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陵山地果园全液压遥控式履带动力底盘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善军 陈辉龙 +3 位作者 彭际博 孟亮 张鑫 李明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7,201,共10页
针对目前丘陵山地果园作业农用底盘整机体积大、行驶作业操作繁琐和通过性差等问题,结合丘陵山地果园开沟、除草和修剪等农艺管理环节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款全液压遥控式履带动力底盘。首先,对动力底盘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 针对目前丘陵山地果园作业农用底盘整机体积大、行驶作业操作繁琐和通过性差等问题,结合丘陵山地果园开沟、除草和修剪等农艺管理环节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款全液压遥控式履带动力底盘。首先,对动力底盘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前置挂载机构、行走系、变幅宽底盘、液压系统、遥控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相应的匹配选型;最后,对整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底盘在最小幅宽(1220 mm)和最大幅宽(1620 mm)的直线行驶偏移率分别为2.24%和2.2%,均满足相应国家标准(≤6%)要求。底盘的转向机动性能良好,最小幅宽原地转弯半径为905 mm,可适应丘陵山地果园相对狭窄的坡地作业环境。遥控操作上下斜坡、翻越田埂、跨越畦沟等过程平稳,满足丘陵山地果园非结构化地形行走要求。挂载链式开沟器进行开沟作业时,沟深稳定系数为88.5%,沟宽稳定系数为92.5%,满足国家标准(≥85%)要求。整机工作性能满足丘陵果园复杂坡度地形管理作业要求,可为丘陵山地果园田间管理作业的有效实施提供综合应用平台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果园 全液压驱动 变幅宽履带动力底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减少井间干扰的引射器研究
2
作者 龙雪 冯旻祎 +1 位作者 孟良 付亦升 《广州化工》 2025年第3期155-158,共4页
页岩气采用滚动开发的方式,且存在部分平台在煤层气和页岩气同平台开采,并且有部分平台存在煤层气和页岩气同平台开采的情况,气井之间压力差异显著,同平台井间干扰严重制约着低压井的生产。通过运用引射增压技术,能够实现高压气井与低... 页岩气采用滚动开发的方式,且存在部分平台在煤层气和页岩气同平台开采,并且有部分平台存在煤层气和页岩气同平台开采的情况,气井之间压力差异显著,同平台井间干扰严重制约着低压井的生产。通过运用引射增压技术,能够实现高压气井与低压气井之间的能量传递,从而达到利用高压气井能量以及为低压气井增压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引射增压技术的原理和结构,并运用气体动力学方法对引射器进行设计,利用FLUENT软件作为求解工具,对设计的引射装置开展数值模拟,获得了引射器内流体的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同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引射器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和初步设计相比,将引射系数从0.23提升至0.31,验证了引射器可利用高压气井井的压力,减少井间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数值模拟 压力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气固两相掺混燃烧过程评价方法
3
作者 黄利亚 薛鸿涵 +2 位作者 张家瑞 孟梁 杨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了合理地评价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一次燃气/空气掺混燃烧过程,提出一种基于颗粒质量浓度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掺混燃烧过程评价方法。建立发动机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了地面试验验证;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补燃室掺混燃烧过程,通过... 为了合理地评价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一次燃气/空气掺混燃烧过程,提出一种基于颗粒质量浓度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掺混燃烧过程评价方法。建立发动机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了地面试验验证;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补燃室掺混燃烧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不同定义方式掺混度与燃烧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提出的颗粒掺混度与颗粒燃烧效率二者间显示出最大程度的相关性,不同工况下的平均最大信息系数达到了0.9163。一次燃气/空气掺混与燃烧过程体现以下相关性规律:颗粒燃烧效率随颗粒掺混度的增大而增加,当颗粒掺混度超过一定阈值后,颗粒燃烧效率保持相对稳定。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掺混度 气固两相 掺混燃烧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点阵动力学性能的变截面梁修正方法
4
作者 朱熙 孟亮 +4 位作者 张靖 王锦涛 高彤 朱继宏 张卫红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6期164-173,共10页
增材制造点阵结构在航空航天先进结构设计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大规模点阵结构静动力学性能的高精高效仿真分析提出了迫切需求。提出增材制造点阵结构变截面梁修正的仿真分析方法,依据3D打印点阵结构动力学响应,构建并求解变截面梁单... 增材制造点阵结构在航空航天先进结构设计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大规模点阵结构静动力学性能的高精高效仿真分析提出了迫切需求。提出增材制造点阵结构变截面梁修正的仿真分析方法,依据3D打印点阵结构动力学响应,构建并求解变截面梁单元几何参数的反问题模型,针对不同杆径尺寸(直径1.00~2.00 mm)点阵结构,分别开展变截面梁参数的反问题标定;建立变截面梁几何参数随杆径变化的插值模型,并针对不同杆径尺寸点阵结构和梯度点阵开展变截面梁几何参数插值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增材制造点阵结构变截面梁单元仿真分析模型与基于实体单元的模型相比,同等精度下,动力学性能分析效率提升显著,有望为复杂梯度点阵结构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高效准确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点阵结构 变截面梁 反问题求解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塞内卡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周函蓉 苏世博 +8 位作者 孙明霞 蒙靓 杨巍 史鑫琪 李鑫 安同庆 蔡雪辉 王海伟 孟凡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4-1042,共9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A型塞内卡病毒(SVA)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SVA粒子免疫BALB/c小鼠3次,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SVA单克隆抗体(MAb)。