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培训标准》制订与解析
1
作者 林平 甄健存 +8 位作者 陆进 张威 梅丹 姜玲 卢晓阳 徐珽 夏培元 李朋梅 刘静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1,共4页
临床药师培训是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8-1部分:药事管理药学培训管理临床药师培训》团体标准(简称《临床药师培训标准》)以中国医院协会现行临床药师培训... 临床药师培训是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8-1部分:药事管理药学培训管理临床药师培训》团体标准(简称《临床药师培训标准》)以中国医院协会现行临床药师培训体系相关要求为主要内容,通过对相关标准、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文献资料等进行梳理,结合我国临床药师培训现状和行业专家意见,对临床药师培训的基地管理、培训过程与考核、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三方面15个关键要素进行规范。该文主要对《临床药师培训标准》的构建方法和内容进行介绍,以加深相关单位对该标准的理解,促进标准落地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培训 标准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点评标准》制订与解析
2
作者 杨丽娟 甄健存 +5 位作者 张威 陆进 梅丹 李朋梅 张海英 张楠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03,共4页
处方点评是我国创新的重要用药监管模式,是保障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制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9部分:药事管理处方点评》标准(简称《标准》)。该标准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开展的基本要... 处方点评是我国创新的重要用药监管模式,是保障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制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9部分:药事管理处方点评》标准(简称《标准》)。该标准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点评要求、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方面11个关键要素进行了规范,可作为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依据。该文介绍该标准的制订过程,并解析该标准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同行深入理解该标准,促进标准落地执行,进一步提升处方点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标准 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红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梅丹 王伟 +7 位作者 周伟科 葛晓军 李廷 余奎 杨吉勇 叶圳 顾宏刚 张静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锦红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目的探讨锦红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在腹痛、痞满燥实坚、恶心呕吐、日晡潮热、口干口渴、小便短赤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等方面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凝血功能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锦红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促进肠鸣音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红汤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龚洁 梅丹 +2 位作者 陈永亮 王钰 刘毅梁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科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文章以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例,探讨了新工科视域下资源与环境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校企协同培养... 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科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文章以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例,探讨了新工科视域下资源与环境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提出通过整合校企资源,构建涵盖从招生到毕业的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培养体系,实现教育质量与专业对口性的系统化和多元化。同时,构建了创新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动态反馈调节机制,以解决研究生教学质量与技术发展水平脱节的问题,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医疗机构药物重整服务规范化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欣 闫雪莲 +3 位作者 梅丹 甄健存 沈群红 陆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为医院药物重整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半结构式调查问卷,分别于《医疗机构药物重整服务规范》等5项规范(下称“规范”)发布前后(2021年和2022年)对全国各医疗机构的药物重整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对... 目的为医院药物重整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半结构式调查问卷,分别于《医疗机构药物重整服务规范》等5项规范(下称“规范”)发布前后(2021年和2022年)对全国各医疗机构的药物重整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规范发布后,各级医疗机构药物重整服务开展率由2021年的15.10%(434/2874)增长到2022年的27.84%(363/1304)。2022年,363家开展了药物重整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参与药物重整服务的药师中位人数为6人,药师参加药物重整服务规范化培训的参培率为75.00%,其中三级甲等医院的参培率较高,达到了85.71%。药物重整服务覆盖的主要环节包括患者新入院、转科和出院。药师在药物重整服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重复用药(252家,69.42%)、用法用量不合理(228家,62.81%)和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218家,60.06%)。仅69家(19.01%)医疗机构有单独的电子化信息记录系统,48家(13.22%)构建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评价改进系统。在药师价值体现方面,有141家(38.84%)医疗机构没有给予相关药师任何形式的补偿。“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进服务等工作紧密联系”是影响药物重整服务工作的最主要经验(192家,52.89%),而“符合要求的人才严重不足”是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药物重整服务面临的最主要困难(238家,65.56%)。结论规范的发布有效提升了全国医疗机构药物重整服务的开展率,但各级医疗机构在药物重整服务人员的配备、服务内容、药物重整服务信息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与评价系统的构建方面均还有一定的完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重整 医疗机构 规范化培训 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药安全文化建设标准》制订与解析
6
作者 侯文婧 沈素 +12 位作者 温爱萍 陆进 甄健存 张威 梅丹 龚志成 吴玉波 沈群红 封卫毅 谭玲 张艳华 刘芳 张晓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9-1083,共5页
