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居石LA-ICP-MS U-Pb法测定北大别木子店片麻杂岩变质年龄
1
作者 邱啸飞 卢山松 +6 位作者 谭娟娟 童喜润 吴年文 杨小莉 邵鑫 刘飞 杨小丽 《岩矿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7,共13页
北大别构造带木子店片麻杂岩是目前华南陆块范围内出露的最古老岩石,但有关其变质时代和构造性质等问题仍缺乏研究。对这些岩石的变质时代开展研究,对于了解华南陆块早期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木子店片麻... 北大别构造带木子店片麻杂岩是目前华南陆块范围内出露的最古老岩石,但有关其变质时代和构造性质等问题仍缺乏研究。对这些岩石的变质时代开展研究,对于了解华南陆块早期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木子店片麻杂岩中两件片麻岩样品进行了独居石的微区原位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采用独居石标准物质44069对年龄进行校正,独居石标准物质Trebilcock作为监控,测试结果与其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结果显示,大多数独居石具有均一、无环带特点,且存在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以及负Eu异常,暗示其可能形成于变质成因。两件片麻岩样品的独居石U-Pb年龄分别为129±1Ma和130±1Ma,代表了木子店片麻杂岩发生变质作用的时间,这一年龄与木子店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也与北大别造山带内大量出露的混合岩时代相吻合。研究认为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加厚地壳的伸展垮塌和造山山根拆沉,引起了变质作用和同时代的岩浆活动,将北大别构造带从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时间限定在~13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子店片麻杂岩 变质作用 独居石 北大别构造带 英云闪长片麻岩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别构造带始太古代片麻岩的发现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啸飞 彭练红 +7 位作者 孔令耀 邓新 王达 陈伟雄 吴年文 童喜润 田洋 牛志军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60-3970,共11页
始太古代岩石因其稀缺性,对于理解最早期陆壳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报道了大别造山带北大别构造带内新识别出的一套英云闪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组合的锆石年龄,并将其命名为“木子店片麻杂岩”.定年结果显示,斜长角闪片岩和英云... 始太古代岩石因其稀缺性,对于理解最早期陆壳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报道了大别造山带北大别构造带内新识别出的一套英云闪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组合的锆石年龄,并将其命名为“木子店片麻杂岩”.定年结果显示,斜长角闪片岩和英云闪长片麻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3653±43)Ma和(3701±29)Ma,为目前扬子克拉通已发现的最古老岩石,说明扬子克拉通之下可能存在极为古老的基底岩石.与崆岭杂岩基底岩石的对比研究显示,木子店片麻杂岩在岩石类型以及时代上与崆岭杂岩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崆岭杂岩和木子店片麻杂岩可能代表了扬子克拉通内相互独立的微陆块古陆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太古代 木子店片麻杂岩 扬子克拉通 北大别构造带 英云闪长片麻岩 构造地质学 岩石学.
