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积力法的艏艉对称型船舶回转操纵数值研究
1
作者 薛顺 杨旺林 +3 位作者 陆晔 纪仁玮 栗铭鑫 李永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基于STAR-CCM+软件对一种新型首尾对称肥大型船舶回转性能进行数值预报。首先采用重叠网格和螺旋桨体积力相结合的方法,数值模拟该船舶在不同工况(静水、波浪)下的回转...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基于STAR-CCM+软件对一种新型首尾对称肥大型船舶回转性能进行数值预报。首先采用重叠网格和螺旋桨体积力相结合的方法,数值模拟该船舶在不同工况(静水、波浪)下的回转试验,重点分析了该船舶的回转半径和初始转首性能,其次对比了其在波浪条件下的回转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船具有优良的回转能力,其回转半径较小,但在转向初期响应缓慢,表现出较差的初始转首性,并且其回转性能受到波浪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类似船型的设计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未来将致力于通过设计和操纵策略的调整,进一步提升该船型的操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首尾对称型船舶 船舶回转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技术的砂质边坡剪切带形成机制研究
2
作者 郭宇轩 陆烨 熊超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70,共14页
为探究边坡受荷破坏时的剪切带形成机制,设计室内模型试验.模型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表征和分析砂质边坡中剪切带的形成及边坡渐进破坏过程.采用离散元软件PFC3D模拟模型试验,对DIC计算结果进一步... 为探究边坡受荷破坏时的剪切带形成机制,设计室内模型试验.模型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表征和分析砂质边坡中剪切带的形成及边坡渐进破坏过程.采用离散元软件PFC3D模拟模型试验,对DIC计算结果进一步补充和验证.结果表明:剪切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加载初期,剪应变区域分散在荷载周围.随着加载的推进,一些剪应变区域开始连接并形成多条剪切带,而一些剪应变区域逐渐消失.在3/4T时刻左右(T为边坡达到极限承载力并发生破坏的时间),多条剪切带转变为一条主剪切带,主剪切带在T时刻前后延伸至坡面.T时刻后,滑移体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加,表现为整体下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边坡角度 边坡变形 剪应变 剪切带 PF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兰国芹 陆烨 +6 位作者 阚严生 张继广 王欢欢 钟芳 王承才 肖黎明 王照阳 《发电技术》 2025年第1期19-30,共12页
【目的】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作为能源行业新模式、新业态,逐渐成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为助力我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进行了研... 【目的】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作为能源行业新模式、新业态,逐渐成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为助力我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综合能源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采用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分析模型,剖析了新形势下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发展变革及趋势。【结论】从国家层面围绕“政策-改革-规划”提出综合能源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三个协同”的对策建议,从企业层面围绕“布局-模式-科创-品牌”提出高质量发展“四个优势”的实施路径,共同助力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创新示范、价值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 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 双碳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冯嘉楠 纪万里 +4 位作者 王小芬 陆叶 贾冬玲 亓雪 张宜凡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随着制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对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传统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缺乏双语教学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制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产教融合政策地推动下对药物分析实验教... 随着制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对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传统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缺乏双语教学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制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产教融合政策地推动下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旨在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行业需求,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学科交叉思维、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药物分析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大概念的药物分析实验微项目教学构建研究
5
作者 纪万里 王小芬 +2 位作者 陆叶 贾冬玲 张宜凡 《药学教育》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重要的课程,而实验教学作为药物分析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指导学生掌握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充分理解其中的本质,培养药学高素质人才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大概念教学为理解概念应运而生,为素质教学提供了参考,“大概念”层...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重要的课程,而实验教学作为药物分析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指导学生掌握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充分理解其中的本质,培养药学高素质人才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大概念教学为理解概念应运而生,为素质教学提供了参考,“大概念”层级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推动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发展,微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特别适合于复杂的实验教学。本文以药物分析“阿司匹林片剂质量检查”为例,基于大概念的微项目教学构建,以期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药物分析 微项目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红茶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分析
6
作者 张纪伟 卢叶 +3 位作者 王兰兰 张季 刘红 陈艳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216-219,224,共5页
