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囊Paget病伴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CT显像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刘长青 孔凡华 王晓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67,共2页
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外阴部位,全身其他部位也可发病,可出现远处转移。我们报道了1例老年男性阴囊Paget病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18)F-FDG PET/CT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外阴部位,全身其他部位也可发病,可出现远处转移。我们报道了1例老年男性阴囊Paget病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18)F-FDG PET/CT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病例男,74岁,阴囊坠胀不适1月,伴阴囊进行性增大、疼痛。查体:阴囊及阴茎发红、肿痛,诊断为阴囊湿疹,给予外用乳膏治疗,症状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腺外 淋巴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解析五粮液系列白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差异
2
作者 孔凡华 李菁菁 +5 位作者 郑佳 厉妲 白沙沙 卢彦坪 周琪乐 崔亚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203-208,共6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解析五粮液系列白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差异。方法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五粮液、五粮醇、五粮春、五粮特曲和五粮头曲5个系列白酒中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差异。结果5个系列白酒中共检出900种化合物,其中胺...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解析五粮液系列白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差异。方法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五粮液、五粮醇、五粮春、五粮特曲和五粮头曲5个系列白酒中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差异。结果5个系列白酒中共检出900种化合物,其中胺类26种、醇类86种、芳烃类51种、酚类18种、含氮化合物类11种、含硫化合物类11种、卤代烃类3种、醚类4种、醛类47种、酸类28种、萜类143种、烃类78种、酮类79种、杂环化合物139种、酯类172种、其他类4种。不同五粮液白酒检出化合物的数量和组成存在差别,五粮液中差异显著化合物数目显著高于五粮醇、五粮春、五粮特曲和五粮头曲。结论不同五粮液系列白酒中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是反映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白酒特征成分的分析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为科学区分五粮液系列白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粮液 白酒 挥发性组分 非靶向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3
作者 孙千惠 孔凡华 +2 位作者 李倩倩 王政江 李秀凤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对发生于鼻腔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进行总结,以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通过报道1例69岁老年男性,因鼻咽后壁新生物就诊,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于鼻腔的SFT,同时结合既往文献资料,... 目的对发生于鼻腔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进行总结,以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通过报道1例69岁老年男性,因鼻咽后壁新生物就诊,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于鼻腔的SFT,同时结合既往文献资料,以期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结果SFT是一种间叶源性的软组织肿瘤,发生于鼻腔和鼻窦的SFT,占所有鼻窦肿瘤<0.1%。结论鼻腔是SFT的罕见发生部位,病理检查是其诊断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鼻腔 NAB2-STAT6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
4
作者 孔凡华 赵玥 +7 位作者 贾瑞勤 姚雨杉 杨彦荣 白沙沙 徐佳佳 刘梦兰 李菁菁 周琪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313-320,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绿宝石甜瓜、黑米和菠菜中叶绿素的提取条件进行选择,确定提取叶绿素最优条件为甲醇溶液超声提取2 min。色谱条件为C...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绿宝石甜瓜、黑米和菠菜中叶绿素的提取条件进行选择,确定提取叶绿素最优条件为甲醇溶液超声提取2 min。色谱条件为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甲醇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叶绿素a吸收波长是665 nm,叶绿素b吸收波长是468 nm。结果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0.50~2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宝石甜瓜、黑米、菠菜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均在90.0%~110.0%之间,表明方法精密度好,添加回收率高。结论试验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以准确定量食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叶绿素A 叶绿素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骨骼健康及牛奶中钙的特点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美玲 白沙沙 +5 位作者 孔凡华 姚雨杉 项鹏宇 杨智浩 孟掉琴 崔亚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2期16-23,共8页
目的: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阶段,钙的摄入对骨骼峰量值有直接影响。全面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钙摄入情况,为儿童青少年牛奶的日常摄入和膳食推荐量的消费提供科学证据。方法:从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 目的: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阶段,钙的摄入对骨骼峰量值有直接影响。全面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钙摄入情况,为儿童青少年牛奶的日常摄入和膳食推荐量的消费提供科学证据。方法:从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归纳钙对儿童青少年骨骼健康的作用和牛奶中钙的特点。结果:系统综述了牛奶中钙对儿童青少年骨骼健康的作用、钙的存在形式与结构特点及牛奶中促进钙吸收的成分。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钙的摄入严重不足,牛奶中充足的钙和多种促进钙吸收利用的组分对骨骼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健康 牛奶 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荣荣 白沙沙 +7 位作者 徐佳佳 孔凡华 郑晓玮 顾海华 吕品鑫 赵玥 李东 崔亚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1-315,321,共6页
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对不同种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来源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和总蛋白存在一定差异。羊乳中乳清蛋白平均值为0.385 mg... 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对不同种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来源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和总蛋白存在一定差异。羊乳中乳清蛋白平均值为0.385 mg/100 g,低于牛乳和牦牛乳;羊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最高,均值为4.43 mg/100 g,最大值9.90 mg/100 g,是优质的乳铁蛋白来源;牦牛乳总蛋白含量(均值3.61%),明显高于牛乳(均值3.22%)和羊乳(均值2.89%);牛奶中乳清蛋白量在三类乳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羊乳 牦牛乳 Α-乳白蛋白 Β-乳球蛋白 乳铁蛋白 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种类水果中的花青素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白沙沙 吕品鑫 +5 位作者 顾海华 乔子纯 孔凡华 唐洪涛 崔亚娟 李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3期45-49,共5页
