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痛镇静治疗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贾晓彤 刘鹏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研究了镇痛镇静治疗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以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NICU外伤性高颅压患者为例,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颅内压、意识状态、神经功能以... 研究了镇痛镇静治疗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以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NICU外伤性高颅压患者为例,比较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颅内压、意识状态、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VAS评分、Ramsay评分、颅内压、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联合应用镇痛镇静治疗对于神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是有效的,能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轻昏迷程度,改善NICU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患者康复预后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镇静治疗 神经外科治疗 重症监护室 外伤性高颅压患者 颅内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能力大赛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高职基础护理学为例
2
作者 贾晓彤 刘鹏飞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8期24-28,共5页
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引领下,以参赛课程基础护理学为例,融合“岗课赛证”重构教学内容,聚焦学生特征展开学情分析,对接岗位需求制定教学策略。围绕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评价方式、特色与创新、教学反思诊改5方面探索教... 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引领下,以参赛课程基础护理学为例,融合“岗课赛证”重构教学内容,聚焦学生特征展开学情分析,对接岗位需求制定教学策略。围绕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评价方式、特色与创新、教学反思诊改5方面探索教学改革路径,教学实施过程中创新OTPU教学模式,采用密台阶教学手段,渗透医者精神思政元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能力大赛 基础护理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CALB@Fe_(3)O_(4)@ZIF-8的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英杰 贾晓彤 +3 位作者 罗秀艳 崔建东 贾士儒 龚栋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4,49,共8页
以脂肪酶(lipase,CALB)为模型酶,利用功能性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ZIF-8相杂化的同时,将CALB包埋在杂化材料中,制备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CALB@Fe_(3)O_(4)@ZIF-8,研究了温度、机械... 以脂肪酶(lipase,CALB)为模型酶,利用功能性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ZIF-8相杂化的同时,将CALB包埋在杂化材料中,制备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CALB@Fe_(3)O_(4)@ZIF-8,研究了温度、机械搅拌转速、光照条件以及Fe_(3)O_(4)添加量对CALB@Fe_(3)O_(4)@ZIF-8活性的影响,获得制备CALB@Fe_(3)O_(4)@ZIF-8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转速400 r/min、光照波长380 nm、Fe_(3)O_(4)质量5 mg。在此条件下CALB@Fe_(3)O_(4)@ZIF-8的最大酶活回收率82%,比优化前提高了16%。随着具有光热效应的Fe_(3)O_(4)纳米粒子的加入,CALB@Fe_(3)O_(4)@ZIF-8表现出较强的光热效应,光照(光强和光照波长)显著提高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和反应速率,使CALB@Fe_(3)O_(4)@ZIF-8表现出更高的酶活力。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功能性纳米杂化MOF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纳米材料 固定化酶 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AlON陶瓷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贾晓彤 张朝晖 +4 位作者 刘罗锦 王强 何杨宇 周金朝 程兴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7-1322,共6页
研究MgO对AlON陶瓷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Al2O3和AlN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AlON陶瓷,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MgO的AlON陶瓷的致密度、断口、晶粒尺寸和孪晶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加,AlON陶瓷的... 研究MgO对AlON陶瓷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Al2O3和AlN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AlON陶瓷,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MgO的AlON陶瓷的致密度、断口、晶粒尺寸和孪晶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加,AlON陶瓷的致密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晶粒尺寸先减小后趋于稳定.适量MgO的加入能够有效减缓晶界迁移速率,促进气孔的排除并抑制晶粒长大.此外,MgO的存在能够促进AlON陶瓷中孪晶的形成.