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与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琴 陈红强 +3 位作者 张怡淼 马颖超 胡建军 张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新疆许多规模化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且因病毒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给该病的防控、疫苗选择、净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展新疆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基因分型鉴定,对BVDV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集BVDV胶体金抗原检测卡确... 新疆许多规模化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且因病毒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给该病的防控、疫苗选择、净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展新疆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基因分型鉴定,对BVDV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集BVDV胶体金抗原检测卡确定为阳性的犊牛抗凝血样品并分离淋巴细胞,在MDBK单层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盲传5代,提取培养物RNA,以BVDV5′-UTR、N^_(pro)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获得BL分离株1株,属于BVDV-1m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新疆南疆地区规模牛场BVDV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型鉴定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号’抗虫黑杨基于根段组培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
作者 杨松 宋学勤 +2 位作者 赵树堂 胡建军 卢孟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4,共11页
[目的]以美洲黑杨和转BtCry1Ac欧洲黑杨的杂交子代‘44号’抗虫黑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苗根基部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稳定的组培再生体系和黑杨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44号’抗虫黑杨无菌苗0.5~1.0 cm的根基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激... [目的]以美洲黑杨和转BtCry1Ac欧洲黑杨的杂交子代‘44号’抗虫黑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苗根基部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稳定的组培再生体系和黑杨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44号’抗虫黑杨无菌苗0.5~1.0 cm的根基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根系不定芽的诱导和生根的影响,探索根系对草铵膦的临界耐受浓度,以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并通过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染色实时监控和鉴定阳性植株。[结果]筛选出‘44号’抗虫黑杨根系诱导不定芽最优培养基为:WPM+20 g·L^(-1)蔗糖+7.8 g·L^(-1)琼脂+0.25 mg·L^(-1)6-BA+0.05 mg·L^(-1) NAA,分化率为86.67%;不定芽生根的最优培养基为:WPM+0.075 mg·L^(-1) NAA+7 g·L^(-1)琼脂+0.1 g·L^(-1) AC,生根率为75.00%。通过根系草铵膦抗性筛选梯度试验,确定根系对草铵膦筛选最适遗传转化筛选浓度为0.8 mg·L^(-1)。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根中,经不定芽诱导和生根两个阶段获得再生植株苗,经特异引物进行PCR鉴定,31个外植体中阳性植株为9株,转化效率为29.0%。[结论]建立了‘44号’抗虫黑杨根系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为黑杨派杨树的高效基因转化提供了途径的同时,也为以‘44号’抗虫黑杨为基础,通过转基因技术聚合更多的优良性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号’抗虫黑杨(P.deltoides cl.‘Danhong’×P.nigra) 美洲黑杨 欧洲黑杨 根系侵染 遗传转化 组培再生 GU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雾培马铃薯氮磷钾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克秀 汪翠存 +5 位作者 唐铭霞 胡建军 李洪浩 刘可心 杨雯婷 何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52-2861,共10页
【目的】为优化雾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为雾培原原种生产氮素营养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氮素水平对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设5... 【目的】为优化雾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为雾培原原种生产氮素营养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氮素水平对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设5个氮素水平(120、240、360、480、600 mg/L),在雾培不同生育期分别测定各器官干重和氮、磷、钾含量,分析其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及分配。【结果】(1)同一氮素水平下,相同生育期米拉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大于川芋117,不同品种和生育期,均在氮素水平为240 mg/L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在定植90 d时,川芋117和米拉分别达到2.86和4.23 g/plant;(2)氮素水平增加有利于2个品种各生育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定植90 d,2个品种均在240 mg/L氮素处理植株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最高,川芋117分别为0.306、0.070、0.544 g/plant,米拉分别为0.489、0.117、0.899 g/plant;(3)不同品种和生育期,中氮处理的叶、茎和根的氮、磷、钾分配比例大于低、高氮处理,而块茎则与之相反,生育前期,氮、磷和钾在叶、茎和根中比例大于块茎,生育后期,营养元素往块茎转移;(4)2个品种均在氮素水平240 mg/L单株结薯数、结薯产量达到最高,川芋117和米拉分别为24.78粒/株,53.78 g/株和29.31粒/株和82.23 g/株。【结论】适量增氮,可以促进植株对氮、磷和钾的吸收积累,有利于原原种产量的提高。在四川盆地弱光生态条件下雾培马铃薯,240 mg/L的氮素水平可以获得较高的原原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雾培 马铃薯 氮含量 磷含量 钾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83-5p通过上调IGF2基因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彦 朱翠萍 +3 位作者 胡建军 李悅行 王敏 汤绍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7-584,共8页
