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病证特点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薛静波 杨金凤 +3 位作者 黄恺 彭渊 陶艳艳 刘成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目的比较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注射复合高脂饲料饮食(high fat diet,HFD)、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 diet,MCD)以及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aymlin liver NASH,AMLN)诱导的三种非酒精性脂... 目的比较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注射复合高脂饲料饮食(high fat diet,HFD)、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 diet,MCD)以及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aymlin liver NASH,AMLN)诱导的三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血清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别采用CCl_(4)注射复合高脂饲料饮食(CCl_(4)+HFD)、MCD、AMLN喂养10、8和6周,制备小鼠NASH模型。比色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血糖(glucose,GLU)的水平及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t,HOMA-IR);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脂滴生成及胶原沉积情况,并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活动度评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对肝组织脂肪性肝炎分级评分。结果与各正常组小鼠相比,3种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肝TG、TC、MDA含量及SOD活性均有显著上升;其中AMLN模型组及CCl_(4)+HFD模型组小鼠的血清FINS、GLU的含量显著升高,HOMA-IR指数显著升高;MCD模型组小鼠血清FINS、GLU的含量及HOMA-IR指数显著下降。HE染色、油红O染色及NAS评分结果显示,3种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均已进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且CCl_(4)+HFD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胶原沉积最明显,AMLN模型组小鼠肝脂滴最丰富。结论上述三种模型均可稳定模拟人类NASH疾病的血清学及病理学变化,其中AMLN模型可模拟人类的发病过程及机制,且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全身代谢紊乱表现,但耗时较长,纤维化进展较慢。MCD饮食8周即可模拟NASH的血清及病理学特征,但无肥胖胰岛素抵抗发生。CCl_(4)复合HFD模型10周即可诱导NASH模型,能模拟其血清学及病理学变化,且肝组织纤维沉积与氧化应激损伤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MCD模型 AMLN模型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基因组GAPs特征及形成原因探究
2
作者 王孟文 王贤磊 +1 位作者 彭媛 李泽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未知区域(GAPs)是基因组中未被测序或组装的区域.经单分子三代测序,甜瓜基因组中GAPs由基因组V3.6.1中的79.68 Mb减少至基因组V4.0中的0.12 Mb.以甜瓜基因组V3.6.1和V4.0数据为研究对象,获取并分析基因组中GAPs内部及侧翼序列特征及规律... 未知区域(GAPs)是基因组中未被测序或组装的区域.经单分子三代测序,甜瓜基因组中GAPs由基因组V3.6.1中的79.68 Mb减少至基因组V4.0中的0.12 Mb.以甜瓜基因组V3.6.1和V4.0数据为研究对象,获取并分析基因组中GAPs内部及侧翼序列特征及规律,并探究GAPs形成原因,为组装高质量甜瓜基因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基因组整体相比,GAPs内部两侧150 bp区域,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密度较高、非SSR区域GC含量较高,GAPs外侧150 bp含有较高的多拷贝序列.较高GC含量和微卫星密度会影响PCR扩增,多拷贝序列的存在会影响下游序列的拼接组装,且在GAPs两侧150 bp与GAPs全序列比较发现,越临近GAPs边界,其GC含量与微卫星密度越高.认为甜瓜基因组V3.6.1中GAPs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含有较高GC含量、微卫星密度及较多的多拷贝序列;对V4.0基因组GAPs两侧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多拷贝序列占比为98.24%,多拷贝序列可能是V4.0中GAPs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基因组 重复序列 SSR G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中医药大数据分类分级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张倩倩 刘云 +1 位作者 彭远 寇建秋 《中国数字医学》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国家强调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的背景下,保障医院数据安全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医院中医药大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实践探索,以临床数据中心为分级对象,提出了医疗数据分类分级的方法和步骤,形成了兼具中医药大数据特... 在国家强调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的背景下,保障医院数据安全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医院中医药大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实践探索,以临床数据中心为分级对象,提出了医疗数据分类分级的方法和步骤,形成了兼具中医药大数据特点和安全管理要求的分类分级流程。