当复合烧结助剂中MgO质量分数为0.30%时,所得AlON陶瓷具有致密的结构、细小均匀的晶粒以及一定数量的孪晶,这些均为AlON陶瓷优异的性能提供了微观组织结构保障,其硬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透过率分别为18.19 GPa、505 MPa、5.75 MPa·m^(1/2)和79%(波长4μ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N陶瓷 MGO 微观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温度对Ti-Zr-V-Nb-S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娅 张朝晖 +4 位作者 何杨宇 贾晓彤 王强 冯向向 程兴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3-870,共8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密度仅为6.1 g/cm^(3)的(TiZrV_(0.5)Nb_(0.5))_(99.4)Si_(0.6)轻质高熵合金,并分别选取900℃、1000℃和1100℃的热轧温度对合金进行轧制改性处理,探究了不同热轧温度对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密度仅为6.1 g/cm^(3)的(TiZrV_(0.5)Nb_(0.5))_(99.4)Si_(0.6)轻质高熵合金,并分别选取900℃、1000℃和1100℃的热轧温度对合金进行轧制改性处理,探究了不同热轧温度对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电弧熔炼制备的合金经轧制后强度和延伸率均得到提高,在900℃下热轧的合金具有的1164.5 MPa的拉伸断裂强度以及14.7%的延伸率,性能提升最佳,较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13.9%和950%。随着热轧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变大、力学性能不断下降。900℃下热轧后合金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位错增殖、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晶粒细化四种强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真空电弧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诱导析出相实现Ti_(45)Zr_(40)A_(l5)Nb_(5)V_(5)轻质高熵合金强塑性协同提升
6
作者 冯向向 张朝晖 +5 位作者 何杨宇 贾晓彤 王强 刘娅 程兴旺 刘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9-686,共8页
钛基高熵合金具有比强度高,低密度等优越性能,被军工业和科研界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寻找并通过改进加工手段获取兼顾强度和塑性的钛基高熵合金材料,建立起加工方式、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仍需深入研究。文章通过真空悬浮熔... 钛基高熵合金具有比强度高,低密度等优越性能,被军工业和科研界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寻找并通过改进加工手段获取兼顾强度和塑性的钛基高熵合金材料,建立起加工方式、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仍需深入研究。文章通过真空悬浮熔炼制备了一种密度为5.6 g/cm3的新型高熵合金Ti45Zr40Al5Nb5V5,进一步采用多级轧制法强化并增韧合金。研究发现多级轧制诱导了Ti45Zr40Al5Nb5V5合金中B2和HCP析出相的形成。同时将晶粒尺寸由387μm减小到89.5μm。析出相和细晶强化相结合的方式协同提高了Ti45Zr40Al5Nb5V5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提升了35.2%至1149 MPa,延展性提升到10%,相较于铸态合金提升了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高熵合金 析出相强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加工协同提升Ti_(45)Zr_(40)Al_(5)Nb_(5)V_(5)轻质高熵合金强韧性能
7
作者 冯向向 张朝晖 +5 位作者 何杨宇 贾晓彤 王强 刘娅 程兴旺 刘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4-569,共6页
文章制备了一种密度为5.6 g/cm^(3)的新型轻质Ti_(45)Zr_(40)Al_(5)Nb_(5)V_(5)高熵合金,并研究了热轧温度对该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提升合金强韧性出发,采用不同的热轧温度对Ti_(45)Zr_(40)Al_(5)Nb_(5)V_(5)合金进行了... 文章制备了一种密度为5.6 g/cm^(3)的新型轻质Ti_(45)Zr_(40)Al_(5)Nb_(5)V_(5)高熵合金,并研究了热轧温度对该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提升合金强韧性出发,采用不同的热轧温度对Ti_(45)Zr_(40)Al_(5)Nb_(5)V_(5)合金进行了轧制处理。并测定了同等40%变形量下(厚度从22 mm变为13.2 mm),700℃~1000℃的热轧温度时该合金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轧后Ti_(45)Zr_(40)Al_(5)Nb_(5)V_(5)合金始终保持单相BCC结构,晶粒尺寸下降了25.6%~53.7%,而且拉伸强度随热轧温度先升高后下降,延伸率不断升高。最佳的热轧温度为800℃,此时合金具有202μm的平均晶粒尺寸、917 MPa的拉伸屈服强度和11.3%的延展性,晶粒细化和位错强化是其性能提升的根本原因,该研究有望为高强韧化轻质金属结构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热轧 微观组织 拉伸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炉渣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滕逸伟 王占银 +3 位作者 叶锋 贾小彤 杨会军 张强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以煤制油煤气化炉渣部分替代天然河砂制备的煤气化炉渣混凝土,具有自重轻、密实度高、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良好等优势。通过掺入粉煤灰及聚羧酸减水剂以优化煤气化炉渣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测试不同水胶质量比、砂率、煤... 以煤制油煤气化炉渣部分替代天然河砂制备的煤气化炉渣混凝土,具有自重轻、密实度高、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良好等优势。通过掺入粉煤灰及聚羧酸减水剂以优化煤气化炉渣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测试不同水胶质量比、砂率、煤气化炉渣掺量和粉煤灰取代率条件下对煤气化炉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制油煤气化炉渣具有与普通河砂相似的颗粒与物理性能,在水胶质量比为0.44、砂率为42%、粉煤灰取代率为10%时,混凝土强度性能良好,煤气化炉渣掺量可达到409 kg/m3。