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RPA技术的北斗/GPS对时系统误差校正
1
作者 谢发荣 邓钰祺 +2 位作者 胡健民 孙伟强 易堃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针对北斗/GPS对时系统误差校正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RPA技术的北斗/GPS对时系统误差校正方法。设计CRPA可控接收天线,计算天线品质因数下限,分析其与天线阻抗带宽反比例关系,以提高抗干扰能力。提取降噪对时信号,获取任意两个待校... 针对北斗/GPS对时系统误差校正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RPA技术的北斗/GPS对时系统误差校正方法。设计CRPA可控接收天线,计算天线品质因数下限,分析其与天线阻抗带宽反比例关系,以提高抗干扰能力。提取降噪对时信号,获取任意两个待校正对时系统误差序列,并计算其期望绝对值,构建对时系统时间误差函数。基于CRPA技术的主从时钟之间同步校正原理,计算修正控制字传送给子模数转换器增益误差,实现对时系统误差校正。由实验结果可知,所研究方法最终校正结果为3:59,与实际时间相差1 min,相比于其他方法,校正结果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A技术 北斗/GPS 对时系统 误差 同步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rly Mesozoic structural deformation in the 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CHEN Hong hu jianmin +1 位作者 QU HongJie WU GuoL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1期1651-1664,共14页
The Helan-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 is a mantle transitional belt in China. The southem part, forming the 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 comprises several tectonic systems, each display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 The Helan-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 is a mantle transitional belt in China. The southem part, forming the 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 comprises several tectonic systems, each display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is a strike-slip tectonic belt with a series of echelon left-lateral slip faults. The strike-slip fault systems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early NW-SE striking thrust faults formed under a NE-SW compression stress field, and later sinistral strike-slip structures formed along thrust faults under a NW-SE compression stress field. Mesozoic basins developed between the left-lateral slip faults.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aleocurrent directions indicate that basin development was controlled by the strike-slip faults. The oldest strata in the 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 constrain its formation to early Mesozoic. In fact, The slip tectonic belt formed by clockwise rotation and north-directed subduction-collision of the Yangtze Block in Late Triassic-Jurassic. The strike-slip faults that developed within the belt also formed at this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andian N-S Tectonic Belt western Yangtze Block early Mesozoic structural deformation Mesozoic basin sinistralslip fault
原文传递
北部湾—雷琼地区新生代古海岸线重建与琼州海峡演化
3
作者 王超群 莫位明 +2 位作者 胡健民 张磊 胡道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0-2410,共11页
古海岸线重建能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海陆格局演变提供重要的线索。笔者等基于钻孔资料重建了北部湾—雷琼地区新生代以来古海岸线变迁与琼州海峡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雷琼地区)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北部湾古湖... 古海岸线重建能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海陆格局演变提供重要的线索。笔者等基于钻孔资料重建了北部湾—雷琼地区新生代以来古海岸线变迁与琼州海峡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雷琼地区)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北部湾古湖、新近纪—早更新世早期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峡湾和全新世琼州海峡四个演化阶段。古近纪北部湾形成NEE向互不连通的断陷盆地并充填河—湖相沉积,渐新世晚期海水间歇性入侵北部湾古湖并连通孤立的断陷盆地;中新世早—中期(23.3~10.4 Ma)南海西北部海岸线快速后退,北部湾古湖演变为古琼州海峡,中新世晚期—上新世(10.4~2.58 Ma)海岸线继续后退形成宽阔的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早期海退及火山喷发导致古琼州海峡萎缩;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气候频繁波动控制了峡湾与陆地的不断转化,而末次盛冰期大幅度海退直接导致北部湾—雷琼地区从海转陆;15~12 ka BP以来海岸线快速后退并在12~11 ka BP期间短暂停留,北部湾再次由陆转海,之后海平面继续上升,琼州海峡于11 ka BP自西向东完全打开,至6 ka BP海平面达到现今海平面以上2 m左右,现今海陆格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岸线重建 古雷琼海峡 全新世琼州海峡 新生代 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 雷琼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相关分子Nano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基于激活TGF-β信号通路
