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 InSAR技术的叙古高速沿线滑坡识别与监测
1
作者 杨辰 金源 +1 位作者 邓飞 史绪国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共8页
叙永—古蔺高速公路(叙古高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线路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其安全运营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因此,叙古高速沿线地质灾害的识别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叙永—古蔺高速公路(叙古高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线路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其安全运营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因此,叙古高速沿线地质灾害的识别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范围大和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优势,在广域滑坡识别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采用小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InSAR技术对2017年2月—2020年9月Sentinel-1升降轨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获取叙古高速沿线地表形变速率,共探测到包括集美滑坡等在内的18处滑坡体,分析发现滑坡形变主要与人为活动相关。结果同时表明,升降轨数据结合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灾害点分布。随着数据的积累与技术的不断发展,InSAR技术可以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探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叙古高速 小基线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WS评分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金媛 侯雨坤 宋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5期2602-2606,共5页
目的探究分析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评分的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 目的探究分析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评分的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编号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8~59(48.45±6.75)岁,病程5~13(8.25±2.02)d,采取常规化临床护理干预。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7~60(48.18±6.54)岁,病程6~15(8.30±2.18)d,采取基于MEWS评分的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次日和出院前1日的肺功能水平、症状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2.12±0.45)L比(1.81±0.40)L、(2.55±0.51)L比(2.30±0.45)L、(83.14±6.14)%比(78.69±6.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2.33、3.11,均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流涕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36±1.25)d比(5.14±1.45)d、(6.85±1.20)d比(8.74±1.15)d、(9.74±1.96)d比(12.11±2.38)d、(7.11±1.30)d比(8.45±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19、4.86、4.65,均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1/40)比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基于MEWS评分的不同风险等级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肺炎 肺功能 风险等级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MRI预测Ⅰ~Ⅲ期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哲 靳园 +1 位作者 王唯伟 孙占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Ⅰ~Ⅲ期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行IVIM和DCE-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4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测量IVIM...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Ⅰ~Ⅲ期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行IVIM和DCE-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4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测量IVIM参数真实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量比(Ve)。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分子亚型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K^(trans)和Ve均为Luminal型和三阴性型乳腺癌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3、<0.001、0.002;P=0.027、0.002、<0.001)。D+K^(trans)+Ve联合模型诊断Luminal型和三阴性型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883、0.850。D和K^(trans)为预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D+K^(trans)联合模型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为0.913。K^(trans)为预测诺丁汉预后指数(NPI)的独立影响因素,AUC为0.790;D为预测Ki-67表达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AUC为0.747。结论:IVIM和DCE-MRI联合模型对Ⅰ~Ⅲ期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制定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云模型的隧道爆破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4
作者 金圆 岳中文 +2 位作者 王毅 陈佳瑶 赵颖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共12页
