和人为6种因素作用因子权重值,给出了基于科学计算的因素作用结果分析和责任权重划分。本文研究结果可望为其他地质条件类似工程因子筛选和责任划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片岩 顺向坡 滑坡 因子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COPD病人舒利迭吸入规范率的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洪涵涵 蔡聆静 +3 位作者 徐文清 蔡爱旎 尚彦君 王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436-2440,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舒利迭吸入规范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COPD病人舒利迭吸入规范率,调查2020年11月我科住院COPD病人的舒利迭吸入情况,针对导致病人舒利迭吸入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舒利迭吸入规范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COPD病人舒利迭吸入规范率,调查2020年11月我科住院COPD病人的舒利迭吸入情况,针对导致病人舒利迭吸入不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确立改善重点,设定目标值,拟定对策并实施,最后实现标准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COPD病人舒利迭吸入规范率由56.03%提高到86.89%,完成了设定目标值;病人舒利迭吸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由38.79%降至11.21%;病人肺功能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病人6 min步行距离较活动前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舒利迭吸入规范率,改善病人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品管圈 雾化吸入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布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尚彦军 李坤 +2 位作者 陈全君 杨长德 魏思宇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2-388,共7页
作为喀喇昆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奥依塔克-布伦口(简称奥布)公路受到沿线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大的泥石流影响,常导致行车中断,人员和车辆安全受到威胁。在现场地质考察和走访基础上,依据ArcGIS工具对奥布公路段的15条典型泥石流沟开展了... 作为喀喇昆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奥依塔克-布伦口(简称奥布)公路受到沿线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大的泥石流影响,常导致行车中断,人员和车辆安全受到威胁。在现场地质考察和走访基础上,依据ArcGIS工具对奥布公路段的15条典型泥石流沟开展了重点调查和危险性评价。首先对汇流面积、纵坡度、面积宽度比、堆积区面积和距公路距离等5个评价因子属性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两层结构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影响因子的权重,随后将属性函数与权重乘积加和,得到灾害易发性指数(DFRD);最后对泥石流危险度(DRFR)进行计算分析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发现,高-中度危险的11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布伦口峡谷上游、盖孜检查站和加水沟之间,构成了泥石流灾害发育较为集中且危害性较大的路段。工程上相应采用隧道、高架桥等绕避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布公路 泥石流 归一化 层次分析法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大洪纳海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小红 孟和 +3 位作者 尚彦军 弓小平 徐凤娟 艾比拜尔·买买提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以伊犁大洪纳海沟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该滑坡滑体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滑床为侏罗系泥岩、砂岩,滑体与滑床岩土体的渗透性及力学性质的差异决定了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降雨和融雪水通过渗透性良好的含砾... 以伊犁大洪纳海沟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该滑坡滑体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滑床为侏罗系泥岩、砂岩,滑体与滑床岩土体的渗透性及力学性质的差异决定了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降雨和融雪水通过渗透性良好的含砾粉质黏土和砂、砾滑体向下渗透,在隔水性好的泥岩、砂岩顶部的滑床附近形成地下水富集带,滑床附近的滑体长期受地下水的浸泡,饱水程度增高、容重增大、强度降低,诱发坡体失稳,导致滑坡发生。