4
作者 孙畅 郑士耀 +9 位作者 李梅 杨铭 秦梦园 徐媛 梁伟华 胡建明 王良海 李锋 周虹 杨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9-1216,共8页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干性相关分子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和侵袭迁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82例...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干性相关分子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和侵袭迁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8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Nanog和MMP-2/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Nanog和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GEO数据库分析Nanog等干性相关分子主要富集通路;应用TIMER在线网站分析食管癌中TβR1和MMP-2及MMP-9的相关性。在体外运用siRNA转染的方式将食管鳞癌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Nanog低表达组,采用划痕实验分析其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的影响,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之间TβR1、p-Smad2/3、MMP-2/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Nanog和MMP-2/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χ^(2)=70.475,P<0.01;χ^(2)=34.415,P<0.01;χ^(2)=46.605,P<0.01),且呈正相关(r=0.205,P=0.045;r=0.307,P<0.001)。Nanog和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相关(χ^(2)=23.9,P<0.01;χ^(2)=6.029,P<0.05;χ^(2)=11.89,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样本中,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样本(χ^(2)=10.08,P<0.01;χ^(2)=5.731,P<0.05)。MMP-2/MMP-9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anog和MMP-2/MMP-9蛋白高表达组的食管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P<0.001;P=0.004;P=0.017);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anog等干性相关分子主要富集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MMP-2/MMP-9与TβR1表达在食管癌中呈正相关关系。体外划痕实验结果显示,Nanog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系的迁移;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敲低Nanog后,TβR1、p-Smad2/3、MMP-2/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Nanog和MMP-2/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其与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且Nanog通过TGF-β信号通路影响MMP-2/MMP-9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浸润转移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网荷侧热惯性特征下用户动态响应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运行 被引量:2
5
作者 邢晓敏 张明洋 +3 位作者 杨修宇 彭建 胡健民 袁少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2-1071,共10页
针对冬季多能源耦合下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电功率调节能力受限于热功率输出,引起电-热联合系统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在网侧与负荷侧异质能流的惯性特征下计及用户温度动态响应以及动态反馈特性的联合... 针对冬季多能源耦合下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电功率调节能力受限于热功率输出,引起电-热联合系统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在网侧与负荷侧异质能流的惯性特征下计及用户温度动态响应以及动态反馈特性的联合优化运行方法。首先,从建立CHP可行域与运行点的分布特性出发,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并网后CHP机组运行灵活性不足原因,并给出了不可运行点重新回归CHP运行域优化的措施。其次,构建了传输侧惯性、负荷侧惯性影响下用户温度动态响应的多时间耦合特征双层模型,上层目标为热电异构能源系统总成本最低,下层目标为用能总效用最低。最后,引入了机会约束规划来刻画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通过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方法在保证大量CHP运行点重新收束情况下,实现了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用户用能体验的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优化 灵活性 惯性特性 动态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情况下一维三原子链的求解及其色散关系
6
作者 成泓宣 胡建民 +1 位作者 王月媛 牛丽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求解一般情况下一维三原子链的色散关系,讨论恢复力系数对色散关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一维三原子链不同的原子间恢复力系数对各支格波的频率、频谱宽度以及频率禁带宽度的影响规律均表现出不同特点,可实现对频率禁带宽... 求解一般情况下一维三原子链的色散关系,讨论恢复力系数对色散关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一维三原子链不同的原子间恢复力系数对各支格波的频率、频谱宽度以及频率禁带宽度的影响规律均表现出不同特点,可实现对频率禁带宽度的精细调节.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是对固体物理学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可为带通滤波器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物理学 一维三原子链 色散关系 恢复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otectonics around the Ordos Block,North China 被引量:1
7