目的:探讨miR-483-5p对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P3启动子驱动的m RNA(P3 m 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ep3B、Bel-7402、Hep G2和SMMC-7721,人正常肝细胞株... 目的:探讨miR-483-5p对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P3启动子驱动的m RNA(P3 m 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ep3B、Bel-7402、Hep G2和SMMC-7721,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83例人肝细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22例正常肝组织中miR-483-5p和P3 m RNA的表达水平,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P3 m RNA与miR-483-5p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2)将IGF2基因P3 m RNA的5’端非翻译区(5’UTR)克隆入p GL3启动子载体,构建P3 m RNA 5’UTR野生型(p GL3-P3-5’UTR-WT)及P3 m RNA 5’UTR突变型(p GL3-P3-5’UTR-MUT)重组萤光素酶报告质粒,将其分别与miR-483-5p mimic、miR-483-5p inhibitor及scrambled control共转染He La、293T及Huh7细胞,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萤光素酶活性。(3)分别将miR-483-5p mimic、miR-483-5p inhibitor及scrambled control转染Huh7及Hep3B肝癌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这2种肝癌细胞P3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4)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肝癌细胞Huh7及Hep3B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miR-483-5p的表达水平;应用核连缀实验(nuclear run-on assay)分析miR-483-5p对P3 m RNA转录的影响;应用RNA稳定性实验分析miR-483-5p对P3 m RNA稳定性影响。(5)应用体外细胞功能实验研究miR-483-5p对Huh7肝癌细胞生长、凋亡、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5种肝癌细胞株miR-483-5p及P3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HL-7702(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miR-483-5p及P3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在5种肝癌细胞株及肝细胞癌组织中,P3 m RNA表达水平均与miR-483-5p水平呈正相关。(2)萤光素酶实验显示,miR-483-5p与P3m RNA 5’UTR的同源位点互补结合可促进P3 m RNA的表达。(3)瞬时转染实验显示,过表达miR-483-5p呈剂量依赖性促进Hep3B和Huh7肝癌细胞P3 m RNA表达水平的增高。(4)miR-483-5p表达实验显示,成熟miR-483-5p存在于肝癌细胞Hep3B和Huh7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核连缀实验显示,miR-483-5p诱导Huh7肝癌细胞核中新生P3 m RNA转录;RNA稳定性实验表明,miR-483-5p不改变Huh7肝癌细胞P3 m RNA稳定性。(5)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显示,miR-483-5p促进Huh7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增强迁移与侵袭能力。结论:miR-483-5p高表达可部分通过上调IGF2基因P3 m RNA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进而参与肝细胞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483-5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细胞生长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雾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克秀 唐铭霞 +4 位作者 胡建军 汪翠存 刘可心 杨雯婷 何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5,共8页
在雾化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主栽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含量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 在雾化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主栽品种川芋117和米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含量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量、单株结薯数、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品种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匍匐茎数、全株干物质含量、单株结薯数、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除叶绿素含量外,植株的各农艺性状在氮素水平为240 mg/L处理最高,氮素过高,反而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随氮素水平的增加,叶、茎、根和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均在240 mg/L氮素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氮素水平对川芋117和米拉的单株结薯数和结薯产量均影响显著,随氮素水平从120 mg/L增加至600 mg/L,单株结薯数和产量先增加后显著下降,氮素浓度为240 mg/L时,两个品种的单株结薯数及产量达到峰值,较高氮处理,增幅分别为71.6%和107.8%,91.7%和83.1%。600 mg/L氮素处理,0.5~1 g小薯比例显著高于240 mg/L氮素处理。总体来看,240 mg/L的氮素浓度为雾培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氮素水平 结薯数 结薯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检测和基因测序分析的鹿源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及亚型分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娜 朱广艺 +4 位作者 艾克拜尔.热合曼 崔鑫 胡建军 张莹钰 张婉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快捷、准确地鉴定马鹿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和亚型,为马鹿副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疑似感染副结核病马鹿的病料样品中提取其DNA,参照副结核分枝杆菌插入序列IS900鉴定引物、亚型分型引物,PCR扩增、测序及GenBank中BLAS... 目的快捷、准确地鉴定马鹿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和亚型,为马鹿副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疑似感染副结核病马鹿的病料样品中提取其DNA,参照副结核分枝杆菌插入序列IS900鉴定引物、亚型分型引物,PCR扩增、测序及GenBank中BLAST比对。结果所测2份病例与副结核分枝杆菌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9%以上,属于副结核分枝杆菌,采用亚型分型鉴定,属于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结论结合发病马鹿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抗酸性染色,证实该马鹿感染牛型副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副结核病 副结核分枝杆菌 亚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牛冠状病毒BCV-Aks-01株分离及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莹钰 张迎春 +5 位作者 王青青 胡建军 王娜 彭安业 张婉琪 崔鑫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4,18,F0002,共5页
