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宁双涛 孔宪刚 +3 位作者 吕坤 马长林 钱瑞坤 李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开腹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复合组患者给予Q...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开腹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复合组患者给予QLB-LSAL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身麻醉,所有患者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PCI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复合组患者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HR和MAP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麻醉恢复室时及术后6 h、12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0~24 h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25~48 h舒芬太尼用量多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室5 min(T0)、切皮前5 min(T1)时HR、MAP,术后24 h、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QLB-LSAL可为开腹肝癌切除术患者提供更理想的术后镇痛,降低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对循环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右美托咪定 肝癌切除术 术后早期恢复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岸空间类型的压力恢复性比较研究
2
作者 聂玮 张瑞麟 +2 位作者 吕坤 刘书昊 李罡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交互实验,采集30位被试者的即时皮肤电(EDA,Electrodermal Activity)反馈数据并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水岸空间构成特征对压力恢复性的影响差异,以期有效提升城市水岸空间规划建设的实践深度与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岸空间 虚拟现实 生理实验 压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地铁刚性接触网弹性与弓网受流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岗 吕琨 +2 位作者 孔国伟 沈鑫 李芾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1期152-165,共14页
近年来全国地铁大面积发生弓网异常磨耗事件,特别是冬季异常磨耗已然成为常态,2022年全国有30余条地铁线路出现此现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弓网关系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了某地铁线路刚性接触网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环... 近年来全国地铁大面积发生弓网异常磨耗事件,特别是冬季异常磨耗已然成为常态,2022年全国有30余条地铁线路出现此现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弓网关系的影响,文章首先建立了某地铁线路刚性接触网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环境温度-20~20℃下接触网刚度曲线,并分析了环境温度对接触网刚度影响规律;然后,构建地铁变刚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依据EN 50119等标准验证了其准确性,并计算了环境温度(-20~20℃)、列车运行速度(40~90 km/h)、受电弓静抬升力(70~160 N)、定位线夹卡滞工况下的弓网接触力,着重分析了环境温度对弓网接触力、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弓网接触力、受流质量具有强正相关性,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弓网受流指标将严重恶化;线夹卡滞会对弓网接触力、受流质量带来恶劣影响,而且行车速度越高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接触网 环境温度 接触网刚度曲线 弓网接触力 受流质量 弓网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屈德春 吕琨 +3 位作者 朱跃坤 吴海艳 刘雪丽 徐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2-1810,共9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腻苔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其舌象特征分层随机抽样采集其中12例黄腻苔和9例白腻苔患者的舌苔...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腻苔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其舌象特征分层随机抽样采集其中12例黄腻苔和9例白腻苔患者的舌苔、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同时采集6例肠镜检查无异常的薄白苔健康人舌苔样本。所有样本均行高通量5R 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以黄腻苔和白腻苔为主。舌苔奇异菌属(Atopobium)和肠道颗粒链菌属(Granulicatella)可能是黄腻苔结直肠癌患者的特征性菌属;舌苔孪生球菌属(Gemella)和肠道罗氏菌属(Roseburia)、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可能是白腻苔结直肠癌患者的特征性菌属。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龋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和口炎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或分别为黄腻苔和白腻苔结直肠癌患者潜在的口-肠相关菌。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苔、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相关,舌苔菌群与癌组织菌群、癌旁组织菌群不同的重叠种类及程度提示中医舌诊腻苔的变化能反映出结直肠癌口-肠菌群的特征性变化,为后期研究中药靶向微生物干预结直肠癌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舌苔 舌诊 舌苔菌群 肠道菌群 5R 16S rDNA测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大鼠IL-6/STAT3信号通路及TRPV1感受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倩 江波 +3 位作者 孙勤国 吕琨 罗蒙 黄天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29-735,共7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麻杏石甘汤高剂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激活剂Colivelin(Col)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麻杏石甘汤高剂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激活剂Colivelin(Col)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结合艾条熏蒸法构建CVA模型。对应治疗后,观察大鼠体征和咳嗽次数,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RE),Diff-Quik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支气管组织病理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STAT3、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哮喘症状,肺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严重,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纤毛粘连、黏液多,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大鼠哮喘症状明显改善,肺及支气管损伤减轻,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比较,麻杏石甘汤高剂量+Col组大鼠哮喘加重,肺及支气管损伤加重,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有效改善CVA大鼠症状,其机制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及TRPV1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咳嗽变异型哮喘 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 大鼠
原文传递
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数智化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影响机制与准自然实验
6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1 位作者 林志森 李北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50,共14页
