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YOLOv8的果园复杂环境下苹果检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岳有军 漆潇 +1 位作者 赵辉 王红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为了使采摘机器人能够在果园复杂环境下(如不同光照条件、叶子遮挡、密集的苹果群和超远视距等场景)对成熟程度各异的苹果果实进行快速且精确的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苹果果实检测模型.首先,将EMA注意力机制模块集成到YOLOv... 为了使采摘机器人能够在果园复杂环境下(如不同光照条件、叶子遮挡、密集的苹果群和超远视距等场景)对成熟程度各异的苹果果实进行快速且精确的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苹果果实检测模型.首先,将EMA注意力机制模块集成到YOLOv8模型中,使模型更加关注待检测果实区域,抑制背景和枝叶遮挡等一般特征信息,提高被遮挡果实的检测准确率;其次,使用提取特征更加高效的三支路DWR模块对原始C2f模块进行替换,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提高小目标检测能力;同时结合DAMO-YOLO的思想,对原始YOLOv8颈部进行重构,实现高层语义和低层空间特征的高效融合;最后,使用Inner-SIoU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识别精度.在复杂的果园环境中,以苹果作为检测对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测试集下的查准率、召回率、mAP_(0.5)、mAP_(0.5~0.95)以及F1分数分别达到86.1%、89.2%、94.0%、64.4%和87.6%,改进后的算法在大部分指标上均优于原始模型.在不同数量果实场景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优异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雷码的核电厂全行程棒位连续测量技术
2
作者 方金土 楼贤根 +3 位作者 李艺 齐箫 任洁 马一鸣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格雷码整定结果确定棒位区间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棒位判定与格雷码位的对应关系,对不同棒位区间采用特定格雷码位的信号调理电压与校验曲线对应的格雷码位信号调理电压进行数字比较,判定控制棒所处的准确位置,实现了分辨能力... 本文介绍了在格雷码整定结果确定棒位区间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棒位判定与格雷码位的对应关系,对不同棒位区间采用特定格雷码位的信号调理电压与校验曲线对应的格雷码位信号调理电压进行数字比较,判定控制棒所处的准确位置,实现了分辨能力为1个机械步的全行程棒位连续测量方法,分析了控制棒驱动电流干扰、格雷码棒位探测器输出信号畸变对全行程棒位测量准确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核电厂全行程棒位连续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码 全行程 棒位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GRU-NN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预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叶石丰 洪朝锋 +4 位作者 綦晓 吴伟雄 谭子健 周奇 张兆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0-387,共8页
随着全球可持续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储能电池的安全性愈发重要。准确预测电池温度可以防止电池过热,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池故障、起火或爆炸,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 随着全球可持续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储能电池的安全性愈发重要。准确预测电池温度可以防止电池过热,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池故障、起火或爆炸,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和基础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 NN)联合预测方法。首先,利用EEMD将锂电池温升数据分解为周期分量和趋势分量,并将其作为监督学习的离线训练目标值;然后,结合电池温度特性选取合适的特征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针对分解得到的不同分量,分别构建基于GRU和NN的实时在线预测模型;最后,将两种模型的输出叠加作为最终预测结果,并通过与常见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各个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常见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10℃,平均绝对误差为0.075℃,最大误差为0.34℃。此外,在极端环境下,模型的预测能力有所下降,但其误差仍在合理范围内,证明了该模型在极端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温度预测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的复合损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前慧 齐晓 +2 位作者 李蕾蕾 邱继生 刘书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7,共6页
对于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损伤,采用快冻法,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30%、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进行试验。试验测试了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 对于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损伤,采用快冻法,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30%、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进行试验。试验测试了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及侵蚀产物。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巨大,随着取代率的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硫酸盐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混凝土的劣化,冻融循环是混凝土劣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盐胀与冻胀、静水压及化学腐蚀复合作用下的损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冻融循环 复合损伤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政策规划和创新路径研究——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布莱奇利宣言》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2 位作者 肖琪 宋帆 蔡帆帆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3期43-51,共9页
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议题。厘清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潜在风险,制定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的政策规划,探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国际合作的创新路径,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学... 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议题。厘清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潜在风险,制定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的政策规划,探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国际合作的创新路径,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学术共同体构建。2023年11月,在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欧盟等2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布莱奇利宣言》,这也是全球第一份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性声明。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该宣言出台的政策背景和研究目的进行分析,从人本主义批判视角着重探究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的政策规划,并反思其对我国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创新路径的启示:构建开放且透明的人工智能教育治理体系、建立动态化的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监管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国际合作多边机制、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安全风险预判能力,以及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期加速我国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现代化,为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治理总体规划的制定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安全 教育治理 人工智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
