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围岩岩性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全德 马治中 +3 位作者 郭珂依 刘大刚 高洪涛 左继功 《路基工程》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为实现智能高效且可靠的隧道围岩岩性识别分类,采用k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砂岩、灰岩、花岗岩和片麻岩进行岩性识别研究。采用铜川隧道掌子面围岩及网络岩石图像进行测试,通过提取岩石图像H、S、V... 为实现智能高效且可靠的隧道围岩岩性识别分类,采用k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砂岩、灰岩、花岗岩和片麻岩进行岩性识别研究。采用铜川隧道掌子面围岩及网络岩石图像进行测试,通过提取岩石图像H、S、V均值,构建岩性识别特征空间,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原理,建立特征空间与岩石类别间的映射关系,以识别准确率和运行时间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4种算法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k近邻、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均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综合考虑算法精度与算法效率,建议将k近邻算法作为优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机器学习 岩性识别 颜色空间 岩石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叶楠 胡运韬 +5 位作者 马志中 王常观 窦宏亮 冯学峰 许艺民 王习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严重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1999年7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诊断为严重玻璃体积血的高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严重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1999年7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诊断为严重玻璃体积血的高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包括视力、眼压、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扩瞳后间接检眼镜检查及眼科B型超声检查。30眼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观察视力、眼压、眼前节及眼底情况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0~91岁,平均(81.33±1.25)岁。扩瞳后间接检眼镜检查:30眼玻璃体浓厚积血,眼底不能窥入。视力检查:数指8眼,手动5眼,光感16眼,无光感1眼。眼部B型超声检查显示所有患眼玻璃体腔内均可见高回声密集光点或光团,完全/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PVD);5眼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3眼机化条索与球壁粘连。PPV术后证实视网膜静脉不全阻塞(RVO)10眼,占33.33%;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7眼,占23.33%;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7眼,占23.33%;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4眼,占13.33%,以上4种病因共28眼,占93.33%。其他为眼外伤2眼,占6.67%。结论高龄患者发生严重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主要为RVO,其次是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PCV和PDR,眼外伤少见。PPV是诊断性治疗,可清除玻璃体积血,提高患者视力,又可明确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严重玻璃体积血 病因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频电流法的抽水蓄能电站接地阻抗测量实践
3
作者 马志忠 许捷 廖跃洪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接地电阻值作为电站接地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对接地网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抽水蓄能电站因其特殊的地势条件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使其接地网阻抗的计算和测量较普通地网更复杂。通过分析异频电流法在实际测量中的优点,并结合长龙山... 接地电阻值作为电站接地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对接地网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抽水蓄能电站因其特殊的地势条件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使其接地网阻抗的计算和测量较普通地网更复杂。通过分析异频电流法在实际测量中的优点,并结合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接地阻抗测量实践,提出了接地网设计以及测试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建议,对抽水蓄能电站接地网阻抗研究与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阻抗 夹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内插法的点云空洞修补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涛 王轲 +2 位作者 任峰 马治忠 严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11期173-175,179,共4页
