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适地适树问题
1
作者 任海 陆宏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主要包括退化生境的治理和生物群落的修复,这类似于林业中的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实践中,如果未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往往导致造林存活率低、功能低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考虑...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主要包括退化生境的治理和生物群落的修复,这类似于林业中的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实践中,如果未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往往导致造林存活率低、功能低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考虑到适树是一个系统恢复中的树种选择问题,除了考虑用乡土种等宏观原则外,还要考虑树种的遗传多样性、树种所在演替阶段、植物功能群和植物功能性状等多个不同尺度的问题。而适地则要同时考虑用途和退化等级问题,其中,一是根据造林用途分为造林荒地、商品林地、需要改造的人工林林地、园林用地等;二是按照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分为极度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土地。气候变化下适地适树的关键要点亦会有所不同,气候变化前的生态恢复强调的是恢复生态系统历史上的状态,而气候变化下的生态恢复则需要一定程度的改造,即适应性生境的营造和更耐受气候变化物种选育的双向奔赴。基于适地适树理念构建的植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并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最终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统 造林 工具种 生境修复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进展概要(一)
2
作者 杨桦 任海 鲍明晓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51,共13页
中国特色体育学植根于特色鲜明的中国体育实践,在持续回应体育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挑战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这些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出“体育人民主体性理论”“体育强国理论”“新型举国体制体育实践创新理... 中国特色体育学植根于特色鲜明的中国体育实践,在持续回应体育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挑战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这些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出“体育人民主体性理论”“体育强国理论”“新型举国体制体育实践创新理论”“体育发展方式变革理论”“运动健康促进理论”等体育学10个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并围绕这些理论成果的论域,对其理论研究背景、主要观点和学术创新进行了阐述,概括出具有学理支撑作用的若干重要理论新识,以期将中国特色体育学的研究引向深入,为进一步夯实体育学的理论基础,为体育实践提供针对性有效性理论指导,为加快体育学学理化和体系化的进程,构建具有中国体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体育学提供不竭的理论创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重大理论问题 研究进展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型探测器杜瓦组件静态热设计软件的实现
3
作者 李司 陈军 +3 位作者 徐世春 任海 黄一彬 魏超群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在工业、医疗和监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杜瓦组件由芯片组和杜瓦组成,杜瓦为芯片提供必需、可靠的工作环境及光机电接口。杜瓦热设计过程中,芯片组热功耗、杜瓦热负载、被冷却物体的热质量、不同接触界面热阻...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在工业、医疗和监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杜瓦组件由芯片组和杜瓦组成,杜瓦为芯片提供必需、可靠的工作环境及光机电接口。杜瓦热设计过程中,芯片组热功耗、杜瓦热负载、被冷却物体的热质量、不同接触界面热阻和传热温差等需要准确计算以便于选配制冷机,保证器件在全温区下降温时间和功耗等指标的实现。目前,相关计算通过人为实现,易出错且效率低。对此,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理论,提出了利用软件辅助快速计算相关热功耗的方案,完成了杜瓦组件静态热设计软件的开发,对于提升热设计的准确度和效率提供了支持,对于制冷机选配和组件整体性能保证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瓦组件 静态热设计 辅助设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ural recovery of different areas of a deserted quarry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7
4
作者 DUAN Wenjun ren hai +3 位作者 FU Shenglei WANG Jun YANG Long ZHANG Jinp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76-481,共6页
A quarry is a surface mining operated place, which produces enormous quantifies of gravel, limestone,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industrial and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s. Restoration and revegetation of deserted quarries... A quarry is a surface mining operated place, which produces enormous quantifies of gravel, limestone,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industrial and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s. Restoration and revegetation of deserted quarr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ree areas of a typical quarry in South China: terrace for crushed materials (terrace), spoiled mound, and remaining side slope, were investigated, to compare the existing plant species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revegetation. The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se three areas was found to differ significantly after eight years of natural recovery. The typical plant communities found over them were composed of gramineous herbs, ferns, and shrubs.