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综合医院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效果评价与分析
1
作者 岳思峰 陈晶玲 +3 位作者 李振军 刘田 陈崇德 陈红松 《医院管理论坛》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构建医院科室核心组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评价量表,了解制度执行情况,为个性化建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院186名科室核心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评价结果。结果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74,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 目的构建医院科室核心组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评价量表,了解制度执行情况,为个性化建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院186名科室核心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评价结果。结果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74,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5.430%,命名为科室自身建设、监督与评价、项目论证,党支部参与程度一般的科室的得分相对较低(p<0.05)。结论医院总体情况良好,党支部书记参与有利于科室“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建议加强党支部建设,完善制度规定,建立“督帮考”体系,推进科室更好落实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一大 决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Dependent Instability of Ga-Doped ZnO Thin Film Transistor Fabricated by Radio 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被引量:2
2
作者 HUANG Hai-Qin SUN Jian +5 位作者 liU Feng-Juan ZHAO Jian-Wei HU Zuo-Fu li zhen-jun ZHANG Xi-Qing WANG Yong-She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297-299,共3页
We report on the fabrication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doped ZnO thin film transistors(TFTs).Low Ga-doped(0.7wt%)ZnO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SiO_(2)/p−Si substrates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The GZO T... We report on the fabrication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doped ZnO thin film transistors(TFTs).Low Ga-doped(0.7wt%)ZnO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SiO_(2)/p−Si substrates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The GZO TFTs show a mobility of 1.76 cm2/V⋅s,an on/off ratio of 1.0×10^(6),and a threshold voltage of 35 V.The time−dependent instability of the TFT is studied.The VTH shifts negatively.In addition,the device shows a decrease of the on/off ratio,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off-current.The mechanisms of instability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TS FILM IN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维平 常雯茜 +2 位作者 刘卫义 李振军 毛建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566例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其中男296例,女270例;年龄(71.58±4.21)岁;颈椎手术195例,胸椎手术26例,腰椎手术345例。根据术后...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566例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其中男296例,女270例;年龄(71.58±4.21)岁;颈椎手术195例,胸椎手术26例,腰椎手术345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术后谵妄组41例与无谵妄组52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饮酒史、手术部位、术前焦虑、术中低血压次数、失血量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P<0.05的单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谵妄者4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0)、手术时间(P=0.039)、术前焦虑(P=0.001)、失血量(P=0.000)、阿片类药物使用史(P=0.003)、脑卒中病史(P=0.005)、术后C反应蛋白(P=0.000)、术后钠离子(P=0.000)在谵妄组与非谵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29,95%CI(0.569,0.932),P=0.012]、阿片类药物使用[OR=21.500,95%CI(1.334,346.508),P=0.031]、失血量[OR=0.932,95%CI(0.875,0.993),P=0.029]、术后C反应蛋白[OR=0.657,95%CI(0.485,0.890),P=0.007]、术前焦虑[OR=23.143,95%CI(1.859,288.090),P=0.015]、术后钠离子[OR=1.228,95%CI(1.032,1.461),P=0.020]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阿片类药物使用、失血量、术前焦虑、C反应蛋白升高、低钠血症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建 姜传学 +4 位作者 李振军 李庆士 朱井俊 李龙海 孙静静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35-40,共6页
目的探究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蛋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肾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早期DN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8例、B组31例、C组40例,... 目的探究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蛋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肾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早期DN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8例、B组31例、C组40例,3组均予降糖等糖尿病基础治疗,在血糖稳定后1周,A组予贝那普利口服,B组予3个疗程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贝那普利口服,C组予1个疗程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贝那普利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3个月后B、C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幅度均大于A组同时间点(P<0.01),B、C组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C组血肌酐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C组尿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C组血肌酐低于A组,血清白蛋白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尿素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间治疗后血肌酐、尿素、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1),但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但B、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P=0.572)。结论对早期DN患者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能更好控制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伤进程,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也可避免多疗程使用前列地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 前列地尔 贝那普利 尿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办公自动化的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静 陈晶玲 +1 位作者 李振军 苏茵 《医院管理论坛》 2018年第8期73-74,共2页
