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环境人文:人类世疾病观照下的生态批评新趋势——斯科特·斯洛维克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孟庆粉 姜礼福 斯科特·斯洛维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21世纪以来暴发的多次全球性疫情成为“人类世疾病”的重要表征,促使人文学者深入思考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的关系,催生了“医学-环境人文”这一生态批评新领域。在这篇访谈中,生态批评全球领军人物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 21世纪以来暴发的多次全球性疫情成为“人类世疾病”的重要表征,促使人文学者深入思考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的关系,催生了“医学-环境人文”这一生态批评新领域。在这篇访谈中,生态批评全球领军人物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教授阐述了医学-环境人文这一新兴研究领域,探讨了该领域的缘起、必要性、核心概念和理论意义,剖析了医学-环境人文的阐释范式、批评话语,并结合具体文本开展示范性的案例分析。这有助于国内学者加深对该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认识,并更好地将批评话语运用于研究实践,开拓生态批评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环境人文 《布鲁姆斯伯里医学-环境人文手册》 人类世疾病 生态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中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以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梅冥相 Khalid Latif +1 位作者 孟庆芬 胡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7-251,共25页
华北地台的寒武系苗岭统,大致包括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这些组分别组成相应的三级沉积层序,在它们的顶部集中发育着鲕粒滩相灰岩而构成强迫型海退沉积,成为时间特化的相,代表着鲕粒主导的特别的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类型,表现... 华北地台的寒武系苗岭统,大致包括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这些组分别组成相应的三级沉积层序,在它们的顶部集中发育着鲕粒滩相灰岩而构成强迫型海退沉积,成为时间特化的相,代表着鲕粒主导的特别的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类型,表现在浅海陆架中大面积分布鲕粒滩,而且在这样的鲕粒滩中生长和发育着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河北省秦皇岛市驻操营剖面的张夏组上部鲕粒滩相灰岩中的生物丘正是上述现象最为典型的代表。虽然类似的现象曾经被描述为"藻坪"沉积,或者笼统地归为"微生物礁",但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驻操营剖面的张夏组上部鲕粒滩相灰岩中的生物丘,以下现象不但将其特征化而且代表着壮观的沉积学现象:(1)在强迫型海退体系域的下部与鲕粒滩相灰岩交互产出的主要是柱状叠层石生物丘;(2)在张夏组顶部则以集中产出的均一石和树形石生物丘为特征;(3)下部的柱状叠层石生物丘中主要包括石松藻(Lithocodium)-孢网菌(Bacinella)状组构的钙化蓝细菌;(4)在上部集中产出的均一石与树形石生物丘,则发育着丝状钙化蓝细菌、基座菌(Hedstroemia)和附枝菌(Epiphyton)之类的多样化的钙化蓝细菌。由于石松藻(Lithocodium)-孢网菌(Bacinella)状组构的钙化蓝细菌是一种灭绝了的浅海生命形式,而且是不知道分类位置归属的生命形式,尤其是石松藻(Lithocodium)状组构近年来在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中多被解释为"硅质海绵骨针的网状物"或"非骨针角质海绵骨骼纤维",再考虑到均一石自从命名以来很少描述在古老的地层记录之中,因此,驻操营剖面张夏组上部多样化微生物碳酸盐岩所主导的生物丘,以及生物丘中特别而且多样的钙化蓝细菌化石构成,为了解蓝细菌主导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席复杂的钙化作用形成微生物碳酸盐岩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蓝细菌化石 微生物碳酸盐岩 生物丘 张夏组 寒武系苗岭统 驻操营剖面 河北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鲕粒滩相灰岩特别的核形石灰岩帽——以山西繁峙茶坊子剖面寒武系张夏组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梅冥相 MUHAMMAD Riaz +1 位作者 孟庆芬 刘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9-856,共18页
作为一种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核形石以双重属性而著称:①以不平滑的皮层和较大的大小而常常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从而区别于而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所以,核形石也可以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②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一种类... 作为一种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核形石以双重属性而著称:①以不平滑的皮层和较大的大小而常常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从而区别于而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所以,核形石也可以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②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一种类型而被归为相互不连接的球状叠层石,因为核形石形成在围绕着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之中,并且表现为球形或椭球型的生物沉积构造。在山西繁峙茶坊子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块状鲕粒滩相灰岩的顶部,密集发育着厘米级别大小的高能泥晶核形石,核形石灰岩的厚度接近1 m,从而组成一个块状鲕粒滩相灰岩之上特征性的核形石灰岩帽。该层厚度较小的(小于1 m)核形石灰岩中的核形石,具有以下特征:①厘米级别的大小(1至3 cm);②球形或椭球形的形态学特征;③核形石皮层主导性的泥晶和少量的微亮晶构成;④核形石皮层中较高密度保存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⑤核形石间特别的凝块基质,以及明显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构成的凝块。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复杂的生物膜钙化作用机理还没有得到完全而且准确的了解,但是,山西省繁峙县茶坊子剖面张夏组顶部的核形石,壮观的宏观特征,核形石皮层中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在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而且成为了解发育在高能鲕粒滩相灰岩之上最为特别的"藻坪"沉积的一个较为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蓝细菌钙化鞘化石 核形石 张夏组 寒武系苗岭统 茶坊子剖面 山西省繁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原发性痛经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恺 李娜娜 +4 位作者 李嵩 孟庆芬 关建丽 邓昊 樊官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观察元胡止痛口服液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导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考察不同剂量元胡止痛口服液对动物模型扭体反应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浆雌二醇(E2)... [目的]观察元胡止痛口服液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导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考察不同剂量元胡止痛口服液对动物模型扭体反应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浆雌二醇(E2)、孕酮(Pro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钙离子(Ca^2+)与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元胡止痛口服液可显著减少痛经大鼠模型的扭体次数(P<0.05),降低扭体发生率。