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硅对莱茵衣藻光合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胡雨晴 罗学刚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0-75,79,共7页
[目的]通过测定纳米二氧化硅(SiO_(2) NPs)处理绿藻后的生长及光合指标变化,揭示SiO_(2) NPs对水生态环境中藻类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试验材料,从生长、氧化胁迫、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诱... [目的]通过测定纳米二氧化硅(SiO_(2) NPs)处理绿藻后的生长及光合指标变化,揭示SiO_(2) NPs对水生态环境中藻类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试验材料,从生长、氧化胁迫、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方面研究了SiO_(2) 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结果]96 h、25℃高浓度(800 mg/L)的SiO_(2) NPs诱导莱茵衣藻活性氧(ROS)上升了21.57%,并且抑制了莱茵衣藻光合作用,导致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10.87%,光合性能指数Pi-Abs下降了50.72%。而温度升高加剧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当温度上升至30℃时,高浓度(800 mg/L)的SiO_(2) NPs导致莱茵衣藻ROS比对照组上升了26.58%,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23.47%和20.35%,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显著下降了55.72%。高浓度SiO_(2) NPs对莱茵衣藻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且温度升高与SiO_(2) NPs浓度增加的协同作用将加剧莱茵衣藻光合毒性效应。[结论]该研究为探索纳米粉体材料对微藻的光合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莱茵衣藻 光合效应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樱桃萝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廖浩林 罗学刚 牟茂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2-35,92,共5页
以樱桃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计,通过根部灌施纳米SiO_(2)悬浊液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纳米SiO_(2)(0、50、100、200、400 mg/L)对樱桃萝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施纳米SiO_(2)... 以樱桃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计,通过根部灌施纳米SiO_(2)悬浊液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纳米SiO_(2)(0、50、100、200、400 mg/L)对樱桃萝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施纳米SiO_(2)对樱桃萝卜的净光合速率(P_n)影响不显著,但对其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中高浓度时。光合色素即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但高浓度时有所下降。同时,添加纳米SiO_(2)对樱桃萝卜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 II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无明显影响,Y(II)(PS II的有效光量子产量)、ETR(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qP(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L(PS II天线色素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显著上升,在200 mg/L时最显著。qN(暗适应下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光照下非光化学荧光猝灭)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纳米二氧化硅不会对樱桃萝卜光合系统产生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樱桃萝卜 水培 光合特征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土壤CO_(2)排放的累积效应
3
作者 田智 罗学刚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74-78,81,共6页
以控制性栽植体——大型根窖试验装置(以下简称根窖)为研究平台,通过连续3年、每年2茬农作物的种植,解析微塑料处理下不同类型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在微塑料积累量、分子量等不同条件下对土壤CO_(2)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以控制性栽植体——大型根窖试验装置(以下简称根窖)为研究平台,通过连续3年、每年2茬农作物的种植,解析微塑料处理下不同类型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在微塑料积累量、分子量等不同条件下对土壤CO_(2)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进行建模,并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土壤CO_(2)浓度变化规律,各模型R^(2)皆在0.75以上,模拟效果良好。对处理前后2组数据进行显著性方差分析得P值为0.0073,与对照组CO_(2)浓度上升速率(ω=0.728)相比,微塑料使土壤的CO_(2)浓度上升速率显著提高(ω=0.762)。微塑料的加入改变了土壤微气候环境,显著促进了土壤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CO_(2)排放 累积效应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片光谱角对土壤铀污染的指示作用
4
作者 王卫红 罗学刚 +2 位作者 武锋强 林玲 李俊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3-1317,共5页
