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碲金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及其成因意义
1
作者 葛战林 章永梅 +7 位作者 顾雪祥 范光 高永宝 郑艳荣 刘明 马承 魏立勇 郝迪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叶碲金矿[Pb_(3)(Pb,Sb)_(3)S_(6)](Au,Te)_(3)是一种极为罕见的Pb、Sb、Au硫碲化物,1845年以发现地特兰西瓦尼亚Nagyag地区(如今的罗马尼亚Sacarimb地区)正式命名为“nagyagite”,至今在我国尚未报道。北秦岭杨斜金矿床是陕西省近年来... 叶碲金矿[Pb_(3)(Pb,Sb)_(3)S_(6)](Au,Te)_(3)是一种极为罕见的Pb、Sb、Au硫碲化物,1845年以发现地特兰西瓦尼亚Nagyag地区(如今的罗马尼亚Sacarimb地区)正式命名为“nagyagite”,至今在我国尚未报道。北秦岭杨斜金矿床是陕西省近年来勘查的一处典型脉状金矿,本文以新识别的叶碲金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相显微鉴定、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及元素面扫描等方法,查明我国首次发现的叶碲金矿矿物学特征,探讨叶碲金矿的成因及其与岩浆热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叶碲金矿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产于石英-细粒黄铁矿-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黄铁矿、闪锌矿、黝铜矿、碲铅矿及方铅矿等共生。化学组成为w(Pb)值为55.10%~56.61%、w(Sb)值为7.31%~7.67%、w(S)值为10.39%~11.63%、w(Au)值为10.42%~11.24%、w(Te)值为13.47%~14.21%,计算的平均化学式为[Pb3.00(Pb1.81Sb1.09)2.90S6.12](Au0.98Te1.95)2.93,属于化学成分稳定且接近理想组成的正常叶碲金矿,存在微量的Sb替代Pb、S替代Te。北秦岭杨斜叶碲金矿形成于中低温(160~200℃)、低硫逸度(–16.5<logfS_(2)<–14.0)和相对高碲逸度(–15.2<logfTe_(2)<–11.2)的富CO_(2)-H_(2)O-NaCl岩浆热液体系,成因可能与含金碲矿脉的富贱金属与Sb组分的再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碲金矿 电子探针 矿物学特征 杨斜金矿床 北秦岭
原文传递
The Latest In-Situ Uraninite U-Pb Age of the Guangshigou Uranium Deposit, Northern Qinling Orogen, China: Constraint on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被引量:5
2
作者 WU Yong QIN Mingkuan +3 位作者 GUO Dongfa fan guang LIU Zhangyue GUO Guo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2445-2447,共3页
Objective The Guangshigou uranium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hangdan triangular domain, which is currently the most productive pegmatite-hosted uranium deposit in China.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 Objective The Guangshigou uranium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hangdan triangular domain, which is currently the most productive pegmatite-hosted uranium deposit in China.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mig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uraninite and biotite clusters in the uraniferous pegmatites(Li Yanhe et al., 2016; Yuan et al., 2018). However, the accurat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ge still remains poorly constrained, th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China Constraint on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Northern Qinling Oro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明华矿(Zhengminghuaite):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新矿物的发现及其成矿学意义
3
作者 顾雪祥 章永梅 +5 位作者 范光 李婷 董树义 彭义伟 杨成富 李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8,共14页