为探究市售茶样和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上存在的差异,本文选用特级合肥红茶实物标样和市售23个特级茶样,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实物标样和市售茶样的感官品质都符合产品标准,但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方面优于市售... 为探究市售茶样和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上存在的差异,本文选用特级合肥红茶实物标样和市售23个特级茶样,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实物标样和市售茶样的感官品质都符合产品标准,但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方面优于市售茶样;除了8个市售茶样的水分含量不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水分含量≤5.5%)外,其余均符合产品标准中对特级茶样的要求。本研究可为提升合肥红茶产品的质量控制、保障消费者信任、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提供参考,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有助于推动整个茶叶行业的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红茶 感官评价 理化成分 差异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耦合下城中村用地空间识别研究
7
作者 关学勤 周大伟 +1 位作者 陆烨 邓春林 《特区经济》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宏观框架下和存量建设用地识别的基础上,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城市空间形态,其用地的提质增效也成为国土空间治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区域。精准有效的识别城中村用地空间对积极稳步推进城市实现...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宏观框架下和存量建设用地识别的基础上,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城市空间形态,其用地的提质增效也成为国土空间治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区域。精准有效的识别城中村用地空间对积极稳步推进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中村综合整治分区规划等规划管控数据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权属、建筑普查、现状地形及遥感影像等基础信息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叠置分析法耦合多源数据,对龙岗区城中村用地空间进行识别研究。通过多维度和多要素因子的综合分析,提高了城中村用地空间的识别精度,实现了对城中村用地的精准划分,以期为城中村用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多源数据耦合 用地空间识别 深圳市龙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路径选择分析
8
作者 陈晓成 陆叶 高咏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自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对于恢复受损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如何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选择有效的修复路径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 自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对于恢复受损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如何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选择有效的修复路径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研究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优势、策略及路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给予便利,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潜在资源勘探评价及开采利用研究
9
作者 张志富 路叶 孙广盛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铅锌矿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铅锌矿开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探索了勘查评价方法及科学开采策略。首先分析了铅锌矿资源分布和开采现状,然后提出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的联合勘探评价模型,并通过实... 铅锌矿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铅锌矿开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探索了勘查评价方法及科学开采策略。首先分析了铅锌矿资源分布和开采现状,然后提出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的联合勘探评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其实用性和科学性。此外,还深入探讨了铅锌矿的可持续开采策略,旨在保障矿山利润的同时,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并减少环境影响。研究发现,该策略可提高铅锌矿回收率,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并减小生态环境破坏。本研究为铅锌矿勘探评价和科学开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资源 开采利用 勘查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培养新型高阶中医药人才的中药炮制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红 陈喜华 +1 位作者 陆叶 曹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158-161,共4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中医药发展,同时也对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的重要特色,该课程在中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培养新型高阶...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中医药发展,同时也对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的重要特色,该课程在中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培养新型高阶中医药人才为教育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3个方面对中药炮制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在教学相长的同时,教学改革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专业自信、文化自信,更激发了学生们改革创新的意识、对行业发展的思考和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高阶中医药人才 中药炮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otStudio的视觉分拣打磨工作站仿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叶 王开 黄河明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为解决中小型零件混流自动化生产等问题,提出基于RobotStudio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分拣打磨工作站的仿真设计方案。根据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利用UG软件创建视觉分拣打磨工作站的整体布局;通过分析工作站各个模块功能,设计了各模块的结构;利... 为解决中小型零件混流自动化生产等问题,提出基于RobotStudio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分拣打磨工作站的仿真设计方案。根据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利用UG软件创建视觉分拣打磨工作站的整体布局;通过分析工作站各个模块功能,设计了各模块的结构;利用RobotStudio软件构建了工作站仿真模型。以视觉引导Smart组件和输送链跟踪仿真为例,阐述了ABB工业机器人通过视觉引导获取工件空间位姿的四元数和欧拉角的转换方法,并介绍了视觉拍照、机器人与工业相机通信等动态仿真的设置过程,以及输送链跟踪动态效果的设置方法。为实现工作站全过程仿真,设计了整体工作站逻辑,编制了仿真工作站离线程序,并将仿真工作站同步到实验平台调试验证。该设计可为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视觉分拣 打磨 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血糖监测评估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宋静 卢叶 +3 位作者 王文婕 李丽 杜炜 万静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8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99)、微量...