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屑热解气化合成气释放规律研究
1
作者 苏登轲 李季硕 +1 位作者 许开立 王炳辰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林业废弃物在热解气化过程中的合成气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木屑为林业废弃物代表,通过管式炉实验系统分析温度、气氛、添加剂对木屑热解气化过程中合成气生成规... 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林业废弃物在热解气化过程中的合成气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木屑为林业废弃物代表,通过管式炉实验系统分析温度、气氛、添加剂对木屑热解气化过程中合成气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气化产气反应主要发生在温度400℃左右,当温度为500℃时有利于产生CO,而高温时H_(2)产气占比较高,有利于制备富氢合成气。体积分数80%的N_(2)和体积分数20%的CO_(2)的混合氛围与纯N_(2)相比,能显著提高CO的产量,而对CH_(4)产量的提升作用则相对有限。添加剂K_(2)CO_(3)对木屑热解气化产气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能促进CO、 H_(2)等可燃气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热解气化 合成气 释放规律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物与塑料共热解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孙赫 许开立 +1 位作者 李季硕 姚锡文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2,共10页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利用热重分析仪与管式炉对松木屑(P)、高密度聚乙烯(H)及其混合物(P/H)进行热解反应特性分析,探讨P/H掺混比例和升温速率对共热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密度聚乙烯掺比的增加...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利用热重分析仪与管式炉对松木屑(P)、高密度聚乙烯(H)及其混合物(P/H)进行热解反应特性分析,探讨P/H掺混比例和升温速率对共热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密度聚乙烯掺比的增加,样品在200~420℃内失重速率降低,共热解产生抑制作用;420~550℃内失重速率增大,促进热解反应;当高密度聚乙烯掺混比例为70%时,样品P/H(3∶7)共热解协同效应最佳;随着升温速率增大,失重曲线向高温侧移动,共热解协同效应增强。松木屑与高密度聚乙烯混合可以降低反应能垒,使混合物的实验活化能普遍低于理论活化能。气体产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密度聚乙烯混合比例的增加,产生的CO、CO_(2)含量降低,CH_(4)含量升高,H_(2)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从气体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的差值看出,共热解促进CO、CO_(2)生成,抑制H_(2)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屑 高密度聚乙烯 共热解 动力学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秆与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共热解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铁 许开立 +1 位作者 李季硕 周浩东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6-433,共8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研究小麦秸秆与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WPSF)在不同混合比例、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行为及共热解产物分布特性。结果表明:WPSF表观活化能为178.27~186.84 kJ/mol,热稳定性强。麦秆与WPSF共热解存在协同效应,尤其在...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研究小麦秸秆与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WPSF)在不同混合比例、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行为及共热解产物分布特性。结果表明:WPSF表观活化能为178.27~186.84 kJ/mol,热稳定性强。麦秆与WPSF共热解存在协同效应,尤其在质量比为1∶1时协同效应最显著,可促进麦秆挥发分析出并减少焦炭生成,且在温度较低时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共热解对液相和气相产率表现为正协同效应,对固相产率表现为负协同效应,可促进烃类气体产生,抑制含氧气体生成。温度影响共热解产物分布与协同效应的强弱,800℃时协同效应最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固相产率降低,液相产率先上升后下降,烃类气体和H2占比上升,CO和CO_(2)占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泡沫塑料 热解 动力学 协同效应 三相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饲料粉尘燃爆特性研究
4
作者 孙璐 许开立 +4 位作者 李季硕 周浩东 郝腾腾 温晶雯 陈国卫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2,共7页
