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规单元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法框架与模型研究
1
作者 刘合林 罗梅 +2 位作者 李文涛 李莹颖 罗文静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3,共11页
准确测定城市控规单元尺度碳排放是建立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控规技术的基础前提。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尺度的碳排放测算方法较为成熟,但控规单元尺度的测算方法研究相对缺乏。在梳理全球、区域、城市、控规单元等不同尺度碳排放测算方... 准确测定城市控规单元尺度碳排放是建立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控规技术的基础前提。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尺度的碳排放测算方法较为成熟,但控规单元尺度的测算方法研究相对缺乏。在梳理全球、区域、城市、控规单元等不同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认为控规单元尺度碳排放测算面临着空间要素规模效应、邻近效应和流动效应等复杂影响的技术挑战。基于此,认为控规单元尺度的碳排放测算需要考虑空间、活动和技术三个逻辑以及建造和运行两个过程,提出了由基础碳排放测算函数、综合影响函数和交叉影响修正函数构成的控规单元碳排放测算框架与模型,以期为构建低碳导向的控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规单元 碳排放 测算框架 碳中和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及响应路径
2
作者 王风雨 谢来荣 +2 位作者 张诗楠 刘合林 谢保全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格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适配的空间载体和空间治理模式,将助力国土空间的科学施策和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理清国土空间规划与新质生产...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格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适配的空间载体和空间治理模式,将助力国土空间的科学施策和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理清国土空间规划与新质生产力的空间逻辑、途径逻辑和制度逻辑,剖析国土空间规划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困境、途径困境和制度困境,基于“空间载体—途径转变—制度保障”的框架体系,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以期为新时期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新质生产力 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 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功能治理的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合林 唐永伟 +2 位作者 黄玉霖 王雨晨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共8页
从功能治理的角度切入,反思当前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认为市级国土空间管制体系需要同时实现价值目标、功能目标和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需要遵循的价值逻辑、技术逻辑、行政逻辑,并基... 从功能治理的角度切入,反思当前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认为市级国土空间管制体系需要同时实现价值目标、功能目标和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需要遵循的价值逻辑、技术逻辑、行政逻辑,并基于治理目标和逻辑遵循,提出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的3条基本路径:目标引领,构建全域全要素的“目标—功能—空间”传导路径;效能导向,完善多维融合的国土空间精细化用途管制规则;多元协同,优化多层级与多主体协同的用途管制事权组织。随后,以鄂州市为例,阐述基于上述理论框架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的地方实践,以期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用途管制体系 功能治理 市级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PON实践及其对CSPON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合林 徐颖 李文涛 《城乡规划》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是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国土空间数字化发展及提升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欧洲空间监测网络(ESPON)为欧洲空间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其实践经...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是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国土空间数字化发展及提升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欧洲空间监测网络(ESPON)为欧洲空间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其实践经验对我国CSPON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首先比较分析ESPON 2006、ESPON 2013、ESPON 2020、ESPON 2030计划在实施背景、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然后从目标内涵、组织模式、功能结构和监测系统四个维度深入解析ESPON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实际需求,参考ESPON的实施背景、演进逻辑和系统特征,提出CSPON的建设应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导向和规划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共建共享的组织模式,完善全域、全要素、多目标、多场景的功能结构,创新动态、公开、可比较、有前瞻性的数智化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ON ESPON 国土空间规划 实施监测 监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森林消防头盔设计与研究
