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YOLOv8-SLA轻量化钢丝绳缺陷检测方法
1
作者 郭鑫 马行 +1 位作者 穆春阳 张弘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针对钢丝绳缺陷检测计算量高,对小目标缺陷识别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网络的钢丝绳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将YOLOv8主干网络中的C2f模块替换为轻量级的SCConv模块,有效降低了网络的计算量,便于在算力较低的工业设备上部署;其次,在... 针对钢丝绳缺陷检测计算量高,对小目标缺陷识别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网络的钢丝绳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将YOLOv8主干网络中的C2f模块替换为轻量级的SCConv模块,有效降低了网络的计算量,便于在算力较低的工业设备上部署;其次,在原网络的SPPF模块中加入LSKA注意力机制,提高了模型对小目标特征的表达能力;最后,在原有的检测头中加入辅助检测头,进一步增强了模型对小目标缺陷的识别能力和对不同缺陷的辨别能力。在消融实验中,与原YOLOv8相比,YOLOv8-SLA模型在钢丝绳缺陷数据集上精确率提升5.1%,mAP提升5.5%,浮点运算数下降8.6%。在对比实验中,与其他主流检测模型相比,YOLOv8-SLA模型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小等优势,为钢丝绳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YOLOv8 SCConv LSKA 辅助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视觉的切割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2
作者 王晓强 马行 +2 位作者 穆春阳 张春涛 翟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5,50,共6页
为提高机器人在切割工件时的精确度,对3D视觉切割机器人进行了路径规划研究。根据3D相机视场固定的特点,采用一种求解手眼关系矩阵的多点标定法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将3D相机采样得到的点云数据转化为机器人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针对点云... 为提高机器人在切割工件时的精确度,对3D视觉切割机器人进行了路径规划研究。根据3D相机视场固定的特点,采用一种求解手眼关系矩阵的多点标定法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将3D相机采样得到的点云数据转化为机器人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针对点云数据处理,提出阈值自适应采样法,使用三次多项式对预切割空间曲线进行拟合。采用一种姿态估计算法,通过对切割微切平面进行拟合,完成切割机器人作业空间前进矢量和进给矢量的计算,将规划结果应用于机器人切割作业。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误差在0.24 mm以内,切割轨迹线形良好,可满足切割机器人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机器人 3D视觉 阈值采样 手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发展理论的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策略——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3
作者 韩锡菲 陈志平 +1 位作者 马行 李凯克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载体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谋划不系统、特色不鲜明、建设路径不明确等问题。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乡村发展理论,系统梳理浙江省...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载体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谋划不系统、特色不鲜明、建设路径不明确等问题。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乡村发展理论,系统梳理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迭代升级的阶段化特征,围绕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构建“全域化+特色化+人本化+共享化+可持续化”五大策略,并以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例,以系统化重构为基点创新规划建设模式,提出全域管控、技术传导、分级分类、协同治理、规建运管一体化等方面的乡村振兴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规划、建设和治理转型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美丽中国 乡村建设 嘉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议程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
4
作者 马星 李哲哲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是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政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议程的开启与推进受多方面影响,多源流理论作为解释政策过程的有效工具,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议程设置提供了清晰的...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是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政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议程的开启与推进受多方面影响,多源流理论作为解释政策过程的有效工具,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议程设置提供了清晰的分析视角。研究发现: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中展现出的行为倾向、专家学者基于深厚研究基础提出的宝贵建议,以及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共同构成了推动政策制定的力量;此外,党和国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公众对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热切期待,共同构成了推动政策制定的外部动力。在三大源流的相互作用下,政策之窗得以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科技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7-tiny的轻量化大型铸件焊缝缺陷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穆春阳 李闯 +3 位作者 马行 刘永鹿 杨科 刘宝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0,共5页