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moisture, and soil bulk density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jor determining factors for vegetation succession. There existed abiotic and biotic thresholds during quarrying restoration. Suggestions had been presented that could have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natural recovery in quar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recovery QUARRY VEGETATION environment-vegetation relationsh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xic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 tamarense In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in Hepatopancreas of Shrimp(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被引量:3
5
作者 LIANG Zhongxiu LI Jian +3 位作者 LI Jitao TAN Zhijun ren hai ZHAO Fazhe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4年第6期1005-1011,共7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ductive effect ofAlexandrium tamarense, a toxic dinoflagellate producing paralytic shell- fish poison,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in hepatopancreas of Chinese shrimp, Fenneropenaeu...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ductive effect ofAlexandrium tamarense, a toxic dinoflagellate producing paralytic shell- fish poison,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in hepatopancreas of Chines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The individuals of E chinensis were exposed to 200 and 1000 cells mL-1 of A. tamarense with their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activities, malonyldialdehyde (MDA) concentration, and caspase gene (FcCasp) expression in hepatopancreas determined at 12, 24, 48, 72 and 96 h. In addition, apoptosis in hepatopancreas of E chinensis at 96 h after exposure was determined through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assay. The hepatopancreatic SOD and GST activities of F. chinensis exposed to 1000 cells mL-1 ofA. tamarense showed a bell-shaped response to exposure time. The hepatopancreatic MDA concentration ofF. chinensis exposed to 1000 cellsmL-1 ofA. tamarense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48 to 96h, and such a trend corresponded to the decrease of GST activity. The hepatopancreatic FcCasp transcript abundance of F. chinensis exposed to 1000 cells mL-1 ofA. tamarense was positively and linearly correlated to MDA concentration. Results of TUNEL assay showed that exposure to 1000 cells mL-1 of A. tamarense induced apoptosis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E chinensis. Our study revealed that A. tamarense exposure influenced the antioxidative status ofF. chinensis and caused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poptosis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shr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xandrium tamarense oxidative stress apoptosis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杜瓦辐射热的角系数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昌行 陈军 +3 位作者 黄一彬 王明伟 任海 甘游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9,共11页
随着大面阵、长线列、双/多色、数字化红外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杜瓦的尺寸和结构复杂程度逐步增加。计算辐射漏热时,传统的方法一般将杜瓦简化为同轴圆筒模型,导致计算误差较大。为提高杜瓦辐射漏热的计算精度,对主要的角系数计算方... 随着大面阵、长线列、双/多色、数字化红外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杜瓦的尺寸和结构复杂程度逐步增加。计算辐射漏热时,传统的方法一般将杜瓦简化为同轴圆筒模型,导致计算误差较大。为提高杜瓦辐射漏热的计算精度,对主要的角系数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基于蒙特卡洛原理,采用3D Studio Max(3ds Max)建模,提取模型信息编写程序,得到了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杜瓦结构通用角系数计算程序。为了检验计算程序的正确性,计算了三种典型模型的角系数和相对误差,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能束数量的增加,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1%之间。最后,计算了某型杜瓦的角系数并给出了其中的12个,对于紧凑结构的杜瓦,蒙特卡洛法是一种高效的计算方法,当能束数量达到万条的量级就可以得到有统计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辐射 角系数 蒙特卡洛法 杜瓦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大理岩原位应力环境水软化特性分析