5
作者 刘鹤霖 张峰 鄂玉萍 《设计》 2024年第23期121-125,共5页
为应对森林火灾复杂危险的工作环境,对智能森林消防头盔进行设计与研究。将通信模块、摄像头等设备集成于森林消防头盔中,基于5G通信技术和多模态信息检测技术,实现火灾现场信息的高效传输。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参考国人头部尺寸,... 为应对森林火灾复杂危险的工作环境,对智能森林消防头盔进行设计与研究。将通信模块、摄像头等设备集成于森林消防头盔中,基于5G通信技术和多模态信息检测技术,实现火灾现场信息的高效传输。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参考国人头部尺寸,对头盔的造型及结构展开设计。智能森林消防头盔可实时监测消防员的生命体征及其周围环境,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后方指挥中心,实现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的联动。此款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可显著提升森林消防救援的信息化水平。指挥中心可实时获取火场信息,以便对火情做出快速研判,进而增强救援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同时也为森林消防穿戴装备的开发与升级提供了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消防 智能头盔设计 5G传输技术 头部数据 人机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社区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其创新性实践——以大冶市为例
6
作者 刘合林 黄玉霖 +1 位作者 余春洪 谢来荣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4,共8页
完整社区规划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当前完整社区的规划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规划建设理念与物质空间要素配置的探索,对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探讨尚显不足。基于此,通... 完整社区规划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当前完整社区的规划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研究多聚焦于规划建设理念与物质空间要素配置的探索,对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探讨尚显不足。基于此,通过梳理完整社区规划建设发展历程,认为存在完整社区单元空间边界界定不清、配套设施所指涉的范围过小、参与主体的范围与权责模糊、资金筹措及空间收益机制不完善等4个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湖北省大冶市的规划建设实践,分别提出“供需平衡+行政参照+动态调整”“民生设施代替基础设施”“多层级主体参与”“众筹+数字监督”等创新性解决方案,以期为各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完整社区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社区 关键问题 实践案例 大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刚性管控与柔性治理——基于领地空间与关系空间双重视角的再审视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合林 聂晶鑫 +1 位作者 罗梅 唐永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8,共9页
研究目的:从领地空间与关系空间双重视角审视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实施中的新问题,提出若干柔性治理的技术路径,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 研究目的:从领地空间与关系空间双重视角审视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实施中的新问题,提出若干柔性治理的技术路径,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刚性管控特征主要体现在制度刚性、空间刚性、地类刚性与指标刚性等方面;(2)刚性管控制度下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存在着底层反馈机制难以保障、面向地域特色的指引性偏弱、面向发展的弹性不足、面向管理的实用性不足等问题;(3)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国土空间”的内涵,空间具有领地空间与关系空间的双重内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重视关系空间,并探讨柔性空间与模糊边界等柔性治理方式;(4)柔性治理的可能实现路径包括建立多层级、跨地域的府际合作以提升规划传导效能;探索设立有限度、严审批的“三线”转化机制,凸显地域功能特色发展;塑造可变边界、可动指标的空间管控制度,增强对发展需求的响应能力;推行动态、柔性的跨界规划,提升规划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与管控。研究结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柔性治理思维,可以积极应对柔性空间的运作。统筹柔性治理与刚性管控手段,契合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的战略目标,也为相关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刚性管制 柔性治理 关系空间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本公服设施数量与多样性空间配置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合林 郑天铭 聂晶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1,共8页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一定单元内部基本公服设施供给的多样性配置重视不足且分析的空间粒度不够。在考虑实际人口分布的基本公服设施均等化原则指导下,认为其空间配置应当注...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一定单元内部基本公服设施供给的多样性配置重视不足且分析的空间粒度不够。