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基因定位以及角果皮转录组动态分析
1
作者 王晓琳 刘忠松 +1 位作者 康雷 杨柳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8-899,共12页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提高其产量是育种的重要目标。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粒数和粒重是油菜产量的3个构成因子。角果长度虽然不是油菜产量的直接构成因素,但影响每角粒数和粒重,进而影响油菜产量。本研...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提高其产量是育种的重要目标。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粒数和粒重是油菜产量的3个构成因子。角果长度虽然不是油菜产量的直接构成因素,但影响每角粒数和粒重,进而影响油菜产量。本研究以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差异显著的亲本YA和中双11号(ZS11)及用其构建的包含211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在长沙秋播和民乐夏播,考察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通过群体及双亲重测序对上述2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在2个环境下均检测到1个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的主效QTL,其位于A09染色体。双亲开花后3~21d,角果皮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角果皮光合作用、激素和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基因在角果发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功能注释认为BnaA09.CYP78A9、BnaC08.SCL13和BnaA04.ARL等参与生长素响应和传导的基因为调控油菜角果长度的候选基因。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油菜角果长度基因精细定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角果长度 每角粒数 数量性状位点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根肿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常德市油菜根肿病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文斌 郭诗芬 +5 位作者 徐定辉 贺群华 薛高尚 张振乾 刘忠松 肖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7-903,共7页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通过检测土壤根肿菌孢子浓度,能够评估田块中根肿病发生的风险程度,为防治根肿病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建立了油菜土壤根肿病菌qPCR定量检测技术。以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通过检测土壤根肿菌孢子浓度,能够评估田块中根肿病发生的风险程度,为防治根肿病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建立了油菜土壤根肿病菌qPCR定量检测技术。以来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的发病油菜植株和带病土壤对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拥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该技术判定田间根肿病发病的根肿菌孢子阈值浓度为1.34×10^(3)个/克土壤,当土壤中孢子浓度高于阈值浓度时,油菜发生根肿病风险较大。对常德市各区县油菜种植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随机采集481块田的土壤样本,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定量检测技术测定了土壤中根肿病菌孢子浓度,发现根肿病在常德地区已呈多点发展,并有加速扩散的趋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油菜根肿病在常德地区将大面积爆发,严重危害该地区的油菜发展。对于常德市油菜种植区,根肿病菌孢子浓度小于1.34×10^(3)个/克土壤的田块,根肿病发病的概率较低,可种植普通非抗性油菜品种,但需加强根肿病病情监控。孢子浓度高于1.34×10^(3)个/克土壤的田块需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或者种植根肿病抗性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 根肿病菌孢子 qPCR 常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结合区域关联分析挖掘油菜含油量积累的候选基因
3
作者 曹松 姚敏 +8 位作者 任睿 贾元 向星汝 李文 何昕 刘忠松 官春云 钱论文 熊兴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6-1146,共11页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中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提高种子含油量是增加菜籽油供应最为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4个油菜自交系授粉后25 d、35 d、45 d的种子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43个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其中33个基因持续上调表达,1...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中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提高种子含油量是增加菜籽油供应最为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4个油菜自交系授粉后25 d、35 d、45 d的种子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43个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其中33个基因持续上调表达,10个基因持续下调表达,主要基因包括BnLEC1、BnABI5、BnOLEO4和BnOBAP1a等。同时,结合50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重测序数据,检测到与含油量显著相关3个SNP、9个SNP分别定位到BnOBAP1a-A10和BnABI5-A05,其中BnOBAP1a-A10_Hap1对应材料含油量显著高于Hap2,BnABI5-A05_Hap1对应材料含油量显著高于Hap3。此外,利用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发现,BnOBAP1a与BnABI5通过3个转录因子LEC1、HMGB3、HTA11间接相连,形成了潜在调控的分子网络,影响种子油脂积累。这些结果有利于我们开发单体型功能标记进一步提高油菜籽含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转录组分析 共表达分析 区域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大为 杜云燕 +4 位作者 吴金锋 周定港 刘丽莉 刘忠松 严明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3-622,共10页
为明晰镉胁迫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油菜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表型、生理响应、镉积累特征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对5mg/kg镉处理有一定耐受能力,表型相比对照差异不显著;但较高浓度的镉胁迫(30,50 mg/kg... 为明晰镉胁迫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油菜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表型、生理响应、镉积累特征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对5mg/kg镉处理有一定耐受能力,表型相比对照差异不显著;但较高浓度的镉胁迫(30,50 mg/kg)会显著抑制油菜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株高、鲜重、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显著降低,同时SOD、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相比对照显著升高。油菜幼苗中镉含量随着处理浓度增大而逐步增加,且镉胁迫会显著影响油菜对Mn、Mg、Zn、Cu等必需金属离子的吸收。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镉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抗氧化活性、光合作用、ATP酶活性、细胞壁形成等途径。对HMA基因家族表达模式分析表明镉胁迫下油菜根中HMA3基因上调表达,HMA2和HMA4基因下调表达,上述基因的差异协调表达可能对油菜适应镉胁迫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镉处理 表型 生理响应 比较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的起源与驯化探索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忠松 游亮 +3 位作者 杨柳 陈浩 杨斌 康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9-655,共7页
