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事件下西南岩溶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获取方法探究
1
作者 彭聪 梁建宏 +3 位作者 潘晓东 任坤 曾洁 蒋丹丝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1,共15页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进行地下水超标成因判定及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重要标尺。西南岩溶区降雨丰富且时间不均,受降雨影响,岩溶地下水循环迅速,因此,探究降雨事件下西南岩溶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获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利用...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进行地下水超标成因判定及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重要标尺。西南岩溶区降雨丰富且时间不均,受降雨影响,岩溶地下水循环迅速,因此,探究降雨事件下西南岩溶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获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利用水化学图法、Grubbs法和水化学图结合Grubbs法对降雨前后的水化学指标进行异常数据识别,并对比分析各方法识别异常数据效果,计算各指标的背景特征值。结果表明:在降雨前后,不同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得出的地下水环境背景特征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水化学图结合Grubbs法可将降雨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化学图结合Grubbs法在降雨前识别异常数据22组,降雨后异常数据识别率为79.2%(19组),重复率为70.8%(17组),且在降雨前后得出的背景特征值聚集性更好,差异性更小。综上所述,降雨事件会影响岩溶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统计和表征,而水化学图结合Grubbs法为最优的降雨事件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建议地下水采样应尽量避开降雨事件,从而更准确地获取岩溶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背景值 水化学图法 Grubbs法 异常数据 马氏距离 降雨事件 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锌基固废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
2
作者 罗永健 王云燕 +4 位作者 徐慧 彭聪 李云 柯勇 闵小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3,共11页
工业生产作为全球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生产原料中的有价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以浸出残渣或炉渣的形式残留,如锌、铁等。铁酸锌是锌冶金和钢铁冶金渣尘中锌铁的主要赋存形式,因其性质稳定,难... 工业生产作为全球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生产原料中的有价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以浸出残渣或炉渣的形式残留,如锌、铁等。铁酸锌是锌冶金和钢铁冶金渣尘中锌铁的主要赋存形式,因其性质稳定,难以回收,造成大量资源损失。对现有的铁酸锌分解技术作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前景。经对火法、湿法、火法-湿法联合处理工艺作比较后,且考虑锌冶金发展现状,发现热酸浸出工艺是一种较好的铁酸锌分解方法。但是,沉铁渣产量大、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现有问题,提出将热酸浸出工艺与还原浸出工艺有机结合,可投加少量具有还原性的原料或中间产物,在保证铁酸锌分解效率的同时,降低体系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实现工艺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对于热酸浸出工艺向还原浸出工艺的转变,虽反应条件更温和、除铁过程锌铁共沉淀减少,但实际应用中还原剂的选择仍需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锌 锌浸出渣 火法处理技术 湿法处理技术 火法-湿法联合工艺 还原浸出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铅锌冶炼技术现状与火法熔池炼锌技术潜力分析
3
作者 闵小波 王鑫 +9 位作者 任浩宇 王萌 陈功夫 田秉东 王云燕 米贵良 王唯任 彭聪 柯勇 李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共12页
随着高品质硫化锌精矿逐渐减少,未来锌冶炼原料将从高品位硫化矿转向低质高杂铅锌混合矿、氧化矿、氧硫混合矿及含锌二次资源等。针对原料变动带来的挑战,总结了当下铅锌资源现状,主流的锌冶炼方法,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适用性,重点论述... 随着高品质硫化锌精矿逐渐减少,未来锌冶炼原料将从高品位硫化矿转向低质高杂铅锌混合矿、氧化矿、氧硫混合矿及含锌二次资源等。针对原料变动带来的挑战,总结了当下铅锌资源现状,主流的锌冶炼方法,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适用性,重点论述了未来原料变动、环保政策、无废低碳等新挑战下,现有复杂锌资源回收方法原理及其局限性。结合未来绿色低碳冶金发展趋势,探讨了目前火法短流程直接炼锌技术在处理复杂含锌物料上的机遇与挑战。依托现代熔池熔炼强化冶金技术优势,分析了火法熔池直接炼锌技术可行性,展望了未来复杂含锌物料熔池炼锌技术发展前景与待突破的技术瓶颈,为未来锌冶炼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复杂资源 氧硫混合矿 锌冶炼 熔池炼锌 绿色低碳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铜熔炼渣中铅、砷赋存特征研究
4
作者 王云燕 张富 +5 位作者 王静雯 柯勇 吴禧龙 彭聪 李云 闵小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5,共11页
为了探明铜熔炼渣中铅/砷的环境活性、分布规律及其赋存含量与熔炼渣组分的关系,为熔炼过程铅、砷的调控及铜熔炼渣/尾矿渣铅砷污染防控奠定基础,采用ICP-OES、XRF、XRD、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SEM、MLA等技术方法,深入分析四种来源... 为了探明铜熔炼渣中铅/砷的环境活性、分布规律及其赋存含量与熔炼渣组分的关系,为熔炼过程铅、砷的调控及铜熔炼渣/尾矿渣铅砷污染防控奠定基础,采用ICP-OES、XRF、XRD、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SEM、MLA等技术方法,深入分析四种来源的典型铜熔炼渣中铅、砷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熔炼渣以铁、硅为主,由铁橄榄石和磁铁矿组成,其中铅占比0.2%~2%,砷占比0.02%~0.6%。铅、砷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70%以上的铅以其他铅的化学物相形式存在,90%以上的砷以砷酸盐和玻璃体砷的化学物相形式存在。铅、砷的浸出毒性浓度随着熔炼渣粒径减小和晶型变差而增加,部分粒径-0.074 mm的熔炼渣中铅、砷浸出浓度均超过U.S.EPA标准限值(5 mg/L)。