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熵权TOPSIS模型的矸石充填方案评价和优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维 侯恩科 +2 位作者 段中会 付德亮 贺丹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6,共7页
煤矸石井下充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矸石绿色处置方法,但不同的充填开采工艺并没有相关的标准、规范,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依据《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针对陕北生态脆弱区本地特点,根据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矸石充填施工方... 煤矸石井下充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矸石绿色处置方法,但不同的充填开采工艺并没有相关的标准、规范,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依据《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针对陕北生态脆弱区本地特点,根据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矸石充填施工方案,提出了基于多因素指标构建的煤矸石充填评价体系。为了使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合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在兼顾到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同时减少主观性,使赋权结果科学、合理。最后,将组合赋权结果运用到TOPSIS模型进行决策分析,科学评判出最优施工方案,最终认为地面钻孔充填为最优方案,并实施了200万t/a的煤矸石充填实例进行验证,得出了煤矸石充填的综合成本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充填 绿色施工 AHP 熵权法 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切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郭宇杰 唐颖 +5 位作者 顾季春 杨峰 刘华晔 金忱 傅德良 李骥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单纯切除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囊性肿瘤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单纯切除与常规胰腺切除术的SPT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共纳入87例SPT病人,其中单... 目的:探讨单纯切除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囊性肿瘤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单纯切除与常规胰腺切除术的SPT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共纳入87例SPT病人,其中单纯切除组14例,常规切除组73例。平均年龄(36.2±11.7)岁,女性占87.4%。结果:术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可达88.5%。单纯切除在手术时间上相对常规切除具有显著优势[(138.3±56.4) min比(241.2±89.2) min,P<0.05]。单纯切除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不劣于常规切除组。87例中仅3例常规切除组病人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复发病人目前仍均生存。单纯切除组相对常规切除组在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及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切除治疗SPT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风险性仍不容忽视。因此,选择性地对SPT行单纯切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单纯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临床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矿区富油煤赋存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贺丹 杨甫 +2 位作者 马丽 付德亮 张丽维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以前期煤田勘查成果为基础,选取4^(#)、8^(#)和9^(-1#)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煤焦油产率分级划分,研究了各煤层的富油煤赋存特征;从镜惰比(V/I)、H/C原子比、挥发分产率及灰成分指数等方面,探讨了富油煤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 以前期煤田勘查成果为基础,选取4^(#)、8^(#)和9^(-1#)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煤焦油产率分级划分,研究了各煤层的富油煤赋存特征;从镜惰比(V/I)、H/C原子比、挥发分产率及灰成分指数等方面,探讨了富油煤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各煤层焦油产率主要分布在9.02%~11.43%;平面上,4^(#)、8^(#)煤多为富油煤,高油煤零星分布;9^(-1#)煤以富油煤为主,局部分布高油煤;垂向上,自上而下煤层焦油产率呈增大趋势。煤层焦油产率与挥发分产率、氢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与灰分产率负相关,与灰成分中CaO含量呈弱正相关。煤层镜质体反射率为0.723%~0.733%,变质程度中等,生油潜力较大,含腐泥型母质为生油提供了物质基础,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和较深覆水或闭塞条件下的还原环境有利于富油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矿区 富油煤 焦油产率 赋存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下高强度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4