针对目前焊缝缺陷数据集少,检测环境恶劣,人为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由于检测物体缺陷形状不规则,采用可变形卷积能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特征信息和感知到物体的细节信息,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泛化能力;为... 针对目前焊缝缺陷数据集少,检测环境恶劣,人为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由于检测物体缺陷形状不规则,采用可变形卷积能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特征信息和感知到物体的细节信息,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泛化能力;为了在提高焊缝缺陷检测速度的同时,不降低准确率,满足工厂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融合轻量化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ELAN-PCS网络结构;为了解决中小目标检测困难,很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引入了通道注意力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与原YOLOv7-tiny相比,改进模型在大型铸件焊缝缺陷数据集上mAP(0.5)提升1.8%、mAP(0.5~0.95)提升6.8%,模型参数量下降1.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缺陷检测 YOLOv7-tiny 注意力机制 可变形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等离子焊接系统在连续油管钢带对接中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马星 魏志荣 +2 位作者 张顺博 周佳航 彭建军 《焊管》 2024年第9期57-61,68,共6页
为解决传统等离子焊接平台气囊夹紧力不足、焊枪行走机构精度差、焊接控制系统输出不稳定、无法实时观察问题,以及造成的对接焊缝错边、咬边、焊偏等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数字化等离子焊接系统。该系统通过改进液压夹紧装置、设计焊枪控... 为解决传统等离子焊接平台气囊夹紧力不足、焊枪行走机构精度差、焊接控制系统输出不稳定、无法实时观察问题,以及造成的对接焊缝错边、咬边、焊偏等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数字化等离子焊接系统。该系统通过改进液压夹紧装置、设计焊枪控制系统、熔池监控装置、焊机自动定位装置及气体保护装置,实现了数字化焊接,提升了焊接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设计的数字化等离子焊接系统,生产效率提升15%以上,斜焊缝一次通过率提高约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带对接 组对平台 等离子焊接 熔池监控 自动焊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3的轻量级铸件焊缝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闯 马行 +3 位作者 穆春阳 刘永鹿 秦政硕 张弘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59,163,共5页
针对机械制造行业中铸件焊缝表面缺陷数据集少,被检测物体处于复杂环境下目标检测困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3算法。使用了有效的数据增强技术,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使其更加适用于真实环境;引入轻量级网络GhostNe... 针对机械制造行业中铸件焊缝表面缺陷数据集少,被检测物体处于复杂环境下目标检测困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3算法。使用了有效的数据增强技术,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使其更加适用于真实环境;引入轻量级网络GhostNet替换原始主干网络,降低模型参数量,减少训练时间;在主干网络最后一层输出端加入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提高模型的感受野和增强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在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中引入1×1卷积和通道注意力机制,防止维度损失和提高对重要特征的关注度,增强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在训练过程中引入Focal Loss,提高模型对正样本的预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原YOLOv3相比,改进模型在铸件焊缝缺陷数据集上mAP提升1.55%,小目标气孔AP提升4%,增加小目标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 铸件焊缝 YOLOv3 空间金字塔池化 Ghost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异体输血治疗后APTT、PT、FIB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赵洪飞 刘金瑞 +2 位作者 马凤莲 马幸 刘卫永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704-708,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异体输血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2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 目的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异体输血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2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02)与死亡组(n=2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输血治疗前及治疗1 