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an Index System for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in Tianjin City,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nan tian SHAO Jingli +2 位作者 CAO Xiaoyuan ZHANG Qiulan CUI Yal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25-338,共14页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th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But such kind of evalu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proposed in China. In this study, an evaluation index 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th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But such kind of evalu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proposed in China. In this study,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specifically developed to evaluat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first-level indicators(law enforcement capabi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nd eleven second-level indicators. The second-level indicators include seven mandatory indicators and four optional indicators. Piecewise linear function is used to normalize the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re used to normalize the qualitative indicators. Then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weighting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the target topic. A case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in Tianjin Cit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core in each period,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every district in Tianjin City gradually improved. The overall evaluation score in the early deep groundwater extraction period is 0.12. After a series of deep groundwater protection efforts, this score reached to 0.61 in 2007, and met the regulation criteria.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further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orts in Tianjin City should be focused on building a dynamic database to collect comprehensive deep well-log data; and on a reasonable desig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network. It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dex system is suitable to locate the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ground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o guide further improvements. It can then be used to protect deep ground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law enforcement capability management ability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南天 曹文庚 +2 位作者 任印国 孙龙 高媛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研究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对地下水漏斗演变的影响,以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2003年至2022年的相对变化作为识别目标,从气象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和含水层水力学特性4个方面进行考虑,选取8个具体指标构建特征变量数据集,使用逻... 为研究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对地下水漏斗演变的影响,以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2003年至2022年的相对变化作为识别目标,从气象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和含水层水力学特性4个方面进行考虑,选取8个具体指标构建特征变量数据集,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方法建立漏斗演变识别模型,并利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决定系数R^(2)对拟合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随机森林为最优模型。进而利用模型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漏斗演变规律,阐明具体因素对漏斗演变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京津冀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在2010年之前整体呈扩张趋势,之后在部分地区呈现缩减和消失的态势。河湖补水前,地下水漏斗发展主要受开采影响,其重要度约50%;2018年后河湖补水对抑制漏斗扩张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重要度达16%。从发展过程来看,地下水开采依然是控制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对比宁柏隆和高蠡清两个典型浅层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变化可知,河道生态补水对宁柏隆漏斗变化的贡献率接近10%,而对高蠡清漏斗变化影响的重要度仅为1%,因此持续的河流生态补水对宁柏隆漏斗水位恢复会产生积极影响,而对于高蠡清漏斗则需要以水源置换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量为关键手段实现水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平原 地下水降落漏斗 多源数据驱动模型 机器学习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优化的河套盆地地下水砷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宇 曹文庚 +4 位作者 张春菊 翟文华 任宇 南天 李泽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河套盆地浅层地下水砷污染严重超标,其潜在的高砷风险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宏观尺度的高砷地下水风险分布认识仍显不足。本研究以605个浅层地下水样数据以及沉积环境、气候、人类活动、土壤理化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因... 河套盆地浅层地下水砷污染严重超标,其潜在的高砷风险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宏观尺度的高砷地下水风险分布认识仍显不足。本研究以605个浅层地下水样数据以及沉积环境、气候、人类活动、土壤理化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因子为数据源,构建了以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支持向量机(SVM)为基学习器,线性判别分析(LDA)为元学习器的高砷地下水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预测了研究区地下水砷风险分布,并对影响该地区地下水砷风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识别。研究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浓度超标(>10μg/L)率为49.59%,多集中在改道形成的古河道影响带和黄河决口扇;构建的Stacking集成模型比单一模型中性能最优的RF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和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1%和3.2%;高风险区面积达到525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8.44%;沉积环境是影响高砷地下水风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素,对模型准确性贡献度高达25.06%。