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元胡止痛口服液治疗组大鼠血浆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子宫组织PGF2α水平与Ca^2+含量显著下调(P<0.05),且子宫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元胡止痛口服液对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MDA水平及子宫组织内PGF2α、6-keto-PGF1α、Ca^2+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止痛口服液 缩宫素 原发性痛经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f Microdigital Stromatolites from the Mesoproterozoic Wumishan Formation at the Jixian Section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8
5
作者 MEI Mingxiang GAO Jinhan +1 位作者 meng qingfen LIU Zhir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83-496,共14页
The Mesoproterozoic Wumishan Formation at the Jixian section in Tianjin is a set of more than 3000-m-thick 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In this succession,several lithofacies units,that is,the subtidal stromatol... The Mesoproterozoic Wumishan Formation at the Jixian section in Tianjin is a set of more than 3000-m-thick 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In this succession,several lithofacies units,that is,the subtidal stromatolitic biostrome,the thrombolitic bioherm,tidal-flat micritic dolomite and lagoon dolomitic shale,make up many meter-scale cycles of the peritidal carbonate type that have been nominated as the Wumishan cycles.Importantly,many microdigital stromatolites make up the stromatolitic biostrome unit of the Wumishan cycle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Wumishan Formation. These microdigital stromatolites have been grouped as a stromatolitic assemblage by paleontologists, that is,"Pseudogymnosolen mopanyuensis-Scuphus-Yangzhuang columnaris"assemblage.These microdigital stromatolites had also been interpreted as the aragonite(tufa) sea-floor precipitates by sedimentologists,and has further been thought as the special products of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sea-floor aragonite precipitates of the Archean to the clastic and muddy carbonates of the Neoproterozoic.Although there are some restrictions for the stratigraphic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the stromatolitic assemblage,detailed studies on classification by paleontologists provide an important clue to understand the sedimentological meaning of the microdigital stromatolites.Furthermore,an important and obvious horizon for the end of the microdigital stromatolites was recorded in the Mesoproterozoic Wumishan Formation at the Jixian section,which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stromatolite decline occurred at c.1250 Ma and the evolving carbonate world of the Precambr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digital stromatolites stromatolite decline Wumishan Formation Mesoproterozoic Jixian in Tianj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为家——论《最后通牒》中的人类世气候风险和共同体书写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庆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3期113-121,共9页
人类世时代的降临意味着地球“坍塌”为一个“危险共同体”,全球环境系统处于崩溃的临界点,人类面临失去地球家园的困境。这要求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以共同体精神为内核的“家”的内涵。葛拉斯的《最后通牒》呈现了在人类世气候风险... 人类世时代的降临意味着地球“坍塌”为一个“危险共同体”,全球环境系统处于崩溃的临界点,人类面临失去地球家园的困境。这要求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以共同体精神为内核的“家”的内涵。葛拉斯的《最后通牒》呈现了在人类世气候风险中对“家”的深刻理解。该文借鉴人类世、共同体等概念,通过“破碎的”世界、以国为“家”、地球之“家”三个层面考察作家在《最后通牒》中对气候变化、灾难性后果、人类未来的思考,尤其剖析美中两个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所采取的立场、行动以及对全球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认为,《最后通牒》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体思想内涵,美中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由谈判到对峙,由核战再到谈判、达成一致的过程表明,在气候变化问题中,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必须承担起国际责任。更重要的是,必须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民族的疆界,从更宽广的视域增强地球命运共同体意识,重塑地球家园,唯有如此,人类才可能最终走出人类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通牒》 人类世 气候变化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ean Separation Process of Chabocuo Saline Lake in Tibet