作者 SHI Wei DONG Shuwen hu jian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62-66,共5页
The Eurasian continent was subject to multiphase intensive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in the Cenozoic(Fig.1A).However,its Cen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driving force has long been disputed,w... The Eurasian continent was subject to multiphase intensive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in the Cenozoic(Fig.1A).However,its Cen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driving force has long been disputed,which is 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do-Asian collision(Molnar and Tapponnier,1975;Jolivet et al.,1990;Tapponnier et al.,2001;Yin,2010;Xu et al.,2013;Zhao et al.,2016),is caused by the Pacific-Asian collision(Cui,1997;Schellart and Lister,2005;Fan et al.,2019),or is connected with a combined effect of the Indo-Asian collision and the Pacific-Eurasia convergence(Ren et al.,2002;Li et al.,2013;Shi et al.,2015;Liu et al.,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tectonics faulted basin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Indo-Asian collision Ordos Block Pacific-Asian collision North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晶格紧束缚电子能带结构分析
8
作者 王畅 胡建民 +2 位作者 李林 高峰 王月媛 《大学物理》 2024年第12期15-18,23,共5页
紧束缚电子模型是固体物理学能带理论的教学重点,面心立方晶格紧束缚电子能带结构分析则是教学难点.本文通过数值拟合,提出图示法分析面心立方晶格紧束缚电子能谱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面心立方晶格紧束缚电子能谱沿不同方向变化规律不同... 紧束缚电子模型是固体物理学能带理论的教学重点,面心立方晶格紧束缚电子能带结构分析则是教学难点.本文通过数值拟合,提出图示法分析面心立方晶格紧束缚电子能谱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面心立方晶格紧束缚电子能谱沿不同方向变化规律不同,能带底位于简约布里渊区中心,两个高能量极值点则分别位于简约布里渊区的四方面面心和六方面面心.沿简约布里渊区中心分别到四方面面心和六方面面心轴线方向,能带宽度分别为16倍和12倍交叠积分.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既可为晶体能带结构分析提供有效方法,也可为固体物理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物理学 紧束缚电子 能带 面心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管式连续流反应器酯化制备油酸甲酯的研究
9
作者 马琪琪 邓艾琳 +6 位作者 胡建民 杜昊展 张鑫 杨桑妮 孙无忌 宋年华 刘学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4,共4页
连续流反应器能减少返混,缩短反应时间,在废弃油脂的酯化反应中提高油酸甲酯收率。采用振荡管式连续流反应器,浓硫酸为催化剂,油酸为模型化合物,与甲醇酯化反应制备油酸甲酯,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催... 连续流反应器能减少返混,缩短反应时间,在废弃油脂的酯化反应中提高油酸甲酯收率。采用振荡管式连续流反应器,浓硫酸为催化剂,油酸为模型化合物,与甲醇酯化反应制备油酸甲酯,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醇油摩尔比对油酸转化率影响显著。当体积空速2.2 h^(-1)、催化剂用量1.0%(以油酸质量计)、反应温度60℃、醇油摩尔比10∶1、振荡频率280次/min时,油酸转化率达到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管式反应器 连续流 酯化 废弃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江东新区马袅-铺前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超群 贾丽云 +12 位作者 胡道功 胡健民 张磊 杨肖肖 孙东霞 麦发海 白世彪 宗开红 吕同艳 张耀玲 韩帅 韩建恩 杜建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3-417,共15页
1605年7月13日在海南琼山发生的M71/2级大地震为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琼北海岸带大面积沉陷与东寨港100余平方千米的陆陷成海,地震震中与强烈沉降区均位于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海口江东新区。构造地貌调... 1605年7月13日在海南琼山发生的M71/2级大地震为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琼北海岸带大面积沉陷与东寨港100余平方千米的陆陷成海,地震震中与强烈沉降区均位于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海口江东新区。构造地貌调查与钻孔联合剖面揭露表明,分布于江东新区的马袅-铺前断裂带由马袅-罗豆断层(F_(2-1))、海秀-东园断层(F_(2-2))及长流-珠溪河断层(F_(2-3))3条NEE向平行展布的北倾正断层组成,陆域全长约132 km,呈隐伏—半隐伏状态,总体表现为正断性质,局部兼右旋走滑。其中F_(2-1)断层长约132 km,第四纪以来断层垂直位移3.4~14.8 m,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F_(2-2)断层长度大于50 km,全新世以来断层垂直位移1.8~3.3 m,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根据地震楔及断塞塘堆积判断F_(2-3)断层为琼山M7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F_(2-1)断层长约58 km,上新世地层垂直位移112 m,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结合马袅-铺前断裂带的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琼山M71/2地震的关系,提出了江东新区规划建设及建筑物避让活动断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山M71/2级地震 发震构造 活动断层避让 马袅-铺前断裂 海口江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区智能地质填图的探索与实践——以森林沼泽区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虹 杨晓 +3 位作者 田世攀 胡健民 邱士东 王东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41,共24页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主要分布于基岩裸露地区,很少涉及覆盖区。