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部作用力引起组织压动态变化时的毛细血管血流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玉峰 许世雄 +5 位作者 严隽陶 沈国权 孙武权 Y.T.Chew h.t.low 徐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99-703,共5页
 建立了组织压随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作用力发生动态变化时的毛细血管 -组织血液动力学模型 ,以此来解释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的血液动力学机制。血液在毛细血管内作低雷诺数流动 ,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遵循Starling定律 ,组织压随实测的滚...  建立了组织压随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作用力发生动态变化时的毛细血管 -组织血液动力学模型 ,以此来解释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的血液动力学机制。血液在毛细血管内作低雷诺数流动 ,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遵循Starling定律 ,组织压随实测的滚法推拿作用力线性变化。同时考虑了血液表观黏度、血浆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数值计算了组织压动态变化时的毛细血管流量、血液表观黏度、渗透率和渗透因子 ,并和静态组织压的相应变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组织压动态变化导致毛细血管血流量有所增大 ,而血液表观黏度将下降 ,定性说明了中医摆动类手法的“活血化瘀”血液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 血液动力学 血流 中医推拿 手法 动态变化 滚法 作用力 摆动 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推拿和血液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16
2
作者 许世雄 浏丹 +4 位作者 刘玉峰 Y.T.Chen h.t.low 严隽陶 孙武权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8-204,共7页
目的建立血液动力学模型研究解释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捆衮法和振法)的机制。方法用脉动血流通过有轴向运动缓变狭窄血管的模型模拟捆衮法.控制血流的基本方程是Navier-Stokes方程.用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和组织物质交换产生影响的... 目的建立血液动力学模型研究解释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捆衮法和振法)的机制。方法用脉动血流通过有轴向运动缓变狭窄血管的模型模拟捆衮法.控制血流的基本方程是Navier-Stokes方程.用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和组织物质交换产生影响的模型模拟振法.毛细血管血流服从Stokes方程,边界条件满足Starling定律,组织压随振法发生动态变化。结果实试捆衮法时,动脉血流速发生变化,平均血流量增加;实施振法时,毛细血管内血液表观粘度减少。结论以上结果可用以解释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捆衮法和振法)的”活血化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拿 掖法 振法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组织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许世雄 刘玉峰 +7 位作者 Y.T.Chew h.t.low 周祖巍 严隽陶 沈国权 孙武权 徐俊 房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工作建立了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组织交换影响的模型,数值计算了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时的渗透率FR,渗透因子FF和毛细血管内血液表观粘度μ,并和静态组织压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使得这些重要的... 本工作建立了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组织交换影响的模型,数值计算了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时的渗透率FR,渗透因子FF和毛细血管内血液表观粘度μ,并和静态组织压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使得这些重要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均随之发生动态变化。在一般静态情况下,血液表观粘度将沿毛细血管增加,并保持在一个较高值。而在动态情况下,只要组织压动态变化幅度适当,那么在一定的时相内,血液表观粘度保持在一个较低值不再升高。这是中医推拿滚法和振法活血化瘀血液动力学机制的一个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压 动态变化 毛细血管-组织交换 中医推拿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推拿形成运动狭窄血管内血液流量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成伟华 吕岚 +6 位作者 许世雄 Y.T.Chew h.t.low 严隽陶 沈国权 孙武权 徐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形成的运动狭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通过数值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方程,讨论不同的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不同的最大狭窄度以及不同的... 目的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形成的运动狭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通过数值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方程,讨论不同的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不同的最大狭窄度以及不同的手法频率对血液流量影响。结果 较大的水平渗透系数、较快的手法频率和较小的最大狭窄度将使得血液流量的增加。