通过耐久性能试验,得出煤气化炉渣混凝土可抵抗150次冻融循环,抗渗等级为P12。碳化28 d时,碳化深度小于1 mm,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气化渣 粉煤灰 抗压强度 抗冻性 碳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沉积物源新认识:沉积学、重矿物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英利 贾晓彤 +1 位作者 王宗起 陈木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18-1935,共18页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地层主要由汉南古陆和/或摩天岭古陆提供沉积物,实际并非如此。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主要由鲕粒灰岩以及角砾灰岩等组成。本文根据沉积相时空展布、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方向、重矿物以及碎屑锆...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地层主要由汉南古陆和/或摩天岭古陆提供沉积物,实际并非如此。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主要由鲕粒灰岩以及角砾灰岩等组成。本文根据沉积相时空展布、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方向、重矿物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综合探讨仙女洞组的物源方向以及物源区。沉积相时空展布和古流向表明,仙女洞组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非前人判断沉积物来自东北和/或西北方向。碎屑重矿物锆石、磷灰石、白钛石、铬尖晶石和磁铁矿组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于岩浆岩,部分为基性岩浆岩。对仙女洞组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获得172组U-Pb有效年龄。碎屑锆石的谐和年龄表明,物源主要集中在744~896Ma和1755~2493Ma。综合相展布、古水流、重矿物组合以及碎屑锆石测年,仙女洞组的物源主要来自:(1)西北方向,摩天岭古陆的碧口群、横丹群和鱼洞子群的火山-沉积岩以及新元古代侵入岩;(2)西南方向,主要为康滇古陆的花岗岩、流纹岩、辉绿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早寒武世 沉积物源 重矿物 碎屑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西南缘早三叠世嘉陵江组物源分析和构造环境:沉积学、重矿物电子探针和U-Pb年龄的限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英利 贾晓彤 +2 位作者 王宗起 王坤明 陈木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97-3222,共26页
上扬子西南缘地区广泛分布峨眉山玄武岩,受其影响在中带金阳和外带荥经地区嘉陵江组发育滨岸和潮坪环境沉积物。本文在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方向基础上,根据重矿物组成、重矿物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测年结果,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嘉陵江组物源区... 上扬子西南缘地区广泛分布峨眉山玄武岩,受其影响在中带金阳和外带荥经地区嘉陵江组发育滨岸和潮坪环境沉积物。本文在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方向基础上,根据重矿物组成、重矿物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测年结果,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嘉陵江组物源区,进而探讨嘉陵江组形成的构造环境。嘉陵江组砂岩碎屑重矿物锆石、磷灰石、铬尖晶石等指示物源主要来自于岩浆岩,且自中带至外带基性岩浆岩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电气石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二者物源主要来自于贫锂花岗岩和变质砂岩、板岩。铬尖晶石显示,金阳地区物源来自峨眉山玄武岩和洋岛岩浆岩类岩石,荥经物源主要来自洋岛岩浆岩类岩石,个别为峨眉山玄武岩。碎屑锆石表明,嘉陵江组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岩浆岩和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前者经历再搬运。综合物源分析表明,嘉陵江组物源主要来自康滇古陆,岩石类型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和砂岩等。沉积序列和物源分析表明,嘉陵江组反映了沉积物蚀顶过程。结合地震资料、大火成岩省的分析成果表明,嘉陵江组形成于火山型裂谷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组 碎屑重矿物 电子探针分析 碎屑锆石年代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古地理和沉积物源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英利 贾晓彤 +2 位作者 王宗起 王坤明 陈木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904-2920,共17页
关于米仓山早寒武世地层的物源区母岩,长期以来持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来自东北汉南古陆和(或)西北摩天岭古陆(碧口地块)。然而,仙女洞组的岩相古地理等确定的物源方向并不支持。灰色泥岩和灰色灰岩,发育水平层理,沉积环境为泻湖;灰色厚层... 关于米仓山早寒武世地层的物源区母岩,长期以来持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来自东北汉南古陆和(或)西北摩天岭古陆(碧口地块)。然而,仙女洞组的岩相古地理等确定的物源方向并不支持。灰色泥岩和灰色灰岩,发育水平层理,沉积环境为泻湖;灰色厚层鲕粒灰岩等(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和鲕状交错层理)、沉积环境为鲕粒滩;灰色中-厚层角砾状灰岩和砾屑灰岩等,发育滑塌构造,沉积环境为碳酸盐斜坡。区域古地理指示,沿福庆-正源-大两-杨坝-桥亭一线向北东方向,沉积水体逐渐变深,古地理由泻湖、鲕粒滩逐渐过渡为碳酸盐斜坡。交错层理恢复的古潮流指示,潮流主要为西北和西南方向。重矿物组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以花岗岩和变砂岩、泥岩为主。综合分析表明,仙女洞组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碧口地块和西南康滇古陆的花岗岩、变质砂岩和变质泥岩,且经历再旋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仙女洞组 岩相古地理 沉积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会泽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砂岩物源特征:基于重矿物分析和碎屑锆石U-Pb测年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英利 王宗起 +1 位作者 贾晓彤 陈木银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26,共14页
