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解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
1
作者 谢林君 张劲 +7 位作者 周咏梅 韦荣福 庞丽婷 吴代东 李洪艳 刘金标 周思泓 成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2276,共15页
【目的】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代谢物情况,为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地域和架式)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为试材,测定粒重、pH、可溶性... 【目的】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代谢物情况,为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地域和架式)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为试材,测定粒重、pH、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亮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其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栽培地域对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影响较大,栽种于相思湖葡萄示范基地的果实成熟度更好,但果粒较小、果皮颜色较浅;栽培架式及树龄对葡萄果实的粒重影响较小,对糖酸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地域采用篱架栽培的葡萄果实较棚架栽培成熟度更好,且树龄越大,果实成熟度越好。从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成熟期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11类789种代谢物,其中黄酮类最多,为187种。12个样品中共存在271个差异代谢物,共聚为7个类群,黄酮类化合物在各亚类中占比最高,特别是第Ⅱ类群,占比高达59%,其次是第Ⅰ类群,占比为49%。利用差异代谢物能明确区分来自不同地域、架式和树龄的葡萄果实样品,其中地域样品间的差异最大,且黄酮类化合物是造成差异的最主要化合物。明阳双季葡萄示范基地栽培较相思湖葡萄示范基地栽培更利于杨梅素、槲皮素、表儿茶素及甲基花翠素等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5年树龄较8年树龄更有利于促进山柰酚、儿茶素和花青素的积累,而棚架栽培较篱架栽培更利于黄烷-3-醇、花青素双糖苷和花葵素双糖苷的积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黄酮醇中的槲皮素和杨梅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L^(*)和a^(*)均与杨梅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果实类黄酮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地域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枝毛葡萄 野酿2号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树龄 栽培条件 差异代谢物 类黄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无核化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金标 李洪艳 +4 位作者 曹雄军 时晓芳 张瑛 周咏梅 谢太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88-2792,共5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广西‘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夏果)无核化处理的配方与方法,为广西‘巨峰’葡萄进行无核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赤霉素(GA3)、链霉素(SM)、吡效隆(氯吡脲、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12个不同组合和浓度处理... 【目的】筛选出适宜广西‘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夏果)无核化处理的配方与方法,为广西‘巨峰’葡萄进行无核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赤霉素(GA3)、链霉素(SM)、吡效隆(氯吡脲、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12个不同组合和浓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对‘巨峰’的夏果进行无核化处理试验。【结果】各处理都能使‘巨峰’葡萄的无核率、果穗重和鲜食品质有较大提高,赤霉素、链霉素和吡效隆混合处理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于单独使用赤霉素。从无核化处理后果实的综合性状来看,处理10最佳,该处理果穗果粒均匀,平均单穗重最大,果实品质最好,果梗硬化程度低,无核率达90.00%。在桂南对‘巨峰’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时,较优处理方案为:第1次在谢花后2~3 d用赤霉素(GA3)8 mg/L+链霉素(SM)200 mg/L+吡效隆(氯吡脲、CPPU)2 mg/L浸花穗,第2次在第1次处理后12 d用赤霉素(GA3)25 mg/L+吡效隆(氯吡脲、CPPU)2 mg/L浸果穗,可获得商品性好、无核率达90%的优质无核果。【结论】桂南‘巨峰’夏果进行无核化较优的处理方案,可在气候相近地区‘巨峰’葡萄生产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植物生长调节剂 无核化处理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诱杀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时晓芳 白先进 +8 位作者 谢太理 曹雄军 刘金标 林玲 韩佳宇 周咏梅 郭荣荣 成果 张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54-2658,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及其田间发生规律,为葡萄蓟马达到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桂葡3号’葡萄的两个生长季中,悬挂不同种类(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不同间距(3、4和... 【目的】了解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及其田间发生规律,为葡萄蓟马达到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桂葡3号’葡萄的两个生长季中,悬挂不同种类(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不同间距(3、4和5m)、不同高度(1、1.5和2 m)的粘虫板,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调查粘虫板上蓟马的虫口数来评价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作用好于黄色、黄色信息素粘虫板;蓝色粘虫板间距为4 m时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好于蓝色粘虫板间距为3和5 m;悬挂高度为2 m的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较好;蓝色粘虫板的防治效果达到45.8%~49.6%。葡萄花期蓟马迅速增加,在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果实膨大期后葡萄蓟马虫口数逐渐减少。【结论】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第2个生长季蓟马虫口数要高于第1个生长季,葡萄花期蓟马迅速增加,在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果实膨大期葡萄蓟马虫口数逐渐减少。通过悬挂蓝色粘虫板高度为2m,间距为4m来诱杀葡萄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一年两收 蓟马 粘虫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掺杂的羧酸功能化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U(VI)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妍 刘晓鹏 +4 位作者 戴荧 王云 袁定重 刘晋彪 Chew Jia-wei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8-1148,共11页