郑明华矿是最近在黔西南紫木凼卡林型金矿床中发现的一种硫盐类新矿物。文章在概述郑明华矿产出状态、物理性质、光学特征、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基础上,侧重介绍该新矿物形成的地质背景、显微组构特征及与同型系列其他矿物的关系,并结合... 郑明华矿是最近在黔西南紫木凼卡林型金矿床中发现的一种硫盐类新矿物。文章在概述郑明华矿产出状态、物理性质、光学特征、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基础上,侧重介绍该新矿物形成的地质背景、显微组构特征及与同型系列其他矿物的关系,并结合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探讨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郑明华矿产于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的角砾状金矿石中,与其共生或伴生的矿物为成矿晚阶段石英、雄黄和方解石,以及少量至微量As-Sb-Hg-Tl的硫化物和硫盐。郑明华矿为不透明矿物,金属光泽,性脆易碎,无解理,莫氏硬度约为4;反射色为浅灰色,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不显至微弱,非均质性微弱,反射率为23%~29%(546 nm);理想化学式为Cu_(6)Fe_(3)As_(4)S_(12),三方晶系,空间群R3,晶胞参数:a=13.5373(17)Å,c=9.2354(13)Å,V=1465.7(4)Å^(3)(Z=3),属硫砷锌铜矿同型系列的新矿物。郑明华矿形成于成矿主阶段含金富砷黄铁矿、毒砂等Fe硫化物沉淀后的成矿晚阶段,但主要形成于雄黄等As硫化物大量沉淀前,在此期间成矿流体的硫逸度(f(S_(2)))升高了1~2个对数单位,温度降低了60~100℃。郑明华矿的发现及与其他热液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为揭示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明华矿 硫盐 新矿物 卡林型金矿床 成矿意义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检测四环素和对硝基苯酚的高稳定性镉(Ⅱ)金属有机骨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欢 王记江 +5 位作者 范广 唐龙 岳二林 白超 王潇 张玉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54,共9页
采用水-溶剂热法合成了1例金属有机骨架(MOF):{[Cd(L)_(0.5)(4,4′-bpy)_(0.5)]·H_(2)O}_(n)(1),其中H_(4)L=(1,1′∶4′,1″-三联苯)-2,2″,4,4″-四羧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 采用水-溶剂热法合成了1例金属有机骨架(MOF):{[Cd(L)_(0.5)(4,4′-bpy)_(0.5)]·H_(2)O}_(n)(1),其中H_(4)L=(1,1′∶4′,1″-三联苯)-2,2″,4,4″-四羧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为三维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Cd连接L^(4-)和4,4′-bpy形成二维平面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L^(4-)连接,构筑成了三维网状结构。该MOF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荧光猝灭法检测四环素(TET)和对硝基苯酚(4-NP),四环素和对硝基苯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15和0.062μmol·L^(-1)。此外,还研究了其荧光猝灭机理。1可成功应用于延河水样中TET和4-NP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晶体结构 四环素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铀矿质科技近十年的主要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子颖 秦明宽 +6 位作者 范洪海 蔡煜琦 程纪星 郭冬发 叶发旺 范光 刘晓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5-857,I0003,共14页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包括铀矿成矿理论创新、铀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划分、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工业铀矿类型研究评价、相山科学深钻、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及新矿物发现等;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热液型...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包括铀矿成矿理论创新、铀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划分、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工业铀矿类型研究评价、相山科学深钻、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及新矿物发现等;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热液型铀矿攻深找盲、大数据找矿、遥感高光谱、钻探工艺及分析测试等技术创新成果;概述了依据理论创新及技术方法集成创新在国内外铀矿找矿领域的重大突破;展望了铀矿地质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成矿理论 铀矿勘查技术 铀矿找矿进展 展望
原文传递
SO2-H2SO4体系中锌浸渣还原浸出锌和铟 被引量:7
6
作者 邓志敢 樊光 +4 位作者 魏昶 樊刚 李兴彬 郑宇 李旻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以锌浸出渣为对象,研究了在硫酸—二氧化硫体系还原浸出锌浸渣过程中反应温度、转速、液固比、初始硫酸浓度、SO2分压对锌和铟浸出行为及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O2对锌浸渣进行还原浸出能够大幅提高锌和铟的浸出率,在SO2-H2SO4体... 以锌浸出渣为对象,研究了在硫酸—二氧化硫体系还原浸出锌浸渣过程中反应温度、转速、液固比、初始硫酸浓度、SO2分压对锌和铟浸出行为及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O2对锌浸渣进行还原浸出能够大幅提高锌和铟的浸出率,在SO2-H2SO4体系下锌浸渣还原过程中的锌和铟的浸出行为及动力学特性符合二级反应方程,浸出过程受到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1.72和39.16kJ/mol,提高温度能够显著提高锌和铟的浸出速率,提高液固比和初始硫酸浓度对锌和铟浸出速率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硫分压对锌和铟浸出速率影响较为显著。