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春大豆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聂波涛 刘德泉 +5 位作者 陈健 崔正果 侯云龙 陈亮 邱红梅 王跃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8-2266,共19页
大豆种质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关键。本研究对334份我国北方春大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334份大豆种质划分为4... 大豆种质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关键。本研究对334份我国北方春大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334份大豆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Ⅲ主要为吉林地区杂交育成大豆品种,在本地区平均单产高,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表现较好。主成分分析表明, 5个主成分分别代表产量因素、品质因素、株高因素、分枝与开花因素和开花至成熟时间因素,累计贡献率达到79.76%。使用DTOPSIS法对大豆品种进行评分,综合表现最好的是编号36的大豆品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株荚数、百粒重、油分、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对单产影响显著;油分、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和开花时间对蛋白质影响显著;蛋白质、百粒重、开花时间、开花至成熟时间、单株荚数和单产对油分影响显著。依据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并综合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方程,构建高产大豆理想株型为:主茎节数尽量增加;五节高8.00~14.70 cm;单株荚数大于132.83个;分枝数在6个左右;开花时间57.16 d左右;开花至成熟时间大于61.29d,整个生育日期控制在霜降期以内;不倒伏或轻倒;单株粒数250.43粒左右;蛋白质38.87%左右;油分大于19.27%;百粒重19.45~22.55g。高产高油大豆理想株型为:株高113.50~114.45cm左右;五节高12.15~14.70 cm;主茎节数不超过25.15节;单株荚数132.83~142.65个;分枝数0~3.00个;不倒伏或轻倒;开花时间57.16 d左右;开花至成熟时间61.29~69.00 d;单株粒数249.63粒左右;百粒重19.25~22.55 g。高产高蛋白大豆理想株型为:株高113.50~114.45cm左右;五节高8.00~10.55cm左右;主茎节数19.42节左右;单株荚数132.83~138.96个;分枝数4.72个左右;倒伏性可为轻倒;开花时间63.00d左右;开花至成熟时间68.52d左右;单株粒数227.54~250.43粒;百粒重小于19.20g。本研究揭示了北方春大豆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背景和丰富的基因潜力,是优质的大豆育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分段线性回归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邱红梅 陈亮 +8 位作者 侯云龙 王新风 陈健 马晓萍 崔正果 张玲 胡金海 王跃强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9-2313,共15页
大豆种子颜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和进化性状,在驯化过程中种皮从黑色逐渐演变成黄、绿、褐及双色,子叶从绿色进化出黄色。深色种子中含有较多的天然色素——花色素,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因此,种子颜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进化理论和实际... 大豆种子颜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和进化性状,在驯化过程中种皮从黑色逐渐演变成黄、绿、褐及双色,子叶从绿色进化出黄色。深色种子中含有较多的天然色素——花色素,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因此,种子颜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进化理论和实际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种子中色素含量及组分构成导致多样的种皮颜色,其分子调控机制复杂。本文主要阐述了控制大豆种子颜色的遗传位点、相关基因与调控机制、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9个经典遗传位点I、R、T、O、W1、K1、G、D1、D2和相关分子标记,以及位点间的相互作用;23个调控种子颜色的相关基因,与部分基因等位变异的调控机制;相关基因参与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和主要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通过综述归纳了大豆种皮、种脐、子叶颜色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利用遗传位点、基因、等位基因调控机制及类黄酮代谢途径绘制出调控网路,以期为种子外观品质及花色苷组分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颜色 遗传调控 相关基因 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艳春 刘建 +3 位作者 徐安凯 邱红梅 王英哲 任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3-632,共10页
为了解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群体亲缘关系,同时挖掘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本试验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loymorphism,SNP)标记对来自国内外93份无芒雀麦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对茎重、干草产量、节数、鲜草产量... 为了解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群体亲缘关系,同时挖掘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本试验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loymorphism,SNP)标记对来自国内外93份无芒雀麦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对茎重、干草产量、节数、鲜草产量、叶重、株高、叶长、茎粗、叶宽、穗长10个重要产量性状进行全基组关联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93份无芒雀麦共鉴定到95708个有效SNP标记;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93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被分成了3个类群,第I类群材料为祖先种群,第II类群材料和第III类群材料为进化分支群;通过对10个数量性状的全基因组进行关联分析,株高、穗长、茎粗、节数、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叶重分别筛选到20,24,19,21,29,19,26,31,25,33个核心SNP标记(P<0.001)。