作者 贺丹 段中会 +5 位作者 姬永涛 王鑫 付德亮 高翔 张丽维 刘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在陕北地区浅埋厚煤层、厚松散层地质条件下,以某大型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动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沿工作面走向、倾向两条观测线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各观测点全周期下沉变化及对应时空关系,采用数理统计、公式计算、数据拟合... 在陕北地区浅埋厚煤层、厚松散层地质条件下,以某大型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动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沿工作面走向、倾向两条观测线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各观测点全周期下沉变化及对应时空关系,采用数理统计、公式计算、数据拟合等方法确定地表移动动态变化相关参数,探讨采动工作面的地表沉降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工作面采动初期上覆岩层的运动范围已波及到地表,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其地面影响范围一直在超前;当工作面回采完成时,下沉量迅速衰减,逐步趋于稳定。走向线最大下沉值3 715 mm,倾向线最大下沉值3 327 mm,工作面推进在400~600 m,下沉速度超过200 mm/d,最大可达268 mm/d。地表沉降系数0.58,起动距102.6 m,超前影响角54.9°,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71.8°。地表移动持续时间282 d,起动阶段时间短,仅为18 d,活跃阶段移动速度大、变形剧烈,衰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达199 d,反映了浅埋厚松散层综放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发展快、稳定也快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厚煤层 厚松散层 高强度综放开采 地表沉降 动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全切除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徐业成 傅德良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77-679,共3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极易发生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根据2024年最新的癌症统计报告,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约13%,预计2024年因胰腺癌死亡的病人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1]。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可切除胰腺癌的主要...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极易发生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根据2024年最新的癌症统计报告,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约13%,预计2024年因胰腺癌死亡的病人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1]。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可切除胰腺癌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腺全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仓山—汉南隆起区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分与微观孔隙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涛 付德亮 +3 位作者 杨甫 段中会 蔺亚兵 赵雪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36-244,共9页
利用米仓山—汉南隆起区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实验,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参数,探讨矿物组分对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米仓山—汉南隆起区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分复杂... 利用米仓山—汉南隆起区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实验,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参数,探讨矿物组分对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米仓山—汉南隆起区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分复杂,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41.35%和31.55%,其次为长石、碳酸盐矿物、黄铁矿,脆性指数集中分布在0.6~0.8,具有良好的脆性和可压性。石英、长石等脆性矿物提供纳米级粒边缝隙、少量粒间孔和溶蚀孔;黏土矿物提供了大量的顺层缝隙、泥粒孔和片间缝隙;有机质中普遍发育气孔、边缘缝隙、铸模孔等多种孔隙类型。比表面积、孔体积与黏土矿物含量具有良好正相关性,而与石英、长石含量关系不明显,有机质含量与孔比表面积具良好正相关性,而与孔体积关系较差。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对牛蹄塘组页岩微孔-介孔-大孔发育有主控作用,而有机质则主要是微纳米孔发育的载体;黄铁矿通过自身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相互影响,对页岩微观孔隙发育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作用转换阈值可能为2.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汉南隆起 牛蹄塘组 页岩 矿物组分 微观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煤矸石处理方案对比研究——以小保当煤矿为例
7
作者 张丽维 张廷会 +2 位作者 高博 付德亮 贺丹 《陕西煤炭》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危害性巨大。为了有效处理小保当煤矿大量的矸石,结合该矿煤矸石特性等情况,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和处理方法的特点、处理效率和适用条件等,提出适合该区域的煤矸石高效规模...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危害性巨大。为了有效处理小保当煤矿大量的矸石,结合该矿煤矸石特性等情况,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和处理方法的特点、处理效率和适用条件等,提出适合该区域的煤矸石高效规模化处理技术,即建议优选井下充填方案。根据煤矿地面现状、地质情况、开采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分析等进一步进行适宜性评价,表明地面钻孔对采空区注浆充填是可行的。该方案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煤矿地下空间来解决矿井固废处理难题,从而消纳大体量煤矸石,解决煤矿面临的煤矸石处置难题,还能够为其他矿井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综合处理 井下充填 注浆充填 钻孔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页岩气形成条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甫 马东民 +3 位作者 付德亮 田涛 段中会 张育平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