为医院提供了系统化、全方位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保障了敏感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分级 医院数据安全 中医药大数据 管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甲壳动物硬组织生长带计数鉴龄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源 王芮 +4 位作者 张然 刘世刚 妙星 李渊 林龙山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背景】甲壳动物是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一类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生物资源。近些年来,由于某些传统渔业的衰退和人类对高蛋白食物需求的增长,甲壳动物如蟹、龙虾、虾、磷虾等资源被大量开发。因此,亟需发展甲壳动物的资源评估和管理工作,... 【背景】甲壳动物是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一类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生物资源。近些年来,由于某些传统渔业的衰退和人类对高蛋白食物需求的增长,甲壳动物如蟹、龙虾、虾、磷虾等资源被大量开发。因此,亟需发展甲壳动物的资源评估和管理工作,以维持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甲壳动物年龄鉴定的困难阻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目前,鉴定甲壳动物年龄的方法有许多种,主要包括饲养法、标记重捕法、体长频次法、脂褐素分析法、放射性同位素法以及硬组织生长带计数法等,其中硬组织生长带计数法被广泛应用,备受关注。【进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介绍了甲壳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硬组织结构,阐述利用硬组织生长带计数法鉴定水生甲壳动物年龄的主要实验过程,与以往水生甲壳动物年龄鉴定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利用硬组织生长带分析水生甲壳动物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对该方法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出展望。【展望】在未来水生甲壳动物年龄鉴定的工作中,需进一步了解生长带沉积机制,准确掌握硬组织生长带的计数,深入分析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并开展相关的验证实验等。【意义】本文可为水生甲壳动物的年龄鉴定工作提供一个系统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鉴定 甲壳动物 生长带 眼柄 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纪马家沟期边界断层的新认识及其对成钾凹陷的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桂宝玲 张永生 +6 位作者 邢恩袁 彭渊 陈天宇 毛亚辉 张文君 赵海彤 蒋苏扬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90,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具备良好的成钾潜力,然而,当前仅勘探到薄钾石盐矿层和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大规模钾盐矿尚未发现。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认为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西部马五6亚段沉积期存在活动...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具备良好的成钾潜力,然而,当前仅勘探到薄钾石盐矿层和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大规模钾盐矿尚未发现。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认为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西部马五6亚段沉积期存在活动边界正断层。在该断层作用下,形成东断西超的活动同沉积凹陷,富钾卤水大量汇聚于此。在持续干旱的强蒸发环境下,卤水持续浓缩,成钾窗口出现,钾石盐大规模析出,进而形成整装海相优质固体钾石盐矿床。侏罗纪末期,挤压应力导致成钾凹陷抬升,形成古凹今隆的格局,钾盐层抬升至较浅部位,有利于水溶法经济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晋西挠褶带 奥陶系马家沟组 海相钾盐 构造成钾 古凹今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宣汉地区海相“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的发现、突破与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永生 邢恩袁 +17 位作者 郑绵平 苏克露 桂宝玲 仲佳爱 左璠璠 商雯君 牛新生 苏奎 王宁军 慎国强 唐兵 彭渊 纪德宝 张兵 盛德波 刘铸 王建波 葛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23-2846,共24页
全球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氯化钾、光卤石),仅少量来自现代盐湖卤水钾矿。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现代陆相盐湖钾矿,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40余年,未获突破。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大型... 全球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氯化钾、光卤石),仅少量来自现代盐湖卤水钾矿。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现代陆相盐湖钾矿,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40余年,未获突破。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大型海相成钾盆地之一,前人在中—下三叠统发现大量与硬石膏和白云石共伴生或互层的杂卤石,但绝大部分埋深超过2000 m,目前尚难以开发利用。