7
作者 meng qingfen TANG Zhi +4 位作者 LIU Tuo YU Shengmin GAO Dandan DONG Yaping LI W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427-430,共4页
1 Introduction Chabocuo Lake is located in the territory of Gaize County Ali area Tibet,the altitude of the lake-surface is4505 m with a total area of 32 Km2.It is a typical sulfate type saline and rich in boron and l... 1 Introduction Chabocuo Lake is located in the territory of Gaize County Ali area Tibet,the altitude of the lake-surface is4505 m with a total area of 32 Km2.It is a typical sulfate type saline and rich in boron and lithium.In the natural evaporation process,several mineral sylvites cocrystallize out,thus increases the difficulties for separating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bocuo Sulfate-type freezing mirabilite 2MgO ·3B2O3·15H2O clean sepa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uan Imperial Tutor Kongge and His Written Order
8
作者 meng qingfen 《China's Tibet》 2000年第2期32-33,共2页
EDITOR’S NOTE: Yuan Imperial Tutor Kongge Norgu Norsgyansang was the great grandson of Pagba,In 1319, he issued a written order to the Bodongye.The order called on lamas in areas subject to Bodongye rule to refrain f... EDITOR’S NOTE: Yuan Imperial Tutor Kongge Norgu Norsgyansang was the great grandson of Pagba,In 1319, he issued a written order to the Bodongye.The order called on lamas in areas subject to Bodongye rule to refrain from levying more taxes on the populace, putting up tents outside monasteries,and bullying the people.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材料在盐湖提锂中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继龙 曾祥杰 +6 位作者 王奎虎 黄壹 孟庆芬 周理龙 李正杰 刘润静 甄崇礼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06-2120,共15页
锂电池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锂需求量呈指数级增长,带动了锂产业链的变革和技术升级。盐湖卤水中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已逐渐取代锂辉石成为原料锂的最主要来源。综合比较卤水提锂采用的沉淀法、吸附法、煅烧浸取法、萃取法、膜分离... 锂电池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锂需求量呈指数级增长,带动了锂产业链的变革和技术升级。盐湖卤水中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已逐渐取代锂辉石成为原料锂的最主要来源。综合比较卤水提锂采用的沉淀法、吸附法、煅烧浸取法、萃取法、膜分离法等各种工艺,膜分离方法具有常温下无相变、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成为提锂工业最有前景的新技术。目前,具有锂分离效果的膜过程研究主要有膜-吸附、膜-溶剂萃取和膜-电渗析等,其中又以膜-电渗析技术较为成熟,在工业上已经成功应用于盐湖卤水提锂。但目前采用的有机聚合物膜存在的膜堵塞、有机物溶损、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了膜-电渗析法在提锂产业的推广。无机陶瓷膜按孔径分为微滤、超滤和纳滤,分离过程主要基于“物理筛选”理论,并且无机陶瓷膜材料具有化学结构稳定、力学性能好、制备过程简单、耐高温、孔径均匀、孔径分布范围窄、寿命长等众多优点,因此新型无机膜材料开发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膜法提锂研究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锂 卤水 膜分离 聚合物膜 无机膜
原文传递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稀有金属锂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继龙 王奎虎 +4 位作者 周理龙 李正杰 张含雅 孟庆芬 Yun Jimmy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22-2733,共12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LiBs)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废旧LiBs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面临着锂资源供给不足的风险,回收废LiBs中稀有金属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有效的电池回收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实现资源利用,更重要的是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LiBs)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废旧LiBs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面临着锂资源供给不足的风险,回收废LiBs中稀有金属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有效的电池回收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实现资源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废旧LiBs中锂金属的高效回收,通过优先提取及分步分离的方式回收锂工艺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废旧LiBs回收现状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讨论了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生物冶金及电化学法在选择性回收锂工艺上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电极-电场驱动与膜-电渗析技术在选择性回收锂领域的技术优势,同时归纳了各回收工艺的优缺点,并结合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对锂回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对LiBs回收利用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并对未来LiBs回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研发更加节能环保高效的回收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资源利用 锂金属 回收工艺 电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