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5年M_(w)7.1西藏定日地震地表破裂与同震位移分布特征
1
作者 刘富财 潘家伟 +6 位作者 李海兵 杨少华 吴坤罡 苏强 张斯琪 Marie-Luce CHEVALIER 卢海建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703,共19页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了M_(w)7.1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措果乡(28.50°N,87.45°E),震源深度10 km。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伴随左行走滑分量的正断型地震事件,发震构造为青藏高原南部申扎-...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了M_(w)7.1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措果乡(28.50°N,87.45°E),震源深度10 km。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伴随左行走滑分量的正断型地震事件,发震构造为青藏高原南部申扎-定结裂谷南段的丁木错断裂。地震沿丁木错地堑东缘和拉轨岗日山西侧谷地东缘形成了长约35 km的不连续同震地表破裂带。破裂带沿先存断层陡坎发育,整体近SN走向,以新鲜、西倾的正断层陡坎和张裂隙为主,并在部分位置具有显著的右阶雁列组合特征。根据破裂发育规模和连续性特征,自北向南将同震地表破类带分为羊母丁错姆、尼辖错北东、古荣村东和丁木错段。其中连续性较好的尼辖错北东段和古荣村东段的长度分别为~6 km和~3 km,测量获得的最大同震垂直位移量分别为2.7±0.6 m和~0.9 m,最大走滑位移量分别为~1.1 m和~0.4 m。灾区不同乡村的震害程度与发震断层上盘效应及其与破裂带的距离密切相关。此外,定日地震造成的区域应力变化可能触发了发震断层南东侧郭加断裂和日玛那穹隆的活动,因此郭加断裂、定结断裂未来强震风险增加,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_(W)7.1定日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同震位移 丁木错断裂 申扎-定结裂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轮毂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分析与装置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福才 张震宇 +2 位作者 徐继龙 郑宏伟 刘阳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8,共13页
机器视觉作为代替人工检测轮毂表面缺陷的重要手段,是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针对汽车轮毂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首先,从轮毂表面缺陷的类别和人工检测流程入手,阐述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轮毂表面缺陷检测技... 机器视觉作为代替人工检测轮毂表面缺陷的重要手段,是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针对汽车轮毂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首先,从轮毂表面缺陷的类别和人工检测流程入手,阐述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轮毂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要求和难点。其次,分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检测算法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在缺陷图像预处理、缺陷定位和特征提取、缺陷分类识别中的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方法在缺陷检测、分割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了现有轮毂型号识别装置、轮毂缺陷X射线图像采集装置、轮毂表面缺陷图像采集装置,并在分析当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检测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及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智能检测实验装置设计方案,为全自动快速检测装置的研制与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汽车轮毂 表面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智能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川综合自动化实训平台的设计与研制
3
作者 刘福才 耿清 +1 位作者 王荣宇 陈树宗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08-212,共5页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实训设备开发主要依赖进口自动化设备的现状,燕山大学自动化系与深圳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汇川PLC、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的国产综合自动化实训平台。该平台是集PLCI/O控制、变...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实训设备开发主要依赖进口自动化设备的现状,燕山大学自动化系与深圳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汇川PLC、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的国产综合自动化实训平台。该平台是集PLCI/O控制、变频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控制技术、人机接口及工业现场总线通信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且具有远程控制实验功能。学生通过实训平台进行上位机人机界面设计和下位机PLC控制程序开发,可提高设计开发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训平台 汇川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远程控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汇川PLC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设计
4