这些SNP标记经进一步筛选鉴定,可有效提高无芒雀麦新种质的分子鉴定效率,对加快无芒雀麦育种进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产量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9-9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朱荔 丘红梅 +3 位作者 周晓芳 蔡海刚 刘开平 周园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CA19-9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31例住院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HbA1c<7%)、控制欠佳组(B组,HbA1c 7%~9%)、控制差组(C组,HbA1c>... 目的探究血清CA19-9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31例住院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HbA1c<7%)、控制欠佳组(B组,HbA1c 7%~9%)、控制差组(C组,HbA1c> 9%),比较3组血清CA19-9升高的患病率,并分析CA19-9水平与各项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血清CA19-9升高的患病率为25.30%,其中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CA19-9与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CA19-9升高与血糖控制水平及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CA19-9 血糖 血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不同多胺组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宇宏 马铃铃 +5 位作者 邱红梅 范旭红 张云峰 孟凡凡 孙星邈 王曙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6-861,共6页
为分析东北大豆种质资源的多胺含量及不同多胺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5009.208-2008),对不同熟期的包括栽培、野生和半野生类型的78份东北大豆种质的4种多胺成分亚精胺、精胺、腐胺和尸胺组... 为分析东北大豆种质资源的多胺含量及不同多胺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5009.208-2008),对不同熟期的包括栽培、野生和半野生类型的78份东北大豆种质的4种多胺成分亚精胺、精胺、腐胺和尸胺组分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因子与聚类分析,对大豆种质多胺组分含量进行表型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78份大豆种质的4种多胺组分含量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腐胺、亚精胺与精胺组分的离散程度较高,特异含量种质较多。栽培类型中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9、1.09、1.32和1.74,表明调控亚精胺和精胺各组分的基因型和遗传变异较丰富。亚精胺含量为0.10~1.06 mg·kg^-1,均值为0.53 mg·kg^-1,变异系数18.45%,表明大豆品种间亚精胺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除野生类型与半野生类型大豆尸胺含量差异显著(P<0.05)外,各种类型大豆种质中多胺组分含量相对较一致,类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亚精胺组分含量与精胺组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腐胺组分含量与多胺总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亚精胺和精胺两种成分之间遗传关系比较紧密。主成分分析发现,多胺组分中具有代表性的因子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聚类分析结果将66份栽培类型种质分为3类,类群2、3包含种质数量较少,其中大部分种质生育期为早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 亚精胺 多胺 表型鉴定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杰 丁淑梅 +3 位作者 邱红梅 黄波 吴芹 蒋青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4-771,共8页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BEZ)对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环氧廿碳三烯酸(EET)的影响。方法小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连续5 d ip给予STZ 40 mg·kg^(-1),7 d后测量小鼠空腹血糖(FBG)值。随机选取FBG≥11.1 mmol·L^(-1)...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BEZ)对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环氧廿碳三烯酸(EET)的影响。方法小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连续5 d ip给予STZ 40 mg·kg^(-1),7 d后测量小鼠空腹血糖(FBG)值。随机选取FBG≥11.1 mmol·L^(-1)的小鼠,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分为模型组、BEZ 25 mg·kg^(-1)(约为临床常用剂量1/3)组和BEZ 75 mg·kg^(-1)(与临床常用剂量相当)组,ig给药,1次/d,持续4周。每周监测小鼠体质量(BM)及FBG。实验结束时,取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和14,15-EET含量。以心肌肥厚指数(LVHI)、左心室/体质量比(LV/BM)和心房肽(ANF)表达为心肌肥厚检测指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左心室组织病理学改变。逆转录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NF mRNA和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CYP2J3)蛋白表达。结果小鼠FBG持续≥11.1 mmol·L^(-1),提示糖尿病形成。4周后,糖尿病小鼠的LVHI,LV/BM和ANF mRNA表达增加(P<0.01),心肌结构损伤,出现心肌肥厚。实验结束时,TG和TCH含量增加(P<0.01);同时,左心室心肌组织CYP2J3表达下调,血清14,15-EET含量减少(P<0.01)。给予BEZ 25和75 mg·kg^(-1)治疗后,FBG均降低,TG和TCH亦减少(P<0.05);但只有BEZ 75 mg·kg^(-1)组小鼠心肌肥厚改善,CYP2J3表达和14,15-EET水平升高(P<0.05)。结论临床相当剂量的BEZ对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CYP2J3-EET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糖尿病 心肌肥厚 环氧廿碳三烯酸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类专业的天文学教育教学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邱红梅 徐美 《高等理科教育》 2018年第6期119-125,共7页