将疑似感染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病死犊牛的粪便样品,滤菌处理后接种于HCT-8细胞,盲传数代,出现细胞病变后收获细胞液。提取病毒RNA,依据NCBI登录的牛冠状病毒高度保守N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N基因进行RT-PCR扩增、... 将疑似感染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病死犊牛的粪便样品,滤菌处理后接种于HCT-8细胞,盲传数代,出现细胞病变后收获细胞液。提取病毒RNA,依据NCBI登录的牛冠状病毒高度保守N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N基因进行RT-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CV-Aks-01毒株与牛冠状病毒参考株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5%~98.6%,同BCoV参考毒株Mebus同源性为97.8%,N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BCV-Aks-01毒株与BCoV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遗传进化树中同一分支上,属于冠状病毒Betacoronavirus,证实该分离株为牛冠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病毒分离 鉴定 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1株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崔鑫 朱广艺 +1 位作者 胡建军 喻华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其致病性、抗药性有密切关系,而中药在抗生物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试验对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某奶牛场6份犊牛腹泻粪便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获得24株大肠杆菌,5株沙门菌。经96孔微量板法对已分离的24株大肠杆... 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其致病性、抗药性有密切关系,而中药在抗生物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试验对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某奶牛场6份犊牛腹泻粪便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获得24株大肠杆菌,5株沙门菌。经96孔微量板法对已分离的24株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膜阳性菌筛选试验,获得生物膜阳性菌3株,其中1株为强阳性(XN-3-6株)。采用不同浓度甘草提取物对XN-3-6分离株生物膜形成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最小浓度为5%。该试验结果为临床上防治大肠杆菌引起犊牛腹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犊牛腹泻 大肠杆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建模及参数匹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建军 杨泽贺 +3 位作者 金瑶兰 黄增 朱晴 孔祥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01-1106,共6页
为研究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结构参数对前置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伺服阀前置级数值模型,并利用PIV技术对前置级流场测量,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正确性.运用数值手段,分析了前置级主要参数喷嘴孔直径、接收孔直径及喷嘴至接收器距离对恢复压... 为研究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结构参数对前置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伺服阀前置级数值模型,并利用PIV技术对前置级流场测量,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正确性.运用数值手段,分析了前置级主要参数喷嘴孔直径、接收孔直径及喷嘴至接收器距离对恢复压差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三种不同伺服阀流量下前置级最佳结构参数匹配范围.结果表明:喷嘴孔直径为0.22~0.28 mm时,接收孔直径与喷嘴孔直径之比的最佳取值区间为1.1~1.2,喷嘴至接收器距离与喷嘴孔直径之比的最佳取值区间为0.6~0.8.前置级结构参数对接收孔压差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参数不匹配导致接收器劈尖对不稳定射流边界层的剪切是造成接收孔压差振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管 伺服阀 前置级 PIV试验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管伺服阀通油冷却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建军 朱晴 +3 位作者 陈冬冬 方群 金瑶兰 孔祥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9,共7页
射流管伺服阀在高温环境中易发生共振、卡滞、零漂等故障,提出在阀体中增设通油冷却以实现冷却隔热的目的,保证其在高温下正常运行。以某型射流管阀为载体,建立了包含冷却油路、射流管油路及主阀油路的三维流-固-热仿真分析模型。分析... 射流管伺服阀在高温环境中易发生共振、卡滞、零漂等故障,提出在阀体中增设通油冷却以实现冷却隔热的目的,保证其在高温下正常运行。以某型射流管阀为载体,建立了包含冷却油路、射流管油路及主阀油路的三维流-固-热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正常工况下冷却油路的压降特性和热防护特性,讨论了4种油路故障状态下的伺服阀热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射流管及主阀正常通油的条件下,力矩马达发热量可以被有效带走,而通油冷却结构则可进一步隔绝外界高温的影响,从而可以保证马达不超温;当发生射流管堵塞或主阀卡滞时,此时力矩马达发热量可以经由通油冷却油路带走,同时隔绝外界高温影响,也可保护力矩马达不超温。研究还发现,冷却油流经减压器时产生大量节流热,对通油冷却的冷却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管伺服阀 建模与仿真 热分析 通油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振荡型气动喷嘴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建军 潘哲哲 +1 位作者 杨子文 姚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2,共8页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自激振荡型气动喷嘴,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探讨了该喷嘴的无量纲结构参数长径比、腔径比以及运行参数对自激振荡效果的影响。运用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对自激振荡型喷嘴的内外流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自激振荡...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自激振荡型气动喷嘴,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探讨了该喷嘴的无量纲结构参数长径比、腔径比以及运行参数对自激振荡效果的影响。运用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对自激振荡型喷嘴的内外流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内置特定空腔结构的气动喷嘴可以实现出口压力的高频振荡,实验工况范围的最优参数组合为长径比、腔径比,振荡频率达104数量级,振荡的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范围为0.02~0.36。非定常计算结果表明,喷嘴空腔内锐边结构对高速射流剪切,造成不稳定涡系周期性产生、迁移和湮灭是喷嘴内外流场压力振荡产生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振荡型气动喷嘴 结构参数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原理”的教学创新与综合培养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翌 李伟 +5 位作者 阮登芳 胡建军 马黎俊 冯飞 江婉玥 刘玉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0期139-141,共3页