上扬子会泽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主要由辫状河-浅湖的砂岩和泥岩组成,交错层理校正恢复的物源主要来自东南方向。碎屑重矿物钛铁矿、锐钛矿、铬尖晶石和磁铁矿组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岩浆岩,部分为基性岩,且重矿物中发现大量碎屑电气石和... 上扬子会泽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主要由辫状河-浅湖的砂岩和泥岩组成,交错层理校正恢复的物源主要来自东南方向。碎屑重矿物钛铁矿、锐钛矿、铬尖晶石和磁铁矿组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岩浆岩,部分为基性岩,且重矿物中发现大量碎屑电气石和锆石。运用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分别对须家河组砂岩中电气石和碎屑锆石进行测试分析。电气石化学成分显示主要为镁电气石和黑电气石,来自变质板岩和变质砂岩以及贫锂花岗岩类、伟晶岩和细晶岩。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分析表明,须家河组的物源主要来自257~362 Ma、420~492 Ma、782~876 Ma和1 690~2 176 Ma岩石。物源方向、重矿物以及电气石和碎屑锆石综合分析表明,须家河组物源主要来自滇黔桂古陆。其中,257~362 Ma的物源岩石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同期侵入岩;420~492 Ma来自东南源岩为花岗岩和砂岩,782~876 Ma主要为研究区周缘同期的花岗岩和砂岩,1 690~2 176 Ma物源也是源岩为岩浆岩的砂岩。与飞仙关组物源对比,须家河组物源区明显不同,可能与区域构造运动有关。同时,碎屑锆石指示古元古代发育岩浆作用,且存在古老的新太古代结晶基底。这些资料为上扬子构造演化提供了沉积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 须家河组 碎屑重矿物 电气石电子探针 碎屑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西缘荥经地区三叠纪碎屑物源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英利 贾晓彤 +2 位作者 王坤明 王宗起 陈木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5-639,共15页
扬子西缘早三叠世处于伸展环境,而晚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扬子西缘三叠系保存较好,是研究三叠纪构造转换物源响应方面的理想场所。本文根据重矿物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测年,分析三叠系的物质来源,进而探讨与构造环境的对应关系。电气石探针... 扬子西缘早三叠世处于伸展环境,而晚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扬子西缘三叠系保存较好,是研究三叠纪构造转换物源响应方面的理想场所。本文根据重矿物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测年,分析三叠系的物质来源,进而探讨与构造环境的对应关系。电气石探针结果显示,下三叠统主要源自贫锂花岗岩类伴生伟晶岩和细晶岩、变质板岩、变质砂岩、钙质硅酸盐岩和电气石石英岩,上三叠统主要来自贫锂花岗岩类伴生伟晶岩和细晶岩、贫钙变质板岩、变质砂岩和电气石石英岩,且自下三叠统至上三叠统变板岩和变砂岩的物源区比重逐渐增加;尖晶石显示,下三叠统砂岩主要来自大火成岩省、洋岛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类,上三叠统主要来自岛弧玄武岩类。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早三叠世碎屑锆石峰值为251~265 Ma、460~535 Ma和544~987 Ma,晚三叠世碎屑锆石峰值为228~251 Ma、255~387 Ma、429~523 Ma、573~954 Ma、1720~2004 Ma和和2453~2494 Ma。综合分析表明,下三叠统沉积物主要来自峨眉山玄武岩、康滇古陆,少量来自南秦岭造山带,而上三叠统的物源区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康滇古陆、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三叠系物源的差异,主要与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重矿物电子探针 碎屑锆石年代学 三叠纪 扬子克拉通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CE模式的综合性实验课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静娴 王利平 +1 位作者 贾晓彤 张亚楠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探讨了基于OSCE模式的综合性实验课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OSCE技能考核、阶段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部分护生对OSCE模式实训教学持赞同态度。
关键词 OSCE 健康评估 实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参加全国高职组护理技能大赛的经验与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晓彤 高宁宁 +1 位作者 刘鹏飞 张亚楠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4-96,共3页
从教师团队组建、参赛选手选拔、训练计划制定等方面探讨了全国护理技能大赛训练模式,并思考其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设定更高的目标,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同时将经验推广到常规教学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护理技能训练与临床... 从教师团队组建、参赛选手选拔、训练计划制定等方面探讨了全国护理技能大赛训练模式,并思考其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设定更高的目标,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同时将经验推广到常规教学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护理技能训练与临床相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技能大赛 经验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米仓山寒武系苗岭统陡坡寺组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沉积记录的限定
