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疫情期间南京市Pm_(2.5)浓度变化以及对人为源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樊玲 邱新法 +2 位作者 曾燕 王勇 姚泽辉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各地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为研究Pm_(2.5)浓度如何响应人为排放提供了一次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本研究通过使用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和最新公开的清华大学MEIC 2019以及MEIC 2020排放清单模拟了2...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各地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为研究Pm_(2.5)浓度如何响应人为排放提供了一次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本研究通过使用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和最新公开的清华大学MEIC 2019以及MEIC 2020排放清单模拟了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以及2019年同期南京市Pm_(2.5)的浓度。通过设计排放情景,本研究探讨了南京市疫情暴发初期4个主要排放部门的排放量减少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2019年相比,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Pm_(2.5)浓度下降了30%左右,且下降比例呈现从南京市主城区向外递减的规律。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工业源和民用源排放的影响最大,分别下降了37.4%和21.6%,符合南京市的生活特征、人口分布特征和主要工业区的实际位置。综上所述,今后南京市的减排工作应重点放在控制工业排放源和民用排放源上。本研究为之后南京市治理不同部门排放的Pm_(2.5)浓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WRF-Chem 人为源排放 ME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多角度影像云参数模型解算与云迹风反演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亚琳 高海博 +3 位作者 何永健 邱新法 张国宏 王晓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68-3875,共8页
卫星资料具有覆盖范围广、时空密度大等优点,能有效地弥补缺测地区观测信息不足的现状,可为天气分析和数值预报模式等研究提供大量有用资料。采用青藏高原西藏阿里地区上空的Terra ASTER多角度影像立体成像像对,结合遥感和摄影测量理论... 卫星资料具有覆盖范围广、时空密度大等优点,能有效地弥补缺测地区观测信息不足的现状,可为天气分析和数值预报模式等研究提供大量有用资料。采用青藏高原西藏阿里地区上空的Terra ASTER多角度影像立体成像像对,结合遥感和摄影测量理论,建立了基于摄影中心、影像点和实际物方点共线关系的云顶三维参数解算模型,用以求取云顶三维坐标和云移动速度,同时依托影像立体像对高度重叠的特点,通过比较两张影像示踪云团的踪迹,反演云迹风风场。通过该两种方法,获取了影响高空云移动的风场分布,最后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采用卫星影像云产品和探空数据对风场规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云顶三维参数解算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误差保持在2个像元内,模型解算与影像反演的风场相似性高、质量好、密度高、验证效果较好,清晰地反映出了高空的风场结构,证明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传感器 多角度影像 云参数 云迹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雾天能见度实时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邱新法 叶栋水 +2 位作者 曾燕 叶秀枝 石一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3-1418,共6页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优兴...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优兴趣窗格的亮度均方差特征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修正线性残差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残差修正模型监测效果优于单一线性回归模型,残差修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7;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残差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最后应用此方法监测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模型的正确率在80.48%以上。验证了用该方法测量雾天能见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雾天能见度 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码照片的草地植被盖度快速提取方法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徐金勤 邱新法 +2 位作者 丁肖 何永健 王丹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19,共7页
草地植被盖度是表征草地群落结构及其生长状况的重要生态学参数之一。本研究基于乌拉特中旗草地照片,设计一种利用自动阈值分割算法快速计算植被盖度的方法,依次选取RGB颜色空间的EXG指数、HIS颜色空间的H分量、L*a*b*颜色空间的a*分量... 草地植被盖度是表征草地群落结构及其生长状况的重要生态学参数之一。本研究基于乌拉特中旗草地照片,设计一种利用自动阈值分割算法快速计算植被盖度的方法,依次选取RGB颜色空间的EXG指数、HIS颜色空间的H分量、L*a*b*颜色空间的a*分量作为草地植被盖度提取的颜色特征,对比分析上述3种颜色特征方法快速提取草地盖度的效果。结果表明:EXG指数法的提取效果最好,其估算误差相对最低、精度最高、适用性最好;a*分量法次之;H分量法的估算误差相对较大。在去除阴影后,H分量法的估算误差降低、精度也随之升高,EXG指数法的估算精度略有降低,a*分量法无明显变化。3种方法对绿色草地的估算效果均优于黄绿色草地,尤其是a*分量法,其对黄绿色草地的估算精度为80.7%,而对绿色草地的估算精度却高达91.7%,仅次于EXG指数法(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植被盖度 数码照片 颜色特征 自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7年长江中下游冬季降雪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恒鑫 张子潞 +5 位作者 张芯瑜 曾燕 朱晓晨 邱新法 祝嗣嫄 米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7,23,共7页
气候变化引起局地气象灾害频发,降雪事件导致交通、电力、农业等严重受损。以1961—201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18个常规气象站数据为基础,采用气候倾向、累积距平、非参数M-K趋势分析以及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解4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 气候变化引起局地气象灾害频发,降雪事件导致交通、电力、农业等严重受损。以1961—201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18个常规气象站数据为基础,采用气候倾向、累积距平、非参数M-K趋势分析以及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解4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降雪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大多数区域降雪量随年际变化呈现递减趋势;冬季降雪日数在1981年出现突变,其降雪日数由增加转变为减少;REOF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雪与降雪变化主要集中于该地区的西北部。降雪特征及其趋势分析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雪灾防范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倾向 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REOF分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10年中国干湿区降雨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宇铭 邱新法 +1 位作者 朱晓晨 徐金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1,共8页
