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Earthquake Activity on the Active Tectonic Boundari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被引量:1
1
作者 ma hongsheng Zhang Guomin +1 位作者 Liu Jie Wang Hu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6年第3期232-243,共12页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nd their boundari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feature of the large earthquake activities on the 24 boundaries between the 6 active tectonic bloc...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nd their boundari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feature of the large earthquake activities on the 24 boundaries between the 6 active tectonic block regions (grade Ⅰ) and the 22 active tectonic blocks (grade Ⅱ) are studied. The seismicity levels on the active tectonic block boundaries are discussed considering the large earthquake frequency and the released strain energy in unit distance and time. The theoretic maximal magnitude and the recurrence period of each boundary are then calculated from the G-R relation. By comparing this with the actual earthquake record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nsities of the earthquake deduced from the seismic activity parameter (a/b) on the main active boundari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natural earthquakes. Meanwhile, an inverse 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recurrence periods of large earthquakes and the tectonic motion rate on the boundari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 b values of each boundary obtained in this paper are valuable. In addition, the present seismic activities and hazards of these boundaries are also probed into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their elapsed time on each boundary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large earthquakes satisfy Poisson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tectonic block Active tectonic boundary Large earthquake activity Seismic activity parameter a and b 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Activity in a 3-Dimensional Space before the Wen'an Earthquake,Hebei Province by Reloca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China's Capital Area
2
作者 Xue Yan Zhou Longquan +1 位作者 ma hongsheng Liu Ji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0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the M5. 1 earthquake in Wen'an, Hebei Province on July 4, 2006 are analyzed by reloca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China's capital area, and some results are obtained as...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the M5. 1 earthquake in Wen'an, Hebei Province on July 4, 2006 are analyzed by reloca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China's capital area, and some result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① The seismic activity of ML ≥ 3.0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Hebei plain seismic belt displayed a feature of strengthening ( lasting 43 months) quiescence (17 months) five years before the Wen'an earthquake. Simultaneously, the strain release curve showed a variation process of accelerating-flatting. ② A seismogenic gap in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located at the depth of 15km - 20km, with 70km long in latitude direction and 90km long in longitude orientation, was formed by M≥2.0 earthquakes four years prior to the Wen'an earthquake. The initial rupture point of the Wen'an earthquake is situ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ap. ③ The focal depth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 2. 0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Hebei plain seismic belt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10km to 30ki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2003 to October, 2004. Meanwhile, the seismic activity obviously strengthen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from 20km to 30km in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an earthquake Small earthquake relocation Seismic gap Focal dep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水性涂布纸中半挥发性迁移物的筛查及安全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卢诗强 常一凡 +6 位作者 林勤保 杨青华 马洪生 陈冠铭 颜凌燕 王玥 魏晓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2,共8页