参照北美海相页岩气和延长陆相页岩气生产实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铜川地区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范围广,单层厚度大(20~25m),有机质碳(TOC)含量较高... 参照北美海相页岩气和延长陆相页岩气生产实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铜川地区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范围广,单层厚度大(20~25m),有机质碳(TOC)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低熟-成熟阶段,具备形成页岩气的地质条件;页岩储层孔隙以中小孔为主,溶蚀孔、黄铁矿粒间孔发育,有机质孔较少,以管状孔和平行壁的狭缝状孔为主;页岩储层脆性矿物含量高,有利于微裂缝的形成和后期压裂改造;运用含气页岩测录井、现场含气量解析、等温吸附实验及压裂排采试验分析了页岩含气特征,显示出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形成条件,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铜川 页岩气 孔隙类型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压力综合吸附模型的陆相页岩含气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甫 马东民 +3 位作者 段中会 付德亮 田涛 贺丹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第9期42-45,共4页
根据实测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X1井陆相页岩等温吸附实验数据,以吸附势理论为基础,对三组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吸附势与吸附空间的特性曲线及数学表达式,特性曲线唯一且与温度无关。依据单井埋藏史和镜质体反射率(... 根据实测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X1井陆相页岩等温吸附实验数据,以吸附势理论为基础,对三组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吸附势与吸附空间的特性曲线及数学表达式,特性曲线唯一且与温度无关。依据单井埋藏史和镜质体反射率(Ro)约束下的AFT热史模拟路径,结合试井参数,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页岩吸附气含量,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区主要经历了晚三叠-早中侏罗世的初始吸附气含量阶段、早白垩世的页岩气富集与聚集阶段、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晚期的页岩气调整阶段及始新世以来页岩气的后期改造与保存阶段,早白垩世晚期的110Ma是页岩气形成富集的关键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 吸附势理论 等温吸附实验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的地球物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秦建强 付德亮 +2 位作者 钱亚芳 杨甫 田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3-812,共10页
为了认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适用条件及限制因素,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之上,总结了ΔlogR法、地层体积密度测井法、自然伽马测井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以及地震多属性反演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深入分析... 为了认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适用条件及限制因素,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之上,总结了ΔlogR法、地层体积密度测井法、自然伽马测井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以及地震多属性反演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技术现状,并得出以下认识:(1)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已形成以地球化学实测控点、以单井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控线、以多井或三维地震控面的逐步深入的评价步骤和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为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提供了极具经济性的基础评价方法;(2)我国地质情况复杂,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地质条件,故应在同一研究区内根据实际地质背景优选适用方法并横向对比拟合结果,从而确定最优方法;(3)未来在开展区域性地质资料对比研究时,同时针对性地建立特定岩性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地球物理评价方法,是提高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的关键;(4)仍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地球物理参数与有机质特征的相关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 Δlog R 体积密度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多元线性回归 地震多属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富油煤资源潜力及开发建议 被引量:31
11
