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绿色形象的中介作用与价值认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军伟 梁秋宸 刘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ESG信息披露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如何通过激发企业ESG信息披露动机促进其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引起学界关注。基于动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环境心理学理论,构建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绿色形象、价值认知与绿色创新绩... ESG信息披露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如何通过激发企业ESG信息披露动机促进其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引起学界关注。基于动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环境心理学理论,构建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绿色形象、价值认知与绿色创新绩效关系概念模型,以绿色形象为中介变量,以管理层价值认知为调节变量,探讨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254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ESG信息披露的利己性动机与利他性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形象在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价值认知正向调节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与绿色创新绩效的关系。结论可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指导,为政府制定ESG信息披露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企业绿色创新绩效 绿色形象 价值认知 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强韧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范才河 毛垚晶 +4 位作者 刘俊伟 吴琴 胡泽艺 李济 武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64,共26页
通过增加超高强Al-Zn-Mg-Cu合金中Zn的含量来提升合金的性能已成为超高强Al-Zn-Mg-Cu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推动了这类合金的发展及其在多... 通过增加超高强Al-Zn-Mg-Cu合金中Zn的含量来提升合金的性能已成为超高强Al-Zn-Mg-Cu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推动了这类合金的发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本文综述了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和Zn含量的提升对于Al-Zn-Mg-Cu合金强韧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微合金化处理、热处理工艺、形变热处理和大塑性变形等强化手段。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制备和强化方法对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及方法,展望了其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旨在为高Zn含量Al-Zn-Mg-Cu合金的成分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以进一步提升其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强韧化机制 高Zn含量 析出相 超高强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PINK1/Parkin通路的变化
3
作者 李花园 李春 +3 位作者 刘君伟 王亭 李龙 武永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8-1625,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线粒体的功能异常,给予辅酶后可改善症状,温针灸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温针灸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PINK1/Parkin通路,明确温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机... 背景: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线粒体的功能异常,给予辅酶后可改善症状,温针灸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温针灸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PINK1/Parkin通路,明确温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灸组和辅酶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游泳力竭、慢性束缚及禁食多因素方法制备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采取相同固定及灌胃操作,温针灸组大鼠选用关元、中脘、足三里(双)穴进行治疗,1次/d,进针后将艾柱置于针柄点燃,每次治疗3壮,共15 min;辅酶组按照1 mg/kg进行灌胃,1次/d,共治疗14 d。记录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力竭游泳时间及治疗期间的食物利用率。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双侧腓肠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线粒体形态结构及自噬体,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Ⅱ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骨骼肌中PINK1、Parkin、LC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腓肠肌细胞核固缩、凝聚,数目增多,细胞排列紊乱,腓肠肌纤维排列紧密;温针灸组和辅酶组腓肠肌纤维排列间隙较模型组增加,细胞核减少,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线粒体肿胀、融合及空泡化,线粒体膜断裂,基质较多溶解,嵴断裂、消失;存在自噬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及辅酶组线粒体数量增多,排列相对整齐,线粒体空泡化及线粒体嵴断裂情况改善,膜结构相对完整;存在自噬现象。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骨骼肌中PINK1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Parkin、LC3Ⅱ、LC3Ⅱ/Ⅰ蛋白的表达稍有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温针灸组和辅酶组骨骼肌中PINK1、Parkin、LC3Ⅱ、LC3Ⅱ/Ⅰ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温针灸组蛋白表达上调更为显著。④结果说明,温针灸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上调LC3Ⅱ表达,形成线粒体自噬体,促进降解受损线粒体的相关内容物,改善线粒体质量,从而发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慢性疲劳综合征 骨骼肌 PINK1/Parkin通路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微型抗拔桩锚固黏结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一鸿 白晓宇 +3 位作者 闫楠 孙淦 刘俊伟 王永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8,共12页