目的将水性涂布纸作为食品接触用纸时,其安全风险未知,通过对水性涂层纸中半挥发性迁移物进行筛查和安全评估,探究水性涂布纸的潜在安全风险。方法以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异辛烷为食品模拟... 目的将水性涂布纸作为食品接触用纸时,其安全风险未知,通过对水性涂层纸中半挥发性迁移物进行筛查和安全评估,探究水性涂布纸的潜在安全风险。方法以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异辛烷为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试验,使用二氯甲烷液萃取迁移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MS-DIAL软件和NIST质谱库对半挥发性迁移物进行非靶向筛查和定量分析,结合特定迁移限量(SML)和毒理学关注阈值法(TTC)进行初步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初步识别出21种半挥发性迁移物,主要与造纸纤维原料、乳液助剂等有关,比如长叶烯、脱氢枞酸甲酯等,包括7种CramerⅢ类毒性物质、1种CramerⅡ类物质。少数具有SML的物质(比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迁移中的最高浓度均处于安全范围,CramerⅢ类油酸酰胺、秋水仙胺的迁移量超出了安全摄入暴露阈值(0.09 mg·kg^(−1)·d^(−1)),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其他条件下,迁移物的浓度均低于相应的Cramer安全阈值。结论水性涂布纸在长时间接触酒精性食品的情况下,更多的风险物质会迁移到食品中,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接触用水性涂布纸 GC-MS 迁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枚岩及灰岩路基填料击实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罗佳 杨长卫 +3 位作者 徐贤青 包杰 马洪生 丁选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2,共6页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以千枚岩和灰岩为主的路基填料难以直接使用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千枚岩和灰岩开展室内击实试验并进行正交分析,探讨击实过程中填料压实度的主控影响因素并得到压实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千枚岩的最优含水率在4%~...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以千枚岩和灰岩为主的路基填料难以直接使用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千枚岩和灰岩开展室内击实试验并进行正交分析,探讨击实过程中填料压实度的主控影响因素并得到压实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千枚岩的最优含水率在4%~6%,灰岩的最优含水率在6%~8%;击实试验中击实98次对土样的压实度改变率影响最大;与路基施工所用的强弱振碾压组合相结合,计算出能满足目标压实度的最优组合模式为强振8遍、弱振2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击实试验 千枚岩 最大干密度 最优含水率 强弱振碾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锚索抗滑桩工作性能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5
作者 连静 丁选明 +2 位作者 温浩 马洪生 瞿立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3,共8页
为解决地震频发下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难题,设计新型支挡结构-空间锚索抗滑桩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的同源地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从受力传递机制、坡面变形、桩身位移及锚索内力四个方面对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解决地震频发下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难题,设计新型支挡结构-空间锚索抗滑桩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的同源地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从受力传递机制、坡面变形、桩身位移及锚索内力四个方面对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锚索抗滑桩结构的锚固体横向布置,利用围岩强度提供抗滑力,单根锚固体可为多根抗滑桩提供抗力。在地震和重力的作用下,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破坏模式为覆盖层向下滑动、桩身变形→横向锚固体挤压围岩、基岩强度发挥→锚固体围岩损伤加剧、桩身变形增大→围岩突发破坏、锚索抗滑桩系统失效,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系统存在差异。普通/空间锚索抗滑桩所允许的坡面后缘开裂临界地震动强度为0.4g/0.6g、坡面前缘开裂的临界地震动强度为0.8g/1.0g,而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锚索总长度较普通锚索抗滑桩系统则减少了30%,充分说明空间锚索抗滑桩的抗震性能优于普通锚索抗滑桩,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边坡 空间锚索抗滑桩 工作性能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作用下高压氢气喷射火特性研究
6
作者 祝现礼 张佳庆 +5 位作者 过羿 滕越 刘敏 章智慧 马鸿盛 王昌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79-4286,共8页
为更好地抑制高压氢喷射火,研究了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作用下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特性。试验采用实心锥形细水雾喷嘴,考察细水雾在不同K_(2)CO_(3)添加剂质量分数、水平施加位置和施加压力下,对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火焰形态、火焰水平长... 为更好地抑制高压氢喷射火,研究了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作用下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特性。试验采用实心锥形细水雾喷嘴,考察细水雾在不同K_(2)CO_(3)添加剂质量分数、水平施加位置和施加压力下,对欠膨胀氢气喷射火火焰形态、火焰水平长度、羽流区温度及辐射的影响。试验采用摄像机、热电偶、辐射热流计分别测量火焰形态、空间指定点温度和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含有K_(2)CO_(3)添加剂的细水雾作用下,氢气喷射火焰更明亮。细水雾压力较低(0.5 MPa)且施加位置位于火焰抬升位置时,氢气喷射火出现明显的火焰膨胀现象。通过与纯水细水雾进行对比发现,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对氢气喷射火稳定火焰长度、羽流区温度及热辐射的抑制效果明显,并且抑制效果随着K_(2)CO_(3)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K_(2)CO_(3)添加剂细水雾 氢气喷射火 温度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纳米纤维素复合体系施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奎明红 文辉 +1 位作者 马洪生 王斌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1,共10页