为了满足和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未来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必须向覆盖区推进。所以,利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地质填...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主要分布于基岩裸露地区,很少涉及覆盖区。为了满足和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未来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必须向覆盖区推进。所以,利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地质填图的要求对海量多源异构地质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是实现覆盖区智能化地质填图的关键环节。以浅覆盖森林沼泽区为例,充分利用航空磁测、土壤地球化学等结构化数据和遥感影像、地表地质等非结构化数据,开展聚类分析与人机交互深度学习2种算法模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数据的聚类分析无法进行有效的地质单元划分,而利用多源数据进行人机交互深度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预测模型结果图件经检验与实际地质单元基本一致。本次试验,充分利用了机器学习功能和特殊算法,实现了计算机代替地质人员进行地质填图的探索,为森林沼泽区地质填图工作中设计地质图、工作部署和成果总结提供了示范案例,为覆盖区智能地质填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地质调查 覆盖区 大数据 深度学习 聚类分析 森林沼泽区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计量建模与影响因素效应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吴良平 胡健敏 张健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7,共14页
空间计量模型在旅游研究中已得到有效应用,解决了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还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文章以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发展为着眼点,增设扩散转移矩阵为模型因变量滞后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反映入境旅游在中国省域之间的客流人... 空间计量模型在旅游研究中已得到有效应用,解决了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还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文章以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发展为着眼点,增设扩散转移矩阵为模型因变量滞后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反映入境旅游在中国省域之间的客流人数扩散转移实际情况,同时从最为全面的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入手,引入旅游研究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并以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为模型自变量,构建了入境旅游发展的最优空间计量模型,最后对模型显著自变量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总效应进行评估分析,给出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建议。结果显示:模型自变量出现显著消极效应的影响因素几乎为酒店供应,加强旅游资源建设和经济水平发展始终是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开放程度已对东部省域的影响较为微弱,对中部和西部省域则起到很好的积极效应,同时交通设施在中部省域呈现出非常强劲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扩散转移矩阵 空间计量模型 直接效应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油气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小力 李荣西 +3 位作者 胡建民 刘福田 赵帮胜 覃小丽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316,共14页
在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清水营组石膏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包裹体,而油气包裹体的研究对认识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拓展盆地油气勘探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等手段对清水营组石膏中油气包裹体的发育特征... 在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清水营组石膏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包裹体,而油气包裹体的研究对认识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拓展盆地油气勘探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等手段对清水营组石膏中油气包裹体的发育特征和组成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油源对比,分析油气包裹体中油气的来源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运聚特征.结果表明:清水营组结晶状石膏中油气包裹体中原油来源于清水营组烃源岩;纤维状石膏脉中油气包裹体原油来源于白垩系马东山组烃源岩.六盘山盆地清水营组泥岩具有生烃潜力,是盆地潜在的烃源岩;白垩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可以沿着断裂等输导体系向上覆地层运移,并在新生界聚集,沟通白垩系烃源岩断层附近的新生界圈闭是六盘山盆地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烃源岩 油源对比 新生界 六盘山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特殊教育学校视力障碍学生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婷 谢甘霖 +6 位作者 叶文文 孟志勇 谢玉红 黄烙明 胡建民 董理权 施文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调查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普通班视障学生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1月对普通班最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2的52例学生(年龄7~26岁)进行近视力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查和中文版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调查。