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浓度为0(对照组),25,75,125,175,275,375和485μg·g^(-1)的铀,进行5种植物(苎麻、印度芥菜、酸模、甘蓝型油菜、玉米)的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期的叶片光谱角对土壤铀污染的定性和定量指示作用,分析了定量指示... 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浓度为0(对照组),25,75,125,175,275,375和485μg·g^(-1)的铀,进行5种植物(苎麻、印度芥菜、酸模、甘蓝型油菜、玉米)的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期的叶片光谱角对土壤铀污染的定性和定量指示作用,分析了定量指示作用与叶片铀含量的关系,并筛选出来在苗期即能反演土壤铀含量的植物,为通过野外实测植物叶片光谱快速、安全地进行土壤铀含量的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以该叶片尺度的研究为基础,后续可以开展在冠层尺度采用遥感影像进行大面积土壤铀污染监测的相关研究。实验结果与主要结论如下:(1)以实验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实测叶片反射光谱为基础,计算了土壤受到铀污染后,在五个波段区间(表征叶片色素的350~716 nm、表征红边和近红外平台的717~975 nm、表征水分的976~1265,1266~1770和1771~2500 nm)的光谱角。以盆为单位统计5种实验植物在13个生长期的光谱角,绝大多数情况下均大于阈值。叶片光谱角对铀产生了350~2500 nm的全面响应,可以定性指示土壤是否受到铀污染。(2)涵盖全部5种实验植物的8个生长期得到了以光谱角作为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线性回归方程。其中7个线性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64,3个(苎麻-苗期、印度芥菜-开花期和油菜-蕾薹期)的决定系数R^(2)>0.81。综合其他反演效果评价指标,可以认为叶片光谱角也能定量指示土壤铀污染程度,但定量指示作用随植物种类、生长期的不同而不同,其中苎麻、印度芥菜在苗期的叶片光谱角就可以比较好地反演土壤铀含量。(3)当叶片铀含量较高时,其光谱角对土壤铀污染的定量指示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光谱 光谱角 土壤 铀污染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桔梗活性成分分析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月 赵崇杰 +6 位作者 韩先磊 孙杨 罗学刚 霍金海 张同存 王伟明 王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11期2101-2108,共8页
目的:筛选有助于提高桔梗发酵液活性成分的优势菌株,研究微生物发酵前后桔梗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以分离得到的来源于新鲜桔梗根部土壤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ZY2104、人参芽孢杆菌B.ginsengisoli ZY2103,来源于桔梗泡... 目的:筛选有助于提高桔梗发酵液活性成分的优势菌株,研究微生物发酵前后桔梗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以分离得到的来源于新鲜桔梗根部土壤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ZY2104、人参芽孢杆菌B.ginsengisoli ZY2103,来源于桔梗泡菜的类肠膜魏斯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ZY2101、绿色魏斯菌W.viridescens ZY2102,以及实验室已有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sw01、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RZ001、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S5、酿酒酵母S.cerevisiae AY12和S.cerevisiae BY14作为实验菌对桔梗进行发酵,检测发酵前后桔梗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桔梗皂苷D含量、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分析微生物发酵对桔梗提取液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温度37℃、时间72 h、接种量2%的条件下,相较于其他菌株及未发酵组,巨大芽孢杆菌ZY2104发酵的桔梗提取液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的质量浓度显著提高,分别为(5.06±0.05)、(5.83±0.06)、(8.96±0.14)mg·mL^(-1)。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发酵组,巨大芽孢杆菌ZY2104发酵组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能力(P<0.05)。结论:筛选得到巨大芽孢杆菌ZY2104可作为发酵桔梗的优势菌株,可以显著提高桔梗提取液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功效物质 发酵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ZSM-5负载Ni催化剂的制备及乙烯齐聚催化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龚畅 罗学刚 张建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2,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Ni的介孔Ni-HZSM-5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SEM、EDX、FT-IR、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并以固定床微石英管反应器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空速条件下介孔Ni-HZSM-5... 通过水热合成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Ni的介孔Ni-HZSM-5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SEM、EDX、FT-IR、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并以固定床微石英管反应器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空速条件下介孔Ni-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乙烯齐聚反应性能。结果表明,Ni-HZSM-5样品具有介孔ZSM-5分子筛典型的特征结构,Ni进入分子筛骨架致使比表面降低,但孔径变大,更有利于齐聚反应的进行;在气体空速为1.2 L/(g·h)、反应温度为275℃时,乙烯的转化率为87.82%,C_4的选择性可达57.25%,C_6的选择性可达30.74%,说明Ni-HZSM-5催化剂对乙烯齐聚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离子交换法 Ni-HZSM-5 乙烯齐聚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微生物对铀胁迫下凤眼莲荧光生理及铀累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闻杨 罗学刚 +1 位作者 罗蓝 王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6-1633,共8页