结果显示,共获得7株能够稳定分泌SV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过碘酸钠法将其中5...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A型塞内卡病毒(SVA)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SVA粒子免疫BALB/c小鼠3次,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SVA单克隆抗体(MAb)。结果显示,共获得7株能够稳定分泌SV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过碘酸钠法将其中5株MAb标记HRP(MAb-HRP),并采用ELISA法检测标记效果。将7株MAb与5株MAb-HRP两两组合进行抗体配对试验。结果显示,5株MAb均标记上HRP,且其中各稀释度标记的MAb 2C8-HRP的反应性均最强;当MAb 2G7作为捕获抗体,MAb 2C8-HRP作为检测抗体时,P/N值最大,表明这两种MAb的配对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各反应条件初步建立检测SVA的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方法。利用建立的DAS-ELISA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O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和SVA,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检测SVA,其他常见的猪源病毒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利用本研究建立的DAS-ELISA方法分别检测系列稀释的SVA上清液(1~1:80000,对应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7.5TCID50/mL~1.25×10^(2.5)TCID_(50)/mL)和2倍倍比稀释的SVA猪阳性猪血清(1:2~1:256),同时采用猪塞内卡病毒抗原(SVA-Ag)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上述SVA上清液和SVA猪阳性血清,评估本研究建立DAS-ELISA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显示SVA稀释40000倍后,其OD450nm值仍大于临界值0.115,即该方法对SVA上清液的检测限为2.5×10^(2.5)TCID_(50)/mL,且1:64倍稀释的SVA猪阳性血清样品仍为阳性;(SVA-Ag)ELISA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的SVA最大稀释度为1:20000,即对SVA上清液的检测限为5×10^(2.5)TCID_(50)/mL,且仅能检测到稀释至32倍的SVA猪阳性血清,均低于本实验建立的DAS-ELISA方法,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对4份SVA猪阳性血清和1份SVA猪阴性血清采用DAS-ELISA方法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间和批内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重复性较好。对采集的205份疑似SVA感染的猪扁桃体组织、鼻咽拭子及血清样品分别采用DAS-ELISA及RT-PCR方法检测。DAS-ELISA的检测结果显示,36份样品为阳性,169份样品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50份样品为阳性,155份样品为阴性。经计算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72%(36/50),总符合率为93%(191/205)。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AS-ELISA适用于大规模多种临床样品的检测,为SVA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塞内卡病毒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Strep-tag II的重组塞内卡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6
作者 史家宝 蒙靓 +4 位作者 肖培宇 范峻豪 安同庆 王海伟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构建表达Strep-tag II的重组塞内卡病毒(SVA),本研究在感染性cDNA克隆p SVA-I212V/S460L的基础上,采用重叠延伸PCR扩增Strep-tag II并采用无缝克隆法将其插入SVA VP1基因C端,构建感染性cDNA克隆,命名为p SVA-Strep,并采用双酶切和测... 为构建表达Strep-tag II的重组塞内卡病毒(SVA),本研究在感染性cDNA克隆p SVA-I212V/S460L的基础上,采用重叠延伸PCR扩增Strep-tag II并采用无缝克隆法将其插入SVA VP1基因C端,构建感染性cDNA克隆,命名为p SVA-Strep,并采用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p SVA-Strep转染BHK-21细胞拯救重组病毒,收集病变细胞上清,并将含有病毒的细胞上清和野生型SVA(SVA-WT)分别感染BHK-21细胞,以未感染病毒的BHK-2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感染后24 h分别以鼠源SVA VP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5D10(1∶1000)、鼠源Strep-tag II MAb(1∶2000)作为一抗,以FITC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 G(1∶2000)为二抗,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重组病毒鉴定。IFA结果显示,以鼠源SVA VP2蛋白MAb 5D10为一抗,SVA-WT和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以Strep-tag II MAb作为一抗时,仅有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经SVA-WT感染的BHK-21细胞及阴性对照细胞均无绿色荧光,表明拯救了Strep-tag II标记的重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r SVA-Strep。