7
作者 张龙 张茹 +6 位作者 任利 张泽天 张建海 谢晶 张安林 任海 罗浩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中国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将水电站建筑物布置在极深洞室群常常是经济且较优的选择。受典型河谷地貌特征和区域强烈高地应力、高渗透压环境影响,极深洞室围岩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和长期稳定性是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 中国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将水电站建筑物布置在极深洞室群常常是经济且较优的选择。受典型河谷地貌特征和区域强烈高地应力、高渗透压环境影响,极深洞室围岩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和长期稳定性是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同赋存深度应力环境下,水岩耦合作用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尚不明确,导致深部岩体工程面临一定的风险性和低效性。基于自主设计并研制的深部原位应力环境岩石饱水试验系统,开展锦屏大理岩原位应力环境与无压环境下饱水时长为1、23、60和100 d的水软化试验,并进行5组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深部原位应力环境下锦屏大理岩饱水100 d后峰值强度劣化程度约为无压饱水100 d的3倍,其余力学参数(如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劣化度也远大于无压饱水条件;锦屏大理岩峰值强度劣化度随水岩耦合环境深度的增加(100、1000、1400、1800和2400 m)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非线性变化特征;通过探索锦屏大理岩水软化机理,发现摩擦弱化效应与孔隙水压力作用共同造就了锦屏大理岩峰值强度非线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位应力环境下的水软化效应及其对围岩力学性质的影响更加突出,在对深部地下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必须考虑围岩水软化特性,该结论对锦屏地下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大理岩 原位应力环境 水软化特性 水软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体表溃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中药敏感性测定
8
作者 任海 李翠兰 +3 位作者 张志业 王娜 高桂生 王颖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为明确引起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体表溃烂病的病原菌,并获得有效单味中草药。本次试验从患病锦鲤体表病灶溃烂处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理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致病性检测和中药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 为明确引起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体表溃烂病的病原菌,并获得有效单味中草药。本次试验从患病锦鲤体表病灶溃烂处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理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致病性检测和中药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优势菌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革兰氏阴性菌,命名为CC-1。动物回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为锦鲤的致病菌。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五倍子、苏木、黄连等高敏感性,对黄芪、知母、金荞麦等中度敏感,对茯苓和虎杖不敏感;选择上述具有抑菌作用的13味中草药水煎剂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苏木、黄芩、乌梅、五倍子的MIC和MBC分别为7.81 mg/mL、15.63 mg/mL;黄连次之,其MIC和MBC分别为15.63 mg/mL、31.25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体表溃烂病 腐败希瓦氏菌 分离鉴定 中药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探索
9
作者 高纪俊 傅仲 +4 位作者 王青林 于姗姗 任海 赵春龙 何振平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4-90,108,共8页
为探究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2022年5月19日—11月19日,在河北省乐亭县浪窝口和昌黎县新开口进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扇贝养成笼... 为探究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2022年5月19日—11月19日,在河北省乐亭县浪窝口和昌黎县新开口进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扇贝养成笼(孔径2.5 cm)外套7目(孔径3 mm左右)网袋,单养海湾扇贝和刺参苗种。海湾扇贝壳高0.5 cm左右,大规格刺参(30 ind./kg)每层5头和3头,小规格刺参(100 ind./kg)每层15头、10头和5头。2022年8月19日第二阶段海湾扇贝和刺参单、混养试验,海湾扇贝壳高2 cm左右,每层40粒左右。单养时刺参密度同第一阶段;混养时大规格刺参(20 ind./kg)每层2头和1头,小规格刺参(60 ind./kg)每层2头和3头。结果显示,刺参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混养模式下大规格刺参末体质量每层2头组显著低于每层1头组(P<0.05),小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每层5头组显著低于每层3头组(P<0.05),两海域海湾扇贝混养模式下与对照组(单养模式)间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在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下,海湾扇贝的生长不受影响,但降低刺参密度可提高刺参的个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综上所述,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可以作为海湾扇贝规模化养殖区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刺参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改进的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研究
