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逍遥丸通过神经递质调节、抗炎抗氧化及肠道菌群调控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1
作者 刘莹 李柏睿 +8 位作者 李永财 常禄博 王娇 杨琳 颜永刚 屈凯 刘继平 张岗 沈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8,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和16srDNA探究加味逍遥丸(JWXYP)改善抑郁样行为的功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等数据库,筛选加味逍遥丸治疗抑郁症的功效物质群、关键靶点及通路。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模型(CU...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和16srDNA探究加味逍遥丸(JWXYP)改善抑郁样行为的功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等数据库,筛选加味逍遥丸治疗抑郁症的功效物质群、关键靶点及通路。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模型(CUMS)组、阳性组(1.8 mg/kg)组和加味逍遥丸低、中、高(JWXYP,1.44、2.88、4.32 g·kg^(-1)·d^(-1))组(n=6)。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HE染色观察肝脏和海马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和脑组织生化指标。血清代谢组学采用OPLS-DA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分析。盲肠内容物进行16srD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加味逍遥丸中的薄荷酮和丹皮酚等关键成分可通过血脑屏障,调节炎症通路保护神经系统。动物实验显示,加味逍遥丸均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率及旷场中央区域活动时间(P<0.05);明显减少肝脏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改善海马神经元结构;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脂多糖结合蛋白,上调外周血和大脑中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浓度(P<0.05),其中高剂量效果最为显著(P<0.01)。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加味逍遥丸干预的差异代谢物包括吲哚-3-乙酰胺、乙酰左旋肉碱、3-甲基-L-组氨酸等,涉及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D-氨基酸代谢等多条通路(P<0.05)。16srDNA分析发现,加味逍遥丸组的Chao1、Observed和Shannon指数均明显升高,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均匀度增加,且菌鼠乳杆菌、肠乳酸杆菌的丰度显著提高。结论加味逍遥丸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抗炎抗氧化以及肠道菌群三条途径相互作用,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减轻抑郁样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丸 网络药理学 肠道菌群 血清代谢组 抑郁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农田土壤甲螨多样性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2
作者 韩丹丹 刘冬 +3 位作者 敖曼 刘吉平 管强 武海涛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改土、增产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然而目前缺乏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估。土壤甲螨作为土壤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变化敏感,能够指示土壤健康状况。为阐明土壤动物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在吉林省... 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改土、增产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然而目前缺乏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估。土壤甲螨作为土壤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变化敏感,能够指示土壤健康状况。为阐明土壤动物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在吉林省农安县保护性耕作试验田,以土壤甲螨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常规耕作(CT)、宽窄行免耕(WN)和条带耕作(ST)下土壤甲螨多样性及分布特征。通过形态学鉴定和数量统计,3种耕作方式下共采集土壤甲螨13068头,隶属于24科26属28种。数据分析表明,ST下土壤甲螨个体数和类群数最高。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和群落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CT和WN下土壤甲螨群落结构均与ST显著不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CT和WN间土壤甲螨群落差异最大贡献物种为马氏顶甲螨Tectoribates mahunkai,CT和ST间为小上罗甲螨大洋亚种Epilohmannia(Epilohmannia)minuta pacifica,WN和ST间则为尼兰莫小奥甲螨Oppiella(Moritzoppiella)neerlandica。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甲螨群落beta多样性的主要成分是物种丰富度差异组分(RichDiff)。指示物种分析表明,土壤甲螨可作为农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的指示生物,其中ST下指示物种共有5种。总体而言,相较于CT和WN,ST更利于增加土壤甲螨密度和丰富度,对黑土区土壤动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甲螨 保护性耕作 宽窄行免耕 条带耕作 群落结构 指示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促进细菌的生长素合成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伟富 张中旺 +2 位作者 曹颖 石隆 刘吉平 《广东蚕业》 2025年第1期59-61,共3页
植物生长促进细菌(PGPB)通过合成生长素(IAA)等植物激素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AA作为最普遍的植物激素之一,其在促进根系生长、细胞伸长和分化,以及调节植物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等方面的作用已被... 植物生长促进细菌(PGPB)通过合成生长素(IAA)等植物激素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AA作为最普遍的植物激素之一,其在促进根系生长、细胞伸长和分化,以及调节植物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等方面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在实际应用中,PGPB的使用可以减少农作物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友好,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植物生长促进细菌进行了概述,对植物生长促进细菌的筛选和生长素合成途径以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开发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肥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促进细菌 生长素 生物合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与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顺序控制评估策略