d后血浆APTT、PT、FIB水平,分析APTT、PT、FIB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血制品总输注量、输注比例(血浆、冷沉淀)、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休克比例、腹水比例、肝性脑病比例、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死亡组,消化道首次出血比例、平均动脉压、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水平均较治疗前高,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但生存组APTT、PT水平较死亡组低,FIB水平较死亡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为C级、消化道非首次出血、休克、腹水、肝性脑病以及APTT、PT异常升高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异体输血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FIB异常升高为患者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消化道非首次出血以及输血治疗后APTT、PT水平与其不良预后成正相关,平均动脉压、FIB水平与其不良预后成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异体输血治疗预后受其消化道出血次数及治疗后APTT、PT、FIB水平影响,上述指标变化可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异体输血 APTT PT F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的大型铸件冒口切割轨迹规划
9
作者 穆春阳 胡冲 +2 位作者 马行 周文亚 张春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5,161,共5页
为解决人工切割大型铸件冒口对人体损害大,生产效率低和切割平面粗糙的问题,对视觉检测技术和机器人切割轨迹规划进行研究。首先,利用3D工业相机采集铸件三维场景点云信息;然后,通过提出的三点模板点云配准(three-point template point ... 为解决人工切割大型铸件冒口对人体损害大,生产效率低和切割平面粗糙的问题,对视觉检测技术和机器人切割轨迹规划进行研究。首先,利用3D工业相机采集铸件三维场景点云信息;然后,通过提出的三点模板点云配准(three-point template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TTPCR)方法获取铸件切割点位的位姿信息,利用手眼标定变换矩阵把切割点位的信息变换到机械臂的基坐标系下;最后,利用空间圆弧的姿态插补求出切割轨迹的位姿信息,并用RoboDK软件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切割的误差小于1.3 mm,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切割方法,切割豁口缝隙减少了37.5%,切割表面粗糙度降低了70.8%,切割表面平均粗糙深度降低了65.6%,满足铸件切割工艺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件冒口 点云配准 轨迹规划 手眼标定 姿态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穿插多视角点云配准算法研究
10
作者 周文亚 马行 +1 位作者 穆春阳 胡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为解决毛胚铸件三维重建因多视角配准过程中引起的累积误差大、配准精度差以及配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穿插多视角点云配准算法。首先,利用工业相机对铸件物体获取不同视角下的点云信息进行预处理;其次,通过邻域法向量夹角特性... 为解决毛胚铸件三维重建因多视角配准过程中引起的累积误差大、配准精度差以及配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穿插多视角点云配准算法。首先,利用工业相机对铸件物体获取不同视角下的点云信息进行预处理;其次,通过邻域法向量夹角特性提取特征点,并对其进行FPFH特征点描述,对每层相邻点云用改进的4PCS算法进行粗配准,获得良好的初始位置,再利用KD-tree加速搜索的广义迭代最近点GICP算法进行精配准;最后,利用分层穿插多视角配准策略拼接成完整的点云。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配准方法相对于SAC-IA+ICP算法、4PCS+ICP算法、Super-4PCS+ICP算法,配准时间分别降低了96.5%、96.1%、88.3%,配准精度分别提高了79.5%、71.5%、55.1%。此算法配准质量不仅优于顺序多视角配准的质量,而且在鲁棒性和精确配准方面有明显优势,对后续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配准 多视角拼接 邻域特征点提取 4P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y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相关的miRNAs筛选研究
11
作者 马星 桂娜 +3 位作者 马婷 王秀玉 莫廷润 张鸣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人源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分析Hcy干预下VSMC增殖迁移相关差异miRNAs,为探讨Hcy促VSMC增殖迁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VSMC,分为Con... 目的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人源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分析Hcy干预下VSMC增殖迁移相关差异miRNAs,为探讨Hcy促VSMC增殖迁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VSMC,分为Control组和100μmol·L^(-1) Hcy组。采用CCK-8法测量VSMC的增殖活性;采用划痕实验分析VSMC在0 h和48 h的迁移情况。高通量测序分析各组VSMC中差异化表达的miRNAs,采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使用BLAST软件将预测靶基因序列与GO和KEGG数据库比对,分析靶基因的功能,获得与VSMC增殖和迁移相关的靶基因信息。通过RT-qPCR对其中表达上调的miRNAs进行验证。结果Hcy干预能增加VSMC的增殖活力(P<0.01),且VSMC的划痕面积减少(P<0.01)。两组细胞共检测到576个miRNAs,其中已知miRNAs 404个,新预测miRNAs 172个。与Control组相比,Hcy组存在88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表达上调的20个,表达下调的68个。与VSMC增殖和迁移相关的miRNAs有20个,表达上调的包括miRNA39、miRNA206和miRNA212-5p,表达下调的包括miRNA35等17个。RT-qPCR结果显示,Hcy组miRNA212-5p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Hcy致VSMC增殖迁移过程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miRNA212-5p可能参与了Hcy对VSM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靶基因预测 高通量测序 同型光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GO2018ⅢC期宫颈癌的预后及治疗策略
12
作者 马杏 刘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3-1260,共8页