该滑坡为浅层推移式缓慢蠕动滑坡,滑坡规模为中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大洪纳海沟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侏罗系泥、砂岩 滑坡灾害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克斯达坂滑坡灾害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小红 尚彦军 +2 位作者 弓小平 孟和 艾比拜尔·买买提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地形、岩土性质与岩土结构、降水及融雪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通过现场调查、文献调研,分析特克斯达坂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孕灾机制,计算其稳定性,推测其形成的力学机制为推移式;揭示特克斯黄土+泥岩结构、黄土+基岩(灰岩)结... 地形、岩土性质与岩土结构、降水及融雪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通过现场调查、文献调研,分析特克斯达坂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孕灾机制,计算其稳定性,推测其形成的力学机制为推移式;揭示特克斯黄土+泥岩结构、黄土+基岩(灰岩)结构、黄土+砂砾石+软岩(泥岩)岩土体结构主要滑坡类型的致滑机理;对研究区内不稳定斜坡采用“内外钢丝网+横纵混凝土梁+混凝土盖和防护柱(外壁带钢筋倒刺)+黄土中植草”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发育特征 成因机制 稳定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苏阿苏沟东岸黄土滑坡群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小红 孟和 +3 位作者 尚彦军 弓小平 徐凤娟 艾比拜尔·买买提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48,共6页
黄土滑坡及次生灾害是新疆伊犁谷地最普遍和典型的灾害类型,具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特点。以伊犁苏阿苏沟东岸黄土滑坡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获取岩土体形态特征和力学参数,确定岩土体结构和发育特征,并对成因进行... 黄土滑坡及次生灾害是新疆伊犁谷地最普遍和典型的灾害类型,具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特点。以伊犁苏阿苏沟东岸黄土滑坡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获取岩土体形态特征和力学参数,确定岩土体结构和发育特征,并对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滑坡群为“黄土+砂砾石+软岩(泥岩)”结构模式,滑体由第四系黏砂土和卵石夹黏土组成,滑床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泥岩,二者接触带为滑动面,属层内错动,呈多级或局部滑动。滑体上部裂缝以横向裂缝为主,下部以放射状裂缝为主,于滑坡前缘形成鼓丘。该滑坡成因类型为浅层牵引式滑坡,季节性降水和冰雪融水为发生滑坡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体结构 黄土滑坡群 季节性降水 致灾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及降雨诱发文冠谷北坡土质滑坡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小红 尚彦军 +3 位作者 陈全君 孟和 张崇礼 曹远远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9-545,共7页
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分析头屯河区二号台地某土质滑坡形成原因、滑动机制。斜坡临空面坡脚前期受灌溉饱水、浸泡坡脚,坡体裂缝渗透增强,产生渗透压力。右岸人工弃碴堆积,原有沟谷中水被挤向左岸而浸泡坡脚,起到软化坡脚的作用,后期... 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分析头屯河区二号台地某土质滑坡形成原因、滑动机制。斜坡临空面坡脚前期受灌溉饱水、浸泡坡脚,坡体裂缝渗透增强,产生渗透压力。右岸人工弃碴堆积,原有沟谷中水被挤向左岸而浸泡坡脚,起到软化坡脚的作用,后期坡面泥流整体在沟谷中水上以“气垫船”的形式继续运移。当有弱透水层时,水长期浸泡斜坡土体,坡体中饱水区域由坡脚向上扩展,在灌溉+降雨诱发条件下坡体变形、失稳、突滑。建议尽快抽排滑坡上游坡脚积水,隔离栏杆下设过水涵管排水,停止右岸人工弃渣的堆积、并做支护,在下游沟谷开阔处可考虑修小型储水池,便于就地储备绿化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型 降雨诱发 粉土 浅层土质滑坡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代片麻状花岗岩浅埋隧道变形破坏及地面塌陷分析--以集宁隧道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尚彦军 庞文利 +2 位作者 王开洋 李坤 褚建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74-1584,共11页
浅表古老花岗中浅埋隧道常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拱顶下沉,波及地表产生地面塌陷,影响工程稳定及人员安全。以集宁隧道为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试验、围岩稳定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太古代集宁片麻状花岗岩风化壳分带、岩体结构控制... 浅表古老花岗中浅埋隧道常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拱顶下沉,波及地表产生地面塌陷,影响工程稳定及人员安全。以集宁隧道为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试验、围岩稳定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太古代集宁片麻状花岗岩风化壳分带、岩体结构控制和岩体质量分级方面研究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花岗岩中-微风化特性、大部分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节理裂隙夹泥,变形破坏以多组节理切割下块体掉落和塌方为主要形式。