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联合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王宪 王培 +4 位作者 陈晶莹 刘爱绒 卫媛 陈颖 郭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腮腺肿瘤患者167例,入院后均行CEUS与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EUS与MRI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16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共171个肿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腮腺肿瘤患者167例,入院后均行CEUS与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EUS与MRI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16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共171个肿瘤,其中良性有143个(83.63%),恶性有28个(16.37%),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65个,45.45%)、沃辛瘤(40个,27.97%)、基底细胞腺瘤(13个,9.09%)为主;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7个,25.00%)、腺样囊性癌(6个,21.43%)、腺泡细胞癌(3个,10.71%)为主。CEUS检查显示39例为恶性腮腺肿瘤,132例为良性腮腺肿瘤,CEU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57.14%、83.92%、79.53%。MRI检查的ADC值为多形性腺瘤>恶性肿瘤>沃辛瘤(P<0.05)。MRI检查显示53例为恶性腮腺肿瘤,118例为良性腮腺肿瘤,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67.86%、76.22%、74.85%。CEUS+MRI检查显示33例为恶性腮腺肿瘤,138例为良性腮腺肿瘤,CEUS+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8.57%、92.31%、90.06%,且特异性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χ^(2)=4.806、13.951、7.348、13.664,P均<0.05)。结论:CEUS和MR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且两者联合的特异性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腮腺肿瘤 诊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浮联合制备超纯煤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冯明伟 李志红 +3 位作者 刘爱荣 赵子豪 樊民强 高建川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3,共10页
目前超纯煤制备工艺主要以磨矿加浮选为主,能耗和药耗较大。为优化超纯煤制备工艺,在传统磨矿浮选制备超纯煤的基础上引入了重选工艺,重选先抛尾,有利于减少磨矿和浮选的入料负荷,提高分选效果,同时降低能耗。通过对工艺条件、煤样表面... 目前超纯煤制备工艺主要以磨矿加浮选为主,能耗和药耗较大。为优化超纯煤制备工艺,在传统磨矿浮选制备超纯煤的基础上引入了重选工艺,重选先抛尾,有利于减少磨矿和浮选的入料负荷,提高分选效果,同时降低能耗。通过对工艺条件、煤样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研究了沁新煤超纯制备工艺条件与可行性。结果表明:与磨矿浮选的制备工艺相比,加入重选后,可预先除去原煤中的高灰细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续实验中设备的损耗;在一段底流口直径为9 mm、入料压力为0.1 MPa、矿浆质量浓度为50 g/L的最佳条件下,原样灰分的质量分数由6.02%降低到4.70%;磨矿实验中,在磨机搅拌转速为700 r/min、磨矿时间为45 min的最佳条件下,煤样平均粒径D90低至16.20μm,D50低至6.33μm,D10低至2.47μm;结合磨矿前后样品的接触角和SEM-EDS分析得出,煤样磨矿后疏水性降低,矿物质分布较为分散,煤基质与矿物质解离充分;在浮选实验中,在矿浆质量浓度为50 g/L、充气量为0.25 m3/h、叶轮转速为2400 r/min且不添加任何药剂的情况下,经过三次精选的精煤灰分质量分数降低至1.98%,产率为42.35%,经过八次精选的精煤灰分质量分数降低至1.30%,产率为15.75%;在重选工艺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中得出,与原样直接磨矿相比,在磨矿前加入重选工艺,减少了精选次数,可燃体回收率同比提高了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煤 重选 磨矿 无药剂浮选 TBS精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O_(4)/K_(2)S_(2)O_(8)对微细粒高黏煤泥的化学调控助滤影响
3
作者 武晋川 樊民强 +2 位作者 刘爱荣 杨宏丽 毕海怡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20,共9页
含大量高灰细泥的煤泥水在沉降浓缩阶段通常会添加大量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加速细粒煤的沉降,但PAM的过量使用使浓缩机底流更加黏稠,导致压滤周期延长。通过向含大量高分子PAM的矿浆中添加无机盐FeSO_(4)、K_(2)S_(2)O_(8)溶液,进行... 含大量高灰细泥的煤泥水在沉降浓缩阶段通常会添加大量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加速细粒煤的沉降,但PAM的过量使用使浓缩机底流更加黏稠,导致压滤周期延长。通过向含大量高分子PAM的矿浆中添加无机盐FeSO_(4)、K_(2)S_(2)O_(8)溶液,进行不同药剂用量下煤泥的压滤试验,对药剂添加前后PAM溶液和含PAM矿浆的黏度、颗粒表面电性及颗粒团聚形态进行测试分析,探讨FeSO_(4)、K_(2)S_(2)O_(8)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eSO_(4)、K_(2)S_(2)O_(8)可降解矿浆中的大分子PAM,降低矿浆黏度,形成松散的大絮体,提高速度,缩短压滤周期,降低滤饼含水率。由于FeSO_(4)兼具对PAM的化学降解和对微细颗粒的凝聚作用,其助滤效果优于K_(2)S_(2)O_(8)。当FeSO_(4)用量为1000 g/t时矿浆黏度降低482 mPa·s,压滤时间缩短70.97%,滤饼含水率降低2.31%。FeSO_(4)价廉易得,可在选煤厂高泥化煤泥脱水助滤上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煤泥 加压过滤 无机盐 黏度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氢气纳米气泡水中的总氢含量
4
作者 黄青 刘爱荣 张立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5-1111,共7页
