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的小叶桦中国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1
作者 刘佳敏 杜珍珠 +4 位作者 王玉霞 徐文斌 马占仓 阎平 黄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小叶桦(Betula microphylla Bunge)为中国仅新疆分布种,是新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珍贵本土树种资源。本研究基于筛选后的小叶桦现有国内的39条有效分布记录和6个环境因子变量,选择低中浓度排放路径(SSP1-26、SSP2-45),利用Maxent模型... 小叶桦(Betula microphylla Bunge)为中国仅新疆分布种,是新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珍贵本土树种资源。本研究基于筛选后的小叶桦现有国内的39条有效分布记录和6个环境因子变量,选择低中浓度排放路径(SSP1-26、SSP2-45),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当前和未来2030s、2050s、2070s、2090s四个时期潜在的地理分布格局及适生区变化。结果表明:(1)模型优化正规化系数(RM)为1.5,特征类组合(FC)=Q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69,预测结果优秀,说明当前模拟的潜在适生区与现有分布范围吻合度较高;(2)影响小叶桦地理分布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湿月降雨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海拔等;(3)小叶桦当前高适生区面积为1.28×10^(5)km^(2),高适生区主要稳定在新疆阿勒泰西北部、塔城西北部、博州、伊犁河谷以及准噶尔盆地南缘等;(4)从当前到2090s,在SSP1-26情景下2030s后小叶桦潜在适生面积将呈持续收缩趋势,在SSP2-45情景下呈“增-减-增-减”的波浪式递减趋势;(5)小叶桦当前至未来2090s的质心将以新疆吐鲁番盆地为主分布,但整体仍有持续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小叶桦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桦 中国 Maxent模型 适生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菟丝子属3种植物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2
作者 瞿宇阳 文田田 +1 位作者 刘佳敏 阎平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菟丝子属(Cuscuta)植物因茎全寄生的特点全属均被列为检疫植物,探究菟丝子属植物在中国潜在空间分布特点对其防治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杯花菟丝子(C.cupulata)、原野菟丝子(C.campestris)、单柱菟丝子(C.monogyna)3种菟丝子属植物为... 菟丝子属(Cuscuta)植物因茎全寄生的特点全属均被列为检疫植物,探究菟丝子属植物在中国潜在空间分布特点对其防治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杯花菟丝子(C.cupulata)、原野菟丝子(C.campestris)、单柱菟丝子(C.monogyna)3种菟丝子属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已有地理分布记录932条、野外考察记录144条和20个环境变量,应用最大熵模型和Arc GIS,预测其在当前和未来(2041—2060年、2061—2080年)SSP2-4.5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场景下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并将当前气候情景下菟丝子属3种植物的适生区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均大于0.9,预测精度较高。(2)影响菟丝子属3种植物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存在差异,但均是气候因子占主导,地形因子的贡献率相对较小。(3)当前气候情景下杯花菟丝子与单柱菟丝子适生区多分布于我国北方,而原野菟丝子适生区除了在北方有分布外亦在东南沿海有大面积覆盖,并且未来3种菟丝子属植物均表现出向我国北部扩张的趋势。(4)当前时期菟丝子属3种植物的适生区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属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适生区叠加 土地利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数智化创新:“赋能”还是“负能”——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7,共15页
立足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时代红利,探讨其对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创新产生的影响及其驱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智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 立足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时代红利,探讨其对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创新产生的影响及其驱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智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宽带中国”战略表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数字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等数智化创新水平。该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数智化人才集聚度和优化数智化产业环境,从而增强数智化创新能力。异质性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智化创新产生的积极影响因区域和交通特征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地理梯度效应,整体上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从非高铁开通城市到高铁开通城市逐步增强。本文研究为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和差异化提升数智化创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数智化创新 “宽带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并发POAG机制及早期预测:基于HIF-1α、TGF-β2交互的研究
4