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8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按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99)、微量蛋白尿组(n=51)和大量蛋白尿组(n=26),比较3组一般资料及持续血糖监测指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及多元序回归分析TIR四分位数与糖尿病蛋白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性别、T2DM病程、高血压构成比、吸烟史、胰岛素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使用、他汀类药物使用、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TIR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R四分位数与蛋白尿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07,P<0.001)。TIR越高,老年T2DM患者发生蛋白尿风险降低。结论TIR可能与老年T2DM患者蛋白尿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持续血糖监测 目标范围内时间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基因组部分SNP标记在种源评价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陆叶 施季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93-96,共4页
以6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种源和3个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源共计23个个体作为研究群体,选取11对真实SNP位点,对这253个SNP标记的PCR产物进行正反向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在11个真实SNP位点中,8个SNP位点在... 以6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种源和3个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源共计23个个体作为研究群体,选取11对真实SNP位点,对这253个SNP标记的PCR产物进行正反向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在11个真实SNP位点中,8个SNP位点在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间呈现出多态性,其中3个位点是检测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种间分化的潜在标记。11个SNP标记在北美鹅掌楸种内都没有多态性。lm_ll_10205、lm_ll_10836、lm_ll_3853和lm_ll_82464个SNP位点在我国东部的湖南浏阳、浙江松阳和江西庐山3个种源间存在多态性,仅有lm_ll_10205位点在我国西部种源间存在多态性。前期开发的SNP标记可以用于鹅掌楸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研究种源间SNP位点的变异特征为揭示鹅掌楸的起源、进化以及遗传变异多样性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鹅掌楸 鹅掌楸 SNP标记 SNP位点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侧钻对钻柱螺纹应力与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丁宇奇 李康健 +3 位作者 范清泉 芦烨 吕奇霖 贾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为分析开窗侧钻过程对钻柱螺纹接头强度与密封性能的影响,考虑螺纹在倒划眼和开窗侧钻时的工作状态,建立了钻柱螺纹接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杂载荷下螺纹接头应力和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公差配合下螺纹接头的应... 为分析开窗侧钻过程对钻柱螺纹接头强度与密封性能的影响,考虑螺纹在倒划眼和开窗侧钻时的工作状态,建立了钻柱螺纹接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杂载荷下螺纹接头应力和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公差配合下螺纹接头的应力和密封性能,并与文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开窗侧钻时,螺纹接头受到的弯矩最大,主副台肩拉伸侧密封性能只有压缩侧的52.0%;倒划眼作业时,井口处钻柱受到的轴向载荷最大,外螺纹前两圈齿根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存在断裂风险,主台肩面脱离、螺纹接头密封失效;随着材料弹性模量降低,螺纹接头在开窗侧钻时承受的弯矩减小,当材料弹性模量降至50.0%时,螺纹最大应力减小了17.0%,最小接触压力减小了19.6%;在极限公差下,螺纹接头主要由副台肩承受接触压力转变为主要由主台肩承受接触压力,副台肩应力得到改善,但密封性能完全失效。根据开窗侧钻过程中螺纹结构应力状态的研究结果,可通过改变螺纹材料和公差配合提高钻柱接头的安全性与密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侧钻 倒划眼 螺纹接头 应力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存逻辑到发展逻辑——藏东地区达西村的分家研究
15
作者 杨小柳 陆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50,共14页
藏东地区的达西村自2010年以来出现了不平常的分家剧增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制度型分家、意愿型分家和政策型分家三类。其中,制度型分家是传统藏族社会家庭再生产的主要机制,意愿型分家与政策型分家则是在以户为单位的帮扶机制刺激下出现的... 藏东地区的达西村自2010年以来出现了不平常的分家剧增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制度型分家、意愿型分家和政策型分家三类。其中,制度型分家是传统藏族社会家庭再生产的主要机制,意愿型分家与政策型分家则是在以户为单位的帮扶机制刺激下出现的,直接导致了分家数量剧增。分家的变化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藏族微观社会的变迁机制,藏族的传统家屋转变为户籍之家,发展逻辑正在取代生存逻辑,成为藏东农村家庭再生产的底层机制,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发展型家本位社会成为当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分家 生存逻辑 发展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between visual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replica method for assessments of sealant retention over a 2-year period
16
作者 Xuan Hu Xi Chen +3 位作者 lu ye Ming-Wen Fan Marie-Charlotte Huysmans Jo E Frenck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To compare the levels of agreement and the survival rates of sealant retention for different sealing materials over a 2-year period assessed using the visual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replica methods, sealant retention... To compare the levels of agreement and the survival rates of sealant retention for different sealing materials over a 2-year period assessed using the visual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replica methods, sealant retention data were obtained by visual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from replicas of the same sealed tooth at baseline and at 0.5-, 1- and 2-year evaluation points in 407 children and were compared for agreement using kappa coefficients. Survival curves of retained sealants on occlusal surfaces were created using modified categorisation (fully retained sealants and those having all pits and fissures partly covered with the sealant material versus completely lost sealants that included pit and fissure systems that had /〉 1 pit re-exposed) according to the Kaplan-Meier method. The kappa coefficient for the agreement between both assessment