通过对某公立医院基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经济合同管理模式的描述,对比分析传统经济合同管理与信息化经济合同管理模式的区别,指出现有经济合同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为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办公自动化 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热源发热率辨识与热误差预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朕均 赵春雨 +1 位作者 闻邦椿 卢泽宸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5-1309,共5页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具有热源多且各热源发热率时变性强的特点.但以往研究对各热源发热率的时变性关注较小,因此很难实现丝杠温升和热误差的精确预测.本文将Monte Carlo(MC)模拟集成FEM方法捕获到进给系统各热源的发热率,进而确定了各热源...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具有热源多且各热源发热率时变性强的特点.但以往研究对各热源发热率的时变性关注较小,因此很难实现丝杠温升和热误差的精确预测.本文将Monte Carlo(MC)模拟集成FEM方法捕获到进给系统各热源的发热率,进而确定了各热源发热率占系统总发热率的比例--分配比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基于进给系统各热源的发热率分配比,提出利用进给系统伺服电机的力矩电流计算各热源发热率的方法.最后,基于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有限差分法,提出了丝杠温升和热误差的数值预测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预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 温度场 热传导 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管研究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振军 李驰 +1 位作者 冯进军 戴庆 《真空电子技术》 2021年第6期1-13,共13页
碳纳米管(CNTs)优异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在开发冷阴极X射线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电子发射方式和提高CNTs阴极发射电流的密度和稳定性可显著提升X射线源的时空分辨能力,且能大幅降低射线管的尺寸和功耗,在高端生物医... 碳纳米管(CNTs)优异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在开发冷阴极X射线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电子发射方式和提高CNTs阴极发射电流的密度和稳定性可显著提升X射线源的时空分辨能力,且能大幅降低射线管的尺寸和功耗,在高端生物医疗、无损检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但技术实现上仍存在CNTs阴极的可靠性、工作寿命和电流发射密度等瓶颈问题。因此,本文将从X射线产生原理出发,对比热阴极和冷阴极的电子发射原理,详细阐述CNTs冷阴极X射线管的技术优势;重点评述CNTs冷阴极电子发射性能与调控方法,电子束聚焦结构和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进展;介绍实际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冷阴极 X射线管 光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X射线管关键部件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扬 李振军 +3 位作者 李元勋 李驰 赵立业 戴庆 《真空电子技术》 2022年第4期36-42,共7页
利用CST粒子工作室软件设计仿真了一种高电子通过率冷阴极微焦点X射线管。重点分析X射线管阴极结构、栅网和聚焦极的结构与电压、阳极电压等关键因素对电子束聚焦束斑的影响,特别是设计了一种独特的阴极凹槽结构,使阴极电子束发射的散... 利用CST粒子工作室软件设计仿真了一种高电子通过率冷阴极微焦点X射线管。重点分析X射线管阴极结构、栅网和聚焦极的结构与电压、阳极电压等关键因素对电子束聚焦束斑的影响,特别是设计了一种独特的阴极凹槽结构,使阴极电子束发射的散角减小了21.84°,并使电子枪通过率从54.3%增加至74.59%。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碳纳米管X射线管在阳极电压为70kV时,电子通过率可达到75%,电子束焦点约为56μm,聚束比为5:1,可为冷阴极微焦点X射线管的设计和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X射线管 场致发射 CST仿真 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热应激肉鸡脂肪沉积与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振军 吴涵 杨烨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130-133,共4页
为阐明EGCG对热应激肉鸡脂肪沉积与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192只2周龄肉鸡分为4个组别:对照组为适宜温度组(28℃,TN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循环高温组(7:00到19:0035℃,19:00到7:0028℃,HS组),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 mg/k... 为阐明EGCG对热应激肉鸡脂肪沉积与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192只2周龄肉鸡分为4个组别:对照组为适宜温度组(28℃,TN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循环高温组(7:00到19:0035℃,19:00到7:0028℃,HS组),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 mg/kg EGCG(HS0组)、300 mg/kg EGCG(HS300组)、600 mg/kg EGCG(HS600组),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HS0组)肉鸡的末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肝脏的SOD、GSH-Px活性、Nrf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中MDA含量、LITAF、NF-κB、FAS、SREBP1 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肪沉积显著增加(P<0.05);而热应激肉鸡在饲料中添加EGCG后,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热应激组(HS0组)相比,添加EGCG(HS300和HS600)显著增加了肝脏SOD、GSH-Px、CAT活性以及Nrf2 mRNA表达水平(P<0.05),同时肝脏MAD含量、脂肪沉积以及LITAF、NF-κB、FAS、SREBP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改善生产性能。EGCG通过提高肝脏的抗氧化性能,缓解热应激对脂肪沉积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抗氧化性能 脂肪沉积 热应激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微量掺杂Sm_2Ce_2O_7固溶体制备及热物理性能
10
作者 赵永涛 刘喜艳 +5 位作者 张昊明 张红松 张冰 王新莉 李振军 李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611,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m2(Ce1-xHfx)2O7(x=0,0.025,0.05,0.075,0.1)固溶体,并对其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热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固溶体具有单一的萤石结构,其相对致密度均在90%以上。Hf掺杂增强了声子的散射程度,从...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m2(Ce1-xHfx)2O7(x=0,0.025,0.05,0.075,0.1)固溶体,并对其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热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固溶体具有单一的萤石结构,其相对致密度均在90%以上。Hf掺杂增强了声子的散射程度,从而使其热导率与Sm2Ce2O7相比明显降低。Hf较小的离子半径使得其热膨胀系数随HfO2掺杂量增加而降低,但仍然满足热障涂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原子掺杂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金纳米真空隧道结的超快电子发射研究