4
作者 王程 付智鑫 +2 位作者 王卫萍 刘吉平 刘军伟 《微型电脑应用》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了评估系统范围电网的保护继电器协调性,提出一种创新策略,寻求一种基于现实模拟数据并独立于保护方法的所有保护继电器的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2个步骤:进行各种故障模拟的系统分析,并将所有模拟的继电器的测量结果构建数据库... 为了评估系统范围电网的保护继电器协调性,提出一种创新策略,寻求一种基于现实模拟数据并独立于保护方法的所有保护继电器的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2个步骤:进行各种故障模拟的系统分析,并将所有模拟的继电器的测量结果构建数据库;使用模糊集合来表示每个继电器设置的质量。为IEEE 9总线电网的调整版本确定新的保护协调方案。将所提方法与传统的设置规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评估电力系统的保护安全性,并提高继电器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估 继电器设置 优化算法 保护协调 保护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在线节能改造技术应用
5
作者 刘吉平 王悦 庞琳琳 《建设监理》 2025年第2期103-105,109,共4页
空调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户,其能效提升是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的首要选择。由于老旧数据中心大都处于业务带载状态,如何实现在改造过程中空调系统不停机、业务不下载,是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的难关之一。以某通信楼节能改造项目为... 空调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户,其能效提升是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的首要选择。由于老旧数据中心大都处于业务带载状态,如何实现在改造过程中空调系统不停机、业务不下载,是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的难关之一。以某通信楼节能改造项目为例,采用既有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在线节能改造技术,即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在线割接技术与节能降碳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在线改造、安全高效、绿色节能、快速交付。该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数据中心 功耗比 空调系统 在线割接 节能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供气管道洁净度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6
作者 何建军 刘己平 +1 位作者 付长卫 赵跃昕 《低温与特气》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某航天发射场供气管道中产生多余物问题及颗粒物异常现象,从管材质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多余物产生机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供气管道洁净度的原因,引入内窥镜检查、海绵子弹打靶、多余物收集等洁净度检测手段,提出管道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某航天发射场供气管道中产生多余物问题及颗粒物异常现象,从管材质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多余物产生机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供气管道洁净度的原因,引入内窥镜检查、海绵子弹打靶、多余物收集等洁净度检测手段,提出管道质量控制措施,提升系统可靠性,确保了航天产品用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气管道 异常现象 多余物 机理分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机理要素研究
7
作者 刘际平 许喆 郭青格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5年第3期70-73,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智能技术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在探究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数智技术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建设管理数智化、乡村旅游文化数智化、乡村旅游产业数智化、乡村旅游...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智能技术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在探究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数智技术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建设管理数智化、乡村旅游文化数智化、乡村旅游产业数智化、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数智化以及乡村旅游环境监测数智化等方面赋能乡村旅游;最后通过建立模型,对比分析出了各维度驱动因子在发展中的权重,找出了数智赋能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各机理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乡村旅游 机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保护优先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8
作者 张凤 张双伟 +3 位作者 刘晓健 刘吉平 宗思迪 王发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122-9134,共13页