研究结果能够为地下水砷风险分布制图提供方法及参考,对地区饮水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ing集成学习 地下水 高砷 风险分布 河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采治理下雄安新区地下水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朱静思 王哲 +1 位作者 南天 马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雄安新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影响控制因素,对保障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1年逐年分层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对雄安新区浅深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采用随机森林、... 雄安新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影响控制因素,对保障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1年逐年分层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对雄安新区浅深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采用随机森林、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了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在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的综合影响下,2014年以来雄安新区地下水水位呈企稳回升态势,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均回升0.11 m,2017年以来深层承压水水位年均回升0.64 m;(2)地下水开采、降水和河湖生态补水是影响雄安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的主控因素。近20年来开采量、降水量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贡献率平均为55%、42%,分阶段贡献率分析表明,大规模生态补水对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形成了有效补给。(3)2019—2021年降水偏多对雄安新区水位回升的贡献率高达63%,扣除降水影响,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补水、水源置换等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以巩固保持已取得的治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水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检测方法对骨结核的诊断价值比较
5
作者 李晓琴 马志强 +3 位作者 田楠 陈薇 李才信 周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涂片抗酸染色、TB-DNA、Xpert MTB/RIF、结核菌培养等4种检测方法对骨结核诊断的价值对比。方法对骨外科1 a内住院骨质破坏患者的病灶周围脓液,用4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 目的探讨涂片抗酸染色、TB-DNA、Xpert MTB/RIF、结核菌培养等4种检测方法对骨结核诊断的价值对比。方法对骨外科1 a内住院骨质破坏患者的病灶周围脓液,用4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对象中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脓液涂片查抗酸杆菌灵敏度为31.75%,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53.74%,约登指数为0.32;TB-DNA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8.00%,阳性预测值98.25%,阴性预测值87.50%,约登指数为0.87;Xpert MTB/RIF灵敏度为95.23%,特异度为68.00%,阳性预测值78.95%,阴性预测值91.90%,约登指数为0.63;脓液结核菌培养灵敏度为41.27%,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57.47%,约登指数为0.41,(χ^(2)=77.354,P<0.005)4种检测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检测方法中,TB-DNA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Xpert MTB/RIF灵敏度较好,TB-DNA和Xpert MTB/RIF的真实性较好,同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对骨结核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片抗酸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 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检测 结核菌培养 骨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和行为激活系统对抑郁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6
作者 南恬 罗跃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BIS)、行为激活系统(BAS)与抑郁、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述情障碍在BIS、BAS和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5月通过线上问卷星平台向四川、深圳等地高校大学生发放量表,包括BIS、BAS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 目的探究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BIS)、行为激活系统(BAS)与抑郁、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述情障碍在BIS、BAS和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5月通过线上问卷星平台向四川、深圳等地高校大学生发放量表,包括BIS、BAS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BDI)及述情障碍量表(BVAQ),共对1152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与BIS呈正相关(r=0.392,P<0.001),与BAS呈负相关(r=-0.268,P<0.001);述情障碍与抑郁呈负相关(r=-0.206,P<0.001),与BIS(r=0.123,P<0.001)、BAS(r=0.339,P<0.001)呈正相关;大学生BIS(β=0.413,P<0.001)、BAS(β=-0.200,P<0.001)直接影响抑郁,述情障碍在行为系统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BIS正向影响抑郁、BAS负向影响抑郁,且述情障碍在其BIS、BAS以及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情障碍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抑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保定平原地下水质量演变预测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曹文庚 杨会峰 +3 位作者 高媛媛 南天 王哲 徐素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4-935,共12页
由于多年大规模过度开采地下水,南水北调受水区保定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部分含水层疏干,进而引发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地下水压采工作持续推进,河湖生态补水工作的全面展开,华北平原... 由于多年大规模过度开采地下水,南水北调受水区保定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部分含水层疏干,进而引发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地下水压采工作持续推进,河湖生态补水工作的全面展开,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位已呈现回升趋势。本文针对华北平原典型区域——南水北调受水区保定平原开展地下水位回升条件下的水质演化预测研究,采用电位分布-多点位络合模型(CD-MUSIC)预测2030年浅层地下水位上升后,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表面络合作用、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吸附作用、离子的竞争与协同吸附效应,以及不同矿物的溶解平衡反应。结果表明:至2030年保定平原浅层地下水位整体上升后,水质逐渐向盐化方向发展,HCO3-SO4型水代替HCO3型水成为保定平原主要的阴离子水化学类型,平原东部高阳-蠡县地区出现了Cl型水,Na-Ca型水成为保定平原中东部地区主要的阳离子水化学类型;地层中岩盐及石膏的矿物溶解造成平原西部的山前冲洪积扇地区TDS含量显著上升,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域受到强烈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影响,Ca、Mg含量显著下降,TDS及硬度下降明显,水位恢复对地下水漏斗区域水质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水岩相互作用 南水北调受水区 水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典型区地下水回补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曹文庚 文爱欣 +4 位作者 南天 王哲 高媛媛 崔亚莉 孙晓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大清河流域是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最为突出的地区,为了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流域内山区-平原一体化地下水回补适宜性评价。选取地下水位埋深、渗透系数、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距离、距离水库距离、降水入渗系数、有效储水空... 大清河流域是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最为突出的地区,为了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流域内山区-平原一体化地下水回补适宜性评价。选取地下水位埋深、渗透系数、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距离、距离水库距离、降水入渗系数、有效储水空间、坡度和地表高程构建GIS-AHP决策模型得到研究区回补适宜性分区图,并使用数值模拟评估回补效果。研究表明:回补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拒马河、青龙河、唐河、磁河的近山前河段,占总评价区域的4.5%;同时,根据回补适宜评价结果对河道分段精细化补水,能大大减缓地下水储变量下降速度,回补最佳。因此,基于GIS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流域地下水回补适宜评价,有助于大幅提高区内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最优超采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回补 适宜性 地下水储变量 GIS-AHP决策模型 数值模拟 大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地下水环境背景值与污染风险评价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曹文庚 付宇 +5 位作者 南天 任宇 张栋 孙晓悦 翟文华 帅官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08-2424,共17页