此外,铅、砷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玻璃体矿物相中,玻璃体中铅与碱度、砷与碱度以及铅、砷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熔炼渣 化学物相 赋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非平衡凝固Al-Sc-Zr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宋雨琦 杨伟 +2 位作者 彭玉炜 彭聪 徐翩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9,共9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与铜模喷铸相结合,制备了快冷Al-0.3Sc-0.3Zr合金,研究了深冷处理对非平衡凝固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快冷合金的凝固组织为具有均匀细晶形貌的过饱和固溶体,深冷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非平衡凝固合金中的位错数...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与铜模喷铸相结合,制备了快冷Al-0.3Sc-0.3Zr合金,研究了深冷处理对非平衡凝固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快冷合金的凝固组织为具有均匀细晶形貌的过饱和固溶体,深冷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非平衡凝固合金中的位错数量,促进蜷线位错形成。经350℃时效15 min后,快冷合金的原始高固溶组织开始发生失稳,析出Al_(3)(Sc,Zr)纳米粒子。深冷处理引起的位错增殖效应能够进一步加快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连续析出。随时效时间延长至120 min,快冷及深冷处理合金中可以获得高密度的纳米析出相。由于析出相与基体保持良好共格关系,析出强化效应显著,时效120 min后合金的显微硬度高达71.74 HV0.2,相比原始快冷合金(32.31 HV0.2)提升了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凝固 深冷处理 时效析出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基于五力模型的威宁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
6
作者 彭聪 史官清 +4 位作者 李敏 代雨楠 何万友 杨国金 吴连洁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71-175,共5页
贵州省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基础好,是推进乡村振兴与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介绍了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现状,基于五力模型分析,指出了威宁荞麦产业存在的供应商市场地位不高、新竞争者进入市场较难、产品替代性不高、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弱、... 贵州省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基础好,是推进乡村振兴与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介绍了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现状,基于五力模型分析,指出了威宁荞麦产业存在的供应商市场地位不高、新竞争者进入市场较难、产品替代性不高、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弱、竞争对手实力较强等发展瓶颈,借鉴内蒙古库伦旗及日本北海道荞麦产业在重视科技赋能、强化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加强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强化抵御风险能力、强化品牌塑造、集群化与差异化发展等威宁县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产业 高质量发展 五力模型 贵州省威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发展挑战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7
作者 彭聪 史官清 +4 位作者 李丽霞 廖鹏燕 刘淑红 王健 何菲菲 《南方园艺》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桐梓县方竹笋被国家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推进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种植规模快速提升,产品品类较丰富、销售渠道不断扩展,产业模式不断深化,区域品牌价值显著提升。但面临产量与品质提升困难、... 桐梓县方竹笋被国家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推进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种植规模快速提升,产品品类较丰富、销售渠道不断扩展,产业模式不断深化,区域品牌价值显著提升。但面临产量与品质提升困难、精深加工技术不足、基础设施支持薄弱、龙头企业带动有限等瓶颈问题。基于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强化产业规划,推动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构建政策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才体系、信息系统等五大支柱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笋产业 高质量发展 挑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碧云湖岩溶渗漏水文地质条件与渗漏管道位置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洁 潘晓东 +3 位作者 任坤 刘伟 彭聪 郑智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8,共8页
查找岩溶区湖泊水库渗漏通道是岩溶区湖库建设和渗漏灾害治理的“卡脖子”问题。文章以碧云湖为例,分析湖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示踪试验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确定了碧云湖渗漏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漏主管道位置,并通过钻探验证。结果表明... 查找岩溶区湖泊水库渗漏通道是岩溶区湖库建设和渗漏灾害治理的“卡脖子”问题。文章以碧云湖为例,分析湖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示踪试验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确定了碧云湖渗漏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漏主管道位置,并通过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碧云湖渗漏主要为岩溶管道型,渗漏点和地下河管道主要发育在靠近八步复式向斜轴的部位,位于物探测线测点540 m处,管道深约40 m,渗漏段相对较窄,灌浆堵漏可行。