16
作者 张英利 贾晓彤 王坤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3-1524,共22页
川东北米仓山寒武系苗岭统陡坡寺组主要由碎屑岩—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物组成,多数学者认为其形成于克拉通盆地。笔者等通过对陡坡寺组的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其沉积环境和物源区,探讨陡坡寺组的构造环境。米仓山地区苗岭统陡坡寺组主... 川东北米仓山寒武系苗岭统陡坡寺组主要由碎屑岩—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物组成,多数学者认为其形成于克拉通盆地。笔者等通过对陡坡寺组的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其沉积环境和物源区,探讨陡坡寺组的构造环境。米仓山地区苗岭统陡坡寺组主要为灰白色中—厚层灰岩和白云岩、紫红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及少量灰白色薄层细砂岩等,发育水平层理、结核等沉积构造,沉积环境为潮上带和潮间带。陡坡寺组砂岩中重矿物主要由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白钛矿、重晶石等组成,指示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物源母岩类型。碎屑电气石电子探针结果显示,母岩主要为贫锂花岗岩类及伴生伟晶岩和细晶岩、变质板岩、变质砂岩等。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表明主要来自于542~520 Ma和993~731 Ma的岩石,来自于冈瓦纳大陆以及康滇古陆等。根据陡坡寺组的沉积序列、重矿物、锆石年代学等综合分析,陡坡寺组形成于与碰撞相关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寺组 碎屑重矿物 碎屑锆石年代学 碰撞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系统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条件探究与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贾晓彤 何小娟 +2 位作者 封吉猛 沈剑 王欣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7-1184,共8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水体后,尾水中的氮、磷仍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尾水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藻共培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优势菌藻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通气...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水体后,尾水中的氮、磷仍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尾水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藻共培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优势菌藻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通气量、光波长、细菌接种量对氮、磷去除效果的交互影响,提出最优参数组合,并建立菌藻共生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藻组合中,蛋白核小球藻-地衣芽胞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共培养组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此菌藻共生系统在蓝光、通气量为1.8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体积比)条件下,TN去除率最大可达93.7%,1 d后TP基本上完全被去除;在蓝光、通气量为2.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5%条件下,2 d后氮去除率可达98.4%;在红光、通气量为2.0~3.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10%~20%条件下,2 d后氨氮可完全被去除。菌藻共生系统对氮、磷去除效果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蓝光、通气量为1.8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最优参数组合验证的结果与预测值相符,系统出水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可为菌藻共生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 响应面法优化 氮、磷去除效果 蛋白核小球藻 污水处理厂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浆对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姬快乐 高莹 +6 位作者 贾晓桐 孙宁 王萌萌 吴瑕 赵立琴 范博文 杨凤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2-771,共10页
通过解析工业废弃物玉米浆代替尿素作为补充氮源对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和细菌微生物的影响,以期揭示玉米浆影响培养料发酵过程的生物学机制。试验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材料,以添加玉米浆作为补充氮源为试验组(CS)、以添加尿... 通过解析工业废弃物玉米浆代替尿素作为补充氮源对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和细菌微生物的影响,以期揭示玉米浆影响培养料发酵过程的生物学机制。试验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材料,以添加玉米浆作为补充氮源为试验组(CS)、以添加尿素为对照(CK),共设两个处理,建堆发酵制作大球盖菇培养料;在发酵过程0 d、3 d、6 d、9 d测定发酵过程中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在发酵的3 d(高温期)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定发酵堆体的细菌群落结构,并进行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玉米浆影响堆体发酵的理化性质,使发酵堆体更快地达到高温期,并延长高温持续时间,提高堆体发酵时的温度、pH、电导率以及全氮含量,加快玉米秸秆的分解速度,促进培养料的发酵进程。