地下水资源在世界各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类生存发展、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和污染风险评价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复杂,... 地下水资源在世界各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类生存发展、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和污染风险评价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复杂,地下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地下水样品采集的小样本问题与大尺度区域的高计算代价,都对传统的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构成了极大挑战。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已成为水文地质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通过智能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挖掘,在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分布、变化以及赋存机制等方向已得到探索和尝试。本文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在地下水污染研究方面应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涵盖了以聚类为主的非监督学习算法,以回归为主的监督学习算法,以提升算法效率为目标的混合算法,以及以神经网络为核心的深度结构算法,展示了不同类型算法在地下水污染研究方面的成果,详细归纳了各种算法的机理,对算法的技术优劣及适用方向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机器学习在地下水污染方面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建议探索高效集成学习模型,以弥补单一算法的不足,同时发展面向小样本的深度学习建模技术,提高地下水污染评价精度,拓展和丰富新方法新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机器学习 风险评价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与泰森去丛聚的代表性地下水位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玮 曹文庚 +3 位作者 徐丽霞 南天 高媛媛 聂子一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6-885,共10页
在总结前人常用的区域水位变化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泰森多边形去丛聚和水均衡法等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群井多年连续观测水位数据和储变量数据求解代表性地下水位的新方法,并在数值模拟算例与实例研究区分别进行了计... 在总结前人常用的区域水位变化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泰森多边形去丛聚和水均衡法等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群井多年连续观测水位数据和储变量数据求解代表性地下水位的新方法,并在数值模拟算例与实例研究区分别进行了计算和验证。结果表明:在算例中使用本方法得到的代表性地下水位结果与传统水均衡法计算结果相比准确度可达90.5%;在实例计算中使用定兴县8口井连续5年水位数据和储变量数据计算得到定兴县2019年代表性地下水位变化值为0.16 m,相较水均衡法计算结果新方法的准确度达到93.3%,算例与实例结果均较为准确,计算结果可用于代表性地下水位变化值快速、科学表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简化代表性地下水位变化的计算工作并为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K-MEANS聚类 泰森多边形 代表性水位 超采治理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oCrCuFeNi高熵合金原子尺度的实时变形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仝永刚 田楠 +5 位作者 陈浩 张显程 胡永乐 吉希希 张明军 赵超杰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156-1163,共8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在2×10^(8)~1×10^(10)s^(-1)的不同应变率和10~1200 K的不同温度下进行拉伸试验,并研究纳米CoCrCuFeNi高熵合金的实时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温和低应变速率下的主要变形机制是晶界滑移。随着温度的...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在2×10^(8)~1×10^(10)s^(-1)的不同应变率和10~1200 K的不同温度下进行拉伸试验,并研究纳米CoCrCuFeNi高熵合金的实时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温和低应变速率下的主要变形机制是晶界滑移。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位错滑移取代晶界滑移来控制塑性变形,进而提高合金的强度。此外,为进一步研究晶界对力学行为的影响,对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合金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当晶粒尺寸过小时,纳米高熵合金的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反Hall-Petch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高熵合金 错位演化 变形机制 应变速率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趋势化随机参数场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南天 曹文庚 +2 位作者 王卓然 张娟娟 张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1-601,共11页
水文地质参数场的刻画是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通常来讲,参数场合理性程度越高,模型拟合精度越高。本次研究将随机方法和参数空间分布表达进行结合,提出了趋势化随机参数场的构建方法。以渗透系数为研究对象,... 水文地质参数场的刻画是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通常来讲,参数场合理性程度越高,模型拟合精度越高。本次研究将随机方法和参数空间分布表达进行结合,提出了趋势化随机参数场的构建方法。以渗透系数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MCMC采样和样本数据特征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数据结构,进而根据样本空间分布特征对其进行趋势化处理,最终形成趋势化的渗透系数场。通过算例分析,利用趋势化处理后的渗透系数场能够大幅提高模拟精度,相比传统赋均值方法其误差可降至原来的1/3。在北京大兴跌隆起地区进行的实例应用说明,趋势化渗透系数场对提升岩性粒径较大(中砂以上)地区模拟精度效果显著,案例中粗砂区域渗透系数经趋势化处理后平均拟合误差由2.76 m下降至0.64 m;而对岩性以细砂及以下粒径为主的区域模拟精度提升并不明显。总体来说,该方法可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优化提供借鉴,提升模型拟合精度,从而更加合理地刻画地下水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系数 地下水数值模拟 模型优化 随机方法 趋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学龄前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南甜 张增梅 王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学龄前患儿围术期各个阶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6月医院择期手术的学龄前患儿59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学龄前患儿围术期各个阶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6月医院择期手术的学龄前患儿59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导向理论,在术前访视阶段、术日手术阶段及术后2 d随访,针对患儿在围术期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采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YPAS-SF)评价患儿在术前访视后、进入手术室时的焦虑评分;采用麻醉合作量表(ICC)评价患儿麻醉初期诱导阶段的配合程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两组mYPAS-SF得分比较,在术前访视后、进入手术室时,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CC得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目标导向理论,在围术期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同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理论 学龄前儿童 焦虑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电柜温度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宏宇 朱金保 +2 位作者 南添 刘芳 李兴文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9年第24期6-11,共6页