针对隧道爆破效果综合评价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基于改进云模型与组合赋权的评价方法。结合现场工程经验与相关研究,选择平均线性超挖量、平均线性欠挖量、炮孔利用率、周边孔半孔痕率、大块率以及炸药单耗为评价指标,结合序关系分析(G1... 针对隧道爆破效果综合评价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基于改进云模型与组合赋权的评价方法。结合现场工程经验与相关研究,选择平均线性超挖量、平均线性欠挖量、炮孔利用率、周边孔半孔痕率、大块率以及炸药单耗为评价指标,结合序关系分析(G1)法与基于指标相关性(CRITIC)法对各指标赋权,借助改进云模型对爆破效果数值及等级区间进行同向化处理,从而构建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以某隧道为实例进行验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爆破设计方案和生产水平下该隧道爆破效果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较好”,指明了影响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爆破设计参数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效果 改进云模型 组合赋权 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毛细管黏度计全国量值比对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愿 胡央丽 朱绚华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为了解全国各大区检定人员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标准装置的实际水平和技术能力,考察对JJG 155—2016的执行情况和开展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程度,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导,组织开展了工作毛细管黏度计大区间量值比对。各参比实验室依据... 为了解全国各大区检定人员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标准装置的实际水平和技术能力,考察对JJG 155—2016的执行情况和开展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程度,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导,组织开展了工作毛细管黏度计大区间量值比对。各参比实验室依据比对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规定对传递标准进行了比对试验。各参比实验室的|En|值均小于1,比对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毛细管黏度计 黏度 量值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在反渗透膜生物污染中的作用及防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任恺佳 金媛 +2 位作者 郎咸龙 明红霞 樊景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4,共7页
海水反渗透膜的生物污染是海水淡化行业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查阅近年国内外关于海水淡化系统反渗透膜生物污染的文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海水淡化系统RO膜上优势细菌群落组成及胞外聚合物在膜生物污染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与膜... 海水反渗透膜的生物污染是海水淡化行业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查阅近年国内外关于海水淡化系统反渗透膜生物污染的文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海水淡化系统RO膜上优势细菌群落组成及胞外聚合物在膜生物污染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与膜污染有关的耐氯菌种并简述了以预处理为主的常见防控方法和使用群体抑制酶为主的生物防治新方法。为解决耐氯菌生物膜难以被杀菌剂去除、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未来应针对耐氯菌及其他胞外聚合物分泌能力强的微生物等开展研究,并结合预处理、化学清洗和生物控制等方法设计因地制宜的全面防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 生物污染 细菌 耐氯菌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流板对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流场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李海洋 宋进 +1 位作者 金愿 王灿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段流场的优劣,会影响天然气流量计的计量检定结果。该文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整流板的增加,对于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段流场的影响,得出整流板可以降低标准装置工作段流速标准差与涡旋强度,进而优化流场的结论。其...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段流场的优劣,会影响天然气流量计的计量检定结果。该文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整流板的增加,对于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段流场的影响,得出整流板可以降低标准装置工作段流速标准差与涡旋强度,进而优化流场的结论。其中80口径带非均匀整流板的流量标准装置相较于无整流板情况,在所有流速点,线流速标准差下降10%~15%;100口径带非均匀整流板的流量标准装置相较于无整流板情况,流场到达充分发展流态的距离缩短20%以上,在高流速点,涡旋强度下降25%。不同类型的整流板对标准装置工作段的优化存在差异,从选定指标看,非均匀整流板的优化效果略好。此外,该文还基于实流实验,分析流场的优化对不同原理流量计计量检定结果的影响,其中80口径气体超声流量计,使用带非均匀整流板的流量标准装置进行检定,最大流速点下的平均相对示值误差相较于无整流板情况,由0.45%变为0.25%;而同口径气体涡轮流量计无此明显差异;得出在实际计量检定工作中,基于“线流速”原理的流量计更应该重视整流板在优化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工作段流场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整流板 流场 数值计算 计量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现今构造动力学背景
8
作者 冯兵 胡亚轩 +6 位作者 柴旭超 李杨 靳源 刘伟 宋亮 王闯 王文青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58-264,共7页
通过收集1957—2022年以来日本东北至中国东北地区的不同深度的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联合迭代应力反演的方法,计算俯冲带构造应力场及中国东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海沟浅部区域不仅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也与北美... 通过收集1957—2022年以来日本东北至中国东北地区的不同深度的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联合迭代应力反演的方法,计算俯冲带构造应力场及中国东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海沟浅部区域不仅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也与北美板块的推挤作用有关;中国东北区域的深源地震与海沟俯冲带的长期作用存在密切的联系。长白山火山区的形成与俯冲带的逆冲存在巨大的联系,俯冲带的地震活动间接控制着东北亚火山区的形成与活动。辽宁营口地区主压应力轴分布于NEE-SWW方向,主张应力轴分布于NNW-SSE方向。结合火山区及周边浅源地震震源机制的结果,认为东北火山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延续了东北区域应力的整体结构,主压应力轴呈NEE-SWW向,主张应力轴呈NNWSSE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长白山火山区 板块俯冲 构造应力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G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案与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倩 陈熙 +4 位作者 王立永 赵宇彤 金渊 关宇 张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1-170,共10页