通过煅烧前驱体聚磷腈,制备了掺杂N,P和O的羧基官能化炭材料(CS―COOH)。利用TEM,SEM,XPS和FTIR技术确定了CS―COOH结构。研究了CS―COOH从水溶液中吸附U(VI)情况,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在2... 通过煅烧前驱体聚磷腈,制备了掺杂N,P和O的羧基官能化炭材料(CS―COOH)。利用TEM,SEM,XPS和FTIR技术确定了CS―COOH结构。研究了CS―COOH从水溶液中吸附U(VI)情况,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在298 K下材料的最大吸附量为402.9 mg/g。CS―COOH在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表现出良好的吸附结果。根据XPS分析,材料较好的U(VI)吸附能力主要归因于羧基及杂原子与铀酰离子之间的强共价键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腈 羧基 吸附 杂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浅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娟华 刘昆明 +2 位作者 刘晋彪 熊道陵 兰小机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169-170,174,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术能力与专业领域技能应用能力相结合。然而,传统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难以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通过对导师队伍、管理体... 新工科背景下,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术能力与专业领域技能应用能力相结合。然而,传统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难以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通过对导师队伍、管理体系构建和校企合作联培机制进行浅析,对“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为地方院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研究生 双导师制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IO视角下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昆明 李娟华 +3 位作者 李立清 李金辉 刘晋彪 王瑞祥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3期209-211,共3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众多高校对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其中,行业特色高校区域特点和学科特色鲜明,如何立足学校校情,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化工专业为例,基于CDIO视角对课程设置...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众多高校对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其中,行业特色高校区域特点和学科特色鲜明,如何立足学校校情,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化工专业为例,基于CDIO视角对课程设置、教学载体、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和师资队伍等进行了浅析,将CDIO理念有机融入“五化”建设,初步构建了化工类一流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为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行业特色 一流本科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激光通信设备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金标 徐林 +5 位作者 马建军 安建欣 申永 刘学 蒋祖运 蒋相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无线光通信因无电磁辐射、不易受电磁干扰等优点,是复杂电磁环境和无线电静默等场景下的重要通信保障手段。针对海面信道,采用Naboulsi模型进行参数设计及链路功率余量分析。介绍舰船长距离激光通信、动平台扫描捕获跟踪和高精度视轴稳... 无线光通信因无电磁辐射、不易受电磁干扰等优点,是复杂电磁环境和无线电静默等场景下的重要通信保障手段。针对海面信道,采用Naboulsi模型进行参数设计及链路功率余量分析。介绍舰船长距离激光通信、动平台扫描捕获跟踪和高精度视轴稳定等关键技术及总体设计方案,将研制的舰载激光通信设备在海上进行长时间应用测试,实现了32 km,1 000 M以太网数据的稳定传输。试验表明,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舰载激光通信 复杂电磁环境 电磁静默 海面信道 捕获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磷供应对柳枝稷和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金彪 王世琪 +1 位作者 康继月 徐炳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5-1552,共8页
明确水磷供应对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S.)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黄土丘陵区二者混播草地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2种水分水平... 明确水磷供应对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S.)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黄土丘陵区二者混播草地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2种水分水平(充分供水和干旱处理),3个磷处理(0,0.05和0.1 g P2O5·kg-1干土)和5种组合比例[12:0(柳枝稷∶达乌里胡枝子),8∶4,6∶6,4∶8和0∶12]下二者的生物量、WUE和种间关系。结果表明:二者混播相对总生物量(Relative yield total,RYT)为0.91~1.34;不论施磷与否,柳枝稷竞争攻击力系数(Aggressivity,A)和达乌里胡枝子相对竞争强度(Relative competition intensity,RCI)在干旱处理下显著低于充分供水(P<0.05);2种水分下,施磷(0.1 g·kg-1)显著降低柳枝稷A值,对达乌里胡枝子RCI无影响。干旱处理下,4∶8比例(柳枝稷∶达乌里胡枝子)下RYT最高且WUE较高,施磷显著提高混播总生物量和WUE,且0.05和0.1 g·kg-1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采用4∶8比例并施磷0.05 g·kg-1可提高生物量和W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混播 种间竞争 相对总生物量 竞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用于稀土酸浸液络合沉淀除铝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龙光武 李金辉 +4 位作者 温耀儒 褚宇航 刘晋彪 王瑞祥 徐志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5,101,共4页