肿瘤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于宫颈癌,妇科肿瘤医师普遍应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然而目前FIGO 2018分期标准中,ⅢC期仅基于转移淋巴结的... 肿瘤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于宫颈癌,妇科肿瘤医师普遍应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然而目前FIGO 2018分期标准中,ⅢC期仅基于转移淋巴结的解剖位置,并未考虑局部肿瘤因素及其他淋巴状态参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预后意义。本文旨在总结ⅢC期宫颈癌局部肿瘤因素及不同淋巴状态参数对预后的影响以及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国际妇产科联盟 ⅢC期 肿瘤异质性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故障分闸角与单相故障的后续换相失败分析
13
作者 胥仲晖 尹纯亚 +2 位作者 达塔娜 马星 樊庆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5,共9页
针对换相失败影响因素分析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故障清除时刻(故障分闸角)对换相失败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首先基于换相失败过程分析过零点偏移角对关断角的影响;其次基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法分析不同故障合闸角对逆变器首次换相失败的... 针对换相失败影响因素分析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故障清除时刻(故障分闸角)对换相失败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首先基于换相失败过程分析过零点偏移角对关断角的影响;其次基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法分析不同故障合闸角对逆变器首次换相失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故障分闸角及过零点偏移角对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发现故障在换相过程中清除引发后续换相失败风险最大;最后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例,基于PSCAD/EMTDC中的(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grands reseaux electriques,CIGRE)模型的不同故障合闸角与分闸角的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单相接地故障 换相失败 过零点偏移角 换相电压时间面积 故障合闸角 故障分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列车节能运行影响的城轨储能系统最优化容量配置
14
作者 罗川川 马兴 +1 位作者 刘锦洋 管勃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2,共12页
优化设计列车运行曲线并合理配置超级电容储能是解决城轨牵引供电系统能量损耗大、功率冲击显著的有效方案。列车运行曲线会直接决定列车的当前运行状态,一方面通过调整牵引电机的工作效率改变供电系统的整体能耗,一方面通过调节列车牵... 优化设计列车运行曲线并合理配置超级电容储能是解决城轨牵引供电系统能量损耗大、功率冲击显著的有效方案。列车运行曲线会直接决定列车的当前运行状态,一方面通过调整牵引电机的工作效率改变供电系统的整体能耗,一方面通过调节列车牵引过程与再生制动过程间的功率差优化储能容量配置。考虑到以上两方面因素的相互制约,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城轨储能系统最优化容量配置方法,旨在兼顾列车节能运行和降低储能容量。首先,利用列车运行的数学模型建立考虑牵引电机工作效率变化的列车能耗函数。然后,考虑多车运行时的能量交互确定列车牵引与再生制动间的功率差函数。进而,重新构建固定时分下考虑系统综合能耗与储能容量的复合经济指标的目标函数。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得到列车的最优运行曲线。算例分析表明,基于本文优化方法得到的列车运行曲线能够在节能的同时大幅降低超级电容的配置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容量配置 再生制动 牵引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秃鹰算法的牵引供电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15
作者 马兴 罗川川 +1 位作者 刘锦洋 管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05,共11页
牵引供电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实现在良好节能率和稳压率的前提下降低储能容量,提出一种改进秃鹰算法。首先,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仿真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秃鹰算法对储能容量配置问题进行改造。最... 牵引供电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实现在良好节能率和稳压率的前提下降低储能容量,提出一种改进秃鹰算法。首先,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仿真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秃鹰算法对储能容量配置问题进行改造。最后,构建多目标函数并计算最优储能容量。算例分析证实,改进秃鹰算法不仅具备比传统遗传算法和秃鹰算法更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而且在改进秃鹰算法的最优配置容量下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容量 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export trade network in the Arctic region
16
作者 ma xing QIANG Wenli +4 位作者 WANG Shijin LIU Jiayi Arunima maLIK LI Mengyu WANG Xia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4年第4期28-43,共16页