用药安全文化建设是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的《用药安全文化建设标准》,基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行业专家意见、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科学... 用药安全文化建设是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的《用药安全文化建设标准》,基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行业专家意见、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范了医疗机构开展用药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管理过程及持续改进。该文介绍《用药安全文化建设标准》的制订过程,并对重点内容进行解析,以促进对该标准的正确理解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事管理 用药安全文化建设 管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标准》制订与解析
7
作者 张千 邱晓燕 +6 位作者 赵晖 梅丹 卢晓阳 黄品芳 刘东 钟明康 甄健存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是一种创新形式,能极大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效率和便捷性,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和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为保障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质量,《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标准》编制团队坚持以科学性、通用性、指导... 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是一种创新形式,能极大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效率和便捷性,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和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为保障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质量,《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标准》编制团队坚持以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文献分析三方面梳理重点管理内容,结合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实际工作状况,经多轮意见征集和专家论证制定该标准。该文对该标准的重点内容包括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和流程、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进行解析,可为管理者及药学服务人员深入理解标准并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质量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院 药学服务 管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药学门诊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唐筱婉 史亦丽 +17 位作者 梅丹 唐彦 闫雪莲 都丽萍 赵彬 刘鑫 左玮 孙雯娟 刘容吉 徐小薇 赵蕾蕾 张波 陈思 牛子冉 屈静晗 王少红 杜小莉 胡扬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7期846-852,共7页
目的:探索建立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称我院)药学门诊服务模式。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归纳总结我院药学门诊服务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服务内容和质控体系;分析药学门诊服务发展的挑战,提出促进药学门诊服务发展... 目的:探索建立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称我院)药学门诊服务模式。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归纳总结我院药学门诊服务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服务内容和质控体系;分析药学门诊服务发展的挑战,提出促进药学门诊服务发展的建议。结果:初步搭建我院药学门诊服务模式,门诊类型包括线下药学门诊和互联网药学门诊,就诊途径包括患者自主挂号和医生院内转诊,覆盖专科包括妊娠哺乳期、糖尿病、冠心病、抗栓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多重慢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肺癌抗肿瘤、营养药学、综合药学共12个方向的药物治疗管理,电子记录采用定制的药学门诊电子表单,既能满足药学门诊工作需求,又能实现与临床诊疗病历互查。截至2023年10月31日,线下药学门诊接诊患者426例,其中接收院内转诊病例92例,占比21.6%,药学门诊意见采纳率为87.8%;互联网药学门诊接诊患者543例,为临床患者切实解决了用药难题。结论:线上+线下药学门诊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服务模式 院内转诊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药事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9
作者 饶晶晶 甄健存 +6 位作者 张威 梅丹 缪丽燕 钟明康 高申 赵荣生 战寒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0-1074,共5页
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应急药事管理标准》以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写原则,通过问题梳理、意见征集及专家论证而形成。该标准从应急机制、应急保障、应急服务3个方面对9个关键要素49... 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应急药事管理标准》以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写原则,通过问题梳理、意见征集及专家论证而形成。该标准从应急机制、应急保障、应急服务3个方面对9个关键要素49条标准进行了规范。该文主要介绍《应急药事管理标准》的制订方法和过程,并对内容进行解析,以期为提高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药事管理 管理标准 标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在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梅丹 赵东旭 +2 位作者 邢凤梅 卢孟倩 裴鑫悦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7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接受度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脑卒中专门化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7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接受度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得分为(21.70±5.50)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7.13±8.49)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06.83±41.51)分,疾病接受度、社会支持均与生活质量呈两两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在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间具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7%。结论脑卒中患者疾病接受度、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提示医护人员应从患者的社会支持资源着手,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率,进而促进患者接受疾病,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生活质量 疾病接受度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安替可胶囊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左瑶瑶 梅丹 +3 位作者 王慧芳 秦澄 沈丽君 韩黎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安替可胶囊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SWISStarget、Uniprot数据库结合文献,查找安替可胶囊的作用化合物和化合物靶点。使用TCGA数据库获取肝癌疾病相关靶点。获得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将其导...