作者 马丽 王双明 +4 位作者 段中会 杨甫 付德亮 贺丹 张丽维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陕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的低碳开发与利用势在必行。基于陕西五大煤田的5000余组煤质数据,研究陕西省煤炭资源中煤焦油产率的变化规律为:陕北三叠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陕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的低碳开发与利用势在必行。基于陕西五大煤田的5000余组煤质数据,研究陕西省煤炭资源中煤焦油产率的变化规律为:陕北三叠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划分出3种富油煤类型:富油煤型、富油煤–高油煤型、富油煤–含油煤型。按照煤炭资源量计算办法,全省已经查明的煤炭资源中富油煤+高油煤资源量为1550.33亿t,内蕴焦油资源量144.5亿t;预测出陕西省2000 m以浅煤炭资源总量中富油煤+高油煤资源量为3845亿t,内蕴焦油资源325亿t;并对富油煤资源控制程度进行划分。分析富油煤的成因机理,指出变质程度、沉积相及物质组成和埋藏条件等为富油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目前煤炭开发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富油煤原位地下热解多煤层协同开采的资源开发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焦油产率 资源量 原位地下开采 协同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竹坝—回军坝向斜牛蹄塘组页岩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德亮 田涛 +3 位作者 秦建强 杨甫 韩元红 钱亚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53-3460,共8页
大竹坝—回军坝向斜位于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之间构造耦合部位的米仓山—汉南古隆起中心。为了研究该区域牛蹄塘组页岩吸附性特征,通过TOC含量、Ro、矿物XRD、孔隙结构等参数分析,结合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实验研究,利用三元Langmuir... 大竹坝—回军坝向斜位于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之间构造耦合部位的米仓山—汉南古隆起中心。为了研究该区域牛蹄塘组页岩吸附性特征,通过TOC含量、Ro、矿物XRD、孔隙结构等参数分析,结合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实验研究,利用三元Langmuir模型结合热力学吸附原理,计算了研究区样品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分析了影响页岩吸附性的主控因素。样品等量吸附热介于5. 3~22. 2 k J/mol,标准吸附熵为-48. 8~-98. 8 J/(mol·K),受研究区热演化程度较高影响,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吸附热力学参数表现出一定Ⅱ型和Ⅲ型有机质特征。孔隙比表面积在孔隙直径低于2nm的范围内分布有2个高峰,为甲烷吸附提供了主要吸附位。吸附压力达到2. 8 MPa前后,页岩吸附性主控因素显著不同,吸附压力低于2. 8 MPa时,有机质吸附主导着页岩的甲烷吸附,而当吸附压力大于2. 8 MPa以后,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共同决定着页岩的甲烷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孔隙结构 等温吸附 牛蹄塘组 大竹坝-回军坝向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凹陷盐湖相页岩矿物组成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有伟 付德亮 +4 位作者 田兵 段志强 张波 罗建宁 王自翔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以王场背斜古近系潜江组三段4亚段第10韵律层(Eq_(3)^(4)-10韵律)和潜江组四段0亚段第5韵律层(Eq_(4)^(0中)-5韵律)钻井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验分析,对潜江凹陷不同韵律层的物... 以王场背斜古近系潜江组三段4亚段第10韵律层(Eq_(3)^(4)-10韵律)和潜江组四段0亚段第5韵律层(Eq_(4)^(0中)-5韵律)钻井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验分析,对潜江凹陷不同韵律层的物源属性与沉积环境开展研究。研究表明,这两套韵律层的矿物组成特征、稀土元素含量及配分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Eq_(3)^(4)-10韵律的硅酸盐矿物主要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Eq_(4)^(0中)-5韵律的硅酸盐矿物主要以斜长石、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两者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硅酸盐矿物含量均呈正相关,Eq_(3)^(4)-10韵律的碎屑岩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大于碳酸盐岩类,而Eq_(4)^(0中)-5韵律的碎屑岩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与碳酸盐岩类相似,指示这两套地层的母源物质存在差异,或者Eq_(3)^(4)-10韵律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更为温暖湿润、风蚀作用更强;这两套地层的沉积水体均为还原环境,而Eq_(3)^(4)-10韵律沉积时期湖泊水体可能更深,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与保存,由此推断Eq_(3)^(4)-10韵律更具有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间页岩 矿物组成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潜江组 潜江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仓山-汉南隆起牛蹄塘组页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涛 周世新 +3 位作者 付德亮 杨甫 段中会 李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1,共12页