在花岗岩古风化壳与上第三系泥岩交界处出现差异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浅埋隧道段塌方发展到地表形成4个长轴与隧道轴线一致的椭圆形塌陷坑。现场应力监测结果显示顶拱接触压力小于自重应力,侧压力更小,对顶拱稳定不利。为保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在此区段采取针对块体稳定和塌方的加强支护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片麻状花岗岩 风化壳 岩体结构 岩体质量 块体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头屯河某建筑地下室底板渗水地质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尚彦军 金维浚 +1 位作者 曹小红 孟和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1-574,共4页
施工期基坑干燥,建设完成后地下室渗水成为影响建筑安全运营的难题,关乎前期地质勘察结果再分析和地质条件再认识等问题。以乌鲁木齐西山北麓头屯河某建筑运行中地下室渗水问题为例,采用工程地质钻探资料再分析、场区高密度电法等技术... 施工期基坑干燥,建设完成后地下室渗水成为影响建筑安全运营的难题,关乎前期地质勘察结果再分析和地质条件再认识等问题。以乌鲁木齐西山北麓头屯河某建筑运行中地下室渗水问题为例,采用工程地质钻探资料再分析、场区高密度电法等技术方法予以剖析。在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调查基础上,采用物探手段及钻探编录资料分析,可知地层剖面从上至下由含砾粉土、圆砾和粉砂岩、泥灰岩组成,构成表层透水、下部隔水的地质模型。浅表薄层卵石层侧向渗漏作用强而导水,垂向上深部钙质砂岩、粉砂质泥灰岩隔水,是地下室运行期渗水的控制因素。该场区古近纪粉质砂岩及第四纪红粘土作为取土场材料,隔水性能好,为地表湖塘多处发育的重要内因。在绿化浇灌用水及冰雪融化季节、雨季等时段地下室渗水现象增多,说明卵石层侧向补给构成渗水通道。因此,基坑开挖期间,在不渗水隔水层上开挖建筑物基坑时,需注意浅表导水性强的卵石层和微地形对渗流的影响。对重要或永久建筑,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浅表防渗水处理,以绝后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砂岩 隔水性 地下室渗水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张盆地不同埋深复合地层中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尚彦军 蒋毅 +1 位作者 赵斌 魏思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6-907,共12页
不同埋深的软硬岩层叠置复合地层变形破坏形式复杂而使得软岩大变形和硬岩岩爆位置相关关系不够明确。在拉张盆地中自重应力为主,侧压系数一般较小且多数在1.0以内。本文以在水平和铅垂叠置复合地层中TBM开挖圆形断面隧道为例,采用有限... 不同埋深的软硬岩层叠置复合地层变形破坏形式复杂而使得软岩大变形和硬岩岩爆位置相关关系不够明确。在拉张盆地中自重应力为主,侧压系数一般较小且多数在1.0以内。本文以在水平和铅垂叠置复合地层中TBM开挖圆形断面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拉张盆地中不同埋深、不同叠置型式复合地层中TBM开挖后的三维弹塑性位移变形、主应力和塑性破坏分布变化特征展开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软岩层地层中,埋深超过800 m后沿隧道轴向软岩大变形藕节状分段开始显现;随埋深增加,硬岩稳定性变差,顶拱位移增加尤其明显;随埋深增加,软岩和硬岩地层之间主应力差异变小,硬岩中储能明显;埋深越大塑性区分布范围越大;埋深较小时岩层以拉张破坏为主,埋深较大时以剪切破坏为主,两种状态的转换埋深(临界深度)约为800 m。由此对拉张盆地中深埋界限值给予了理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盆地 岩石掘进机(TBM) 复合地层 不同埋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山地岩溶发育特征——以云南石卡山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尚彦军 李坤 +1 位作者 王开洋 金维浚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9-649,共11页
为了解海拔4 000m以上高原夷平面灰岩裸露的山体岩溶作用发育情况及表现形式,文章以云南香格里拉石卡山为例,结合高海拔宇宙射线选址,对此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在海拔4 000m以上面积约2.4km^2高原面场地范围内,石炭... 为了解海拔4 000m以上高原夷平面灰岩裸露的山体岩溶作用发育情况及表现形式,文章以云南香格里拉石卡山为例,结合高海拔宇宙射线选址,对此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在海拔4 000m以上面积约2.4km^2高原面场地范围内,石炭系灰岩中发育了118个以上落水洞、陡崖可见6个近水平溶洞。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显示,岩溶以低电阻率为特点:地表落水洞在50~60 m深度上连成一体,100~180m深度低阻区范围更大。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处于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区,上游(西部)灰岩和下游(东部)泥岩阻隔影响到水的径流路径和排泄形式,地表明显积水洼地12处,泉水点10个。地下水埋藏较浅,排泄快。这些岩溶发育特征为该场地规划利用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面 岩溶 落水洞 石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