天文学是最古老又最具活力的自然科学之一。文章基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类专业天文学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天文学课程与基础物理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明确了对具有物理背景的学生进行天文学教学的侧重点,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 天文学是最古老又最具活力的自然科学之一。文章基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类专业天文学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天文学课程与基础物理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明确了对具有物理背景的学生进行天文学教学的侧重点,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兼顾天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趣味性,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类学生了解天文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促使部分学生进一步选择天文学研究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问题中的动量和角动量守恒辨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邱红梅 秦吉红 +1 位作者 徐美 刘丽华 《大学物理》 2023年第10期6-9,30,共5页
本文以刚体力学中最典型的物体与直杆的碰撞问题为例,从分析受力的角度,对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进行了讨论,以加深对两个守恒定律的理解,希望对教师教学或学生自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刚体力学 碰撞 动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资源芽期耐低温综合评价及筛选 被引量:21
9
作者 郑莉萍 张云峰 +5 位作者 蒋洪蔚 王明亮 邱红梅 孙星邈 朴锦 王曙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3-847,共15页
种子活力高低直接影响大豆出苗质量,进而影响大豆的高产与稳产。为应对近年来东北地区低温胁迫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日趋严重的问题,筛选低温胁迫下高活力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鉴定335份大豆资源芽期的耐低温性,分别设置6℃和20℃处理,测... 种子活力高低直接影响大豆出苗质量,进而影响大豆的高产与稳产。为应对近年来东北地区低温胁迫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日趋严重的问题,筛选低温胁迫下高活力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鉴定335份大豆资源芽期的耐低温性,分别设置6℃和20℃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各指标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低温处理降低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且各指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彼此间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8;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5份大豆资源耐低温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聚类分析可将品种分为3类:合农97、吉林小粒豆CK和黑农69等17个品种耐低温性较强;合农76、SB8842和垦鉴豆43等161个品种耐低温性次之;公05163-3、华庆豆103和龙黑大豆1号等157个品种耐低温性差。研究结果将为耐低温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芽期 低温胁迫 萌发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低氮资源的苗期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芯欣 侯云龙 +6 位作者 杜楠琳 李健琳 陈亮 崔正果 姬文秀 邱红梅 王跃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8-418,共11页
本研究拟利用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探索大豆苗期耐低氮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和指标,筛选出强耐低氮的种质资源。以260份大豆资源材料为试材,正常氮水平和低氮水平两种处理下进行苗期盆栽试验,在大豆第4片复叶展开期测定SPAD、株高、地上部... 本研究拟利用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探索大豆苗期耐低氮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和指标,筛选出强耐低氮的种质资源。以260份大豆资源材料为试材,正常氮水平和低氮水平两种处理下进行苗期盆栽试验,在大豆第4片复叶展开期测定SPAD、株高、地上部鲜重等9个指标。通过对低氮胁迫下大豆品种的表型差异进行分析,利用耐低氮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回归分析,鉴定和筛选具有耐低氮特性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大豆苗期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指标间和品种间的差异情况有所不同。主成分分析将上述9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经隶属函数值和品种耐低氮综合评价值,结合聚类分析将供试260份大豆品种资源分为强耐低氮、耐低氮、中间型、不耐低氮和极不耐低氮5种类型,其中强耐低氮资源17份、极不耐低氮资源7份,同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总干重、地下部干重、地上部鲜重、第2片复叶SPAD(SPAD2)以及第1片复叶SPAD(SPAD1)的耐低氮系数可作为鉴定大豆苗期耐低氮能力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耐低氮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点电荷到场的升华——大学物理中关于电磁学教学的思考
11
作者 秦吉红 邱红梅 +1 位作者 许军军 梁颖 《大学物理》 2023年第11期14-17,共4页