利用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同位素(δ13 C org)、无机碳同位素(δ13 C carb)、氧同位素(δ18 O)、总有机碳(TOC)、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及其与页岩有机质生产的关系。基于原始海洋巨大溶解... 利用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同位素(δ13 C org)、无机碳同位素(δ13 C carb)、氧同位素(δ18 O)、总有机碳(TOC)、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及其与页岩有机质生产的关系。基于原始海洋巨大溶解有机碳库(DOC)和海洋分层理论,结合不同古海洋微生物种属碳分馏特征,描述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和有机质生产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中获取的碳氧同位素具有良好的原始性,对研究区古海洋环境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δ13 C org明显富集轻碳同位素(12 C)显示强烈的负异常,分布在-34.032‰^-29.537‰,属于L型无定形有机质,且更富集轻碳同位素;δ13 C carb明显富集重碳同位素(13 C),分布在-1.21‰~3.64‰;氧同位素δ18 O分布在-8.94‰^-3.5‰;研究区南北部碳氧同位素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与南部西河乡剖面相比,北部宁强铁锁关和两河村剖面的碳同位素具较高的δ13 C org,偏正的δ13 C carb和高的δ13 C carb-org,且δ13 C carb与δ13 C org呈明显的解耦关系而与δ13 C carb-org线性相关;牛蹄塘组页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取决于海侵过程中藻类、化能自养、甲烷细菌、甲烷氧化菌等特殊的古海洋微生物种属分布或活动强度与上升洋流、海洋分层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汉南隆起 牛蹄塘组 页岩 早寒武世 碳同位素 古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富油煤分布及受控地质因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甫 段中会 +4 位作者 马丽 付德亮 田涛 贺丹 岳明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1-181,共11页
煤的绿色清洁高效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含煤区分布于陕西北部的五大煤田,富油煤资源更是位居全国首位。通过收集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和针对性采集陕北榆神矿区某煤矿煤心进行化验测试分析,探讨陕... 煤的绿色清洁高效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含煤区分布于陕西北部的五大煤田,富油煤资源更是位居全国首位。通过收集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和针对性采集陕北榆神矿区某煤矿煤心进行化验测试分析,探讨陕西省富油煤分布特征及影响煤焦油产率的地质因素。结果显示,陕西省富油煤以陕北侏罗系煤田为最优,焦油产率分布于7.6%~15.3%;物质组成、生油潜力、热演化程度及成煤环境控制着煤的焦油产率的大小和分布。基质镜质体、挥发分产率、H元素含量及H/C原子比等与煤的焦油产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较高,岩石热解参数中烃指数与焦油产率的相关性高,可作为快速判别煤焦油产率的指标;煤焦油产率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R_(o)约0.9%时,达到最大值;沉积环境水体微流动、强还原、浅覆水-微流动的泥炭沼泽相的煤焦油产率值越高。研究结果为富油煤的地质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煤焦油 陕北侏罗系煤田 沉积环境 地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煤钻井式地下原位热解提取煤基油气资源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付德亮 段中会 +4 位作者 杨甫 马丽 王振东 田涛 贺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59-1772,共14页
富油煤是一种具有油气资源属性的特殊煤炭资源,开发富油煤所蕴含的煤基油气资源,实现煤炭这一高碳资源的低碳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钻井式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是在工程钻井的基础上,通过煤层人造裂... 富油煤是一种具有油气资源属性的特殊煤炭资源,开发富油煤所蕴含的煤基油气资源,实现煤炭这一高碳资源的低碳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钻井式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是在工程钻井的基础上,通过煤层人造裂缝,实现多口钻井的连通,然后利用电加热或气体热载体加热等技术加热煤层,使富油煤热解产生油气资源,并在抽采井完成油气采集。目前,煤层加热方式、煤层热解温度、储层改造技术、热解油气的高效抽采等问题亟待解决。(1)反应热加热、传导加热、辐射加热等在富油煤地下原位加热应用中均存在不同缺陷,以气体热载体加热为主的对流加热方式更加适用,但是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优选经济安全的载热流体,营造高效的热解氛围尚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多种加热方式相互配合,有望成为富油煤地下原位加热方法的突破方向。(2)350~450℃是目前普遍较为认可的高效热解温度,但是不同煤质特征以及不同热解氛围,其相应的优势热解温度区间略有不同,富油煤热解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是科学预测热解温度的有效手段。(3)在储层改造方面,水力压裂技术、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和液氮致裂技术,在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应用中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缺陷,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而言,需要做具体客观的评价方可确定相适应的技术手段。可控冲击波技术在岩层致裂方面具有高效可控的优势,未来有望在本领域得到广泛应用。(4)富油煤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以CH_(4)、H_(2)、CO为主,同时伴随较高含量的CO_(2),易于直接抽采,而热解油为高密度、高黏度的煤焦油,其凝结温度高,180℃以下便会大量凝结,存在井筒堵塞的风险,针对性的制定抽采井温压保持方案,是提高热解产物抽采效率的关键所在。此外,未来研究工作中,有关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评价、原位热解反应进程监测、全过程数值模拟等系统性问题同样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油气资源 热解工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剜除术在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创面处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业成 杨峰 傅德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641-644,649,共5页