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地形地貌条件和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建议在水库下游方向的物探测线开展帷幕灌浆,以测点540 m为中心向两边灌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云湖 岩溶渗漏 水文地质 渗漏管道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帆 冉永玲 +5 位作者 彭聪 桂青 卢飚 袁良 黄平 戴小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参附...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6 min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评分(MLHFQ)、中医证候积分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T-proBNP、hs-cTnI水平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hs-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MWT、MLHFQ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喘促气短、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及言语声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改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心功能,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肾阳虚 急性加重 参附注射液 心功能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环境下GAPDH通过抑制铁死亡增强喉鳞状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顺铂耐药性研究
10
作者 岑瑞祥 刘丹 +1 位作者 彭聪 万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0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调控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铁死亡、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人喉癌细胞系Hep-2和TU212在体外进行培养,分别在缺氧(1%O_(2))和常氧(21%O2)条件下进行无血清培养。Hep-2细...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调控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铁死亡、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人喉癌细胞系Hep-2和TU212在体外进行培养,分别在缺氧(1%O_(2))和常氧(21%O2)条件下进行无血清培养。Hep-2细胞分为5个实验组:DMSO对照组、Erastin组、缺氧+Erastin组、缺氧+Erastin+NC-GAPDH组和缺氧+Erastin+si-GAPDH组,以研究细胞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分析各组细胞系GAPDH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验(CCK-8)、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用于评估各组喉癌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CCK-8实验用来测定细胞对不同浓度顺铂(5、15、20μg/ml)的耐药性。试剂盒法评估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水平。WB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peroxidase4,GPX4)和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使用Fe2+探针和活性氧簇(ROS)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Fe2+含量及ROS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线粒体形态变化,以评估铁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与常氧条件相比,缺氧显著增强Hep-2和Tu212细胞中GAPDH mRNA和蛋白的表达(P均<0.05),在缺氧条件下,细胞的集落形成数量、迁移数量以及在15μg/ml和20μg/ml顺铂处理下的细胞活力显著上升,均高于常氧组(P均<0.05)。GAPDH被沉默后,缺氧引起的这些增强效果得到逆转。在常氧条件下,与DMSO对照组相比,Erastin处理显著降低Hep-2细胞的集落形成数量、迁移数量以及在15μg/ml和20μg/ml顺铂处理下的细胞活力(P均<0.05),但在缺氧条件下,Erastin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此外,缺氧+Erastin+si-GAPDH组的集落形成数、迁移数以及在15μg/ml和20μg/ml顺铂处理下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缺氧+Erastin+NC-GAPDH组(P均<0.05)。结论在缺氧环境下,沉默GAPDH能够逆转喉癌细胞铁死亡抑制过程,进而抑制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顺铂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喉肿瘤 鳞状细胞 顺铂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丽 杨波 +5 位作者 曹巧芝 彭聪 陈明亮 粟娟 陈翔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且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止痒消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Weekly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差异,采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评价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UAS7均明显降低(分别P=0.001,P<0.001)。尽管根据UAS7计算SSRI来评价疗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和59.38%,2组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根据DLQI计算SSRI来疗效评价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46.88%,2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均有3例患者存在嗜睡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可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用第2代抗组胺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消疹颗粒 慢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APCS-MLR模型的滇池流域地下水质量影响因素定量识别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聪 梁建宏 +3 位作者 任坤 曾洁 唐薇薇 潘晓东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6-1126,共11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滇池流域地下水质量不断恶化.