作者 刘福才 杨洪岭 顾馨航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汇川可编程控制器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以H3U-3624MR作为控制主机,以昆仑通态TPC1570Gi作为触摸屏,使用McgsPro组态软件设计人机界面,再通过Auto Shop软件完成梯形图程序设计。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控制舞台灯光,手动控制... 设计了一套基于汇川可编程控制器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以H3U-3624MR作为控制主机,以昆仑通态TPC1570Gi作为触摸屏,使用McgsPro组态软件设计人机界面,再通过Auto Shop软件完成梯形图程序设计。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控制舞台灯光,手动控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放映方案;自动控制可根据场所需求选择已存预定义方案。此外,触摸屏还可显示灯光状态,实现对舞台的实时监测。通过PLC控制及监控舞台灯光,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易修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灯 PLC控制 McgsPro 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V SfM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以青藏高原西北部龙木错断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晨轶 潘家伟 +5 位作者 张丽军 李海兵 孙知明 Marie-Luce Chevalier 刘富财 苏强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47,共16页
为探讨搭载与未搭载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动态后处理技术(RTK/PPK)模块的无人机平台通过运动恢复结构(SfM)方法处理获得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质量差异,以及建立不同无人机平台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处理过程的快速流程,利用大疆经纬M 3... 为探讨搭载与未搭载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动态后处理技术(RTK/PPK)模块的无人机平台通过运动恢复结构(SfM)方法处理获得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质量差异,以及建立不同无人机平台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处理过程的快速流程,利用大疆经纬M 300 RTK无人机(搭载禅思L1激光雷达(LiDAR)和测绘相机)与大疆精灵4 Pro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分别对青藏高原西北部龙木错断裂上1处位错阶地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该处高分辨率、高精度DEM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对比结果显示,M 300 RTK无人机平台L1负载系统获得的LiDAR和SfM地形数据精度接近,两者在约100 m的飞行高度获得的DEM数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均方差分别为0.135 m、0.111 m和0.201 m、0.180 m;无RTK模块的精灵4 Pro无人机获取的DEM数据虽然绝对精度较差(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方差分别为1.707 m和249.280 m),但其反映的相对地形与实际地形接近,经过地面控制点校正后精度可以达到分米级。研究表明,RTK SfM技术克服了使用地面控制点的局限性,为活动构造研究领域微地貌测量提供了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当对测区的绝对三维坐标要求不高,仅需相对的地形起伏时,未搭载RTK模块的无人机也能够在无地面控制点约束的情况下满足地貌位错测量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运动恢复结构 摄影测量 活动构造 精度评估 龙木错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纳米TiO_(2)功能集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6
作者 华煜 王功勋 +2 位作者 刘福财 黄博 祝明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31-241,共11页
目的采用负载法制备纳米TiO_(2)功能集料,提高集料的光催化性能和TiO_(2)的有效利用率。方法以石英砂为载体、纳米TiO_(2)(NT)悬浮液为负载媒介,制备表面负载NT的功能集料,通过SEM、EDS、XRD、XRF与FT-IR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研... 目的采用负载法制备纳米TiO_(2)功能集料,提高集料的光催化性能和TiO_(2)的有效利用率。方法以石英砂为载体、纳米TiO_(2)(NT)悬浮液为负载媒介,制备表面负载NT的功能集料,通过SEM、EDS、XRD、XRF与FT-IR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NT悬浮液浓度、负载时间与循环负载次数对负载NT功能集料光催化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以0.5%SDS表面活性剂溶液配制成浓度(质量分数)1%的NT悬浮液稳定性最佳,经2 mol/L NaOH预处理24 h的石英砂碱改性效果最好,将石英砂置于NT悬浮液中浸泡30min、烘干,循环负载5次,得到的负载NT功能集料,其表面TiO_(2)质量分数约为0.34%,对NO降解率可达98%。负载NT功能集料经淡水、饱和Ca(OH)2溶液浸泡7 d后,集料表面所含Ti含量损失率分别为11.3%、9.5%,其对NO降解率略有下降,仍高达88%、91%;且在冲刷作用下,其表面Ti含量损失率仅为21.9%,其光催化性能仍可达到70%。结论负载NT功能集料的光催化性能随NaOH溶液浓度、预处理时间、NT悬浮液浓度以及循环负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循环负载次数对集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大。采用碱液对集料进行表面预处理,促进了集料表面与NT之间生成Ti—O—Si化学键,提高了功能集料的光催化性能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悬浮稳定性 负载NT功能集料 光催化性能 NO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补偿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
7
