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基线抽样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韩松 雷霞 +2 位作者 聂莉 罗文博 姜晓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9,36,共5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范围和程度,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内蒙古11个盟市的36个旗(县、市、区)进行棘球蚴病流行基线抽样调查与分析,各旗(县、市、区)调查约3200人,采用超声检测诊断人...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范围和程度,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内蒙古11个盟市的36个旗(县、市、区)进行棘球蚴病流行基线抽样调查与分析,各旗(县、市、区)调查约3200人,采用超声检测诊断人棘球蚴病患病情况并记录信息。在调查村养犬户随机采集犬的粪样(每户1条犬),采用ELISA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内脏剖检法检查家畜(羊)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22个旗(县、市、区)发现棘球蚴病患者,其中牧业区15个、半农半牧区5个、农业区2个。发现病例数最多旗县为西乌珠穆沁旗(16例,占21.6%),患病率介于0.10%~0.50%的旗(县、市、区)有6个,介于0.03%~0.10%的有16个。共调查115155人,共检出74例棘球蚴病患者,均为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11%(74/115155)。女性(患病率0.08%,51/60544)、30~59岁年龄段(占比60.81%,45/74)、牧民(占比55.41%,41/74)文化程度为小学(患病率0.10%,39/39237)和游牧人群(患病率0.29%,6/2097)人群是高风险人群。36个旗(县、市、区)采集犬粪17909份,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1.84%(330/17909)。26个旗(县、市、区)发现阳性犬粪,犬粪阳性率≥5.00%的有1个(新巴尔虎右旗11.75%),1.00%~5.00%的有18个,0.29%~1.00%的有8个。33个旗(县、市、区)共检查羊32100头,羊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46%。14个旗(县、市、区)发现棘球蚴患病羊,患病率介于0.10%~7.30%,患病率>1.00%的旗(县、市、区)有3个,均为牧业区。结论内蒙古棘球蚴病流行范围较广,整体流行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聚集分布特征,应加强重点地域和人群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流行 基线 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
原文传递
内蒙古2015—2023年棘球蚴病病例特征分析
2
作者 罗文博 雷霞 +4 位作者 韩松 张宇耕 燕鸽 跃华 姜晓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为了解内蒙古2015—2023年棘球蚴病变化趋势,收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2023年内蒙古棘球蚴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3年内蒙古12个市(盟)累计报告棘球蚴... 为了解内蒙古2015—2023年棘球蚴病变化趋势,收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2023年内蒙古棘球蚴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3年内蒙古12个市(盟)累计报告棘球蚴病病例500例。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18年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04例(占21.0%),从2021年起报告病例数明显减少。地区分布中,锡林郭勒盟(202例,占40.4%)、赤峰市(144例,占28.8%)、呼伦贝尔市(52例,占10.4%)的报告病例数排前3位。男性病例255例,女性245例,男女性别比为1∶0.96。病例职业以牧民(151例,占30.0%)、农民(145例,占29.0%)、家务及待业人员(104例,占21.0%)为主。病例年龄5~97岁,主要集中在30~69岁年龄段,其中50~5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为127例(占25.4%),其次为40~49岁年龄段(116例,占23.2%)。2015—2023年,内蒙古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于2018年达到高峰,2021年快速下降,棘球蚴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继续加强传染源管理、人群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病例特征 内蒙古
原文传递
基于用户最佳聚合模式的智能楼宇电能共享调度策略
3
作者 张宸 沈玉兰 +3 位作者 周竞 雷霞 杨宁 刘玲玲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针对拥有光伏装置的产消一体化智能楼宇,其多数时段处于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存在“余电上网,缺电购买”等对电网依赖性较大的问题。为提升新能源的就地消纳率,降低用户用电成本,考虑不同用户用电行为的互补性,提出一种基于楼宇用户最佳聚... 针对拥有光伏装置的产消一体化智能楼宇,其多数时段处于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存在“余电上网,缺电购买”等对电网依赖性较大的问题。为提升新能源的就地消纳率,降低用户用电成本,考虑不同用户用电行为的互补性,提出一种基于楼宇用户最佳聚合模式的电能共享调度策略。首先,建立了以非均衡蛛网定价模型驱动基于全景理论能量函数的聚合模型,寻求用户间电能共享效果最佳的聚合组合,以供需匹配度设置组合内部电能共享的套餐价格。接着,计及发电装置出力以及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利用弱鲁棒优化理论求解所得聚合组合内部电能共享调度策略,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楼宇 非均衡蛛网 全景理论 电能共享 弱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阴囊疝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郝智勇 雷霞 +1 位作者 张国锋 李锋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阴囊疝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吕梁市人民医院的219例男性阴囊疝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阴囊疝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吕梁市人民医院的219例男性阴囊疝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APP后血清肿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完成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能力。结果所选219例患者中,有57例(26.0%)患者发生了血清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大于5年、手术时间大于90 min、疝囊长度大于6.0 cm、疝囊的处理方式、疝囊颈肩部是否有瘢痕是TAPP治疗阴囊疝术后发生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疝囊处理方式、疝囊长度大于6.0 cm为TAPP后血清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 0.671~0.820)。结论疝囊处理方式、疝囊长度大于6.0 cm为TAPP后血清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两项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TAPP术后血清肿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疝修补术 血清肿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对比学习的改进SSD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焱 原子昊 +3 位作者 涂晓光 刘建华 雷霞 王文敬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8-555,共8页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图像的目标检测过程中存在物体视角的多样性、目标本身形变、检测物体受遮挡、光照性以及小目标检测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比学习思想引入到SSD(Single Shot MutiBox Detectior)目标检测...