电磁学是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如麦克斯韦方程组等诸多抽象公式对于初学大学物理的一年级新生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围绕“场”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实验规律→场的性质→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条线索将整个电磁学的内容贯... 电磁学是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如麦克斯韦方程组等诸多抽象公式对于初学大学物理的一年级新生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围绕“场”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实验规律→场的性质→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条线索将整个电磁学的内容贯穿起来,讨论如何实现从点电荷到场的升华,最终得到关于场的统一理论.并以变速运动点电荷为例,说明场描述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解如何超越静电场的高斯定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深入理解电磁学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变速运动点电荷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含量新位点qPRO-19-1的定位 被引量:6
12
作者 武阳春 郭兵福 +5 位作者 谷勇哲 栾晓燕 邱红梅 刘鑫磊 李海燕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籽粒蛋白约为40%,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提高大豆蛋白含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因此,发掘大豆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对开发分子标记并培育高蛋白食用大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籽粒蛋白约为40%,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提高大豆蛋白含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因此,发掘大豆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对开发分子标记并培育高蛋白食用大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低蛋白大豆品种中黄35为母本,以源自日本的高蛋白大豆十胜长叶为父本,构建了重组自交系(RIL,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群体。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在3条染色体筛选出9个与蛋白含量相关的SSR标记,其中位于19号染色体的QTL尚未见报道。进一步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分析RIL群体F_(2:15)和F_(2:16),在19号染色体重复定位了1个蛋白质含量相关QTL qPRO-19-1,位于分子标记SSR_19_38和SSR_19_59之间,LOD值分别为3.43和3.98,贡献率分别为7.81%和14.87%,高蛋白等位基因来自于高蛋白亲本十胜长叶。qPRO-19-1的定位区间长度为385 kb,共有注释基因36个。本研究定位了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新位点qPRO-19-1,为大豆高蛋白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重组自交系 蛋白质含量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HETE在苯扎贝特保护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淑梅 张杰 +3 位作者 邱红梅 黄波 吴芹 蒋青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20-HETE的变化。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HFD)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以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肾脏病理检测为指标,确定糖尿病肾病模型建立; 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20-HETE的变化。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HFD)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以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肾脏病理检测为指标,确定糖尿病肾病模型建立; 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和CYP4A蛋白表达; ELISA法检测20-HETE含量。结果 HFD喂养4周后,连续5 d腹腔注射STZ(40 mg·kg-1·d-1),7 d后,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FBG)持续超过11. 1 mmol·L-1,糖尿病形成且保持稳定; 4周后,糖尿病小鼠BUN、Scr、尿白蛋白增加(P <0. 01),肾脏指数和肾小球体积增大(P <0. 01),同时胶原纤维增加、基底膜增厚,提示糖尿病肾病模型形成。给予BEZ(75 mg·kg-1·d-1)治疗4周,肾脏结构和功能明显改善;同时,BEZ使糖尿病肾病小鼠PPARs、CYP4A表达升高,20-HETE含量增加(P <0. 01)。结论 BEZ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CYP4A-20-HET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PPARS CYP4A 20-HE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2S清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迪 邱红梅 +5 位作者 王曙明 高淑芹 马晓萍 王洋 郑大浩 王跃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4,共9页
2S清蛋白含有动物胰蛋白酶抑制剂及过敏原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肽,可引起特殊人群尤其是儿童的过敏反应,其编码基因为LTP基因家族。为系统地分析2S清蛋白编码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获得2S清蛋白基因的全序列、定位以及转录本等... 2S清蛋白含有动物胰蛋白酶抑制剂及过敏原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肽,可引起特殊人群尤其是儿童的过敏反应,其编码基因为LTP基因家族。为系统地分析2S清蛋白编码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获得2S清蛋白基因的全序列、定位以及转录本等信息,鉴定了30个大豆LTP家族基因。基因定位结果表明:23. 33%基因在染色体上串联排布,反映了该家族基因的串联重复进化。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得到22个非特异性脂质转运蛋白,1个类伸展素蛋白,4个脯氨酸蛋白,2个种子储存2S清蛋白和1个雄蕊特殊蛋白。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将这些蛋白分成3个类群。类群I有类伸展素蛋白、脯氨酸蛋白、雄蕊特殊蛋白和种子储存2S清蛋白,类群II有16个非特异性脂质转运蛋白,类群III有6个非特异性脂肪转移蛋白。