氢气纳米气泡在环境修复、能源燃料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氢气纳米气泡水中总氢含量的测定方法还相对有限,无法准确评定相关发生设备的性能。顶空气相色谱法通过加热使顶空瓶内体系达到气液平衡的方式将水样中的氢... 氢气纳米气泡在环境修复、能源燃料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氢气纳米气泡水中总氢含量的测定方法还相对有限,无法准确评定相关发生设备的性能。顶空气相色谱法通过加热使顶空瓶内体系达到气液平衡的方式将水样中的氢气转移到气相中,利用气相色谱仪来测定氢气纳米气泡水中的总氢含量。结果表明:样品的最佳平衡温度为50℃,平衡时间为15 min。通过对氢气纳米气泡水中氢气纳米气泡的数量浓度及粒径分布的检测,证实了该顶空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大多数纳米气泡产生方式所制备的氢气纳米气泡水体系,即氢气纳米气泡数量浓度范围为106~108个/mL,平均粒径范围为100~300 nm。当氢气纳米气泡数量浓度为6.7×10^(6)~3.8×10^(8)个/mL时,对应测得的氢含量为0~3.12 mg/L,氢气纳米气泡数量浓度与对应氢含量变化一致,且能在2 min内完成检测。该方法简单高效,可以满足不同数量浓度氢气纳米气泡水的测试要求,为测定氢气纳米气泡水中总氢含量提供了可行的选择,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氢气纳米气泡在各领域的重要应用并进行发生设备的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氢气纳米气泡(HNBs) 顶空气相色谱法 总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uc-Wen模型的肌腱-鞘结构非线性位置控制
5
作者 李炎清 周佛保 +3 位作者 程俭廷 王身宁 刘爱荣 陈炳聪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针对肌腱-鞘结构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严重摩擦、间隙滞后等非线性因素导致无法精准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oucWen模型的非线性位置控制器。首先,根据Bouc-Wen模型对肌腱-鞘结构的迟滞进行建模;其次,在输出位置反馈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 针对肌腱-鞘结构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严重摩擦、间隙滞后等非线性因素导致无法精准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oucWen模型的非线性位置控制器。首先,根据Bouc-Wen模型对肌腱-鞘结构的迟滞进行建模;其次,在输出位置反馈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迟滞观测器以补偿系统的非线性干扰;然后,根据迟滞观测器构建了非线性控制器以实现远端的精确位置控制。同时,还利用Lyapunov稳定性准则分析和证明了肌腱-鞘系统的稳定性和有界收敛性;此外,还考虑了远端外部干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器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肌腱-鞘结构的精确控制性能,还能有效抑制外部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与常见的逆前馈控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正弦信号的跟踪误差方面表现出色,其峰值仅为0.011 rad,相较于常规情况下的0.251 rad,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鞘结构 间隙滞后 BOUC-WEN模型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处理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爱荣 李季 +1 位作者 王伟 张伟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8-1291,共14页
纳米零价铁材料(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是环境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因其原材料来源丰富、反应产物环境友好,在分离/固定水中重金属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实验室研究表明,nZVI能够有效去除复杂实际废水中铜、砷、铅... 纳米零价铁材料(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是环境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因其原材料来源丰富、反应产物环境友好,在分离/固定水中重金属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实验室研究表明,nZVI能够有效去除复杂实际废水中铜、砷、铅、锌、金等多种重金属,表现出较高的去除负荷.本研究团队在国内首先研究以nZVI技术为核心,开发分离、固定重金属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针对性废水处理工艺.构建了废水处理“反应-分离-回用”式纳米零价铁反应器(nano iron reactor,NIR)装置,通过“小试—中试—工程应用”逐级科学放大,将其应用于多种重金属工业废水的处理当中.本文总结了纳米零价铁废水处理工艺,综述了NIR反应器技术处理典型重金属废水的中试和工程应用案例,为nZVI的实际环境应用以及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重金属 废水处理 反应器 中试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气泡在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安 韩峰 +2 位作者 李志红 刘爱荣 樊民强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3期81-86,共6页
阐述了微细粒矿物的分选现状,结合微细粒矿物浮选过程的理论研究进展,指出了提高微细粒矿物分选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强化矿物颗粒与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以纳米气泡所产生的"纳米气泡桥毛细作用力"为切入点,讨论了纳米气泡... 