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and QTL mapping of Z550, a rice backcrossed inbred line with increased grains per panicle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Shi-ming CUI Guo-qing +8 位作者 WANG Hui ma fu-ying XIA Sai-sai LI Yun-feng YANG Zheng-lin LING Ying-hua ZHANG Chang-wei HE Guang-hua ZHAO Fang-m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26-531,共6页
An elite backcrossed inbred line Z550 with increased grains per panicle was identified from advanced backcrosses between Nipponbare and Xihui 18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Z550 carr... An elite backcrossed inbred line Z550 with increased grains per panicle was identified from advanced backcrosses between Nipponbare and Xihui 18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Z550 carries 13 substitution segments distributed on chromosomes 1, 6, 7, 8, 9, 10, and 12, with an average substitution length of 1.68 Mb. Compared with the Nipponbare parental line, plant height, panicle length, spikelets per panicle, grains per panicle, and grain weight for Z550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grain width of Z550 was significantly narrower, and the seed setting ratio(81.4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ipponbare, it is still sufficient for breeding purposes.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mapping for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was conducted with the F_2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Nipponbare crossed with Z550 using the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 method. A total of 16, including 12 previously unreported QTLs were detected, with contribution rates ranging from 1.46 to 10.49%. Grains per panicle was controlled by 8 QTLs, 5 of which increased number of grains whereas 3 decreased it. qGPP-1, with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10.49%), was estimated to increase grains per panicle by 30.67, while q GPP-9, with the minimum contribution rate(2.47%), had an effect of increasing grains per panicle by 15.79. These results will be usefu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with major QTLs, and for research of their molecular functions via QTL cl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backcrossed INBRED line YIELD QTL 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1377的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8
2
作者 崔国庆 王世明 +8 位作者 马福盈 汪会 向朝中 李云峰 何光华 张长伟 杨正林 凌英华 赵芳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7-1484,共8页
株高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往往与产量相关性状密切关联,在水稻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日本晴为受体、缙恢35为供体亲本,经表型和分子标记双重选择,鉴定了一个水稻高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1377。Z1377共含有18个代换片段,平均代... 株高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往往与产量相关性状密切关联,在水稻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日本晴为受体、缙恢35为供体亲本,经表型和分子标记双重选择,鉴定了一个水稻高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1377。Z1377共含有18个代换片段,平均代换长度为2.95Mb。与日本晴相比,Z1377的株高、倒一节间至倒四节间长、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粒长、每穗实粒数、总粒数显著增加;粒宽显著变细,有效穗数、结实率显著减少,但仍达86.75%。用日本晴与Z1377杂交构建的次级F2群体共检测到16个相关QTL,分布于第2、第3、第4、第5、第6、第7和第9染色体。其中有8个可能与已克隆基因等位,如GW2、EUI1、ZFP185等,另8个如q PH3等尚未见报道。Z1377的株高由一个主效QTL (q PH3)和一个微效QTL (q PH5)控制,其中q PH3的贡献率达28.59%。而且,在F2群体中,高秆和矮秆基本呈现双峰分布,经卡平方测验,符合3∶1分离比,表明高秆对矮秆显性,并主要由q PH3负责。这将为该主效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同时为进一步选育含2~3个代换片段的中高优良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并应用于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株高 产量相关性状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6的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其验证 被引量:8
3
作者 沈文强 赵冰冰 +6 位作者 于国玲 李凤菲 朱小燕 马福盈 李云峰 何光华 赵芳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1-461,共11页
粒型、株高及穗部组成性状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是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但遗传基础复杂。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是用于复杂性状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鉴定了一个以日本晴为受体、西恢18为供体亲本的水稻优良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6。Z746携带... 粒型、株高及穗部组成性状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是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但遗传基础复杂。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是用于复杂性状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鉴定了一个以日本晴为受体、西恢18为供体亲本的水稻优良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6。Z746携带来自西恢18的7个代换片段,平均代换长度为3.99 Mb,其株高、粒长和穗部性状均与受体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日本晴与Z746杂交构建的次级F2群体共检测到36个相关QTL,分布于2号、3号、4号、6号和11号染色体。其中5个可能与已克隆基因等位,如qPH3-1等,8个可被多次检出,表明这些是遗传稳定的主效QTL。Z746的粒长主要由4个QTL(qGL3、qGL4、qGL2、qGL6)控制,其中qGL3和qGL4对粒长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60.28%和27.47%。株高由5个QTL控制,穗长由4个QTL控制,每穗粒数由2个QTL控制,千粒重由2个QTL控制。然后以MAS在F3共选出8个单片段代换系,并以此在F4进行了相关QTL验证,共有24个QTL可被8个单片段代换系(SSSL)检出,重复检出率为66.7%,表明这些QTL遗传稳定。本研究为目的QTL的进一步遗传机制研究及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粒长 株高 穗部组成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穗粒数的水稻染色体代换系Z747鉴定及相关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大川 汪会 +7 位作者 马福盈 杜婕 张佳宇 徐光益 何光华 李云峰 凌英华 赵芳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6,共7页
增加穗粒数对水稻高产品种培育至关重要。其遗传基础复杂,由多基因控制。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可以将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分解,因而是理想的遗传研究材料。本研究通过高代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鉴定了一个以日本晴为受... 增加穗粒数对水稻高产品种培育至关重要。其遗传基础复杂,由多基因控制。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可以将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分解,因而是理想的遗传研究材料。本研究通过高代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鉴定了一个以日本晴为受体、西恢18为供体亲本的、含有15个代换片段的增加穗粒数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7,平均代换长度为4.49 Mb。与受体日本晴相比, Z747的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长和粒长显著增加,粒宽显著变窄、结实率显著降低,但结实率仍为81%。进一步以日本晴和Z747杂交构建的次级F2群体鉴定出46个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水稻1号、2号、3号、5号、6号、9号、11号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qGPP12、qPH-3-1、qPH-3-2等12个QTL可能与已克隆的基因等位, qSPP9等34个可能是新鉴定的QTL。Z747的每穗总粒数由2个具有增加粒数效应的QTL (qSPP3和qSPP5)和1个具有减少粒数效应的QTL (qSPP9)控制。研究结果对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有利基因的单片段代换系培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粒数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基因调控网演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中舟 胡文斌 +4 位作者 许平华 唐传慧 高旷 马福营 邱振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4-3350,共17页