10
作者 任海 王涛 贾利云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2-228,共7页
安全帽的佩戴对建筑工地和工厂的工人来说至关重要,佩戴安全帽是施工场地的重要防护措施。如何有效地监测和确保安全帽的佩戴一直是企业监管的一大挑战。基于这一问题,在YOLOv8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YOLOv8网络的主干网络和头部网络来... 安全帽的佩戴对建筑工地和工厂的工人来说至关重要,佩戴安全帽是施工场地的重要防护措施。如何有效地监测和确保安全帽的佩戴一直是企业监管的一大挑战。基于这一问题,在YOLOv8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YOLOv8网络的主干网络和头部网络来提高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检测准确率可达74.4%,与YOLOv8相比提升了0.4个百分点。这个改进对于提高安全帽检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安全帽检测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对水泥基瓷砖胶粘结强度及耐久性能影响研究
11
作者 董启有 李云峰 +6 位作者 任海 谢军 任改霞 叶冠初 曾锦芬 邓旭辉 黄伟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10期13-16,2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自然环境、浸水环境、热老化环境及冻融环境下,使用偏高岭土、硅灰取代瓷砖胶中的水泥及不同聚合物掺量对瓷砖胶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掺量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可以提升瓷砖胶的粘结强度、耐水性能、热老化性能及抗冻融... 本文研究了在自然环境、浸水环境、热老化环境及冻融环境下,使用偏高岭土、硅灰取代瓷砖胶中的水泥及不同聚合物掺量对瓷砖胶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掺量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可以提升瓷砖胶的粘结强度、耐水性能、热老化性能及抗冻融性能;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瓷砖胶粘结强度与热老化性能提升,但耐水性能提升不大,甚至有害于抗冻融性能;随着甲酸钙掺量的增加,瓷砖胶粘结强度与热老化性能提升,但抗冻融性能及耐水性能却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醚 可再分散乳胶粉 甲酸钙 耐久性能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对水泥基瓷砖胶自收缩性能影响研究
12
作者 邓旭辉 董启有 +6 位作者 任海 李云峰 任改霞 叶冠初 谢军 曾锦芬 黄伟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11期19-23,43,共6页
研究了在不同纤维素醚、乳胶粉及甲酸钙掺量下,水泥基瓷砖胶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自收缩性能。结果表明:乳胶粉掺量越大,瓷砖胶在自由条件下的自收缩越大;当纤维素醚掺量超过0.2%时,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自收缩降低;甲酸钙的掺量越大,... 研究了在不同纤维素醚、乳胶粉及甲酸钙掺量下,水泥基瓷砖胶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自收缩性能。结果表明:乳胶粉掺量越大,瓷砖胶在自由条件下的自收缩越大;当纤维素醚掺量超过0.2%时,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自收缩降低;甲酸钙的掺量越大,自收缩也越大。乳胶粉掺量越大,瓷砖胶在约束条件下的自收缩越小;纤维素醚的掺入,可以抑制约束自收缩的发展,当纤维素醚掺量不超过0.3%时,对收缩影响不大,掺量达到0.4%时,可以显著降低瓷砖胶的自收缩;适当掺量的甲酸钙,增加了瓷砖胶早龄期的自收缩发展,但收缩终值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醚 可再分散乳胶粉 甲酸钙 自收缩 约束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与基本苗配置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任海 付立东 +5 位作者 王宇 吕小红 李旭 隋鑫 杜萌 马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以优质水稻品种盐丰47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设施肥量(7个)和移栽基本苗两因素,共14个处理,研究了硅钙肥和液态硅两种硅肥与基本苗配置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使水稻分蘖数增... 以优质水稻品种盐丰47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方法,设施肥量(7个)和移栽基本苗两因素,共14个处理,研究了硅钙肥和液态硅两种硅肥与基本苗配置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使水稻分蘖数增加,提高成穗率,增加产量,增强抗倒伏及抗病能力,改善稻米品质,使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粒率降低的同时,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率。其中在基本苗64.5×10~4株/hm^2中,C5-1喷施处理(基本苗64.5万株/hm^2条件下,拔节期、抽穗期各喷施450 mL/hm^2)产量最高,为10 893.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永刚 栾林林 +3 位作者 任海 葛慕湘 靳晓敏 叶仕根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了解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哈维氏弧菌菌株对18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 L;黄连、马齿苋... 为了解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哈维氏弧菌菌株对18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 L;黄连、马齿苋、鱼腥草、穿心莲、公丁香和桉树叶的抑菌作用次之,MIC为12.5~25mg/m L;沙棘、黄柏、辣蓼、甘草和薄荷抑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0~500 mg/m L;而陈皮、石菖蒲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大于500 mg/m L。结果表明,18种中草药中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为防治大菱鲆哈维氏弧菌病中草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ui)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及其在华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海 陆宏芳 +1 位作者 李意德 温远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80,共12页