种子储存2S清蛋白基因在种子发育中后期特异表达,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同源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指导,为该类基因应用于大豆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LTP 进化分析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在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阳创 薛莱 +2 位作者 吴阳 邱红梅 蒋青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59-2165,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信号通路在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55 mmol/L葡萄糖)孵育大鼠胸主动脉环,分别给予NF-κB抑制剂PDTC、iNOS抑制剂SMT和COX-2抑制剂...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信号通路在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55 mmol/L葡萄糖)孵育大鼠胸主动脉环,分别给予NF-κB抑制剂PDTC、iNOS抑制剂SMT和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以累积浓度法观察乙酰胆碱(ACh)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计算并比较其最大舒张效应(Emax)和产生50%Emax浓度的负对数(pD2)的变化。HE染色和电镜观察血管形态;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F-κB、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结构完整性;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明显减弱,Emax和pD2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NF-κB、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DTC、SMT和美洛昔康均明显增强高糖损伤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其Emax和pD2均显著升高(P<0.01)。PDTC除了改善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结构完整性,也下调高糖升高的NF-κB、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高糖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高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堃 蒋青松 +3 位作者 任凯强 黄波 邱红梅 韩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长期高能量饲料联合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肝病模型,给予BEZ(75 mg·kg-1·d-1)灌胃4周。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生化试...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长期高能量饲料联合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肝病模型,给予BEZ(75 mg·kg-1·d-1)灌胃4周。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胰岛素(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给予STZ 7 d后,小鼠FBG水平持续>11.1 mmol/L。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小鼠INS、HbA1c及HOME-IR均明显增加(P<0.01),血脂升高(P<0.01);肝功能指标升高(P<0.01),病理检查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肝脏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BEZ给药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肝脏损害(P<0.01),降低血糖相关指标和血脂水平(P<0.05),上调PPARs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BEZ减轻小鼠糖尿病肝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糖尿病肝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公主岭与敦化大豆根腐病镰孢菌的系统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永生 刘月 +5 位作者 袁翠平 邱红梅 刘晓冬 王跃强 李玉秋 董英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2-450,共9页
为明确吉林省公主岭和敦化的大豆根腐病镰孢菌种类,分离93份根腐病标样的病原真菌,利用ITS、TEF1-α、RPB2基因序列比对和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鉴定出104株镰孢菌,共分4种,腐皮镰孢菌占64.42%,尖镰孢菌占33.65%,... 为明确吉林省公主岭和敦化的大豆根腐病镰孢菌种类,分离93份根腐病标样的病原真菌,利用ITS、TEF1-α、RPB2基因序列比对和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鉴定出104株镰孢菌,共分4种,腐皮镰孢菌占64.42%,尖镰孢菌占33.65%,轮枝镰孢菌占0.96%,层出镰孢菌占0.96%。在公主岭罹病植株上分离鉴定出57株镰孢菌,腐皮镰孢菌占91.23%,尖镰孢菌占5.27%,轮枝镰孢菌占1.75%,层出镰孢菌占1.75%;在敦化罹病植株上分离鉴定出47株镰孢菌,腐皮镰孢菌占31.91%,尖镰孢菌占68.09%。结果表明:公主岭优势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而敦化优势病原菌为尖镰孢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仅有3株腐皮镰孢菌对合丰55无致病性,其余101株镰孢菌对合丰55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 镰孢菌 多基因联合序列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调节20-HETE改善糖尿病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淑梅 张杰 +3 位作者 邱红梅 黄波 吴芹 蒋青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与20-HETE可能相关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检测肾脏病理变化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等肾功能相关指标;Western...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与20-HETE可能相关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检测肾脏病理变化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等肾功能相关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CYP4A表达;ELISA法检测20-HETE含量。