将r SVA-Strep在BHK-21细胞中连续传10代,每隔2代采用引物VP1-F/R经PCR鉴定并对第10代重组病毒的VP1基因测序以鉴定r SVA-Strep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每隔两代的重组病毒经PCR扩增后均出现约780 bp的目的条带,第10代重组病毒扩增的VP1基因测序结果显示Strep-tag II基因仍在重组病毒中,且无基因突变,表明r SVA-Strep的遗传稳定性较强;将SVA-WT和r SVA-Strep分别以MOI 0.01感染BHK-21细胞,在感染后4 h、8 h、12 h、24 h、36 h、48 h和72 h收获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36 h内r SVA-Strep和SVA-WT生长动力学基本一致,表明Strep-tag II的引入在病毒感染36 h内对SVA的复制基本无影响。采用0.2%甲醛充分灭活r SVA-Strep,并利用Strep-TactinRXT Purification纯化试剂盒纯化该灭活病毒,将r SVA-Strep灭活病毒上清加至Strep-Tactin亲和层析柱,分别用不同体积洗脱缓冲液依次洗脱病毒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病毒的纯化效果。对纯化过程中不同洗脱液洗脱病毒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体积的洗脱液中E1、E2和E3均出现VP0和VP2两条带,且E1和E2的条带最明显,表明洗脱缓冲液的最佳洗脱体积约为2.2 CV;以上结果表明r SVA-Strep可通过Strep-Tactin亲和层析柱一步法纯化。本研究在SVA中插入Strep-tag II标签,为SVA灭活疫苗的快速纯化提供技术手段,也为其他病原的快速纯化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 Strep-tag II 感染性克隆 抗原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探究4-HO-MiPT染毒斑马鱼脑部代谢组学变化
7
作者 陈宇彬 于交远 +2 位作者 孟梁 刘猛 赵森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9-711,共13页
为评价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4-羟基-N-甲基-N-异丙基色胺(4-HO-MiPT)对大脑的毒性效应,本实验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进行自发活动行为记录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分析斑马鱼大脑长... 为评价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4-羟基-N-甲基-N-异丙基色胺(4-HO-MiPT)对大脑的毒性效应,本实验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进行自发活动行为记录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分析斑马鱼大脑长期染毒后的代谢产物,并在转录水平上检测斑马鱼脑部目标基因的变化。结果表明,注射药物4-HO-MiPT后,斑马鱼运动速度明显减慢,运动范围明显缩小。从斑马鱼大脑检测出37种差异代谢产物,其中7种升高,30种降低,并导致6条代谢通路改变。脑部基因转录水平检测发现,4个神经系统的基因转录水平下降,对大脑细胞产生影响。本实验证明了4-HO-MiPT对斑马鱼大脑产生毒性效应,对神经系统、免疫功能造成损害并影响体内代谢,对斑马鱼行为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从4-HO-MiPT造成的内源性影响推测其可能致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N-甲基-N-异丙基色胺(4-HO-MiPT)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 斑马鱼 行为模型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微球的可控构筑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8
作者 韩照徽 孟良 +2 位作者 秦晨 曹海亮 侯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3-1341,共9页
硬碳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比容量高和安全性好等特性,是理想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物质及其衍生物由于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可作为制备硬碳的绿色低成本碳源。然而,采用传统的直接碳化策略难以精确调控硬碳材料的微观结构,不利于提升材... 硬碳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比容量高和安全性好等特性,是理想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物质及其衍生物由于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可作为制备硬碳的绿色低成本碳源。然而,采用传统的直接碳化策略难以精确调控硬碳材料的微观结构,不利于提升材料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本文利用喷雾冷冻干燥和低温热解技术成功制备了多孔碳微球(PCG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手段并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PCGS的的直径在10~60μm,其储钠性能明显优于采用直接碳化法制得的硬碳材料。在0.1 C电流密度下,PCGS的可逆比容量高达280 mA·h/g,在0.2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比容量仍然保持在230 mA·h/g,容量保持率为92%。此外,还采用原位拉曼技术研究了多孔碳微球的储钠机理。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高性能硬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性能优化提供实验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 多孔碳微球 淀粉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波动下基于并网逆变器的电网阻抗在线测量方法
9
作者 孟良 胡雪凯 +3 位作者 肖霖涛 肖国春 高子鹏 姬朋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56,共8页
电网频率波动和测量频率对电网工频阻抗的准确测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对影响电网阻抗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电流信号注入的在线阻抗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基波电流相位相同处注入相邻的两段互补扰... 电网频率波动和测量频率对电网工频阻抗的准确测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对影响电网阻抗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电流信号注入的在线阻抗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基波电流相位相同处注入相邻的两段互补扰动电流,运用基波消去的方法降低了基波泄漏影响,相对地提高了测量信噪比;在减小电网频率波动对测量影响的同时,使测量频率可以更加接近工频。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实际电网工频阻抗测量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阻抗 频率波动 测量频率 互补电流信号注入 在线阻抗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系统闪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灿 周文 +3 位作者 胡雪凯 闫鹏 孟良 刘军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205,共8页