建立了水果中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素和锦葵色素等6种花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利用本方法测定了10种水果中6种花青素含量,结果... 建立了水果中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素和锦葵色素等6种花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利用本方法测定了10种水果中6种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强酸溶液提取并水解得到花青素的处理方式稳定好、精密度高、回收率好,液相条件分离效果好,定量准确度高。10种水果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水果中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花青素总量高的水果中6种花青素单体的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种类水果中优势花青素单体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花青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尹丹丹 张云香 +4 位作者 韩桂燕 李秀凤 孔凡华 马昊 高建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SAN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病变呈多个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中央为裂隙样及不规则的富含红细胞...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SAN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病变呈多个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中央为裂隙样及不规则的富含红细胞的血管样腔隙,边缘间质内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vimentin弥漫(+),血管瘤样结节CD31和CD34(+),CD8(-);多结节CD235α及CD 61(+);结节中靶环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及卵圆形细胞SMA、actin、CD 68、S-100、lysozyme、EMA及CD1α不同程度(+);CK-pan、ALK、CD21、CD23均(-)。随访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SANT是一种罕见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改变的良性病变,确诊需依据其特征性的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脾切除术可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病理特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酸菜化学成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韩宏娇 丛敏 +5 位作者 李欣蔚 孔繁华 李玮轩 梁肖娜 曹雪妍 岳喜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3,共6页
为探究东北地区自然发酵酸菜不同发酵时间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本文以纯培养法追踪微生物数量变化,同时监测发酵体系中化学成分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pH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 为探究东北地区自然发酵酸菜不同发酵时间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本文以纯培养法追踪微生物数量变化,同时监测发酵体系中化学成分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pH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总酸含量上升,还原糖、亚硝酸盐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小。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乳酸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大肠菌群数最后为零。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后略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乳酸菌数与pH、大肠菌群数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 <0.01),酵母菌数与亚硝酸盐、还原糖及氨基酸态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 <0.01)。大肠菌群数与pH、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态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 <0.01),细菌菌落总数与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本研究表明,酸菜发酵体系中多种化学成分与微生物数量相关性显著,为提高酸菜发酵环境中微生物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 自然发酵 化学成分 微生物数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和β-隐黄质同时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孔凡华 张一凡 +5 位作者 郭倩 李菁菁 赵祯 木其尔 田荣荣 崔亚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9-233,240,共6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食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同时检测的方法,最终确定最优前处理条件为:试样中加入30 mL含0.1%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乙醇溶液和10 mL 60%氢氧化钾水溶液,置于恒温水浴箱内50℃振荡皂化15 ...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食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同时检测的方法,最终确定最优前处理条件为:试样中加入30 mL含0.1%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乙醇溶液和10 mL 60%氢氧化钾水溶液,置于恒温水浴箱内50℃振荡皂化15 min,处理样液用100 mL正己烷∶乙醚∶环己烷(2∶2∶1)混合液萃取。结果显示,实验建立的方法提取效果优于国标方法和超声提取方法,可以实现叶黄素的快速温和提取,提取效果较佳。以小米和大米为样品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分别在0.2342~9.3689、0.3004~12.0167、0.3734~14.937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行测定6次,叶黄素、玉米黄质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1%、4.98%,小米中未检测到β-隐黄质,加标回收率均在85.6%~98.8%,表明该方法重现行良好、准确可行。该方法的建立可以弥补相关标准的不足,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产品开发,食物评价和监管提供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叶黄素 玉米黄质 β-隐黄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卵磷脂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轩 李全霞 +5 位作者 刘伟 木其尔 孔凡华 崔亚娟 何梅 李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2-327,共6页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对其进行高效分析具有重大意义。食品中卵磷脂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6种方法,分别对以上6...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对其进行高效分析具有重大意义。