从"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课程的教学改革原则。并依据该原则,通过期末考试与大作业并举的方式,并引入动态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针对目前该课程缺少实验基础的问题,该方法在课程大... 从"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课程的教学改革原则。并依据该原则,通过期末考试与大作业并举的方式,并引入动态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针对目前该课程缺少实验基础的问题,该方法在课程大作业中尝试了将内燃机总体模拟设计与单个构件的仿真结合。实践证明,此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原理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设计》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翌 阮登芳 +2 位作者 胡建军 冯飞 刘玉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2期105-106,共2页
本文从《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根据课程特点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并依据该原则,通过翻转课堂、期末考与大作业并举的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此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 本文从《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根据课程特点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并依据该原则,通过翻转课堂、期末考与大作业并举的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此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创新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建军 张全国 +3 位作者 荆艳艳 贺超 李刚 王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48-353,共6页
为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和响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培养具有过硬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和服务“三农”意识浓厚的新农科建设专业人才势在必行。在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专业,急... 为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和响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培养具有过硬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和服务“三农”意识浓厚的新农科建设专业人才势在必行。在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专业,急需实现传统工科和新农科相互支撑、融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因而,河南农业大学从构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等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深度探索,将高等农业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能够解决能源与动力相关领域工程问题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改革 创新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恒温器氦压控制系统建模
15
作者 胡建军 牛小飞 +4 位作者 邓红平 羊永徽 王先进 郭晓虹 张军辉 《测控技术》 CSCD 2018年第B11期287-290,共4页
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ADS注入器Ⅱ直线加速器低温恒温器氦压控制系统进行机理分析,确定了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传递函数形式,然后通过阶跃响应实验和作图法对传递函数进行参数辩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低温恒... 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ADS注入器Ⅱ直线加速器低温恒温器氦压控制系统进行机理分析,确定了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传递函数形式,然后通过阶跃响应实验和作图法对传递函数进行参数辩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低温恒温器控制算法设计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恒温器 控制系统 阶跃响应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空发动机涨圈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斌 户建军 叶文龙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23期60-61,共2页
某型发动机铜涨圈是典型的等压矩形压缩涨圈,是一种金属动密封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发动机减速器中用于隔离大距、小距、定距及润滑油路。涨圈的可靠性对整台发动机系统的良好工作运转是十分重要的,且必须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涨圈设... 某型发动机铜涨圈是典型的等压矩形压缩涨圈,是一种金属动密封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发动机减速器中用于隔离大距、小距、定距及润滑油路。涨圈的可靠性对整台发动机系统的良好工作运转是十分重要的,且必须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涨圈设计结构和加工过程中常出现的弹力、光隙超标故障进行分析,结合行业中涨圈加工的正圆法和仿形法,研究一种适应于小批量加工的涨圈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圈 热定型 弹力 光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包埋渗B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胡建军 裴尧鑫 +1 位作者 郭宁 曾敬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22-127,共6页