为探究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铀(U)污染效果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放射性重金属生物修复模式。通过大棚水培实验,研究了3种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在不同U浓度下(0、5、15、25 mg·L^(-1))对凤眼莲生物量、荧光生理特性... 为探究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铀(U)污染效果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放射性重金属生物修复模式。通过大棚水培实验,研究了3种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在不同U浓度下(0、5、15、25 mg·L^(-1))对凤眼莲生物量、荧光生理特性及U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胁迫下,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均有促生作用。在U浓度为25 mg·L^(-1)时,枯草芽孢杆菌可使凤眼莲根系干质量增长34.8%,胶质芽孢杆菌使凤眼莲茎叶干质量增长60.5%。黑曲霉对凤眼莲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则对它们有促进作用。在实验浓度下,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均有明显提高,但是,光合性能指数(PIabs)与可变荧光强度(Vj)仅在5、15 mg·L^(-1)下有明显上升。实验条件下,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富集U均有明显影响,在U浓度为25 mg·L^(-1)的条件下,胶质芽孢杆菌可使凤眼莲根系U富集浓度提高36.6%,枯草芽孢杆菌可使凤眼莲茎叶富集浓度提高14.1%,并且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植株的U富集量及富集浓度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胶质芽孢杆菌对U富集量提高最为明显(51.8%)。枯草芽孢杆菌能明显提高凤眼莲的转移系数(TF),最高为1.192,黑曲霉则对生物富集系数(BCF)提升明显,最高为272.8。在植物根系接种微生物可能会对植物修复过程产生影响,凤眼莲根系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或黑曲霉可以提高凤眼莲的生物量和U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微生物 铀(U) 荧光生理 累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融合数据分布特征的模糊双支持向量机对恒星光谱分类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忠宝 秦振涛 +2 位作者 罗学刚 周方晓 张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7-1311,共5页
恒星光谱分类是天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观测光谱数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人工分类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急需利用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数据挖掘算法来对恒星光谱进行自动分类。关联规则、神经网络、自组织网络等数据挖掘算法已广泛应用... 恒星光谱分类是天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观测光谱数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人工分类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急需利用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数据挖掘算法来对恒星光谱进行自动分类。关联规则、神经网络、自组织网络等数据挖掘算法已广泛应用于恒星光谱分类。其中,支持向量机(SVM)分类能力突出,被广泛应用于恒星光谱分类。该方法试图在两类样本之间找到一个最优分类面将两类分开。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复杂度,计算效率有限。双支持向量机(TWSVM)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SVM面临的效率问题。该方法通过构造两个非平行的分类面将两类分开,每一类靠近某个分类面,而远离另一个分类面。TWSVM的计算效率较之传统SVM提高近4倍,因此,自TWSVM提出后便受到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但上述方法在分类决策时,一方面没有考虑数据的分布特征,另一方面较易受噪声点和奇异点的影响,分类效率难以显著提升。鉴于此,在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上,提出融合数据分布特征的模糊双支持向量机(TWSVM-SDP)。该方法引入线性判别分析(LDA)的类间离散度和类内离散度,用以表征光谱数据的分布性状;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用以降低噪声点和奇异点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在SDSS DR8恒星光谱数据集上的比较实验表明,与支持向量机SVM、双支持向量机TWSVM等传统分类方法相比,融合数据分布特征的模糊双支持向量机TWSVM-SDP具有更优的分类能力。该方法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一大难题是其无法处理海量光谱数据。接下来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来对所提方法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适应性展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光谱 分类 数据分布特征 模糊隶属度 双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铀植物促生菌的筛选及促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焯 罗学刚 +1 位作者 丁翰林 杨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50,共9页
采用富集培养法和LB平板法从铀尾矿污染区蓼科植物酸模根部中筛选和分离一株具有较强铀耐受能力的细菌菌株,通过特征反应和平均吸光度法分析其生长特性和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促生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可在铀浓度350 mg/kg(土)条件下生... 采用富集培养法和LB平板法从铀尾矿污染区蓼科植物酸模根部中筛选和分离一株具有较强铀耐受能力的细菌菌株,通过特征反应和平均吸光度法分析其生长特性和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促生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可在铀浓度350 mg/kg(土)条件下生长。具有较强的分泌IAA能力,普通条件下24 h产IAA 40.21 mg/L,最佳产IAA条件为温度为35℃,pH 7,转速为150 r/min,氮源为酵母膏,碳源为甘油;兼具ACC脱氨能力,普通条件下24 h产ACC酶活为0.32 U/μg,最佳的ACC酶活条件为温度为30℃,pH 7,转速180 r/min。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初步特征和16s rDNA序列确定菌株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不同铀浓度的盆栽实验接种该菌种能使苜蓿干重分别提高17.9%-110.4%;对铀的富集率分别提高12.2%-1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促生菌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 促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胁迫下伊乐藻的生理响应与富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昊 罗学刚 +1 位作者 丁翰林 王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6,共8页