为研究强风化片麻岩中微型抗拔桩的锚固机理及破坏机制,采用准分布电阻应变传感器测试技术,实时监测现场极限抗拔试验过程中微型抗拔桩的应变变化,明确微型抗拔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分布特征,揭示嵌岩微型抗拔桩的黏结破坏机制。研究结果... 为研究强风化片麻岩中微型抗拔桩的锚固机理及破坏机制,采用准分布电阻应变传感器测试技术,实时监测现场极限抗拔试验过程中微型抗拔桩的应变变化,明确微型抗拔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分布特征,揭示嵌岩微型抗拔桩的黏结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抗拔桩均发生锚筋屈服破坏,MPⅡ(三筋微型抗拔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比MPⅠ(单筋微型抗拔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小3倍,说明MPⅡ内各筋材之间存在群锚效应;微型抗拔桩的锚筋轴力呈单峰型,且轴力沿锚固深度迅速衰减,锚筋轴力主要分布在3 m以内的岩层;锚筋剪应力呈快速增大后减速减小的分布形式,剪应力峰值出现在距孔口0.75 m处。微型抗拔桩锚筋-灌浆体界面、灌浆体-岩土体界面的黏结强度均比现行《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建议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抗拔桩 极限抗拔试验 轴力 剪应力 界面黏结强度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PsNAC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空腔褐变果实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5
作者 邓红红 彭超 +7 位作者 梁茜 张子扬 刘俊伟 李斌奇 魏鸣康 王雪颖 李刘敏 陈发兴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62,共15页
【目的】NAC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逆境胁迫过程,被认为是植物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转录调控的一级开关。鉴定李PsNAC转录因子家族,探索其与皇冠李果实空腔褐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李PsNAC家族成员、理... 【目的】NAC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逆境胁迫过程,被认为是植物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转录调控的一级开关。鉴定李PsNAC转录因子家族,探索其与皇冠李果实空腔褐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李PsNAC家族成员、理化性质、系统发育和基因结构等,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PsNACs在空腔褐变皇冠李果实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李PsNACs包含115个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可分为17个亚族,与植物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的OsNAC003和OsNAC7亚族分别含6和10个PsNACs。PsNACs启动子区域含有丰富的激素响应元件和MYB结合位点。10个PsNACs在皇冠李空腔褐变果实中的表达量均高于非空腔褐变果实。【结论】本结果为研究PsNAC家族成员与皇冠李果实空腔褐变的具体关联性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冠李 NAC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空腔褐变 基因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索耳板节点非线性受力分析
6
作者 于洲欢 孙学 +4 位作者 路峰 刘军伟 梁鹰 孙明浩 贾然 《矿业工程》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大跨度张弦管桁架拉索耳板节点进行非线性受力分析,通过针对500 mm直径钢管厚度和耳板厚度两个指标,分别给出该类型节点的承载力、刚度和极限位移,并通过上述两个指标与其对应的承载力,得出最优圆管厚度与耳... 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大跨度张弦管桁架拉索耳板节点进行非线性受力分析,通过针对500 mm直径钢管厚度和耳板厚度两个指标,分别给出该类型节点的承载力、刚度和极限位移,并通过上述两个指标与其对应的承载力,得出最优圆管厚度与耳板厚度比例,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板 非线性 受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管桁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损伤前交叉韧带修复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春 张艳玲 +4 位作者 刘娣 王明磊 王铎 刘君伟 武永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21-3626,共6页
背景:温针灸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的退变、损伤、断裂可影响膝关节局部稳定性,进而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形成,温针灸是否可修复损伤前交叉韧带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前交叉韧带形态学及相... 背景:温针灸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的退变、损伤、断裂可影响膝关节局部稳定性,进而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形成,温针灸是否可修复损伤前交叉韧带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兔前交叉韧带形态学及相关生长因子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变化,明确温针灸修复前交叉韧带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温针灸组兔采用石膏管型固定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兔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每日于兔固定架固定15 min;温针灸组选取“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行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空白组不予干预。治疗结束后MRI观察前交叉韧带影像学改变,并进行MRI分级统计;透射电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RI检查: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增粗、水肿、部分撕裂,分级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韧带增粗略轻,轻度水肿,无撕裂,分级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体观察:模型组前交叉韧带表面光泽变淡,边侧有絮状被膜覆盖,有明显组织坏死;温针灸组韧带表面光泽,韧带呈正常螺旋走形。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内明显组织坏死,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排列松散;温针灸组韧带内有少量组织坏死,偶见新生血管,细胞及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欠规则。④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前交叉韧带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分布不均,成纤维细胞较多且形态不规则;温针灸组纤维基本呈纵向排列,纤维粗细、分布不均,少量椭圆形的纤维细胞存在。⑤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温针灸组上述2项指标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⑥结果说明,温针灸可改善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可能通过调控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治疗膝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温针灸 前交叉韧带 超微结构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污水处理技术和环境保护的研究
8