基于区域创新生态位态势理论测算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并基于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及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在“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数智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框架下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进... 基于区域创新生态位态势理论测算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并基于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及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在“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数智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框架下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因果推断,研究结论表明:创新型省份建设和数智化均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邻地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数智化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具有负向邻地效应;创新型省份建设能够通过促进区域数智化,间接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创新支撑、创新资源、创新活力、创新环境等环节的竞争力;创新型省份建设驱动区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机制路径不仅在处置组有效,也同时在控制组有效。经验证,“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数智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是可行且具备可推广意义的机制路径,同时实证过程中发现的“数智鸿沟”、萌芽型省份政策效应不显著等问题也为相关政策的改进和变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省份建设 数智化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数智赋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
7
作者 吕鲲 管天宁 李北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6期204-216,共13页
绿色金融、数智赋能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顺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对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研究鲜有兼顾二者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共同影响。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绿色金融、数智赋能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顺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对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研究鲜有兼顾二者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共同影响。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绿色金融和数值赋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值法进行测度,随后借助动态面板高斯混合模型(GMM)、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和数智赋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并开展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智赋能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绿色金融则会显著削弱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二者的联合影响效应为负;绿色金融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数智赋能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存在显著的正向本地效应和不同方向的邻地效应;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渐趋成熟,数智赋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为此,要发挥先进区域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更好发展,但也要注意防范侵蚀效应和虹吸效应,避免造成资源的掠夺和不正当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数智赋能 创新生态系统 系统韧性 区域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解磷定持续泵注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及对胆碱酯酶活力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岳利俊 吕坤 高翔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161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碘解磷定持续泵注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疗效及对胆碱酯酶(ChE)活力、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NEU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碘解磷定持续泵注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疗效及对胆碱酯酶(ChE)活力、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NEU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O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案分为对照组(碘解磷定持续泵注,38例)、研究组(碘解磷定持续泵注联合血液灌流治疗,42例)。碘解磷定持续泵注直至ChE恢复正常,血液灌流治疗于中毒24 h内进行首次血液灌流,24~48 h内给予第二次血液灌流。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记录恢复指标,对比治疗前、后ChE活力变化情况WBC、NEUT、CRP,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高于76%(29/38)(P<0.05)。研究组碘解磷定用量少于对照组,昏迷后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治疗后7 d 2组患者ChE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WBC、NEUT、CRP均比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2/42)、10.5%(4/38),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解磷定持续泵注结合血液灌流治疗AOPP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ChE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血液灌注 胆碱酯酶类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碘解磷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通海县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及路径研究
9
作者 吕锟 李文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对云南省通海县农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探索通海县农村经济发展动力,甄别通海县农村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因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为通海县农村应该如何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提供借鉴,探寻通海县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经济发展 发展动力 路径探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吕琨 洪冬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9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根据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基础治疗,...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根据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鼻腔阻塞症状量表(NOSE)评分、腺样体/鼻咽腔(A/N值)、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鼻塞、张口呼吸、睡时打鼾、黄色黏稠涕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鼻塞、张口呼吸、睡时打鼾、黄色黏稠涕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SE评分和A/N值均降低,观察组NOSE评分和A/N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情绪症状、睡眠障碍、身体状况、监护人关心的问题、白天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降低,情绪症状、睡眠障碍、身体状况、监护人关心的问题、白天功能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结论:小儿腺样体肥大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与耳穴压豆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鼻腔阻塞程度,提升生活质量,优于单用西医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耳穴压豆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鼻咽腔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角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11