作者 王立新 王赫 +2 位作者 赵丁选 刘福才 贾拓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8,共12页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链式积分器模型阻碍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实施,非线性摩擦和测量噪声影响液压缸伺服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摩擦补偿功能的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器,建立包含非线性库伦摩擦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坐标转换,获得等效...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链式积分器模型阻碍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实施,非线性摩擦和测量噪声影响液压缸伺服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摩擦补偿功能的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器,建立包含非线性库伦摩擦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坐标转换,获得等效链式积分结构,阐明影响系统输出的总扰动,使自抗扰控制器可以顺利实施。通过试验辨识,获得系统参数估计值,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升摩擦模型精度,建立摩擦补偿通道,将预知模型信息融入扩张状态观测器,以达到减小观测器带宽、降低测量噪声敏感性的双重目的。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模型辅助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自抗扰控制 非线性摩擦 模型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式”监管下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讨论及措施建议
8
作者 李航 蔡自建 +3 位作者 魏宇涛 闵宇航 刘富才 王向华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15-118,136,共5页
为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了乡镇食品安全“穿透式”监管的探索。多部门联合对乡镇食品安全全链条多环节进行实地调查、风险分级、抽检监测、民意调查等“穿透式”研究分析试点乡镇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发现食品安全部门在协调配... 为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了乡镇食品安全“穿透式”监管的探索。多部门联合对乡镇食品安全全链条多环节进行实地调查、风险分级、抽检监测、民意调查等“穿透式”研究分析试点乡镇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发现食品安全部门在协调配合、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在监管能力建设、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食品安全 “穿透式”监管 问题讨论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作用下UHPC+AC复合试件裂缝发展的分形分析
9
作者 毛惺 聂忆华 +2 位作者 钟世雄 刘福财 肖敏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基于道路及相关材料发展现状,提出UHPC+AC复合式路面,制作UHPC+AC复合小梁试件并开展梯度荷载加载试验,记录得到复合试件表面裂缝的生长过程,利用分形分析方法分别对复合试件AC层、UHPC层裂缝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复合试件AC层裂... 基于道路及相关材料发展现状,提出UHPC+AC复合式路面,制作UHPC+AC复合小梁试件并开展梯度荷载加载试验,记录得到复合试件表面裂缝的生长过程,利用分形分析方法分别对复合试件AC层、UHPC层裂缝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复合试件AC层裂缝分形维数随荷载增加呈线性关系增加,复合试件UHPC层裂缝分形维数随荷载增加呈指数关系增加,裂缝最终损伤形态分别为网状和线状。研究结论为UHPC+AC复合式路面的设计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AC 复合试件 分形维数 裂缝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静载下RUHPC+AC复合试件的力学响应分析
10
作者 钟世雄 聂忆华 +2 位作者 陈阳 刘福财 肖敏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2期99-102,共4页
为探究RUHPC+AC复合式路面在车轮静载下的应变规律,分别选取AC层不同层位、不同点位的纵向与竖向应变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车轮静载试验,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模进行验证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轮静载作用下,同一竖向平面AC层顶... 为探究RUHPC+AC复合式路面在车轮静载下的应变规律,分别选取AC层不同层位、不同点位的纵向与竖向应变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车轮静载试验,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模进行验证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轮静载作用下,同一竖向平面AC层顶的纵向应变大于AC层底的对应值;跨中加载得到的纵向拉应变及竖向压应变均大于1/4点位加载得到的对应值;ANSYS软件分析得到的各力学指标及变化规律与试验数据对应值一致,并且两者差值率基本上在30%以内,为RUHPC+AC复合式路面的设计和力学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HPC+AC 复合试件 车轮静载 力学规律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搅拌方式下多壁碳纳米管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周蠡 殷建刚 +1 位作者 刘福财 肖敏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1期30-34,66,共6页