2017年以来,笔者通过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盐盆普光地区卤水探井(恒成2、3井)岩芯复查,发现杂卤石主要与石盐共伴生,大量破碎的杂卤石碎屑颗粒分布于石盐基质中,KCl含量达边界工业品位以上,不同于钾石盐和光卤石,亦不同于前人发现的与硬石膏和白云石共伴生或互层的杂卤石(石膏型杂卤石),将之命名为“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小试和中试结果表明,该“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可以采用对接井注水溶采,是能够得到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活矿”,是一种全新的硫酸盐+氯化物复合型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新类型。通过成钾条件、成矿规律综合研究,笔者提出了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双控复合成矿”理论新认识、建立了“三高、两低、一大”综合测井识别新模型,创新理论技术指导设计部署“钾锂兼探”基准井——川宣地1井,探获厚29.46 m、氯化钾(KCl)平均含量12.03%(最高20.5%)的“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厚层高品位工业矿层。与此同时,采用岩芯样品实测数据和测井解释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矿石K含量和密度参数的测井定量预测模型,结合“气钾兼探”,利用33口钻井数据,依据古代固体盐类勘查规范(2020),运用“几何法”,初步估算“新型杂卤石钾盐矿”氯化钾(KCl)资源规模:推断资源量2.45亿t(超大型)、潜在资源4.65亿t,合计7.1亿t,奠定了川东北达州市宣汉地区形成中国首个亿吨级海相钾盐基地的资源基础,取得了我国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杂卤石钾盐矿 海相 固体钾盐矿床新类型 中—下三叠统 川东北普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very of Marine-terrestrial Transitional Facies Shale Gas in Taiyuan Formation of Zhenjia 1 Well,Northern Shaanxi,Ordos basin 被引量:1
7
作者 ZHANG Yongsheng ZHENG Mianping +7 位作者 XING Enyuan LI Yangchi GUI Baoling SHI Lizhi HE Yongtao WANG Linlin peng yuan ZHAO Hait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141-1142,共2页
Objective At present, there is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existence of marine-terrestrial transitional facies that can act as a source of shale gas. This detailed study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age geological data from... Objective At present, there is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existence of marine-terrestrial transitional facies that can act as a source of shale gas. This detailed study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age geological data from the northern Shaanxi area (China) provides new insight for this type of shale gas. In addition, a new deposition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 for this type of shale gas i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as is on it Discovery of Marine-terrestrial Transitional Facies Shale Gas in Taiyuan Formation of Zhenjia 1 Well Northern Shaanxi Ordos basin 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坝蚁巢综合物探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谭磊 彭渊 +3 位作者 张平松 徐虎 江晓益 胡雄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47,共10页
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土石坝蚁巢的类型与规模,阐述了蚁巢的结构特点及成灾模式,总结了蚁巢物探的物性基础;着重介绍了直流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技术、地震勘探法等在蚁巢探测中的应用现状,从成果维度、探测效率、工作强度、探查精度等视角论... 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土石坝蚁巢的类型与规模,阐述了蚁巢的结构特点及成灾模式,总结了蚁巢物探的物性基础;着重介绍了直流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技术、地震勘探法等在蚁巢探测中的应用现状,从成果维度、探测效率、工作强度、探查精度等视角论述了探测方法的适用条件,指出现有物探技术还不能有效支撑蚁巢的高精度、高效率、立体化探测,并提出了普查-详查-治理-监控的蚁患综合物探服务架构。立足于蚁巢探查技术的客观需要,提出未来蚁巢物探技术应聚焦研制蚁巢发育阶段的1∶1病害物理模拟装置及隐患图谱,研发适应堤坝地形的蚁巢探测装备及正反演算法,构建堤坝蚁害常态化巡查体系及时移电阻率监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坝 蚁巢 物探技术 渗漏探测 探地雷达 电阻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疗法防治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彭媛 何川 +2 位作者 林玉云 杨敬稀 陈玉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综述加压疗法在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总结加压疗法的主要类型、原理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加压疗法干预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加压疗法 化疗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疗时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10
作者 彭源 张熙斌 +7 位作者 梅伟文 吕艺宸 赵悦涵 潘瑶 张爱华 周洪雨 王奎 王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6-1442,共7页