在考虑实际人口分布的基本公服设施均等化原则指导下,认为其空间配置应当注重服务单元内的基本公服设施的种类多样和数量的平衡性以满足相应数量的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以武汉市为例,本文以GIS技术、POI数据和宜出行数据为支撑,研究基本公服设施的数量供给和多样性供给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其数量空间配置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格局,而人均数量配置呈现出"三明治"结构;在多样性配置上同样呈现核心—边缘差异,多样性水平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整体相关但不完全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配置 数量特征 多样性特征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之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虹鸥 林初昇 +26 位作者 何深静 黄耿志 叶玉瑶 刘承良 罗彦 杨宇 刘合林 潘峰华 朱晟君 李裕瑞 胡志丁 杨振山 周霞 吴旗韬 杨忍 孙伟 马海涛 梁育填 王丰龙 安宁 袁振杰 郭炎 席广亮 胡晓辉 林强 刘逸 黄洁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3-1478,共26页
面向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问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内容、挑战和路径。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区域韧性,增强区域内部要素... 面向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问题,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内容、挑战和路径。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区域韧性,增强区域内部要素的流动性,促进民生福祉水平提升,提高空间治理的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从系统和联系的视角思考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不仅寻求各个发展领域的革新,并且要促进各领域之间的耦合协调,使区域获得能不断突破瓶颈、消解外部冲击、解锁新发展路径的能动性。呼吁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合作研究,为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贡献地理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 区域发展 创新 空间治理 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地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划定路径——以湖北巴东县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合林 余雷 +2 位作者 唐永伟 陈娴畅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提出的基于单一主导功能用途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类型在山地地区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中的适用性较弱,且规划分区的具体技术流程也未有明确;当前,部分省份发布的县(市)级指南又局限于...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提出的基于单一主导功能用途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类型在山地地区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中的适用性较弱,且规划分区的具体技术流程也未有明确;当前,部分省份发布的县(市)级指南又局限于地方的针对性而缺乏普遍指导性。基于此,文章针对我国山地地区普遍出现的“双评价”结果和土地现状用途在农业生产适宜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空间功能细碎混合、地下矿产空间范围与生态保护红线等“三线”存在交叉、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提出了6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类型及相应的划定技术路径,并以湖北巴东县为例,进一步详述了利用该技术路径划定规划分区的具体步骤和分区结果,以期为山地地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区 县级国土空间 规划分区 技术路径 巴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国土空间碳排放格局特征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智勇 胡纯广 +1 位作者 张毅 刘合林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1,共8页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的重要因素,不仅会改变地表的自然碳过程,还会通过改变人类能源消耗强度来影响碳循环的速率。文章基于湖北省的土地利用测算碳源或碳汇总量,通过测算碳源经济贡献系数和碳汇生态承载系数,将省...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的重要因素,不仅会改变地表的自然碳过程,还会通过改变人类能源消耗强度来影响碳循环的速率。文章基于湖北省的土地利用测算碳源或碳汇总量,通过测算碳源经济贡献系数和碳汇生态承载系数,将省域空间划分为碳排放低碳发展区、碳强度控制区、碳汇功能区和高碳优化区。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经济贡献度与生态承载度不匹配、经济贡献度与空间结构性不协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不完善、资源配置与区域功能关系不和谐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碳排放治理水平,文章提出了“依托分区特征,完善空间碳排放格局;联接功能结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强化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完善生态价值机制;缓和结构矛盾,协调经济与生态贡献”的碳排放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循环 碳排放 国土空间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单元视角下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以黄石东方钢铁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艳飞 张旻薇 +1 位作者 谭刚毅 刘合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109,共9页