作者 刘家敏 王大萍 刘建华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交互影响高度近视(HM)并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作用及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65例(421眼)HM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均行全面眼科...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交互影响高度近视(HM)并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作用及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65例(421眼)HM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均行全面眼科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总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BMO)参数,Humphrey视野仪测量视野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值。随访1年(失访2例),根据是否发生POAG分为发生组(51例82眼)、未发生组(212例337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中央角膜厚度(CCT)、眼轴长度(AL)、屈光度、VFI、视野MD、视盘水平径、视盘垂直径、椭圆指数、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总BMO]及泪液HIF-1α、TGF-β2,绘制泪液HIF-1α、TGF-β2预测HM并发POA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最佳截断值,采用交互作用分析泪液HIF-1α、TGF-β2及交互影响HM并发POAG的作用,采用Pearson法分析泪液HIF-1α、TGF-β2与HM患者视盘结构相关性,并采用ROC分析HIF-1α、TGF-β2联合预测POAG的价值。结果发生组患者的VFI、总BMO均低于未发生组,视野MD、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及泪液HIF-1α、TGF-β2均高于未发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泪液HIF-1α、TGF-β2两者交互为超相乘模型,对HM并发POAG的影响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泪液HIF-1α、TGF-β2与HM患者VFI、总BMO均呈负相关,与视野MD、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泪液HIF-1α联合TGF-β2预测HM并发POAG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0.896~0.949),优于两指标单独预测价值。结论HIF-1α、TGF-β2在HM并发POAG患者泪液中表达上调,且在POAG发生过程中呈正向交互作用,联合检测对POAG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POAG的辅助预测因子,并可指导临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转化生长因子-Β2 交互作用 高度近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儿童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刘家敏 邱雨 李军 《玻璃搪瓷与眼镜》 2025年第1期7-10,15,共5页
将64例中低度近视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角膜塑形镜结合针刺疗法)和参照组(仅使用角膜塑形镜),观察并比较2个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的屈光度与裸眼远视力的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治疗有效率,并通过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评估表(RSVP)和2... 将64例中低度近视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角膜塑形镜结合针刺疗法)和参照组(仅使用角膜塑形镜),观察并比较2个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的屈光度与裸眼远视力的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治疗有效率,并通过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评估表(RSVP)和25项眼科研究所视功能调查问卷(NEI-VFQ-25)评估视觉功能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后的屈光度与裸眼远视力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总治疗有效率更高。在RSVP评分和NEI-VFQ-25评分方面,实验组儿童更好地改善了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疗效 儿童中低度近视 角膜塑形镜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色计算的车辆协同任务卸载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霞 吕智豪 +3 位作者 席诗语 刘佳敏 郭加树 张培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3,共9页
车辆边缘计算(VEC)为处理计算密集、延迟敏感型任务提供了新的范式,然而边缘服务器在整合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提高边缘服务器的能效,该文设计了一种面向绿色计算的车辆协同任务卸载框架。在该框架中,车辆配备能源收集(... 车辆边缘计算(VEC)为处理计算密集、延迟敏感型任务提供了新的范式,然而边缘服务器在整合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提高边缘服务器的能效,该文设计了一种面向绿色计算的车辆协同任务卸载框架。在该框架中,车辆配备能源收集(EH)设备,通过彼此间共享绿色能源和计算资源协作执行任务。为有效促进车辆的参与积极性,该文通过动态定价激励车辆,并综合考虑了车辆的移动性、任务优先级等。为了使卸载决策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的任务卸载方法,以在最大化所有车辆平均任务完成效用的同时减少边缘端电网电力的使用。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比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和基于贪心原则(GPE)的方法在性能上分别提升了7.34%和3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能源收集 车辆协同 动态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至2021年郑州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源解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7