介绍了恢复生态学常用的理论,并指出恢复生态学研究大多涉及植被生态系统恢复。植被恢复的目标就是要恢复植被的合理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从而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植被恢复可以把区域的地带性植被生态系统作为参考生态系统,但目... 介绍了恢复生态学常用的理论,并指出恢复生态学研究大多涉及植被生态系统恢复。植被恢复的目标就是要恢复植被的合理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从而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植被恢复可以把区域的地带性植被生态系统作为参考生态系统,但目前的植被恢复工作绝大部分只是恢复了植被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结构和功能。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研究主要从退化的原因与过程、恢复的过程与机理,以及从生境恢复、种群恢复、群落恢复、生态系统和景观恢复等不同尺度上的恢复开展。在介绍华南地区的植被生态系统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华南地区开展的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尤其是华南植物研究所(园)开展的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华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的方向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植被恢复 广东 广西 海南 港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密互作对滨海稻区不同品种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小红 王宇 +7 位作者 马畅 付立东 任海 隋鑫 杜萌 李旭 张文忠 隋国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氮密互作对水稻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籼稻品种上,对粳稻尤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的报道较少,研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氮密互作下的产量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为滨海稻区节肥增效提质栽培提供依据。以双高效型品种盐丰47和低氮高... 氮密互作对水稻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籼稻品种上,对粳稻尤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的报道较少,研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氮密互作下的产量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为滨海稻区节肥增效提质栽培提供依据。以双高效型品种盐丰47和低氮高效型品种盐粳765为材料,考察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不同品种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通过作用颖花量、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来调节产量,而移栽密度主要影响颖花量和实粒数以协调产量。在150~195kg·hm^(-2)施氮量范围内,可增大两个品种移栽密度;在240~285kg·hm^(-2)施氮量范围内,盐丰47的适宜移栽密度为(83.40~93.75)×10^(4)株·hm^(-2),盐粳765的适宜移栽密度为(93.75~107.25)×10^(4)株·hm^(-2)。成熟期秸秆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大而增多,其随密度的增大而呈现多元变化规律。两品种氮肥农学利用率总体上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盐丰47在N2D3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40.77%,而盐粳765则在N1D3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35.40%。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双高效型品种盐丰47的最佳氮密组合为施氮量195kg·hm^(-2),移栽密度107.25×10^(4)株·hm^(-2);低氮高效型品种盐粳765的最佳氮密组合为施氮量150kg·hm^(-2),移栽密度107.25×10^(4)株·hm^(-2)。采用最佳氮密组合有利于充分发挥两粳稻品种的产量潜力,进而实现水稻高产高效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密度 粳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小红 付立东 +6 位作者 王宇 隋鑫 任海 李旭 杜萌 马畅 刘中卓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为了筛选适宜钵苗机插水稻的氮肥施用方式,以滨海稻区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素按基肥:1次蘖肥∶2次蘖肥∶1次穗肥∶2次穗肥=40∶12∶18∶16∶14比例施用时,其收... 为了筛选适宜钵苗机插水稻的氮肥施用方式,以滨海稻区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素按基肥:1次蘖肥∶2次蘖肥∶1次穗肥∶2次穗肥=40∶12∶18∶16∶14比例施用时,其收获穗数、颖花量和穗实粒数均较大,产量最高,达到10.79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1.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钵苗机插水稻移栽~分蘖期、分蘖~拔节期、拔节~齐穗期、齐穗~成熟期这4个阶段吸氮比例之间的比例约为16∶53∶20∶11,拔节前氮素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69%,进入生殖生长后氮素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31%,这一比例和产量、氮肥利用率较大的处理茎蘖肥和穗肥比例相吻合。因此,在仅施用速效肥料的前提下,氮肥总施用量为(N:240kg·hm^(-2)),且氮素以基肥:1次蘖肥∶2次蘖肥∶1次穗肥∶2次穗肥=40∶12∶18∶16∶14时,适宜滨海稻区钵苗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及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可以进一步示范推广。