与交流配电系统一样,表征直流配电系统特征指标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也在时刻变化着且其变化幅度、变化频度均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导致接入电网的照明类负载灯光照度的随机变化,引起感受体—人对照度变化的视感即常说的闪变。相比于交流... 与交流配电系统一样,表征直流配电系统特征指标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也在时刻变化着且其变化幅度、变化频度均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导致接入电网的照明类负载灯光照度的随机变化,引起感受体—人对照度变化的视感即常说的闪变。相比于交流配电系统已有公认的、标准化的闪变测量方法,直流配电系统的闪变测量方法目前还处于研究探讨之中。文中基于直流配电系统的特点,在分析传统交流配电系统平方解调闪变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配电系统的去平方解调闪变测量方法;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在较宽的闪变变化范围内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大大优于传统的基于平方解调的闪变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照度 闪变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混凝土坝表观裂缝特征提取方法
11
作者 王琳琳 孟良 +2 位作者 卜博雅 钟胜 李俊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36,共8页
为了解决混凝土坝环境复杂造成现有算法裂缝检测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混凝土坝裂缝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以轻量型网络替换原始骨干网络提取图像特征,降低模型复杂度;扩充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提升编... 为了解决混凝土坝环境复杂造成现有算法裂缝检测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混凝土坝裂缝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以轻量型网络替换原始骨干网络提取图像特征,降低模型复杂度;扩充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提升编码器感受野;采用多尺度特征融合策略,提高边缘信息利用率;优化模型损失函数,克服像素不均衡的困难.采用自制混凝土坝表观裂缝图像数据集对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了验证与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改进网络能准确地实现复杂背景下混凝土坝表观裂缝特征的提取,分割裂缝图像的交并比与像素精度分别为72.85%与85.36%,裂缝分割效果也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可为长期混凝土坝面裂缝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裂缝检测 图像分割 DeepLabv3+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补偿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良 胡雪凯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负载投切、功率波动和二倍频注入导致的直流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建立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离散状态空间矩阵,并以输入电流为扰动量。其次,设计B...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负载投切、功率波动和二倍频注入导致的直流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建立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离散状态空间矩阵,并以输入电流为扰动量。其次,设计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基于模型的内环电流预测控制和外环电压控制。然后,针对电流扰动设计基于残差生成器的动态补偿控制结构,并求解动态补偿控制器Q(z),同时利用最小二乘递推算法进行参数辨识,减少模型不确定性对动态补偿控制策略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该补偿控制结构在不改变原预测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解决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增强整个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预测控制 残差生成器 动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建筑群模型的行人高度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楚晨晖 孟亮 朱瑶瑶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行人高度风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考察指标。为研究建筑群的不同布局形式对行人高度(Z=1.5 m)风环境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标准建筑群模型进行了风环境数值模拟。首先,进行了网格无关性检验和模拟准确性检验,确定了可靠... 行人高度风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考察指标。为研究建筑群的不同布局形式对行人高度(Z=1.5 m)风环境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标准建筑群模型进行了风环境数值模拟。首先,进行了网格无关性检验和模拟准确性检验,确定了可靠的网格方案和模拟条件。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并总结了标准建筑群模型的中心区域范围内的平均风速场、迹线场分布规律。接着改变建筑群模型的建筑密度、相对高度以及错落度等参数,研究不同条件因素对行人高度风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区域平均风速较来流风速有所增大,且存在若干旋涡区。在中心建筑前部、侧后方存在风速极值区域。中心区域平均风速对建筑密度的变化不敏感,但当建筑密度低于0.55时,风速快速衰减。周围建筑与中心建筑的高度比对中心区域平均风速影响显著,平均风速随高度比增加而降低,当高度比达0.5左右时,存在风速突降点。中心区域平均风速随错落度增加近似线性降低,不同错落形式的风环境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高度风环境 标准建筑群模型 数值模拟 绿色建筑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化学属性的土壤物证分析及溯源研究