11
作者 刘海洋 宋轶环 +3 位作者 周圣涵 陈科 李振军 李驰 《真空电子技术》 2022年第6期36-42,共7页
超快脉冲激光激发的纳米真空器件能够同时实现高频率和低功耗,并且有望将电子器件响应时间推进至飞秒甚至阿秒量级,从而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是未来高频电子器件的重要技术路线。本文利用原子级平整的单晶金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 超快脉冲激光激发的纳米真空器件能够同时实现高频率和低功耗,并且有望将电子器件响应时间推进至飞秒甚至阿秒量级,从而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是未来高频电子器件的重要技术路线。本文利用原子级平整的单晶金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领结型(bowtie)纳米隧道结的新型电子隧穿器件。重点研究了器件静态和超快激光激发的电子发射性能,利用模拟计算研究了bowtie结构对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器件的光电子发射机制,实现了具有四次幂的高非线性多光子发射电流,有望实现新型超快纳米真空电子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隧穿器件 纳米真空隧道结 超快光激发 多光子发射 单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给系统滚珠轴承热特性分析
12
作者 李朕均 邵桂阳 +1 位作者 张皓轩 李爽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第9期28-31,共4页
为了研究数控机床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工作状态下热特性,精确计算滚珠轴承热源和轴连部分的温度场。建立轴承的准静态模型,考虑轴承的离心力、陀螺力矩等因素,利用牛顿-拉弗逊法求解,继而计算轴承系统的发热率。... 为了研究数控机床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工作状态下热特性,精确计算滚珠轴承热源和轴连部分的温度场。建立轴承的准静态模型,考虑轴承的离心力、陀螺力矩等因素,利用牛顿-拉弗逊法求解,继而计算轴承系统的发热率。根据数控机床轴承部件的结构特点,建立其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软件计算轴承系统的温度场,研究轴承部件内部发热特点,实现精确预测工作状态下进给系统滚珠轴承热特性。研究为机床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热误差建模和热动力学分析奠定有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滚珠轴承 有限元仿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与CEA和CA19-9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丽华 顾思萌 +3 位作者 叶丁 张宇平 李振军 应晓江 《预防医学》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方法纳入350例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病历资料,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 目的了解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方法纳入350例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病历资料,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NM分期与血清CEA、CA19-9的相关性。结果Ⅰ~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25.00%、36.69%、50.78%和66.67%,血清CA19-9阳性率分别2.94%、10.07%、17.97%和53.33%,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均随结直肠癌TNM分期进展呈升高趋势(P<0.05)。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CEA阳性(OR=1.790,95%CI:1.163~2.755)和CA19-9阳性(OR=3.476,95%CI:1.790~6.749)是结直肠癌临床分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EA和CA19-9指标阳性与结直肠癌TNM分期进展有关,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进展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TNM分期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回肠造口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病原菌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刚 李振军 +2 位作者 王奇 周森君 蒋华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 考察回肠造口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降低回肠造口术后并发伤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20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并接受回肠造口术患者24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 目的 考察回肠造口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降低回肠造口术后并发伤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20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并接受回肠造口术患者24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肠造口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44例患者中,33例患者发生术后伤口感染,感染率为13.52%,感染患者伤口脓液分离得到4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65.12%,革兰阳性菌13株占30.23%,真菌2株占4.6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OR=6.527,P=0.003),回纳间隔时间(OR=4.473,P=0.004)和手术时间(OR=4.865,P=0.027)是回肠造口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72岁、回纳间隔时间≥6个月、手术时间≥145 min是回肠造口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针对上述患者或情况加以关注,进行相应的医疗技术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 伤口感染 病原菌分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重要外来入侵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2023版)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莹 徐烨 +16 位作者 殷颖璇 李学荣 茅范贞 戴洋 李泓运 李超 马德龙 周若冰 韦晓慧 王晓旭 冀好强 岳玉娟 侯雪新 李明慧 李振军 蔡慧玲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6,144,共9页
目的研究制定外来有害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其入侵我国。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著、网络数据库和已公布名录,选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威胁农业和生态安全的外来媒介和病原生物,通过适生区预测和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评估其... 目的研究制定外来有害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其入侵我国。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著、网络数据库和已公布名录,选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威胁农业和生态安全的外来媒介和病原生物,通过适生区预测和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评估其入侵中国的风险,将可能发生入侵事件的候选物种纳入名录。结果304个物种(亚种、株)(为方便描述,以下统称种)被筛选纳入中国外来入侵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包括69种媒介生物和235种病原生物。其中,275个物种入侵可能性较大(47种媒介生物和228种病原生物)。结论此名录可作为防范外来媒介和病原生物入侵我国的预警名录,为相关部门制定防范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媒介生物 病原生物 名录