作者 刘俊伟 赵泽雨 《科技资讯》 2025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原油污水的处理是石油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原油污水主要来源于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如果不加以处理,则这些污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研究有效的原油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化学、生物与组合处理技术等被广泛... 原油污水的处理是石油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原油污水主要来源于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如果不加以处理,则这些污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研究有效的原油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化学、生物与组合处理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原油污水处理中,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原油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组合处理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讨论这些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污水 处理技术 环境保护 化学转化法 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下虚拟储能建模方法与应用场景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娟 李拓 +2 位作者 刘峻玮 夏越 杜松怀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8,共16页
为了促进多能耦合互补和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多领域的研究热点。考虑到能源设备及网络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多种能源时间尺度的差异性,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对系统内具有可调特性的源、网、荷进行储能化建模,并构成... 为了促进多能耦合互补和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多领域的研究热点。考虑到能源设备及网络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多种能源时间尺度的差异性,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对系统内具有可调特性的源、网、荷进行储能化建模,并构成虚拟储能系统参与到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中。为了准确把握虚拟储能的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虚拟储能的定义、逻辑架构和技术内涵;其次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端设备或网络,总结和归纳了4种虚拟储能建模方法和特性指标;然后重点分析了虚拟储能在4种典型场景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了虚拟储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虚拟储能 建模方法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rly Cretaceous Climate Changes Recorded i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Color Index Variations of the Lower Liupanshan Group, Central China 被引量:4
10
作者 DAI Shuang ZHU Qiang +9 位作者 HUANG Yongbo DA SILVA Anne-Christine ZHAO Jie liu junwei KONG Li PENG Dongxiang LUO Lingling YAN Ningyun WANG Wenjie ZHANG 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011-1023,共13页
This study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sedimentolog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7of) and color data of the continental sediments of the Liupanshan Group in Central China so as to obtain climatic change info... This study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sedimentolog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7of) and color data of the continental sediments of the Liupanshan Group in Central China so as to obtain climatic change information during the 129.14-122.98 Ma interval.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Xlf and of the redness (a*), the s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gments: (1) 129.14-126.3 Ma, with the lowest Xlf values and strongly variable relatively high values of redness and (2) 126.3-122.98 Ma, with high Elf values and relatively low redness. Analysis of the lithology and facies as well as the magnetic minerals and their contents points to a detrital origin of the magnetic minerals and this allow us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tions and climate changes.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climate was significantly dry and hot during the whole studied interval although the interval between 126.3 Ma and 122.98 was a little bit cooler with increased hum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olor index climate change Liupanshan Group Early Cretaceo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CO_(2)的新型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璇 王松 +6 位作者 范小平 周嘉 覃小文 闫学文 刘俊伟 张依伦 刘展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储能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装备基础,不仅能够实现能源时间上的转移,平滑可再生能源的功率输出,还可以实现供给侧和用户侧的能源管理。本文首先综述了压缩CO_(2)储能的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随后,基于CO_(2)的储存状态,将压缩CO_(2)储... 储能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装备基础,不仅能够实现能源时间上的转移,平滑可再生能源的功率输出,还可以实现供给侧和用户侧的能源管理。本文首先综述了压缩CO_(2)储能的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随后,基于CO_(2)的储存状态,将压缩CO_(2)储能技术路线进行分类,并总结了不同技术路线的性能特点和研究进展;最后,对压缩CO_(2)储能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1)CO_(2)的临界点为7.38 MPa/31.3℃,比空气更容易被液化而具有储能密度大的优点,在相同功率等级下压缩CO_(2)储能系统相比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更加紧凑。