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图像的目标检测过程中存在物体视角的多样性、目标本身形变、检测物体受遮挡、光照性以及小目标检测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比学习思想引入到SSD(Single Shot MutiBox Detectior)目标检测网络中,对原有的SSD算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采用图像截块的方式随机截取样本图片中的目标图片与背景图片,将目标图像块与背景图像块输入到对比学习网络中提取图片特征进行对比损失计算。随后,使用监督学习的方法对SSD网络进行训练,将对比损失传入到SSD网络中与SSD损失值加权求和反馈给SSD网络,进行网络参数的优化。由于在目标检测网络中加入了对比学习的思想,提高了背景和目标在特征空间中的区分度。因此所提出的算法能显著提高SSD网络对于目标检测的精度,并在可见光和热红外图像中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检测效果。在PASCAL VOC2012数据集实验中,AP50值提升了0.3%,在LLVIP数据集实验中,AP50值提升了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SSD 目标检测 对比学习 红外热成像 图像截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视角下超大城市交通结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鹦 彭文敏 +1 位作者 雷霞 陈蛇 《城市公共交通》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超大城市大规模人口承载,催生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致交通供需不平衡,造成道路拥堵并引发高碳排放,需要以“双碳”目标重新审视城市交通发展,以更加合理的出行结构促进交通环境改善。本文遵循物质不灭自然逻辑,探究交通运输行为的碳排... 超大城市大规模人口承载,催生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致交通供需不平衡,造成道路拥堵并引发高碳排放,需要以“双碳”目标重新审视城市交通发展,以更加合理的出行结构促进交通环境改善。本文遵循物质不灭自然逻辑,探究交通运输行为的碳排放时空转移内在机理,运用波及效应分析法从“用前、用中、用后”三阶段对交通运输碳排放进行识别,在碳排放标准煤系数折算法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进行分类比较,给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分类测度方法与思路,以不便指数和成都实例论证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是未来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聚焦交通结构优化给出五项助力交通减碳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排放 交通结构 网约巡游公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对比特性学习和图像多尺度退化增强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7
作者 王宇 何志 +5 位作者 康朋新 涂晓光 周超 刘建华 雷霞 王文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750,共14页
针对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目标图像尺寸小、目标特征信息模糊、目标和背景难区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对比特性学习和图像多尺度退化增强的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将对比学习模型的输入图像进行多尺度退化增强,增强算法对小目标的捕获感知... 针对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目标图像尺寸小、目标特征信息模糊、目标和背景难区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对比特性学习和图像多尺度退化增强的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将对比学习模型的输入图像进行多尺度退化增强,增强算法对小目标的捕获感知;其次,在空间域和频率域同时进行对比学习表征,以学习更具鉴别性的目标识别特征,增强模型对目标与背景的区分能力,从而提高小目标检测的效果.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消融实验,并对比分析了与其他先进算法的检测性能优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MS COCO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mAP相较基线算法提升3.6个百分点,小目标平均精度均值mAP_(S)相较主流先进算法提升7.7个百分点;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所提方法平均精度均值mAP较基线算法提升2.4个百分点,所提方法综合性能优于基线算法与其他主流先进算法.可视化检测效果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小目标检测上的漏检、误检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对比学习 双流网络 图像退化 图像增强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和阿尔兹海默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8
作者 薛慧 徐艳明 +5 位作者 姜晶 孟雪彤 刘书萌 周倩 雷霞 张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4-1375,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T2DM)和阿尔兹海默症(AD)“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SymMap等数据库检索和筛选补阳还五汤中7味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并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对活性成分进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T2DM)和阿尔兹海默症(AD)“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SymMap等数据库检索和筛选补阳还五汤中7味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并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通过OMIM、DrugBank、GeneCards及Disgenet数据库收集T2DM和AD疾病相关靶点。对疾病相关靶点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获得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T2DM和AD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借助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出的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94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可作用于342个蛋白靶点,与3140个AD疾病相关靶点和1708个T2DM疾病相关靶点比对后,得到100个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参与MAPK级联调控、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对脂质的反应、调节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MAPK、PI3K/Akt、FoxO、AGE/RAGE、胰岛素抵抗、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通路。PPI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MAPK8、MAPK14、GSK3B、PPARG等10个核心靶点,以及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儿茶素等10个核心活性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上述成分与靶点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芍药苷、儿茶素等核心成分,作用于PPARG、GSK3B等关键靶点,参与调控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异病同治”T2DM和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2型糖尿病 阿尔兹海默症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知母-黄柏对D-gal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异常自噬的影响