目的:以非受累侧前运动皮质区(premotor cortex,PMC)为刺激靶点,比较不同治疗时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 目的:以非受累侧前运动皮质区(premotor cortex,PMC)为刺激靶点,比较不同治疗时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到6周rTMS组、4周rTMS组和2周r TMS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5例。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和Wolf运动功能评分(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进行行为学评定,另外以非受累侧PMC为种子点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治疗后,2周rTMS组的FMA-UE和WMFT的评分与4周及6周rTMS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4周rTMS组的FMA-UE和WMFT的评分与6周rTMS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受累侧PMC区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显示,rTMS治疗后非受累侧PMC与同侧中央前回、对侧颞中回和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以非受累侧半球PMC为靶点的低频rTMS治疗可有效促进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中与2周rTMS干预和6周rTMS干预相比,4周rTMS干预具有最佳的时间-效益比,这可能与其增强双侧半球间、非受累半球内皮质-皮质间的功能连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刺激 缺血性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前运动皮质区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普光地区下三叠统蒸发岩沉积特征与演化及其对钾盐矿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左璠璠 张永生 +5 位作者 苏奎 桂宝玲 邢恩袁 牛新生 彭渊 商雯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1-664,共14页
四川盆地中—下三叠统地层中发育大量膏-盐沉积,其中与石盐共伴生杂卤石(被命名为“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的大量发现和重新评估引起了近年来的广泛关注。但当前对此类杂卤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矿物发育特征与成因类型等方面,对于其发育... 四川盆地中—下三叠统地层中发育大量膏-盐沉积,其中与石盐共伴生杂卤石(被命名为“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的大量发现和重新评估引起了近年来的广泛关注。但当前对此类杂卤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矿物发育特征与成因类型等方面,对于其发育地层的沉积特征与演化规律的精细剖析及其对杂卤石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川宣地1井连续取心的目的层段岩心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分析。共识别出14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将其划分为6个微相组合,依次代表从局限台地到蒸发台地不同的沉积相带及能量、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沉积微相的纵向发育演化、地层厚度以及典型诊断界面等信息,划分出4个四级沉积层序以及其内部的多个五级旋回。研究认为川东北地区与石盐共伴生的原生杂卤石是明显受不同级别海平面波动影响和控制的,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海退末期与五级旋回海侵的叠加时期,前者的强蒸发条件为杂卤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后者带来的海水补给则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层序地层 沉积控矿 杂卤石 下三叠统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自然杀伤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平大冰 齐婧姝 +3 位作者 孙鑫 黄恺 彭渊 刘成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NK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生化及病理检测评价小鼠肝脏受损及纤维化程度,观察小鼠肝组织NK细胞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体外采用H_(2)O_(2)诱导...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NK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生化及病理检测评价小鼠肝脏受损及纤维化程度,观察小鼠肝组织NK细胞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体外采用H_(2)O_(2)诱导的NK92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ATRA对NK9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ATRA可以改善CCl_(4)模型小鼠肝功能,抑制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增加肝脏SOD活性和GSH含量,促进肝内NK细胞比例和数量;体外实验证实ATRA可以保护H_(2)O_(2)诱导的NK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结论:ATRA可以改善CCl_(4)引起的肝损伤及纤维化,可能与其保护NK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迁与资源重置:环境治理领域基层政府避责行为的生成机理与治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媛 唐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基层政府避责行为蔓延,是当前我国基层治理面临的棘手难题。结合案例,构建“结构-资源-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基层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的避责逻辑,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变迁导致基层在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存在有限资源与超限责任、资源错配... 