在三维扫描中,由于扫描设备自身的限制或待测地形(物)的特点,获取的点云数据中往往会有大量的空洞,不仅对后续的建模有影响,而且会导致生成的地形图失真,所以必须要对点云空洞进行修补。本文首先分析了曲线曲率内插法的工作原理,根据实... 在三维扫描中,由于扫描设备自身的限制或待测地形(物)的特点,获取的点云数据中往往会有大量的空洞,不仅对后续的建模有影响,而且会导致生成的地形图失真,所以必须要对点云空洞进行修补。本文首先分析了曲线曲率内插法的工作原理,根据实际地形所测点云的空洞,并结合计算机软件,对点云空洞进行修补。对修补后的空洞点云,选取空洞处的点位,采用平差法,对修补点云进行精度分析和质量评价,从而论证了采用曲线曲率内插法进行点云空洞的修补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扫描 点云空洞 曲线曲率内插法 空洞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坐标多面函数对大区域数据插值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孟涛 孟祥恩 +2 位作者 曾现敏 马治忠 吴啸龙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6期124-127,共4页
运用多面函数模型对空间数据进行插值,给出了正双曲型核函数自多面函数在笛卡尔平面坐标与球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及计算方法,为了进一步评定球坐标系下多面函数对于分布在较大矩形区域内的大地测量离散数据的插值精度,分别构建了2种坐标... 运用多面函数模型对空间数据进行插值,给出了正双曲型核函数自多面函数在笛卡尔平面坐标与球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及计算方法,为了进一步评定球坐标系下多面函数对于分布在较大矩形区域内的大地测量离散数据的插值精度,分别构建了2种坐标系定义下的多面函数模型。均方根误差与残差结果显示,采用球坐标系多面函数得到的数据插值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笛卡尔坐标系。然后将多面函数模型与多种常用的插值模型进行精度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相对于其他算法,精确度与稳定性方面都较好。最后,在基于水准资料构建研究区域地壳垂直形变速率面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得到了区域的垂直速率径向梯度分量,通过与区域历史地震活动性特征对比,可以看出垂直速率的径向梯度分布与地壳构造薄弱、易失稳的区域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函数模型 球坐标系 空间数据插值 推估精度 径向梯度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笛针负压吸引辅助裂孔闭合技术对大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广峰 马志中 +1 位作者 马列 姜燕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笛针负压吸引辅助裂孔闭合技术治疗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手术治疗的大IMH23例25眼的临床资料,患眼IMH直径为408~939μm,所有患者均...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笛针负压吸引辅助裂孔闭合技术治疗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手术治疗的大IMH23例25眼的临床资料,患眼IMH直径为408~939μm,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剥除内界膜并采用笛针负压吸引辅助裂孔闭合。评估术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检查IMH闭合形态并测量手术前后视网膜外层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及椭圆体带(ellipsoid zone,EZ)的缺损长度。结果术后裂孔闭合者25眼,占100%,其中U型闭合16眼,V型闭合9眼。术眼术后1周BCVA为0.76±0.27,优于术前的1.05±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P=0.01)。术眼术后ELM缺损长度平均为(623.32±328.66)μm,较术前的(1050.00±380.39)μm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P=0.00)。术眼术后EZ缺损长度平均为(818.28±247.33)μm,较术前的(1147.28±354.41)μm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辅助笛针负压吸引治疗大IMH疗效显著,可促进患眼黄斑区视网膜的解剖修复和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手术 黄斑裂孔 特发性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内界膜剥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增强的LSD杆塔倾斜度检测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宏超 邵云峰 +2 位作者 马中静 马治中 郭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4-213,共10页
杆塔的倾倒会对整个电网产生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电力巡检无人机利用计算机视觉对杆塔进行巡检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显著地提高了电网的巡检效率。为了国网巡检人员在杆塔倾倒前及时得到预警,对电力巡检无人机中的基于计... 杆塔的倾倒会对整个电网产生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电力巡检无人机利用计算机视觉对杆塔进行巡检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显著地提高了电网的巡检效率。为了国网巡检人员在杆塔倾倒前及时得到预警,对电力巡检无人机中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杆塔倾斜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YOLOv3的深度神经网络结合LSD线段提取方法对杆塔的倾斜进行检测。利用在山西电网无人机实际巡检的杆塔图片制作杆塔的VOC2007数据集并利用YOLOv3神经网络对杆塔进行目标检测,并将检测后得到的Bounding box根据网络训练后的mIOU参数进行微调后作为LSD检测的ROI。接着,该方法在ROI中将检测的线段进行过滤和融合,根据杆塔特点进行杆塔的二次识别。最后利用得到的杆塔外边线做出该方向上的杆塔中线并计算杆塔在该方向的倾斜度。该文中实验利用山西国网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杆塔的倾斜检测效果在各种拍摄高度和背景干扰下都较为精确,杆塔目标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7%,倾斜度检测平均误差小于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倾斜度 YOLOv3 LSD 杆塔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堵漏技术的研究及在S841井的工程实践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志忠 孙永乐 +3 位作者 张子明 罗曼 金琳 和鹏飞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9期79-82,共4页