9
作者 刘宇欣 王雅梦 +6 位作者 成思敏 朱紫悦 金美玲 赵德萍 徐红丹 雷霞 张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59-1467,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海马内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知母-黄柏药对(AP)改善D-半乳糖(D-gal)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AP组,自噬诱导剂依维莫司(RAD001)组,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 目的:通过观察海马内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知母-黄柏药对(AP)改善D-半乳糖(D-gal)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75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AP组,自噬诱导剂依维莫司(RAD001)组,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注射0.125 g·kg^(-1)·d^(-1)的D-gal以复制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通过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认知功能障碍情况,HE染色及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状态以及尼氏小体数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中LC3及P62阳性细胞数量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海马中与自噬相关蛋白ULK1、LC3、Beclin-1、P62等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中ULK1、Beclin-1、P62等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和尼氏体出现严重丢失,且排列紊乱;海马内ULK1、LC3、Beclin-1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P<0.01,P<0.05),P62蛋白及基因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吡拉西坦组、AP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神经元、尼氏体丢失现象减少;海马内ULK1、LC3、Beclin-1蛋白及基因表达下降(P<0.01),P62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P<0.01)。RAD001组显示AP给药后可部分逆转细胞过度自噬现象。结论:AP可以改善D-gal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区细胞过度自噬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黄柏药对(AP) D-gal模型 认知功能障碍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杨萌 薛傲 +5 位作者 李雪 赵红梅 任毅帆 雷霞 张亚峰 张宁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采用CCK-8法筛选造模药物LPS及干预药物芹菜素的最佳作用浓度,筛选得到LPS、芹菜素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2&...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采用CCK-8法筛选造模药物LPS及干预药物芹菜素的最佳作用浓度,筛选得到LPS、芹菜素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2µg/mL、0.25µmol/L。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芹菜素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加入0.25µmol/L的LPS培养,芹菜素组以2µg/mL的LPS干预24 h后,再加入0.25µmol/L芹菜素培养。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采用UPLC-Q-TOF-MS/MS分析并筛选各组细胞差异代谢产物,对差异代谢产物进行MetPA分析,获取其潜在的代谢途径。结果细胞凋亡率及TNF-α、IL-1β蛋白表达模型组>芹菜素>对照组(P均<0.01)。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谷氨酸、琥珀酸、柠檬酸、左旋肉碱等16个差异代谢产物,共涉及亚油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谷胱甘肽代谢等28条代谢途径。结论芹菜素对LPS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内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海马神经元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代谢组学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学习的标准rPPG信号生成
11
作者 涂晓光 胡哲昊 +5 位作者 胡俊强 刘建华 雷霞 刘宇昂 王宇 冯子亮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8-1094,共7页
为了提高生成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信号的波形规律性,降低心率计算难度,提出了一种标准化rPPG的信号生成方法。将人脸视频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器中,生成器通过有标签数据进行监督训练,预测... 为了提高生成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信号的波形规律性,降低心率计算难度,提出了一种标准化rPPG的信号生成方法。将人脸视频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器中,生成器通过有标签数据进行监督训练,预测得到人脸视频中蕴含的rPPG信号。为了进一步优化生成器的预测结果,使用数学建模方法生成标准的rPPG信号,并将其与生成器预测的信号同时输入至判别器中进行对抗学习,不断优化生成器参数,使得生成器能够学习标准信号的波形分布。这样,生成器预测的信号波形在形态上更接近于真实rPPG信号的波形分布,从而有利于后续心率计算。在不同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且拥有更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心率测量 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生成式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协同执法何以可能——基于认知—行动—结果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振超 雷霞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6,共16页
如何让基层综合执法真正有效运转起来,是国家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央政府将基层综合执法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部署中,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的政治信号不断凸显。多跨协同执法是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之举... 如何让基层综合执法真正有效运转起来,是国家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央政府将基层综合执法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部署中,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的政治信号不断凸显。多跨协同执法是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之举,实践表征为跨组织、跨时域、跨场景的协同执法。多跨协同执法是一个从内在认知到外在行动的过程,政治势能是影响基层综合执法多跨协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政治要素。在基层治理场域中,党委、政府通过凝聚共识、调适结构、重塑结果等环节释放政治信号和政治能量,借助价值性政治势能和结构性政治势能优势促进多跨协同执法的实现,并在一元化政治势能基础上构建立体交互协同网络,从而提升整体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综合执法 多跨协同 政治势能 基层治理 条块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9-3p mediates memory decline by targeting MKP-1 to reduce surface GluA1- containing AMPA receptor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被引量:1