阐述了微细粒矿物的分选现状,结合微细粒矿物浮选过程的理论研究进展,指出了提高微细粒矿物分选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强化矿物颗粒与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以纳米气泡所产生的"纳米气泡桥毛细作用力"为切入点,讨论了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的机制,同时介绍了纳米气泡在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纳米气泡在微细粒矿物浮选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纳米气泡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刘爱荣 廉淑凤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胶州市李哥庄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24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胶州市李哥庄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24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症反应相关指标、肺功能、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体温、呼吸频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流量峰值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患儿病症反应相关指标及肺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小儿肺炎 雾化吸入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序基因分型技术的3种石斛兰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趁芳 黄守程 +4 位作者 周玉丽 王晓鹏 刘爱荣 侯北伟 叶梅荣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0期19-24,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比较霍山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的遗传关系。方法:以黄石斛为参考基因组,用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获得单链核苷酸多态性,根据单链核苷酸多态性差异,分别用Admixture软件分析3种石斛的居群遗传结构,用TreeBeST软件构建邻接... 目的:本研究分析比较霍山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的遗传关系。方法:以黄石斛为参考基因组,用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获得单链核苷酸多态性,根据单链核苷酸多态性差异,分别用Admixture软件分析3种石斛的居群遗传结构,用TreeBeST软件构建邻接树,用GCTA软件做主成分分析,用GenAlEx软件计算遗传距离。结果:3种石斛平均每个样本产生的干净片段(clean reads)和单链核苷酸数目都是霍山石斛>细茎石斛>铁皮石斛;邻接树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样本聚为一支,霍山石斛样本和细茎石斛样本聚为另一支,且该支的霍山石斛样本与细茎石斛样本又被严格分开为2小支;遗传结构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邻接树类似;霍山石斛与细茎石斛间的遗传距离小于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间的遗传距离。结论:根据3种石斛的核苷酸多态性差异,3种石斛能被明显分开;霍山石斛与细茎石斛间的遗传关系近于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间的遗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序基因分型技术 单链核苷酸多态性 石斛 邻接树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边芳 刘婷婷 +1 位作者 刘爱荣 瞿平元 《甘肃医药》 2023年第2期139-140,1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经手术切除+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的62例瘢痕疙瘩患者,其中男性14例...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经手术切除+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的62例瘢痕疙瘩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29.30±6.33)岁,平均病程(3.74±3.13)年,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瘢痕进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秩检验比较治疗前后VSS评分,应用Darzi瘢痕判定标准,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62例患者术前瘢痕疙瘩VSS评分为(13.52±1.004)分,术后VSS评分为(4.69±3.660)分,治疗后与治疗前V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48,P<0.05)。有效人数53例,占总例数85.48%;无效9例,占总例数14.52%。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术后行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可有效降低瘢痕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放疗 氟尿嘧啶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梅荣 王晓鹏 +2 位作者 刘爱荣 黄守程 郭万红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首先分析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其次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以利学生跟上学科的发展;最后增设实践课时,安排学生进入植物园、产业园等进行实践锻炼,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结合... 首先分析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其次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以利学生跟上学科的发展;最后增设实践课时,安排学生进入植物园、产业园等进行实践锻炼,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思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爱荣 黄守程 +1 位作者 叶梅荣 程昕昕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7-101,2,共5页
分析了安徽科技学院农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在农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的教学改革思路,总结出融入创新思维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模块教学的四大特色。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实验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针织印染后整理机械述评
13