目前,国内外均已有CO_(2)储能验证项目建成投运。(2)根据低/高压侧储存装置中CO_(2)状态的不同,可将压缩CO_(2)储能技术的储存方案分为七种:气态-超临界状态CO_(2)储存、气态-液态CO_(2)储存、超临界态-超临界态CO_(2)储存、液态-超临界状态CO_(2)储存、液态-液态CO_(2)储存、吸附态-液态CO_(2)储存和吸附态-超临界态CO_(2)储存。(3)在未来压缩CO_(2)储能的技术开发上,主要着重于气态-液态CO_(2)储能技术、液态-液态CO_(2)储能技术,前者可以充分发挥其高循环效率、系统结构简单优势,后者可以发挥其高储能密度优势。(4)在面向压缩CO_(2)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方面,一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压缩CO_(2)储能”模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平稳供电,辅助电网运行,减少弃光弃电现象;二是深入研究基于压缩CO_(2)储能技术的集成系统,通过耦合喷射器制冷循环、有机朗肯循环等实现CO_(2)的冷凝以及余热再利用,提高系统性能和能量利用率。目前,已完成的压缩CO_(2)储能验证项目还很少,应加快CO_(2)储能技术发展,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由概念研发到项目示范、再到大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压缩CO_(2) 储存配置 蓄热介质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单桩水平静力加载现场试验及 p-y 曲线研究
12
作者 刘俊伟 吕伟 +1 位作者 陈水月 于秀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1-1949,共9页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相应位移都减小,上部荷载很难传递到深部岩层;桩身最大弯矩在3~4倍桩径之间,极限荷载主要取决于桩身强度而不是岩土体。将p-y曲线分别与一般双曲函数和双曲正切函数进行拟合,评估现有p-y曲线模型在风化花岗岩地基中的适用性,修正了模型在风化岩层中的参数取值。结果表明:一般双曲函数在较浅区域拟合良好,相对深度较大的区域数据离散性较强;双曲正切函数在各深度处拟合优度均较好。分析结果简化了现场p-y曲线的预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嵌岩单桩 现场试验 静载试验 桩-岩相互作用 受荷响应 P-Y曲线 风化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差异研究
13
作者 刘俊伟 刘晓阳 +4 位作者 黄绪宏 冯超 时伟 张立伟 崔祎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6期10-13,共4页
为对比分析中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差异,选取中国和欧洲共四所高校进行对比,从实验室建设、师资团队、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中欧高校在实验教学领域各自的优势... 为对比分析中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差异,选取中国和欧洲共四所高校进行对比,从实验室建设、师资团队、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中欧高校在实验教学领域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结合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特点,借鉴欧洲高校比较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与实践,提出未来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 中外对比 差异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俊伟 李亚宁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9期414-415,共2页
阐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关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分析目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育教学的方法,探讨启发式教育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启发式教育 教学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的航发叶片分割及打磨轨迹规划方法
15
作者 马国庆 刘启畅 +1 位作者 刘珺玮 曲合拉•金恩斯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针对航发叶片打磨过程中点云分割效果差和轨迹规划中曲面拟合所带来的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的航发叶片分割及打磨轨迹规划方法,旨在改善点云分割效果并降低计算量。通过结构光相机采集待打磨叶片点云,进行滤波等预处理,并... 针对航发叶片打磨过程中点云分割效果差和轨迹规划中曲面拟合所带来的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的航发叶片分割及打磨轨迹规划方法,旨在改善点云分割效果并降低计算量。通过结构光相机采集待打磨叶片点云,进行滤波等预处理,并对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平面分割算法进行改进,提升算法效率。设计一种结合点云颜色信息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实现叶片待打磨区域的稳定分割。提出一种直接基于点云的三重截面法,配合B样条曲线拟合算法生成预打磨轨迹,并基于等残高算法优化行距,完成打磨轨迹规划。经实验验证,平面分割算法相较于传统方法效率提升40.25%,数据处理效率大大提高。此外,通过改进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叶片打磨轨迹规划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其实现效果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打磨 平面分割 叶片点云分割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废弃泥浆固化土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絮 刘俊伟 +2 位作者 高嵩 孟鋆 国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5,共6页
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钻井废弃泥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对钻井废弃泥浆进行处理势在必行。针对钻井废弃泥浆采用固化处理方法,并对固化土的力学特性进行系统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软化型,发生脆性破... 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钻井废弃泥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对钻井废弃泥浆进行处理势在必行。针对钻井废弃泥浆采用固化处理方法,并对固化土的力学特性进行系统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软化型,发生脆性破坏;曲线峰值随着围压的增加和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升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6—8次后趋于稳定,冻融循环对固化土的强度影响明显。固化土发生刚度软化现象,E-ε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刚度随着围压的增加和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增加,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无量纲化割线模量与无量纲化主应力差的关系曲线由两部分组成,呈现倒C型。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研究有利于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弃泥浆 固化剂 静力特性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中ASC、Caspase-1和P2X7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亭 刘娣 +2 位作者 刘君伟 李龙 武永利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06-412,共7页