为了检验伊乐藻是否具有富集铀的能力,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伊乐藻在不同初始铀(U)浓度胁迫下对铀的富集特征与抗逆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铀浓度的上升,伊乐藻对铀的富集量上升,当水体中初始铀浓度为30 mg/L时,铀的富集量达到最大为14 mg... 为了检验伊乐藻是否具有富集铀的能力,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伊乐藻在不同初始铀(U)浓度胁迫下对铀的富集特征与抗逆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铀浓度的上升,伊乐藻对铀的富集量上升,当水体中初始铀浓度为30 mg/L时,铀的富集量达到最大为14 mg/kg(DW),对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最为明显,其中SOD较对照组下降86.3%,POD较对照组上升202.4%,CAT较对照组上升291.6%,伊乐藻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其中MDA含量较对照组上升117.8%,光合色素影响最为明显,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较对照组下降27.7%、26.7%、35.6%,伊乐藻的PSⅡ受影响较为严重,其中荧光动力学指数Fv/Fm、PIABS、ABS/CSo、RC/CSo、TRo/CSo、ETo/CSo分别较对照组下降47.7%、83.8%、68.7%、90.0%、87.7%、87.3%,光合指数Pn、Ga、Ci较对照组下降82.1%、20.5%、6.4%。因此,从该实验可以看出伊乐藻对水体中铀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铀对伊乐藻的生理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胁迫 伊乐藻 抗氧化酶 荧光指数 富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砷对地衣芽孢杆菌铀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望子龙 罗学刚 +1 位作者 司慧 王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171,共8页
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铀(U)、锰(Mn)和砷(As)的吸附特性,以及Mn、As对地衣芽孢杆菌对U吸附的影响,为该菌在U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试验,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U、Mn、As的富集规律及Mn、As对U富集的影响,并... 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铀(U)、锰(Mn)和砷(As)的吸附特性,以及Mn、As对地衣芽孢杆菌对U吸附的影响,为该菌在U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试验,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U、Mn、As的富集规律及Mn、As对U富集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单因素实验中,U浓度大于75 mg/L、Mn浓度大于25mg/L或As浓度大于50 mg/L均会对地衣芽孢杆菌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同时,U、Mn浓度在0-100 mg/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附率呈负相关,As在0-100 mg/L范围内其吸附率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100 mg/L时吸附率最高,达到79.73%。多因素实验发现,As浓度低于60 mg/L时促进地衣芽孢杆菌对U的富集,高于60 mg/L发生抑制作用。低于40 mg/L的Mn促进芽孢杆菌对U的吸附,浓度高于60 mg/L Mn对其U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Mn和As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竞争菌体表面负电性基团、改变菌体物质特性等方式影响菌体对U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吸附 微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的筛选及其最适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蒲佳洪 罗学刚 +1 位作者 王经明 梁朱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54-57,70,共5页
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混合硫酸盐还原菌,并研究其最适的生长条件,考察了接种量、温度、最初pH、Fe2+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10%,温度为35℃,初始pH为6.5,培养基内Fe2+为200 mg/L时,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生长最好。
关键词 混合硫酸盐还原菌 接种量 温度 初始F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椰糠基质中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豆丹 张宇 +1 位作者 罗学刚 杨洋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35-42,共8页
针对松针/椰糠基质分解不充分自身缺乏养分和微量元素,不足以满足辣椒苗期生长需求的问题,通过育苗盘试验,研究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对辣椒苗期幼苗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陇0.16 g/株(A3)... 针对松针/椰糠基质分解不充分自身缺乏养分和微量元素,不足以满足辣椒苗期生长需求的问题,通过育苗盘试验,研究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对辣椒苗期幼苗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陇0.16 g/株(A3)和克黄威0.08 g/株(B2)处理下辣椒幼苗生长效果最好,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其中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增加49.66%、11.37%和44.30%、10.87%;叶绿素含量和PIabs较对照分别提高19.17%、34.76%和29.41%、32.37%。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绿陇和克黄威可促进基质分解,有利于辣椒萌发,补充苗期营养,对PSII系统有较大影响,可促进幼苗光合作用等生理生长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微生物菌剂 微量元素 幼苗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草对铀胁迫的光合响应及铀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继武 罗学刚 +1 位作者 王焯 黄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56-2464,共9页