原文传递
大湾区中生代花岗岩风化成壤过程中硅元素释出机制——以珠海斗门为例
3
作者 顾涛 江拓 +4 位作者 皮坤福 邱啸飞 齐信 赵信文 帅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4-156,共3页
硅是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也是人和其他动物生长发育、骨骼形成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大多数的硅以硅酸盐矿物和石英的形式赋存于岩石之中。伴随着地表硅酸盐矿物的风化,硅可以水为载体不断向周边环境释放并参与到生物... 硅是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也是人和其他动物生长发育、骨骼形成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大多数的硅以硅酸盐矿物和石英的形式赋存于岩石之中。伴随着地表硅酸盐矿物的风化,硅可以水为载体不断向周边环境释放并参与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为陆地和海洋生物提供所需的硅元素,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在全球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Yang Jinling et al.,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 迁移 元素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激励机制在健康管理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倩莉 裘晓菲 刘佩燕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6期147-149,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并构建一套适用于健康管理产品的游戏化激励机制设计思路与策略框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游戏化激励机制的多种实现方式及其理论基础。深入了解了健康管理过程中用户健康行为介入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并构建一套适用于健康管理产品的游戏化激励机制设计思路与策略框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游戏化激励机制的多种实现方式及其理论基础。深入了解了健康管理过程中用户健康行为介入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一个以用户健康行为介入阶段为核心的游戏化激励机制设计模型。以游戏化激励机制作为创新手段,在健康管理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 激励机制 健康管理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柏南缘镁铁质岩席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扬子北缘早奥陶世拉张事件的启示
5
作者 江拓 赵信文 +4 位作者 吴琪 邱啸飞 卢山松 邓新 赵幸悦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9-190,共2页
南秦岭地区古生代岩浆岩以早志留世基性—碱性岩浆岩为主,而缺乏奥陶纪及以前的古生代岩浆记录(Dong Yunpeng et al.,2021),这严重制约了对南秦岭早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的理解,尤其是对勉略洋开启时间的认识。镁铁质岩席通常被认为是大... 南秦岭地区古生代岩浆岩以早志留世基性—碱性岩浆岩为主,而缺乏奥陶纪及以前的古生代岩浆记录(Dong Yunpeng et al.,2021),这严重制约了对南秦岭早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的理解,尤其是对勉略洋开启时间的认识。镁铁质岩席通常被认为是大陆岩石圈伸展条件下岩浆作用的产物,是研究区域构造—岩浆事件性质和意义的重要对象(Zhao Junhong et al.,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造山带 早奥陶世 镁铁质岩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陆核古元古代变质事件——来自孔兹岩系变质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7
6
作者 邱啸飞 赵小明 +5 位作者 杨红梅 魏运许 吴年文 卢山松 江拓 彭练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6-714,共9页
崆岭杂岩除太古宙结晶基底外,还出露一套以含石墨和富铝矿物为特征的孔兹岩系。相对于结晶基底,目前对于该套表壳岩系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有限。对该套孔兹岩系中代表性岩石类型榴线英岩开展了变质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崆岭杂岩除太古宙结晶基底外,还出露一套以含石墨和富铝矿物为特征的孔兹岩系。相对于结晶基底,目前对于该套表壳岩系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有限。对该套孔兹岩系中代表性岩石类型榴线英岩开展了变质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榴线英岩变质年龄为1964±12Ma。结合前人在相近地层岩石组合中报道的锆石U-Pb年龄数据,推测崆岭杂岩孔兹岩系原岩可能沉积于2.1~2.0Ga。扬子陆核的古元古代变质-岩浆作用可能与全球广泛存在的同时期(2.1~1.8Ga)碰撞造山事件有关,暗示其很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克拉通 崆岭杂岩 孔兹岩系 锆石U-PB 年代学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南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与成矿物质来源——Sm-Nd等时线年龄和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云峰 杨红梅 +4 位作者 张利国 卢山松 杨泽飞 邱啸飞 刘重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5-884,共10页
