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针菇细胞周期蛋白编码基因fvccnl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黄千慧 汤熙 +3 位作者 周冰心 林冬梅 张维瑞 郑世仲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探索细胞周期蛋白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基于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筛选得到一个假定细胞周期蛋白编码基因fvccnl,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基本性质、分子进化、蛋白质比对与表达模式进行分析。... 为探索细胞周期蛋白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基于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筛选得到一个假定细胞周期蛋白编码基因fvccnl,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基本性质、分子进化、蛋白质比对与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vccnl基因全长1767 bp,含有5个外显子及4个内含子,CDS长度为1563 bp,编码蛋白含52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9099.95 Da,等电点为5.01。保守域与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Fvccnl蛋白具有Cyclin_N与CYCLIN两个保守结构域,均系典型的细胞周期蛋白保守域,属于细胞周期蛋白超家族成员;Fvccnl与子囊菌和动物的B类细胞周期蛋白进化关系较近,而与动物D类和子囊菌CLN型细胞周期蛋白关系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fvccnl在原基、菌柄和菌盖中的表达量分别是菌丝的3.2、9.1和4.2倍,在菌柄伸长部位的表达量是非伸长部位的11倍,推测fvccnl对金针菇子实体的发育,尤其是对菌柄的伸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 子实体发育 金针菇 菌柄伸长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旱稻联合固氮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
2
作者 胡应平 林冬梅 +4 位作者 胡弘正 吴颖 林佳丽 林占熺 刘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88,共9页
[目的]旱稻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对成熟期旱稻根系内生固氮菌进行筛选与鉴定,以获得对旱稻有较好促生作用的菌株。[方法]采用联合固氮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成熟期旱稻根系中分离出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固氮酶nifH基因和16S rRNA基因进... [目的]旱稻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对成熟期旱稻根系内生固氮菌进行筛选与鉴定,以获得对旱稻有较好促生作用的菌株。[方法]采用联合固氮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成熟期旱稻根系中分离出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固氮酶nifH基因和16S rRNA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生化指标测定和形态学鉴定;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产铁载体能力验证;以褐球固氮菌为阳性对照,利用ELISA测定试剂盒测定菌株分泌固氮酶活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采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生长素(IAA)含量,并研究其生长特征。将分离的固氮菌株以1%浓度(约8×10~7CFU/mL)浸泡旱稻谷种进行催芽,研究其促生效果。[结果]分离的菌株URR45为固氮菌,属于嗜温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32~50℃,最适pH为6.0~6.5,不耐盐。其分泌的固氮酶含量为220.15 U/L,ACC含量为898.69 ng/mL,生长素含量为14.91 mg/L,固氮酶含量和AC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褐球固氮菌。该菌株能够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等碳源,属于发酵型细菌,具有水解明胶、溶磷和产铁载体特性。该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后通过NCBI BLAST比对,鉴定为Herbaspirillum seropedicae,隶属于Pseudomonadota门、Betaproteobacteria纲、Burkholderiale目、Oxalobacteraceae科、Herbaspirillum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促生试验结果表明,在主根长度、侧根长度以及测根数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该菌株对旱稻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在农业上产上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联合固氮菌 菌株鉴定 固氮能力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区梨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3
作者 李悦清 尤帅 +3 位作者 张嘉坤 郑振山 林冬梅 程玉豆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28-35,共8页
目的明确京津冀产区梨农药残留问题,开展农药残留分析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对采自京津冀产区的187份梨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和分析,通过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借鉴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 目的明确京津冀产区梨农药残留问题,开展农药残留分析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对采自京津冀产区的187份梨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和分析,通过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借鉴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进行农药风险排序。结果187份梨样品中有19种农药检出,检出率为0.53%~64.71%;其中未登记农药有10种,无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的农药有5种,超标农药有3种;检出率在25%以上的农药有3种,分别是多菌灵、噻虫胺和噻虫嗪。检出的19种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0%~1.44%,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4%~9.96%。根据各农药的残留风险得分,农药残留风险较高的为克百威、敌敌畏、毒死蜱和吡虫啉。结论京津冀产区梨样品的农药残留合格率较高(97.86%),整体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远低于100%,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膳食摄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芝种质资源分析及其Antcin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4