为探究铀污染土壤下黑麦草光合特性和体内各部位铀积累分布特征的变化,本研究通过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源铀浓度处理(0、25、50、75、100 mg·kg^-1)下黑麦草光合气体交换变化参数、光合荧光参数和黑麦草对铀的富集特征的影响... 为探究铀污染土壤下黑麦草光合特性和体内各部位铀积累分布特征的变化,本研究通过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源铀浓度处理(0、25、50、75、100 mg·kg^-1)下黑麦草光合气体交换变化参数、光合荧光参数和黑麦草对铀的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铀胁迫会使植物的光合速率(A)和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P<0.05),光合性能指数(PIabs)随外源铀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未对黑麦草的胞间CO2浓度(C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相对可变荧光(Vj)产生显著影响。随外源铀污染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铀残留量、黑麦草体内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累积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土壤中铀残留量显著减小、黑麦草体内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累积量显著增加。生物富集系数(BCF)和铀总提取量分别在100 mg·kg^-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黑麦草的光合荧光参数对铀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光合速率的降低可能是光抑制引起的,黑麦草对铀有较高的富集能力,且随着生长时间和外源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铀(U) 光合气体参数 光合荧光参数 累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姜雅杰 王畅 +2 位作者 席茂盛 罗学刚 陈列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1-306,共6页
探究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壳糖平)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feeding group,NFD)、模型组(Type 2 diabetes group,T2DM)、阿卡波糖组(Acarbose group,Acar)、壳寡糖组(Chitooligosacchar... 探究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壳糖平)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feeding group,NFD)、模型组(Type 2 diabetes group,T2DM)、阿卡波糖组(Acarbose group,Acar)、壳寡糖组(Chitooligosaccharide group,COS)、壳糖平低剂量组(Ke Tang Ping low dose group,LKTP)、壳糖平中剂量组(Ke Tang Ping medium dose group,MKTP)、壳糖平高剂量组(Ke Tang Ping high dose group,HKTP),灌胃4周后,取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的16S测序有效序列范围为130301~244496条,其长度范围在315~478 bp,OTU范围为1367~1835,物种覆盖率均大于0.99。韦恩图分析表明,有556个OTU是7组共有的,其中326(NFD组)、223(T2DM组)、237(Acar组)、118(COS组)、197(LKTP组)、142(MKTP组)、181(HKTP组)个特有的;PCoA图表明NFD、T2DM、Acar、COS、LKTP、MKTP和HKTP组组内样品具有良好的平行性和重复性;与T2DM组相比,COS组的处理效应弱,Acar、LKTP、MKTP和HKTP组处理效应强。与模型组相比,在门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而降低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ales_S24-7_group、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而Lachnospiraceae和Desulfovibrion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其中壳糖平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壳糖平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并且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与定植,降低条件致病菌的相对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 Ⅱ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菌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来石催化降解高密度聚乙烯制甲烷的研究
16
作者 王经明 罗学刚 张建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42,147,共5页
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负载型莫来石催化剂,并催化降解高密度聚乙烯制甲烷。利用XRF、XRD、SEM及GC等手段对催化剂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微型固定床石英管反应器考察了不同负载金属、金属负载量、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反应物... 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负载型莫来石催化剂,并催化降解高密度聚乙烯制甲烷。利用XRF、XRD、SEM及GC等手段对催化剂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微型固定床石英管反应器考察了不同负载金属、金属负载量、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反应物不同质量比条件下的催化剂对高密度聚乙烯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沉积沉淀法合成的Ni莫来石负载型催化剂对高密度聚乙烯有着较好的降解效果。随着金属负载量增大,甲烷选择性增高。当反应温度为775 K、Ni-莫来石与HDPE质量比为1∶2时,气体转化率为15%,甲烷选择性为92.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回收 降解 催化剂 高密度聚乙烯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的健康调节功效及其功能食品研发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蕾 周秦 +3 位作者 李子阳 王思雨 罗学刚 周浩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4期14-18,共5页
大枣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综述大枣药用价值及功能食品开发情况。
关键词 大枣 药理活性 功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Microstructure of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s by Egg White Protein 被引量:2
18
