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栉孔扇贝全生长周期营养品质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宋冬茹 彭吉星 +6 位作者 卢龙飞 赵新楠 姜娓娓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谭志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为探究栉孔扇贝的生长性状和营养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养殖海域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自2020年10月(6月龄)至2022年4月(24月龄)期间在山东荣成爱伦湾扇贝养殖区3个固定站位(N 37°09'29″,E122°34'46″;N37°10'05... 为探究栉孔扇贝的生长性状和营养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养殖海域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自2020年10月(6月龄)至2022年4月(24月龄)期间在山东荣成爱伦湾扇贝养殖区3个固定站位(N 37°09'29″,E122°34'46″;N37°10'05″,E122°35'57″;N37°10'13″,E122°35'05″)每月采集海水和扇贝样品(2021年10月—2022年4月样品隔月采集1次),2020年10月(6月龄)至2021年4月(12月龄)样品为1龄贝,2021年5月(13月龄)至2022年4月(24月龄)样品为2龄贝,测定不同月龄扇贝生长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海水环境指标,利用相关性网络分析影响其营养组分累积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水温适宜,叶绿素a含量高,饵料丰富,溶解氧含量也高于其他季节;春季和秋季为栉孔扇贝快速生长期,1龄贝壳长增长较快,2龄贝(18~24月龄)个体质量和软体质量快速增长,为扇贝育肥的关键期;营养成分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随贝龄增长而增加,存在季节差异,冬春季脂肪含量较高,夏秋季蛋白质含量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栉孔扇贝营养成分累积和含量波动受贝龄、生长周期以及环境因子多重影响,生长受水温、溶解氧水平和叶绿素a含量影响较大。本试验结果可为扇贝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环境因子 营养组分 贝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组织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8
2
作者 邢丽红 孙伟红 +3 位作者 彭吉星 孙晓杰 郑关超 李兆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贝类组织中残留的硝基呋喃类蛋白结合态代谢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用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浓缩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超滤净化后,采用液相...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贝类组织中残留的硝基呋喃类蛋白结合态代谢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用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浓缩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超滤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内标法定量.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0.5—2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添加水平为1.00,2.50、10.0μg·kg^(-1)时,平均回收率在90.1%—99.5%之间,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5%.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出限均为0.50μg·kg^(-1).本方法灵敏、高效、简单、重现性好,满足贝类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贝类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痹性贝类毒素GTX1&4和GTX2&3标准样品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郭萌萌 彭吉星 +4 位作者 吴海燕 郑关超 姚琳 翟毓秀 谭志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年第2期62-70,共9页
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制备是保障贝类质量安全的基础,本研究以有毒贻贝(Mytilus edulis)为原料,探究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制备技术。以1%乙酸溶液提取贻贝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采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Sephardex LH20)净化后收集目标馏... 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制备是保障贝类质量安全的基础,本研究以有毒贻贝(Mytilus edulis)为原料,探究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制备技术。以1%乙酸溶液提取贻贝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采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Sephardex LH20)净化后收集目标馏分,再经高效液相色谱以TSK-GEL Hillic Amide-80色谱柱(4.6 mm×250.0 mm,5.0μm)分离、纯化,根据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保留时间收集色谱峰流出液,连续制备合并馏分,40℃减压蒸馏浓缩近干,用75%乙腈水(含0.25%甲酸)溶解,即制得毒素标准样品溶液。分别采用四极杆/离子阱复合质谱与标准物质的多级质谱信息进行匹配,以高分辨质谱获得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确证,样品溶液所含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为4种膝沟藻毒素,分别为膝沟藻毒素-1&-4 (Gonyautxins-1&-4, GTX1&4)和膝沟藻毒素-2&-3(Gonyautxins-2&-3, GTX2&3)。均匀性实验中,经F检验表明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样品均匀性良好。稳定性考察实验中,标准样品在4℃和-18℃两种环境条件下储存6个月稳定性较好。标准样品经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并评定了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本研究制得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为GTX 1(3 663μg/L)&GTX4(1 147μg/L)和GTX 2(1 884μg/L)&GTX3(797μg/L)的混合溶液,溶剂为75%乙腈水(含0.25%甲酸),为国内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6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膝沟藻毒素 标准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 制备 均匀性 稳定性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色孔雀石绿在水产品基质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邢丽红 郑关超 +6 位作者 彭吉星 孙伟红 孙晓杰 郭萌萌 吴海燕 李兆新 翟毓秀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年第4期22-29,共8页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其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代谢为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MG及其代谢物LMG在水产品中的稳定性又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探究基质品种和保存条件对LMG稳...