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安替可胶囊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SWISStarget、Uniprot数据库结合文献,查找安替可胶囊的作用化合物和化合物靶点。使用TCGA数据库获取肝癌疾病相关靶点。获得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将其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药物-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PPI网络分析、极限乘积法生存分析、基因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并将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安替可胶囊靶点215个,肝癌靶点674个,其中交集靶点10个,其中CYP2C19、GCGR、ADCY1、DPP4表达与肝癌病死率呈负相关;AURKA、NUDT1、CDK1、AURKB、G6PD表达与肝癌病死率呈正相关。富集分析发现,10个关键靶点与19个生物学过程相关,与8个细胞组成相关,与6个组织学功能和2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G6PD是化合物作用最多的靶点,其次是AURKA;PARP1是结合能最好的靶点,其次是AURKA。结论安替可胶囊可能作用于CYP2C19、GCGR、ADCY1、AURKA、PARP1、NUDT1、CDK1、AURKB、DPP4、G6PD等多途径治疗肝癌,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替可胶囊 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脆弱度熵的舰船电力网络脆弱性评估
12
作者 梅丹 纪锋 +2 位作者 冯杭 陈瀚斯 陈彬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4,共7页
针对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电网节点脆弱性时存在的局限性,将舰船电网结构脆弱性和物理脆弱性相结合,提出综合脆弱性的概念。利用多属性决策方法,从舰船电网拓扑结构及各元件的物理特性出发,提出多种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权重自适应获取模型,... 针对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电网节点脆弱性时存在的局限性,将舰船电网结构脆弱性和物理脆弱性相结合,提出综合脆弱性的概念。利用多属性决策方法,从舰船电网拓扑结构及各元件的物理特性出发,提出多种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权重自适应获取模型,对舰船电力系统节点的综合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估;利用熵理论提出舰船电网综合脆弱度熵及散度的概念,实现对舰船电网综合脆弱性的全面评价,并通过某型舰船电网验证模型及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网络 综合脆弱性 多属性决策 权重 综合脆弱度熵 散度
原文传递
加强医院药学人才建设建设适应医改需求的临床药师培训体系 被引量:48
13
作者 甄健存 吴永佩 +12 位作者 颜青 李宏建 王长连 高申 蒋学华 梅丹 卢晓阳 钟明康 缪丽燕 姜玲 杜光 李喜西 陆进 《中国医院》 2020年第5期65-67,共3页
2005年,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受原卫生部委托开展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14年来,已构建了完整的临床药师培训体系,建立了245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878个临床药师培训带教组和17家师资培训基地,培养了11404名临床药师和1833名... 2005年,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受原卫生部委托开展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14年来,已构建了完整的临床药师培训体系,建立了245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878个临床药师培训带教组和17家师资培训基地,培养了11404名临床药师和1833名临床药师师资,并不断规范和增加临床药师培训要求和内容。临床药师培训是院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重要衔接,为满足新医改对医疗机构药学人才的需求起到决定性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绩效管理和合理用药水平,提升了药师的合理用药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培训体系 培训基地 带教师资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药学实践与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梅丹 倪美鑫 +2 位作者 顾海娟 郭小红 顾翩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实践的模式。方法分析信迪利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血小板减少病例各1例,探讨信迪利单抗致两种不良反应的特点,开展药学监护,协助... 目的探讨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实践的模式。方法分析信迪利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血小板减少病例各1例,探讨信迪利单抗致两种不良反应的特点,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制定不良反应处理方案。结果临床医生接受药师建议,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逐步恢复并完成抗肿瘤治疗疗程,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安全度过化疗期。结论新型抗肿瘤药物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临床药师可通过药物不良反应这一切入点,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治疗实践,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免疫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帕利在肿瘤专科医院卵巢癌患者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艳艳 郭小红 +3 位作者 姚敏 倪美鑫 梅丹 杨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奥拉帕利在卵巢癌患者中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HIS系统中抽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确诊为卵巢癌且使用奥拉帕利治疗的全部病历,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取病例,共计43例,统计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以及安全性。结果9例(20.93%... 目的分析奥拉帕利在卵巢癌患者中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HIS系统中抽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确诊为卵巢癌且使用奥拉帕利治疗的全部病历,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取病例,共计43例,统计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以及安全性。结果9例(20.93%)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表现为给药频次不适宜、剂量调整不适宜、未及时停药。36例(83.72%)患者出现贫血、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其中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6%(18/43),均表现为血液学毒性,严重贫血是最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存在口服奥拉帕利不合理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贫血最为严重和常见,用药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帕利 卵巢癌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绿原酸B对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鑫 牛子冉 +1 位作者 梅丹 张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研究异绿原酸B(ICAB)对阿托伐他汀(ATO)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TO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小鼠灌胃ICAB 5,10和20 mg·kg^-1,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 目的研究异绿原酸B(ICAB)对阿托伐他汀(ATO)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TO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小鼠灌胃ICAB 5,10和20 mg·kg^-1,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细胞形态;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技术观察ICAB对肝损伤小鼠肝细胞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GCLC)表达量。