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靶点CD38/CD138 CAR-T细胞的构建及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
1
作者 潘璐 刘航宇 +4 位作者 王景鸿 孙大玮 赵松柏 鞠吉雨 宋绚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6-1193,共8页
目的:构建靶向CD38和CD138分子抗原的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D38/CD138 CAR-T细胞),探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CAR-T细胞技术,基于MM细胞高表达CD38和CD138抗原,分别构建靶向CD38、CD138的C... 目的:构建靶向CD38和CD138分子抗原的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D38/CD138 CAR-T细胞),探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CAR-T细胞技术,基于MM细胞高表达CD38和CD138抗原,分别构建靶向CD38、CD138的CD38 CAR-T与CD138 CAR-T细胞,以及同时靶向CD38与CD138的CD38/CD138 CAR-T细胞,实验分为未处理T、CD38 CAR-T、CD138 CAR-T和CD38/CD138 CAR-T细胞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的表型,利用LDH释放法检测各种CAR-T细胞对MM细胞RPMI8226和U266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CD38 CAR-T、CD138 CAR-T和CD38/CD138 CAR-T细胞。CD38/CD138 CAR-T细胞倾向于向记忆表型分化,表达较高水平的增殖分子(CD25)、激活分子(CD27)和较低水平的耗竭分子(PD-1、CTLA-4、TIM-3)(均P<0.001),而且CD38/CD138 CAR-T细胞不易于耗竭和衰老,且表达较低水平的r-H2AX、p-p53、p21和p16蛋白(均P<0.01)。在不同效靶比条件下,CD38/CD138 CAR-T细胞较CD38 CAR-T、CD138 CAR-T细胞对RPMI8226和U266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均P<0.001)。结论:靶向CD38和CD138治疗MM的CD38/CD138 CAR-T细胞在体外具有较优表型及较强的抗肿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CD38/CD138 CAR-T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验动物科研项目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鞠吉雨 徐玉梅 +2 位作者 刘琳琳 杜鸿斌 赵春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我们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指导,以实验动物科研项目为抓手,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制定预期学习产出,突出能...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我们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指导,以实验动物科研项目为抓手,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制定预期学习产出,突出能力培养,在项目实施中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获得了提升;学生科研思路、科研设计得到系统提高;学生实验动物福利观念得到了加强;学生在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操作技术的标准化等方面有了素质养成;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具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实验动物 创新能力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学研究生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3
3
作者 鞠吉雨 徐玉梅 +4 位作者 耿云峰 王伟龙 徐晓琳 杜鸿斌 赵春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97,共4页
实验动物为医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缺乏导致研究生实验动物伦理意识淡薄,缺乏对实验动物福利的科学认知,缺乏实验动物福利的相关知识,从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实验动物的生命,不能科学、合... 实验动物为医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缺乏导致研究生实验动物伦理意识淡薄,缺乏对实验动物福利的科学认知,缺乏实验动物福利的相关知识,从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实验动物的生命,不能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医学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医学研究生的伦理素养,高等医学院校应规范课程设置,加强实验动物福利知识教育;探索从业资格证书,规范持证研究制度;遵循3R原则,医学研究贯彻实验动物福利观;加强实践监督,伦理审查优先。从而更好地规范医学研究生在使用实验动物时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伦理学 动物福利 医学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予卵清蛋白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可抑制小鼠食物过敏 被引量:1
4
作者 万冲 吴美英 +4 位作者 张雨晴 邵俊维 骆晴晴 鞠吉雨 徐灵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OVA)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对小鼠食物过敏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基于食物过敏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PBS组、100μg DEC205受体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 DEC)处理组、50μ...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OVA)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对小鼠食物过敏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基于食物过敏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PBS组、100μg DEC205受体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 DEC)处理组、50μg SD处理组、100μg SD处理组,每次接触卵清蛋白(OVA)24 h前给予相应处理。激发后评估小鼠腹泻发生情况,测肛温,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IgG1、IgG2a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HE染色观察空肠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浸润情况。分离培养未成熟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分别以10 ng/mL脂多糖(LPS)、50 ng/mL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1000 ng/mL scFv DEC蛋白、(10、100、1000)ng/mL SD蛋白刺激培养24 h,检测上清中IL⁃10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预防性给予SD蛋白,发生腹泻的小鼠数量明显减少,肛温差显著减小,血清OVA特异性IgE、IgG1、IgG2a以及IL⁃4水平显著降低;空肠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SD体外刺激BMDC培养上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结论SD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减轻实验性食物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食物过敏 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ning,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Analysis of a Novel Fibrinolytic Serine Protease from Arenicola cristata
5
作者 ZHAO Chunling ju jiy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3期533-540,共8页
The full-length c DNA of a protease gene from a marine annelid Arenicola cristata was amplified through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 technique and sequenced. The size of the c DNA was 936 bp in length, including ... The full-length c DNA of a protease gene from a marine annelid Arenicola cristata was amplified through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 technique and sequenced. The size of the c DNA was 936 bp in length, including an open reading frame encoding a polypeptide of 270 amino acid residue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nce consisted of pro- and mature sequences. The protease belonged to the serine protease family because it contained the highly conserved sequence GDSGGP. This protease was novel as it showed a low amino acid sequence similarity(< 40%) to other serine proteases. The gene encoding the active form of A. cristata serine protease was cloned and expressed in E. coli. Purified recombinant protease in a supernatant could dissolve an artificial fibrin plate with plasminogen-rich fibrin, whereas the plasminogen-free fibrin showed no clear zone caused by hydrolysis. This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recombinant protease showed an indirect fibrinolytic activity of dissolving fibrin, and was probably a plasminogen activator. A rat model with venous thrombosis was establish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recombinant protease could also hydrolyze blood clot in vivo. Therefore, this recombinant protease may be used as a thrombolytic agent for thrombosis treatment. To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of reporting the fibrinolytic serine protease gene in A. crist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nicola cristata molecular cloning serine protease gene ex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SC-1和E-钙黏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王会东 杜小萍 +3 位作者 王惠 王成东 鞠吉雨 王阳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抑制候选物1(BCSC-1)和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和89例乳腺导管癌组织中BCSC-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乳腺... 目的观察乳腺癌抑制候选物1(BCSC-1)和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和89例乳腺导管癌组织中BCSC-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纤维瘤组织和乳腺导管癌组织中,BCSC-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62.92%,乳腺纤维瘤组阳性率高于乳腺导管癌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00%和66.29%,乳腺纤维瘤组阳性率高于乳腺导管癌组(P<0.05)。BCSC-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分析表明,BCSC-1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率(18.75%)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72.60%)(P<0.01);BCSC-1的表达在Ⅰ期中阳性率(86.96%)显著高于Ⅱ期及以上患者阳性率(54.5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CSC-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存在正相关(乳腺纤维瘤组r=0.7558;乳腺导管癌组r=0.7162)。结论BCSC-1和E-cadherin的表达在乳腺导管癌中均下降,且二者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抑制候选物1 E-钙黏蛋白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