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轴热偏移特性检测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亮 陈传海 +3 位作者 赵添翼 刘志峰 郭劲言 孙凤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主轴的热偏移误差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及加工质量。针对数控机床主轴温升及热偏移误差的测试问题,利用磁吸式温度传感器、激光测试仪对主轴温度变化与各方向热偏移误差进行测量,了解机床主轴实际工况,收集主轴温升数据及热平衡... 主轴的热偏移误差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及加工质量。针对数控机床主轴温升及热偏移误差的测试问题,利用磁吸式温度传感器、激光测试仪对主轴温度变化与各方向热偏移误差进行测量,了解机床主轴实际工况,收集主轴温升数据及热平衡时间、主轴热偏移空间状态,分析主轴温升与热偏移误差随测试组数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主轴温升与测试组数的增加呈正比例关系,高转速最大温升12.65℃,明显高于低转速温升8.55℃;主轴各方向热偏移误差随温升而变大,其中高转速下误差变化更剧烈,高、低转速下的最大热偏移分别为35.37μm和15.26μm。本研究成果为以后探寻误差成因及优化补偿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 温升 热偏移误差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逐步减压技术对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郭金彦 李晓阳 +1 位作者 钟盛良 赖华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61-963,975,共4页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逐步减压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于安远县人民医院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逐步减压技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逐步减压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于安远县人民医院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逐步减压技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常规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逐步减压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7d、1m,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颅内压变化情况、损害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术后3m,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脑脊液漏、脑积水、急性脑膨出、颅内感染)。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颅内压力、颅脑损害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预后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逐步减压技术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还进一步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逐步减压技术 神经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底座弹射过程附加载荷的半经验预示
3
作者 郭锦炎 赵衡柱 邢春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79,共3页
为满足快速判断不同边界条件下某发射车自适应底座的弹射附加载荷的需要,研究某自适应底座弹射附加载荷的半经验预测方法。根据弹射过程自适应底座受力状态分析,建立弹射附加载荷与边界条件的关系;依据自适应底座典型弹射附加载荷曲线... 为满足快速判断不同边界条件下某发射车自适应底座的弹射附加载荷的需要,研究某自适应底座弹射附加载荷的半经验预测方法。根据弹射过程自适应底座受力状态分析,建立弹射附加载荷与边界条件的关系;依据自适应底座典型弹射附加载荷曲线形貌对弹射附加载荷半经验计算模型进行修正,根据已有试验数据比对,梳理出其它的弹射附加载荷的影响因素,利用试验数据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拟合得到各自的修正公式,最终得到自适应底座弹射过程附加载荷的半经验公式,并给出该半经验公式的一般使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弹射附加载荷随环境边界的变化规律,预示偏差不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垂弹射 附加载荷 自适应底座 半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血液病患者血浆中伊布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位宁 郭进艳 +1 位作者 孙文利 王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第10期89-95,共7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病患者血浆中伊布替尼血药浓度的HPLC-MS/MS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以伊布替尼-d 5为内标,血浆样本经含内标的甲醇沉淀蛋白处理。HPLC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50 mm×4.6 mm,5μm),柱温60℃,流...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病患者血浆中伊布替尼血药浓度的HPLC-MS/MS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以伊布替尼-d 5为内标,血浆样本经含内标的甲醇沉淀蛋白处理。HPLC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50 mm×4.6 mm,5μm),柱温60℃,流动相为含0.1%甲酸+2 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与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流速0.8 ml/min,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同时监测伊布替尼m/z 441.3~138.1(定量离子),伊布替尼m/z 441.2~304.1(定性离子);伊布替尼-d 5 m/z 446.2~138.1。以伊布替尼和伊布替尼-d 5峰面积比为定量依据,计算血浆中伊布替尼浓度,并对其性能进行考察。结果:伊布替尼在10~2000 ng/ml范围内线性较好(r^(2)=0.9997),最低检测限为1.65 ng/ml;批间、批内RSD均小于10%;回收率为101.31%~102.54%。5例临床血液病患者伊布替尼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范围为3.07~254 ng/ml,在1.65~2000 ng/ml之间。结论:本方法可简便、准确、快速地检测伊布替尼浓度,适用于伊布替尼血药浓度的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治疗药物监测 方法学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调控自噬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妤 郭晋言 +1 位作者 杨春 杜以宽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给医疗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针刺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AD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但是其中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给医疗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针刺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AD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但是其中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表明,针刺通过调控自噬蛋白和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调节自噬水平。随着对自噬研究的不断深入,自噬在治疗AD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晰。因此,本文将从针刺对自噬蛋白和自噬通路调控、自噬在AD的作用、针刺调控自噬治疗AD 3个方面综述,以期为针刺治疗AD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自噬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调节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煜智 曾豪杰 +4 位作者 钟少敏 郭晋言 周玉其 杨春 杜以宽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47-650,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家族在维持脂肪组织和调节产热活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针刺可能通过直接调节Sirt1的水平和通过AMPK-Sirt1/PGC-1ɑ途径,调控PPAR的水平,从而达到白色脂...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家族在维持脂肪组织和调节产热活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针刺可能通过直接调节Sirt1的水平和通过AMPK-Sirt1/PGC-1ɑ途径,调控PPAR的水平,从而达到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效应。该文综述针刺对PPAR的调控、PPAR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及针刺调控PPAR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 白色脂肪 棕色化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甘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震东 黄晓风 +5 位作者 朱思林 郭晋言 黄淑芸 陈倩文 杨春 杜以宽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84-692,共9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甘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甘草活性成分,并利用有关数据库筛选AD相关靶点。以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甘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甘草活性成分,并利用有关数据库筛选AD相关靶点。以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并用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靶点亲和力。结果筛选出甘草64个活性成分和692个靶点,这些靶点与82个AD相关潜在靶点有较强相互作用,主要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AD通路、钙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cAMP信号通路等12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素、光甘草素和甘草宁O等化合物与关键靶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单胺氧化酶B(MAOB)、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3)、5-羟色胺转运体(SLC6A4)、乙酰胆碱酯酶(AchE)具有良好亲和力。