The economic potential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Arctic region garnered substantial interest,which positions Arctic trade as a crucial indicator in forecast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global... The economic potential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Arctic region garnered substantial interest,which positions Arctic trade as a crucial indicator in forecast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global economy.Nevertheless,attention devoted to the evolving dynamics of trade in the Arctic region remains scarce.In this study,we constructed export trade network in the Arctic region(including Denmark,Finland,Sweden,Norway,Iceland,the Canadian Arctic,the Russian Arctic,Alaska State of the USA,and Greenland)from 1990 to 2019 and analyzed its topology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omplex network theory.We used a structural entropy index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trading partners and the degree of trade concentration to assess export diversity,while we also utilized 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to evaluate product export competitiveness using the share of trade volume of each type of produc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export trade in the Arctic region increased by 53.4%during 1990-2019,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growth observed in the exports of chemical products and mineral fuels.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trade network in the Arctic region resulted in the region’s export destinations no longer being concentrated on a few major countries and regions.The proportion of exports from the Arctic region to Europe decreased by 13.5%,while the proportion of exports from the Arctic region to Asia and North America increased by 6.8%and 3.1%,respectively.The Arctic region exhibited clear distinctions in the range of flows of different products,and its export trade wa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Although differences i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between products within individual countries or regions have narrowed,substantial gaps persist.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Arctic trade activities within the global economy,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addressing the associa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e network Structural entropy index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 Global economy Climate change Arctic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等级下耕作措施对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郑江坤 杨帆 +4 位作者 王文武 郎登潇 马星 廖峰 陈旭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5,共8页
探明川西丘陵区沙壤土在横坡和顺坡垄作下水土流失特征,可为该区不同降雨等级下的土壤侵蚀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本文基于蒲江县朝阳水库的4个坡耕地径流小区连续4年的观测数据,对10°和20°坡度下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在不同降雨等... 探明川西丘陵区沙壤土在横坡和顺坡垄作下水土流失特征,可为该区不同降雨等级下的土壤侵蚀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本文基于蒲江县朝阳水库的4个坡耕地径流小区连续4年的观测数据,对10°和20°坡度下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在不同降雨等级下的产流产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雨和暴雨是该区发生频次较高的侵蚀性降雨类型,且集中发生于7—8月;小雨和中雨基本不引起土壤侵蚀。各小区径流系数均随降雨等级增加呈增加趋势,顺垄小区的径流系数在暴雨时达到最大,是对应横垄小区的1.33~3.81倍。在同一耕作措施下,10°和20°坡度小区的径流系数相当。含沙量随降雨等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大暴雨时含沙量达最大,坡度的作用较明显。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各小区的径流深的离散程度逐渐变小,说明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下土壤前期含水量作用不明显,但产沙量呈不规则变化,特大暴雨的产沙量反而小于大暴雨。通过建立产流产沙量和降雨量、降雨历时之间的回归方程可知,径流深的模拟效果较好,但产沙量的模拟效果欠佳。总体来看,坡耕地产流产沙量并没有随降雨等级的增加而增加,特大暴雨下横垄小区的含沙量高于顺垄小区,但产沙量却小于大暴雨时期,说明不同降雨等级下坡耕地产沙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降雨等级 径流系数 土壤侵蚀 川西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篱措施对紫色土坡耕地产流产沙及微地形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星 王文武 +4 位作者 郑江坤 秦伟 单志杰 陈鑫 向明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9,188,共6页