6
作者 徐华兰 蔡爱敏 +1 位作者 刘淼波 祁晓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住院7 d和15 d后,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均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更低(P均<0.05),且2组均较入院时更佳(P均<0.05);2组在住院15 d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住院7 d后(P均<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临床指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急诊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新质人才培养数字基座——《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解读
7
作者 兰国帅 肖琪 +2 位作者 杜水莲 宋帆 丁琳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9期42-49,共8页
2024年2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围绕六个方面部署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17个重点任务。解读该工作要点对于厘清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现实境况及挑战,构建更加健... 2024年2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围绕六个方面部署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17个重点任务。解读该工作要点对于厘清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现实境况及挑战,构建更加健全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其发布背景和研究目的,比较三版“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工作要点”的差异(2021年、2022年、2024年版),分析和阐明其不同侧重点,并着重从系统化思维视角论述该工作要点的主要任务,最后从新质人才培养视角反思其对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实施路径的启示,以期为加速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新质人才培养,推动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数字技能 数字鸿沟 教育数字化转型 新质人才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病毒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8
作者 张越 吴蔚 +5 位作者 齐啸 张政 李倩 姜晓红 吴钶 焦洋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6期342-347,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病毒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其疫情规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完善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报告的且确定为由胃肠炎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目的分析2017—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病毒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其疫情规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完善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报告的且确定为由胃肠炎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分析其流行趋势、季节性变化、高发场所等;应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疫情发生规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2017—2023年朝阳区共接报并处置病毒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585起,累计报告病例5509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短期波动趋势,表现为隔年低发趋势;每年疫情高峰集中于3—5月和9—11月,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疫情较多的前5位街道/地区分别为望京街道、来广营地区、劲松街道、东坝地区和豆各庄地区;疫情发生场所主要为托幼机构和学校,主要累及5岁以下儿童(占47.57%);导致病毒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病原体主要为诺如病毒(480起,占82.22%)和札如病毒(78起,占13.33%);影响托幼机构和学校聚集性疫情规模的危险因素有病例有公共场所活动史(OR=1.890,95%CI=1.125~3.176)、发生疫情后消毒不规范(OR=4.437,95%CI=2.732~7.206)。结论2017—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报告的病毒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以诺如病毒感染导致为主。建议在每年开学季督促朝阳区内的托幼机构和小学内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从而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胃肠炎 聚集性疫情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资源碳汇能力评估及潜力分析
9
作者 王大伟 祁潇 +2 位作者 马颖忆 胡靖童 陈鑫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针对当前海洋碳汇核算系统性不足的问题,综合国内外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对我国2020年和2023年海洋碳汇进行系统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碳汇2020年达到1.18×10^(8) t(C)·a^(-1),2023年达到1.19×10^(8) t(C)·a^(... 针对当前海洋碳汇核算系统性不足的问题,综合国内外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对我国2020年和2023年海洋碳汇进行系统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碳汇2020年达到1.18×10^(8) t(C)·a^(-1),2023年达到1.19×10^(8) t(C)·a^(-1),海洋碳汇能力较为稳定。在海洋生态碳汇中,2020年和2023年近海碳汇分别占海洋碳汇总量的95.70%和95.41%;海洋养殖碳汇量和滨海湿地碳汇的占比分别为4.30%和4.59%。近海碳汇作为最大的海洋碳汇源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因此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的碳汇将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在碳达峰时期海洋碳汇可吸收3.4%的碳排放,在碳中和时期可吸收16%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海洋养殖 近海 滨海湿地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变压器声纹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欢 王昕 +3 位作者 张峰 齐笑 柴方森 李文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为了提高小样本条件下变压器声纹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梅尔声谱图和改进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IW-GAN)的变压器声纹诊断模型。提取变压器声信号的梅尔声谱图,将声谱图输入到IW-GAN中进行样本扩充。其中,IW-GAN使用更具... 为了提高小样本条件下变压器声纹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梅尔声谱图和改进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IW-GAN)的变压器声纹诊断模型。提取变压器声信号的梅尔声谱图,将声谱图输入到IW-GAN中进行样本扩充。