结论 (扌衮)法推拿增大动脉血流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正确的(扌衮)法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n法推拿 水平渗透系数 最大狭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粘弹性对法推拿作用下血管切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浏丹 许世雄 +3 位作者 Y.T.Chew h.t.low 严隽陶 孙武权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 研究血管粘弹性对脉动血流在扌衮法推拿作用下切应力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局部轴向运动狭窄的粘弹性血管中脉动血流模型。设血液为牛顿流体 ,血管壁为线性粘弹体。在扌衮法推拿作用下血管受水平外力作用形成轴向运动缓变狭窄 ,... 目的 研究血管粘弹性对脉动血流在扌衮法推拿作用下切应力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局部轴向运动狭窄的粘弹性血管中脉动血流模型。设血液为牛顿流体 ,血管壁为线性粘弹体。在扌衮法推拿作用下血管受水平外力作用形成轴向运动缓变狭窄 ,血流遵循线化Navier-stokes方程。结果 粘弹性血管在扌衮法作用下 ,距离血管入口z=31cm处的平均切应力、最大切应力和瞬时切应力以及最大狭窄下游血管段最大切应力随着血管粘性系数和手法频率的改变而有较大变化。结论 扌衮法推拿作用下粘弹性血管的血管切应力有显著变化 ,这与中医推拿的活血化淤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血管 (扌衮)法 NAVIER-STOKES方程 管壁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变狭窄幅度径向振荡血管内血流动力学 被引量:9
6
作者 许世雄 计琳 +3 位作者 Y.T.Chew h.t.low 吕岚 毛晓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2-207,共6页
本文研究缓变狭窄幅度径向振荡血管内血液脉动流。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血流方程和管壁方程,得出速度剖面和管壁切应力。结果表明狭窄参数的变化对流动有很大影响。在狭窄区内,速度变化和狭窄程度及狭窄幅度振荡频... 本文研究缓变狭窄幅度径向振荡血管内血液脉动流。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血流方程和管壁方程,得出速度剖面和管壁切应力。结果表明狭窄参数的变化对流动有很大影响。在狭窄区内,速度变化和狭窄程度及狭窄幅度振荡频率的耦合作用有关。当狭窄幅度振荡频率接近血流基频时,血液速度变化较大,并且狭窄区最大壁切应力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交狭窄血管 狭窄幅度径向振荡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重开的生物流体力学研究:实验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世雄 Y.T.Chew +2 位作者 h.t.low 计琳 吕岚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80-386,共7页
实验模拟了受阻塞肺下呼吸道重开的生物力学问题。呼吸道模型是玻璃直圆管 ,以具有生物流体性质的机油作为阻塞液。实验给出了在压强差作用下阻塞液柱前阵面以及穿入粘液柱气泡前阵面的位置和速度曲线。结果表明 ,它们受外加压强 ,管直... 实验模拟了受阻塞肺下呼吸道重开的生物力学问题。呼吸道模型是玻璃直圆管 ,以具有生物流体性质的机油作为阻塞液。实验给出了在压强差作用下阻塞液柱前阵面以及穿入粘液柱气泡前阵面的位置和速度曲线。结果表明 ,它们受外加压强 ,管直径 ,阻塞液粘度以及初始阻塞液长度的影响。较高的外加压强、阻塞液粘度较低和管径较粗有利于呼吸道的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塞肺下呼喊道 生物流体力学 重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推拿和血液流变学
8
作者 许世雄 严隽陶 +5 位作者 吕岚 刘玉峰 成伟华 浏丹 Y.T.Chew h.t.low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9-10,共2页
提出生物力学模型研究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滚法和振法)血液流变学机理.用具有轴向运动狭窄动脉管内脉动流研究滚法,线化Navier-Stokes方程组的解显示血流速发生了变化,平均血流量增加.建立微循环模型研究组织压随振法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 提出生物力学模型研究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滚法和振法)血液流变学机理.用具有轴向运动狭窄动脉管内脉动流研究滚法,线化Navier-Stokes方程组的解显示血流速发生了变化,平均血流量增加.建立微循环模型研究组织压随振法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组织压交换的影响.毛细血流遵循Stokes方程,管壁处服从Starling定律,同时考虑血浆渗透压、葡萄糖浓度、红细胞压积、血液表观黏度等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手法过程中血液表观黏度下降.这些结果阐明了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活血化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拿 摆动类手法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推拿形成运动狭窄粘弹性血管血液动力学 被引量:24
9
作者 浏丹 许世雄 +7 位作者 成伟华 吕岚 Y.T.Chew h.t.low 计琳 严隽陶 沈国权 孙武权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建立具有局部轴向运动狭窄的粘弹性血管中脉动血流模型,模拟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的血液动力学机理.血液为牛顿流体,血流遵循线化Navier Stokes方程,血管壁为线性粘弹体,扌衮法推拿作用下血管形成轴向运动狭窄水平外力作用.求解得出血管... 建立具有局部轴向运动狭窄的粘弹性血管中脉动血流模型,模拟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的血液动力学机理.血液为牛顿流体,血流遵循线化Navier Stokes方程,血管壁为线性粘弹体,扌衮法推拿作用下血管形成轴向运动狭窄水平外力作用.求解得出血管内血液流速、流量以及管壁切应力.结果表明在扌衮法作用下,血管一个心动周期血液流量有明显变化,且随手法频率的加快以及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增大而增大,随最大狭窄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狭窄段内以及狭窄后部切应力随手法作用也明显变化.手法频率,血管最大狭窄度和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是中医扌衮法推拿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血液动力学 狭窄 STOKES方程 水平渗透系数 轴向运动 动力学机理 管壁切应力 牛顿流体 模拟研究 外力作用 血管形成 作用力 粘弹体 血管壁 液流量 增大 手法 血流 中医 频率 求解 周期