14
作者 黄碧妃 周锦鸿 +1 位作者 孟梁 朱彬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土壤物证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物证之一,具有易转移、地域特征明显等特点,对犯罪现场土壤进行地理溯源能够为认定犯罪事实提供有力证据.以不同源地的土壤物证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综合检验方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 土壤物证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物证之一,具有易转移、地域特征明显等特点,对犯罪现场土壤进行地理溯源能够为认定犯罪事实提供有力证据.以不同源地的土壤物证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综合检验方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多种检测技术手段对土壤物证的理化性质和矿物学性质进行检测,并对未知土壤物证样品的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源地的土壤物证样品的物理性质(土壤颜色、土壤颗粒组成)、化学元素组成以及矿物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将未知样品与6种已知地理位置土壤样品相比,发现未知土壤样品其粒径特征、化学组成以及矿物组成等与菜园2一致,表明二者具有相同地理位置来源.通过土壤理化属性的分析可以实现土壤物证的溯源,该方法的研究可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证 溯源 颗粒组成 化学元素 矿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炮法开挖技术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亮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12期3-5,26,71,共5页
本文依托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排水廊道排风竖井施工项目,通过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爆破参数、爆破材料、防护设施,降低了竖井开挖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设计轮廓线开挖爆破成型质量和爆破效率,加快了施工速度。文中重点分析吊炮法施工细... 本文依托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排水廊道排风竖井施工项目,通过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爆破参数、爆破材料、防护设施,降低了竖井开挖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设计轮廓线开挖爆破成型质量和爆破效率,加快了施工速度。文中重点分析吊炮法施工细节和工艺特点,总结了吊炮法施工工艺、技术参数、资源配置、质量控制等技术要点,可为吊炮法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炮法 排风竖井 抽水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DH干扰促进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株的药物敏感性和细胞凋亡
16
作者 孟亮 王跃飞 +5 位作者 陶亮 樊文 涂勤 祝源 余小祥 戴小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530-2534,共5页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etadherin, MTDH)干扰是否通过提高胶质瘤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耐药株的药物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方法:基于培养的U251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和U251MG/TMZ人星形胶质瘤耐替莫唑胺细胞,通过qRT-PCR检测细胞中MTDH、...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etadherin, MTDH)干扰是否通过提高胶质瘤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耐药株的药物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方法:基于培养的U251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和U251MG/TMZ人星形胶质瘤耐替莫唑胺细胞,通过qRT-PCR检测细胞中MTDH、miR-1471和miR-153-3p的表达。根据人MTDH的序列合成siRNA/NC,并转染至U251MG/TMZ细胞中。通过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的替莫唑胺(2.5、5、10、20、40、80、160μmol/L)作用于转染si-MTDH/NC的U251MG/TMZ细胞,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U251MG/TMZ细胞中具有高表达的MTDH和低表达的miR-1471、miR-153-3p。与Control组比较,U251MG/TMZ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加,凋亡率显著降低,MTDH、ABCG2、MGMT和Pgp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MTDH、ABCB1、MGMT、ABCG2和p-AKT1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NC组比较,si-MTDH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MTDH、ABCG2、MGMT和Pgp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MTDH、ABCB1、MGMT、ABCG2和p-AKT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MTDH干扰通过提高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株的药物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KT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MTDH 凋亡 药物敏感性 AKT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齿条齿形优选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善军 刘辉 +5 位作者 张衍林 陈红 孟亮 马攀宇 张朝宇 张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减小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能耗及提高运输效率,该文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运输机驱动轮与轨道齿条啮合的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加工制造了链轮齿形齿条、销轮齿形齿条、摆线齿形齿条。