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块湘南-桂东北坳陷与华夏地块粤北坳陷的拼贴部位,是中国南岭多金属成矿区代表性矿床之一。为确定矿床成矿时代,挑选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含矿矽卡岩的石榴子石进行Sm-Nd同位素定年,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 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块湘南-桂东北坳陷与华夏地块粤北坳陷的拼贴部位,是中国南岭多金属成矿区代表性矿床之一。为确定矿床成矿时代,挑选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含矿矽卡岩的石榴子石进行Sm-Nd同位素定年,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73±3Ma,指示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早期。对金属硫化物矿物进行了Pb同位素分析,其^(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602、15.701、38.729,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相对富集铀铅、略微亏损钍铅的上地壳源区。从(^(207)Pb/^(204)Pb)i-(^(206)Pb/^(204)Pb)i铅同位素演化模式图可知,寄主花岗闪长岩是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且成矿物质中可能含有寄存在花岗闪长岩中的地幔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山岭铅锌多金属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Sm-Nd 等时线年龄 PB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昆仑关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飞 李堃 +3 位作者 黄圭成 邱啸飞 严乐佳 陆世才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13-2329,共17页
华南腹地燕山期岩浆活动、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存在争议.本文选取桂中地区昆仑关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研究.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97.7±1.3Ma(MSWD=1.6),表明昆仑关花岗岩是燕山晚期岩... 华南腹地燕山期岩浆活动、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存在争议.本文选取桂中地区昆仑关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研究.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97.7±1.3Ma(MSWD=1.6),表明昆仑关花岗岩是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体富硅(SiO_2=69.42%~72.52%),富碱(全碱=7.43%~8.43%),富钾(K_2O=4.00%~5.02%,K_2O/Na_2O比值=1.17~1.62),富铝(Al2O3=13.65%~14.25%),低钙(CaO=1.20%~2.78%);富集Rb、Th、U、K、Pb,亏损Ba、Nb、Sr、P、Ti;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δEu=0.45~0.61),稀土元素分配图呈典型的"右倾"型;里德曼指数(δ)为2.06~2.41,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0.93~1.16,属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岩体的ε_(Nd)(t)介于-7.68^-10.31,二阶段Nd模式年龄(TDM2)为1.52~1.73Ga,均值1.58Ga.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特征表明昆仑关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及低压、高温条件下由古元古代华夏基底部分熔融形成,并伴有幔源岩浆的混合.结合邻区同期次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表明100~90Ma华南腹地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岩石圈拉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关岩体 A型花岗岩 华南 燕山晚期 岩石圈拉张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7
9
作者 江拓 邱啸飞 +3 位作者 卢山松 杨红梅 邓新 彭练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9-1126,共18页
以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岩石成因和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构造背景与钼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形... 以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岩石成因和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构造背景与钼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40±1) Ma,说明其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具有高SiO2(72.88%~73.60%)、低MgO(0.33%~0.36%),高Sr(620×10^-6~642×10^-6)、Sr/Y(107~111)比值,低Y(5.65×10^-6~5.95×10^-6)、Yb(0.52×10^-6~0.59×10^-6)、无Eu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典型的埃达克岩。岩体富K2O、贫Cr和Ni,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75~0.7078,εNd(t)=-15.5^-15.1),锆石εHf(t)值在-19.9^-13.2变化,对应的两阶段Nd和Hf模式年龄分别介于2.15~2.19 Ga和2.00~2.43 Ga,暗示七尖峰花岗岩是由古老的加厚下地壳含石榴石角闪岩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白垩纪存在两期与钼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事件,早期(>130 Ma)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晚期(<130 Ma)则形成于非加厚地壳部分熔融,证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约130 Ma)经历了从碰撞挤压地壳加厚到碰撞后伸展地壳减薄的构造垮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大别造山带 七尖峰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埃达克岩 地质调查工程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唐家寨铅锌矿床锶、硫同位素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云峰 杨红梅 +5 位作者 刘重芃 蔡应雄 谭娟娟 邱啸飞 张利国 朱随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4-572,共9页