S841井存在上部井段有漏失,下部井段有超压的情况,给作业增加了较大难度。针对常规的堵漏材料和堵漏技术无法深入漏层内部,且承压效果不佳,易引起复漏的难题,研究提出了新型堵漏剂堵漏技术。该技术采用了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失水、高酸... S841井存在上部井段有漏失,下部井段有超压的情况,给作业增加了较大难度。针对常规的堵漏材料和堵漏技术无法深入漏层内部,且承压效果不佳,易引起复漏的难题,研究提出了新型堵漏剂堵漏技术。该技术采用了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失水、高酸溶率的S型堵漏剂。室内实验表明,该新型堵漏浆能在30 s内迅速形成泥饼,具有较好的初始强度,约4 MPa,并且其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能明显的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新型堵漏技术的成功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漏喷同存的堵漏难题,同时又能避免常规的堵漏方法带来的各种弊端,节省了钻井作业时间,减少了潜在的作业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漏 新型堵漏技术 漏喷同存 承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实时智能钻井辅助决策技术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志忠 袁则名 +3 位作者 贾雍 张子明 孙永乐 蔡军书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3期84-89,共6页
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引入了实时智能钻井辅助决策系统。基于该系统形成了作业效率实时统计分析、摩阻扭矩及水力学参数模拟预测、基于多源信息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地层压力实时监测等数字化关键技术,为高难度复... 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引入了实时智能钻井辅助决策系统。基于该系统形成了作业效率实时统计分析、摩阻扭矩及水力学参数模拟预测、基于多源信息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地层压力实时监测等数字化关键技术,为高难度复杂井提供了实时数据监测、工程风险模拟及作业方案优化服务,应用效果良好。结合当前现状,未来还需进行高阶的人工智能实时辅助决策技术研究,开展工程软件自主化研发,利用地震、钻井、录井、测井等资料建立更加全面、智能的地质工程一体化钻井工程管理平台,有效识别诸如卡钻、溢流、井壁坍塌、井漏等钻井工程问题,形成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联动的地质-工程-信息技术一体化的智能、安全、高效的钻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效率分析 实时模拟 风险预警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井眼清洁计算精度提升探索及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志忠 孟瑄 +3 位作者 耿立军 孙永乐 袁则名 赵秋璇 《海洋石油》 CAS 2022年第4期80-84,共5页
中海油利用e-Drilling软件进行井眼清洁实时模拟,该软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提高井眼清洁计算精度,开展井眼清洁计算新方法探索。通过环空岩屑颗粒悬浮所需临界流速、环空钻井液流动速度计算,将临界流速和钻井液流速进行对比,以此确定... 中海油利用e-Drilling软件进行井眼清洁实时模拟,该软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提高井眼清洁计算精度,开展井眼清洁计算新方法探索。通过环空岩屑颗粒悬浮所需临界流速、环空钻井液流动速度计算,将临界流速和钻井液流速进行对比,以此确定岩屑床的厚度,进而计算环空岩屑浓度及井筒ECD(当量循环密度)。利用新方法对A区域两口大位移井进行计算,并和e-Drilling软件计算结果以及实测ECD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方法计算精度提升明显。通过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井眼清洁 岩屑浓度 井筒E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不规则井眼固井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县世东 马志忠 和鹏飞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2期82-87,共6页
针对玉东7区块大斜度井钻探技术研究带来的固井技术难题,在玉东703H井开展了固井专项技术研究与实践。玉东703H井三开完钻下入Φ177.8 mm+139.7 mm尾管固井封固目的层。大肚子井段长达60 m,井径扩大率52%,“糖葫芦”井眼严重;目的层与... 针对玉东7区块大斜度井钻探技术研究带来的固井技术难题,在玉东703H井开展了固井专项技术研究与实践。玉东703H井三开完钻下入Φ177.8 mm+139.7 mm尾管固井封固目的层。大肚子井段长达60 m,井径扩大率52%,“糖葫芦”井眼严重;目的层与水层间泥岩隔板仅3 m,层间封隔困难;此外,套管下入困难、套管居中度低、环空憋堵风险高、密度窗口窄等问题突出。针对上述难点,强化井眼准备、充分破坏岩屑床,保证套管顺利下入和施工安全;优化套管扶正器加放,提高套管居中度;采用封隔式尾管悬挂器碰压前2 m3停止替浆,涨封封隔器后继续替浆,环空憋压5 MPa,实现憋压候凝;优选防窜双凝水泥浆体系,提高层间封隔能力;有效层流技术,保证了顶替效率。通过以上固井配套技术措施,最终实现了安全固井施工,固井质量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 糖葫芦井眼 顶替效率 有效层流 封隔式悬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高下尾管悬重预测精度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元波 徐鲲 +3 位作者 马志忠 和鹏飞 袁则名 徐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6期45-48,共4页
渤海油田渤中34-2/4区块地质复杂,一直存在井壁失稳、缩径和井漏等问题。为了减少复杂情况,提高下尾管作业效率,对下尾管悬重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常规预测下尾管悬重的方法存在着摩擦系数取值可靠性低,下尾管悬重预测精度较低。本文对下... 渤海油田渤中34-2/4区块地质复杂,一直存在井壁失稳、缩径和井漏等问题。为了减少复杂情况,提高下尾管作业效率,对下尾管悬重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常规预测下尾管悬重的方法存在着摩擦系数取值可靠性低,下尾管悬重预测精度较低。本文对下尾管悬重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区块摩擦系数库的角度入手,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提高下尾管悬重预测精度,提高了软件的使用效果,对现场指导作用更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尾管 悬重预测 摩擦系数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气治理对策研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超 袁则名 +1 位作者 和鹏飞 马志忠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第1期8-11,共4页