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其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代谢为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MG及其代谢物LMG在水产品中的稳定性又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探究基质品种和保存条件对LMG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LMG回收率,考察LMG回收率在不同基质品种(鲢和鲤)中随贮存时间(1~5个月)的变化,探究加标基质的LMG回收率在不同贮存温度(22~23℃室温、2~6℃冷藏、-12℃和-20℃冷冻)下随贮存时间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基质称样和加标时间间隔对LMG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质品种是影响LMG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的冷冻贮存条件下,贮存1~5个月的鲤基质中,LMG的回收率基本稳定在90%~110%之间,而冷冻贮存3个月的鲢基质,LMG添加回收率仅为30.7%。2)空白基质贮存时间和基质加标后的贮存温度和时间是影响LMG测定结果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新鲜的鲢和鲤基质对LMG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空白基质贮存时间越长和加标后基质样品的保存温度越高、保存时间越长,LMG的添加回收率越低。3)称样与加标间隔时间对LMG的回收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在开展水产品中MG残留量检测的能力验证或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尽可能选择新鲜的鲤基质样品,并尽快进行检测;如果样品不能及时检测,则需冷冻保存,并尽早安排检测。本研究可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及以添加方式开展能力验证和数据比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隐色孔雀石绿 水产品 稳定性 基质 回收率 贮存 质量控制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和产地刺参营养功能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吉星 赵新楠 +5 位作者 宋冬茹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赵艳芳 谭志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分析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北方主产区烟台和大连不同养殖模式下刺参营养和功能成分的组成及其差异,分别对底播增殖、池塘养殖刺参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元素、海参多糖和海参皂苷等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 为分析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北方主产区烟台和大连不同养殖模式下刺参营养和功能成分的组成及其差异,分别对底播增殖、池塘养殖刺参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元素、海参多糖和海参皂苷等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底播刺参的灰分、蛋白质、脂肪、二十碳五烯酸(EPA)和甲硫氨酸等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烟台池塘刺参,但是饱和脂肪酸、丙氨酸、钙、铁、锰、铜、锌以及海参多糖显著低于烟台池塘刺参。大连底播刺参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磷含量显著低于大连池塘刺参,而硒元素和海参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大连池塘刺参。烟台底播刺参中饱和脂肪酸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总氨基酸含量低于大连底播刺参,但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大连底播刺参。烟台池塘刺参中蛋白质、EPA、甲硫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磷含量显著低于大连池塘刺参,但丙氨酸、钙、硒、锰和海参多糖显著高于大连池塘刺参。烟台刺参的营养素指数数值大于大连刺参,其中烟台池塘刺参的营养素指数最高,大连底播刺参的营养素指数最低。综上所述,不同养殖模式以及不同产地刺参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为完善刺参营养品质评价以及指导其消费提供数据支撑。[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3,13(2):0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养殖模式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营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暴露下呋喃唑酮在大菱鲆体内的迁移规律及预测
6
作者 邢丽红 孙伟红 +3 位作者 李沂光 彭吉星 李兆新 翟毓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38-245,共8页
为评价养殖环境中低剂量呋喃唑酮在大菱鲆体内残留的风险,科学预测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来源,以大菱鲆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以0.5、1.5 mg/kg和5.0 mg/kg三个添加量的呋喃唑酮,在(16±2)℃连续投喂30 d,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为评价养殖环境中低剂量呋喃唑酮在大菱鲆体内残留的风险,科学预测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来源,以大菱鲆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以0.5、1.5 mg/kg和5.0 mg/kg三个添加量的呋喃唑酮,在(16±2)℃连续投喂30 d,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体内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噁唑烷基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残留量,确定饲料添加量与AOZ残留量关系、稳态富集时间、组织分布特征和生物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并构建判别模型预测饲料中呋喃唑酮含量。结果表明,在低剂量暴露条件下连续投喂含呋喃唑酮的饲料30 d,大菱鲆各组织中AOZ残留量与添加量呈正相关;在3个添加量下,AOZ在肌肉和皮中达到稳态富集的时间分别为15、15 d和25 d;AOZ在大菱鲆各组织中的分布呈相似规律,其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脏>肾脏>脾>鳃>皮>肌肉;低添加水平条件下呋喃唑酮在大菱鲆体内的BCF大于高添加水平;当饲料中呋喃唑酮含量分别≥0.68 mg/kg和≥0.46 mg/kg时,在该养殖条件下连续投喂30 d,大菱鲆肌肉和皮组织中AOZ残留量≥1.0μg/kg。大菱鲆中呋喃唑酮痕量残留可能与养殖环境污染相关,通过模型预测和科学监控,可以减少养殖过程的带入风险,有效保障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唑酮 3-氨基-2-噁唑烷基酮 大菱鲆 饲料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中营养、呈味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旭东 彭吉星 +5 位作者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赵新楠 冯志华 谭志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2-694,共13页