针对现有V2G直流充电桩现场检测装置功能不全面、检测方案单一、控制及管理困难等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了V2G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案和检测系统。首先,根据需要设计了3种检测方案:现场检测方案、实验室检测方案以及动力电池检测方案... 针对现有V2G直流充电桩现场检测装置功能不全面、检测方案单一、控制及管理困难等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了V2G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案和检测系统。首先,根据需要设计了3种检测方案:现场检测方案、实验室检测方案以及动力电池检测方案。不同的检测方案对应V2G充电桩不同检测环境和检测项目。然后,依据3种检测方案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能够实现对V2G直流充电桩充放电功能、直流输出性能、并网性能及保护功能等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进行评估,从而判断电池潜在风险。最后,通过对V2G直流充电桩和车辆动力电池进行不同项目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检测方案和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实现对V2G直流充电桩的功能和性能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G直流充电桩 检测系统 现场检测 实验室检测 通信连接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种养分利用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牟英坤 陈志飞 +4 位作者 周俊杰 赖帅彬 靳媛 王绍妍 徐炳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9-2080,共12页
为阐明黄土丘陵区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种养分利用特征的影响,探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制,选取5个典型优势种,即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 为阐明黄土丘陵区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种养分利用特征的影响,探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制,选取5个典型优势种,即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和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添加为主区处理,包括:0(N0)、25(N25)、50(N50)和100(N100)kg N hm^(-2)a^(-1);以磷添加为副区处理,包括:0(P0),20(P20),40(P40)和80(P80)kg P_(2)O_(5)hm^(-2)a^(-1),测定了各物种叶片氮磷比、氮磷重吸收效率、氮磷利用效率和相对生物量等参数。5种植物的氮和磷重吸收效率正相关,对氮磷添加量的响应具有耦合性。不同氮磷添加处理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氮磷比最高,而氮磷重吸收效率最低;白羊草和长芒草的氮磷利用效率和重吸收效率高于其他物种。单施磷或N25与磷配施下,各物种相对生物量与氮磷比和磷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氮利用效率和氮磷重吸收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单施氮、N50和N100与磷配施下,各物种相对生物量与氮磷利用效率和重吸收效率呈正相关,与氮磷比呈负相关。不施肥处理下,白羊草和长芒草相对生物量最高,低氮高磷下达乌里胡枝子相对生物量最高,高氮高磷下铁杆蒿和猪毛蒿相对生物量最高。不同优势种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不同,生理生态过程各异,决定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这是氮磷添加后草地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发生变化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添加 草地群落 养分重吸收效率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水雾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火焰对抗研究
11
作者 张倩 陈慧敏 +1 位作者 金渊 刘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2-1137,共6页
细水雾凭借其冷却效果成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治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本研究考虑安全阀喷出气体的热量损失,对比了不同热失控阶段应用细水雾抑制的效果,分析了热失控过程中各部分的热量,解释了热失控期间电池火焰和细水雾对抗的动力学原... 细水雾凭借其冷却效果成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治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本研究考虑安全阀喷出气体的热量损失,对比了不同热失控阶段应用细水雾抑制的效果,分析了热失控过程中各部分的热量,解释了热失控期间电池火焰和细水雾对抗的动力学原理,主要结论如下:细水雾冷却抑制热失控存在临界积累热密度,超过该临界值后,细水雾将无法抑制热失控的发展,但能够显著减少热失控后电池冷却所需的时间;在热失控触发后会出现细水雾和热失控火焰的对抗现象,其显著改变了火焰高度,使对抗界面的压力显著增加。本文提出的修正冷却倍率因子可有效判断细水雾与电池火焰对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细水雾 热失控 积累热密度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搁置状态下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衰减机理分析
12
作者 高阳 金渊 +2 位作者 李亚伦 陈宇 吴晓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95-2403,共9页
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衰退速率与程度受到运行环境及充放电倍率的影响,当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在新型电力系统时,若风光发电利用率不高,磷酸铁锂电池将长期处于满充搁置状态。为探究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应用时,其搁置状态下的寿命衰退机... 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衰退速率与程度受到运行环境及充放电倍率的影响,当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在新型电力系统时,若风光发电利用率不高,磷酸铁锂电池将长期处于满充搁置状态。为探究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应用时,其搁置状态下的寿命衰退机理,以20 Ah的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电池在45℃环境搁置的场景,并在不同的容量衰减阶段利用增量容量法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的老化原因。结果表明,在高温搁置条件下LFP电池的容量衰减主要与正极活性物质的损失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温搁置天数与容量退化的关系。