为探究不同比例混合饲料粉尘燃爆特性,首先将玉米粉、玉米秸秆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得到3种样品。然后,利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和哈特曼管,对混合样品最小点火能(MIE)、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MEC)、最大爆炸压力(P_(ex))和爆炸指数(K_(s... 为探究不同比例混合饲料粉尘燃爆特性,首先将玉米粉、玉米秸秆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得到3种样品。然后,利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和哈特曼管,对混合样品最小点火能(MIE)、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MEC)、最大爆炸压力(P_(ex))和爆炸指数(K_(st))等参数进行测试。最后,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分析比较不同比例混合饲料的热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粉、玉米秸秆粉混合样品中,当二者混合比例为3∶2(玉米粉∶玉米秸秆粉)时,失重速率更大,同时在热解过程中会释放更多热量;二者混合比例为1∶1时,MIE,MEC值较高,P_(ex)值较大,危险性和破坏性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混合饲料加工防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粉尘爆炸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胃前壁的神经支配——HRP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继硕 李惠民 +1 位作者 秦秉志 窦虹 《解剖学报》 CAS 1982年第4期389-396,453,共9页
向成熟家兔胃前壁点状注入HRP溶液,发现迷走神经背核除吻、尾端外,全面出现标记细胞,但以闩上、下的部分最为密集。其分布状况是。背核的尾侧部标记细胞仅出现于其内侧部,向吻侧扩延于背内部,到闩的上下部分标记细胞全面地出现于核内,... 向成熟家兔胃前壁点状注入HRP溶液,发现迷走神经背核除吻、尾端外,全面出现标记细胞,但以闩上、下的部分最为密集。其分布状况是。背核的尾侧部标记细胞仅出现于其内侧部,向吻侧扩延于背内部,到闩的上下部分标记细胞全面地出现于核内,到核的吻侧部则数量少、无特有的定位关系。在背核背内方和最后区之间的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散在的标记细胞。结状节内出现了大量标记细胞,小型细胞占40%以上。脊神经节在Th_(1)~L_(3)节段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标记细胞,但Th_(3)~Th_(10)比较集中,显示着胃的经交感途径传入既有弥散性特点又有相对集中的节段性特点。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都是30微米以下的中、小型细胞,各占半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细胞 结状节 神经支配 背核 胸核 HRP 脊神经节 脊神经根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躯体(坐骨神经)和内脏(膀胱)初级传入神经元向骶髓后连合核区的投射—HRP跨越神经节追踪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继硕 秦秉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49-55,136,共8页
本文作者研究了膀胱(内脏)及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发现内脏传入纤维和躯体本体觉粗纤维都向S_(2)—S_(4)节段后连合核区投射,两者的投射区有重叠。推测内脏传入和躯体本体觉传入的纤维在后连合核可能有汇聚。另外,... 本文作者研究了膀胱(内脏)及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的投射。发现内脏传入纤维和躯体本体觉粗纤维都向S_(2)—S_(4)节段后连合核区投射,两者的投射区有重叠。推测内脏传入和躯体本体觉传入的纤维在后连合核可能有汇聚。另外,根据躯体本体党纤维在髓内跨节段分布的范围和位置以及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的投射位置,结合文献分析和讨论了脊髓后连合核的位置和形态。提出在脊髓内存在着一个和脑部的孤束核在形态及功能上酷似的脊髓后连合核的见解。它在吻侧以对称的狭细细胞带起于胸髓下段,向尾侧逐渐扩大位于Ⅵ层内侧部,到骶髓成为位于中央管背外方的核团,S_(3)以下两侧者合并形成位于中央管背侧后连合区的较大核团,一直可追踪到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坐骨神经 骶髓后连合核区 HRP跨越神经节追踪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背中缝核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投射——HRP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继硕 李惠民 +1 位作者 易国柱 秦秉志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3期255-260,338,共7页
向6例猫右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注入30%HRP溶液,观察和分析背中缝核内出现的标记细胞状况。发现标记细胞较集中于核的中段及稍偏吻侧部,向吻尾方向逐渐减少,靠近尾端部全无标记。标记细胞主要出现于核的腹侧部及两外侧部腹缘处,核... 向6例猫右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注入30%HRP溶液,观察和分析背中缝核内出现的标记细胞状况。发现标记细胞较集中于核的中段及稍偏吻侧部,向吻尾方向逐渐减少,靠近尾端部全无标记。标记细胞主要出现于核的腹侧部及两外侧部腹缘处,核的背侧部及外侧部的背侧部分甚少,两侧无差别。标记细胞形态多样,但腹侧部及外侧部腹缘处以梭形细胞为主,此处标记也最多。除背中缝核外,脑干尾侧中缝核群(大中缝核、苍白中缝核、隐中缝核)也出现少量标记细胞。结合文献分析,作者等推论背中缝核向尾侧亚核的投射可能与大中缝核向脊髓后角的投射意义相同,两者之间显示着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的体部定位关系,即背中缝核以向三叉神经脊束核投射为主,也发出少量纤维向脊髓后角投射;以大中缝核为主的脑干尾侧中缝核群主要投射向脊髓后角,但也发出少量纤维投射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核簇 外侧部 腹缘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尾侧 脑干 腹侧部 RD 三叉神经 面神经 标记细胞 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红核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投射——HRP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继硕 李惠民 +1 位作者 秦秉志 易国柱 《解剖学报》 CAS 1982年第1期53-58,114,共7页