本文综合分析有关芥菜的考古发现、历史文献记载、演变和分类研究、传播路线、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芥菜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结果,提出芥菜起源于中国,经过杂交渐渗,沿南(茶马古道)、北(丝绸之路)2条途径由东向西传播到... 本文综合分析有关芥菜的考古发现、历史文献记载、演变和分类研究、传播路线、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芥菜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结果,提出芥菜起源于中国,经过杂交渐渗,沿南(茶马古道)、北(丝绸之路)2条途径由东向西传播到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亚、中东诸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起源 线粒体基因组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9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凤仪 侯献飞 +6 位作者 于月华 贾东海 刘忠松 李强 苗昊翠 沈金雄 顾元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4-1184,共11页
为了解不同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的耐盐程度,本研究利用0、150、200和250 mmol/L浓度的NaCl溶液对479份来自不同国家的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发芽率、根长、芽长和鲜重;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 为了解不同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的耐盐程度,本研究利用0、150、200和250 mmol/L浓度的NaCl溶液对479份来自不同国家的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发芽率、根长、芽长和鲜重;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参试材料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在200 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下,可以有效地将479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I类为耐盐品种12份,第Ⅱ类为75份中等耐盐品种,第Ⅲ类为313份不耐盐品种,第Ⅳ类为79份盐极敏感品种,并建立了芥菜型油菜耐盐性鉴定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0.537x1+0.310x2+0.089x3+0.064x4。筛选得到的耐盐性材料为培育油菜耐盐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斌 刘忠松 +4 位作者 肖华贵 饶勇 唐容 张超 王璐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甘蓝型油菜引入我国历史较短,遗传基础狭窄,为了拓宽其遗传基础,前人对其开展了大量的远缘杂交研究。本文总结了甘蓝型油菜与其他芸薹属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制出早熟、黄籽、抗病等新材料,甘... 甘蓝型油菜引入我国历史较短,遗传基础狭窄,为了拓宽其遗传基础,前人对其开展了大量的远缘杂交研究。本文总结了甘蓝型油菜与其他芸薹属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制出早熟、黄籽、抗病等新材料,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已导入抗旱性、抗寒性、乳白花等优良性状。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还选育出新的不育系、附加系、代换系。对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远缘杂交 芸薹属 植物育种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SGR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玉凤 姚敏 +4 位作者 何昕 官梅 刘忠松 官春云 钱论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9-1842,共14页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绿色色素,对植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白菜(Brassica rapa)、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滞绿基...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绿色色素,对植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白菜(Brassica rapa)、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滞绿基因(STAY-GREEN,SGR)家族成员进行分析发现,28个SGR基因大多数包含4个外显子,编码碱性蛋白。染色体定位和共线性分析显示,甘蓝型油菜SGR基因家族成员中不存在串联复制,SGR基因家族成员之间具有线性关系,高度同源,且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此外,利用60K SNP对203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的叶绿素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检测到2个单体型区域Chr.A01:6,193,165~6,317,757 bp和Chr.C01:9,059,861~9,906,618 bp携带的Bna SGR1a-A01和Bna SGR1-C01与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同时,结合50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重测序数据,对这2个单体型进行进区域关联分析,检测到1个SNP定位在Bna SGR1a-A01的外显子2区域,并与叶绿素含量显著关联。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验证了Bna SGR1a-A01与Bna SGR2-A03直接相连,与Bna SGR1-C01、Bna SGR1-A08、Bna SGR2-C03、Bna SGR1-C07、Bna SGRL-C06、Bna SGRL-A10等基因间接相连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共同调节叶绿素含量。T2拟南芥转Bna SGR1a-A01基因超表达植株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的叶绿素含量相比野生型显著降低,表明Bna SGR1调控叶绿素降解。本研究为油菜SGR基因的功能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GR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in Brassica juncea 被引量:8
9
作者 ZHANG Da-wei liu Li-li +3 位作者 ZHOU Ding-gang liu Xian-jun liu zhong-song YAN Ming-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250-1260,共11页
Anthocyanins confer the wide range of colors for plants and also play beneficial health roles as potentially protective factors against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Brassica juncea is cultivated as an edible oil resource... Anthocyanins confer the wide range of colors for plants and also play beneficial health roles as potentially protective factors against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Brassica juncea is cultivated as an edible oil resource and vegetable crop worldwide, thus elucidating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would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Brassica juncea through the breeding and cultivating of high anthocyanin content varieties. Herein, 129 genes in B. juncea were identified as orthologs of 41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ABG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by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es. The B. juncea ABGs have expanded by whole genome triplication and subsequent allopolyploidizatoin, but lost mainly during the whole genome triplication between B. rapa/B. nigra and A. thaliana, rather than the allopolyploidization process between B. juncea and B. rapa/B. nigra, leading to different copy numbers retention of A. thaliana homologous genes. Although the overall expansion levels ABGs were similar to the whole genome, more negative regulatory genes were retained in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regulatory system. 