契合工业型遗产保护深化的趋势,作为文物单体导向保护向街区集合型保护的转换载体,中观尺度的“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产业型建成环境保护的有益语境。在历史文化街区类型化演进和工业遗产保护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在生产型空间的内在逻... 契合工业型遗产保护深化的趋势,作为文物单体导向保护向街区集合型保护的转换载体,中观尺度的“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产业型建成环境保护的有益语境。在历史文化街区类型化演进和工业遗产保护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在生产型空间的内在逻辑导向下,生产单元是产业型建成环境整体性和真实性的最小模块。在论证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机制下工业型遗产集合价值的前提下,归纳5种基于生产单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划设模式,解析生产单元导向下的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以黄石“东钢”工业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实证,解读生产单元视角下的街区信息整合、单元识别、价值评估与保护体系建构的步骤,诠释基于原真性与完整性的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 生产单元 划设和保护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区域空间组织方式的尺度与效率研究——基于城市间物流市场网络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聂晶鑫 刘合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78,共9页
良好的区域空间组织是提升区域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现有研究多关注基于行政区或跨界功能区等的区域空间组织方式,较少涉及基于实际市场空间单元划定的方式,且缺少对不同组织方式的尺度、效率的比较。为此,采用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全国城... 良好的区域空间组织是提升区域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现有研究多关注基于行政区或跨界功能区等的区域空间组织方式,较少涉及基于实际市场空间单元划定的方式,且缺少对不同组织方式的尺度、效率的比较。为此,采用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全国城市间物流市场中的市场单元,并比较其与省级行政单元、城市群单元的尺度与空间组织效率。研究发现,城市市场整合能力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化;市场单元的空间尺度更大,空间边界也有别于其他两类单元;市场单元效率的平均值最高,但城市群单元间效率的均衡性更好。研究认为区域市场整合不充分制约着区域空间组织优化,可从优化区域要素组织机制、分类引导不同要素优势地区、建立新的综合支撑系统等方面予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单元 区域协调 城市群 区域治理能力 区域空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合林 唐永伟 +1 位作者 慈慧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具有独特价值,在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面向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亟待建立新的规划响应机制。引入协同规划理念,全面梳理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多维特征,明确其协同规划的理...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具有独特价值,在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面向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亟待建立新的规划响应机制。引入协同规划理念,全面梳理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多维特征,明确其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包括发展与安全相统筹的价值逻辑,空间与功能共融合的组织逻辑和同编共谋共同实施的行动逻辑。基于对规划核心难点的判断构建3大解决策略。同时,结合武汉市江夏南部区域实践,从发展格局协同、目标定位协同、产业共链协同、空间板块协同、共同行动协同、事权权限协同等6个方面构建了协同规划的核心内容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 协同规划 理论逻辑 武汉市江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单元模式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方法研究——以黄石市东钢工业遗产公园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艳飞 刘合林 张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2-77,共6页
契合工业遗产保护的趋势,工业遗产公园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综述工业遗产公园发展历程,归纳工业遗产公园营建的空间模式和特征:解读“生产单元”作为工业遗产公园空间和景观的规划方法模式,希冀拓展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视角.结合... 契合工业遗产保护的趋势,工业遗产公园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综述工业遗产公园发展历程,归纳工业遗产公园营建的空间模式和特征:解读“生产单元”作为工业遗产公园空间和景观的规划方法模式,希冀拓展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视角.结合黄石“东钢”工业遗产公园的规划,解读工业生产单元导向下的价值评估、污染治理、建筑干涉、功能分区、景观组织和项目建构规划过程.阐述基于生产单元模式、以生产流程展示为目的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工业遗产公园 生产单元 模式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性视角下城市基本公服设施空间配置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合林 郑天铭 +1 位作者 王珺 谭雅文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0年第2期102-117,共16页