作者 吕鲲 胡睿鱼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如何改善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以顺应时代发展,已成为院校与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对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分析,选择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收集文本资料并进行三级编码,再通过问卷数据确定校企合作...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如何改善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以顺应时代发展,已成为院校与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对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分析,选择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收集文本资料并进行三级编码,再通过问卷数据确定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互联网+”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视角 校企合作 合作机制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吕坤 赵志超 赵志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3,共5页
针对酸刺沟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支护与稳定的难题,基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回撤通道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30 m时,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开始增大,当工作... 针对酸刺沟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支护与稳定的难题,基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回撤通道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30 m时,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开始增大,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10 m时,围岩塑性破坏剧烈,工作面贯通后,回撤通道顶板塑性区深度到达7 m,靠近煤壁侧的顶板破坏深度更深,煤柱帮塑性区深度达到3.5 m。根据回撤通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坚持主控"顶板和煤柱帮"的原则,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并在6上109回撤通道成功应用,实现了工作面设备顺利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巷道支护 回撤通道 围岩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影像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应用
13
作者 吕锟 刘晓 +3 位作者 戴健 王佳俊 刘万晨 耿道颖 《上海医学》 2024年第11期665-669,共5页
AI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创新领域,尤其在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可提高神经放射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近十几年以来,关于这一主题的出版物数量明显增多,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文章与AI影像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应用有关。本文回顾分析了AI影... AI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创新领域,尤其在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可提高神经放射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近十几年以来,关于这一主题的出版物数量明显增多,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文章与AI影像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应用有关。本文回顾分析了AI影像在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或心理疾病等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AI与医学影像领域结合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影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管状腺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琨 杜文章 +1 位作者 脱璐尧 徐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32-235,共4页
目的:通过对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辨识易发体质类型。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肠管状腺瘤患者449例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同时统... 目的:通过对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辨识易发体质类型。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肠管状腺瘤患者449例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同时统计被调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管状腺瘤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管状腺瘤检出发病年龄高峰段在51~60岁,占36. 75%,男女在结肠管状腺瘤检出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阳虚体质为结肠管状腺瘤患者易患体质类型,其次为湿热质、痰湿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的阳虚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和气郁质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吸烟与不吸烟结肠管状腺瘤患者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以及气郁质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是结肠管状腺瘤的易患体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管状腺瘤 中医体质 相关性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宏生辨证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昆 程新 +1 位作者 于国俊 吕宏生(指导)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吕宏生教授基于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正虚为本,风、湿、积、瘀为标"病机的认识,提出了"辨、调、扶、养"四法辨治膜性肾病的原则。"辨"即详辨六淫之邪及所伤脏腑;"调"即调理肺、脾、肾三脏之气,疏... 吕宏生教授基于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正虚为本,风、湿、积、瘀为标"病机的认识,提出了"辨、调、扶、养"四法辨治膜性肾病的原则。"辨"即详辨六淫之邪及所伤脏腑;"调"即调理肺、脾、肾三脏之气,疏通三焦,利水消肿;"扶"即益气固表、健脾渗湿、补肾固精、扶正固本;"养"即饮食调养。吕教授认为六淫、积、瘀皆可导致肺、脾、肾对水液的输布异常,且风湿贯穿病程始终。临证时首当详辨肺、脾、肾三脏虚损,以及六淫、积、瘀诸邪,确定主要病机。结合理化检验指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围绕风湿之邪,祛邪安正,或扶正祛邪,调理脏腑阴阳,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蛋白尿 名医经验 吕宏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率的胶凝砂砾石高坝应力与位移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冬升 吴艾儒 +5 位作者 罗远 吕坤 曾文丽 潘美言 黄雯 卢子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102,107,共4页