作者 阙菡雅 张思雨 +6 位作者 田梅 杨嵩泰 刘佳敏 王哲 宋帅 陈彦哲 周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目的:分析郑州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中多环芳烃(PAH)的污染特征,推测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估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检测郑州市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及各种PAH浓度,利用特征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PMF模型... 目的:分析郑州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中多环芳烃(PAH)的污染特征,推测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估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检测郑州市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及各种PAH浓度,利用特征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PMF模型推测PAH的来源,根据相关技术指南对PAH吸入途径的致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采暖期PM_(2.5)和总PAH浓度中位数分别为72.00μg/m^(3)和7.28 ng/m^(3),非采暖期为50.00μg/m^(3)和7.16 ng/m^(3)。特征比值法分析结果显示,郑州市PAH污染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和煤的燃烧以及机动车排放。主成分分析和PMF分析结果显示,采暖期PAH的主要来源为燃煤,非采暖期为机动车排放。郑州市大气PM_(2.5)中PAH对部分人群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结论:郑州市采暖期PM_(2.5)中PAH主要来源于燃煤,非采暖期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PAH对人群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制定排放监测和控制方案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健康风险评估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海异构无人平台的水下目标搜索与跟踪
8
作者 丁文俊 柴亚军 +2 位作者 杨宇贤 刘佳敏 毛昭勇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2期237-249,共13页
海上异构无人系统可有效提高复杂任务的完成效率。文中采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无人机(UAV)来完成近海海域内未知水下目标的搜索与跟踪任务。首先,描述了水下目标搜索跟踪任务,将任务过程分为目标搜索和目标跟踪阶段,2个阶段的目标分... 海上异构无人系统可有效提高复杂任务的完成效率。文中采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无人机(UAV)来完成近海海域内未知水下目标的搜索与跟踪任务。首先,描述了水下目标搜索跟踪任务,将任务过程分为目标搜索和目标跟踪阶段,2个阶段的目标分别是使AUV&UAV总搜索空间最大化以及AUV与水下目标的末端位置误差最小;然后,建立AUV&UAV跨域协同搜索模型,并设定模型中AUV和UAV探测范围和通信距离等约束条件;最后,在跨域协同搜索与路径跟踪规划中,基于传统粒子群算法,加入自适应学习因子调控策略和精英保存策略,生成搜索与跟踪路径。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AUV&UAV异构无人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水下目标搜索与跟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无人系统 自主水下航行器 无人机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
9
作者 王洋 王露 +1 位作者 刘嘉敏 张海龙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2期67-79,共1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e,R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纳入研究所涉及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e,R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纳入研究所涉及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中医辨证治疗AECOPD合并R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2023年8月23日。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Excel 2016软件统计文献涉及中医证型的频次和频率。结果:共纳入49篇文献,涉及患者3592例,其中治疗组1801例,对照组1791例;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痰瘀阻肺兼气虚血瘀证、肺脾气虚证较多见。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0,95%CI(1.17,1.24),P<0.00001]、动脉血氧分压[MD=7.25,95%CI(5.24,9.26),P<0.00001]、动脉血氧饱和度[MD=4.91,95%CI(1.82,8.00),P=0.002]方面疗效显著;在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D=-6.57,95%CI(-8.95,-4.19),P<0.0000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MD=-4.37,95%CI(-4.84,-3.91),P<0.00001]、气管插管率[RR=0.20,95%CI(0.08,0.52),P=0.0008]、白细胞计数[MD=-0.95,95%CI(-1.49,-0.41),P=0.0006]、C反应蛋白[SMD=-1.80,95%CI(-2.58,-1.02),P<0.00001]方面有一定优势;在缩短住院时间[MD=-4.42,95%CI(-7.86,-0.99),P=0.01]方面有优势,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0,95%CI(0.33,1.96),P=0.63]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合并RF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西医治疗AECOPD合并RF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欠佳,有待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辨证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渠道用混凝土抗冻及抗冲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佳敏 马玉薇 李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6-1444,共9页