降雨在农业生产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以及预报洪涝灾害、分析水资源等方面意义重大。利用全国1971—2010年74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基于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干湿区划分,对年降雨量和年降雨日数按等级进行划分,运用... 降雨在农业生产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以及预报洪涝灾害、分析水资源等方面意义重大。利用全国1971—2010年74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基于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干湿区划分,对年降雨量和年降雨日数按等级进行划分,运用线性倾向率、累积距平、M-K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4个干湿区内不同等级年降雨量和年降雨日数变化特征以及各区域年降雨量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过去40 a各干湿区年降雨日数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湿润区年降雨日数呈中部高、周边偏低分布趋势;②干旱区北部小雨的降雨贡献率和频率较高,半干旱区大到暴雨的降雨贡献率和频率低下;③在年代际变化中,1991—2000年湿润区年降雨量增加幅度最大,2001—2010年半湿润区年降雨量变化不明显;④各干湿分区的年降雨量近40 a突变趋势不一致,湿润区在2002年发生从多到少突变,而半干旱区未发生突变。研究成果对于预测旱涝灾害、分析水资源及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降雨日数 干湿分区 空间分布 时间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群风环境分层优化策略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博 邱新法 +3 位作者 李梦溪 谢彬 韦翔鸿 朱晓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26,共9页
为改善建筑群风环境,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原始建筑群的风环境情况,并通过分层优化方法改善建筑群的风环境。结果表明,利用分层优化方法对原始建筑群风环境进行优化,使整个研究区域1.5 m高度处平均风速获得提升效果,风速低于1 m ·... 为改善建筑群风环境,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原始建筑群的风环境情况,并通过分层优化方法改善建筑群的风环境。结果表明,利用分层优化方法对原始建筑群风环境进行优化,使整个研究区域1.5 m高度处平均风速获得提升效果,风速低于1 m ·s^-1 和高于5 m ·s^-1 的区域面积缩小。可见,分层优化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建筑群的风环境状况,使行人高度处的风速达到满足人体舒适度的合理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群 风环境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raClimate数据集的1960—2019年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肖潇 邱新法 徐金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3,43,共8页
考虑地理地形和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选用高空间分辨率TerraClimate数据集分析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该数据集1960—2019年的降水和蒸散月度数据为基础,基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对中国各干湿区范围、干湿气候界线以气候变化... 考虑地理地形和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选用高空间分辨率TerraClimate数据集分析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该数据集1960—2019年的降水和蒸散月度数据为基础,基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对中国各干湿区范围、干湿气候界线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后30 a相比,基于两种指标划分的干旱区和湿润区面积负增长,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面积正增长;各区分界线主要在黑龙江、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淮河以及黑龙江等地按年代波动;近60 a来,我国的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变化趋势不显著,均在西部和东南部趋于增大,气候变湿,在中部和东北部趋于减小,气候变干。与利用气象站点观测资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评价,TerraClimate数据集能够很好反映中国区域的干湿状况及其变化特征,且降水数据的适用性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TerraClimate数据集 干湿气候界线 降水量 湿润指数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形下福建省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式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郭挺 邱新法 +1 位作者 曾燕 施国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40,共8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综合考虑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度等因素,建立了起伏地形下总辐射分布式模型(包括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地形反射辐射的分布式模型)。利用1960~2010年数据模拟了福建省旬尺度100 m下的太阳总辐...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综合考虑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度等因素,建立了起伏地形下总辐射分布式模型(包括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地形反射辐射的分布式模型)。利用1960~2010年数据模拟了福建省旬尺度100 m下的太阳总辐射及其空间分布。结果显示:福建省区域内总辐射平均值绝对误差最大为0. 04 MJ/m^2,平均绝对误差为0. 03 MJ/m^2,平均相对误差为8. 25%,个例年验证平均相对误差为9. 1%;模拟结果表明:福建省总辐射夏季各旬之间变化平缓,实际地形下总辐射受纬度影响没有冬季明显,冬季山地与滨海平原总辐射差异较大;太阳总辐射在局地地形下受坡度坡向影响十分明显,阳坡的辐射量要明显大于阴坡,其中冬季差异最明显;从坡度来看,坡度越大太阳总辐射受坡向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起伏地形 旬平均太阳总辐射 分布式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标准模型绕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费宏 王成刚 +1 位作者 邱新法 何永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852-5859,共8页