在反应温度105℃、转速500r/min、液固比8、初始硫酸浓度120g/L、SO2分压200kPa的条件下反应150min,锌浸出率达到96%以上、铟浸出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渣 二氧化硫 动力学 还原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石Ca_(18)(□,Ca)_2Fe^(2+)Al_4(Fe^(3+),Mg,Al)_8(□,B)_4BSi_(18)O_(69)(O,OH)_9——符山石族新矿物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金沙 李国武 +3 位作者 范光 葛祥坤 祝向平 沈敢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作为符山石族矿物的新成员,红河石(Hongheite,IMA 2017-027新矿物),Ca18(,Ca)2Fe2+Al4(Fe3+,Mg,Al)8(,B)4BSi18O69(O,OH)9发现于个旧世界级Sn-多金属矿田东北缘、与马拉格Sn矿床毗邻的北沙冲花岗岩(77.43Ma)内矽卡岩中。红河石常呈横径... 作为符山石族矿物的新成员,红河石(Hongheite,IMA 2017-027新矿物),Ca18(,Ca)2Fe2+Al4(Fe3+,Mg,Al)8(,B)4BSi18O69(O,OH)9发现于个旧世界级Sn-多金属矿田东北缘、与马拉格Sn矿床毗邻的北沙冲花岗岩(77.43Ma)内矽卡岩中。红河石常呈横径达4~25mm的放射状针-柱状集合体产出。当位于晶洞中时,红河石则呈发育良好的自形柱状晶体(0.5~4.0mm长,0.3~1.0mm宽)产出。与红河石共生的矿物见有赛黄晶、萤石、斧石-(Fe)、硅硼钙石、枪晶石、硼锡钙石、石英和羟鱼眼石-(K)等。红河石为墨绿色,条痕浅灰绿色,玻璃光泽,性脆,断口不规则。主要的晶面是:{100}、{110}、{101}和{001}。红河石的显微硬度:988.3N/mm2,相当于摩氏硬度6~7。其实测密度与计算密度分别是3.446g/cm3和3.423g/cm3。红河石一轴正晶,No=1.720(2),Ne=1.725(2);多色性弱。红河石的化学成分:SiO235.85%;TiO20.01%;Al2O311.00%;Fe2O37.92%;FeO2.14%;CaO 33.57%;MnO 0.42%;MgO 3.48%;B2O32.82%;Cr2O30.01%;Na2O 0.01%;F 0.40%(F≡O-0.17);Cl 0.14%(Cl≡O-0.03);H2O 0.75%,总量98.32%。依据晶体结构精测和Si在单位分子式中的原子数(即Si=18 apfu),计算和书写的红河石简化晶体化学式:Ca18(,Ca)2Fe2+Al4(Fe3+,Mg,Al)8(,B)4BSi18O69(O,OH)9。其三条最强粉晶线[d(?)(I/I0)(hkl)]为:2.9289(47)(004),2.7661(100)(342)和2.6079(68)(243)。红河石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nnc,晶胞参数:a=15.667(3)?,c=11.725(1)?,V=2878(1)?3,Z=2。红河石晶体结构精测的R因子为0.063。红河石殊异于为已知的符山石族矿物种,在于其X(4)位以空位()为主、Y(3)位以Fe3+居优和T(2)位被B所占。顺便对符山石族矿物晶体-化学式的计算与书写予以讨论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石 新矿物 符山石族 晶体结构 个旧锡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铽配合物用于水溶液中二甲硝咪唑和四环素的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洋 范广 +3 位作者 高丰琴 侯磊 朱冬雨 王尧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5-1243,共9页
选用(1,1’:3’,1"-三联苯)-3,3",4’,5,5",6’-六羧酸(H6L)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Tb3+离子反应得到配合物[Tb(L)0.5(H2O)2]·7H2O(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对该配... 选用(1,1’:3’,1"-三联苯)-3,3",4’,5,5",6’-六羧酸(H6L)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Tb3+离子反应得到配合物[Tb(L)0.5(H2O)2]·7H2O(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Cmca空间群,a=2.66161(7)nm,b=1.42103(4)nm,c=2.10988(6)nm。拓扑计算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新颖的(6,6)-连接的三维网络结构,符号为(48.66.8)(49.66)。该配合物具有强的荧光发射,可以快速检测水溶液中的二甲硝咪唑和四环素且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回收性好。通过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揭示了荧光猝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生素 荧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上打井斑岩型钼矿床绿泥石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葛祥坤 句海玉 +3 位作者 赵峰华 范光 孙思辰 艾钰洁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4-713,共10页