新疆北疆地区混凝土渠道冻胀及冲刷磨损严重,渠道用混凝土成本偏高,为合理利用新疆地区粉煤灰资源,保证装配式渠道用混凝土抗冻及抗冲磨性能,本文制备了粉煤灰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的0%(质量分数,下同)、10%、20%、30%的混凝土,同时结合... 新疆北疆地区混凝土渠道冻胀及冲刷磨损严重,渠道用混凝土成本偏高,为合理利用新疆地区粉煤灰资源,保证装配式渠道用混凝土抗冻及抗冲磨性能,本文制备了粉煤灰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的0%(质量分数,下同)、10%、20%、30%的混凝土,同时结合装配式混凝土渠道企业生产用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冻融循环、冲刷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3、7 d的力学性能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粉煤灰掺量为10%的混凝土28 d力学性能最优,达57.8 MPa;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粉煤灰掺量为20%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佳,与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相比,粉煤灰掺量为10%、20%的混凝土抗冻性能均有所提升;混凝土抗冲磨性能随粉煤灰掺量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粉煤灰掺量为10%的混凝土抗冲磨性能最好,与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相比,其抗冲磨性能提升了约12%,表明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及抗冲磨性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渠道用混凝土 力学性能 冻融循环 抗冻性能 抗冲磨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了吗?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1 位作者 赵斌 梁锦凯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9,共15页
在新旧动能转化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聚焦于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表示的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探索其对城市创新活力发挥的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5—2021年城市和企业两个层级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 在新旧动能转化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聚焦于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表示的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探索其对城市创新活力发挥的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5—2021年城市和企业两个层级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系统性分析,发现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创新活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城市行政级别、资源禀赋和细分行业的异质性。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阈值增加而呈现出以900km为界线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且存在1300km处的衰减边界。机制表明,上游供应商多元化、下游客户多元化和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是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促使城市创新活力上升的渠道。市场潜力和制度环境作为互补性条件,发挥“放大镜”作用,能增强异质性企业协同集聚的城市创新活力效应。研究结论为跨行业企业协同集聚、深化产业分工任务和驱动城市创新活力上升提供有益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生产性服务企业 协同集聚 城市创新活力 供应链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大数据发展能否催生出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基于2011—2022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和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表征大数据发展,探讨其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有效地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 基于2011—2022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和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表征大数据发展,探讨其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有效地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发展促使供应链效率上升、缓解供需间的长鞭效应,并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积极作用因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以及企业的性质、竞争力、融资约束、经营能力、规模和所属行业不同表现出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效率 供需波动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最小数据集和改进灰色-TOPSIS的全国耕地土壤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加敏 陈敏 +2 位作者 刘洋 周广华 张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
探究耕地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农户行为及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中国土壤数据集(HWSD V2.1),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结合灰色-TOPSIS多目标评价模型,对全国(港澳台除外)耕... 探究耕地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农户行为及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中国土壤数据集(HWSD V2.1),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结合灰色-TOPSIS多目标评价模型,对全国(港澳台除外)耕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外部因子(年平均降水、年平均温度、人口密度和GDP)对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最小数据集能有效减少指标体系之间的相关性,改进灰色-TOPSIS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耕地土壤质量评估的准确性;(2)根据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将耕地质量分为5个等级,从全国范围来看,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耕地土壤质量较好,而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内蒙古高原区耕地土壤质量则较差;(3)从地理探测器结果来看,年平均温度与年平均降水量共同对耕地土壤质量的解释程度大的省份共有20个,远远大于其他两两因子共同对耕地土壤的解释程度,2个因素交互作用效果大于单因子对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综上,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是影响耕地土壤综合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数据集 灰色-TOPSIS 土壤质量评价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渣复合物对武冈铜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晨歌 刘佳敏 +4 位作者 肖晶 谭宇 袁琪 佘伟明 方热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发酵豆渣复合物对武冈铜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0日龄健康武冈铜鹅14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发酵豆渣复合物对武冈铜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0日龄健康武冈铜鹅14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6%、9%的发酵豆渣复合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0天。