基层政府避责行为蔓延,是当前我国基层治理面临的棘手难题。结合案例,构建“结构-资源-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基层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的避责逻辑,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变迁导致基层在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存在有限资源与超限责任、资源错配与激励失衡以及自致资源与治理目标异化的矛盾,致使基层政府产生避责行为。因此,亟需在机构改革中明确划分监管责任与属地责任、合理分配事权与治理资源、构建激励与约束动态平衡的相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变迁 资源配置 避责行为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度范围内折衍混合中波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14
作者 彭远 魏鸿达 +3 位作者 刘洋 张建文 邓伟杰 付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3,共11页
在军事领域应用的红外光学系统,有时需在近200℃的宽温度范围内工作。这一温度范围内,红外光学材料可选的种类进一步减少,系统的热离焦现象也会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光学系统难以完成良好的无热化设计。为应对这一挑战,该研究将具有独特消... 在军事领域应用的红外光学系统,有时需在近200℃的宽温度范围内工作。这一温度范围内,红外光学材料可选的种类进一步减少,系统的热离焦现象也会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光学系统难以完成良好的无热化设计。为应对这一挑战,该研究将具有独特消热差和消色差特性的衍射元件加入光学系统设计中,并提出了一种针对二次成像系统的材料选择方法。此方法以理想光学系统为基础,利用等效透镜理论将光学系统中的物镜组和中继镜组均等效成由两个单透镜组成的镜组,进而利用T-C图完成对这两个镜组的材料优选。经过深入的分析与评价,最终确定物镜组采用IRG24和ZnS材料组合为最优方案,而中继镜组的最佳材料组合为IRG22和IRG24。依据此种材料组合和理想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分配,该研究设计完成了一套中波红外光学系统。该系统的工作波长为3.7~4.8μm,视场角为10°×8°,F数为2,焦距为55 mm,系统总长约为115 mm,冷阑效率达到100%。在20~220℃范围内,全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均接近衍射极限,维持了良好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中波红外 T-C图 衍射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复方胆草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李旭涛 王四园 +4 位作者 阮天音 张昊 彭渊 刘成海 陶艳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3-1555,共13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复方胆草颗粒干预高脂饲料复合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奥贝胆酸组(1...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复方胆草颗粒干预高脂饲料复合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奥贝胆酸组(10 mg/(kg·d))、复方胆草颗粒低、高剂量组(3.74 g/(kg·d)、7.48 g/(kg·d)),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并复合CC1_(4)皮下注射,首次注射100%CC1_(4)溶液(4 mL/kg),之后40%CC1_(4)-橄榄油溶液(2 mL/kg),每周2次,共6周。奥贝胆酸组、复方胆草颗粒低、高剂量组从第3周开始给药,共给药4周。末次给药12 h后,取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苏木素-伊红(HE)、天狼猩红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应用RNA-seq分析差异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验证差异基因mRNA的表达,再以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汇管区及小叶间胶原沉积,油红O染色显示红色脂滴面积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和TGF-β水平下降(P<0.01),α-SM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胆草颗粒低、高剂量组和奥贝胆酸组小鼠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及小叶间胶原沉积和红色脂滴面积减少(P<0.01),肝组织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和TGF-β水平升高(P<0.05,P<0.01),α-SM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RNA-seq测序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2819个,上调基因543个,下调基因2276个;模型对照组与复方胆草颗粒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240个,上调基因206个,下调基因34个。两组交集基因221个,功能富集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Cdt1,Plk1,Bub1b,Ttk,Knl1,Esco2,Cdc6,Ndc80,Cdc25b,Sgo1,Ccnb2,Espl1,Ccne1,Mcm4,Mcm5,Fbxo5,Bub1,Mcm2),凋亡(Caspase3,Bax,P53,Apaf1,Bak,Caspase8),P53信号通路(P53,Ccnb2,Apaf1,Bak,Bax,Gtse1,Caspase3,Ccne1),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Hpgds,Cyp2c54,Cyp2b10,Tbxas1,Cyp2c50),半乳糖代谢(Hk3,Gla,Hk2,Akr1b7)等信号通路。