构建阳离子淀粉(CS)和纳米纤维素(NC)的CS/NC复合体系,探索其在食品软包材料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打浆度24°SR针叶木浆和打浆度36°SR阔叶木浆作为基纸原料,系统研究了浆内/表面施胶CS/NC复合体系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将CS/N... 构建阳离子淀粉(CS)和纳米纤维素(NC)的CS/NC复合体系,探索其在食品软包材料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打浆度24°SR针叶木浆和打浆度36°SR阔叶木浆作为基纸原料,系统研究了浆内/表面施胶CS/NC复合体系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将CS/NC复合体系用于基纸的浆内施胶,当CS添加量为1.0%(相对于绝干浆,以下同)、纤维素纳米纤丝(J-CNF)添加量0.6%时,纸张的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分别达68.6 N·m/g和7.79 mN·m^(2)/g,相较于基纸分别提高14.1%和18.8%。将CS/NC复合体系用于基纸的表面施胶,胶料固含量为6.5%(J-CNC∶CS=1∶9,质量比)时,施胶纸张透气度下降值达99.4%;单面施胶量为6 g/m^(2)时,施胶纸张防油等级可达1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阳离子淀粉 食品包装纸 机械性能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手术患者对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需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煜 马洪升 +2 位作者 戴燕 唐孟言 刘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6-1241,共6页
目的:通过调查日间手术患者对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并分析在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为后期日间手术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及设计建议。方法:于2018年6—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00名日间手术... 目的:通过调查日间手术患者对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并分析在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为后期日间手术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及设计建议。方法:于2018年6—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00名日间手术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及差异情况调查。结果:日间患者对“在线咨询”功能需求高,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对术后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随访时间及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不同。患者的年龄不同(F=8.240,P<0.001)、职业不同(F=5.561,P<0.001)、学历不同(F=6.894,P<0.001)、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同(F=5.613,P=0.004)、以往使用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情况不同(F=6.215,P=0.002)及下载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数目不同(F=4.073,P=0.007)、手术类型不同(F=4.911,P=0.001),对围术期管理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的需求不同。结论:随着5G时代到来,移动医疗已成为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热点与趋势,医疗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前瞻性意识到移动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重要性,促进信息技术与临床工作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围术期 移动医疗手机应用软件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区互联电网的动态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鑫 束洪春 +2 位作者 曹敏 马红升 王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30-238,共9页
传统的概率性评估方法仅从安全性方面考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未能从经济性方面量化事故发生的后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考虑上述两种因素的大区互联电网动态稳定风险评估的模型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并结合实际电网运行数据给出基于该模... 传统的概率性评估方法仅从安全性方面考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未能从经济性方面量化事故发生的后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考虑上述两种因素的大区互联电网动态稳定风险评估的模型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并结合实际电网运行数据给出基于该模型的动态稳定判据,最后以云南电网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与应用。通过算例中不同的外送功率方案,提出协调互联电网各送端外送出力可以降低系统动态稳定风险值,给出新的动态稳定判据下云南电网的最大外送功率值及相应的电网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同时证明了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合理配置以及正确的直流调制方案能够降低系统的动态稳定风险值,可作为当系统发生动态失稳故障时降低风险值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区互联电网 动态稳定 电力系统稳定器 风险评估 失稳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儿隐匿阴茎成形术谈日间手术医疗质量管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小成 黄鲁刚 +3 位作者 马洪升 李志超 刘洋 戴燕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7期40-42,共3页
由于日间手术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患者及家属等待手术时间长、治病费用高等社会问题,因而得到了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国大力推广。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颁布的《日间手术管理导则(征求意见稿)》,规范... 由于日间手术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患者及家属等待手术时间长、治病费用高等社会问题,因而得到了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国大力推广。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颁布的《日间手术管理导则(征求意见稿)》,规范了日间手术的准入标准,明确给出了手术流程、病历规范和术式应用范围。患者24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但出院时并未达到完全康复,特别是小儿外科日间手术家长更是担心,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合理的就医流程和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保障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阴茎 日间手术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光伏电站SVG高频振荡仿真分析
11