methods over the three evaluation time points combined was 0.3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35-0.41). More sealant retention was observed from replicas than through visual clinical examination. Cumulative survival curves at the three evaluation tim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when assessed from replicas (P=0.47). Using the replica method, more retained sealant material was observed than through visual clin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2-year period. This finding did not result in a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rates of sealants assessed by the two assessment methods. When replicas cast in die stone are used for assessing sealant retention, the level of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data obtained through the commonly used visual clinical examination, particularly if such assessments are conducted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examination replica method sealant retention SEAL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通学科青少年科普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17
作者 黄世泽 张毅 +2 位作者 李岳琪 洪玲 卢野 《上海公路》 2024年第3期191-194,M0010,共5页
科普活动是培养青少年对交通科学的兴趣和认知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前沿科普讲座、重大交通工程参观、重大科研设备体验(驾驶模拟器)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等几类。当前的思政教育融入科普活动,尚存在思政元素凝练不清晰、... 科普活动是培养青少年对交通科学的兴趣和认知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前沿科普讲座、重大交通工程参观、重大科研设备体验(驾驶模拟器)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等几类。当前的思政教育融入科普活动,尚存在思政元素凝练不清晰、融入手段不明确等不足。现分析了科普活动可挖掘的思政元素,探讨了思政教育融入科普活动全过程的路径,旨在将思政元素与科普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讲座 科普参观 科普创新 思政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在线学习数据分析
18
作者 卢冶 张小立 +1 位作者 周塔 史凌祎 《软件导刊》 2024年第8期294-300,共7页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且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过程性指导与考核难落地等问题,以项目制方式整合设计6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多种信息化平台,实施递进式实验教学。对借助平台记录的任务总耗时、评测次数...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且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过程性指导与考核难落地等问题,以项目制方式整合设计6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多种信息化平台,实施递进式实验教学。对借助平台记录的任务总耗时、评测次数、代码修改行数等过程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综合考察学生的实验学习效率与期末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围绕学生个体学习效果数据的评价,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分层递进式实验教学的实施,增加了课程的外延实验学习,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他们的程序设计和计算思维能力,为其后续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实验项目 递进式实验教学 在线学习数据分析 过程性考核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饭甑青冈叶绿体基因组及特征分析
19
作者 陆叶 叶代全 +3 位作者 翁禹豪 郑雪燕 李勇 刘鹏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是中国及越南的常绿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该研究以饭甑青冈叶片为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饭甑青冈叶绿体全基因... 饭甑青冈(Cyclobalanopsis fleuryi)是中国及越南的常绿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该研究以饭甑青冈叶片为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饭甑青冈叶绿体全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全长为160796 bp,共注释129个基因,其中包括83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饭甑青冈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偏向以A或U结尾,亮氨酸(Leu)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半胱氨酸(Cys)使用率最低。重复序列分析共检测到292个SSR位点,其中单碱基重复的SSR位点最多,有183个,无六碱基重复。壳斗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显示,反向重复区的位置和边界区域的基因分布无明显的收缩与扩张现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饭甑青冈与云山青冈(C.sessilifolia)、小叶青冈(C.myrsinifolia)亲缘关系密切。该研究为饭甑青冈的分子标记、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甑青冈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壳斗科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a宝鸡暴雪特征及典型个例对比分析
20
作者 卢晔 贺瑶 +2 位作者 乔丹杨 任欢 张震宇 《陕西气象》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利用2011—202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统计宝鸡暴雪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两次区域性暴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集中在1—3月,2月最多,区域性暴雪均在1月;暴雪日大值区位于宝鸡东部,... 利用2011—202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统计宝鸡暴雪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两次区域性暴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集中在1—3月,2月最多,区域性暴雪均在1月;暴雪日大值区位于宝鸡东部,区域性暴雪集中在中部川塬区,局地暴雪主要在南、北山区;暴雪日降雪量均值与极大值空间分布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的趋势,极大值大多出现在区域性暴雪中。(2)两次区域性暴雪过程均发生在偏东回流冷空气作为冷垫锲入中低空西南暖湿急流的形势背景下,西南急流向暴雪区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低层偏东回流冷空气促使西南急流在冷垫上爬升,产生动力抬升作用,同时降低低层温度,达到降雪产生的温度条件。(3)有利于区域性暴雪产生的条件为:近地面2 m气温≤-0.2℃且850 hPa温度≤-5℃,600 hPa附近暖平流中心≥17×10^(-5)℃/s,低层冷平流中心≤-8×10^(-5)℃/s;500 hPa水汽通量最大值≥1.8 g/(cm·hPa·s),中层水汽辐合持续时间≥8 h,对应水汽通量散度中心≤-9×10-8 g/(hPa·s·cm^(2)),垂直速度中心≤-0.9 Pa/s;低空θse锋区内MPV1≥11 PVU和MPV2≤-1.4 PV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时空分布 对比分析 西南急流 回流冷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