内蒙古劳家沟上打井斑岩型钼矿床是近年来在西拉木伦钼矿带新发现的一个矿床,其绿泥石化蚀变与钼矿化关系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因此,对绿泥石化学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查明该矿床成矿过程的物化条件。本文采集矿区典型绿泥石样品,通过岩矿... 内蒙古劳家沟上打井斑岩型钼矿床是近年来在西拉木伦钼矿带新发现的一个矿床,其绿泥石化蚀变与钼矿化关系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因此,对绿泥石化学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查明该矿床成矿过程的物化条件。本文采集矿区典型绿泥石样品,通过岩矿鉴定,结合绿泥石的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其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绿泥石以富铁种属铁镁绿泥石为主,个别为铁绿泥石,揭示其形成于还原环境;绿泥石结构的离子置换主要体现为Fe、Mg间的置换;由绿泥石温度计估算得到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70~344℃,平均312℃;绿泥石形成机制:一为先溶蚀,后结晶;二为先溶蚀,后迁移,最后结晶。绿泥石的成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热液流体特征,绿泥石化可作为该区钼成矿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化学成分 电子探针 成矿意义 上打井钼矿 西拉木伦钼矿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银配合物的爆炸性能和热动力学参数及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引莉 周彩华 +2 位作者 古元梓 范广 马占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63-1270,共8页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二维含能配位聚合物[Ag(pzta)]n(pzta=5-吡嗪基四唑)。运用TG-DSC热分析仪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在非等温条件下,采用Kissinger和Ozawa-Doyle两种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得到它的表观活化能(E=21...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二维含能配位聚合物[Ag(pzta)]n(pzta=5-吡嗪基四唑)。运用TG-DSC热分析仪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在非等温条件下,采用Kissinger和Ozawa-Doyle两种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得到它的表观活化能(E=215.073 k J mol-1),热爆炸临界温度(Tb=328.2℃)和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324.2℃)。使用DFT-B3LYP方法,求得配合物的爆炸热(△Hdet=5.1847 kcal·g-1),爆速(D=9.925km·s-1)和爆压(P=53.32 GPa)。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安定性较好、爆轰性能优良的含能配合物,而且对AP具有较好催化燃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合物 5-吡嗪基四唑 非等温动力学 催化燃烧 热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氧化石墨/SiO2薄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奕红 王珊 +3 位作者 邓玲娟 马占营 范广 来鑫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3-1171,共9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两种壳聚糖/氧化石墨/SiO2膜(壳聚糖和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分别为接近于1和小于1,且加入氧化石墨的量相同)。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膜的溶胀度、含水量和交联度...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两种壳聚糖/氧化石墨/SiO2膜(壳聚糖和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分别为接近于1和小于1,且加入氧化石墨的量相同)。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膜的溶胀度、含水量和交联度。用甲基橙水溶液模拟工业染料废水,通过反应时间、浓度、酸碱性、温度的影响来讨论两种壳聚糖/氧化石墨/SiO2的吸附性能大小,得出壳聚糖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接近1的吸附性能优于质量比小于1的,在25℃,甲基橙溶液浓度为20mg/L,pH值为3,吸附90min时可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量为110.29mg/g,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橙 壳聚糖 氧化石墨 吸附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T3A、FLT3-ITD突变与AML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娟 沈立松 +1 位作者 Jennifer Dunlap fan guang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784-790,共7页
目的探讨FLT3-ITD及DNMT3A突变对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6年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学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ML初诊患者132例,根据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细胞遗传学... 目的探讨FLT3-ITD及DNMT3A突变对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6年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学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ML初诊患者132例,根据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细胞遗传学组(简称预后良好组)24例、中等风险细胞遗传学组(简称中等风险组)79例、不良风险细胞遗传学组(简称不良风险组)27例,另有细胞遗传学信息不详2例。