选用Standard k-ε、RNG k-ε和Realizable k-ε3种高雷诺数湍流模型,对高层建筑标准模型(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CAARC)在不同网格划分方案、不同风场环境及不同风向条件下的流场特征进行了模拟,并用风... 选用Standard k-ε、RNG k-ε和Realizable k-ε3种高雷诺数湍流模型,对高层建筑标准模型(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CAARC)在不同网格划分方案、不同风场环境及不同风向条件下的流场特征进行了模拟,并用风洞试验数据验证模拟效果,得到以下结论:建筑物边界层网格模型的细密程度会对模拟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当选用最细密的网格模型进行模拟时,RNG k-ε模型与风洞试验数据的均方根误差要比选用最稀疏的网格模型时小50%~70%,其余两种模型则大约相差40%~50%。在B类、D类两类风场环境下,RNG k-ε模型所得平均风压系数的变化区域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别,而其余两种模型在不同风场环境下的变化趋势及变化范围均有较大不同,差别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侧风面和背风面上。0°风向下,RNG k-ε模型在建筑物侧风面和背风面处的平均误差要比其余两种模型小10%左右;90°风向下,RNG k-ε模型在侧风面处的平均误差比其余两种模型小大约5%。总体来说,在多种模拟条件下,RNG k-ε模型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及规律性均要高于其余两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高层建筑标准模型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idMet模型的浙江省水稻种植适宜性区划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茜 邱新法 +1 位作者 李爽爽 施国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56-4263,共8页
为优化浙江省水稻种植结构,选取气候、地形、土壤3个方面共9个因子对浙江省水稻适宜性区划进行划分,其中气候因子由主成分分析筛选获得,为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生长季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地形因子为海拔和坡度... 为优化浙江省水稻种植结构,选取气候、地形、土壤3个方面共9个因子对浙江省水稻适宜性区划进行划分,其中气候因子由主成分分析筛选获得,为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生长季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地形因子为海拔和坡度;土壤因子为土壤pH。考虑到浙江省地形复杂的现实状况,采用GridMet模型模拟起伏地形下浙江省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最后建立浙江省水稻种植适宜性模型,完成浙江省水稻种植适宜性区划。根据区划指标将水稻种植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水稻,适宜区占60.76%,该区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足,适合水稻生长;较适宜区占35.84%,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水热资源不充足;不适宜区占3.4%,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热量资源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适宜性区划 GridMet模型 主成分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城市风场时空特征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晛 邱新法 +2 位作者 曾燕 何永健 叶秀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55-62,共8页
为分析沿海城市风场的时空变化规律,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在当地气象观测资料的气候统计基础上,通过风矢量分解、统计与数值模拟、海陆风日等方法,从静风、主导风与海陆风三个方面研究晋江城市风场的基本规律,初步了解沿海城市风场的基... 为分析沿海城市风场的时空变化规律,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在当地气象观测资料的气候统计基础上,通过风矢量分解、统计与数值模拟、海陆风日等方法,从静风、主导风与海陆风三个方面研究晋江城市风场的基本规律,初步了解沿海城市风场的基本特征。结果如下:沿海城市受海陆地形等因素影响导致当地平均风速较高,静风天较少,风能资源丰富;中国沿海城市大多处在季风气候区域,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差异明显,符合季风气候特征;沿海城市风场受海陆风等局地风场影响较大,某点出现海陆风的频率与其到海岸线距离大体呈负相关规律,海风与陆风风向在海陆风日内转换差异显著,海陆风各项特征均具有季节性差异。研究可为沿海城市风场时空特征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并且为沿海地区的天气预报与监测、污染扩散与传输、农业种植区划、风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风场 晋江 海陆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互补原理的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宇铭 邱新法 +1 位作者 徐金勤 化环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深入了解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基于1956-2000年嘉陵江流域13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资料以及流域逐年径流数据,运用广义互补相关原理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量ETa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实际... 为深入了解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基于1956-2000年嘉陵江流域13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资料以及流域逐年径流数据,运用广义互补相关原理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量ETa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实际蒸散发量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广义互补相关原理理论模型适用于嘉陵江流域,且ETa估算精度高,平均绝对误差为6.79 mm,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42%;②1961-2000年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量时间分布上呈现缓慢降低趋势,下降速率达-5.3 mm/(10 a),空间分布表现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大值649.86 mm,出现在甘肃省迭部县;最低值188.26 mm,位于四川省松潘县;③1961-2000年嘉陵江流域日照时数和日较差的下降导致辐射能量项的降低,致使实际蒸散发量减少,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实际水汽压的增加以及2 m风速的下降造成空气动力学项的减少,缓解了实际蒸散发量的减弱。首次将广义互补相关原理理论模型运用到嘉陵江流域ETa的计算,取得了较好的估算精度,为嘉陵江流域的水资源评价、制定正确的水资源规划及未来实现水资源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互补相关 实际蒸散发 时空变化 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相关的乌江流域实际蒸散量分布式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化环环 邱新法 曾燕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29,共5页