此外,可以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作为衡量氮肥利用率高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钵苗机插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更多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克平 任海 龙春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7-1349,共3页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包括4个长期目标和23个行动目标(马克平,2023),为全球2030年前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明确了目标和路径...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包括4个长期目标和23个行动目标(马克平,2023),为全球2030年前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明确了目标和路径。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控、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等,率先实现了《昆蒙框架》中关于通过全域空间规划实现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行动目标1)、保护30%陆地面积(行动目标3)等重要目标,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尽管如此,还必须认识到,中国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态势尚未得到全面扭转,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存在加剧的趋势。作为COP15的主席国,中国应将推动《昆蒙框架》的实施作为2030年前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国家水平采取有效的保护举措,并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有利的变革性转变和高质量发展;在区域水平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寻求适合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全球水平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实现公平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治理。所有这些行动都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来支持,目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Mi et al.,2021),但距离保护实践的需求还远远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治理 变革性 主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风桐(Pisonia grandis)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馨慧 刘楠 +2 位作者 任海 徐贝贝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89-1497,共9页
抗风桐(Pisonia grandis)为紫茉莉科常绿乔木,是西沙群岛自然植被中最常见的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其生长速度快,断枝可再殖,在防风、海岸固沙以及海岛植被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西沙群岛永兴岛的野生抗风... 抗风桐(Pisonia grandis)为紫茉莉科常绿乔木,是西沙群岛自然植被中最常见的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其生长速度快,断枝可再殖,在防风、海岸固沙以及海岛植被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西沙群岛永兴岛的野生抗风桐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特征和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风桐属阳生性树种,具有叶片厚、比叶面积低、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小等形态解剖特征,利于其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脯氨酸含量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风桐生长的土壤养分含量低,但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表明抗风桐对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高,对土壤养分贫瘠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抗风桐能适应强光、干旱和贫瘠等生长条件,可作为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的重要树种。由于抗风桐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适时浇水及补充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以维持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平衡。该研究结果为抗风桐的引种、栽培、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风桐 生态生物学特性 抗逆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稻区粳稻种质耐盐性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旭 付立东 +6 位作者 王宇 隋鑫 任海 吕小红 马畅 杜萌 毛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3,共5页
盐碱胁迫是威胁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因子。目前,在辽宁滨海稻区存在部分含盐量大于0.4%盐碱地,由于盐碱含量高,缺乏适合的品种进行开发种植。针对这一现状,本试验收集了93份粳稻种质,于0.4%盐胁迫下,分析了上述种质产量构成变化及对应的... 盐碱胁迫是威胁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因子。目前,在辽宁滨海稻区存在部分含盐量大于0.4%盐碱地,由于盐碱含量高,缺乏适合的品种进行开发种植。针对这一现状,本试验收集了93份粳稻种质,于0.4%盐胁迫下,分析了上述种质产量构成变化及对应的耐盐指数表现。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对有效穗数、每穴穗粒数及千粒重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每穴实粒数与产量耐盐指数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在各产量因子综合作用下,93份种质的产量均值下降幅度高达42.92%;而由淀粉合成酶引起的灌浆速率降低可能是影响每穗实粒数的主要因子;93份种质中,共有5份材料的耐盐性被定义为极强,分别为优育205、AT 5、盐19-1、盐19-9及盐1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胁迫 耐盐指数 产量构成 灌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