作者 温叶艳 张引莲 +4 位作者 张煜隆 林紫璇 林冬梅 林兴生 李晶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收集牛樟芝种质资源并研究其Antcin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等作用,为开发乳腺癌治疗药物提供理论思路。本研究分别采用ISSR、ITS-RFLP和BOX-PCR技术对6株牛樟芝菌株进行种质资源分析,并开展牛樟芝Antcin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转... 收集牛樟芝种质资源并研究其Antcin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等作用,为开发乳腺癌治疗药物提供理论思路。本研究分别采用ISSR、ITS-RFLP和BOX-PCR技术对6株牛樟芝菌株进行种质资源分析,并开展牛樟芝Antcin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ISSR法和BOX-PCR技术能从条带的特异性对供试菌株进行分类;利用8条多态性ISSR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共获得812条多态性条带,其多态性条带比例达41%,表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与外源菌株(金福菇)相比遗传相似系数为0.34;6株供试菌株间具有不同程度亲缘关系,且在遗传相似系数0.48处可聚为3类;通过多种方式比较,AC002、AC003、AC004和AC005可聚为一类。5μmol·L^(-1)ATB+20μmol·L^(-1)ATH、10μmol·L^(-1)ATB、40μmol·L^(-1)LATH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无细胞毒性,ATB+H组在48 h时相对阴性处理癌细胞迁移降低48.2%(P<0.05),且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成球,从而抑制癌细胞在体内的成瘤,且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与阳性对照(TAM)无显著性差异(P>0.05)。牛樟芝ATB+ATH能为开发乳腺癌治疗药物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菌株鉴定 乳腺癌 Antcin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冬梅 李思婷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教材是外语教学中看得见的心脏,教材的选用不仅影响教师教学的开展,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了K大学215名202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综合教程2)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是外语教学中看得见的心脏,教材的选用不仅影响教师教学的开展,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了K大学215名202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综合教程2)教材使用情况,并探究教材评价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对《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综合教程2)非常满意,且认可其具有实用性,但应用性亟需加强;2)学生对课堂态度、认知策略的运用可以正向显著影响其对教材的态度。基于调查结果,建议使用《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综合教程2)教材的学生转变传统学习理念,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师积极打磨教材,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及加强认知策略讲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林银香 林冬梅 谢起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4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血透室2023年6~12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血透室2023年6~12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依从性、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升其护理依从性,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施肥对巨菌草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兴生 林辉 +3 位作者 林冬梅 罗海凌 胡应平 林占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5-1528,共4页
以巨菌草为试验草种,通过研究种植密度与施肥对其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明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大,巨菌草分蘖数、茎粗减小,株高、鲜草产量先升后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80cm&#... 以巨菌草为试验草种,通过研究种植密度与施肥对其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明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大,巨菌草分蘖数、茎粗减小,株高、鲜草产量先升后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株行距80cm×60cm(20 833丛·hm^(-2));以有机肥或废菌料作基肥,适宜施肥量为3 000kg·hm^(-2);在基肥基础上进行尿素或复合肥追肥,适宜追肥量为7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种植密度 施肥 农艺性状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旺达高原坡地水土流失的研究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应平 林占森 +5 位作者 林冬梅 林应兴 林兴生 罗晓芬 陈晓斌 林占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9-394,共6页
【目的】卢旺达属热带高原气候,境内多山,被称为"千丘之国",人口密度高,耕作土地少,长期以来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不合理和为获取燃料而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我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 【目的】卢旺达属热带高原气候,境内多山,被称为"千丘之国",人口密度高,耕作土地少,长期以来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不合理和为获取燃料而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我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把菌草作为解决这一难题治理水土流失列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设立3个不同模式的径流场试验。【结果】以"传统栽培农作物"模式为对照(CK),"等高线种植巨菌草"模式水流失率平均减少82.39%,土壤流失率平均减少96.26%以上;"等高线种植巨菌草活篱笆+梯田套种农作物"模式水流失率平均减少74.64%,土壤流失率平均减少90.4%以上。"等高线种植巨菌草"模式在有机质C,有效磷和钾含量方面比传统栽培模式更高,说明种植巨菌草具有改善土壤肥力的潜力。【结论】种植巨菌草,保持水土效果好,提高土壤肥力,产量高,利用菌草技术发展菌业和畜业,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卢旺达 水土保持 菌草技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草鹿角灵芝新菌株栽培特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兴生 林占熺 +3 位作者 林辉 林冬梅 罗海凌 胡应平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1-185,共5页