作者 张明强 何廷一 +4 位作者 曾丕江 何鑫 马红升 彭俊臻 余多 《云南电力技术》 2024年第1期3-7,11,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220 kV光伏电站SVG高频振荡引发电压波动的故障案例。首先,通过分析现场故障录波,初步确定故障原因为SVG与系统振荡;其次,基于RTlab仿真平台搭建了光伏电站全站和附近局部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并开展故障复现,仿真复现结果... 本文主要介绍了220 kV光伏电站SVG高频振荡引发电压波动的故障案例。首先,通过分析现场故障录波,初步确定故障原因为SVG与系统振荡;其次,基于RTlab仿真平台搭建了光伏电站全站和附近局部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并开展故障复现,仿真复现结果与故障录波基本一致;最后,提出了“消除SVG高频段负阻尼”的振荡抑制措施,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本文的新能源场站SVG高频振荡分析可为今后类似故障的防范和处理提供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G 高频振荡 负阻尼 R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全时空智能激光驱鸟技术研究
12
作者 张浩 李俊明 +2 位作者 李天杰 赵鹤熙 马洪升 《今日自动化》 202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文章主要对基于无人机的全时空智能激光驱鸟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的全时空智能激光驱鸟技术具有显著的驱离效果,可在不同环境和天气条件下稳定运行。文章的研究成果对于农业生产、建筑安全及航空管控等领域具... 文章主要对基于无人机的全时空智能激光驱鸟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的全时空智能激光驱鸟技术具有显著的驱离效果,可在不同环境和天气条件下稳定运行。文章的研究成果对于农业生产、建筑安全及航空管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引领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全时空 激光驱鸟 技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手术模式下硬化剂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振宇 刘睿奇 +6 位作者 王茹 李正勇 唐军 岑瑛 马洪升 张艳阁 许学文 《西部医学》 2018年第8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日间手术模式行体表血管瘤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日间诊疗模式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3例体表血管瘤患者作为日间组;2010年6月~2014年12月按照传统诊疗模式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 目的评价使用日间手术模式行体表血管瘤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日间诊疗模式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3例体表血管瘤患者作为日间组;2010年6月~2014年12月按照传统诊疗模式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6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顺利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瘤病情发展均得到抑制,病灶缩小萎缩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与传统组比较,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日间模式进行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但安全可行,具有与传统模式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日间手术 临床路径 医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与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丽敏 马洪升 董文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ADAM10)水平与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胰腺癌患者79例,采用吉西他滨化疗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癌组织样本ADAM10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ADAM10)水平与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胰腺癌患者79例,采用吉西他滨化疗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癌组织样本ADAM10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ADAM10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结果ADAM10蛋白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总阳性率为98.74%,其中阳性高表达65.82%;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分化等级、浸润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化疗效果显示,吉西他滨对ADAM10阳性高表达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2.31%,明显低于ADAM10低表达组患者的66.67%(P<0.05);Pearson分析表明,ADAM10表达与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呈负相关(r=-0.457,P<0.001)。两年随访显示,ADAM10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ADAM10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 胰腺癌 吉西他滨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速公路滑坡形成机制分析和治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海亮 马洪生 +2 位作者 李勇 袁泉 顾涛 《路基工程》 2018年第A01期170-176,共7页
针对川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滑坡整治工程,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形成机制、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的发生有其内在的地质环境基础,并受到坡脚开挖、降雨等外在因素的诱发,滑坡变形破坏机制为蠕滑-拉裂。根据滑坡发生... 针对川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滑坡整治工程,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形成机制、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的发生有其内在的地质环境基础,并受到坡脚开挖、降雨等外在因素的诱发,滑坡变形破坏机制为蠕滑-拉裂。根据滑坡发生的原因、变形破坏形成机制和滑坡推力大小,并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抗滑支挡+排水工程治理方案,治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滑坡机制 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 治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对策——以泸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洪生 赵放 +1 位作者 骆玲 冯雨庭 《物流技术》 2021年第10期1-5,共5页