13
作者 Man Luo Yayan Pang +10 位作者 Junjie Li Lilin Yi Bin Wu Qiuyun Tian Yan He Maoju Wang lei xia Guiqiong He Weihong Song Yehong Du Zhifang Do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35-652,共18页
Alzheimer ’s disease(AD)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 1(MKP-1) plays a neuroprotective role in AD.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s ... Alzheimer ’s disease(AD)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 1(MKP-1) plays a neuroprotective role in AD.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s of MKP-1 on AD have not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MicroRNAs(mi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thereby repressing mRNA translation.Here,we reported that the microRNA-429-3p(miR-429-3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brain of APP23/PS45 AD model mice and N2AAPPAD model cells.We further found that miR-429-3p could downregulate MKP-1 expression by directly binding to its 3’-untranslated region(3’ UTR).Inhibition of miR-429-3p by its antagomir(A-miR-429) restored the expression of MKP-1 to a control level and consequently reduced the amyloidogenic processing of APP and Aβ accumulation.More importantly,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A-miR-429 successfully ameliorated the deficits of hippocampal CA1 long-term potentiation an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AD model mice by suppressing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mediated GluAl hyperphosphorylation at Ser831 site,thereby increasing the surface expression of GluAl-containing 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s(AMPARs).Together,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hibiting miR-429-3p to upregulate MKP-1 effectively improves cognitive and synaptic functions in AD model mice,suggesting that miR-429/MKP-1 pathway may be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MKP-1 miR-429-3p AMPAreceptor Learning and memory Long-term potentiation
原文传递
D-半乳糖诱导脑老化模型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紫悦 金美玲 +5 位作者 许翔月 刘晴 朱嘉雪 付明军 雷霞 张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10,117,共8页
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作为正常的生理物质,过量摄入能在体内外引发类似自然脑衰老的过程,故在国内外被广泛用来诱导脑老化模型。D-半乳糖诱发的脑衰模型耗时短、成本低、效果明显,但其诱导机制复杂多样,各机制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作为正常的生理物质,过量摄入能在体内外引发类似自然脑衰老的过程,故在国内外被广泛用来诱导脑老化模型。D-半乳糖诱发的脑衰模型耗时短、成本低、效果明显,但其诱导机制复杂多样,各机制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导致目前该模型的实际运用存在局限性。本文就D-半乳糖的体内代谢和诱导脑老化的各种机制,以及机制间的联系作一综述,旨在为该模型的运用发展和脑衰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老化 D-半乳糖 模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肠道菌群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艺丹 方坚 +5 位作者 张志强 陈莉 张世安 夏磊 阮梅 李东良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285-293,共9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拟行择期TIPS治疗的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拟行择期TIPS治疗的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周采集患者的血液及粪便标本。对照组采集1次血液标本及粪标本。应用16S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AC)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上述观察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差异。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整体分析,并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TIPS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P<0.001)。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有益菌减少,潜在致病菌增加。但TIPS治疗12周后,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得到改善,有益菌增加,潜在致病菌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各时间点血浆DLAC水平升高。与病例组术后12周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DAO水平均升高;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LPS[(0.69±0.14)比(0.60±0.21)pg/mL]升高,术后12周LPS[(0.55±0.12)比(0.60±0.21)pg/m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受损。TIPS降低门静脉压力,远期可改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 肠道菌群 肝脏 干细胞
原文传递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generalized nonlinear strength theory for geomaterials
16
作者 Shunchuan Wu Jiaxin Wang +3 位作者 Shihuai Zhang Shigui Huang lei xia Qianping 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767-1787,共21页