渤海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已经验证有较多区块存在浅层气。浅层气井段采用常规固井工艺很难满足其封固要求,若浅层气井段封固质量不好,有可能会泄漏到地面,严重时会发生井喷,威胁海上平台的生产和人员安全。以渤中X油田为例,从钻井工... 渤海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已经验证有较多区块存在浅层气。浅层气井段采用常规固井工艺很难满足其封固要求,若浅层气井段封固质量不好,有可能会泄漏到地面,严重时会发生井喷,威胁海上平台的生产和人员安全。以渤中X油田为例,从钻井工艺、固井方式和水泥类型优选、配套辅助措施、井口封堵和井口装置改造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尝试和改进,探索出一套完善的浅层气综合治理关键技术。消除了油气井安全生产的隐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同时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空间和市场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固井 树脂水泥浆 井口封堵 井身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忍者齿PDC钻头在渤海油田花岗岩潜山地层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宏伟 耿立军 +2 位作者 马志忠 袁则名 和鹏飞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第8期4-6,共3页
为了解决渤海海域深层太古界花岗岩潜山地层机械钻速低的问题,渤海油田引入PDC钻头配合扭力冲击器钻井提速新工艺。但因钻头特性与地层匹配性较差,机械钻速未得到大幅度提升,出井钻头磨损比较严重。通过对PDC钻头切削齿的改进,提出使用... 为了解决渤海海域深层太古界花岗岩潜山地层机械钻速低的问题,渤海油田引入PDC钻头配合扭力冲击器钻井提速新工艺。但因钻头特性与地层匹配性较差,机械钻速未得到大幅度提升,出井钻头磨损比较严重。通过对PDC钻头切削齿的改进,提出使用忍者齿PDC钻头配合扭力冲击器,大大增强了钻头整体的抗冲击性能。现场实践证明,机械钻速提高65%~72%,进尺提高6~7倍,出井钻头磨损正常,提速效果明显。这一技术解决了渤海海域深层太古界花岗岩潜山地层机械钻速低的问题,在渤海油田后续深部地层的勘探开发作业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潜山 忍者齿PDC 钻头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力冲击器在海洋6-1钻井提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波 马志忠 +3 位作者 和鹏飞 王志超 宋峙潮 袁则名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第8期65-67,共3页
海洋6-1井下部井段井筒内温度高、可钻性差,下部井段地层机械钻速(ROP)低,同时作业时间跨度大、整体作业成本高,通过对业内改善钻头破岩效率提高机械钻速各项技术的调研,优选了扭力冲击器开展提高钻头破岩效率的探索与应用。扭力冲击器... 海洋6-1井下部井段井筒内温度高、可钻性差,下部井段地层机械钻速(ROP)低,同时作业时间跨度大、整体作业成本高,通过对业内改善钻头破岩效率提高机械钻速各项技术的调研,优选了扭力冲击器开展提高钻头破岩效率的探索与应用。扭力冲击器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其内部没有橡胶材质的零部件,没有电子类的零部件,能满足高温高压地层的使用要求,稳定性良好。通过作业过程中各项操作指标的优化,由于其不需要对当前的钻井作业工艺和各种技术装备进行改造,在海洋6-1井的使用过程中钻头破岩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机械钻速实现了翻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冲击器 深部地层 机械钻速 PDC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区块井壁稳定认识及实践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佩 马志忠 +2 位作者 袁则名 和鹏飞 王喜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第5期10-12,共3页
东海西湖凹陷区块井壁失稳极易造成钻井遇阻、卡钻、井漏等情况,严重影响钻井安全和钻井时效。对区块的井壁稳定进行了研究和原因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块的井壁失稳主要为泥岩水化分散失稳、砂、泥岩互层失稳、煤层失稳。根据不同的失稳机... 东海西湖凹陷区块井壁失稳极易造成钻井遇阻、卡钻、井漏等情况,严重影响钻井安全和钻井时效。对区块的井壁稳定进行了研究和原因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块的井壁失稳主要为泥岩水化分散失稳、砂、泥岩互层失稳、煤层失稳。根据不同的失稳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尝试和不断的改进。从应用效果来看,反渗透钻井液体系能够阻止地层中泥质物水化分散,减少进入地层的自由水量,效果良好,值得开展更多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西湖凹陷 井壁稳定 失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志忠 刘凯兵 《水电与新能源》 2020年第6期67-70,共4页
某大型水电站共18台机组,其中2台机组因定子端部电晕现象比较严重,且发生了接地故障。以其中一台机组为例,经对其接地故障情况、故障原因以及故障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索,为如何预防或减少类似故障的发生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接地故障 定子铁心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类胛骨缀合六组
18
作者 马智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在甲骨文研究中,卜骨形态和字体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利用字体特征和卜骨形态缀合六组牛肩胛骨,并作出相关考释与说明。新缀合的甲骨涉及田猎、气象、军事等方面,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 无名类 牛肩胛骨 缀合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提速钻井液体系设计与性能评价