唐家寨铅锌矿床位于湘西龙山—洛塔铅锌矿区的中部。对闪锌矿开展了锶同位素测试分析,通过成矿年龄(372Ma)的校正,得到初始(^(87)Sr/^(86)Sr)i的范围为0.70904~0.71143,平均值为0.70998(n=10),大于矿床形成时的海水Sr同位素,远小于富含... 唐家寨铅锌矿床位于湘西龙山—洛塔铅锌矿区的中部。对闪锌矿开展了锶同位素测试分析,通过成矿年龄(372Ma)的校正,得到初始(^(87)Sr/^(86)Sr)i的范围为0.70904~0.71143,平均值为0.70998(n=10),大于矿床形成时的海水Sr同位素,远小于富含有机质的下寒武统石牌组页岩层的Sr同位素,推测成矿流体中的Sr,可能是由具有较低Sr同位素组成的成矿期的海水混染了具有高Sr同位素的下寒武统石牌组页岩层而致。9件闪锌矿和方铅矿样品的δ^(34)SV-CDT值介于14.78‰~17.21‰,平均值为15.84‰,比同期(早奥陶世)海相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的平均值(29.5‰)低13.66‰,符合该矿床成矿温度(100~200℃)条件下硫同位素的分馏效应(10‰~20‰),表明硫化物中还原硫可能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唐家寨铅锌矿床 锶同位素 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龙山Au-Sb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来自S、Pb和Sr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应雄 杨红梅 +4 位作者 邱啸飞 梅玉萍 童喜润 谭娟娟 刘重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11-2324,共14页
龙山Au-Sb矿床是湘中Au、Sb矿集区的代表性矿床,本文对其不同类型矿石、矿区围岩和区域地层进行了S、Pb、Sr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3.0‰~5.1‰,平均值2.3‰;矿区围岩的δ34S值为4.0‰~5.9‰,平均值5.2‰;区域地... 龙山Au-Sb矿床是湘中Au、Sb矿集区的代表性矿床,本文对其不同类型矿石、矿区围岩和区域地层进行了S、Pb、Sr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3.0‰~5.1‰,平均值2.3‰;矿区围岩的δ34S值为4.0‰~5.9‰,平均值5.2‰;区域地层的δ34S值为9.3‰~13.3‰,平均值11.3‰。矿石与矿区围岩、区域地层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矿石硫具岩浆来源特征。矿石中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6.992~18.457、15.392~15.722和37.586~38.960,矿区围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630~17.993、15.522~15.644和37.981~38.366;区域地层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566~18.092、15.430~15.630和37.988~38.710。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矿石铅的来源较复杂,赋矿地层、印支期岩浆岩和上地幔可能都为其提供了部分铅。石英流体包裹体的(87Sr/86Sr)i比值为0.71540~0.72309,矿区围岩的(87Sr/86Sr)i比值为0.71844~0.72153,区域地层的(87Sr/86Sr)i比值为0.71792~0.71939,矿石、矿区围岩、区域地层的初始锶同位素值均较高,主要为壳源锶,部分锶来自赋矿地层,部分来自印支期岩浆岩。龙山矿床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矿化剂硫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物质部分来自江口组地层,部分来自印支期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同位素 PB同位素 SR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湘中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新太古代地壳岩石和古元古代混合岩化作用--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邱啸飞 江拓 +2 位作者 吴年文 赵小明 徐琼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9-738,共10页
大别造山带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是研究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古老基底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其内广泛发育的混合岩长期被认为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本文对北大别团风一带新识别出的一套混合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 大别造山带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是研究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古老基底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其内广泛发育的混合岩长期被认为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本文对北大别团风一带新识别出的一套混合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岩第一类锆石核部具有岩浆锆石特点,组成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850±86 Ma,该年龄代表了混合岩原岩年龄。第二类锆石具有变质深熔锆石特点,其加权平均207Pb/206Pb年龄为2011±12 Ma,代表了混合岩化的时间。岩浆锆石多数具有负的εHf(t)值(-8.1~2.2),对应两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TDM2)为3.6~3.0 Ga,表明原岩可能为大别造山带内古太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并可能在形成过程中伴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与之相比,变质锆石均具有正的εHf(t)值(0.3~8.2),对应TDM2为2.7~2.2 Ga,说明在混合岩化变质深熔过程中锆石Lu-Hf同位素体系完全开放,导致了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升高。本文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除了中生代混合岩化作用以外,还存在古元古代与Columbia超大陆聚合过程相关的一期混合岩化作用,为目前已知的大别造山带内最早一期混合岩化作用。此外,该套混合岩原岩为太古宙岩石,且对应模式年龄高达3.6 Ga,这扩展了目前已知的大别造山带最古老岩石信息范围,表明大别造山带内太古宙古老地壳物质可能不仅局限于黄土岭一带,还在北大别更广泛地区出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混合岩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太古宙岩石 大别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神湾菠萝产区硒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涛 赵信文 +3 位作者 江拓 邱啸飞 杨梅 帅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3-34,共2页