胰腺肿瘤剜除术可实现对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处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胰腺实质,降低术后新发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胰腺肿瘤剜除术的手术指征尚缺乏公认标准,其创面处理主要根据肿瘤与主胰管间距、创面大小及... 胰腺肿瘤剜除术可实现对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处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胰腺实质,降低术后新发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胰腺肿瘤剜除术的手术指征尚缺乏公认标准,其创面处理主要根据肿瘤与主胰管间距、创面大小及术中处理满意度来决定开放引流或缝合关闭。术前应充分进行影像学评估,对胰瘘高危患者可预防性置入胰管支架。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和预防感染可减轻胰瘘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剜除术 创面处理 缝合关闭 开放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煤炭原位地下热解采油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丽 段中会 +2 位作者 杨甫 付德亮 王振东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4期5-7,共3页
在我国“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的目标要求下,既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要做到资源的清洁开发利用,尤其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是关注重点。立足于我国最主要的化石能源—煤炭,将煤视... 在我国“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的目标要求下,既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要做到资源的清洁开发利用,尤其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是关注重点。立足于我国最主要的化石能源—煤炭,将煤视为煤基油气资源,从降碳、降损、降滞及能源保障等角度分析了煤炭原位热解采油的意义,以陕西省煤炭为例,论述了富油煤资源的勘查、开发思路,预测了陕西省富油煤的资源量和内蕴焦油资源量,圈定了适于资源开发的富油煤资源区,以煤的原位地下热解采油气资源为目标,基于外加热式地下热解方式,提出对陕北富油煤进行原位热解采油先导工程的工作思路,从资源开采的源头实现了碳封存,为煤的清洁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地下热解 低碳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保当井田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开发前景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中会 马丽 +2 位作者 傅德亮 杨甫 周蕾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8期1-6,共6页
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时代,既要在理论上重新认识大保当井田“环保煤”的煤基油气资源属性,又要在技术上探索煤的安全绿色开采与高效低碳利用之路。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率、油气资源利用等方面分析了... 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时代,既要在理论上重新认识大保当井田“环保煤”的煤基油气资源属性,又要在技术上探索煤的安全绿色开采与高效低碳利用之路。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率、油气资源利用等方面分析了大保当井田采用传统煤炭开发方式存在的不足;研究了大保当地质条件下原位热解采油在资源、环境保护、经济性及碳排放等四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大保当井田地下原位热解采油的技术可行性,提出大保当井田地下原位热解先导性试验的工艺路线。指出富油煤原位地下热解开发是一项变革性的煤炭开采利用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煤基油气资源 原位热解 大保当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丹江上游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晶羽 舒遵赟 +4 位作者 杨甫 付德亮 马丽 张丽维 薛宇泽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145,共13页
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可以调节区域水文循环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何精准评估水源涵养功能已成为当下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热点。基于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和水量平衡法,分析秦岭丹江上游流域2010—2020年水... 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可以调节区域水文循环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何精准评估水源涵养功能已成为当下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热点。基于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和水量平衡法,分析秦岭丹江上游流域2010—2020年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丹江上游流域年水源涵养量平均值为61.60 mm,月水源涵养量平均值为4.3 mm,有年际和年内变化大的特征。(2)水文要素中,降水量、蒸散发量和径流量11年都呈增长趋势,水源涵养量为减少趋势。流域内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由东南部向西北方向递减。(3)不同时间尺度下影响水源涵养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在年际尺度下,影响水源涵养量的主要气象驱动因子为降水,表现为促进作用;年内尺度下影响水源涵养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降水和气温,分别表现为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4)丹江上游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后,草地面积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减少,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提高。本研究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制定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DHSVM 水量平衡法 丹江流域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