为拓展灵芝栽培原料和应用灵芝新菌株,采用菌草栽培灵芝及其蛋白质、氨基酸、多糖、三萜分析方法,对引进灵芝菌株南GL11进行鹿角灵芝栽培特性研究及营养和有效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南GL11与当地主栽培品种韩芝1号进行鹿角灵芝栽培时,... 为拓展灵芝栽培原料和应用灵芝新菌株,采用菌草栽培灵芝及其蛋白质、氨基酸、多糖、三萜分析方法,对引进灵芝菌株南GL11进行鹿角灵芝栽培特性研究及营养和有效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南GL11与当地主栽培品种韩芝1号进行鹿角灵芝栽培时,灵芝南GL11呈鹿角状,韩芝1号为念珠状,南GL11形状优于韩芝1号.菌草鹿角灵芝南GL11菌柄显著长于韩芝1号,比其长7.4%,菌柄直径略比韩芝1号粗,但无显著差异;鲜芝、干芝产量均显著高于韩芝1号,分别高40.9%、21.4%,其鲜干比分别为2.55、2.18;菌草栽培南GL11鹿角灵芝的多糖、总三萜含量分别比韩芝1号高28.57%、10.2%,差异显著;其粗蛋白与氨基酸含量略低于韩芝1号,但差异不显著,二者氨基酸组分相同,均检出十七种氨基酸,色氨酸则可能因酸分解未能检出.南GL11鹿角栽培时,形状好,产量高,有效活性成分高,具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灵芝 菌草 栽培特性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生境低温胁迫对留茬巨菌草再生特性的影响及再生能力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德伟 林辉 +2 位作者 罗海凌 林冬梅 林占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7-754,共8页
【目的】为留茬巨菌草在砒砂岩区以及我国中部适宜地区自然条件下的越冬储备、高产稳产、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留茬巨菌草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自然生境低温胁迫后的出苗时间、出苗率、成苗率、出苗力指数、植株高度、分蘖... 【目的】为留茬巨菌草在砒砂岩区以及我国中部适宜地区自然条件下的越冬储备、高产稳产、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留茬巨菌草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自然生境低温胁迫后的出苗时间、出苗率、成苗率、出苗力指数、植株高度、分蘖数量、分蘖能力、茎粗、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数量、地上部分含水量、鲜重、新根长度、新根数量、新根长度/株高的比值等再生特性,综合评价不同自然生境及其不同胁迫温度后留茬巨菌草的再生能力。【结果】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出苗时间增加,出苗率、成苗率、出苗力指数、植株高度、分蘖数量、分蘖能力、茎粗、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数量、地上部分含水量、鲜重、新根长度、新根数量等降低,新根长度/株高的比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自然生境再生能力强弱为:沟坝地>坡耕地;同一自然生境不同胁迫温度后再生能力强弱为:5℃>0℃>-5℃>-10℃>-15℃。【结论】为了确保其再生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建议在冬季温度不低于0℃(胁迫积温大于-12℃)、土壤具有一定保水能力的地区开展连茬多年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境 巨菌草 留茬 低温胁迫 再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物质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兴生 王泽辉 +4 位作者 马运龙 林占熺 林辉 林冬梅 罗海凌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38,共7页
为探明以鲜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银耳菌丝生长期G1(接种后12 d)、原基分化期G2(接种后24 d)和子实体生长期G3(接种后36 d)的物质转化特性,经主成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 为探明以鲜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银耳菌丝生长期G1(接种后12 d)、原基分化期G2(接种后24 d)和子实体生长期G3(接种后36 d)的物质转化特性,经主成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G2比G1、G3比G2、G3比G1分别有426、423和466种差异代谢物;G2与G1的糖类含量高于G3;G3比G 1的脂肪类、萜类等含量增加;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代谢通路匹配,差异途径为脂肪酸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及柠檬酸循环,G2与G1、G3与G2、G3与G1分别在不饱和脂肪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油酯代谢存在明显差异.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不同生长期物质转化及代谢物质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鲜菌草 工厂化栽培 物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可视化教学探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富龙 张爱华 +2 位作者 杨彬 林冬梅 任崇玉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文利用Matlab和LabVIEW软件,以语音信号、矩形脉冲信号及生理脉搏信号为处理对象,结合蓝牙技术对信号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全过程进行可视化教学探索。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对改变教师的教授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知识有着... 本文利用Matlab和LabVIEW软件,以语音信号、矩形脉冲信号及生理脉搏信号为处理对象,结合蓝牙技术对信号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全过程进行可视化教学探索。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对改变教师的教授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数字信号处理 教学研究 可视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子实体标志性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冬梅 罗虹建 +5 位作者 马昂 王赛贞 林树钱 杨宝学 林占熺 王联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 研究灵芝子实体标志性成分——多糖肽和灵芝酸,旨在研究制备活性物质工艺,建立专属性强的分析方法,为提升灵芝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截留不同分子量组分,再通过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标志性成分并验证其药... 目的 研究灵芝子实体标志性成分——多糖肽和灵芝酸,旨在研究制备活性物质工艺,建立专属性强的分析方法,为提升灵芝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截留不同分子量组分,再通过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标志性成分并验证其药理活性。结果 灵芝水提液通过膜分离技术和制备液相可同时得到灵芝多糖肽组分和灵芝酸单体,并作为衡量灵芝子实体质量的标准物质。药理实验表明,灵芝多糖肽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和灵芝酸具有抗炎活性。结论 用灵芝活性组分多糖肽和灵芝酸标识灵芝质量,为育种栽培、灵芝提取物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 标志性成分 生物活性 质量控制 多糖肽 灵芝酸