以研究对... 目的调查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普通班视障学生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1月对普通班最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2的52例学生(年龄7~26岁)进行近视力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查和中文版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调查。以研究对象最好眼最佳矫正远视力为依据,分为二级盲、一级低视力、二级低视力3组。结果三组间远视力(Z=45.671,P<0.001)、近视力(Z=24.972,P<0.001)、对比敏感度(Z=13.285,P=0.001)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近视力与远视力呈正相关(r=0.74,P<0.001),对比敏感度与远、近视力均呈负相关(r=-0.58,r=-0.57,P<0.001);CLVQOL总分与对数对比敏感度呈正相关(r=0.44,P<0.001)。三组间CLVQOL总分(Z=10.145,P=0.006)、远视力维度(Z=13.586,P=0.001)、心理调节能力维度(Z=7.824,P=0.020)、阅读精细工作维度(Z=7.923,P=0.019)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视障程度学生生活质量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远视力、心理调节能力、精细阅读等方面。对比敏感度与生活质量相关,对视障学生进行视功能评估时候应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障碍 学生 对比敏感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段古元古代构造格架与主要变形事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远方 胡健民 +1 位作者 公王斌 陈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19,共16页
古元古代是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的关键时期,中部带的性质是近年来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文中根据古元古代韧性剪切带重新划分了中部带北段构造格架,即由近EW向朱家坊韧性剪切带、NEE向王家会韧性剪切带和NE向龙泉关韧... 古元古代是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的关键时期,中部带的性质是近年来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文中根据古元古代韧性剪切带重新划分了中部带北段构造格架,即由近EW向朱家坊韧性剪切带、NEE向王家会韧性剪切带和NE向龙泉关韧性剪切带分割恒山、繁峙、五台和阜平地块。这些地块基底具有不同的前寒武纪变质杂岩组成、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一般都具多期变质变形叠加的特征。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中部构造带北段在古元古代末发生3次重要的构造变形事件:繁峙地块由SW向NE方向的构造挤入,挤入过程中导致五台地块变形并向南东方向逆冲(D1);以阜平地块为核部的大规模伸展抬升,阜平变质杂岩抬升至近地表,阜平地块与五台地块之间形成一系列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D2);最后一次构造事件是NE向拉伸导致的大量NW向基性岩墙群侵位(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部带 古元古代 构造格架 变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8-2014年赣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温天福 张范平 +1 位作者 胡建民 刘章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4,20,共9页
降雨侵蚀力可用于表征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土壤侵蚀风险评估、水土流失防控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赣江流域12个气象站1958—2014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TFPW-MK法、小波分析和Kriging插值... 降雨侵蚀力可用于表征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土壤侵蚀风险评估、水土流失防控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赣江流域12个气象站1958—2014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TFPW-MK法、小波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值空间分布范围为6059.9~8724.7(MJ·mm)/(hm^2·h),空间上自西南向东北呈现递增趋势;大部分站年降雨侵蚀力以上升为主,1958—2014年流域年降雨侵蚀力上升了588.639(MJ·mm)/(hm^2·h),上游区变化较小,中下游上升趋势较明显,其中7—9月变化显著。此外,流域年降雨侵蚀力的变化主周期为4.1 a,且存在2.0~5.2 a的振荡周期。研究表明赣江流域因降雨侵蚀力增加而引发水土流失的风险在加剧,对于下游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结论可为赣江流域水土保持、农业开发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TFPW-MK法 小波分析 时空变化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CRP、IL-2、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述莲 呼建民 +1 位作者 李绵洋 王成彬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7期99-10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联合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2016年2月~2018年5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联合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2016年2月~2018年5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癌变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60例(瘤变组组)与健康人60例(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检测NLR、CRP、IL-2表达水平与BRCA1、miR-145、miR-21、miR-10b阳性表达情况。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随访预后,调查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癌变组的血清CRP、IL-2水平高于瘤变组与对照组,瘤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癌变组的NLR值低于瘤变组与对照组,瘤变组低于对照组(P<0.05)。