其中,IW-GAN使用更具表达能力的Transformer网络,判别器采用满足Lipschitz连续性约束的SN-CNN,从而使IW-GAN能够稳定生成多样性和高质量的样本;将扩充后的数据输入不同的分类器中进行故障分类。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在有效扩充变压器故障声纹数据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小样本情况下变压器声纹故障诊断的整体性能。该方法对不同分类器的识别准确率均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对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准确率的提升达到了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声纹 生成对抗网络 小样本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强灰狼优化VMD-DBN的变压器故障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一钧 石雷 +3 位作者 齐笑 郝成钢 祝晓宏 王昕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针对当前在线识别变压器运行状态困难、低效的问题,通过提取箱壁的振动信号,提出了基于加强灰狼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加强灰狼算法以能量... 针对当前在线识别变压器运行状态困难、低效的问题,通过提取箱壁的振动信号,提出了基于加强灰狼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加强灰狼算法以能量误差为适应度函数,优化VMD的重要参数(分解层数k和惩罚因子α),然后分解计算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的能量标值,组成特征数据集,用来表征变压器运行工况。最后使用深度置信网络对特征数据集进行反复学习训练,形成故障诊断模型对变压器状态进行识别。通过实验对比分析VMD能更好地提取信号中有效的特征,提高识别的精准度,同时DBN相较于其他两种经典识别算法,抽象能力更好,学习的能力更强,稳定性更高,能准确识别变压器正常、绕组辐向形变、绕组轴向形变、铁芯故障四种状态。加强灰狼优化VMD-DBN的状态识别率达到了97.45%,均值误差为0.37,相比于其他方法效果最佳。因此,所提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振动信号 加强灰狼 VMD 深度置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麦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齐晓 荆明 +3 位作者 田景民 张慧文 那顺朝克图 李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88-197,共10页
中药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瞿麦在利水渗湿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的作用。瞿麦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包括皂苷类、黄酮类、环肽类、挥发油、蒽醌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瞿麦具有抗肿瘤、抗氧... 中药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瞿麦在利水渗湿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的作用。瞿麦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包括皂苷类、黄酮类、环肽类、挥发油、蒽醌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瞿麦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炎、抗菌、兴奋子宫等药理活性。瞿麦临床主要被用于肾系疾病、泌尿系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等。根据整理的近年文献,对瞿麦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综述,以期对中药瞿麦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5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丁秋丽 林杨 +6 位作者 张鼎言 张芳蕾 黄晨铭 张烨 齐啸 吴钶 韩柏慧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区近一年的5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北京市某区2022年11月—2023年10月的5起鹦鹉热疫情的发现、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结果在5例鹦鹉热病例中,2例来源于北京市某区2家...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区近一年的5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北京市某区2022年11月—2023年10月的5起鹦鹉热疫情的发现、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结果在5例鹦鹉热病例中,2例来源于北京市某区2家医院报告的确诊病例,2例来源于某网络软件搜索的临床诊断病例,1例来源于医防融合过程中医务人员访谈。5例病例均有鸟类饲养史/接触史;均高热起病,其中4例因明显呼吸道症状就诊,1例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就诊;4例病例经治疗后好转,1例病例死亡。结论应加强民众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健康教育,规范禽类售卖和饲养场所病原学监测,加强医疗机构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监测,提升医务人员鸟类饲养史/接触史问诊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 人畜共患病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锁相环的海上风场综合惯量调频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林 王大龙 +3 位作者 綦晓 周振波 林焕新 蔡传卫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282-290,共9页
海上风电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将大幅削减系统惯量,降低频率抗扰能力。为此,提出基于双锁相环的海上风场综合惯量控制策略。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锁相环对风机虚... 海上风电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将大幅削减系统惯量,降低频率抗扰能力。为此,提出基于双锁相环的海上风场综合惯量控制策略。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锁相环对风机虚拟惯量的影响机理,探究了参数变化下风机惯量支撑能力和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其次,通过分析锁相环参数变化对风机一次调频能力的消极影响,提出基于变参数-快速双锁相环的海上风场综合惯量调频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调频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综合惯量控制策略在频率响应快速性、抑制测量噪声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场 综合惯量控制 调频策略 新型电力系统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与协同:我国体育事业与户外运动的互动发展
15
作者 韩泽雨 綦霄 陈昆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7,共9页
该研究基于历史脉络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逻辑、发展重心、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演变规律,并探究了户外运动如何顺应我国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以期为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研究发现:(1)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逻辑由... 该研究基于历史脉络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逻辑、发展重心、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演变规律,并探究了户外运动如何顺应我国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以期为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研究发现:(1)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逻辑由身体健康转向“人”的全面健康再发展至社会肌理的全方位健康,新兴的户外运动与此发展逻辑相适应,其高度社会化的特质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也满足了体育经济健康发展需求;(2)我国体育发展重心已由计划经济时期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转向社会健康的大众体育,主要发展诉求也由单一的国家形象建构转向多维的社会经济发展,发展重心已由特殊群体转向社会综合,户外运动作为一种大众化、休闲化和生活化的运动项目,其关注重点正是体育关注点转向的重要方面;(3)我国体育组织改革持续推进,项目设置由专门化向专业化、综合化发展,人才选拔日益多元化、多渠道化,赛事举办由垄断走向开放,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技术集成式运动项目,其组织方式正与体育组织方式改革的方向一致;(4)我国体育管理方式正在努力推行去行政化,正由过去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社会化管理,户外运动作为高度社会化的新兴运动项目,其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特性顺应了我国体育职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事业 社会化改革 内在特征 演化 户外运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风火协同调频策略研究