本研究在评价流域地下水质量及主要影响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归纳主要影响水质的驱动因子,并结合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模型)进一步量化...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滇池流域地下水质量不断恶化.本研究在评价流域地下水质量及主要影响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归纳主要影响水质的驱动因子,并结合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模型)进一步量化了人为和天然因素对流域内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滇池流域约78%的地下水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其中主要超标指标为铝(Al)、锰(Mn)和总铁(TFe).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了5类影响水质的主成分因子,分别为水岩相互作用因子(24.27%)、生活污水漏排因子(17.09%)、农业活动污染因子(12.24%)、地质环境背景因子(10.26%)和工业活动污染因子(9.14%),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00%.③利用APCS-MLR模型进一步量化了各类人为和天然因素对流域内地下水质量影响的贡献,5项因子对特征指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15%、70.76%、45.54%、54.1%和44.59%.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及工农业活动是导致区域地下水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地下水质量 污染源识别 PCA APCS-ML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入路掌侧钢板置入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晓夏 彭聪 +2 位作者 艾科拜尔·喀迪尔 滕勇 赵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67-3872,共6页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 背景:既往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需切断旋前方肌,修复旋前方肌失败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入路分为传统Henry入路组(A组)、劈开肱桡肌腱入路(B组)、旋前方肌后方入路(C组),每组22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内固定、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前臂旋转角度;Dienst关节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手腕功能。结果与结论:①B、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上均显著少于A组(P<0.01),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则无显著差异,但B组手术时间更短;②术后3 d及1,3个月行腕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3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同一时期各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12个月随访时,3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3个月的评估结果显示,3组之间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前臂旋转角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C组目测类比评分更低,前臂旋转角度更大;④依据Dienst关节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A、B、C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分别为86%(19/22)、91%(20/22)、95%(21/22);⑤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术区感染,A组出现肌腱激惹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腕管综合征2例;B组出现肌腱激惹1例、关节僵硬1例;C组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腕管综合征各1例;⑥提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将钢板放置在旋前方肌下方可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早期活动,恢复正常生活;肱桡肌腱入路在术中骨折暴露方面更有优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Henry入路 旋前方肌 掌侧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医学制剂在马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辉 彭聪 +2 位作者 汤小朋 李靖 朱怡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导致马匹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严重影响马的运动价值和健康福利,给养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马骨关节炎尚无治愈方法,传统治疗主要围绕全身或关节内用药来对症治疗。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导致马匹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严重影响马的运动价值和健康福利,给养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马骨关节炎尚无治愈方法,传统治疗主要围绕全身或关节内用药来对症治疗。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RM)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转化医学分支,再生医学制剂的出现对治疗马骨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关节内组织炎性反应、缓解关节软骨退化、促进关节损伤修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条件血清(ACS)和自体蛋白溶液(APS)等再生制剂已应用于马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包括骨关节炎在内的各种肌肉骨骼疾病。论文就主要种类的再生医学制剂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治疗马骨关节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再生医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育肥肉牛入场阶段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聪 陈俊雯 +9 位作者 贾旭晨 蔡恩嘉 王子璇 庹世友 善刚 马富富 宋荣渊 张寒琪 朱怡平 李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9,共6页