结论甘草中异甘草素、甘草素等化合物可能通过作用于APP、CASP3、MAOB、SLC6A4、ACHE等靶点,介导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进而发挥防治A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甘草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西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池宪宏 陈大章 +7 位作者 喻清莉 陈亮杏 向世俊 陈倩文 郭晋言 周玉其 杨春 杜以宽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76-683,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西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借助TCMSP和现有文献查找西红花的有效成分,并借助有关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对应靶点及AD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西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借助TCMSP和现有文献查找西红花的有效成分,并借助有关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对应靶点及AD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立"西红花-成分-靶点"网络,通过分子对接评价PPI网络中核心成分与部分重要靶点的结合作用。结果筛选出西红花7个活性成分,西红花与AD共同作用靶点71个。共同靶点主要分布在AD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AKT、mTOR、PSEN1、APH1A与西红花有效成分结合较好。结论西红花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防治AD,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Deep Featur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9
作者 Shen Wei-zheng Sun Jia +4 位作者 Liang Chen Shi Wei guo jin-yan Zhang Zhe Zhang Yong-g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3期85-96,共12页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utomatic analysis and intelligent perception of dairy cows'behavior.At present,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deep convolutional n...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utomatic analysis and intelligent perception of dairy cows'behavior.At present,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had the disadvantages in prolonged training at the additions of new cows samples.Therefore,a cow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was proposed based on deep featur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and the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could avoid repeated training.Firstly,the train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was used as the feature extractor;secondly,the feature extraction was used to extract features and stored the features into the template feature library to complete the enrollment;finally,the identifies of dairy cows were identified.Based on this framework,when new cows joined the herd,enrollment could be completed quickly.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in closed-set and open-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back images of 524 cows were collected,among which the back images of 150 cows were selected as the training data to train feature extractor.The data of the remaining 374 cows were used to generate the template data set and the data to be identifi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closed-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the highest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top-1 was 99.73%,the highest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from top-2 to top-5 was 100%,and the identification time of a single cow was 0.601 s,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to be effective.In the open-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the recall was 90.38%,and the accuracy was 89.46%.When false accept rate(FAR)=0.05,true accept rate(TAR)=84.07%,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that the application had certain research value in open-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which provided a certain ide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animal husband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deep feature extraction feature ma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孙文利 王红春 +6 位作者 李梦 刘瑞 赵颖 郭进艳 卢光泽 刘红星 王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2-778,共7页
目的探索环孢素血药浓度对于移植仓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环孢素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94例allo-HSCT患者临床资料,以输注干细胞第一日为+1 d,将移植时间分为4段:A(-9 d~-1 d)、B(+1 d~+7 d)、C(+8 d~+14 d)和D(... 目的探索环孢素血药浓度对于移植仓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环孢素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94例allo-HSCT患者临床资料,以输注干细胞第一日为+1 d,将移植时间分为4段:A(-9 d~-1 d)、B(+1 d~+7 d)、C(+8 d~+14 d)和D(+15 d~+21 d)。观察各时段内环孢素血药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细胞植活情况、肝肾功能指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环孢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与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段环孢素血药浓度预测其安全性的价值。结果allo-HSCT患者在移植仓内环孢素中位血药浓度为128(99,160)ng·mL^(-1),各时段环孢素血药浓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患者+21 d内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植活率分别为94%、64%、51%;肝损伤发生率为47%(44/94),肾损伤发生率为71%(67/94),aGVHD发生率为16%(15/94)。ROC曲线分析显示,A时段环孢素血药浓度对肝损伤、肾损伤预警值分别为128.5 ng·mL^(-1)、113.5 ng·mL^(-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95%Cl:0.578~0.847,P=0.002)、0.752(95%CI:0.637~0.868,P<0.001)。结论环孢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较多,其血药浓度可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时、准确进行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可指导移植仓内allo-HSCT患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肝损伤 肾损伤
原文传递
考虑工况变化的数控刀架运行状态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炜 陈传海 +3 位作者 郭劲言 刘志峰 申桂香 于春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9-337,共9页
针对数控刀架故障数据少、难获取,且运行数据随工况变化致使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故障数据并考虑工况变化的运行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元高斯分布模型和考虑工况变化的偏差特征建模,确定刀架运行状态异常数据... 针对数控刀架故障数据少、难获取,且运行数据随工况变化致使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故障数据并考虑工况变化的运行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元高斯分布模型和考虑工况变化的偏差特征建模,确定刀架运行状态异常数据的评判依据。首先,通过统计分析找到刀架在不同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况与信号特征;其次,分别选择线性回归、信息增益判别、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工况与信号特征的关系模型,得到观测信号特征与给定信号特征之间的偏差;最后,采用刀架正常状态时的数据训练模型。通过大量工况变化实验与异常模拟实验,并与传统多元高斯分布模型比较,得出本文所提模型能排除工况变化的影响,并能更好地识别异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工况 数控刀架 多元高斯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