硒是生态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和动植物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研究富硒地区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对识别硒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指导富硒农产品开发种植具有重要意义。据《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 硒是生态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和动植物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研究富硒地区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对识别硒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指导富硒农产品开发种植具有重要意义。据《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报告》(杜海燕等,2012)?,珠三角地区土壤硒较为丰富,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102~1.886 mg/kg,平均为0.789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桐柏造山带南缘早志留世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成因:对勉略洋开启的指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拓 邱啸飞 +3 位作者 卢山松 杨红梅 邓新 赵信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1-22,共2页
秦岭—桐柏造山带南缘发育一条早古生代基性—碱性岩浆岩带,分布于陕西紫阳—岚皋一带、湖北竹山—竹溪和随州—枣阳地区。近年来,在这套基性—碱性岩浆岩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中—大型的稀有—稀土矿床,因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的研... 秦岭—桐柏造山带南缘发育一条早古生代基性—碱性岩浆岩带,分布于陕西紫阳—岚皋一带、湖北竹山—竹溪和随州—枣阳地区。近年来,在这套基性—碱性岩浆岩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中—大型的稀有—稀土矿床,因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但对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认为其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分支勉略洋开启的产物(Dong Yunpeng et al.,2011;Wu Yuanbao and Zheng Yongfei,2013);有的认为其与弧后伸展有关(马昌前等,2006;王宗起等,2009);有的认为与地幔柱有关(张成立等,2002;Xu Cheng et al.,2008),长期的认识分歧严重阻碍了对南秦岭地区乃至整个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桐柏造山带 早志留世 双峰式火山岩 A型花岗岩 勉略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琳琳 周贵明 +3 位作者 朱莉 孟召伟 仇晓菲 陈冬玥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与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RTC)对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的2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与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RTC)对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的2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16个甲状腺结节。其中170个结节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病理证实,46个结节超声随访6个月以上。对所有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及TBSRTC分类。以手术病理结果及超声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TI-RADS与细胞学TBSRTC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170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146个,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24个,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6个,桥本甲状腺炎6个,滤泡性腺瘤2个。46个甲状腺结节细胞学评估为TBSRTC II类,超声评估为TI-RADS 3类,且超声随访6~15个月结节大小、形态无明显变化视为良性。216个甲状腺结节中TI-RADS 3类8个,4a类19个,4b类55个,4c类130个,5类4个;其中甲状腺恶性结节分别为0个、5个、23个、114个、4个。TI-RADS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1.4%、71.3%、70.2%、100%。216个甲状腺结节中TBSRTCⅡ类57个,Ⅲ类24个,Ⅳ类3个,Ⅴ类83个,Ⅵ类49个;其中甲状腺恶性结节分别为2个、16个、2个、77个、49个。TBSRTC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90.2%、95.8%、95.5%、96.5%。本组细胞学TBSRTC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超声TI-RADS分类均为4a-5类。结论 TI-RADS的建立有助于穿刺目标结节的选择,TBSRTC具有很高的诊断能力,为甲状腺结节临床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二者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 细胞病理学 甲状腺结节
原文传递
高精度铅同位素比值MC-ICP-MS测试方法及岩石标样铅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山松 童喜润 +2 位作者 谭娟娟 邱啸飞 杨红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6-1530,共15页