作者 蔡再生 孙超 +4 位作者 华鑫 宋甜甜 刘爱荣 邹尾容 姚程健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9,共8页
文中综述了2018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后整理机械设备情况。主要介绍了针织物拉幅定形、预缩、柔软整理设备和水洗、烘干等通用设备,并陈述了一些主要设备的技术特征。指出针织物后整理设备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能... 文中综述了2018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后整理机械设备情况。主要介绍了针织物拉幅定形、预缩、柔软整理设备和水洗、烘干等通用设备,并陈述了一些主要设备的技术特征。指出针织物后整理设备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能量回收利用和短程高效的方向发展;拉幅定形机的进布装置、加热方式、风道设计、自动过滤装置朝着节能、智能的方向不断发展;水洗机、烘干机等通用设备,采用了机电一体控制,旨在达到高产率、低能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会评述 ITMA 印染机械 后整理 定形机 磨毛机 水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甲酯对长焰煤的捕收性能及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聪 李志红 +2 位作者 刘爱荣 刘翼洲 樊民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7-202,共6页
为了探究油酸甲酯对麻家梁煤矿煤的浮选效果及相互作用机理,采用煤泥浮选试验、红外光谱、润湿热测定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得到油酸甲酯、正十二烷与麻家梁煤矿煤作用前后的红外谱图、润湿热和前线轨道能量、吸附能等参数,研究了这些参... 为了探究油酸甲酯对麻家梁煤矿煤的浮选效果及相互作用机理,采用煤泥浮选试验、红外光谱、润湿热测定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得到油酸甲酯、正十二烷与麻家梁煤矿煤作用前后的红外谱图、润湿热和前线轨道能量、吸附能等参数,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油酸甲酯、正十二烷捕收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同药剂用量下,油酸甲酯的精煤产率高于正十二烷,节省药剂用量50%以上。油酸甲酯与煤作用后的红外谱图在-OH振动减弱,在-CH3、C-C等疏水基处振动变强,不仅覆盖煤表面含氧官能团,且覆盖后煤表面疏水基团增加,以此提高煤表面疏水性,从而提高浮选效果。油酸甲酯的润湿热远大于正十二烷,且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发现,油酸甲酯、正十二烷的前线轨道能隙分别为8.45、4.82 eV,油酸甲酯在含硫和不含硫煤表面的吸附能分别为193.50、199.24k J/mol,正十二烷在含硫和不含硫煤表面的吸附能分别为102.49、114.82 k J/mol,故油酸甲酯具有更高的活性,更易在煤表面发生吸附,是一种低阶煤泥浮选高效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煤泥浮选 油酸甲酯 捕收剂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疏水改性促进煤系黏土矿物沉降的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月亭 李志红 +4 位作者 刘爱荣 薛中华 杨宏丽 高建川 郝波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7,共8页
针对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难沉降的现状,以煤系黏土矿物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配合使用后黏土矿物沉降规律,并通过聚团影像观测、XPS分析、润湿热和接触... 针对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难沉降的现状,以煤系黏土矿物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配合使用后黏土矿物沉降规律,并通过聚团影像观测、XPS分析、润湿热和接触角测定及Zeta电位试验,半定量分析了PAM分别与DTAB、CTAB配合使用,促进黏土矿物沉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TAB和CTAB的添加能够促进黏土矿物颗粒生成大聚团,进而提高黏土矿物颗粒初始沉降速度,并大幅度降低上清液浊度,且CTAB作用效果优于DTAB作用效果;当CTAB用量为1800 g/t、PAM用量为80 g/t时,矿物质悬浮液沉降效果较好,对应矿物颗粒初始沉降速度为43.32 m/h,浊度值为76 NTU,沉淀物高度为19 mm,聚团直径最大约为2.6 mm;通过XPS及矿物表面润湿性测试,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矿物表面作用,活性剂带正电荷的亲水基朝向带负电荷的矿物颗粒表面,通过“电中和”作用降低矿物颗粒表面负电位,使矿物颗粒间静电斥力减小,同时,活性剂疏水基脱离矿物颗粒表面定向排列,罩盖矿物颗粒表面含氧基团而增加矿物颗粒表面含碳基团含量,使矿物颗粒表面的润湿热绝对值减小及接触角增加,改变了矿物颗粒表面疏水性,促进了矿物颗粒疏水聚团,从而使矿物颗粒更易聚集沉降;CTAB的烷基链较DTAB的烷基链更长,故CTAB对矿物颗粒表面疏水改性的能力更强,CTAB作用后黏土矿物的沉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规律 颗粒表面 静电斥力 疏水改性 疏水聚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基材料用于地下水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诗婷 刘静 +1 位作者 刘爱荣 张伟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193,共13页
地下水污染修复一直以来都是环境领域的热点课题,纳米零价铁(nZVI)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为地下水治理和修复技术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文章简述了nZVI及其修饰改性技术,阐述了nZVI及其改性材料在地下水修复应用中的特点,总结了地下水环境对n... 地下水污染修复一直以来都是环境领域的热点课题,纳米零价铁(nZVI)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为地下水治理和修复技术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文章简述了nZVI及其修饰改性技术,阐述了nZVI及其改性材料在地下水修复应用中的特点,总结了地下水环境对nZVI材料性质的影响,并对nZVI及改性材料地下水卤代有机物、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案例进行了综述。最后,对nZVI及其改性材料在未来地下水原位修复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建立模拟n ZVI修饰改性技术与污染物去除过程的仿真模型、展开nZVI及改性材料在地下水污染修复过程中环境效应及归宿等研究建议,以期对nZVI大规模实际应用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改性 地下水 原位修复 卤代有机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对粗煤泥离心脱水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国超 樊民强 +1 位作者 刘爱荣 杨宏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84-289,共6页