温升是影响配电柜等电力设备正常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计算和分析热平衡状态下配电柜的温度场分布特性与流场分布特性对降低配电柜温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额定电流2500 A的低压配电柜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采用电-... 温升是影响配电柜等电力设备正常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计算和分析热平衡状态下配电柜的温度场分布特性与流场分布特性对降低配电柜温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额定电流2500 A的低压配电柜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采用电-磁-热-流多场耦合的方法,建立了配电柜多物理场耦合的仿真计算模型。采用自然对流和辐射散热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是否计及邻近效应和趋肤效应下的配电柜外壳和载流导体的温度场分布特性,并进行了温升实验加以验证。此外,探究了不同电流条件下低压配电柜的温度场分布特性和流场分布特性。计算结果对配电柜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升 多物理场耦合 自然对流 辐射散热 邻近效应 趋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地下水压采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振生 曹文庚 +1 位作者 南天 屈吉鸿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保定市平原区由于大规模超采地下水,引发了诸如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2014年起,水利部组织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有必要针对地下水压采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以支撑地下水保护工作的推进与... 保定市平原区由于大规模超采地下水,引发了诸如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2014年起,水利部组织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有必要针对地下水压采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以支撑地下水保护工作的推进与完善。以保定市平原区为研究对象,从地下水供水结构、水位变化、水资源角度出发,对压采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保定市区、顺平县和易县压采效果差,因为上述区域水位减幅和超采变化率较低,工业地下水供水占比依然较高。满城县和高阳县的压采效果等级为良好,该区水位恢复的各项指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指标有较高得分;其次该区的居民、农业、工业的地下水供水占比较低。总体来讲,本次建立的指标体系反映地下水压采效果,为保定市平原区进一步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地下水压采考核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压采效果 层次分析法 指标评价体系 水位恢复 保定市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umn test-based features analysis of clogging in artificial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in Beijing 被引量:1
16
作者 nan tian SHAO Jing-li CUI Ya-li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2期88-95,共8页
With the completion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plenty of high quality water will be transported to Beijing. To restore the groundwater level in Beijing, part of transferred water is planned to be ... With the completion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plenty of high quality water will be transported to Beijing. To restore the groundwater level in Beijing, part of transferred water is planned to be used for artificial recharge. Clogging is an unavoidable challenge in the artificial recharge process. Therefore, a test is designed to analyse clogging duration and scope of influence and to test the reinjection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recharge media. The test employs the self-designed sand column system with variable spacing and section monitoring, composed of four parts: Sand column, water-supply system, pressure-test system and flow-test system, to simulate the clogging of artificial recharge of sand and gravel pits.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levels of all sand column sections are obtained to analyse the clogging of the injec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media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n this experiment, two kinds of media are used–round gravel from sand and gravel pit in Xihuang village and the sand from sand and gravel pit by the Yongding Ri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recharge fluid are respectively 0.5 g/L and 1 g/L. The results show that clogging usually lasts for 20 hrs., and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rops to the original 10%. Clogging usually occurs at 0–12 cm section of the sand column. The scope of influence is 0–60 cm. In column 3 and 4, whose average particle sizes are larger, section 20–50 cm also suffers from clogging, apart from section 0–12 cm. The effective recharge times are respectively 33 hrs. in column 1, 14 hrs. in column 2, 12 hrs. in column 3 and 12 hrs. in column 4. The larger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is, the quicker the clogging occurs. In media of larger particles, the change in suspension concentration does no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gging. In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during artificial recharge, the conditions of reinjection medium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recharge be employed in order to improve effective recharg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harge clogging test Recharge conditions Hydraulic conductivity Clogging scope of influence Clogging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利用硫酸和锂云母低温固相反应提取碱金属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小毛 刘剑叶 +2 位作者 吴进方 南天 南东东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15期144-146,共3页