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3%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②各组武冈铜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9%试验组胸肌pH_(24h)显著提高(P<0.05),6%试验组腿肌L^(*)_(24h)值显著降低(P<0.05);9%试验组腿肌b^(*)_(24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试验组(P<0.05);6%试验组腿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试验组(P<0.05)。④对照组肝脏指数为25.73%,3%、6%试验组肝脏指数分别为32.57%和32.59%,各提高了26.58%和26.66%(P<0.05)。⑤饲粮中添加发酵豆渣复合物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P<0.05);试验组血清中球蛋白(GLB)含量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尿素氮(BUN)含量具有降低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发酵豆渣复合物改善了武冈铜鹅生长性能、肉品质,促进了蛋白质代谢和肝脏发育,在50~70日龄武冈铜鹅饲粮中发酵豆渣复合物适宜添加水平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渣复合物 武冈铜鹅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顶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甘新海 王超 +2 位作者 刘佳敏 崔文豪 冯建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3-1300,共8页
为明确叶顶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叶顶间隙尺寸下的离心压气机叶顶泄漏涡和流动损失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不同叶顶间隙下压气机... 为明确叶顶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叶顶间隙尺寸下的离心压气机叶顶泄漏涡和流动损失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不同叶顶间隙下压气机等熵效率及压比的变化趋势;最后,对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不同间隙下叶轮内部涡结构变化形态、泄漏流流线分布及沿流动方向的熵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叶顶间隙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叶顶间隙比从0.018增加到0.054时,全工况范围内效率下降最大变化量分别为0.7%、0.6%、0.4%及0.2%,压比整体下降幅度保持在0.3%左右。叶顶泄漏流与主流掺混形成叶顶泄漏涡和叶顶分离涡,其中叶顶泄漏涡是主要损失来源。随着叶顶间隙比增大,靠近叶片前缘20%流向范围内的流动损失变化较小,靠近叶片尾缘40%范围内的损失增大。叶顶间隙比增加导致泄漏涡尺寸增大从而降低有效过流面积,是造成压气机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压缩机 离心压气机 熵变化规律 数值模拟方法 压缩机气动性能 泄漏涡 流动损失 内部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苦参煎煮液抑制化合物48/80诱导ICR小鼠瘙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师坚 黄光羡 +3 位作者 宋芊芊 黄春华 刘佳敏 伍冠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73,共11页
蛇床子和苦参是常用止痒中药,但它们联合对瘙痒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制备蛇床苦参煎煮液,灌胃ICR小鼠,采用行为学法观察药物对小鼠瘙痒行为的影响;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通透性变化;ELISA、WB法评价煎煮液对RBL-2H3细胞释放细... 蛇床子和苦参是常用止痒中药,但它们联合对瘙痒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制备蛇床苦参煎煮液,灌胃ICR小鼠,采用行为学法观察药物对小鼠瘙痒行为的影响;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通透性变化;ELISA、WB法评价煎煮液对RBL-2H3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煎煮液抑制瘙痒行为以及血管通透性升高,但不影响小鼠探索能力、肌张力;煎煮液减少RBL-2H3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IL-31、IL-4、IL-13和CXCL10,且能抑制ERK蛋白的磷酸化。本研究表明蛇床苦参煎煮液通过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和瘙痒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来抑制化合物48/80诱导的急性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苦参 瘙痒 止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小叶桦种群急速退化原因及保护对策
17