随着人们生活生产、经济开发等活动加剧,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破碎化严重,形成大量孤立湿地。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湿地保护优先性评价模型,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 随着人们生活生产、经济开发等活动加剧,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破碎化严重,形成大量孤立湿地。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湿地保护优先性评价模型,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自然沼泽湿地保护优先性空间分布由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转向东高西低的格局,而孤立沼泽湿地由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向分散无空间分布趋势格局转换,2000—2020年自然沼泽湿地和孤立沼泽湿地保护优先性质心都由东北向西南移动;2000—2020年三江平原的孤立沼泽湿地与非孤立沼泽湿地保护优先性强度均呈降低趋势,孤立沼泽湿地降低的幅度较大;保护区外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优先性强度高于保护区内孤立沼泽湿地。基于孤立沼泽湿地变化规律、驱动力和保护优先性评价结果,提出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策略,即对现有重要孤立沼泽湿地进行优先保护,对已丧失的重要孤立沼泽湿地进行恢复。加强保护区外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力度,特别是保护区外6km缓冲区内的孤立沼泽湿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沼泽湿地 保护优先性 PSR模型 保护策略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嘉豪 呼田 +5 位作者 周雪薇 孙欠欠 赵安东 王川 刘继平 王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3-98,共6页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外用可消肿止痛。栀子属于我国药食两用资源,应用历史悠久,在我国多地种植生产,品种多样,使用范...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外用可消肿止痛。栀子属于我国药食两用资源,应用历史悠久,在我国多地种植生产,品种多样,使用范围广泛,药理作用显著,表现出较高的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表明栀子具有解热、抗炎、降压、调脂、降血糖等功效,且对肝脏、血管、神经等都具有保护作用。该文通过对栀子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药栀子的品种资源分布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影响因素、药理作用与多种成分之间的联系、古代医学专著中相关古方在临床的应用等方面阐明栀子优质资源分布、生物活性以及复方应用的研究,对栀子单药和复方配伍在未来更好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栀子后续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种质资源 药理作用 古方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之钰 武海涛 +3 位作者 刘吉平 王文锋 徐磊 张仲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08-4318,共11页
微塑料因在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塑料的赋存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而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越... 微塑料因在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塑料的赋存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而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活动,并释放到土壤中。然而,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对土壤微生物特性产生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试验以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种常见的微塑料为试验材料,分别为传统型微塑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和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进行了为期41d的微宇宙培养实验,旨在分析不同浓度与类型的微塑料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及官能团特征、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型微塑料PP与可降解微塑料PLA添加均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微塑料添加大体上增加了土壤DOC含量,PLA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且增加含量与微塑料添加量呈正相关;PP和PLA均影响土壤DOC分子结构,削弱了土壤团聚化程度并促进了大分子量DOC化合物的生成;微塑料的添加促进土壤CH_(4)排放,而有效抑制了土壤CO_(2)排放;微塑料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与芳香族化合物结构及疏水性等官能团特征、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微塑料添加改变了土壤DOC含量及官能团特征与微生物环境,进而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为今后微塑料对土壤地球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同时也有助于评估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微塑料 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卵滞育人工解除方法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溱博 刘吉平 +4 位作者 廖森泰 杨琼 肖阳 李庆荣 邢东旭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卵滞育是家蚕应对周期性不利自然环境表现出的一种在胚胎形成早期发育停滞的生理现象。为满足蚕业生产需要,通常使用产后盐酸浸渍方法以快速解除滞育。由于使用盐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研究更加安全环保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家... 卵滞育是家蚕应对周期性不利自然环境表现出的一种在胚胎形成早期发育停滞的生理现象。为满足蚕业生产需要,通常使用产后盐酸浸渍方法以快速解除滞育。由于使用盐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研究更加安全环保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模式生物,研究其滞育解除的生理变化与分子调控机制,有望育成非滞育系家蚕新品种。本文综述分析了各种人工解除滞育方法的优势和缺陷,并总结了滞育解除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以期为研究人工解除蚕卵滞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胚胎滞育 人工孵化 滞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对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锦辉 毛祥正 +4 位作者 贺燕玲 王斌 刘继平 王川 王国全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经,具有化浊降脂、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为银杏内酯、银杏多糖、银杏黄酮等,主要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来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运用银杏叶防治高血... 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经,具有化浊降脂、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为银杏内酯、银杏多糖、银杏黄酮等,主要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来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运用银杏叶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的脑损伤等心脑血管疾病。现从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于银杏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旨在为银杏叶及其化学成分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心脑血管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中国城市大气臭氧污染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洪声杨 任志彬 +4 位作者 王诚聪 张鹏 郭玉洁 刘吉平 刘雁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6-1717,共12页