目的 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兔关节软骨组织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表达的影响,研究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 目的 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兔关节软骨组织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表达的影响,研究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经典右后肢膝关节伸直位,用石膏管型固定4周制备兔KOA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应用Lequesne MG评分量表评估兔膝关节状态改变与行为学改变,HE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组织中ASC、Caspase-1、P2X7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1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前,各组实验兔Lequesne M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其余组Lequesne MG评分均上升(P<0.05);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和抑制剂组评分降低(P<0.05)。HE染色显示,空白组软骨表面结构完整,软骨细胞排列均匀;模型组软骨表面粗糙不平,软骨受损明显,软骨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抑制剂组和温针灸组软骨表面相对光滑、完整,软骨细胞分布较为均匀,软骨层结构相对清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ankin’s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和抑制剂组Mankin’s评分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SC、Caspase-1、P2X7的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和抑制剂组ASC、Caspase-1、P2X7的表达均降低(P<0.05);温针灸组和抑制剂组相比,ASC、Caspase-1、P2X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温针灸可减轻兔KOA软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ASC、Caspase-1、P2X7表达降低及细胞焦亡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1 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码头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东亮 傅晓蕾 +3 位作者 张超 王德利 刘俊伟 尚文昌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为推动港口码头智慧化建设,解决港口码头工程建设中人员管理能力差、危险源监测不到位、信息传递不通畅等问题,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为背景,采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关键技... 为推动港口码头智慧化建设,解决港口码头工程建设中人员管理能力差、危险源监测不到位、信息传递不通畅等问题,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为背景,采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关键技术,针对港口码头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各环节中智慧化应用不足问题,从智能防疫应用、安全管理应用、进度管理应用、质量管理应用、环境管理应用五个方面重点研究智慧化工地建设应用。工程实践表明,港口码头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港口码头工程进行智慧化建设试点探索,达到了高效建设港口码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码头 智慧工地 智慧化应用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渗氮对38CrMoAl钢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19
作者 王紫阳 刘俊伟 +2 位作者 罗佳杰 刘振亚 李嘉成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560℃下,以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为氮源,对38CrMoAl钢表面进行离子渗氮,研究了离子渗氮后38CrMoAl钢的磨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气体中N2体积分数增大,渗氮层厚度增加,渗氮层表面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调节混合气体中... 560℃下,以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为氮源,对38CrMoAl钢表面进行离子渗氮,研究了离子渗氮后38CrMoAl钢的磨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气体中N2体积分数增大,渗氮层厚度增加,渗氮层表面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调节混合气体中N_(2)的体积分数,可以改变活性氮原子数量从而改变渗氮层的物相组成,当N_(2)和Ar体积比2∶3时,渗氮层中以γ′-Fe4N相为主相、ε-Fe_(2-3)N相为次相;当N2和Ar体积比3∶2时,渗氮层中ε-Fe_(2-3)N相成为主相、γ′-Fe_(4)N相为次相。与基体材料相比,离子渗氮试样具有更小的摩擦系数,耐磨性得到提高,在N2和Ar体积比3∶2时,渗氮试样的化合物层厚度为21.4μm,平均摩擦系数达到0.26,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摩擦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38CRMOAL钢 离子渗氮 氮氩比 化合物层 耐磨性 磨粒磨损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三维实体自动化建模技术集成与实践
20
作者 刘俊伟 张周平 +5 位作者 郭大海 杨文雪 曲冠晨 马欣蕊 王思宇 朱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城市建筑实体是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中基础地理实体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建筑物体块三维模型,现有基于点云数据的建模算法和软件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细程度不足、规模化生产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城市建筑实体的自动化三维重... 城市建筑实体是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中基础地理实体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建筑物体块三维模型,现有基于点云数据的建模算法和软件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细程度不足、规模化生产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城市建筑实体的自动化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采用点云分割实例算法识别独立建筑物点云,自动提取并优化其底面轮廓信息;然后,将点云数据进行精简结构管理,通过欧式聚类获取各个顶面构件点集并映射拟合为多边形,引入底面轮廓作为硬约束条件进行后处理精化与合并;最后,研发实现了城市建筑实体自动化三维重建软件,该软件集成了大规模建模、编辑、可视化及质检等功能。上述关键技术及方法已在宁波、南昌和楚雄3个实景三维建设项目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支持万级以上建筑物体块三维模型快速重建,且建模速度优于16栋/s,可为实景三维建筑实体的规模化生产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城市建筑实体 三维重建 自动化 顶面构件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