肉牛接收和处理是入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运输至入场处理的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增加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患病风险,调查和评估育肥牛入场前后风险因素,可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入场育肥牛BRDC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本研究采... 肉牛接收和处理是入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运输至入场处理的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增加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患病风险,调查和评估育肥牛入场前后风险因素,可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入场育肥牛BRDC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我国26个省404个肉牛场,问卷内容包括肉牛场信息、购入牛群具体情况、牛群运输情况以及入场后牛群处理措施和健康状态。调查问卷结果采取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方法对影响BRDC发病率的风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显示,长时间运输(≥16 h)牛群BRDC发病率显著高于中等时间运输(8~16 h)(不含16 h)牛群(P<0.05);来源为进口的肉牛BRDC发病率显著低于来源为规模牛场的肉牛(P<0.05);来源为交易市场/牛贩的肉牛BRDC发病率显著高于来源为规模牛场的肉牛(P<0.05);接收牛场为大规模牛场(>3000头)的肉牛BRDC发病率显著高于小规模牛场(<100头)(P<0.05)。综上所述,我国育肥牛入场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交易市场/牛贩来源、长时间运输(≥16 h)和接收牛场为大规模牛场(>3000头)。建议将运输时长和牛群来源纳入针对入场肉牛的风险等级评估体系中,同时,大规模牛场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入场管理措施和风险等级评估体系,以降低BRDC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 问卷调查 回归分析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打印高迁移率铟锌锡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16
作者 赵泽贤 徐萌 +4 位作者 彭聪 张涵 陈龙龙 张建华 李喜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7-384,共8页
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了铟锌锡氧化物(indium-zinc-tin-oxide,IZTO)半导体薄膜,并应用于底栅顶接触结构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研究了墨水的溶剂成分以及溶质浓度对打印薄膜图案轮廓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溶剂IZTO墨水中... 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了铟锌锡氧化物(indium-zinc-tin-oxide,IZTO)半导体薄膜,并应用于底栅顶接触结构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研究了墨水的溶剂成分以及溶质浓度对打印薄膜图案轮廓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溶剂IZTO墨水中乙二醇溶剂可有效平衡溶质向内的马兰戈尼回流与向外的毛细管流,避免了单一溶剂墨水下溶质流动不平衡造成IZTO薄膜的咖啡环状沉积轮廓图案,获得均匀平坦的薄膜图案轮廓和良好接触特性,接触电阻为820Ω,优化后IZTO TFT器件的饱和迁移率达到16.6 cm^(2)/(V·s),阈值电压为0.84 V,开关比高达3.74×10^(9),亚阈值摆幅为0.24 V/dec.通过打印薄膜凝胶化模型解释了IZTO墨水溶剂成分、溶质浓度与最终薄膜形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咖啡环效应 薄膜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一把伞水库主封堵区岩溶渗漏条件与管道特征分析
17
作者 宋晨 潘晓东 +5 位作者 刘天云 罗飞 曾洁 彭聪 程瑞瑞 张文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8-1098,共11页
水库渗漏是岩溶地区兴建水利枢纽关键的病害问题之一,以一把伞水库主封堵区为例,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相互验证,分析主封堵区水文地质条件,识别岩溶渗漏管道位置及发育特征。结果表明:主封堵区岩溶渗漏... 水库渗漏是岩溶地区兴建水利枢纽关键的病害问题之一,以一把伞水库主封堵区为例,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相互验证,分析主封堵区水文地质条件,识别岩溶渗漏管道位置及发育特征。结果表明:主封堵区岩溶渗漏带发育于泥盆系东岗岭组(D2d)较纯碳酸盐岩,SW至NE向压扭性断层构成南北隔水边界,东西两侧为透水地层,上游地下河至主封堵区汇流后又迅速分为南东、北东支流。岩溶渗漏带包括主管道以及北支管道,渗漏管道发育位置受断层作用控制显著。研究揭示了岩溶渗漏的季节变化规律,提出了主管道与北支管道的渗漏条件,并分析了渗漏管道分布特征、规模及充填性质,为一把伞水库主封堵区渗漏防范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岩溶地区类似渗漏病害问题的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渗漏 管道特征 地球物理探测 断层构造 一把伞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检测全血中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成分
18
作者 管旭 朱焕慧 +3 位作者 彭聪 孙立敏 林贤文 王松才 《刑事技术》 2024年第6期574-579,共6页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人体血液中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作为前处理方法,过膜后经Aglient SB-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含0.1%(体积分数)甲酸...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人体血液中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作为前处理方法,过膜后经Aglient SB-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含0.1%(体积分数)甲酸水-乙腈作为流动相,以0.4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血液中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成分在1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 ng/mL和10 ng/mL。在10、100、500 ng/mL三种浓度水平,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6.2%、95.3%、97.0%和87.9%、84.9%、92.9%,不同个体血液的基质效应均不超过±25%,日内准确度和日间精密度(n=6)在3.6%~9.8%和7.3%~12.8%范围内,准确度在2.4%~9.5%范围内。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能充分满足法庭科学对血液中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成分的检测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分析 骆驼蓬碱 去氢骆驼蓬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单位成本效益的列控车载设备预防性维修决策研究
