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OS系统的天气App程序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清平 孟祥芳 宋国顺 《软件工程》 2017年第11期41-43,共3页
基于i OS系统,在进行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和系统总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系统内容的组织结构。使用Objective-C编程语言在Mac OS、Xcode和Cocoa Pods环境下开发天气App应用程序,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主页信息、天气查询和分享三部分,重点... 基于i OS系统,在进行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和系统总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系统内容的组织结构。使用Objective-C编程语言在Mac OS、Xcode和Cocoa Pods环境下开发天气App应用程序,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主页信息、天气查询和分享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天气查询模块的实现方法,列举了关键代码。天气App程序通过对接和风天气预报API获取全国主要城市的气象资料,用户在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可针对性地查询目标城市的天气动态变化信息,方便用户的出行和其他预防工作。同时通过分享功能,达到信息共享和好友互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S系统 天气App Objective-C编程语言 和风天气预报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闫石 孟祥芳 +4 位作者 马妍 陆兆华 宋仁忠 韩兴 王党朝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93-599,共7页
矿山资源开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矿山建设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已成为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特别是国家“双重”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综述矿山修复目标、矿山生态修复成效指标体... 矿山资源开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矿山建设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已成为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特别是国家“双重”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综述矿山修复目标、矿山生态修复成效指标体系及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体系基础上,综合考虑矿山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出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体系。基于生态安全、生态功能、景观服务及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矿山生态修复成效指标体系,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体系重点介绍效益评价及价值计算方法,并对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进行了展望。为科学认知与定量评价矿山生态修复成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生态修复 生态效益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IVSSLMS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数字域自干扰对消算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祥芳 易卿武 +1 位作者 谢松 朱研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94-1601,共8页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实现高精度定位时,导航增强信号和低轨导航增强载荷正常接收信号会产生自干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迭代变步长最小均方(Improved Iterative Variable Step-size Least Mean Square,IIVSSLMS)的数字...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实现高精度定位时,导航增强信号和低轨导航增强载荷正常接收信号会产生自干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迭代变步长最小均方(Improved Iterative Variable Step-size Least Mean Square,IIVSSLMS)的数字域自干扰对消算法。在初始阶段设置较大的步长因子以提高收敛速度,并基于箕舌线函数建立步长因子和迭代次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利用当前误差信号和上一步误差信号之间的自相关估计协同控制步长因子。利用步长因子、误差信号和发射信号得到估计的自干扰信道冲激响应,并根据已知的发射信号重构自干扰信号。从接收信号中去除重构的自干扰信号,实现数字域自干扰对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已有变步长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相比,收敛速度提高2.5倍,干扰对消比提高7.4 dB,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自干扰对消 数字域 收敛速度 干扰对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els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of Longjiang Wetland in Binzhou City
4
作者 WANG Zihao ZHANG Zaiwang +2 位作者 LI Luzhen meng xiangfang LI Xiaome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6期37-39,44,共4页
Wetland is a unique habitat with great biodiversity and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between land and water on the earth. With the ir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pollutio... Wetland is a unique habitat with great biodiversity and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between land and water on the earth. With the ir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pollution of wetlan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o evaluate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of Longjiang Wetland in Binzhou City, chromium(Cr), copper(Cu), zinc(Zn), cadmium(Cd) and lead(Pb) were measur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Concentrations of Cr, Cu, Zn, Cd and Pb in the sediments were 5.3–13.6, 5.6–15.0, 16.6–33.0, 0.1–0.4 and 7.9–24.9 mg/kg dry weight,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Longjiang Wetland was lower than soil background values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in lower level compared with those reported in sediments/soils of wetlands in some other locations. Based on geo-accumulation index(Igeo), Cr, Cu, Zn and Pb showed low levels of contamination at all stations, while Cd was observed at a moderate pollution degre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factor(E_r^i) and risk index(RI) values showed low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of the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Longjiang WETLAND SEDIMENT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煤电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
5
作者 李红清 张琳 +7 位作者 覃昕 王贵鹏 孟祥芳 高凯旋 张杰 张波 郭佳佳 陆兆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2-532,共11页
为定量评价干旱半干旱草原煤电开发区域长时序生态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DPSIR模型,选取29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求值法对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生... 为定量评价干旱半干旱草原煤电开发区域长时序生态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DPSIR模型,选取29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求值法对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生态承载力动态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分变化及不同组分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呼伦贝尔市生态承载力在波动中缓慢上升,锡林郭勒盟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鄂尔多斯市趋于平稳;(2)不同地区生态承载力驱动力略有差异,总体来说,影响煤电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业产值比重、人均原煤产量等;(3)呼伦贝尔市与锡林郭勒盟的“状态”、“人类福祉”组分和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系统服务”组分与区域生态承载力呈显著相关;(4)不同区域生态承载力组分相关性有较大差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施生态保护和降低煤电开发强度等可有效促进生态承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内蒙古草原 DPSIR模型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