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of B. juncea with different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showed that BjDFR, BjTT19, BjTT8 a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plants with purple leaves as compared with green leaves. The overexpression of BjTT8 and these target genes which were involved in lat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and transport might account for increasing levels of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purple leaves. Our results coul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B. jun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B.juncea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TRANSCRIPTOME leaf col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酵母单杂交系统的建立及调控BjTT8A表达的转录因子分离
10
作者 袁玉辉 肖强 +2 位作者 唐武建 刘忠松 刘显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0-16,共7页
BjTT8A基因是芥菜型油菜的类黄酮合成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基因之一。为进一步分离调节BjTT8A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建立了芥菜型油菜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以BjTT8A的启动子构建诱饵融合载体,筛选cDNA文库,获得33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BjTT8A基因是芥菜型油菜的类黄酮合成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基因之一。为进一步分离调节BjTT8A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建立了芥菜型油菜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以BjTT8A的启动子构建诱饵融合载体,筛选cDNA文库,获得33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1个克隆与十字花科植物甘蓝型油菜,白菜,萝卜,荠菜的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和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涉及光调控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cp29.2,蛋白质积累的锌金属蛋白酶egy2,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GSTF9等。研究结果为分离调控BjTT8A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提供了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8A 芥菜型油菜 启动子 酵母单杂交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测量钻井卡点的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海 刘忠松 薛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1期169-170,共2页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吸附、井塌、泥包、顿钻、落物、井径收缩、岩屑堆积、内外压差等原因,常造成钻具卡钻工程事故。目前测量钻具卡钻点的方法有扭矩式和注磁式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弱点,导致施工时间长,测量卡点位置不准确。论...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吸附、井塌、泥包、顿钻、落物、井径收缩、岩屑堆积、内外压差等原因,常造成钻具卡钻工程事故。目前测量钻具卡钻点的方法有扭矩式和注磁式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弱点,导致施工时间长,测量卡点位置不准确。论文首次提出了超声波测量钻井卡点的新方法,并分析了通过记录超声波单发双收的钻杆首波衰减和垂直井壁超声反射波尾波震荡衰减的方法,来确定钻具卡点的方式、厚度、砂埋深度和压实系数等状况。这为后期工程松爆施工作业提供了一种更安全高效的全新测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钻 锚定式测卡仪 首波 超声波 扭矩 压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步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Lp-PLA2、I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中松 钱俊甫 薛晨旭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期98-101,108,共5页
目的 探讨顾步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Lp-PLA2、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南阳南石医院90例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本次前瞻性研究的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所有纳入的病例均根据纳入... 目的 探讨顾步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Lp-PLA2、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南阳南石医院90例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本次前瞻性研究的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所有纳入的病例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为45例,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顾步汤,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清Lp-PLA2和血浆ICAM-1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肢体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肤温和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积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相较于对照组82.22%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浆ET-1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Lp-PLA2和血浆ICAM-1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顾步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通过下调Lp-PLA2、ICAM-1水平促进内皮细胞活化以及减轻血管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顾步汤 血管内皮功能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