采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浸出液中络合沉淀除铝,考察了PBTCA用量、溶液pH值、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铝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CA与Al^(3+)物质的量比为1∶5、溶液pH=4.5、反应温度30℃、... 采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浸出液中络合沉淀除铝,考察了PBTCA用量、溶液pH值、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铝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CA与Al^(3+)物质的量比为1∶5、溶液pH=4.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0 min条件下,Al^(3+)沉淀率达98.39%,而稀土损失率仅5.39%,除铝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土浸出液 PBTCA 络合 除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种植行距下柳枝稷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勤勤 高志娟 +2 位作者 刘金彪 王智 徐炳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1257,共7页
明确旱区作物根系生长与行距的关系可为合理选择种植密度提供依据。以梯田种植第7年的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于2016年4月和10月对0~150cm土层进行根系取样,比较研究了3种种植行距下(20cm,40cm和60cm)柳... 明确旱区作物根系生长与行距的关系可为合理选择种植密度提供依据。以梯田种植第7年的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于2016年4月和10月对0~150cm土层进行根系取样,比较研究了3种种植行距下(20cm,40cm和60cm)柳枝稷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柳枝稷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20cm和40cm行距下0~20cm土层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60cm行距(P<0.05);在40~150cm土层,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20cm行距下最低。行上与行间根系生物量均随种植行距增大而增大,均以40cm行距下根长密度较高。细根(d≤0.5mm)根长密度为40cm行距下显著最高,20cm行距下最低(P<0.05)。总体表明,40cm行距下柳枝稷根系生物量较高,平均根长密度与细根根长密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种植行距 根系生物量 根长密度 根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I阻断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古俊 刘金彪 霍文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大豆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BBI)是否能阻断脂多糖(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下调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CCK8试剂盒检测LPS和BBI对HT-29细胞的毒性作用。用BBI预处理HT-29细胞6 h,再用LPS刺激,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 目的探讨大豆来源的蛋白酶抑制剂(BBI)是否能阻断脂多糖(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下调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CCK8试剂盒检测LPS和BBI对HT-29细胞的毒性作用。用BBI预处理HT-29细胞6 h,再用LPS刺激,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TLR4及MyDD8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激活。结果LPS 1 000 ng/mL和BBI1 000μg/mL对HT-29细胞均无毒性作用。LPS可显著地上调HT-29细胞TLR4表达,且上调作用具有时间与剂量效应;能明显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其下调作用与LPS浓度成正比;能明显激活NF-κB,且具有剂量效应;LPS对HT-29细胞的这种作用可被BBI显著地抑制。结论通过抑制LPS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TLR4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BBI能显著地阻断LPS对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 BBI 肠道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蛋白 TLR4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形壳体对带尾翼爆炸成型弹丸成型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金升 刘天生 +2 位作者 石军磊 刘金彪 聂鹏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4-138,共5页
近代对带尾翼爆炸成型弹丸(EFP)成型技术的研究,其机理基本上是控制爆轰波的传播方向和时间,从而引起药型罩周边产生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冲量和速度,强制药型罩边缘形成有规律地产生翘曲,所以形成一定形状的尾翼。基于上述理论,利... 近代对带尾翼爆炸成型弹丸(EFP)成型技术的研究,其机理基本上是控制爆轰波的传播方向和时间,从而引起药型罩周边产生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冲量和速度,强制药型罩边缘形成有规律地产生翘曲,所以形成一定形状的尾翼。基于上述理论,利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一个具有特定形状壳体的EFP战斗部模型,进行研究多边形壳体引导爆轰波作用于药型罩上的规律和作用结果。模拟结果证明多边形壳体EFP战斗部能够形成良好的尾翼;并且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型弹丸 ANSYS/LS-DYNA 爆轰波 药型罩 多边形壳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取代硫基-4-N-取代邻羟苯基亚胺基-5-乙基-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及分子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光蕾 卢俊瑞 +3 位作者 谢志强 刘金彪 穆曼曼 麻晓宇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52-58,共7页