Strength theory is the basic theory for calculating and designing the strength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 civil,hydraulic,mechanical,aerospace,military,and other engineering disciplines.Therefore,the comprehensive st... Strength theory is the basic theory for calculating and designing the strength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 civil,hydraulic,mechanical,aerospace,military,and other engineering disciplines.Therefore,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generalized nonlinear strength theory(GNST)of geomaterials has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rock strength.This paper reviews the GNST of geomaterials to demonstrat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nonlinea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geomaterials under complex stress paths.First,it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NST(classical and empirical criteria).Then,the latest research the authors conducte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on the GNST is introduced,and a generalized three-dimensional(3D)nonlinear Hoek‒Brown(HB)criterion(NGHB criterion)is propose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This criterion can be degenerated into the existing three modified HB criteria and has a better prediction performance.The strength prediction errors for six rocks and two in-situ rock masses are 2.0724%-3.5091%and 1.0144%-3.2321%,respectively.Finally,the development and outlook of the GNST are expounded,and a new topic about the building strength index of rock mass and determining the strength of in-situ engineering rock mass is proposed.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GNST provides theoretical traceability and optimization for constructing in-situ engineering rock mass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rock mass strength strength theory failure criterion Hoek-Brown criterion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deviatoric plane smoothness and conv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ring reservoir computing:Implementation via double stochastic nanowire networks
17
作者 唐健峰 夏磊 +3 位作者 李广隶 付军 段书凯 王丽丹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72-582,共11页
Neuromorphic computing,inspired by the human brain,uses memristor devices for complex tasks.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self-organizing random nanowires can implement neuromor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enabling data ana... Neuromorphic computing,inspired by the human brain,uses memristor devices for complex tasks.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self-organizing random nanowires can implement neuromor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enabling data analysis.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based on these nanowire networks,with an improved conductance variation profile.We suggest using these networks for tempo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ia a reservoir computing scheme and propose an efficient data encoding method using voltage pulses.The nanowire network layer generates dynamic behaviors for pulse voltages,allowing time series prediction analysis.Our experiment uses a double stochastic nanowire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processing multiple input signals,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reservoir computing in terms of fewer nodes,enriched dynamics and improved prediction accuracy.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high accuracy of this architecture on multiple real-time series datasets,making neuromorphic nanowire networks promising for physical implementation of reservoir compu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layer stochastic(DS)nanowire network architecture neuromorphic computation nanowire network reservoir computing time series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for phase signal demodulation in fber-optic hydrophones
18
作者 Zhiqiang LIU lei xia +3 位作者 Qiangfeng LYU Bin WU Ronghua HUAN Zhilong HUA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3期515-528,共14页