研究双卧轴搅拌和振动搅拌2种搅拌方式对掺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MWCNTs后,UHPC的拌合物性能在双卧轴搅拌时明显降低,在振动搅拌时变化不大;采用双卧轴搅拌和振动搅拌... 研究双卧轴搅拌和振动搅拌2种搅拌方式对掺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MWCNTs后,UHPC的拌合物性能在双卧轴搅拌时明显降低,在振动搅拌时变化不大;采用双卧轴搅拌和振动搅拌,掺入MWCNTs均能一定程度提高UHPC的轴心抗压、弹性极限轴心抗拉及抗弯性能,且振动搅拌的效果更优;采用振动搅拌,MWCNTs掺量为0.05%时,与空白组相比,UHPC的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及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3.0%、30.0%、38.0%,弯曲韧性指数I_(5)、I10、I_(20)分别增大了50.8%、71.6%、85.6%,弯曲韧性比提高了63.7%,MWCNTs具有很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双卧轴搅拌 振动搅拌 超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91
12
作者 潘家伟 白明坤 +9 位作者 李超 刘富财 李海兵 刘栋梁 Marie-Luce CHEVALIER 吴坤罡 王平 卢海建 陈鹏 李春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5-1670,共16页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M_(S)7.4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北部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约70 km左右(34.59°N,98.34°E),震源深度17 km。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4200~4600 ...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M_(S)7.4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北部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约70 km左右(34.59°N,98.34°E),震源深度17 km。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4200~4600 m的高原面上形成了一系列由张裂隙、张剪裂隙、剪切裂隙、挤压鼓包和裂陷等多类型破裂雁行状组合而成的复杂同震地表变形带,总体表现为左行走滑运动性质,局部略带正断分量。该破裂带主要沿东昆仑断裂带南部的江错断裂分布,整体呈N105°E走向,全长约151 km。根据破裂带的走向变化和阶区特征,可将其分为四段:西段、中西段、中东段和东段。其中西段分叉为南、北两支,北支破裂走向N112°E,呈不连续分布,长约18 km,南支走向N94°E,呈连续性分布,长约25 km,最大左行位错约2.9 m;中西段全长约52 km,主要由约22 km长、呈N109°E走向的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与稍北分布约30 km长、不连续分布的两支破裂组合而成,最大左行位错约1.9 m;中东段为总体呈N104°E走向的不连续地表破裂,全长约51 km,其中包含长约20 km的破裂空区;东段分叉为北、中、南三支,北支为走向N84°E、长约23 km的连续性破裂,最大左行位错约1.8 m,中间一支为N110°E走向、长约14 km的不连续破裂,南支则表现为零星破裂及系列滑塌,走向N120°E,长约6 km。这种两端发育较大规模分叉的"扫帚"状同震地表破裂在青藏高原已发生的走滑型地震中尚未报道过。这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江错断裂,该断裂向西延伸可与2001年东昆仑MS 8.1地震的发震断层昆仑山口断裂相接,表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带与北部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的托索湖-玛沁断裂挤压弯曲段共同构成了巴颜喀拉地块北部的宽阔边缘断裂带,并与南部的玉树-甘孜-鲜水河断裂带协同运动,共同调节着巴颜喀拉地块向东的运动和形变。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部的玛沁-玛曲段是历史地震空区,因此可能是未来强震发生的区段。同时需要考虑到近20多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周缘的强震活动具有跳跃性特征。因此,在未来的强震危险性评价中,应重点关注巴颜喀拉地块北边界带中东段玛沁-玛曲段和南部边界带鲜水河断裂带等的强震活动性及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左行走滑 东昆仑断裂带 发震构造 巴颜喀拉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新发现的活动断层:木格措南断裂 被引量:34
13
作者 潘家伟 李海兵 +6 位作者 Marie-Luce CHEVALIER 白明坤 刘富财 刘栋梁 郑勇 卢海建 赵中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78-3188,共11页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之一。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未来几十年内发生破坏性强震的风险较高。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交通基础建设工程——川藏铁路,...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之一。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未来几十年内发生破坏性强震的风险较高。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交通基础建设工程——川藏铁路,将在康定折多山地区直接穿越鲜水河活动断裂带。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地质地貌解译和详细的野外构造地质填图,新发现一条发育于色拉哈断裂和折多塘断裂之间折多山花岗岩体内的长约24km的全新世活动断层,该断裂空间上可分成北、中、南三段,呈(正滑)左旋右阶雁行状排列,并将其命名为"木格措南断裂"。该活动断裂的发现对完善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的精细几何图像和构造组合特征,准确评价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川藏铁路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木格措南断裂 活动断层 地震 川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及区域强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白明坤 Chevalier Marie-Luce +8 位作者 李海兵 潘家伟 吴琼 王世广 刘富财 焦利青 张进江 张蕾 龚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12-2332,共21页