本文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三唑环、-N=CH-以及-NH-COCH2-等片段引入同一分子中,设计、合成6个新型3-取代硫基-4-N-取代邻羟苯基亚胺基-5-乙基-1,2,4-三唑类化合物(a^f),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 本文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三唑环、-N=CH-以及-NH-COCH2-等片段引入同一分子中,设计、合成6个新型3-取代硫基-4-N-取代邻羟苯基亚胺基-5-乙基-1,2,4-三唑类化合物(a^f),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高于96%,特别的,化合物f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达到100%.利用Auto Dock与Vina分子对接程序研究了目标化合物与FabI、FabH和FabB相互作用模式,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FabI和FabB的结合自由能均优于其经典抑制剂,能依靠与FabI和FabB形成氢键及疏水作用而稳定存在于活性口袋,阻止其参与催化合成细菌脂肪酸,以达到抗菌的目的.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与抗菌活性测试表现的效果相一致,可利用分子对接提高抑菌化合物设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类化合物 脂肪酸合成酶 抗菌活性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两收栽培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苹果酸含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雄军 时晓芳 +5 位作者 林玲 康小波 刘金标 谢太理 王博 白先进 《南方园艺》 2019年第5期10-15,共6页
以"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的巨峰夏果与冬果为试材,结合果园空气温度,分析和比较了夏果与冬果发育过程中的总酸及苹果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冬果和夏果总酸及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果实转色期后... 以"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的巨峰夏果与冬果为试材,结合果园空气温度,分析和比较了夏果与冬果发育过程中的总酸及苹果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冬果和夏果总酸及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果实转色期后,冬果的总酸及苹果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果,这与果园空气温度下降有关,而通过增温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冬果中的总酸及苹果酸含量.研究可为生产上调控葡萄有机酸代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两收 葡萄 夏果 冬果 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甲酰甲烷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渊 卢俊瑞 +1 位作者 刘金彪 谢志强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2-46,55,共6页
本文选用Claisen缩合反应以甲氧基钠催化苯乙酮与苯甲酸酯反应制备二苯甲酰甲烷(DBM).对反应物的用量及添加方式的探讨,确定了一种产率优良的制备工艺,在该工艺条件下讨论了苯甲酸酯添加比例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相比于已有工艺,本实验的... 本文选用Claisen缩合反应以甲氧基钠催化苯乙酮与苯甲酸酯反应制备二苯甲酰甲烷(DBM).对反应物的用量及添加方式的探讨,确定了一种产率优良的制备工艺,在该工艺条件下讨论了苯甲酸酯添加比例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相比于已有工艺,本实验的方案在较低的反应物添加比例下取得了更高的收率.将反应放大10倍,收率稳定.此外,本实验简化了副产NaCl的回收提纯工艺,整体工艺无废水产生,有效解决了废固NaCl的回收再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酰甲烷 工艺优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无催化合成异吲哚啉类化合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凯凯 刘金彪 +1 位作者 谢志强 卢俊瑞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7-51,共5页
异吲哚啉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各种生理和药理作用的化合物,本文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异吲哚啉类化合物;以邻二氯苄和苯胺为反应模型,优化了无溶剂无催化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温度;在此基础上,以不同取代的取代胺和邻二... 异吲哚啉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各种生理和药理作用的化合物,本文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异吲哚啉类化合物;以邻二氯苄和苯胺为反应模型,优化了无溶剂无催化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温度;在此基础上,以不同取代的取代胺和邻二氯苄合成了15个不同取代的异吲哚啉化合物,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率;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具有工业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吲哚啉 无溶剂 无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switchgrass and its relation to field productivity:A three-year experimental appraisal in semiarid Loess Plateau 被引量:3
17
作者 GAO Zhi-juan liu jin-biao +3 位作者 AN Qin-qin WANG Zhi CHEN Shao-lin XU Bing-c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27-1235,共9页