基于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坡耕地2012—2016年次降雨和径流输沙数据,定量分析了自然降雨下植物篱对坡耕地产流产沙及微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小区总径流深是对照小区的80%~84%,总冲刷量是对照小区的34%~44%,植物篱减沙作用优于减流... 基于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坡耕地2012—2016年次降雨和径流输沙数据,定量分析了自然降雨下植物篱对坡耕地产流产沙及微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小区总径流深是对照小区的80%~84%,总冲刷量是对照小区的34%~44%,植物篱减沙作用优于减流。对照小区(Ⅱ小区和Ⅴ小区)径流深、冲刷量与平均雨强、降雨量均极显著相关(P<0.01);植物篱小区(Ⅰ小区、Ⅲ小区和Ⅳ小区)径流深、冲刷量与平均雨强、降雨量均呈正相关,其中径流深与降雨量极显著相关。各雨型间产流产沙差异不显著,其中植物篱对A型雨(大雨强、短历时)减流减沙效果优于B型雨(中雨强、中历时)和C型雨(小雨强、长历时)。定植植物篱后,篱带前出现泥沙淤积带,15°香根草(Ⅰ小区)、10°香根草(Ⅲ小区)和10°新银合欢(Ⅳ小区)平均坡度分别演变为11.97°,7.73°和7.89°,香根草植物篱的效果较明显,植物篱使得坡耕地梯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雨型 坡度 径流深 冲刷量 微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BDNF和NT-3基因的脂肪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姬文晨 蒋婉婷 +4 位作者 马兴 李萌 邱裕生 李嘉 高玮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过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NT-3)的脂肪干细胞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联合差速贴壁法获取大鼠脂肪干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2周、4周后,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采用Lenti-BDNF-GFP重... 目的建立稳定过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NT-3)的脂肪干细胞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联合差速贴壁法获取大鼠脂肪干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2周、4周后,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采用Lenti-BDNF-GFP重组慢病毒液和Lenti-NT-3-RFP重组慢病毒液转染第3代脂肪干细胞,确定最佳感染复数值,按照最佳感染复数值感染脂肪干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BDNF和NT-3基因的脂肪干细胞系。结果成功分离和培养的大鼠脂肪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向成骨方向诱导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呈阳性。Lenti-BDNF-GFP重组慢病毒液和Lenti-NT-3-RFP重组慢病毒液转染脂肪干细胞的最佳感染复数值为100,感染时间72 h,共转染组BDNF和NT-3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呈稳定高表达。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过表达BDNF和NT-3基因的脂肪干细胞系,这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可以解决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过程中神经因子分泌数量少和半衰期短等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的修复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NT-3 脂肪干细胞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拮抗促生因子检测及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兴 董星晨 +5 位作者 张健 罗超越 邓德雷 张春红 王友玲 邱慧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38,共9页
以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OC,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为靶标筛选拮抗菌。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2株对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拮抗效果稳定、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QHZ-Yb1和QHZ-Yb2(以下简称,Yb1和Yb2),采用平... 以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OC,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为靶标筛选拮抗菌。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2株对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拮抗效果稳定、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QHZ-Yb1和QHZ-Yb2(以下简称,Yb1和Yb2),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拮抗作用,抑菌带宽度达3.37 mm和3.42 mm,抑菌圈直径>2.7 cm,抑菌率分别达到61.9%和62.3%;通过形态学结合生理生化及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这两株菌均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潜在拮抗促生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b1和Yb2具有多种拮抗促生因子,其脂肽类粗提取物的抑菌率分别达到57.4%和58.0%,生长素IAA的分泌量可达1.56 mg·L^(-1)和3.69 mg·L^(-1),溶P量为0.77 mg·L^(-1)和1.19 mg·L^(-1),两个菌株均可产嗜铁素、分泌酪蛋白酶;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Yb1和Yb2菌液均可促进黄瓜种子的萌发;菌株生物效应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b1、Yb2以及Yb1+Yb2菌悬液的处理不仅对黄瓜枯萎病有明显的生防效果,而且可显著增加黄瓜植株的生物量,增加黄瓜植株根际土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尤其以Yb1+Yb2菌悬液的处理效果最显著,对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11.11个百分点,植株生物量增加56.7%。结论:菌株Yb1和Yb2具有生防潜力,两菌株配合运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 黄瓜枯萎病 拮抗菌 萎缩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