以运输机驱动轮旋转角速度、轨道坡度、齿条齿形为考... 为减小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能耗及提高运输效率,该文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运输机驱动轮与轨道齿条啮合的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加工制造了链轮齿形齿条、销轮齿形齿条、摆线齿形齿条。以运输机驱动轮旋转角速度、轨道坡度、齿条齿形为考察因素,以驱动轮与不同齿形齿条啮合时所需提供的驱动扭矩为评价指标,探究齿条齿形对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在相同条件下驱动轮与链轮齿形齿条啮合时的驱动扭矩最小,且波动幅度最小。在驱动轮转速为+88.08 rad/s、轨道坡度分别为+0?、+6?、+12?时,驱动轮与链轮齿形齿条啮合时的驱动扭矩均值较驱动轮与圆弧齿形齿条啮合时的驱动扭矩均值分别减小33.82%,33.45%,21.59%;在驱动轮转速为-88.08 rad/s、轨道坡度分别为-0?、-6?、-12?时,驱动轮与链轮齿形齿条啮合时的驱动扭矩均值较驱动轮与圆弧齿形齿条啮合时的驱动扭矩均值分别减小35.55%,27.24%,30.43%。试验结果表明,链轮齿形齿条综合性能最优,较圆弧齿形齿条更适宜用于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的轨道运输中。该研究为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轨道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优化 机械化 齿形 驱动轮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痹调气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证临床观察
18
作者 孟亮 吕泊林 +4 位作者 金泉 刘国亮 吕金童 焦双虎 魏千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宣痹调气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气血两虚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RA气血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宣痹调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 目的探讨宣痹调气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气血两虚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RA气血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宣痹调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和体征情况、实验室指标、塞来昔布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37/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血小板(PL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塞来昔布用药频次和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P<0.05)。结论宣痹调气汤是治疗RA气血两虚证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气血两虚证 宣痹调气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淬火及熔覆技术提高柑橘枝粉碎机65Mn钢锤片耐磨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孟亮 李雄 +4 位作者 黄永俊 万强 李明震 李善军 张衍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4-60,共7页
为了提高柑橘枝粉碎机锤片的摩擦性能,该文主要通过多面激光淬火及激光熔覆技术强化65Mn钢锤片表面。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探究激光处理后65Mn钢组织对其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激光淬火处... 为了提高柑橘枝粉碎机锤片的摩擦性能,该文主要通过多面激光淬火及激光熔覆技术强化65Mn钢锤片表面。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探究激光处理后65Mn钢组织对其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激光淬火处理后65Mn钢主要由完全淬火区、不完全淬火区、热影响区及基体组成,经激光熔覆处理后65Mn钢主要由熔覆区、完全淬火区、不完全淬火区、热影响区及基体组成;65Mn钢经激光淬火处理后,其显微硬度最高可达619.8 HV0.1;65Mn钢经激光熔覆处理后,其显微硬度最高可达1 038.4 HV0.1;65Mn钢经水淬-中温回火处理后,其平均显微硬度为585.6 HV0.1;激光淬火处理后65Mn钢表面出现磨粒磨损机制,平均摩擦系数为0.40;65Mn钢经激光熔覆Ni60+35%WC后熔覆层表面出现磨粒磨损机制,平均摩擦系数为0.36;水淬-中温回火热处理后65Mn钢表面出现粘着磨损机制,平均摩擦系数为0.41;由此可见,65Mn钢锤片经激光熔覆处理后摩擦性能较好。该研究可为锤片耐磨性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显微组织 淬火 激光熔覆 显微硬度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数值分析
20
作者 孟良 冯旻祎 +1 位作者 龙雪 李书应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132-134,共3页
卧式分离器的基本原理是气液相存在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气相上浮从排气口排出,液相沉降汇集并从排液口流出。如果液相的占比非常小时,液相多以液滴形式被气相裹挟进入分离器,这时需要波状聚结板等装置来将液滴吸附,使液滴聚并变大,... 卧式分离器的基本原理是气液相存在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气相上浮从排气口排出,液相沉降汇集并从排液口流出。如果液相的占比非常小时,液相多以液滴形式被气相裹挟进入分离器,这时需要波状聚结板等装置来将液滴吸附,使液滴聚并变大,脱离气相控制。为研究卧式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率及流场细节,利用CFD软件模拟了低液相含量的卧式分离器气液两相流动,给出了分离器内部的流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分离器 气液分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