由高温期的细菌群落丰度变化可知,添加玉米浆能够促进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生长,同时抑制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生长;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藤黄色单胞菌属(Luteimonas)和螯台球菌属(Chelatococcus)等成为优势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与pH、电导率、体积质量显著正相关;海藤黄色单胞菌属(Luteimonas)和螯台球菌属(Chelatococcus)与全氮显著正相关。在秸秆发酵制备大球盖菇培养料的过程中,工业废弃物玉米浆可代替尿素作为大球盖菇培养料的补充氮源,添加玉米浆也使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及其内部微生物群落的丰度组成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氮循环,更有利于秸秆建堆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浆 氮源 发酵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酶的固定化策略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英杰 贾晓彤 +3 位作者 唐秀明 杜占鑫 崔建东 贾士儒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团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分子内孔隙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和化学稳定性、可调控的孔隙以及多样性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生物分子的装载尤其是酶的固定化领域。本文综述了...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团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分子内孔隙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和化学稳定性、可调控的孔隙以及多样性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生物分子的装载尤其是酶的固定化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备MOFs以及MOFs基的复合材料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改进策略和应用,并对MOFs基固定化酶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 固定化酶 纳米材料 杂化 固定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venance of the Late Permian Xuanwe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Block: Constraints from the Sedimentary Record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3
20
作者 ZHANG Yingli jia xiaotong WANG Zongq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673-1686,共14页
Xuanwei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mudstone,siltstone,and sandstone,with local conglomerate.However,its provenance and tectonic setting have been scarcely studied.In this paper,we use sedimentology,electron probe microa... Xuanwei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mudstone,siltstone,and sandstone,with local conglomerate.However,its provenance and tectonic setting have been scarcely studied.In this paper,we use sedimentology,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EPMA),and detrital zircon dating to investigate its source area and depositional tectonic setting.The facies assemblages indicate that it formed in alluvial fan and fluvial riv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The strata thicknesses and facies distribution indicate that the sediment supply was from the west.The results of EPMA show that chromian spinels within the sedi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r#and varying Mg#.Discrimination plots suggest that these spinels were sourced from large igneous province(LIP)magmatic rocks.The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U–Pb chronology of detrital zircons suggests that the sediments were derived from intermediate–acid igneous rocks dating back to 251–260?Ma.We could,therefore,conclude that the provenance of the Xuanwei Formation is from Emeishan basalt and synchronous felsic igneous rock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etrital framework.The detrital zircon dates also suggest that felsic magmatism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Permian,not after the eruption of the Emeishan basalt.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and provenance analysis,the tectonic setting for Xuanwei Formation deposition was a volcanic rifted mar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anwei Formation provenance analysis chromian spinel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volcanic rifted marg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