锂云母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是钽铌开采尾矿经浮选得到的副产品,锂云母矿中含有Li、Na、K、Rb、Cs、Al和F等多种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因此锂云母也是提取稀有金属铷、铯的重要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锂云母矿为原料,... 锂云母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是钽铌开采尾矿经浮选得到的副产品,锂云母矿中含有Li、Na、K、Rb、Cs、Al和F等多种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因此锂云母也是提取稀有金属铷、铯的重要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锂云母矿为原料,研究利用硫酸与锂云母的低温固相反应提取碱金属盐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利用硫酸和锂云母低温固相反应提取碱金属盐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浓硫酸的用量,能耗较低,并且该方法中碱金属盐的浸出率为95%~97%,大于现有技术的碱金属盐浸出率90%~93%。该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反应条件简单,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 硫酸 低温固相反应 碱金属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ensing Layer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Based on Trusted Groups
18
作者 Bei Gong Xipeng Zhang +2 位作者 Shen He nan tian Yubo W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9年第10期151-173,共23页
There are many heterogeneous sensing nodes in the sensing layer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amount of data transmission is huge, which puts high requirements on the allocation of network bandwidth. At the same ... There are many heterogeneous sensing nodes in the sensing layer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amount of data transmission is huge, which puts high requirements on the allocation of network bandwidth. At the same time, untrusted sensing nodes maliciously invade network resources. Therefore, how to confirm whether a sensing node is trusted and reasonably allocate network resource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o resolve this issu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nsing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based on trusted groups. Through the sensing node comput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measurement, we can identify and exclude untrusted nodes, so the trusted group can be built. Then the network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of the link, a network resource fusion model of IPv4 and IPv6 is proposed. On this basis, a global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is further proposed. Afterward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data transmission behavior ensures data security during transmiss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the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existing network ap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trust of nodes and achieve trusted data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of THINGS TRUST measurement link BANDWIDTH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ata trans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南进喜 南天 +3 位作者 刘剑叶 吴进方 南东东 曾小毛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22期229-230,共2页
全球都非常关注能源金属锂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锂资源的数量和技术的限制。多数锂资源的竞争态势会逐步加剧。本文在分析完锂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国内锂资源行业发展的趋势,重点提出了统筹开发管理的意见和形式,进而有效地提高我国... 全球都非常关注能源金属锂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锂资源的数量和技术的限制。多数锂资源的竞争态势会逐步加剧。本文在分析完锂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国内锂资源行业发展的趋势,重点提出了统筹开发管理的意见和形式,进而有效地提高我国锂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最终,在加强锂资源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让我国的锂产业更好地向前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资源 开发利用 利用现状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borehol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n lithology field simulation
20
作者 nan tian GUO Si-jia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年第4期295-308,共14页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drill samples on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of the lithology field. This research mainly applies the variation function method in geo-statistics, a...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drill samples on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of the lithology field. This research mainly applies the variation function method in geo-statistics, and determines important indicators such as the variation, and then the lithology field is simulated by sequence index simulation. It is shown that(1) simulation erro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ampling density;(2) at the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this study, when the sampling density reaches 40/km^2, the average error of the lithology field simulation can be less than 2.0%;(3) in the study mode of exampl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random sampling in the whole region are the most ideal, with an average error of 5.4%. The average error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centralized sampling is about 10 times that of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4) known from the influence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study sample unevenness influence on the imitation results, under the same sample size, the simulation erro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ost adjacent index. When the nearest index reaches 1, the simulation error will be less than 6%, and the error variable range is within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TION function LITHOLOGY field SIMULATION Nearest index SEQUENCE INDICATOR SIMULATION Sampl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