结果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40 mg·kg^(-1)·d^(-1))连续5 d,7 d后,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1.1 mmol·L^(-1),糖尿病形成且保持稳定;4周后,糖尿病小鼠BUN、SCr、尿白蛋白增加(P<0.01),肾脏指数和肾小球体积增大(P<0.01),并出现胶原纤维增加、基底膜增厚等病理特征,同时,肾脏CYP4A表达降低,20-HETE含量减少(P<0.01)。给予NAR(25、75 mg·kg^(-1)·d^(-1))治疗4周,肾脏结构和功能明显改善,同时,CYP4A表达升高,20-HETE含量增加(P<0.05)。结论 NAR对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激活CYP4A-20-HET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糖尿病 肾脏 肾功能 CYP4A 20-HE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产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元成 曹霞 +6 位作者 孙浩楠 史铎 毛庆丰 叶英杰 邱红梅 李志刚 张卫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以中吉602、吉育86、内民大3号和内民大5号为供试材料,试验品种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设置35万株·kg·hm^(-2)、40万株·kg·hm^(-2)、45万株·kg·hm^(-2)3个密度进行种植,通过测定其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 以中吉602、吉育86、内民大3号和内民大5号为供试材料,试验品种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设置35万株·kg·hm^(-2)、40万株·kg·hm^(-2)、45万株·kg·hm^(-2)3个密度进行种植,通过测定其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高产最适种植密度。结果表明:4个品种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其株高与底荚高度逐渐升高,而主茎节数与茎粗逐渐下降,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品种最高产量的最佳种植密度也不相同,其中,中吉602和内民大3号密度为40万株·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4585.63 kg·hm^(-2)和3567.23 kg·hm^(-2);而吉育86和内民大5号则是在密度为45万株·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4218.78 kg·hm^(-2)和4135.40 kg·hm^(-2)。因此,推荐适合通辽地区种植的优良耐密高产品种为中吉602,最佳种植密度为40万株·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L Analysis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in Soybean 被引量:31
20
作者 CHEN Qing-shan ZHANG Zhong-chen +5 位作者 LIU Chun-yan XIN Da-wei qiu hong-mei SHAN Da-peng SHAN Cai-yun HU Guo-hu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9-405,共7页
Soybean is a main crop, and most agronomic traits of soybean are quantitative; therefore, there is vely important studying and applying value to locating these traits. A F2:10 RIL population containing 154 lines, der... Soybean is a main crop, and most agronomic traits of soybean are quantitative; therefore, there is vely important studying and applying value to locating these traits. A F2:10 RIL population containing 154 line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Charleston as female and Dongnong 594 as male parent,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A genetic linkage map was constructed with 164 SSR primers, which were screened with the two parents and amplified on the 154 lines. 12 agronomic trait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par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QTLs of all the trai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software 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0. The agronomic traits included quality traits: protein content, oil content, and content of protein and oil; yield traits: pods per plant, seed weight per plant, and 100 seeds weight;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plant height, days to maturity, branches, nod number in main stem, average leaf length, and average leaf wid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8 QTLs in total were found for the 12 agronomic traits. The number of QTLs per trait varied from 3 for the average leaf width to 11 for 100 seeds weight and plant height, and was 5.8 on average. Good accordance was seen in many QTLs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other similar studies; therefore, these QTLs may be valuable for molecular 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in soybean. In this study, 68 major QTLs of 12 important traits of soybean we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agronomic traits QTL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