活动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滑动速率是研究断裂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其评估区域强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青藏高原东缘左行走滑的鲜水河断裂带是控制高原物质向南东挤出的重要边界,是中国陆内活动性最强的断裂之一。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 活动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滑动速率是研究断裂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其评估区域强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青藏高原东缘左行走滑的鲜水河断裂带是控制高原物质向南东挤出的重要边界,是中国陆内活动性最强的断裂之一。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考察、OSL(光释光)和^(14)C测年方法以及LiDAR(激光雷达)扫描获得乾宁段龙灯乡冲积阶地的位错量和废弃年龄。T4和T3′水平位错量分别为106±5 m和77±2 m,T4阶地垂直位错量为9.6±0.5 m。T4和T3′阶地的废弃年龄分别为11±1 ka和7±1 ka。结合对应的年龄和位错量,得到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左行走滑速率为10.5±1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9±0.1 mm/a,断层倾向北东,具有正断运动学特征。通过重新计算断裂两侧GPS矢量沿断裂方向分量,得到鲜水河断裂带炉霍段、炉霍—康定段、磨西段现今左行走滑速率分别约为8.1 mm/a、8.2 mm/a、9.4 mm/a,整体表现为自北西向南东递增。综合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和最新强震活动的离逝时间估算,认为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目前应变累积达到了发生一次M_(W) 6.8(M_(S) 7.2)大地震的潜能,在区域防震减灾工作中应对此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 构造地貌学 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 of space manipulator under different gravity environment 被引量:1
15
作者 Wen Yintang Gao Linqi +1 位作者 liu fucai Qin Li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20年第1期53-60,共8页
Due to the release of gravity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ce manipulator have chang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ground, which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its tracking precision. This p... Due to the release of gravity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ce manipulator have chang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ground, which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its tracking precis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 strategy to track the desired trajectory under different gravity environment. A dynamic transformation method and full form dynamic linearization(FFDL) approach are selected to dynamicly linearize the system, which can better eliminate the complex dynamics that may exist in the original system. The controlled object uses th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of space manipulator and the controller only depends on the desired angle and torque of each joint of the space manipulator. Moreover, the proof of stability is also provide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achieve better trajectory tracking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gravity environment without changing the control parameters, and the tracking precis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s compared with the proportional differential(PD) contro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MANIPULATOR MICROGRAVITY MODEL-FREE adaptiv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奇异摄动模糊PID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福才 刘林 徐智颖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1-667,共7页
建立了空间微重力和地面重力两种工况下的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模型,为空间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控制设计了基于奇异摄动的模糊PID控制器。奇异摄动法将空间机械臂系统降阶为快子系统和慢子系统,再分别对子系统进行控制。快子系统采用力矩... 建立了空间微重力和地面重力两种工况下的柔性关节空间机械臂模型,为空间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控制设计了基于奇异摄动的模糊PID控制器。奇异摄动法将空间机械臂系统降阶为快子系统和慢子系统,再分别对子系统进行控制。快子系统采用力矩反馈的形式,慢子系统则采用模糊PID控制的形式。模糊部分主要实现对PID的3个参数的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奇异摄动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在以上两种工况下均可实现较好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柔性关节 模糊 PID 奇异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力环境下含间隙旋转铰位置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福才 兰会 +1 位作者 刘林 赵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40-246,共7页