RNA-seq测序分析发现复方胆草颗粒主要调控凋亡信号通路,并以qRT-PCR证实:相较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肝组织Caspase3,Bax,P53,Apaf1,Bak和Caspase8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胆草颗粒各组肝组织Caspase3,Bax,P53,Apaf1,Bak和Caspase8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TUNEL染色结果表明复方胆草颗粒各组肝细胞细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数量减少(P<0.01)。结论复方胆草颗粒对高脂饲料复合CCl4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胆草颗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转录组测序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课堂观察与反馈:现状、评述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郁晓华 彭源 胡婷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课堂观察与反馈成为研究热点。课堂观察技术的发展历经现场观察、录像观察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察三个阶段,观察工具分为要素构成类、信息交互类和行为交互类三类。课堂观察的数字化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课堂观察与反馈成为研究热点。课堂观察技术的发展历经现场观察、录像观察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察三个阶段,观察工具分为要素构成类、信息交互类和行为交互类三类。课堂观察的数字化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观察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智能化分析解释。本研究基于课堂观察常用的面部数据、言语信息、走动轨迹、身体姿态、日志五类数据系统梳理这两项技术,总结现阶段数字化课堂观察的一般流程。针对数字化课堂观察存在的观测点聚焦通用型课堂、数据利用侧重行为交互观察、可视化设计的可读性有待提高、教学解释难以对标实践需求等问题,本研究引入联合教师的新目标定位、学科课型的新观测视角、故事化叙事的可视化设计新形式以及大语言模型的教学解释新工具,构建了新思路下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课堂观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观察 数字化 课型 故事化叙事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通用相机的帧插高速成像方法
17
作者 王宇金 武锦辉 +4 位作者 刘吉 张博洋 袁涛 彭渊 李绍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234,共10页
高速摄影在运动物体测试中至关重要,然而,基于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传统成像方法在成像速度和光子灵敏度方面存在局限性。高速相机存在设备成本高昂、大视场复杂环境中成像困难、时-空间分辨率的平衡等问题。作为一种... 高速摄影在运动物体测试中至关重要,然而,基于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传统成像方法在成像速度和光子灵敏度方面存在局限性。高速相机存在设备成本高昂、大视场复杂环境中成像困难、时-空间分辨率的平衡等问题。作为一种补充方案来应对高速成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视场通用相机的帧插高速成像方法(Frame Interpolation High-Speed Imaging Method,FIHSIM),用于提升通用相机的高速成像能力。该方法首先对传统通用相机捕捉的模糊图像进行预处理来消除复杂背景。其次,通过对每张模糊图像的不同时间域的灰度值中恢复出图像的时间信息来重建动态图像,此方法虽未提高相机本身成像速度,但通过插值提升了图像质量,达到高速摄影的成像效果。此外,该方法的性能在强运动或极端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受到限制。为验证方法可行性,运动目标在FIHSIM与高速相机进行对比实验,通过细致测量及分析图像中物体的位移及其误差,实验结果表明,FIHSIM结合通用相机可以实现高速摄影。基于通用相机的帧插高速成像方法的高速瞬态成像速度能实现从一到一百万帧的速率动态范围,同时保持通用相机相应的空间分辨率。因此,FIHSIM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能够记录大量虚拟帧图片观察动态事件的能力,为高速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建 高速成像 帧插算法 大视场通用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阴影的时域可靠网络去噪
18
作者 彭元 王璐 +1 位作者 徐延宁 王贝贝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9-1569,共11页
基于蒙特卡罗光线追踪的实时、可交互渲染,需要低采样率下的时域去噪技术满足渲染质量、速度的双重需求,通常通过计算屏幕空间中的运动向量来得到时间域帧间映射信息,但对于存在阴影的区域,使用传统运动向量则会产生错误的映射关系,从... 基于蒙特卡罗光线追踪的实时、可交互渲染,需要低采样率下的时域去噪技术满足渲染质量、速度的双重需求,通常通过计算屏幕空间中的运动向量来得到时间域帧间映射信息,但对于存在阴影的区域,使用传统运动向量则会产生错误的映射关系,从而导致阴影鬼影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针对动态阴影的多尺度分层去噪网络.首先通过主干网络提取输入噪声阴影和辅助信息中的多尺度特征;然后经过核预测模块生成逐像素的滤波核;接着在时域融合模块中引入时域可靠阴影运动向量在阴影区域构建准确的帧间映射关系,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连续帧信息;最后,对噪声图像使用滤波核,实现实时动态阴影的高质量去噪.文中采用Falcor渲染器光线追踪流程生成数据集,其包括2000帧渲染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适用于复杂场景动态阴影的实时去噪,尤其是存在高速移动的大面积光场景中,单帧去噪时间低于14 ms;与已有方法相比,文中方法渲染质量PSNR提升约5.4%,帧间连贯性(tPSNR)提升约1.7%,能在有效地消除软阴影噪声的同时获取更准确的阴影细节,且有效地解决了光源、视点、物体快速移动时的阴影鬼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追踪 时域去噪 运动向量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体外实验初探金水六君煎辅助放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学敏 彭圆 +2 位作者 张翀 杨莉 陈娟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体外实验初步探索金水六君煎辅助放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分子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金水六君煎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以“malignant melanoma”为关键词在GeneCards、TTD、OMIM数...