结合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趋势,针对“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分析泸州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存在供给现代化水平不足、需求结构性问题突出、前瞻性政策及规划引导相对滞后等问题,并从强化规划引领、提升设施供给、创新物流服务、完善政策措... 结合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趋势,针对“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分析泸州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存在供给现代化水平不足、需求结构性问题突出、前瞻性政策及规划引导相对滞后等问题,并从强化规划引领、提升设施供给、创新物流服务、完善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发电机自适应分数阶PID控制设计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蕾 李胜男 +5 位作者 黄伟 张丹 马红升 许守东 杨博 余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58,共10页
设计了一款新型自适应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AdaptiveFractional-Order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AFOPID)控制,以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 设计了一款新型自适应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AdaptiveFractional-Order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AFOPID)控制,以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首先,将发电机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以及随机风速聚合成一个扰动,并通过高增益状态-扰动观测器(High-Gain State and Perturbation Observer, HGSPO)对其在线估计。随后,采用分数阶PID(Fractional-Order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FOPID)控制对该扰动估计进行完全补偿,以实现不同工况下全局一致的鲁棒控制性能。AFOPID控制较传统PID控制而言具有更出色的MPPT性能,且其无需精确的PMSG模型,仅需测量d轴电流和机械转速,易于实现。通过阶跃风速和随机风速两个算例,对AFOPID的控制性能与PID控制、FOPID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 FLC)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AFOPID控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分数阶PID控制 最大功率跟踪 高增益状态-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纸高锰酸钾消耗量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丽娴 林勤保 +2 位作者 朱红梅 马洪生 钟怀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7-261,共5页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抄纸的KMnO_4消耗量大于化学浆, 6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大于GB 4806.8的限值40 mg/kg;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KMnO_4消耗量超过限值的纸样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测得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范围为0.1~2.6 mg;通过分析得到浸泡液中淀粉对纸样KMnO_4消耗量的贡献为1.8%~7.2%。研究表明淀粉是食品接触用纸的KMnO_4消耗量的来源之一,淀粉的水解产物以及食品接触用纸中的其他无害原料也可能会引起KMnO_4消耗量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消耗量 食品接触用纸 淀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裂千枚岩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质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阳 苏生瑞 +2 位作者 李鹏 马洪生 张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4-513,共10页
为了研究板裂千枚岩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以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沿线典型的板裂千枚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X衍射,薄片鉴定和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1)板裂千枚岩微观结构和矿物成分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脆、塑性变形和裂隙,结构... 为了研究板裂千枚岩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以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沿线典型的板裂千枚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X衍射,薄片鉴定和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1)板裂千枚岩微观结构和矿物成分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脆、塑性变形和裂隙,结构稳定性差;2)板裂千枚岩的各向异性明显,结构面夹角从0°到90°,板裂千枚岩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先减小后增大,呈V型分布规律;3)板裂千枚岩的破裂模式与结构面夹角和围压的大小密切相关,其破裂模式共有顺结构面的张拉劈裂破坏、顺结构面的剪切滑移破坏、Y型张拉-剪切复合破坏、顺结构面和贯穿结构面的复合张剪破坏、贯穿结构面的剪切破坏5种类型;4)随着围压的增大,不同结构面夹角试样的强度、变形参数和破裂模式的各向异性逐渐减弱;5)最大主应力与结构面的组合方式控制着岩石的破裂模式和力学性质,这是板裂板裂千枚岩显示各向异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裂千枚岩 微观结构 力学性质 各向异性 破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落石碰撞恢复系数和峰值冲击力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梅雪峰 胡卸文 +3 位作者 罗刚 杜映锦 马洪生 吴建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20,共7页
考虑土体的弹塑性特征,利用经典接触理论,假设在法向与切向相互独立的基础上,根据入射条件,提出了一种计算切向力的新模型。推导了落石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恢复系数和冲击力的计算公式;得到以初始入射速度和入射角为变参量下的恢复系数和... 考虑土体的弹塑性特征,利用经典接触理论,假设在法向与切向相互独立的基础上,根据入射条件,提出了一种计算切向力的新模型。推导了落石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恢复系数和冲击力的计算公式;得到以初始入射速度和入射角为变参量下的恢复系数和冲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入射速度相同时,恢复系数与入射角呈正相关;当冲击入射角相同时,恢复系数与速度呈负相关,而冲击力与速度呈线性正相关;落石回弹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初始入射条件,通过坡面条件及入射条件对可能掉落的危岩体进行运动形态的判别;目前普遍采用的Thornton速度恢复系数偏大,会造成防护结构的失效或材料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 斜碰撞 能量原理 冲击力 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