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定期产检的≥孕37周单胎臀位行外倒转术(均行椎管内麻醉)的孕妇14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倒转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将相关因素...目的:探讨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定期产检的≥孕37周单胎臀位行外倒转术(均行椎管内麻醉)的孕妇14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倒转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将相关因素(产妇年龄、产次、孕周、体质量指数、脐带长度、羊水指数、新生儿体质量、臀先露类型、绕颈与否、胎盘位置、是否使用宫缩抑制剂)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149例行足月臀位外倒转术的孕妇中,成功59例,成功率39.6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成功组(59例)与失败组(90例)脐带长度(54.00±5.92 cm vs 49.89±9.95 cm)和产次(初产妇与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产次、宫缩抑制剂、脐带长度是足月臀位外倒转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下进行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是安全可行的,其成功的相关因素可能与产次、使用宫缩抑制剂和脐带长度有关。选择合适的病例,术前使用宫缩抑制剂,建议行椎管内麻醉,术中及术后加强观察和母儿监护,以达到安全分娩的目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足月自然分娩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规律产检并足月自然分娩的449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目的探讨足月自然分娩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规律产检并足月自然分娩的449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H的发生情况分为NH组(63例)和非NH组(386例)。比较两组GDM患者的一般资料、产时特征及其分娩新生儿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结果NH组孕晚期和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的比例高于非NH组[69.9%(44/63)比34.2%(132/386),66.7%(42/63)比35.8%(138/386)](P<0.01);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组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型)及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高于非NH组[61.9%(39/63)比11.9%(46/386),14.3%(9/63)比5.7%(22/386),11.1%(7/63)比2.8%(11/386)](P<0.05或P<0.01),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是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NH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05,95%CI 2.180~12.430,P<0.001;OR=4.885,95%CI 2.209~10.803,P<0.001)结论加强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GDM患者产时血糖规范化管理以及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的血糖监测,有助于减少GDM患者分娩新生儿NH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定期产检的≥孕37周单胎臀位行外倒转术(均行椎管内麻醉)的孕妇14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倒转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将相关因素(产妇年龄、产次、孕周、体质量指数、脐带长度、羊水指数、新生儿体质量、臀先露类型、绕颈与否、胎盘位置、是否使用宫缩抑制剂)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149例行足月臀位外倒转术的孕妇中,成功59例,成功率39.6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成功组(59例)与失败组(90例)脐带长度(54.00±5.92 cm vs 49.89±9.95 cm)和产次(初产妇与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产次、宫缩抑制剂、脐带长度是足月臀位外倒转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下进行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是安全可行的,其成功的相关因素可能与产次、使用宫缩抑制剂和脐带长度有关。选择合适的病例,术前使用宫缩抑制剂,建议行椎管内麻醉,术中及术后加强观察和母儿监护,以达到安全分娩的目的。
文摘目的探讨足月自然分娩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规律产检并足月自然分娩的449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H的发生情况分为NH组(63例)和非NH组(386例)。比较两组GDM患者的一般资料、产时特征及其分娩新生儿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结果NH组孕晚期和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的比例高于非NH组[69.9%(44/63)比34.2%(132/386),66.7%(42/63)比35.8%(138/386)](P<0.01);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组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型)及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高于非NH组[61.9%(39/63)比11.9%(46/386),14.3%(9/63)比5.7%(22/386),11.1%(7/63)比2.8%(11/386)](P<0.05或P<0.01),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是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NH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05,95%CI 2.180~12.430,P<0.001;OR=4.885,95%CI 2.209~10.803,P<0.001)结论加强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GDM患者产时血糖规范化管理以及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的血糖监测,有助于减少GDM患者分娩新生儿NH的发生。
文摘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20家,二级医院19家)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住院分娩的600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003例(Ⅰ组),轻度子痫前期917例(Ⅱ组),重度子痫前期2516例(Ⅲ组),子痫68例(Ⅳ组),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232例(Ⅴ组),慢性高血压271例(Ⅵ组)。分析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婴结局。结果①孕产妇结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肾功能不全0.3%(18例),心衰或肺水肿0.6%(34例),HELLP综合征1.6%(94例),胎盘早剥2.7%(162例),产后出血6.5%(388例),早产25.0%(1504例),孕产妇死亡0.1%(6例)。各组间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组的胎盘早剥发生率最高,达8.8%(6例)。Ⅱ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达7.7%(71例)。②围产儿结局:共有围产儿6450例。小于孕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 age,SGA)的发生率为5.9%(382例),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9.6%(622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9.5%(610例),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为5.4%(350例),围产儿死亡率为4.6%(295例)。6组新生儿体重及SGA、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合并症、围产儿死亡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Ⅲ组(2801例)的SGA发生率最高,达9.7%(272例),而Ⅳ组(70例)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7.1%(12例)及35.7%(25例),V组(236例)的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最高,达11.0%(26例)。结论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同,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危害更为严重,更应积极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