食品中卵磷脂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6种方法,分别对以上6种方法进行概述,并对各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从事食品中卵磷脂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卵磷脂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诺丽果关键发育期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景瑞雪 孔凡华 +3 位作者 白沙沙 田亮 崔亚娟 刘洋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2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关键发育期诺丽果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检测青果期、硬白果期和熟果期3个熟期的西沙诺丽果实中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东莨菪亭、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车叶草苷酸、去乙酰... 目的:研究关键发育期诺丽果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检测青果期、硬白果期和熟果期3个熟期的西沙诺丽果实中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东莨菪亭、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车叶草苷酸、去乙酰车叶草苷酸、东莨菪亭、槲皮素均能够在3个熟期的诺丽果实中检测到。诺丽的熟度对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熟期的去乙酰车叶草苷酸、东莨菪亭和槲皮素的含量两两之间都差异显著,硬白果期、熟果期与青果期的车叶草苷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4种活性物质的含量均随果实的成熟而不断增加,熟果期的4种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分别达到58.4227、110.7650、13.5455、0.1662 mg/100 g,青果期到硬白果期诺丽果中上述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较大。结论:本研究为如何在不同功能导向的诺丽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不同熟度的诺丽果原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 化学成分 生长期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格局下地表径流对降水特征的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梦茜 尹海伟 +2 位作者 孔繁花 李沐寒 岳小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8,43,共5页
基于设定的试验区和南京市一年的真实降水数据,在SWMM模型中设置传统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格局S1和最优土地利用格局S2两种土地利用情景,采用SPSS软件定量分析了降水特征对地表径流的响应。结果表明,S2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量,但在降雨量、降... 基于设定的试验区和南京市一年的真实降水数据,在SWMM模型中设置传统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格局S1和最优土地利用格局S2两种土地利用情景,采用SPSS软件定量分析了降水特征对地表径流的响应。结果表明,S2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量,但在降雨量、降雨强度较大时,其地表径流的消减作用会显著降低,甚至会出现增加径流量的情况,表明仅通过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尚无法应对由强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径流特征受多个降水特征的综合影响,其中总径流差值与降雨历时、降雨量及降雨重现期三者所构成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土地利用格局 降水特征 径流特征差值 径流特征变化率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木其尔 李辉尚 +4 位作者 赵祯 孔凡华 崔亚娟 刘国杰 李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2期76-78,72,共4页
为了解并掌握北京市居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饮食习惯及不同来源食物食用率,项目组以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 5%的居民日常主食以大米及制品为主,14岁以下青少年对各种主食的食用频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食用率较高的蔬菜为... 为了解并掌握北京市居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饮食习惯及不同来源食物食用率,项目组以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 5%的居民日常主食以大米及制品为主,14岁以下青少年对各种主食的食用频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食用率较高的蔬菜为西红柿(92. 4%),茄子的进食频率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其余26种蔬菜在各年龄段群组之间的进食频率均无显著差异;水果类食品中苹果食用率为92. 0%,高于其他水果,其次西瓜和香蕉食用率分别为80. 7%和77. 1%,即说明这3种水果是居民日常食用的主要选择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膳食结构 食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伟伟 孔凡华 黄力华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1,共10页
对一系列磷酰胺类化合物进行了考察,发现以芳香醛类化合物与二乙基锌作为底物,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4a(N-((1R,2R)-2-(异丙基氨基)-1,2-二苯基乙基)-P,P-二苯基次膦酰胺)作为催化剂,通过发生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α-芳基丙醇... 对一系列磷酰胺类化合物进行了考察,发现以芳香醛类化合物与二乙基锌作为底物,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4a(N-((1R,2R)-2-(异丙基氨基)-1,2-二苯基乙基)-P,P-二苯基次膦酰胺)作为催化剂,通过发生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所使用的起始物料不仅廉价易得,而且催化效率也比较高.在优化出的最优反应条件下,4a的使用量为10%(摩尔分数),可以高选择性、高产率地催化合成手性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且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可以回收利用.通过反应机理研究,提出催化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含有四元、六元过渡态以及空间位阻作用的中间态是导致所得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有较高的ee值的决定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 不对称催化 α-芳基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乳制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分析和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凡华 杨彦荣 +4 位作者 徐卓阳 白沙沙 徐佳佳 崔亚娟 刘彦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9期50-55,共6页
目的:测定液态乳制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28种液态乳制品中14种维生素和9种矿物质的含量。结果与结论:28种液态乳中含量最多的维生素是胆碱,其次是泛酸和... 目的:测定液态乳制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28种液态乳制品中14种维生素和9种矿物质的含量。结果与结论:28种液态乳中含量最多的维生素是胆碱,其次是泛酸和烟酸,鲜牛奶和纯牛奶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_(12)的含量高于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鲜牛奶和纯牛奶中维生素B_(2)、维生素B_(6)、烟酸和泛酸的平均含量与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的平均含量相近,鲜牛奶和纯牛奶中叶酸和胆碱的平均含量低于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28种液态乳中矿物质含量较高的是钾、钙、磷、钠、镁,鲜牛奶和纯牛奶中矿物质平均含量高于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乳制品 维生素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含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木其尔 夏欣然 +3 位作者 杨春雪 赵玥 孔凡华 崔亚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11期19-23,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常见食品中的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食品样品经皂化后提取,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上机测定。