To reveal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ss yield is important for evaluating introduced species adaptation to local environment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ve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2011–2013) t... To reveal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ss yield is important for evaluating introduced species adaptation to local environment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ve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2011–2013) to evaluat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soil water content, aboveground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WUE) in switchgrass(Panicum virgatum L.) populations exposed to three row spacing(20, 40 and 60 cm) treatments in two growth months(June and August)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transpiration rate(Tr), 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WUEi) and plant height of switchgrass showed an increased trend, but aboveground biomass production and WUE showed an decreased trend with enlarged row spacings over the three years. The maximum daily mean Pn values(17.9, 18.4 and 19.7 μmol CO2 m^(-2) s^(-1)) were observed in 2011, and the highest aboveground biomass production(67 771.8, 6 976.8 and 6 609.2 kg ha^(-1)) were recorded in 2012 for 20, 40 and 60 cm, respectively.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iller numbers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production(r=0.907) was observed. Pn wa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iomass per tiller, but it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boveground biomass production.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wide row spacing is beneficial for single plant development, while narrow row spacing favors biomass production and water use of switchgrass in the region. It also implies that single leaf growth and performance could explain the switchgrass community density differences, while fails to account for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TCHGRASS PHOTOSYNTHESIS row spacing biomass produc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
18
作者 黄斌 李敏 +1 位作者 刘昆明 刘晋彪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2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作为其中重点内容,具有综合性、实验性等特点,教师需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根据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思...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作为其中重点内容,具有综合性、实验性等特点,教师需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根据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 思政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取代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的合成,抗菌活性及与FabI的对接研究
19
作者 李培春 卢俊瑞 +1 位作者 刘金彪 刘悦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45-49,共5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以自制的3-芳基/烷基-6-S-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a^3j)为原料,在甲醇钠/甲醇/二氯甲烷的体系下经水解脱除糖环乙酰基,合... 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以自制的3-芳基/烷基-6-S-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a^3j)为原料,在甲醇钠/甲醇/二氯甲烷的体系下经水解脱除糖环乙酰基,合成了10个化合物3-芳基/烷基-6-S-2',3',4',6'-四羟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4a^4j).研究表明:甲醇钠与糖苷的投料量为1∶1时,目标产物收率最高.若甲醇钠过多,糖苷键易断裂;甲醇钠过少,部分脱除的副产物增多,均会降低产率.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四种测试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f对白色念珠菌有极强的抗菌活性,MIC值为1μg·m L-1,均优于对照药物三氯生和氟康唑.此外,还利用Auto Dock 4.0程序对目标化合物(4a^4j)与大肠杆菌Fab I的相互作用和结合能的变化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葡萄糖 1 2 4-三唑并[3 4-b]-1 3 4-噻二唑 FABI 脱保护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显著降低大型礼花弹运输危险级别的包装形式
20
作者 江资成 刘正华 +2 位作者 陈丽丽 刘劲彪 肖中宁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解决大型礼花弹和纯响弹不能运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型礼花弹的新包装形式。该包装通过一定厚度的蜂窝纸板隔离箱内的礼花弹,增大了箱内礼花弹间的距离,减少了箱内烟火药密度。通过联合国系列6试验的验证,表明该包装形式能阻断礼花... 为解决大型礼花弹和纯响弹不能运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型礼花弹的新包装形式。该包装通过一定厚度的蜂窝纸板隔离箱内的礼花弹,增大了箱内礼花弹间的距离,减少了箱内烟火药密度。通过联合国系列6试验的验证,表明该包装形式能阻断礼花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载荷的传播,可将大型礼花弹的危险级别由1.1G降为1.3G,且新型包装的安全性能(抗跌落和抗冲击)明显改善,性价比优于目前其他的礼花弹改善包装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礼花弹 包装改进 NEQ 联合国系列6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