向猫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注入30%HRP溶液,在对侧红核吻侧2/3段的背外侧角部出现集中的标记细胞群。此部主要由多种形态的中、小型神经元组成,由红核中段开始出现,向吻侧逐渐向背外方突出。通过与向延髓下部网状结构和脊髓C_(2~3)节注... 向猫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注入30%HRP溶液,在对侧红核吻侧2/3段的背外侧角部出现集中的标记细胞群。此部主要由多种形态的中、小型神经元组成,由红核中段开始出现,向吻侧逐渐向背外方突出。通过与向延髓下部网状结构和脊髓C_(2~3)节注入HRP的对照例以及关于红核—脊髓投射的文献对比,证明了此部是红核向对侧尾侧亚核发送纤维的特定区域。经过全面分析还发现,红核向下位结构的投射显示着吻侧2/3段向脊髓颈上段以上结构、尾侧2/3段向颈下段(颈膨)以下结构投射的体部定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核 对侧 标记细胞 中脑盖 亚核 尾侧 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坐骨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定位投射—HRP跨越神经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继硕 秦秉志 吕少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39-48,135,共11页
向家兔坐骨神经的分支一胫神经、腓神经、比目鱼肌(腓肠肌)神经、腓肠皮神经分别注入HRP溶液,跨越神经节追踪了各该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得到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1.来自皮肤的外感性传入纤维分布于后角浅层(Ⅰ—Ⅳ层),来... 向家兔坐骨神经的分支一胫神经、腓神经、比目鱼肌(腓肠肌)神经、腓肠皮神经分别注入HRP溶液,跨越神经节追踪了各该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得到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1.来自皮肤的外感性传入纤维分布于后角浅层(Ⅰ—Ⅳ层),来自肌肉的Ia类粗纤维分布于后角深层及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2.外感性细纤维在后角Ⅱ、Ⅲ层有浓密的投射,各神经有特有的占位区。内脏初级传入纤维不向Ⅱ、Ⅲ层投射。3.与痛党有关的Aδ、C纤维经Lissauer’s束投射向后角Ⅰ、Ⅱ层,其它感觉的外感性纤维经后索分布于后角Ⅳ层并有一部分入Ⅲ层。4.Ia类粗纤维经后索入灰质,首先在Ⅴ、Ⅵ层内侧部形成浓密的晶体形终末区并经Ⅵ层中央部向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运动核区(Ⅸ层)放散。粗纤维在后索内形成升、降支,向吻侧跨约10个节段逐节发出侧支终止在相当于Ⅴ、Ⅵ层内侧部处;向尾侧终止于骶、尾各节段的后连合核区。5.进入脊髓的各类纤维中,止于Ⅰ、Ⅱ层的细纤维跨节段最少;止于Ⅳ层的外感性纤维向吻侧跨2—3节,向尾侧直达尾髓;Ia类粗纤维跨节段范围最大,升支可达T_(9),降支直达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传入神经元 脊髓 HRP跨越神经节追踪 坐骨神经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膀胱传入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继硕 李惠民 +1 位作者 易国柱 秦秉志 《解剖学报》 CAS 1980年第4期378-386,449,共10页
HRP轴突逆行传送的方法用于周围神经研究的历史还不到10年。1971~1973年Kristen-sson和Olsson^([1,2])等将之用于舌下神经的研究;1975年Ellison和Clark^([3])着眼于自主神经的周围部分对HRP摄取状态的研究,将1%的HRP溶液分别注入于海猽... HRP轴突逆行传送的方法用于周围神经研究的历史还不到10年。1971~1973年Kristen-sson和Olsson^([1,2])等将之用于舌下神经的研究;1975年Ellison和Clark^([3])着眼于自主神经的周围部分对HRP摄取状态的研究,将1%的HRP溶液分别注入于海猽的前眼房、肾上腺髓质、胃和回肠壁、心壁及颈上节等处,追踪节前神经元的所在,并在迷走神经结状节和胸上段的脊神经节内发现了标记细胞,为用低浓度HRP溶液追踪内脏传入途径开创了先例。后来,用HRP法进行周围神经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总的看来,对传出神经研究的较多,而对传入神经的研究较少。内脏的传入冲动随自主神经系向中枢传送的现象,早在Langley时代即已被人们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节 集中区 周围神经 脊神经根 阳性细胞 HRP 节段性 家兔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与该神经感觉核簇各部间的联系——HRP法及ARG法研究
11
作者 李惠民 李继硕 +1 位作者 易国柱 秦秉志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4期368-374,449,共8页
将HRP注射于猫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观察了该神经感觉核簇各段的标记细胞和标记纤维终末分支;并用ARG法配合观察了Vc向上位各段的投射。核簇上位各段都出现了标记细胞,数量顺序为Vo>Vj>Vp>Vmes。Vo、Vi、Vp中标记细胞多为中... 将HRP注射于猫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观察了该神经感觉核簇各段的标记细胞和标记纤维终末分支;并用ARG法配合观察了Vc向上位各段的投射。核簇上位各段都出现了标记细胞,数量顺序为Vo>Vj>Vp>Vmes。Vo、Vi、Vp中标记细胞多为中、小型,是核簇内下行投射的起源细胞,应属于中间神经元类型。Vmes中主要是假单极样的大细胞,应属于初级感觉神经元。顺向标记的纤维终末分支,散在分布于核簇上位各段,是Vc发出的核内上行投射。它们不仅分布于各段未标记的细胞周围,也分布在一些标记细胞的周围,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直接的往返联系。标记的终末分支出现在各段的数量顺序是Vi>Vp>Vo>V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细胞 纤维 分支 神经感觉 HRP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A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DIE原则的AHP-云模型的转炉炼钢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季硕 许开立 +3 位作者 徐青伟 姚锡文 李力 曹雪曼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年第10期20-24,共5页