结果各剂量(5,10和20 mg·kg^-1)ICAB对ATO诱导肝损伤的小鼠均具有保护作用,表现为抑制血清ALT和AST升高,改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ICAB中、大剂量(10,20 mg·kg^-1)组肝脏氧化损伤明显改善。ICAB可显著上调Nrf2蛋白表达且促进其核转位,进而诱导下游HO-1、NQO1和GCLC表达。结论ICAB对ATO所致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入核,增强肝组织中HO-1、NQO1和GCLC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绿原酸B 阿托伐他汀 肝损伤 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北京居民用药安全知信行的探索性调查看公众用药误区 被引量:11
17
作者 范倩倩 李秋月 +2 位作者 朱珠 梅丹 唐彦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6期368-371,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居民用药安全知信行(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7月–9月期间对北京市6个行政区居民进行用药安全KAP问卷调查。结果:在药品购买方面,受访居民最关注疗效... 目的:了解北京居民用药安全知信行(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7月–9月期间对北京市6个行政区居民进行用药安全KAP问卷调查。结果:在药品购买方面,受访居民最关注疗效(50.96%),其次为品牌声誉、价格和上市时间,约四分之一居民会依照自身经验、广告宣传或药店营业员建议购药;在药品使用方面,多数居民具备相关常识,但仍会出现用药依从性不佳的情况;在药品贮存方面,部分居民根据自身经验贮存且不会定期检查(63.92%);此外,不少居民尚未养成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结论:以居民在用药安全KAP中存在的误区为切入点,可对用药教育内容进行精准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安全 知信行 北京居民 非概率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药教育标准制订与解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都丽萍 梅丹 +10 位作者 张波 甄健存 宋钰 邹羽真 樊萍 金朝辉 刘颖 赵春阳 徐珽 张艳华 姜明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35-1638,共4页
用药教育是药师向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等药学服务的过程。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基于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行业专家意见,遵循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制订了用药教... 用药教育是药师向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等药学服务的过程。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基于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行业专家意见,遵循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制订了用药教育标准。该标准对用药教育的基本要求、服务过程及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是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用药教育服务的依据。该文介绍用药教育标准的制订过程,并解析该标准的重点内容,有助于药师在用药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满足用药教育标准的各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教育 标准制订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雯静 戴子藤 +2 位作者 梅丹 彭小梅 林志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2-296,共5页
结合本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现状,从实用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该系统面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准入、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实验室安全检查等功... 结合本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现状,从实用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该系统面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准入、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实验室安全检查等功能,能够对实验室日程管理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各业务流程,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 事故预防 过程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期老年住院患者多重用药及药物重整调查 被引量:14
20
作者 闫雪莲 孙雪 +5 位作者 付乐宸 刘航眉 梅丹 张波 朱鸣雷 刘晓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886-889,共4页
目的分析末期老年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老年人1年内死亡率预测指数评分,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70岁的末期老年患者99例,收集并分析患者慢性病、老年综合征特点、入院带药种数、经药物... 目的分析末期老年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老年人1年内死亡率预测指数评分,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70岁的末期老年患者99例,收集并分析患者慢性病、老年综合征特点、入院带药种数、经药物重整后出院带药种数及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末期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cNemar配对χ~2检验。结果 99例患者1年内死亡率预测指数7~16(9.8±2.3)分。患者慢性病占比前3位依次为恶性肿瘤(76.8%)、高血压(56.6%)及冠心病(39.4%),前3位老年综合征依次为多重用药(出院带药≥5种,72.7%)、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72. 7%)及便秘(45. 4%)。入院时患者用药数(4. 7±3. 7)种,药物重整后出院带药数显著增加,为(7. 4±3. 9)种,其中维生素、通便药、镇痛药、呼吸系统药、抑酸药、铁剂及抗抑郁药等对症药物的使用率显著增加,对因药物降压药使用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48例患者出院时52.1%(25/48)使用抗血小板药,66. 7%(32/48)使用他汀类药物。23例因出血风险较高,或存在活动性出血未使用抗血小板药; 16例患者主要因失能、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风险高、新发肌痛或新发肝功能异常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结论末期老年患者经药物重整后对症治疗药物使用率增加,对因药物使用率下降,心血管疾病用药策略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合理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生命末期 多重用药 药物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