为研究不同重力环境下空间机构运动过程中含间隙铰的运动特性,以含间隙曲柄摇杆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重力环境下含间隙旋转铰质心运动行为分析。采用连续接触等效模型建立地面和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含间隙曲柄摇杆机构模型;继而在AD... 为研究不同重力环境下空间机构运动过程中含间隙铰的运动特性,以含间隙曲柄摇杆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重力环境下含间隙旋转铰质心运动行为分析。采用连续接触等效模型建立地面和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含间隙曲柄摇杆机构模型;继而在ADAMS软件中搭建模型,分别进行不同重力环境、间隙大小和曲柄转速条件下的含间隙曲柄摇杆机构仿真实验,并完成含间隙旋转铰质心运动特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重力场加速度为0时,含间隙旋转铰质心运动行为基本不受转速影响;重力场加速度为1g时,含间隙旋转铰质心运动范围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且两种重力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均显示出,间隙越大,含间隙旋转铰质心运动行为越容易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重力影响 连续接触模型 曲柄摇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抗扰的风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丽娜 刘素 +1 位作者 刘福才 张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4-571,共8页
在额定风速以上的风况下以变速变桨风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模糊自抗扰独立变桨控制方案,以减轻干扰的影响。针对系统各状态量分别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利用Matlab软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与PD... 在额定风速以上的风况下以变速变桨风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模糊自抗扰独立变桨控制方案,以减轻干扰的影响。针对系统各状态量分别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利用Matlab软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与PD控制、自抗扰控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对模型的非线性和风速等不可知量进行观测及处理,达到抑制风力机不平衡载荷、保证发电质量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独立变桨 模糊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吸水率陶瓷再生砂对砂浆力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医博 梁宋梭 +4 位作者 刘福财 谢锐 欧锦盛 郭文瑛 王恒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77-3285,共9页
为了解决废弃陶瓷再生利用和河砂短缺的问题,开展了低吸水率陶瓷再生砂(由废弃低吸水率瓷质陶瓷墙地砖制备而成,简称陶瓷砂)的性能及其等体积全取代河砂对砂浆力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砂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压碎... 为了解决废弃陶瓷再生利用和河砂短缺的问题,开展了低吸水率陶瓷再生砂(由废弃低吸水率瓷质陶瓷墙地砖制备而成,简称陶瓷砂)的性能及其等体积全取代河砂对砂浆力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砂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压碎指标均较低,是一种轻质高强的细骨料;在水胶比、胶凝材料组成和砂浆工作性能相同的情况下,与河砂砂浆相比,水胶比为0.45、0.35和0.25的三种陶瓷砂砂浆的力学性能均明显提高,其中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9.1%、26.8%和24.6%,且28 d干燥收缩值分别降低了45.7%、17.9%和5.3%;水胶比越大,陶瓷砂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提高幅度越大,干燥收缩值降低幅度越大。性能改善的机理是陶瓷砂自身强度高,陶瓷砂表面粗糙并含有1~20μm的微孔,且含有大量1~5μm的微粉,以其取代河砂后改善了砂浆中界面过渡区和水泥石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吸水率 陶瓷再生砂 砂浆 力学性能 干燥收缩性能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关节固体润滑的在轨装配机械臂振动特性及优化控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利 徐智颖 +1 位作者 刘福才 徐继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86-2993,3003,共9页
面向大型空间结构在轨装配任务的空间机械臂对末端动态性能有很高要求。基于半物理仿真试验修正关节接触力,建立了考虑固体润滑特性的含关节轴向尺寸和间隙的机械臂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研究机械臂在不同结构参数与工况参数时重力及重... 面向大型空间结构在轨装配任务的空间机械臂对末端动态性能有很高要求。基于半物理仿真试验修正关节接触力,建立了考虑固体润滑特性的含关节轴向尺寸和间隙的机械臂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研究机械臂在不同结构参数与工况参数时重力及重力释放下径向振动特性的差异,并针对在轨装配过程中频繁启停的操作需求,分析变负载启停时的振动特性,以改善动态性能为目标,给出了优化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固体润滑 半物理仿真试验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