原文传递
杂质残留量对不同栽培方式下灵芝多糖肽定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冬梅 王联福 +4 位作者 罗虹建 杨宝学 林占熺 林树钱 王赛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8068-8074,共7页
目的依据国家标准样品定值要求,为提高标准样品纯度,降低杂质残留量,选择最佳栽培方式的灵芝子实体用于灵芝多糖肽(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peptide,GL-PPSQ_(2))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 目的依据国家标准样品定值要求,为提高标准样品纯度,降低杂质残留量,选择最佳栽培方式的灵芝子实体用于灵芝多糖肽(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peptide,GL-PPSQ_(2))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采用面积归一法对GL-PPSQ_(2)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卡尔费休库伦法(K-F)测定水分,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TG)测定灰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14种微量元素,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HS-GC)测量溶剂残留;质量平衡法对菌草层架(A)、菌草覆土(B)、苡仁壳层架(C)、短段木覆土(D)4组不同栽培方式所得GL-PPSQ_(2)进行定值。结果GL-PPSQ_(2)定值依次为:C(97.38%)>A(96.58%)>D(96.02%)>B(95.15%);得率分别为:B(0.29%)>D(0.18%)>A(0.15%)>C(0.07%);杂质残留量为:C(1.81%)<A(2.63%)<D(3.20%)<B(4.05%)。结论宜选择短段木覆土或菌草层架栽培灵芝子实体作为GL-PPSQ2标准样品制备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肽 杂质残留量 定值 栽培方式 质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暴力视角下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孟利敏 林栋美 +6 位作者 赖煜 黄思敏 应慧 赵燕丽 钟慧群 王欣 温艳萍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983-987,共5页
目的从医院暴力视角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5月对江西省赣州市某高校325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和医院暴力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12.14±19.5... 目的从医院暴力视角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5月对江西省赣州市某高校325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和医院暴力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12.14±19.52);对医院暴力认知态度在基本概念、应对知识和总体得分低于中位数的比例分别为42.20%,48.60%,47.40%;医院暴力认知态度与职业认同感评分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知晓医院暴力及医学生认知态度、年级进入方程(P<0.05)。结论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有年级、知晓医院暴力及其认知态度,建议将医院暴力教育逐步融于学校教育中,促进其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 医院 职业认同 医学生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苏德伟 林辉 +5 位作者 宋飞飞 薛志香 曹秀明 林冬梅 罗海凌 林占熺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2期62-70,共9页
以菌草栽培的15种食(药)用菌为试验材料,采用国际通用方法对其进行氨基酸组成测定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分析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的组成与占比情况。结果表明,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不同品种的氨基... 以菌草栽培的15种食(药)用菌为试验材料,采用国际通用方法对其进行氨基酸组成测定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分析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的组成与占比情况。结果表明,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不同品种的氨基酸含量介于7.52 g·100^(-1)g^(-1)~23.73 g·100^(-1)g^(-1)之间,必需氨基酸占比总氨基酸的30.58%~61.30%;蛋白质贴近度μ都在0.7以上,表明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是一类优质蛋白质食物,其中紫孢平菇、真姬菇、竹荪、灰树花都在0.8以上,质量最佳;15个食(药)用菌品种聚类分为5类,其中真姬菇、紫孢平菇、竹荪、灰树花营养价值最高,灵芝和紫芝药用价值最高;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品种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在特色风味产品开发及现代中医、中药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 食(药)用菌 氨基酸组成 营养价值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与STIC技术叠加高分辨血流成像诊断早孕期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冬梅 黄羽君 +4 位作者 谭莹 袁鲲 刘文芬 徐作峰 朱云晓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6期438-444,共7页