牡蛎,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俗称蚝、生蚝、海蛎子等,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中国、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均为牡蛎生产大国。牡蛎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目前已发现的牡蛎... 牡蛎,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俗称蚝、生蚝、海蛎子等,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中国、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均为牡蛎生产大国。牡蛎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目前已发现的牡蛎有100多种,主要养殖牡蛎以巨牡蛎属(Crassostrea)和牡蛎属(Ostrea)种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营养物质 呈味物质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砜霉素在鲤鱼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潘明轩 李兆新 +3 位作者 邢丽红 孙晓杰 彭吉星 董晓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172,共7页
本实验在(26±2)℃的养殖水温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了以30 mg/(kg·bw)的剂量对鲤鱼(Cyprinus carpio)进行单次投喂药饵后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在鲤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通过DAS 2.0动... 本实验在(26±2)℃的养殖水温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了以30 mg/(kg·bw)的剂量对鲤鱼(Cyprinus carpio)进行单次投喂药饵后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在鲤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通过DAS 2.0动力学软件分析TAP在鲤鱼体内的药–时数据,结果表明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AP在肌肉、肾脏、肝脏、鱼皮、鳃、脾脏和血浆各组织的药物达峰时间(T_(peak))分别为16、2、16、8、0、2和16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15.6、35.3、12.4、9.0、33.0、11.6 mg/kg和21.0 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84.5、1578.1、777.3、541.1、0.1、478.1 mg/(kg·h)和485.1 mg/(L·h),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11.4、100.2、54.2、41.1、69.5、38.0和71.9 h。TAP在鲤鱼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和消除速率相差较大;在肾脏中的药物达峰时间短且达峰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其消除半衰期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推测肾脏是鲤鱼体内TAP蓄积和代谢的主要器官。按照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文件规定,TAP在水产动物中最高残留限量(MRL)不得高于50μg/kg,本研究中,肌肉、肾脏、肝脏、鱼皮、脾脏和血浆的TAP残留量低于MRL的时间分别从第16、16、12、12、12、10和12天开始,将肌肉和肾脏作为TAP药物残留的靶组织,建议休药期不得低于1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代谢残留 鲤鱼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分布与消除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旭颖 孙晓杰 +5 位作者 郭萌萌 邢丽红 李风铃 彭吉星 朱盼盼 李兆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29-337,共9页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将太平洋牡蛎分别暴露在阿特拉津质量浓度为10μg/L和100μg/L的海水中,研究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特征、组织分布和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暴露质量浓度下,各组织中阿特拉津含量在3~7 d达到平衡,...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将太平洋牡蛎分别暴露在阿特拉津质量浓度为10μg/L和100μg/L的海水中,研究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特征、组织分布和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暴露质量浓度下,各组织中阿特拉津含量在3~7 d达到平衡,半衰期为0.20~0.32 d,生物富集系数为1.68~3.46 mL/g,鳃和内脏团是太平洋牡蛎的主要蓄积靶组织,而闭壳肌中阿特拉津含量最低。太平洋牡蛎对阿特拉津的消除能力随暴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各组织中阿特拉津的含量随净化时间呈指数下降,净化1 d后的消除率为90.1%~97.1%,其主要代谢途径推测为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太平洋牡蛎 蓄积 组织分布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5种磷脂含量的HPLC-ELSD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新楠 彭吉星 +5 位作者 吴海燕 郑关超 郭萌萌 文艺晓 王联珠 谭志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4期10-17,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水产品中5种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方法并测定了几种水产品及水产品性腺组织中5种磷脂的含量。采用氯仿-甲醇(2∶1,V/V)进行磷脂的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HPLC-ELSD对牡蛎(Ostrea gigas tnu... 本研究建立了水产品中5种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方法并测定了几种水产品及水产品性腺组织中5种磷脂的含量。