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与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相关的42个基因突变。结果 132例AML患者中有120例(91%)至少发生1个基因突变,多基因(≥2)突变占6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中等风险组中,FLT3-ITD突变阳性组的总体生存期与FLT3-ITD突变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突变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FLT3-ITD突变阴性组(P<0.001),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野生型组的中位生存期与FLT3-ITD突变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突变组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FLT3-ITD突变阴性组(P<0.001)和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野生型组(P=0.003)。结论在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的AML患者中,如果同时存在FLT3-ITD及DNMT3A突变,提示预后不良。检测FLT3-ITD及DNMT3A突变状态有助于对AML进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ITD基因 DNMT3A基因 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酸-二氧化硫体系从锌浸出渣中还原浸出有价金属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志敢 樊光 +4 位作者 郑宇 魏昶 樊刚 朱北平 陆业大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研究了用硫酸-二氧化硫体系从锌浸出渣中还原浸出锌、铁、铜、铟等有价金属,考察了初始硫酸质量浓度、反应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搅拌速度、SO2分压对锌、铁、铜、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O2对锌浸出渣还原浸出,可有效缓解溶液中... 研究了用硫酸-二氧化硫体系从锌浸出渣中还原浸出锌、铁、铜、铟等有价金属,考察了初始硫酸质量浓度、反应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搅拌速度、SO2分压对锌、铁、铜、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O2对锌浸出渣还原浸出,可有效缓解溶液中高浓度三价铁离子对铁酸锌分解的抑制作用,大幅提高有价金属浸出率;浸出渣主要物相为PbSO4和ZnS,铁酸锌完全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硫酸 二氧化硫 浸出 还原 有价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地质系统发现的新矿物评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光 葛祥坤 +2 位作者 李婷 于阿朋 王涛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核地质系统主导发现了10个新矿物:芙蓉铀矿、湘江铀矿、斜方钛铀矿、腾冲铀矿、盈江铀矿、平谷矿、栾锂云母、氧钠细晶石、冕宁铀矿和羟铅烧绿石。与其他单位合作发现新矿物6个,分别是氟钙烧绿石、氟钠烧绿石、红河石、钾绿钙闪石、太平... 核地质系统主导发现了10个新矿物:芙蓉铀矿、湘江铀矿、斜方钛铀矿、腾冲铀矿、盈江铀矿、平谷矿、栾锂云母、氧钠细晶石、冕宁铀矿和羟铅烧绿石。与其他单位合作发现新矿物6个,分别是氟钙烧绿石、氟钠烧绿石、红河石、钾绿钙闪石、太平石-(Ce)和氟栾锂云母。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新矿物的"单斜蓝硒铜矿"并未获IMA CNMNC认可,今后在学术文章中应避免使用该名称。简述了这些矿物的基本矿物学特征和最新研究进展,列出了除湘江铀矿外其他新矿物原型标本的保存机构,建议加强早期发现的新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矿物谱学研究,完善矿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地质系统 新矿物 矿物成分 晶体结构 原型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次发现的氟闪叶石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祥坤 李婷 +2 位作者 范光 邰宗尧 沈敢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8-576,共9页
闪叶石族矿物是富含Sr、Na、Ca和Ba等的钛硅酸盐矿物的总称,迄今共有19个矿物种,其中的氟闪叶石矿物首次发现于巴西Serrote山碱性岩中。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测试手段,从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方面对产出于中国辽宁赛马... 闪叶石族矿物是富含Sr、Na、Ca和Ba等的钛硅酸盐矿物的总称,迄今共有19个矿物种,其中的氟闪叶石矿物首次发现于巴西Serrote山碱性岩中。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测试手段,从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方面对产出于中国辽宁赛马碱性岩体中的闪叶石族矿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发现其中常呈柱状、针状和纤维状集合体产出的闪叶石的晶体化学式为(Sr_(1.00)Na_(1.00))_(Σ2.00)Ti_(2)(Na_(1.98)Sr_(_(0.33))Mn_(0.26)K_(0.12)Mg_(0.10)Ca_(0.09)Ba_(0.05))_(Σ2.93)(Ti_(0.69)Fe_(0.33)^(3+)Al_(0.02))_(Σ1.04)(Si_(3.80)O_(14))O_(2)(F_(1.16)OH_(0.84))_(Σ2.00),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晶胞参数a=19.2719(8)Å,b=7.0779(3)Å,c=5.3882(2)Å,β=96.780(2)°,V=729.84(5)Å^(3),Z=2。