癌变组血液中BRCA1、miR-145、miR-21、miR-10b阳性率高于瘤变组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癌变组中患者死亡6例,存活54例,病死率为10.0%。癌变组60例患者中,随着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减少、病理分期增加与随访死亡,BRCA1、miR-145、miR-21、miR-10b表达阳性率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BRCA1、miR-145、miR-21都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CRP、白介素-2联合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中呈现异常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与随访预后显著相关,可应用乳腺癌辅助诊断与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介素-2 乳腺癌易感基因1 乳腺癌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干预对成人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慧芳 张莉 +3 位作者 李志刚 胡建民 贺焕然 郭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干预对成人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成人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念干预,观察8周。干预前...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干预对成人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成人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念干预,观察8周。干预前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定两组强迫症状情况,采用连线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及语义流畅性测验评定两组认知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连线测验A时间、A提笔数、B时间、B提笔数及数字符号测验数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数字广度测验顺背及倒背个数均显著多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干预可有效改善成人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强迫症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正念干预 认知功能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变质杂岩的层序与构造变形过程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健民 王伟 +3 位作者 赵越 刘晓春 陈虹 董晓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9-735,共17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兰伯特裂谷东缘普里兹湾东岸,该地区主要出露一套麻粒岩相变质岩,前期对原岩时代、变质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对于变质杂岩的层序和变形过程研究相对薄弱。文章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发现拉斯曼丘陵地区变...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兰伯特裂谷东缘普里兹湾东岸,该地区主要出露一套麻粒岩相变质岩,前期对原岩时代、变质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对于变质杂岩的层序和变形过程研究相对薄弱。文章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发现拉斯曼丘陵地区变质杂岩总体成层有序,在此基础上建立拉斯曼岩群,并将其划分成6个岩组,原岩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拉斯曼岩群经历了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变质作用的叠加,变质程度均达到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拉斯曼丘陵地区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方向,总体上构成往北东东方向翘起的复式向斜构造,几个岩组的分布也显示由东向西逐渐变新。东部米洛半岛一带明显叠加了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构造变形。研究表明,拉斯曼岩群经历了6次重要的构造变形,包括新元古代格林维尔期(D1)、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泛非期变质变形作用(D2,D3,D4,D5)以及中新生代伸展作用(D6)。目前岩石中保存的主变形面理是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两次构造热事件的复合型面理,主要是泛非事件形成,格林维尔期变形面理呈残留状。综合拉斯曼岩群变质年龄及早古生代进步花岗岩体形成时代,认为D2~D5变形时代为550~500 Ma左右。因此,拉斯曼丘陵地区变质变形特征显示,中元古代拉斯曼岩群经历了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两次重要的造山作用,以及冈瓦纳大陆的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拉斯曼丘陵 拉斯曼岩群 构造变形 构造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层理高阶煤孔隙特征的核磁共振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佳佳 胡建敏 +2 位作者 杨明 方迎香 贾改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9,共7页
为探究不同层理高阶煤的孔隙分布特征,开展饱水煤样不同离心力条件下的核磁共振(NMR)试验。首先,分别选择3个平行和垂直层理的高阶煤样;然后,用低场NMR系统测试饱水煤样不同离心力下的T_(2)图谱、核磁孔隙度等。结果表明:高阶煤以吸附... 为探究不同层理高阶煤的孔隙分布特征,开展饱水煤样不同离心力条件下的核磁共振(NMR)试验。首先,分别选择3个平行和垂直层理的高阶煤样;然后,用低场NMR系统测试饱水煤样不同离心力下的T_(2)图谱、核磁孔隙度等。结果表明:高阶煤以吸附孔最为发育,其次是渗流孔和裂隙,煤样大孔和裂隙中的水分最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离,但微小孔中的水分很难被分离;平行和垂直层理煤样随着离心力的增加,T_(2)图谱峰值、峰面积和核磁孔隙度均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平行和垂直层理煤样的核磁孔隙度和离心力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垂直层理煤样T_(2C)(T_(2)截止值)是平行层理煤样的1.44倍,垂直层理煤样的T_(2C)随着离心力增加而增大,平行层理煤样的T_(2C)随离心力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层理 高阶煤 孔隙度 核磁共振(NMR) 离心力 T_(2)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