利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Neptune plus)建立了高精度铅同位素比值MC-ICP-MS测试方法。建立该方法的过程中,重点评估了加入的Tl标准溶液对铅同位素比值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最终确定Tl标准溶液的浓度为25 ng/mL,同时样品溶液Pb的... 利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Neptune plus)建立了高精度铅同位素比值MC-ICP-MS测试方法。建立该方法的过程中,重点评估了加入的Tl标准溶液对铅同位素比值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最终确定Tl标准溶液的浓度为25 ng/mL,同时样品溶液Pb的浓度应该大于25 ng/mL(即Pb/Tl浓度比应大于1)。利用该方法对铅同位素标准物质SRM 981进行了长期监控(2020年7月—2021年6月),测试结果为:206 Pb/204 Pb=16.9415±0.0010、207 Pb/204 Pb=15.4985±0.0009、208 Pb/204 Pb=36.7204±0.0023,与统计的文献报道值一致。长期监控的全流程空白均小于0.25 ng,能满足地质样品高精度铅同位素比值测试的需要。同时运用该方法,对4个元素含量标样(BCR-2、AGV-2、BHVO-2和BIR-1a)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试,测试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测试结果和精度一致,表明建立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MC-ICP-MS USGS标准物质 岩石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st Discovery of Hadean Xenocrystal Zircons from Granitic Gneisses in the Northern Dabie Orogen 被引量:6
17
作者 qiu xiaofei DENG Xin +2 位作者 JIANG Tuo XU Qiong YANG Wenw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775-1776,共2页
Objective Geological records of Earth history in the Hadean(>4.0 Ga)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arliest evolution of the planet’s continental crust.Unfortunately,investigation of such proto-continental cru... Objective Geological records of Earth history in the Hadean(>4.0 Ga)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arliest evolution of the planet’s continental crust.Unfortunately,investigation of such proto-continental crust,including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has been extremely limited due to the scarcity of Hadean terranes,because most ancient crustal records have been destroyed during subsequent geological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evolution CRUS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交互技术在文化遗产展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梦云 裘晓菲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1期86-88,共3页
数字交互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展陈空间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展陈空间和数字交互技术分析,继而以数字交互技术在展陈空间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为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和价值功能。
关键词 交互技术 文化遗产 展陈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中元古代变质砾岩的发现及其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指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小明 胡在龙 +4 位作者 裴毅俊 袁海军 邱啸飞 吴年文 姚华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0-888,共9页
海南岛中元古代沉积记录对于探讨华南陆块早期大陆演化过程起关键作用。对海南三亚三郎岭地区奥陶系干沟村组砂岩-板岩组合中的变砾岩形成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析结果表明,65颗锆石207Pb/206U年龄范围为2691~13... 海南岛中元古代沉积记录对于探讨华南陆块早期大陆演化过程起关键作用。对海南三亚三郎岭地区奥陶系干沟村组砂岩-板岩组合中的变砾岩形成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析结果表明,65颗锆石207Pb/206U年龄范围为2691~1350 Ma,且分成2691~2444 Ma、1838~1632 Ma、1540~1350 Ma三组,形成约1699 Ma、约1440 Ma 2个主要峰值和约2461 Ma的1个次要峰值。基于最年轻锆石年龄为1350 Ma,且没有出现海南岛常见的1250~1100 Ma和1000~900Ma年龄记录,将该套变质砾岩沉积时代限定在1350~1250 Ma,而并非前人划属的奥陶纪,这是海南岛首次发现中元古代的砾岩建造。该套变砾岩砾石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中等,表现为裂谷盆地高密度的碎屑流沉积特征,是研究区Columbia超大陆裂解晚期的沉积响应。变质砾岩与劳伦大陆西部的Belt-Purcell超群下部沉积地层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和年龄谱特征,暗示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中,海南岛与劳伦西部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砾岩 锆石U-PB年龄 Columbia超大陆裂解 中元古代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Ar Geochronology Study on K-feldspar in Xishan W-Sn Ore Deposit in Yangchun, Guangdong Province 被引量:1
20
作者 TAN Juanjuan MEI Yuping +3 位作者 YANG Hongmei LU Shansong DUAN Ruichun qiu xiaof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189-190,共2页
1 Introduction Yangchun basin locates in the west of Guangdong Province,where more than 50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to date,including Xishan W-Sn deposit,Shilv Cu-Mo deposits,Tiantang Cu-Pb-Zn polymetallic
关键词 SN Ar-Ar Geochronology Study on K-feldspar in Xishan W-Sn Ore Deposit in Yangchun Guangdong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