19
作者 彭聪 上官伟 +2 位作者 王宗耀 彭佳力 蔡伯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5,共9页
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维修策略是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提高设备可用性和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途径。基于某线路的列控车载设备不同部件的小样本故障数据,首先基于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的车载设备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其次分析不同维修活动对... 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维修策略是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提高设备可用性和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途径。基于某线路的列控车载设备不同部件的小样本故障数据,首先基于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的车载设备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其次分析不同维修活动对故障率的影响,引入递减过程参数动态调整预防性维修的间隔;最后推导设备可用性和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型,构建考虑单位成本效益的预防性维修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更能描述列控车载设备部件可靠性变化的趋势。在一个维修周期内,单位成本效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降低故障后维修的成本与预防性维修成本的比值,最优维修周期会相应滞后,而单位成本效益则会随着比值的降低而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列控车载设备确定预防性维修周期、提高设备可用性和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 可靠性评估 预防性维修 单位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解痉药匹维溴铵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20
作者 彭程 彭聪 侯正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研究匹维溴铵(PVB)对表皮葡萄球菌(表葡)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方法收集长沙市某医院2022年1-12月住院患者血液分离的表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试验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表葡对PVB的敏感性,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检测PVB抗菌效果的时间和浓... 目的研究匹维溴铵(PVB)对表皮葡萄球菌(表葡)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方法收集长沙市某医院2022年1-12月住院患者血液分离的表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试验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表葡对PVB的敏感性,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检测PVB抗菌效果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透射电镜观察PVB处理后细菌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晶紫染色试验检测PVB对表葡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效果,采用棋盘稀释法研究PVB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抗菌效果。构建皮肤脓肿感染模型,检测PVB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VB对表葡标准菌株RP62A、ATCC 1222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均分别为8、16μg/mL;对表葡临床菌株的MIC、MBC分别为4~8μg/mL、8~16μg/mL。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与未加药的对照组(0.60±0)cm相比,0.2 mg PVB出现明显抑菌圈[(2.26±0.09)cm;t=45.34,P<0.001],且抑菌圈直径随着PVB药量增加而增大。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提示,PVB具有杀菌活性,且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VB可明显破坏表葡的正常结构,导致细菌水肿和裂解。此外,1×MIC的PVB还可显著抑制表葡生物膜的形成,使其生物膜的形成量(A 570 nm)从(2.30±0.18)减少到(0.47±0.11;t=14.85,P<0.001)。同时,1×MIC的PVB还可有效破坏已形成的生物膜,使生物膜的量从(2.64±0.10)减少到(1.77±0.30;t=4.76,P=0.009)。PVB与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联用具有协同抗菌活性,其协同抑菌指数分别为0.50、0.31。动物模型发现10 mg/kg体重的PVB可使脓肿面积从(68.83±10.68)mm 2减少到(35.50±10.58)mm 2(t=6.52,P<0.001),且使脓肿中的活菌量从(6.11±0.55)lg(CFU/脓肿)减少到(3.60±0.34)lg(CFU/脓肿)(t=3.08,P=0.014)。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PVB用药组皮肤脓肿中的炎性细胞浸润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趋于正常。结论PVB对表葡具有明显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有望成为表葡相关感染的替代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维溴铵 药物重利用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脓肿感染模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