结果:本方法可有效分离食品中植物甾醇组分,各组分在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常见食品中的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食品样品经皂化后提取,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上机测定。结果:本方法可有效分离食品中植物甾醇组分,各组分在0.005~0.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检出限为0.3 mg/100 g,其回收率在84.9%~106.2%,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均小于5%。结论:与液相色谱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和测定植物甾醇组分,且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组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气相色谱法 氢火焰检测器(F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鱼虾肉在-18℃冻藏过程中营养价值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凡华 张淏惟 +7 位作者 黄华 崔旸 杨春雪 郭倩 刘梦兰 郑晓玮 夏欣然 崔亚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551-8558,共8页
目的研究冻藏过程中肉的营养价值变化。方法选择-18℃冻藏条件,以典型畜禽鱼虾肉为研究对象,选取猪、牛、羊、鸡、鱼和虾共6类肉样品。通过厂家直供、超市采购和农贸市场采购途径共计采集16个样品,-18℃冻藏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 目的研究冻藏过程中肉的营养价值变化。方法选择-18℃冻藏条件,以典型畜禽鱼虾肉为研究对象,选取猪、牛、羊、鸡、鱼和虾共6类肉样品。通过厂家直供、超市采购和农贸市场采购途径共计采集16个样品,-18℃冻藏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包肉样品,对其感官、理化和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和记录,研究肉品在冻藏期间发生的质量变化。结果在-18℃冻藏360 d条件下,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各种肉的感官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肉的色泽、质地不断下降,畜禽肉评分均在6分及以上,鱼虾肉低于6分。肉样品的pH和水分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波动;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均在小范围内波动,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畜禽鱼虾肉在-18℃冻藏360 d,能够保持可食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 冻藏 感官评价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S COMBINED WITH LANDSCAPE METRICS IN JINAN CITY OF CHINA 被引量:6
19
作者 kong fan-hua Nobukazu NAKAGOSHI +1 位作者 YIN Hai-wei Akira KIKUCH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Urban green spaces have been arisen growing concern responded to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urban sprawl. A wide range of planning and policies has been and/or will be designed to protect urban green spaces... Urban green spaces have been arisen growing concern responded to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urban sprawl. A wide range of planning and policies has been and/or will be designed to protect urban green spaces and optimize their spatial pattern. A better design or planning of urban green space can make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quality of environment and urban life, and furthermore can decide whether we can hav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 area.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urban green spaces can help planners design more effectively. However, how to quantify and capture such information will be the essential question we face. In this paper, to quantify the urban green space, a new method comprising gradient analysis, landscape metrics and GIS was developed through a case of Jinan Cit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1) the gradient analysis is a valid and reliable instrument to quantify the urban green space spatial pattern precisely; 2) using moving window, explicit landscape metrics were spatially realized. Compared with quantifying metrics in the entire landscape, it would be better to link pattern with process and establish an important basis for analyzing the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functions of green sp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green space spatial pattern gradient analysis landscape metrics GIS Jinan 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20
作者 孔凡华 李菁菁 +4 位作者 韦艳琳 马文丽 白沙沙 徐佳佳 崔亚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6期32-38,共7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对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试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进行选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振荡提取5 min。色谱条件:YMCTM C30色谱柱(150 mm×4.6 mm,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对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试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进行选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振荡提取5 min。色谱条件:YMCTM C30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v/v),用磷酸调节p H到3.0,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420 nm,柱温30℃。结果表明: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在0.10~10.00μg/m L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生姜和咖喱中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86%~107.35%和87.08%~107.47%,RSD均小于5%,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该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广泛用于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姜黄素类化合物 脱甲氧基姜黄素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