In the realm of acoustic signal detection,the identification of weak signals,particularly in the presence of negative signal-to-noise ratios,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This challenge is further heightened when sign... In the realm of acoustic signal detection,the identification of weak signals,particularly in the presence of negative signal-to-noise ratios,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This challenge is further heightened when signals are acquired through fiber-optic hydrophones,as these signals often lack physical significance and resist clear systematic modeling.Conven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e.g.,low-pass filter(LPF),requir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 signal bandwidth for noise reduction,and may introduce undesirable time lags.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nnovative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with dual Kalman filters for the demodulation of phase signals with noises in fiber-optic hydrophones.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establish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the feedback control,aiming to achieve a balance with the input phase signal.The dual Kalman filters are instrumental in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signal noise,observation noise,and control execution noise,thereby enabling precise estimation for the input phase signals.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examples,showcasing the restoration of low-noise signals,negative signal-to-noise ratio signals,and multi-frequency signals.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technical advancement of high-performance devices,including fiber-optic hydrophones and phase-locked amplif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fiber-optic hydrophone acoustic signal detection phase sig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延量子点及其在光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雷霞 翟亮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9,共10页
通过分子束外延制备而成的Ⅲ-Ⅴ族半导体量子点具有发光快、亮度高、单光子纯度好、不可区分度强等特点,是构建包括单光子源、纠缠光子源等在内的确定性量子光源的理想载体。量子点是嵌于半导体中的纳米结构,其纳米尺度加之半导体特性... 通过分子束外延制备而成的Ⅲ-Ⅴ族半导体量子点具有发光快、亮度高、单光子纯度好、不可区分度强等特点,是构建包括单光子源、纠缠光子源等在内的确定性量子光源的理想载体。量子点是嵌于半导体中的纳米结构,其纳米尺度加之半导体特性使其能够利用现今成熟的微纳工艺完成微纳光子学结构的制备加工,实现量子点在量子光子学应用的多种功能。量子点还可束缚单个电子或空穴形成固态量子比特,固态量子比特可短暂存储飞行的光子比特所携带的量子信息,形成量子网络中的节点。量子点因此可以作为量子光源与光量子器件在光量子信息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量子点技术的飞速发展,突破性的成果不断涌现,该文聚焦量子点领域的发展前沿,从量子点的生长、测试技术出发,讨论基于量子点的量子光源、自旋比特的基本技术方法,突出强调近期实现的重要突破,结合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的发展要求展望量子点在光量子信息应用中的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Ⅲ-Ⅴ族半导体 量子光源 光量子信息 自旋比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组织中miR-203a-3p及CBX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陈小兰 雷霞 皮发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2958-2964,共7页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组织中微小RNA(miR)-203a-3p及染色体结合蛋白8(CBX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与肌瘤旁组织miR-20...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组织中微小RNA(miR)-203a-3p及染色体结合蛋白8(CBX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与肌瘤旁组织miR-203a-3p、CBX8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BX8蛋白表达。以子宫肌瘤组织中miR-203a-3p表达的中位数为界,将子宫肌瘤患者分为miR-203a-3p低表达组和miR-203a-3p高表达组。以子宫肌瘤组织中CBX8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的评分为界,将子宫肌瘤患者分为CBX8蛋白阴性表达组和阳性表达组。在Targetscan数据库中进行miR-203a-3p、CBX8靶向关系查询。对112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进行2年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子宫肌瘤组织miR-203a-3p表达水平与CBX8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miR-203a-3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肌瘤旁组织,CBX8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肌瘤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X8蛋白阳性率(45.54%,51/112)明显高于肌瘤旁组织(21.43%,24/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3,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织中miR-203a-3p表达水平与CBX8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62,P<0.05)。Targetscan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miR-203a-3p与CBX8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miR-203a-3p低表达组、高表达组均纳入56例患者。miR-203a-3p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肿瘤最大径、肌瘤数目、生殖道炎、月经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X8蛋白阴性表达组纳入61例患者,阳性表达组纳入51例患者。CBX8蛋白阴性表达组、阳性表达组肿瘤最大径、肌瘤数目、生殖道炎、月经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患者随访率为100%,术后复发组纳入41例患者,未复发组纳入71例患者,复发率为36.61%。两组肌瘤最大径、肌瘤数目、生殖道炎、月经紊乱情况及CBX8 mRNA、miR-203a-3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瘤最大径≥3 cm、肌瘤数目多发、CBX8 mRNA表达水平升高、有生殖道炎、有月经紊乱为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miR-203a-3p表达水平升高为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子宫肌瘤组织中miR-203a-3p表达水平降低,CBX8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子宫肌瘤诊断以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微小RNA-203a-3p 染色体结合蛋白8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