为掌握粉末包埋渗硼(B)工艺后冷却方式对其组织性能影响规律,采用粉末包埋法在40Cr基体表面制备了渗B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光谱仪、显微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仪等研究了炉冷、空冷、液氮冷和水冷条... 为掌握粉末包埋渗硼(B)工艺后冷却方式对其组织性能影响规律,采用粉末包埋法在40Cr基体表面制备了渗B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光谱仪、显微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仪等研究了炉冷、空冷、液氮冷和水冷条件下渗B层的物相、界面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渗B层组织形貌影响很小,所有渗层均由Fe^(2)B柱状晶粒组成,但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渗B层逐渐出现微裂纹;存在一临界冷却速率v c(100℃/s<v c<1000℃/s),能够改变Fe^(2)B晶粒的择优取向生长;炉冷条件下的渗B层有最高的平均硬度、致密度以及最优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速率 粉末包埋法 渗硼 Fe^(2)B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18
作者 谢翌 胡晓松 +2 位作者 李伟 胡建军 马黎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2期85-88,共4页
从“汽车制造工艺学”的教学现状出发,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教学体系化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总体改革方向。通过产学结合、课程设计与课堂作业并行的方式进行了教学创新。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整体提... 从“汽车制造工艺学”的教学现状出发,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教学体系化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总体改革方向。通过产学结合、课程设计与课堂作业并行的方式进行了教学创新。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整体提高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造工艺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集约化牛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旭 孟凡艳 +7 位作者 张乾义 吴桐忠 张星星 韩猛立 张倩 钟发刚 胡建军 黄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4-939,945,共7页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集约化牛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流行及分型情况,本研究从新疆7个地区14个集约化牛场采集了407头犊牛的血液及其对应的鼻拭子,分离血清,利用ELISA检测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结果显示,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阳性...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集约化牛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流行及分型情况,本研究从新疆7个地区14个集约化牛场采集了407头犊牛的血液及其对应的鼻拭子,分离血清,利用ELISA检测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结果显示,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阳性率为82.1%(334/407),各地区BRSV抗体阳性率在70%~100%,其中克拉玛依和伊犁两地BRSV抗体阳性率高达100%。9周龄以内犊牛BRSV抗体阳性率较高,为86.1%~100%,但9周龄以后BRSV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且12周龄以上犊牛BRSV的抗体阳性率下降至31.8%。利用套式RT-PCR(F基因引物)对鼻拭子检测结果显示,仅伊犁、石河子两地共17份样品检测结果为BRSV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4%(2/27)和7.5%(15/200)。5周龄犊牛BRSV的阳性率最高为21.7%(5/23),且BRSV阳性的犊牛均在12周龄以内。上述结果表明,新疆部分地区牛场犊牛存在BRSV的感染,且BRSV抗体阳性率也较高,在不同地区犊牛BRSV及其抗体的阳性率均存在差异。采用套式RT-PCR扩增17份BRSV阳性样品的G基因并测序,利用MegAlign软件中的clustal W算法分析G基因的同源性,利用MEGA 7.0软件中的NJ法构建G基因的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7份阳性样品均扩增到371 bp的G基因片段。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7条G基因序列均与美国Ⅲ亚群BRSV参考株USII/S1 G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91.6%~94.4%。且它们均与美国Ⅲ亚群BRSV参考株USII/S1位于同一大分支。上述结果表明,17条G基因序列可能均来自美国的BRSV USII/S1参考株,且均为Ⅲ亚群BRSV。本研究为新疆部分地区BRSV感染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抗体检测 抗原检测 基因分型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中学生抑郁情况调查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喜燕 孙喜蓉 +5 位作者 胡建军 李欣 郭红云 严彩英 王菲 朱娜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比较上海市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对上海市某区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的4959名中学生(毕业班1182名... 目的比较上海市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对上海市某区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的4959名中学生(毕业班1182名和非毕业班3777名)进行儿童抑郁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抑郁症状总体检出率为17.4%,其中毕业班(初三和高三)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9%,非毕业班(初中预备、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为16.1%;初中、高中阶段的毕业班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0.3%、26.1%,明显高于非毕业班的15.4%、17.2%,而高中毕业班、非毕业班抑郁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中毕业班和非毕业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办学校、公立学校毕业班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6.3%、20.4%,明显高于非毕业班的18.4%、15.8%,民办学校毕业班和非毕业班抑郁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公立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业班中学生的抑郁总分及负性情绪、快感缺乏、低效感、低自尊和人际问题等因子分高于非毕业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学习成绩差、同伴关系差、单亲家庭是毕业班学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收入中等的家庭是其保护因素(P<0.05);学习成绩差、同伴关系差、亲子间不沟通、父母不和睦和离异是非毕业班学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毕业班中学生抑郁检出率高,尤其是民办学校;毕业班中学生的抑郁严重程度高于非毕业班;毕业班和非毕业班中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中学生 毕业班 非毕业班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