基于2019年中国338个城市的1 836个监测站逐小时臭氧监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气候区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揭示了不同气候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臭氧污染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大气臭氧质量浓度年评... 基于2019年中国338个城市的1 836个监测站逐小时臭氧监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气候区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揭示了不同气候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臭氧污染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大气臭氧质量浓度年评价值介于84~193μg/m^(3),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41μg/m^(3),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但全国仍有22%的城市臭氧年评价值超标,超标天数约占全年的6%。城市臭氧污染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城市臭氧污染最为严重,超标城市高达44%,平均超标天数约占全年的10%,臭氧质量浓度等级为轻度污染(济南、淄博和滨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臭氧浓度等级为优,超标天数仅占全年的1%。城市臭氧质量浓度具有较强的季节特征,总体上春夏高于秋冬,夏季臭氧平均质量浓度最高(109μg/m^(3))、春(108μg/m^(3))、秋(86μg/m^(3))次之,而冬季(67μg/m^(3))最低。冗余分析表明,社会因素(PM_(2.5)和GDP等)是影响城市臭氧质量浓度升高或降低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起辅助作用。不同气候区,自然和社会因素对臭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研究可为中国城市有效应对臭氧污染、建设宜居城市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质量浓度 影响因素 冗余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图像匹配模型在地图匹配中的适用性
14
作者 侯佳鑫 车向红 +4 位作者 刘纪平 王鸿雁 王勇 徐胜华 罗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4,121,共7页
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出现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图像匹配模型,但这些模型大多用于匹配图像纹理特征较为固定的图像(如人物、建筑物和工业器件等),缺乏对图像纹理特征复杂多变的地图图像匹配适用性研究。为此... 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出现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图像匹配模型,但这些模型大多用于匹配图像纹理特征较为固定的图像(如人物、建筑物和工业器件等),缺乏对图像纹理特征复杂多变的地图图像匹配适用性研究。为此,本文以行政地图、交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数据源,基于Superglue、COTR和GlueStick 3种图像匹配深度学习模型,通过融合3类地图和语义分割模型(SAM),从目视检验、匹配精度和匹配效率方面对比分析3种图像匹配模型效果。结果表明:①GlueStick模型在3类地图上边界匹配效果整体最为理想,Superglue次之,而COTR模型匹配效果最差;②基于SAM生成地图分割掩膜图能够减少地图周边干扰要素,进而提升GlueStick和Superglue模型匹配效果,其匹配精度分别提升了47.50%和34.43%;③COTR模型匹配效率最低,GlueStick相比Superglue,在地图原图上匹配效率较低,但在地图分割掩膜图匹配中,两个模型匹配效率相当。本文可为地图内容对比、识别和审查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智能化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匹配 深度学习 Superglue COTR GlueSti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新型环路热管的两相引射器数值模拟
15
作者 周尧 杨小平 +3 位作者 倪一程 刘继平 魏进家 严俊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8-278,共11页
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被动式相变传热装置,广泛应用于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等领域。前期研究发现将小型两相引射器与平板式环路热管耦合,可大幅提高传热性能。然而,小型两相引射器内部流动及传热机理尚不清晰,难以对新型环路热管进行正向设... 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被动式相变传热装置,广泛应用于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等领域。前期研究发现将小型两相引射器与平板式环路热管耦合,可大幅提高传热性能。然而,小型两相引射器内部流动及传热机理尚不清晰,难以对新型环路热管进行正向设计与理论建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汽水参数和混合腔结构对两相引射器性能及内部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喉部下游存在凝结激波,随着背压增加,其位置逐渐向喉部移动;其强度与背压、蒸汽产量、混合腔长度呈正相关,与水温呈负相关。引射器最大工作背压在40~125 kPa,与蒸汽产量和水温呈正相关,与混合腔长度呈负相关。通过大量模拟,得到了设计功率下水温和混合腔长度对引射器工作模式和压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引射器 传热 两相流 凝结 激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林下养鸡产业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若愚 肖兴 +5 位作者 刘积平 刘丽 吴俊纬 张礼明 唐冰 刘平 《中国禽业导刊》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近年来,我国林下养鸡业发展问题逐渐显现[1]。为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为我国林下养鸡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对湖南省林下养鸡场开展了调研。以邵阳市、衡阳市和永州市为主要区域,通过问卷星平台开展调查。发现湖南省林下养鸡以本省... 近年来,我国林下养鸡业发展问题逐渐显现[1]。为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为我国林下养鸡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对湖南省林下养鸡场开展了调研。以邵阳市、衡阳市和永州市为主要区域,通过问卷星平台开展调查。发现湖南省林下养鸡以本省地方品种为主,辅以少量蛋鸡,基本采取完全放养模式,普遍实施动物防疫措施和防兽害措施,主要放养地为林地、油茶园、果园和荒山荒坡。养殖规模总体偏小,较好地利用了本地农副产品和山林资源。成活率不高、环境污染少、利润不高,是当前湖南省林下养鸡的基本特征。针对现状,提出推广驿棚、改良日粮投放模式、适度规模发展、改进产品销售方式等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见建议 防疫措施 林下养鸡 放养模式 可持续发展 农副产品 环境污染 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街景图像中建筑物高度估算方法