作者 ZHU Wen-kun luo xue-gang +2 位作者 ZHANG Chi DUAN Tao ZHOU Ji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Crystal growth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biological sim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via egg white protein with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during which calcium carbonate was synthesized by calcium chloride and sodium carbona... Crystal growth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biological sim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via egg white protein with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during which calcium carbonate was synthesized by calcium chloride and sodium carbonate.The morphology,therm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alcium carbonate micro-to-nanoscale cryst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ume fraction of egg white protei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hape,size and morphology of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s.The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s were the mixtures of calcite-vaterite-like crystals including spherical and rough surface,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formed in pure water.With the increase of egg white protein concentration,the diameter of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s changed,the amount of formed spherical calcium carbonate particles decreased and that of vaterite increased.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ordination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egg white protein and Ca2+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g white protein Spherical calcium carbonate VATERITE CALC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雅杰 罗学刚 +3 位作者 张悦 汪云阳 郭艳 王敏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年第5期59-63,共5页
生物科学飞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行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与此同时社会上也依然... 生物科学飞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行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与此同时社会上也依然流传着一些关于生物专业的负面言论。为此,我们通过网络形式对各大院校生物学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改革、青少年学子在专业及职业的理性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质量提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毕业生 就业情况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flux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polyethylene wax in soil
20
作者 熊小莉 CHEN Cheng luo xue-gang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4年第4期115-121,共7页
An efficient reflux extraction of polyethylene wax(PEW) in soil is presented, followed by molecular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to explore its degradation mechanism. To more realistically simulate the actual de... An efficient reflux extraction of polyethylene wax(PEW) in soil is presented, followed by molecular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to explore its degradation mechanism. To more realistically simulate the actual degradation of PE film powders in soil, low density PE(M=5 000) powders, being used as simulated PEW residue sample, were uniformly mixed with soil and then recovered by reflux extraction with decahydronaphthalen(decalin) at 90 ?C for 60 min.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PEW from fortified soils was 96.5% with the developed reflux extraction procedure. The recovered PEW residu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IR), element analysis(EA), X-ray fluorescence(XFR), and high-temperatur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 The results from spectra analysis show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olecular 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of PEW samples after the reflux extraction, which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ethod. Thes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reflux extraction procedure and analytical methods of characterization could serve as a novel measurement technique to evaluate the degradation of low-density PE powders in soil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thylene WAX ·reflux EXTRACTION DECALIN SOIL BIO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