19
作者 陈波 和鹏飞 +2 位作者 马志忠 贾雍 孙永乐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4期47-51,共5页
由于山西沁水盆地地层的复杂性,常常钻遇易漏、易卡地层,钻井事故频发,会造成钻井周期长,钻井效益低,这极大地阻碍了中海油进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脚步。为解决煤层气钻井的提速增效问题,本文针对煤层气钻井的技术特点,根据现场钻井的地... 由于山西沁水盆地地层的复杂性,常常钻遇易漏、易卡地层,钻井事故频发,会造成钻井周期长,钻井效益低,这极大地阻碍了中海油进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脚步。为解决煤层气钻井的提速增效问题,本文针对煤层气钻井的技术特点,根据现场钻井的地质、钻井资料的分析,首先对地区岩样进行了矿物成分与化学分析,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两套煤层气提速钻井液体系配方,并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最终获得了煤层气提速钻井液组成为絮凝剂、渗透剂、防泥包剂和抑制剂,优选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LUS和聚铝PAC,渗透剂和防泥包剂JFC,抑制剂氯化钾,推荐煤层气提速钻井液配方为:配浆水+0.01%PAC+0.5%JFC+2%~3%KCl,此外通过防漏堵漏分析,针对沁水盆地渗透性漏失,推荐采用0.5+PLUS%3%~5%QWY来进行堵漏。上述技术成果在现场两口井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提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钻井提速 钻井液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 vivo detection of severity of optic nerve crush using 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rats 被引量:1
20
作者 Feng Yun Luo Lisha +2 位作者 ma zhizhong Sun Xiaodong Hu Yunt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22-527,共6页
Background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TON)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permanent vision loss.Currently,the clinical practices may not be sufficient for direct assessments and comprehensively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 Background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TON)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permanent vision loss.Currently,the clinical practices may not be sufficient for direct assessments and comprehensively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and ext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optic nerve injury in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provides a non-invasive option.However,rare reports have found whether the differentdegree of injury of the optic nerve can be detected by manganese-enhanced MRI (MEMRI).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MEMRI in the visual pathway for different severity of opitic nerve injury in rats.Methods The different injuries of mild,moderate,and heavy damages were created by modified reverse tweezer and were evaluated by counting 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 and VEP ananlysis.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intravitreally injected with 2 I of 25 mmol/L MnCl2,which has been confirmed as a safe injection concentration.The 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 of MEMRI for optic nerve enhancement at different injury levels was measured.Results The location of th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ignal point on optic nerve (ON) was corresponding to the location we made.However,similar findings are not obvious,or even have not been observed in 28 days in each group and also in 14 days at F100 group,indicating that MEMRI could be directly intuitive positioned in the early stage on the optic nerve injury.Conclusion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MEMRI in optic nerve injury in a safe injection concentration of 25 mmol/L is confirmed.Therefore,it is possible to detect the severity of the optic nerve by MEMRI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 manganese-enhanced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ptic nerve RET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