目的探讨经腹实时二维超声与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叠加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I)对未经选择人群中早孕期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9月我科行早孕期(孕11+0~13+6周)超声检查胎儿801例,应用经腹... 目的探讨经腹实时二维超声与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叠加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I)对未经选择人群中早孕期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9月我科行早孕期(孕11+0~13+6周)超声检查胎儿801例,应用经腹实时二维超声与STIC技术叠加HDFI对胎儿右侧锁骨下动脉(RSA)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及妊娠结局,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单独与联合使用对早孕期胎儿ARS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及随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5例胎儿,其中283例单胎,11例双胎。本研究共检出14例ARSA胎儿,包括12例单纯性ARSA,2例ARSA合并多发严重畸形。早孕期超声共检出12例,实时二维叠加HDFI方法检出11例,STIC联合HDFI方法检出8例,其中7例均能被两种方法检出,两种方法对早孕期ARSA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8.6%(实时二维超声叠加HDFI)、57.1%(STIC叠加H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方法联合后的诊断敏感度提高至85.7%,与实时二维超声叠加HDFI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与STIC叠加HDFI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两种方法的联合与单一方法的特异度(均为100%)、准确度(98%~99.3%)、阳性预测值(均为100%)及阴性预测值(98%~99.3%)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早孕期胎儿超声筛查时,经腹实时二维超声联合STIC技术叠加HDFI对ARSA的检出率较两者单独使用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时二维叠加HDFI技术较方便、易操作,STIC叠加HDFI技术可作为实时超声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高分辨率血流显像 右侧锁骨下动脉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胎儿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冬梅 杨隆 +2 位作者 陶治平 高得强 孙旭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5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导睡眠监测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61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和便携式睡眠监测进行诊断,记录比较不同监测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多导睡眠监测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61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和便携式睡眠监测进行诊断,记录比较不同监测方法检查的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等指标,并统计两种睡眠监测方法诊断OSAS的检出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多导睡眠监测法监测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均低于便携式睡眠监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监测法诊断OSAS患者的总检出率为100.00%,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法诊断的总检出率(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导睡眠监测法对中度和轻度OSAS患者的检出率均为100.00%,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法的72.73%、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采用多导睡眠监测,能良好地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OSAS的检出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住院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孟利敏 张立力 +3 位作者 林栋美 邹琴娓 蒋楠茜 谢桂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817-821,838,共6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2017年12月,选择在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二个病区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选择一个病区为对照组,另一个病区为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2017年12月,选择在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二个病区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选择一个病区为对照组,另一个病区为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聚集解决模式进行干预。采用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Herth希望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测量。结果: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维度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希望水平的三个维度和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5,P<0.001)。结论:采用聚集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日常生活能力和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脑卒中 自我效能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技术对外援助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框架与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冬梅 郑金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农业技术对外援助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课题。在可持续发展、创新扩散和社会交换论的理论基础上对农业技术援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分析,狭义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性,而广义的可持续发展则包括经济、社会、科技和... 农业技术对外援助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课题。在可持续发展、创新扩散和社会交换论的理论基础上对农业技术援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分析,狭义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性,而广义的可持续发展则包括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四个维度以及援助国、受援国、实施机构三个利益相关者角度,据此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分析框架——复合金字塔模型",进而以卢旺达菌草技术援助项目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对外援助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