城市基本公服设施配置是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多注重基本公服设施的数量供给探讨,对其服务能力的距离衰减特征和服务对象的社会群体多元特征重视不足。在考虑均衡配置原则的指导下,文章认为其空间配置应当... 城市基本公服设施配置是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多注重基本公服设施的数量供给探讨,对其服务能力的距离衰减特征和服务对象的社会群体多元特征重视不足。在考虑均衡配置原则的指导下,文章认为其空间配置应当注重服务单元内的基本公服设施的数量供给与多样性供给。以武汉市为例,文章基于POI和微信宜出行数据,利用GIS技术和多样性指数模型测度其空间配置特征,发现其在数量特征上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格局,存在供给和需求的失配问题;在多样性特征上总体水平较低,三环线内呈现核心-边缘格局特征,三环线外表现出断层配置的问题,且部分边缘地段的城市居民只享有单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服设施 空间配置 数量特征 多样性特征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中流击水——国土空间规划青年笔谈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伟 岳文泽 +24 位作者 吴燕 唐燕 黄玫 张磊 许景权 徐勤政 何子张 丁奇 谭迎辉 刘合林 车乐 邵华 林永新 纪立虎 席广亮 陈鸿 相欣奕 牛强 罗亚 史文正 郭健 刘芳 伍灵晶 陈宏胜 张杨 《城乡规划》 2021年第6期1-29,共29页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改革 整体性治理 多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审批“放权”背景下规划许可制度改革路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雨晨 刘合林 +1 位作者 刘法堂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3-18,共6页
规划许可制度是规划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央提出用地审批"放权",这必然需要规划许可制度的改革响应。在此背景下,文章从规划许可切入,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划许可制度的演变历程,结合同时期规划体系及土地... 规划许可制度是规划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央提出用地审批"放权",这必然需要规划许可制度的改革响应。在此背景下,文章从规划许可切入,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划许可制度的演变历程,结合同时期规划体系及土地管理制度,探讨规划许可制度的内在演变逻辑,并在总结我国规划许可制度阶段性困境的基础上,从制度体系、许可程序和监管机制3个方面提出规划许可制度的改革路径,以期为用地审批"放权"下的规划许可制度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审批“放权” 规划许可制度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复转矩系数法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佳琪 文俊 +4 位作者 于世游 刘河林 黄永宁 张汉花 韩民晓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9,共8页
次同步振荡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不正常状态,发生后可能损坏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危害电网运行。我国直流工程附近电厂已多次发生次同步振荡,因此高压直流输电引起次同步振荡的问题亟待解决。以高压直流输电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分析为基础,利... 次同步振荡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不正常状态,发生后可能损坏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危害电网运行。我国直流工程附近电厂已多次发生次同步振荡,因此高压直流输电引起次同步振荡的问题亟待解决。以高压直流输电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分析为基础,利用复转矩系数法,对含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含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仿真模型,应用复转矩系数法对算例系统进行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综合分析,验证复转矩系数法对于高压直流输电引起次同步振荡研究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与高压直流输电相连的送端电网强度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高压直流输电 复转矩系数法 电磁转矩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用药基因电子身份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媛媛 邓锟红 +6 位作者 王思懿 况赟 邹婵 郭成贤 何庆南 刘和林 阳国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4-280,共7页
目的:为跨过药物基因组学基础研究至临床便捷应用的鸿沟,作者提出了基因电子身份(形象称之为“基因脸谱”)概念,并基于此开发了一款集“基因-药物”信息解读、用药指导等于一体的个体化用药基因电子身份应用程序(即“基因脸谱”)。方法... 目的:为跨过药物基因组学基础研究至临床便捷应用的鸿沟,作者提出了基因电子身份(形象称之为“基因脸谱”)概念,并基于此开发了一款集“基因-药物”信息解读、用药指导等于一体的个体化用药基因电子身份应用程序(即“基因脸谱”)。方法:“基因脸谱”以自主开发的“精准用药知识库”为数据基础,采用Java平台上的开源应用框架Spring Boot及Uni-APP跨平台技术构建APP,该知识库内容取自目前证据级别高的药品说明书、指南或重要文献等。结果:“基因脸谱”APP具有基因检测预约、基因知识介绍、个体化用药建议、用药记录、基因脸谱解读和精准用药知识库六大功能。个人通过一次检测300多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导入形成个人用药基因“身份证”。用药时,通过“基因脸谱”扫描或输入药物名称,自动给出针对个人的用药建议,包括: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可能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的风险、可能需要调整剂量等,为安全用药增加一道基因防线;通过“基因脸谱”还可获取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和药品基本信息。结论:基因脸谱是一款可快速实现药物基因组学到临床应用、可提高用药安全度的数字疗法产品,将开启促进个体化医学加速落地临床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用药 药物基因组学 APP 基因脸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