为解决以往AHP分析过程中因未能给出权重判断依据,导致权重的含义具有模糊性问题,提出基于ODIE(频率、检测难易度、影响、费用投入)原则的AHP-云模型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首先,建立转炉炼钢生产安全评价体系;其次,分别依据... 为解决以往AHP分析过程中因未能给出权重判断依据,导致权重的含义具有模糊性问题,提出基于ODIE(频率、检测难易度、影响、费用投入)原则的AHP-云模型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首先,建立转炉炼钢生产安全评价体系;其次,分别依据O,D,I,E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然后,对评价因素在各评价依据下的权重进行汇总;最后,用云模型对炼钢厂进行风险评价。基于ODIE原则的AHP-云模型法所得权重,有力的体现了评价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其重要性的意义所在,且云模型减少了评价结果的模糊性,对安全决策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权重 ODIE 转炉炼钢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GS粉尘燃爆特性试验研究及热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博文 许开立 +2 位作者 刘博 李季硕 周浩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142,共7页
为研究饲料加工行业酒精糟及其干燥物(DDGS)粉尘的着火爆炸特性,采用热板炉、G-G炉、哈特曼管和20 L球爆炸装置对实际工段收集的DDGS粉尘进行试验分析;同时,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进一步分析DDGS受热分解反应过程以及该过程可能产生的... 为研究饲料加工行业酒精糟及其干燥物(DDGS)粉尘的着火爆炸特性,采用热板炉、G-G炉、哈特曼管和20 L球爆炸装置对实际工段收集的DDGS粉尘进行试验分析;同时,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进一步分析DDGS受热分解反应过程以及该过程可能产生的可燃气体。研究结果表明:DDGS粉尘的粉尘层着火温度为280℃,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460℃;最小点火能为30~100 mJ,粉尘云爆炸下限质量浓度为140 g/m 3,最大爆炸压力为0.68 MPa,爆炸强度属于St1级;DDGS受热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小分子可燃气体,增加DDGS粉尘爆炸危险性。研究结果可为预防DDGS粉尘爆炸提供数据参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热解过程的反应途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GS 粉尘爆炸 生物质 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神经节追踪中HRP运输规律的探讨
14
作者 曹长青 李继硕 秦秉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23-232,289,共11页
用家兔37只,向左侧小腿三头肌神经(肌神经)和右侧腓肠皮神经(皮神经)注入HRP溶液,分别存活51/2、6、7、10、12、15、18、21、24小时及2、3、5、14、16、18、19天。TMB反应。在光镜下观察后根节细胞及脊髓内初级传入纤维及终末的标记状... 用家兔37只,向左侧小腿三头肌神经(肌神经)和右侧腓肠皮神经(皮神经)注入HRP溶液,分别存活51/2、6、7、10、12、15、18、21、24小时及2、3、5、14、16、18、19天。TMB反应。在光镜下观察后根节细胞及脊髓内初级传入纤维及终末的标记状态及消长过程,取得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1.后根节从6小时出现标记细胞,到18—19天标记完全消退。全程经历了标记由淡变浓又变淡终于消失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增长期、高峰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小细胞标记出现早(6h)、消退也早(5天时巳有很多消退);大细胞标记出现迟、消退也慢。反映着神经元摄取的HRP量的多少决定着细胞标记程度和标记存续时间的长短。2.髓内的纤维和终末从12小时出现标记,5天全部消褪,也是细纤维先出现、先消退,粗纤维后出现、后消退。3.各种不同类型的后根节细胞的标记消退形式也不相同。小细胞或中小细胞胞体内的酶颗粒均匀地变淡而全面消退;中型细胞则靠近胞膜处先消退,核周围的酶颗粒暂时保留;大及特大型细胞胞体内出现空泡,有的空泡融合形成大的空泡,核也随之偏位,显示为退行性变。4.在跨节传递过程中,逆行运输的速度快于顺行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浆运输 HRP 后根节及脊髓内标记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IAHP的氧枪漏水致因分析
15
作者 李季硕 许开立 +3 位作者 徐青伟 姚锡文 李力 曹雪曼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年第2期13-16,共4页