为降低粗精煤泥水分,进行了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吐温85)对粗煤泥离心脱水促进作用的研究。通过测量这些药剂分别作用后离心脱水煤样的水分、接触角以及离心液的表面张力,发现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对粗煤泥离心脱... 为降低粗精煤泥水分,进行了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吐温85)对粗煤泥离心脱水促进作用的研究。通过测量这些药剂分别作用后离心脱水煤样的水分、接触角以及离心液的表面张力,发现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对粗煤泥离心脱水均有促进效果,它们使煤颗粒的接触角变大;吐温20,吐温80和吐温85的脱水促进作用好于吐温40和吐温60;当离心液表面张力降至67 m N/m时,脱水效率最高。对效果较好的吐温85不同用量下作用后的煤表面水化膜厚度进行了测量,并对煤颗粒表面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发现,煤表面上的水化膜变薄,煤颗粒表面粘附的细泥也明显减少。可以认为,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煤粒表面,通过疏水改性使水化膜变薄和对细泥的"洗涤"作用,是其助滤的主要机理;离心液的表面张力对脱水效果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 离心脱水 水分 水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的特性及在微胶囊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海容 徐冉 +1 位作者 刘爱荣 赵由才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7-304,共8页
由于乳化、成膜、吸脂、保水和抗氧化等理化功能显著,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微胶囊壁材的应用潜力巨大。已有的研究表明其在提升生物活性物质的氧化稳定性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微胶囊的常见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其... 由于乳化、成膜、吸脂、保水和抗氧化等理化功能显著,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微胶囊壁材的应用潜力巨大。已有的研究表明其在提升生物活性物质的氧化稳定性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微胶囊的常见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微胶囊 壁材 氧化稳定性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在土壤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青 刘爱荣 张立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4-1332,共9页
微纳米气泡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超高稳定性、易于产生自由基和高的传质效率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微纳米气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农业种植、浮选、水处理等方面,而在改善土... 微纳米气泡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超高稳定性、易于产生自由基和高的传质效率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微纳米气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农业种植、浮选、水处理等方面,而在改善土壤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基于微纳米气泡改善土壤已有研究成果,对微纳米气泡的基本性质,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初步明晰了微纳米气泡在土壤改善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包括可以增强土壤通透性,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和金属污染物质,改变微生物团簇结构,降低矿物沉积能力等,以期为后续微纳米气泡改善土壤环境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土壤 沉积物 污染物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抗流性技术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佳玲 刘爱荣 +2 位作者 周浩翔 傅继阳 毛吉化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3年第3期365-382,共18页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基建行业的工作重心向检测和养护转移,大批桥梁因长时间的运营和日益增加的交通量,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结构的使用安全。以水下无人机为载体,搭载摄像、声呐等设备进行水下作业装备的研究受到极大重视,...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基建行业的工作重心向检测和养护转移,大批桥梁因长时间的运营和日益增加的交通量,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结构的使用安全。以水下无人机为载体,搭载摄像、声呐等设备进行水下作业装备的研究受到极大重视,为解决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水下机器人在桥梁水下结构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典型应用场景和实例;同时,指出抗流性弱是限制水下机器人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瓶颈;并针对这一问题,以运动受力分析为切入点,从多方面展开具体分析,为提高水下机器人抗流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最后,展望了强稳定性水下机器人研究和设计的主体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结构检测 桥梁工程 抗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