为了提高气候变化下估算乌江流域陆面实际蒸散量的精度,利用乌江流域气象和水文数据,在蒸散互补原理基础上建立用常规气象资料估算流域实际蒸散量的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将乌江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散量的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在... 为了提高气候变化下估算乌江流域陆面实际蒸散量的精度,利用乌江流域气象和水文数据,在蒸散互补原理基础上建立用常规气象资料估算流域实际蒸散量的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将乌江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散量的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在充分考虑地形起伏等下垫面不均匀的条件下,将估算模型中各分量的分布式模拟结果与估算模型耦合,实现了乌江流域实际蒸散量的分布式模拟;该模型更加精细地表现了流域实际蒸散量的空间变化情况,发现其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的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在时间变化上,1961—2010年间乌江流域实际蒸散量在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降幅为5.08 mm/(10 a),但是2000年以后实际蒸散量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及相对湿度的上升是造成实际蒸散量产生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水资源评价、农业气候区划制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 分布式模拟 互补相关 时空变化 乌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MM和FY-2C的长江流域月降水量的网格化估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白玉 邱新法 +3 位作者 曾燕 韦翔鸿 王丹丹 朱晓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145,共8页
基于TRMM和FY-2C降水产品,结合气象站观测资料和DEM数据,采用基于区域分月的逐步回归算法,建立降水估算模型。通过模型估算得到长江流域2007年1月、4月、7月、10月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2... 基于TRMM和FY-2C降水产品,结合气象站观测资料和DEM数据,采用基于区域分月的逐步回归算法,建立降水估算模型。通过模型估算得到长江流域2007年1月、4月、7月、10月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2种降水产品能进行有效的订正;模型估算的TRMM降水产品1月、4月、7月、10月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是37.7%,47.3%,44.2%,41.9%,FY-2C降水产品1月、4月、7月、10月的平均相对误差是46.3%,50.9%,39.8%,48.8%;模型模拟的TRMM降水的全年相关系数是0.838,FY-2C降水的全年相关系数是0.811,通过两者对比发现,TRMM降水产品作为趋势项的精度较高。模型估算得到的降水分布趋势和原始降水产品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并且能体现出降水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月降水量 TRMM FY-2C 网格化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eme of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ices for Insuring Against Freeze Damage to Citrus Orchards in Zhejiang,China 被引量:12
16
作者 LOU Wei-ping qiu xin-fa +3 位作者 WU Li-hong NI Hu-ping TANG Qi-yi MAO Yu-d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321-1331,共11页
We design a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for the insurance against freeze damage to citrus orchards so as to provide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based agriculture. The indices are prepared by ... We design a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for the insurance against freeze damage to citrus orchards so as to provide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based agriculture. The indices are prepared by separating a relative meteorological yield from the yield that is dependent on tree age, high-yield and low-yield yea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n using a risk assessment scheme to determine the percentage yield reduction due to the meteorological hazard. We thus develop a set of indices associated with cold temperature damage with which to construct more severe weather indic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yield percentage decrease. We then combine the insured regional citrus yield index with the insured meteorological counterpart to obtain a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for the varying degree of freeze damage to crops. When the freeze damage index (FDI) is greater than -7.0℃ for the coastal belt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or greater than -9.0℃ for other regions of Zhejiang,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WBII) is zero, meaning there is no compensation; when the FDI is from -7.0 to -7.9℃ for the coastal belt or from -9.0 to -9.9℃ for other regions, the WBII is 1 with 50% compensation; when the FDI is from -8.0 to -8.9℃ for the coastal belt or from -10.0 to -10.9℃ for other regions, the WBII is 2 with 70% compensation; and when the FDI is less than -9.0℃ for the coastal belt or less than -11.0℃ for other regions, the WBII is 3 with 90% compensation. The weather indemnity indices of insured orchards are developed in the interest of owners, thereby eliminating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issues and providing timely recompense from the insurer, and 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high indemnity cost 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us orchard freeze damag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weather-based indemnity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