17
作者 戈士博 刘纪平 +1 位作者 王勇 车向红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建筑物高度信息是城市三维建模的基础数据,但已有的建筑物高度估算研究多采用LiDAR和SAR等遥感影像。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街景数据因采集容易和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建筑物高度估算数据源。文章提出一种街景图像中建... 建筑物高度信息是城市三维建模的基础数据,但已有的建筑物高度估算研究多采用LiDAR和SAR等遥感影像。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街景数据因采集容易和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建筑物高度估算数据源。文章提出一种街景图像中建筑物高度估算方法,首先利用segment anything model实现图像中建筑物像素高度提取;然后利用图像元数据和电子地图数据获取建筑物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图像焦距,根据街景图像与建筑物实体的几何关系改进针孔相机模型,构建建筑物高度估算方法;最后选取北京、柏林的Mapillary街景图像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针孔相机模型明显提升了高度估算准确度,RMSE降低了11.31 m,R^(2)提高了0.4,具备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景图像 建筑物高度估算 针孔相机模型 segment anything model Mapill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WR模型的3 km京津冀PM_(2.5)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岩 刘纪平 +1 位作者 赵阳阳 徐婧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
PM_(2.5)与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密切相关,许多研究使用遥感结合其他辅助数据的模型反演PM_(2.5)的浓度,以捕捉各地区PM_(2.5)时空分布。本文针对京津冀地区数据分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3 km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及12个辅助变量... PM_(2.5)与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密切相关,许多研究使用遥感结合其他辅助数据的模型反演PM_(2.5)的浓度,以捕捉各地区PM_(2.5)时空分布。本文针对京津冀地区数据分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3 km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及12个辅助变量,建立时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估算3 km京津冀地区2020—2022年PM_(2.5)浓度分布。结果表明:①GTWR模型数据的R^(2)(0.86)均优于OLS模型数据的R^(2)(0.66)和GWR模型数据的R^(2)(0.78)。②在时空分布上,2020—2022年京津冀PM_(2.5)浓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呈负相关。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原。③2020—2022年京津冀PM_(2.5)季节平均浓度差异显著,由高至低依次为冬季(60.88μg/m^(3))、秋季(37.78μg/m^(3))、春季(31.75μg/m^(3))、夏季(22.16μg/m^(3))。④PM_(2.5)浓度与AOD的相关性最强。研究得出3 km分辨率的AOD数据与GTWR模型相结合在反演PM_(2.5)浓度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气溶胶光学厚度 时空地理加权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类习用品种的分类鉴定与研究进展
19
作者 倪亮 姚毅 +7 位作者 张先林 孙乐明 刘继平 旷翔 赵君 甘兴林 易建欢 邹立思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9期77-82,共6页
系统地整理了7种前胡习用品种的药用植物分布和资源概况、植物药材和饮片性状分类特征以及化学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硬前胡(包括华北前胡和/或少毛北前胡)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较深入,而华中前胡、毛前胡、长... 系统地整理了7种前胡习用品种的药用植物分布和资源概况、植物药材和饮片性状分类特征以及化学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硬前胡(包括华北前胡和/或少毛北前胡)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较深入,而华中前胡、毛前胡、长前胡与旱前胡(羽苞拟藁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相对较少,可进一步深入研究,扩大前胡类习用药材的资源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前胡类习用品种 分类鉴定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炭疽病的危害与防控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晓梅 刘伟富 刘吉平 《广东蚕业》 2024年第9期8-13,共6页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桑树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桑树真菌病害,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品质,阻碍蚕桑产业发展。文章综合国内外桑树炭疽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对桑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危害症状、鉴定方法、致病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桑树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桑树真菌病害,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品质,阻碍蚕桑产业发展。文章综合国内外桑树炭疽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对桑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危害症状、鉴定方法、致病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桑树炭疽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炭疽菌 危害症状 鉴定方法 致病机制 防治措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