选择高120 m的胶凝砂砾石坝进行不同坡率的坝体应力与位移分析。在建模时使用节点耦合技术,解决了ANSYS有限元模型不同材料分区公共边界材料属性划分、坝基扬压力施加问题。应力分析表明:第一主应力最大值、剪切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有相... 选择高120 m的胶凝砂砾石坝进行不同坡率的坝体应力与位移分析。在建模时使用节点耦合技术,解决了ANSYS有限元模型不同材料分区公共边界材料属性划分、坝基扬压力施加问题。应力分析表明:第一主应力最大值、剪切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有相同变化趋势,即均在坡率m=0.8时取得最大值,在m=0.75时取得最小值。位移分析表明:按位移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对应坡率0.80、0.65、0.70、0.60、0.75。综合考虑,建议优选坡率m=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 高坝 坡率 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教育之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琨 杜文章 +1 位作者 夏青 徐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7期54-55,共2页
中医药是我国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各个国家无论是经济、文化等都正在进行全面沟通交流,中医药国际化迎来崭新机遇。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及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华学习医学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目... 中医药是我国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各个国家无论是经济、文化等都正在进行全面沟通交流,中医药国际化迎来崭新机遇。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及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华学习医学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大部分西医院校都设有留学生中医学课程,但由于语言差异、文化背景、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重视留学生的中医教育是重要一环,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就如何提升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教育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院校 留学生 中医学 教育 国际化 数字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砖码垛机器人时间-冲击最优轨迹规划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鲲 陈宗元 张业明 《机械工程师》 2019年第9期1-4,8,共5页
为了提高装砖码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小振动对机器人的影响,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提出一种使机器人轨迹最优的规划方法,对各关节进行轨迹规划。利用权重系数法定义目标函数,以运动学和动作时间为约束条件,使码垛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 为了提高装砖码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小振动对机器人的影响,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提出一种使机器人轨迹最优的规划方法,对各关节进行轨迹规划。利用权重系数法定义目标函数,以运动学和动作时间为约束条件,使码垛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其时间和冲击达到综合最优。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出最优时间序列,进一步求解出最优轨迹。研究结果表明:末端轨迹跟踪误差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该方法在装砖码垛机器人轨迹规划方面是可行的、合理的;可以为工作效率与冲击等矛盾问题到达综合最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砖码垛机器人 时间-冲击最优 轨迹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密植品种评价方法的建立及耐密种质的筛选 被引量:11
19
作者 金武 万明月 +9 位作者 李俊 吕锟 朱尚尚 龙群 陈林英 苗龙 高慧慧 李佳佳 邱丽娟 王晓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4-1015,共12页
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已成为大豆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关于大豆种质资源耐密特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尚未系统化。本研究旨在运用多年数据构建一套大豆耐密植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品种耐密特性进行评价,进而筛选耐密型资源... 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已成为大豆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关于大豆种质资源耐密特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尚未系统化。本研究旨在运用多年数据构建一套大豆耐密植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品种耐密特性进行评价,进而筛选耐密型资源。选择77份适宜于黄淮海生态区的大豆种质资源,分为高密度(株距8.0 cm,约31.5万株/hm^(2))与常规密度(株距13.0 cm,约19.5万株/hm^(2))播种。通过获取2019年和2020年9个相关性状指标进行耐密特性综合评价。与常规种植密度相比,高密度条件下大豆植株重心高度、底荚高度和小区产量呈极显著增加(P<0.01),株高显著性增加(P<0.05);有效分枝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性下降(P<0.01)。根据显著相关系数,进行主成分和隶属函数标准化分析,估算大豆耐密性综合评价值,并根据大豆耐密性综合评价值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再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将参试品种耐密性划分为5个等级,即:Ⅰ级(不耐密植型),Ⅱ级(较不耐密植型),Ⅲ级(中间型),Ⅳ级(较耐密植型)和Ⅴ级(耐密植型)。根据该方法初步筛选出3个耐密植大豆品种(五星1号、Motte*和高作选1号),为进一步开展大豆耐密植生理机制研究及耐密植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方法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密植 评价方法 高密度种植 常规密度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5例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脱璐尧 辛红 +3 位作者 吕琨 朱跃坤 张致睿 徐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349-2353,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分析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类的意义,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后中医药干预的客观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行...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分析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类的意义,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后中医药干预的客观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05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证型与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Ⅰ期、Ⅱ期以实证和虚实夹杂为主,湿热蕴结最多,脾虚湿盛次之;而Ⅲ期、Ⅳ期以虚证为主,依次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术后Ⅰ期和Ⅱ期以脾虚湿盛最多,其次为湿热蕴结;Ⅲ期和Ⅳ期以虚证为主,以气血双亏分布最多,其次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围手术期证候演变具有术前到术后由实证到逐渐变为虚证,由术前的湿、热等标实之证变为术后的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手术前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术后中医证型变化与机体应激状态关联性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围手术期 中医证型 分布特点 湿热蕴结 脾虚湿盛 气血双亏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