原文传递
Thermal Characteristics,Mechanical Properties,In Vitro Degrad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Novel Biodegradable Zn-Al-Mg and Zn-Al-Mg-xBi Alloys 被引量:6
10
作者 H.R.Bakhsheshi-Rad E.Hamzah +5 位作者 h.t.low M.H.Cho M.Kasiri-Asgarani S.Farahany A.Mostafas M.Medraj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01-211,共11页
Ternary Zn-0.5A1-0.5Mg and quatemary Zn-0.5A1-0.5Mg-xBi (x = 0.1, 0.3 and 0.5) alloys were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cytotoxicity and in vitro degradation... Ternary Zn-0.5A1-0.5Mg and quatemary Zn-0.5A1-0.5Mg-xBi (x = 0.1, 0.3 and 0.5) alloys were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cytotoxicity and in vitro degradation behavior. Thermal analysis and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Zn-0.5A1-0.5Mg is composed of FCC-A1 + HCP- Zn + Mg2(Zn,A1)ll while a new phase a-Mg3Bi2 appear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Bi to the Zn-0.5A1-0.5Mg ternary allo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quaternary Zn-A1-Mg-Bi alloys have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elongation and hardness but slightly lower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those of the temary Zn-AI-Mg alloy. Based on the MTT assay, the Zn-A1-Mg and Zn-A1-Mg-Bi alloys were found to be biocompatible, and thus, they can be considered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an in vivo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I-Mg-Bi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CORROSION CYTOTOXICITY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tudy on Sinusoidal Fluctuated Pulsatile Laminar Flow Through Various Constrictions
11
作者 T.S.Lee X.Liu +1 位作者 G.C.Li h.t.low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SCIE 2007年第1期99-122,共24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laminar sinusoidal pulsating flow in a tube with smooth single constriction.A second-order finite volum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solve the fluid flow governing equa... 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laminar sinusoidal pulsating flow in a tube with smooth single constriction.A second-order finite volum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solve the fluid flow governing equations on a nonstaggered non-orthogonal grid.The effects of the Reynolds number,the Womersley number,the pulsatile amplitude,the constriction ratio and the constriction length on fluid flow in constricted tube will be investigated.It will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pulsating flow greatly depends on the frequency of the flow changes.It is observed that the peak wall vorticity seems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eynolds number,the pulsating amplitude and the constriction ratio.The peak values of instantaneous wall vorticity are not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Womersly number.The constriction length does not put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low instantaneous streamline behaviors compared with other parameters.However,the peak wall vorticity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constriction l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odeling CONSTRICTION TUBE pulsatile flow control volum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