16
作者 陈旭 綦晓 +2 位作者 杜鸣 蒋文珂 张文广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8,共10页
随着风电在电力系统渗透率的逐渐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不足,频率响应裕度逐渐趋于临界值,频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从调控机理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风电虚拟惯量控制的风火... 随着风电在电力系统渗透率的逐渐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不足,频率响应裕度逐渐趋于临界值,频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从调控机理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风电虚拟惯量控制的风火协同调频模型,利用风机转子动能快速响应频率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惯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风火协同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器,提升电力系统对不确定风电功率及负荷扰动的抗扰能力,并通过设计串级扩张状态观测器,解决现有自抗扰控制方法在高频噪声抑制与快速响应性能之间的矛盾,避免频率测量噪声对风电和火电机组造成过度调控,提高风火协同调控品质;最后,采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对所提出的负荷频率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常规自抗扰控制及其他传统控制方法的调频策略而言,所提出的基于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风火协同调频策略可有效提升频率响应特性,避免测量噪声对系统频率响应幅值、控制器动作幅值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协同 电力系统调频 自抗扰控制 串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镁矿除杂提质研究进展
17
作者 齐笑 付亮亮 +1 位作者 白丁荣 许光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镁质产品的质量和应用范围,因此对菱镁矿的除杂提质加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菱镁矿除杂提质技术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菱镁矿除杂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菱镁矿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助力。
关键词 菱镁矿 杂质 赋存形式 化学除杂 氯化焙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Mulligan技术治疗早中期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卞海萍 马文虎 +1 位作者 祁晓 李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65-69,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Mulligan技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早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6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Mulligan技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早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6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KOA患者患膝,观察组则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Mulligan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VAS、关节肿胀评分、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RO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Mulligan技术治疗KOA早中期患者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Mulligan技术 膝骨关节炎 视觉模拟评分 关节活动度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生产规模扩展与产能提升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泽泰 蒲小峰 +3 位作者 梁军 张满义 齐晓 张志刚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随着口蹄疫对全球畜牧业的不断威胁,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研究与发展愈发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该工艺在生产规模扩展与产能提升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口蹄疫疫苗需求。深入分析原材料供应链、设备与... 随着口蹄疫对全球畜牧业的不断威胁,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研究与发展愈发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该工艺在生产规模扩展与产能提升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口蹄疫疫苗需求。深入分析原材料供应链、设备与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质量控制等关键因素,重点关注新型悬浮培养技术、先进的灭活工艺和自动化生产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安全与法规合规被特别强调,以确保疫苗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经济层面,进行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全面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当前面临的技术与市场挑战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战略建议,旨在推动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为口蹄疫防控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战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 口蹄疫病毒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ial topic on new instruments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
20
作者 qi xiao Yong Yang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New instruments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 hav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safety monitoring,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precision sensing,and other fields.The emergence of new structural materials... New instruments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 hav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safety monitoring,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precision sensing,and other fields.The emergence of new structural materials,new preparation processes,and new sensing theories has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magnetics,optics,and materials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INSTRUMENTS OP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