研究结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装置的寿命预测和经济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耐久性测试 容量衰减机制 IC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靳远 齐劲松 +1 位作者 刘保清 解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11-114,13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肝细胞癌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5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排除不完整资料及失访患者...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肝细胞癌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5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排除不完整资料及失访患者后,纳入105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TACE治疗后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分为两组,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肝细胞癌患者共有29例在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疾病,占比27.6%。随访发现,2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另外,这些心律失常的患者有8例在TACE治疗后第2~8周出现心绞痛,5例在第3~12周发生心力衰竭,3例在第13~24周发生心肌炎,2例在第2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占心血管疾病总例数的62.1%。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肝功能B级、糖尿病、高脂血症、TACE治疗次数超过3次及未规律运动(OR> 1且P <0.05)。多因素联合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为0.782(95%CI:0.683~0.882),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TACE治疗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应引起重视。对于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并增加体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智库建设研究——基于江苏省16家“社科联+高职”新型智库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刚 金源 袁帅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目的/意义]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智库存在站位高度、研究精度、建设力度上的不足,高质量发展为高职院校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数据统计、典型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针对上述不足,以江苏省为例,通过“社科联+高... [目的/意义]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智库存在站位高度、研究精度、建设力度上的不足,高质量发展为高职院校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数据统计、典型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针对上述不足,以江苏省为例,通过“社科联+高职”形式构建新型智库,达到高职院校智库高质量“供智”和“共治”要求。[结果/结论]建议高职院校智库要实现由服务“学术之需”到服务“决策之需”的根本提升,由“慢工细活”钻研向“精准高效”供智的根本提升,由“多头分散”状态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根本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智库 社科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阀门传热仿真分析
15
作者 曹思民 陈志辉 +6 位作者 王保平 杨灵均 侯丽强 金远 张峰 李颀铭 赵亮 《阀门》 2024年第5期616-619,共4页
某核电厂蒸汽隔离阀长期处于蒸汽环境下,伴随高温、高湿状态,可能会导致阀门内部温度过高,引起阀门电装无法正常动作。考虑到阀门内部温度场不能有效的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量,且数值计算(CFD)能通过精细化的后处理,将数值求解结果形象直... 某核电厂蒸汽隔离阀长期处于蒸汽环境下,伴随高温、高湿状态,可能会导致阀门内部温度过高,引起阀门电装无法正常动作。考虑到阀门内部温度场不能有效的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量,且数值计算(CFD)能通过精细化的后处理,将数值求解结果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以便于理解,因此本次对于阀门内部温度分布及散热优化问题的分析,采用CFD方法开展。结合本次阀门内部流场分布及温度场分布的实际情况,本次热工流体数值模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开展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本次计算分析蒸汽隔离阀的传热情况,判断阀门在高温流体下电机的可用性。经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结果显示配有散热翅片的闸阀有效地降低了闸阀阀体上端的温度,阀门在常开状态下,虽处于高温蒸汽中,也能保证电装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蒸汽隔离阀 k-ω模型 非结构化网格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阀门保温层传热仿真分析
16
作者 曹思民 陈志辉 +5 位作者 王保平 杨灵均 侯丽强 金远 张峰 金星硕 《阀门》 2024年第6期772-775,共4页
非能动二次侧余热排出(PRS)系统的蒸汽管道与主蒸汽管道相连,给水管线与PRS系统凝水管线相连。在开展系统热工流体分析时发现,若非能动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蒸汽管线与二回路主蒸汽管线之间的蒸汽隔离阀常开,高温蒸汽直接作用于阀门,加上... 非能动二次侧余热排出(PRS)系统的蒸汽管道与主蒸汽管道相连,给水管线与PRS系统凝水管线相连。在开展系统热工流体分析时发现,若非能动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蒸汽管线与二回路主蒸汽管线之间的蒸汽隔离阀常开,高温蒸汽直接作用于阀门,加上保温层的作用阻碍阀门散热,可能会导致蒸汽隔离阀内部温度过高,引起阀门电装无法正常动作。本文计算分析了PRS系统蒸汽隔离阀带保温层状态下的传热情况,判断阀门在高温流体下是否能保证电机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CFD 蒸汽隔离阀 保温层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实验用仿生血液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17
作者 金愿 张忠立 朱绚华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仿生血液是体外模拟实验的重要液体媒介,要求其特性值符合血液特征。模拟实验用仿生血液的制备及其特性值缺少系统性实验报道。该文对几种典型的模拟实验用仿生血液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在不同组分下进行制备,详尽地对其密度、黏度特性... 仿生血液是体外模拟实验的重要液体媒介,要求其特性值符合血液特征。模拟实验用仿生血液的制备及其特性值缺少系统性实验报道。该文对几种典型的模拟实验用仿生血液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在不同组分下进行制备,详尽地对其密度、黏度特性进行分析。制备的仿生血液在室温环境下密封可储存30d以上,可更好地应用于仿生装置与血液循环系统交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血液 模拟实验 密度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化学物质毒性测试研究进展