动态基因调控网是展现生物体内基因与基因之间相互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动力学行为的复杂网络.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分为两类:激励和抑制.对动态基因调控网网络演化的研究,可以预测未来时刻生物体内的基因调控关系,从而在疾病预测和... 动态基因调控网是展现生物体内基因与基因之间相互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动力学行为的复杂网络.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分为两类:激励和抑制.对动态基因调控网网络演化的研究,可以预测未来时刻生物体内的基因调控关系,从而在疾病预测和诊断、药物开发、生物学实验等领域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现实世界中,动态基因调控网的网络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当前,对于其演化机制的研究存在只关注静态网络而忽略动态网络和只关注相互作用关系而忽略相互作用类型的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基因调控网演化分析方法(dynamic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evolution analyzing method,简称DGNE),将研究扩展到了动态带符号网络领域.通过该方法包含的基于模体转换概率的连边预测算法(link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otif transfer probability,简称MT)和基于隐空间特征的符号判别算法,能够动态地捕捉基因调控网的演化机制,并准确地预测未来时刻基因调控网的连边情况.实验结果表明,DGNE方法在仿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均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 网络演化 模体 隐空间 链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long-grain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Z744 and QTL analysis for agronomic traits in rice 被引量:6
6
作者 ma fu-ying DU Jie +7 位作者 WANG Da-chuan WANG Hui ZHAO Bing-bing HE Guang-hua YANG Zheng-lin ZHANG Ting WU Ren-hong ZHAO Fang-m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163-1169,共7页
Length of grain affects the appearance, quality, and yield of rice. A rice long-grain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Z744, with Nipponbare as the recipient parent and Xihui 18 as the donor parent, was identified... Length of grain affects the appearance, quality, and yield of rice. A rice long-grain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Z744, with Nipponbare as the recipient parent and Xihui 18 as the donor parent, was identified. Z744 contains a total of six substitution segments distributed on chromosomes(Chrs.) 1, 2, 6, 7, and 12, with an average substitution length of 2.72 Mb. The grain length, ratio of length to width, and 1 000-grain weight of Z74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ipponbare. The plant height, panicle number, and seed-set ratio in Z744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ipponbare, but they were still 78.7 cm, 13.5 per plant, and 86.49%,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eight QTLs of different trai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econdary F2 population, constructed by Nipponbare and Z744 hybridization. The grain weight of Z744 was controlled by two synergistic QTLs(qGWT1 and q GWT7) and two subtractive QTLs(qGWT2 and qGWT6), respectively. The increase in the grain weight of Z744 was caused mainly by the increase in grain length. Two QTLs were detected, qGL1 and qGL7-3, which accounted for 25.54 and 15.58%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respectively. A Chi-square test showed that the long-grain number and the short-grain number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3:1 separation ratio,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long grain is dominant over the short-grain and Z744 was controlled mainly by the principal effect qGL1. These results offered a good basis for further fine mapping of qGL1 and further dissection of other QTLs into singl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GRAIN length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经鼻空肠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福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0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经鼻空肠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经鼻空肠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经鼻空肠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经鼻空肠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 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肠道营养 集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农灵芝一号生长过程中子实体各部位糖醇和海藻糖积累及其代谢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帅 张晓昱 +3 位作者 唐传红 马富英 唐庆九 张劲松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0-1099,共10页
食用菌子实体通常会在生长过程中积累较高含量的糖醇及海藻糖,这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能够促进食用菌的生长,而在灵芝中的同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高效阴离子-脉冲安培法对沪农灵芝一号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糖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 食用菌子实体通常会在生长过程中积累较高含量的糖醇及海藻糖,这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能够促进食用菌的生长,而在灵芝中的同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高效阴离子-脉冲安培法对沪农灵芝一号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糖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灵芝子实体中主要的可溶性糖类成分是阿拉伯糖醇、甘露醇和海藻糖,甘露醇在子实体成熟时的菌盖中的含量达到最高值,阿拉伯糖醇在产孢子期的子实体中含量较高,两种糖醇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一种糖醇积累的同时会消耗利用另一种糖醇,而海藻糖在灵芝子实体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仅在子实体初期的菌基部位检测到较高的含量;同时通过qRT-PCR技术检测灵芝子实体不同部位中这几种糖类的主要代谢酶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这些代谢酶在子实体的菌基部位的表达水平相对其他部位较高,且随着子实体生长这一差异更加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灵芝中的糖醇和海藻糖分布差异可能是先由菌基的菌丝体中合成产物并转运到子实体不同部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代谢之后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阿拉伯糖醇 海藻糖 高效阴离子-脉冲安培法 QRT-PCR
原文传递
全民国防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富英 依乌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3-157,共5页
全民国防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性战略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调查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还处于一种感性层面,尚未上升到理性层面,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认知与行为能力较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全民国防的贯彻落实与现... 全民国防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性战略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调查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还处于一种感性层面,尚未上升到理性层面,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认知与行为能力较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全民国防的贯彻落实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国防意识作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安全统一的“精神长城”,应在教育理念、内容和形式上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国防 少数民族大学生 国防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