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metric study on contact sensors for MASW measurement-based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for SCCS
1
作者 Chen Hongbing Pang Xin +3 位作者 gan shiyu Li Yuanyuan Gokarna Chalise Nie X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331-344,共14页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SCCS)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primary load-bearing components in large-scale civil infrastructures.As the basis of the co-working ability of steel plate and concrete,the bonding st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SCCS)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primary load-bearing components in large-scale civil infrastructures.As the basis of the co-working ability of steel plate and concrete,the bonding statu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guaranteeing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SCCS.Accordingly,efficie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on interfacial debondings in SCC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research area.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MASW)has been validated as an effective NDT technique for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for SCCS.However,the feasibility of MASW must be validated using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high-frequency data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system with 32 channels to perform comparativ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in depth.First,the current sensing approaches for high-frequency vibration and stress waves are summarized.Secondly,three types of contact sensors,namely,piezoelectric lead-zirconate-titanate(PZT)patches,accelerometers,and ultrasonic transducers,are selected for MASW measurement.Then,the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force hammer head are performed.Comparativ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ultrasonic transducers,PZT patches,and accelerometers for MASW measurement.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sting methods on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sensor array is discussed.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optimized PZT patches,acceleration sensors,and ultrasonic transducers can provide efficient data acquisition for MASW-based non-destructive experiments.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this stud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nalyzing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contact MASW measurement using different sensor arr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SCCS) interface debonding detection 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MASW) sensor selection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被引量:8
2
作者 江凤香 杜谋涛 +5 位作者 卜纪尧 诸葛慧强 马国瑞 甘诗雨 秦晓龙 范力 《农业工程》 2021年第4期148-151,共4页
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耕地资源有限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下,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陕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性选择。陕西省在特色农业方面有一定的建设成效,但还存在特色农业不"特"的现象。研究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 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耕地资源有限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下,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陕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性选择。陕西省在特色农业方面有一定的建设成效,但还存在特色农业不"特"的现象。研究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对策,提出陕西省需要注重特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与省内县域、镇域、村域特色农业规划,还需要整合区域资源、农业资源,深度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陕西 特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流开式液体静压支承动力学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新广 毛宽民 +1 位作者 甘士瑜 杜义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55-161,共7页
针对现有恒流开式液体静压支承线性动力学模型计算偏差较大问题,建立了液体静压支承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液体静压支承振动响应,提出应用Fourier级数方法和最小二乘联合方法,识别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的刚度与阻尼。同时,设计了多... 针对现有恒流开式液体静压支承线性动力学模型计算偏差较大问题,建立了液体静压支承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液体静压支承振动响应,提出应用Fourier级数方法和最小二乘联合方法,识别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的刚度与阻尼。同时,设计了多种阶跃激励作用下的实验工况,应用研制的实验平台,获取了各种工况条件的振动响应。结合液体静压支承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提出的参数辨识方法,得到了液体静压支承的刚度、阻尼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识别的动力学参数计算的位移响应与实验值,发现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决定系数都在0.97以上,从而验证了建立的非线性动力学和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静压支承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治理体系 被引量:26
4
作者 甘似禹 车品觉 +1 位作者 杨天顺 吴俊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69,共9页
随着数据体量急剧膨胀,如何使数据脱离芜杂、孤立的状况,降低数据维护成本、彰显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成为广泛研讨的话题。一个架构完整的数据治理体系,为企业提供数据治理事先筹划协同、过程中具体功能实现、事后评估优... 随着数据体量急剧膨胀,如何使数据脱离芜杂、孤立的状况,降低数据维护成本、彰显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成为广泛研讨的话题。一个架构完整的数据治理体系,为企业提供数据治理事先筹划协同、过程中具体功能实现、事后评估优化的参考模型,将大大提高数据治理的成功率。进一步分析大数据治理中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主数据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并阐述数据隐私和安全管理、创新应用推演沙箱等相关功能,展示了数据治理的完整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治理 元数据 数据质量 主数据 数据标准和规范 数据隐私和安全 数据访问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生物传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琼 甘世宇 +2 位作者 包宇 韩冬雪 牛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10-2718,共9页
传统信号放大策略存在成本高昂和操作复杂等不足,无法满足早期诊断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近年来,科研人员探索建立了一类基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等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LRP)技术的... 传统信号放大策略存在成本高昂和操作复杂等不足,无法满足早期诊断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近年来,科研人员探索建立了一类基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等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LRP)技术的新型信号放大策略,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简便、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本文综述了基于CLRP的生物传感分析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概念及特点,简述了传统信号放大策略及基于聚合物的信号放大策略的优缺点。接着,对CLRP技术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回顾了基于ATRP和RAFT聚合的信号放大策略在高灵敏生物传感中的应用。最后,对基于CLRP的生物传感分析进行了展望。基于CLRP的信号放大策略,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高效等优良特性,在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中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聚合 自由基 信号放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