作者 王玉霞 刘佳敏 +4 位作者 杜珍珠 徐文斌 马占仓 黄刚 阎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294-8303,共10页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南缘蘑菇湖湿地小叶桦种群急速退化原因,进行了该种群退化因子相关调查,计算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对叶片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SLAF-seq技术对小叶桦种群遗传差异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该种群现...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南缘蘑菇湖湿地小叶桦种群急速退化原因,进行了该种群退化因子相关调查,计算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对叶片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SLAF-seq技术对小叶桦种群遗传差异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该种群现仅132活株,相比2013年减少86.34%,现死亡植株75.91%,表明该种群遭到严重破坏;(2)2013年该群落植物分属于36科80属119种,现23科40属47种,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由1.5降至1.14,均匀度指数从0.21降到0.16,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减低破坏根系保护屏障,降低其抵抗极端气候的能力;(3)土壤PH均值6.98为偏中性土壤,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5.08g/kg、13.25g/kg、9.16g/kg,土壤肥力能满足小叶桦生长需求,但土壤含水量仅21.39%,与艾比湖小叶桦种群(48.44%)相比明显减少,土壤含水量减少弱化幼苗更新机制也是导致该种群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4)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因素也是野生极小种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5)该种群相较之艾比湖保护区种群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杂合度较高、多态性和完整度较低,生境退化导致的遗传衰退现象已显现。综上表明,影响该小叶桦种群急速退化原因涉及多方面,急需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挽救该种群免遭灭绝的风险。研究成果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和开展保护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小叶桦 退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流化床Co-Ca催化煤焦加氢气化反应动力学
18
作者 刘佳敏 顾素敏 +2 位作者 张荣 李伟伟 曲旋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5,共8页
煤催化加氢气化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包括煤催化加氢热解和煤焦催化加氢气化2个步骤,其中煤焦催化加氢气化的反应速率远小于煤催化加氢热解的反应速率,是整个气化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因此建立适宜的煤焦催化加氢气化反应动... 煤催化加氢气化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包括煤催化加氢热解和煤焦催化加氢气化2个步骤,其中煤焦催化加氢气化的反应速率远小于煤催化加氢热解的反应速率,是整个气化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因此建立适宜的煤焦催化加氢气化反应动力学对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型加压流化床中,研究了Co-Ca催化煤焦加氢气化过程中煤焦颗粒密度和孔隙结构随碳转化率的变化规律,发现随反应进行煤焦颗粒密度减小,孔隙总比表面积与反应速率线性相关,表明Co-Ca催化煤焦加氢气化反应符合随机孔模型的特征。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氢分压和Co负载量,获得了煤焦中碳转化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50~850℃反应仍处于动力学控制阶段;反应温度超过750℃后,反应速率显著提升,进一步提升温度至850℃时,碳转化率由650℃时的16.32%增至95.32%。随氢分压升高,碳转化率增大,氢气分压由0.6 MPa增至2.5 MPa时,碳转化率由19.49%提高至94.11%。随Co催化剂负载量由1%提高至3%,碳转化率持续提升,继续增加Co负载量至5%,碳转化率变化较小。采用扩展随机孔模型,引入经验参数c和p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煤焦催化加氢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为122.7 kJ/mol,反应级数为1.54。模型预测的反应速率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平均偏差为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催化加氢气化 加压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随机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外囊泡(sEVs)介导HBV感染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佳敏 张自力 +5 位作者 曾蓉 徐旭 杨艳红 彭彬 戢敏 潘万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2,共5页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代,但其并不是唯一传染途径,除受体途径外,sEVs可将游离的HBV传播给未感染的肝细胞。但sEVs介导HBV感染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本文主要对HBV感染后肝细胞分泌的sEVs与HBV病毒传递的关系和感染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上治疗HBV感染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小细胞外囊泡(sEVs) 感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云 邵艳 +3 位作者 刘家敏 彭贵海 朱树贞 李龙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2,共5页
目的 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构建患者视角的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为评估和量化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的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法,选择27例接受过预检分诊服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 目的 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构建患者视角的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为评估和量化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的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法,选择27例接受过预检分诊服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采用NVIVO12.0软件辅助对原始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析出患者期望、服务质量、信息供给、人本关怀、持续改进5个主范畴。结论 5个主范畴分别构成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的主体因素、核心因素、关键因素、基本因素和保障因素。该理论框架可为改善预检分诊服务、评估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患者服务满意度 扎根理论 理论框架 患者期望 信息供给 人本关怀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