原文传递
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振军 应晓江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58-60,共3页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造口患者每年新增约10万例,累计肠造口患者已超过100万[1]。肠造口患者排便位置由原来的肛门移至腹部,排便位置改变,排便失去节制,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容易造成患者自卑和社交障碍等,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肠造口 生活质量 影响
原文传递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维平 常雯茜 +2 位作者 朱换平 李振军 鄢卫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88-93,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TSCI)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符合要求的T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基础处理措施。对照组,口服五味通栓口服液,10 mL/次,3次...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TSCI)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符合要求的T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基础处理措施。对照组,口服五味通栓口服液,10 mL/次,3次/d,连续服用12周;电针,1次/d,6次/周,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1剂/d,连续12周;电针措施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Ashworth量表(MAS)评分,脊髓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Ⅲ(SCIM-Ⅲ)评分,下肢关节活动度(ROM)和气虚血瘀证评分;记录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营养因子-3(NT-3),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评分、轻触觉评分和针刺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MBI和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VAS和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内收肌角和直腿抬高角均大于对照组(P<0.01),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CIM-Ⅲ量表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和活动能力3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累计发生率为34.09%,低于对照组的55.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9,P<0.05);观察组患者BDNF,NGF,VEGF,NT-3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TSCI可显著减轻脊髓损伤程度,促进了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独立能力,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缺血、缺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补阳还五汤 电针 康复效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脂质过氧化 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丁酸盐对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因子的调节 被引量:4
18
作者 车浩 应晓江 +1 位作者 李振军 陈明敏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丁酸盐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代谢产物,不仅为细胞提供能量,还能改变胞内某些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和甲基化水平,进而影响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信号传递。丁酸盐还可以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促进肠道黏液分泌和上皮屏障形成,降低致病菌及其代... 丁酸盐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代谢产物,不仅为细胞提供能量,还能改变胞内某些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和甲基化水平,进而影响相关基因表达和细胞信号传递。丁酸盐还可以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促进肠道黏液分泌和上皮屏障形成,降低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的影响。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其活化引起胞内链式反应,进而导致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促进其从细胞质转入细胞核,最终引起多种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和表达。此外,TLRs的表达还与一些炎症性疾病和肿瘤发生有关。本文旨在阐述丁酸盐对TLR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总结了在炎症和肿瘤条件下丁酸盐的产生与TLRs表达的关系及其两者相互作用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进而讨论了丁酸盐作为细菌代谢物在治疗相关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TOLL样受体 丁酸盐 微小核糖核酸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G蛋白耦联受体
原文传递
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对口腔微环境有益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郑宁伟 孙丽娜 +4 位作者 李振军 韩李超 范仕弘 车彦林 楼永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目的本研究从中国健康儿童口腔分离得到2株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研究其对口腔微生态环境有益作用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唾液链球菌K12作为标准益生菌株,具核梭杆菌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共聚集试验、挥发性硫化... 目的本研究从中国健康儿童口腔分离得到2株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研究其对口腔微生态环境有益作用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唾液链球菌K12作为标准益生菌株,具核梭杆菌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共聚集试验、挥发性硫化物抑制试验及FaDu细胞感染试验,评价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作为益生菌的潜能。结果共聚集试验中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的5 min共聚率分别为62.5%和76.8%,3 h共聚率分别为75.0%和83.4%。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均能抑制具核梭杆菌产生挥发性硫化物。FaDu细胞感染试验表明,唾液链球菌SB3或ICDC2与具核梭杆菌同时感染均能够显著降低IL-6水平(t=4.925,P=0.008;t=3.789,P=0.019)。唾液链球菌SB3能够显著升高IL-10水平(t=6.807,P=0.002),1 h预感染组IL-6水平降低较同时感染组更明显,2株菌均能够显著升高IL-10水平(t=14.540,P<0.001;t=22.030,P<0.001)。结论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具有对具核梭杆菌的抑菌能力,有望成为适合中国人口腔微环境的益生菌,应用于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 益生菌 具核梭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