为防止钢铁企业中的氧枪漏水引起的高温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事故,通过事故树层次分析与区间层次分析相结合进行氧枪漏水致因分析。首先,通过系统安全理论分析引起氧枪漏水的原因并绘制氧枪漏水事故树,并根据基本事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然后... 为防止钢铁企业中的氧枪漏水引起的高温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事故,通过事故树层次分析与区间层次分析相结合进行氧枪漏水致因分析。首先,通过系统安全理论分析引起氧枪漏水的原因并绘制氧枪漏水事故树,并根据基本事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然后,分别利用事故树层次分析和区间层次分析确定各因素权重;最后,将两种方法求出的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得到最终权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安全装置状况对防止氧枪漏水事件发生最为重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仅次于安全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枪漏水 高温熔融金属 事故树 层次分析 致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PATHWAYS OF TRIGEMINAL PROPRIOCEPTIVE AFFERENTS COORDINATE ORAL MOTOR BEHAVIORS
16
作者 罗丕福 Zhang Jingdong li jishuo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7,共10页
Neural pathways and synaptic connections from the trigeminal mesencephalic nucleus (Vme) neurons to the cranial motor nuclei were studied in the rat using double labelling methodologies of intracellular Neurobiotin st... Neural pathways and synaptic connections from the trigeminal mesencephalic nucleus (Vme) neurons to the cranial motor nuclei were studied in the rat using double labelling methodologies of intracellular Neurobiotin staining combined with retrograde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transport, anterograde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BDA) tracing combined with retrograde HRP transport, and a dual fluorescent labelling of BDA anterograde combined tracing with Cholera Toxin B (CTB) retrograde transport. Direct projections and synapses were demonstrated from Vme neuronal boutons to motoneurons (MNs) of the trigeminal motor nucleus (Vmo), the hypoglossal nucleus (XII) and the ambiguus nucleus (Amb). Indirect projections and pathways from Vme neurons to the cranial motor nuclei including Vmo, XII, the facial nucleus (VII) and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C 1~5 ) were seen to relay on their premotor neurons. The premotor neurons of above cranial motor nuclei were overlapped in bilateral premotor neuronal pool including the parvocellular reticular formation (PCRt) and its alpha division (PCRtA), the dorsomedial part of the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oralis (Vodm), and interpolaris (Vidm), the medullary reticular nucleus dorsal division (MdD), the supratrigeminal region (Vsup) and the dorsomedial part of the principal trigeminal sensory nucleus (Vpdm). Synapses between Vme neuronal boutons and Vmo and XII MNs and XII premotor neurons were predominantly asymmetric. There were four types of synaptic organizations, i.e. synaptic convergence; synaptic divergence presynaptic inhibition and afferent feedforward inhibition seen between Vme boutons and Vmo, XII MNs and between Vme boutons and XII premotor neurons. The results of pres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direct pathways from the trigeminal proprioceptive afferents to Vmo, XII and Amb MNs, and indirect pathways from the trigeminal proprioceptive afferents to bilateral Vmo, XII, VII and C 1~5 via their premotor neurons. It provides neuroanatomical network to elucidate trigeminal proprioceptive afferents coordinate oral motor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联系 神经通道 三叉神经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