采用氯仿-甲醇(2∶1,V/V)进行磷脂的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HPLC-ELSD对牡蛎(Ostrea gigas tnunb)、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磷虾(Euphausia)以及海胆(Echinoidea)黄、大闸蟹(Eriocheir sinensis)蟹黄、鲟鱼(Acipenser sinensis)子酱、刺参性腺中的磷脂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7%~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75%~9.78%,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良好的精密度。结果显示,上述样品中含量最高的磷脂均为磷脂酰胆碱,其中磷虾粉中磷脂酰胆碱含量最高为29.71~35.30 mg/g。磷脂酰乙醇胺除鲟鱼子酱样品外均有检出,其中刺参和牡蛎冻干粉样品中磷脂酰乙醇胺含量较高,含量范围分别为2.90~3.69 mg/g和2.49~4.40 mg/g,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3种磷脂仅有少数品种有检出,且含量较低。综上,HPLC-ELSD法可以实现对鱼、贝、虾等水产品中5种磷脂组分的快速准确分析及定量,为水产品营养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磷脂 HPLC-ELSD 检测方法 定量分析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贝类对一株拟菱形藻所产多莫酸毒素的蓄积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关超 吴海燕 +4 位作者 彭吉星 郭萌萌 李兆新 李扬 谭志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1期29-35,共7页
以分离自中国台湾海峡的一株产神经毒素多莫酸(domoic acid,DA)的多列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MC4181)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中国3种典型经济贝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 以分离自中国台湾海峡的一株产神经毒素多莫酸(domoic acid,DA)的多列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MC4181)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中国3种典型经济贝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对其所产DA的蓄积能力。结果表明,连续暴露4 d后,3种贝类中DA的蓄积含量、组织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太平洋牡蛎对DA的整体蓄积能力(以软体组织计)显著高于栉孔扇贝和紫贻贝(P<0.01),其最高含量为42.40μg/kg。紫贻贝的软体部质量与DA蓄积含量成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小个体贻贝蓄积DA能力要强于大个体,其他两种贝类中并未发现类似结果。虽然3种贝类的内脏团、外套膜、鳃丝、性腺及闭壳肌均具有一定的DA蓄积能力,但内脏团的蓄积能力最高,栉孔扇贝、紫贻贝和太平洋牡蛎内脏团中的DA含量分别为11.12、1.63和26.96μg/kg。本研究揭示了不同贝类对DA蓄积含量的差异性,初步探讨了贻贝蓄积DA含量与其自身大小的相关性,可为进一步开展贝类食用安全风险评估、促进沿海贝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列拟菱形藻 多莫酸 贝类 蓄积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rmacokinetics of Enrofloxacin and Its Metabolite in Carp (Cyprinus carpio) After a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in Medicated Feed 被引量:1
12
作者 LIU Ying LI Zhaoxin +6 位作者 ZHANG Dahai XING Lihong SUN Weihong SUN Xiaojie peng jixing ZHANG Yonggang LI Xiangu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A precise and reliable analytical method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race levels of enrofloxacin(ENR)and its major metabolite ciprofloxacin(CI... A precise and reliable analytical method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race levels of enrofloxacin(ENR)and its major metabolite ciprofloxacin(CIP)in carp tissues.Optimize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obtained on a Waters Xterra MS C_(18) reversed-phase column using gradient elution with methanol and 0.1%form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including 5mmolL^(-1) of ammonium acetate.The establish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ENR and CIP in tissues of carp following a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in feed at a dosage of 40mgkg^(-1) bw(body weight).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AS 2.0 dynamics software,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ENR was rapidly absorbed and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carp tissues through systemic circulation,and the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scribed with a two-compartment model.The elimination half-lives(t_(1/2β))from muscle,liver,gill,plasma and skin were 131,160,104,132 and 310 h,respectively.The areas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AUC)for these tissues were 491,972,750,249 and 706hmgkg^(-1),respectively.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C_(max))values were 13,29,37,9 and 5mgkg^(-1) with peak times(t_(max))of 8,4,4,2 and 4 h,respectively.Ciprofloxacin,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ENR,was also detected in carp tissues,indicating that only 1.54%of de-ethylation of ENR occurs in carp.At a water temperature of 18℃,the drug withdrawal time was determined to be no less than 24 d while the carp was fed at a single dosage of 4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rinus carpio ENROFLOXACIN CIPROFLOXACIN PHARMACOKINETICS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