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体外实验初步探索金水六君煎辅助放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分子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金水六君煎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以“malignant melanoma”为关键词在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中获得MM相关靶点,得到金水六君煎有效成分-MM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GO)和基因组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KEGG)并在AutoDockTools软件中进行分子对接;MTT法检测金水六君煎含药血清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金水六君煎含药血清对P38、p-P38、JNK、p-JNK、Beclin1、P62、LC3蛋白表达调控;透射电镜观察金水六君煎含药血清对B16细胞自噬影响。结果共获得金水六君煎相关靶点248个,MM相关靶点2147个,交集靶点149个。GO显示主要生物过程是DNA结合转录因子、激酶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KEGG显示主要是癌症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网络拓扑分析显示金水六君煎治疗MM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是槲皮素、山奈酚、柚皮素等,主要核心靶点为AKT1、TP53、JUN等;核心靶点与有效活性成分分子对接显示结合活性较好。MT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金水六君煎含药血清能有效抑制B16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较空白组,中高剂量组能下调B16细胞中p-P38、p-JNK、P62蛋白表达,上调LC3Ⅱ、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透射电镜下显示金水六君煎含药血清能促进B16细胞中自噬体生成,减少黑素体生成。结论金水六君煎的有效成分和药物靶点很多,其治疗MM的作用靶点与通路众多,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P38、p-JNK、P62的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LC3Ⅱ/LC3Ⅰ的蛋白表达,抑制P38通路和JNK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B16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激活细胞自噬,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金水六君煎 恶性黑色素瘤 增殖 自噬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方祝元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
20
作者 王慧惠 彭远 方祝元(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岐黄学者方祝元教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方祝元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纳入医案资料完整、有复诊记录且疗效确定者,提取一般资料、中医诊断、处方用药...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岐黄学者方祝元教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方祝元门诊就诊的心悸患者,纳入医案资料完整、有复诊记录且疗效确定者,提取一般资料、中医诊断、处方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方祝元治疗心悸医案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处方中各中药使用频次,对药物的功效类别和性、味、归经做分类统计,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对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诊次562次,涉及患者194例、中药处方562首。562诊次心悸中医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型(283次)、气虚血瘀型(214次)、痰瘀互结型(45次)。562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220种,累计用药频次为11221次。220种中药中使用频次≥100次的中药有23种,其中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百合(520次)、党参(519次)、红景天(518次)、五味子(516次)、麦冬(514次);按中药功效类别归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5616次)、活血化瘀药(1416次)、清热药(770次)、安神药(744次)、收涩药(658次);按药性归纳,依次为寒(4627次)、温(3682次)、平(2568次)、凉(287次)、热(57次);按药味归纳,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甘(8043次)、苦(4319次)、辛(2457次)、酸(1221次)、淡(204次);按归经归纳,排名前5位依次是肺经(7026次)、脾经(5669次)、心经(4865次)、肝经(3803次)、胃经(3273次)。高频中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截距为15时,可将高频中药分为6类;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二项关联排名前3位的是麦冬-玉竹、丹参-莪术、麦冬-莪术,三项关联排名前2位的是麦冬-玉竹-红景天、麦冬-丹参-红景天,四项关联排名前2位的是麦冬-玉竹-党参-红景天、红景天-玉竹-党参-麦冬。结论:方祝元教授临床治疗心悸多用甘温、苦寒类中药,治则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根本,兼顾调和营卫、养心安神、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方祝元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