18
作者 冯驰原 首莹清 +1 位作者 靳远 于典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3-782,共10页
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和海量毒理学数据的涌现,毒理学研究步入大数据时代。如何高效整合现有的毒理学数据、阐明化学物质毒作用规律并利用规律提示新信息,实现新化学物质毒性高效预测,是毒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鉴于传统化学物质毒... 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和海量毒理学数据的涌现,毒理学研究步入大数据时代。如何高效整合现有的毒理学数据、阐明化学物质毒作用规律并利用规律提示新信息,实现新化学物质毒性高效预测,是毒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鉴于传统化学物质毒性测试方法高成本、低通量且难以揭示机制信息,迫切需求高通量预测模型。机器学习方法已应用于毒性测试,如监督学习模型、无监督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强化学习模型和迁移学习模型,其常用的化学物质特征数据主要包括化学物质结构数据、文本数据、毒理基因组数据和图像数据。将机器学习应用于毒性测试的研究潜力巨大,且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数据处理和模型开发,尚未形成应用度广、共识性强的方法。此外,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不仅取决于算法,亦受到数据质量的影响,算法与数据质量的相互促进发展亦是一大挑战。总之,毒理学领域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技术创新,随毒理学数据库的日趋完善,各种模型算法的不断优化,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开展新化学物质毒性预测将日益高效、准确,对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毒理学大数据 毒性预测 毒理学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渗饮料的主要成分与生理功能:创新应用、人群适用性及潜在风险
19
作者 云春艳 靳远 毛磊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131-138,共8页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育运动的普及,等渗饮料作为一种能够迅速补充体内流失水分与电解质、促进体能恢复的饮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备受关注。其独特的配方设计,旨在模拟人体汗液成分,实现快速等渗吸收,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育运动的普及,等渗饮料作为一种能够迅速补充体内流失水分与电解质、促进体能恢复的饮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备受关注。其独特的配方设计,旨在模拟人体汗液成分,实现快速等渗吸收,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等渗饮料的主要成分组成及生理功能机制。并进一步总结了新型等渗饮料的类型、生理功能、适用人群及其潜在危害。最后,本文对未来等渗饮料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需要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不仅为等渗饮料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系统性框架,也为饮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同时也为消费者的健康选择提供了科学、理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渗饮料 生理功能机制 功能性成分 特定人群 潜在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telitacicept,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 glucocorticoids for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A case report
20
作者 Yan Shen jin yuan +4 位作者 Shuang Chen Yong-Feng Zhang Ling Yin Qin Hong Yan Zh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9期6307-6313,共7页
BACKGROUND Telitacicept reduces B cell activation and abnormal immunoglobulin A(IgA)antibody production by inhibiting the activity of 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and 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thereby dec... BACKGROUND Telitacicept reduces B cell activation and abnormal immunoglobulin A(IgA)antibody production by inhibiting the activity of 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and 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thereby decreasing IgA deposition in the glomeruli and local inflammatory response.This ultimately protects the kidneys from damage.This mechanism suggests that Telitacicept has potenti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IgA nephropathy.CASE SUMMARY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24-year-old female who was diagnosed with IgA nephropathy due to significant proteinuria and mild renal impairment.Pathologically,she exhibited foc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Treatment with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hormones,and mycophenolate mofetil did not lead to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her condition.However,upon the addition of telitacicept,the patient’s renal function recovered and her proteinuria rapidly reduced.Hormones were swiftly tapered and discontinued,with no occurrence of severe infections or related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Telitacicept combined with hormones and mycophenolate mofetil may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induction therapy for IgA nephr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 nephropathy Telitacicept Mycophenolate mofetil GLUCOCORTICOIDS Case re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