上述矿物学特征均与巴西发现的新矿物氟闪叶石的矿物学特征一致,表明赛马碱性岩体产出的氟闪叶石堪称该矿物种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不仅如此,赛马碱性岩体也有闪叶石产出,而且,迄今已发现多个新矿物,寓示该岩体仍有良好的新矿物发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叶石族 氟闪叶石 电子探针 X射线衍射仪 赛马碱性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T沥青铀矿微粒原位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伯平 李黎 +5 位作者 邓刘敏 韦梓渝 刘瑞萍 王娅楠 范光 郭冬发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60-469,共10页
针对岩矿测试中传统手段无法直接获取岩心样品内部特定矿物颗粒的空间分布、含量等信息,文章利用不同密度的矿物对X射线具有不同衰减系数这一特性,研究了不同测定条件下黄铁矿、黄铜矿和沥青铀矿的灰度变化特征,并通过灰度特征确定了区... 针对岩矿测试中传统手段无法直接获取岩心样品内部特定矿物颗粒的空间分布、含量等信息,文章利用不同密度的矿物对X射线具有不同衰减系数这一特性,研究了不同测定条件下黄铁矿、黄铜矿和沥青铀矿的灰度变化特征,并通过灰度特征确定了区分3种矿物的最佳测量条件。通过测定包括沥青铀矿在内的多种常见的单矿物灰度特征,研究了沥青铀矿对各种常见矿物的识别率。研究结果表明,除方铅矿、重晶石等矿物外,其余常见矿物对沥青铀矿的识别率优于95%。通过模拟岩心测定结果表明,X-CT技术对沥青铀矿识别结果与真实值基本一致。该研究对无损条件下直观了解岩心内部目标矿物的空间赋存状态以及为数字岩心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 灰度 沥青铀矿 数字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占营 孙家娟 +1 位作者 范广 高丰琴 《实验室科学》 2018年第6期89-91,共3页
针对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的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被动消化以及实验结果不理想等,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以问题诱导思考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每一步实验操作的原理及必要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针对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的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被动消化以及实验结果不理想等,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以问题诱导思考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每一步实验操作的原理及必要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等提出了看法,对学生实验时的几种失败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铵 制备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石沟晶质铀矿:一种潜在的铀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样品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阿朋 范光 葛祥坤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90-301,共12页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是采用元素A在待测样品中的特征X射线强度与标准样品中元素A特征X射线强度相比较而进行的,要实现未知样品的元素定量分析必须要具有相应的标准样品,目前可用于铀元素分析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极少,且缺乏与天然矿物...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是采用元素A在待测样品中的特征X射线强度与标准样品中元素A特征X射线强度相比较而进行的,要实现未知样品的元素定量分析必须要具有相应的标准样品,目前可用于铀元素分析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极少,且缺乏与天然矿物成分、结构近似的标准样品。国际和国内已经制定了电子探针标准物质研制的规范(GB/T 4930—2008/ISO14595:2003),按该规范规定的方法研究了产于陕西光石沟铀矿床的晶质铀矿,结果表明:这些晶质铀矿晶形发育好,颗粒大,具备良好的纯度、均匀性和稳定性。随机选择30个颗粒进行均匀性检测,UO_(2)和PbO在95%的置信区间的平均浓度不确定度分别为0.275%和0.060%,具备非常好的均匀性;该晶质铀矿在电子探针电子束长时间(如360s)轰击下和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五家实验室化学分析定值方法确定了该晶质铀矿的化学成分,并计算了不确定度,主量元素UO_(2)为(86.80±0.36)%,PbO为(4.80±0.07)%,其他元素也给出了参考值。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产于光石沟铀矿床的晶质铀矿满足GB/T 4930—2008关于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样品的各项判据,是一个潜在的适用于铀矿物化学成分电子探针定量分析使用的天然矿物标准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铀矿 铀矿物 电子探针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丰琴 马占营 +2 位作者 张引莉 范广 徐维霞 《实验室科学》 2020年第6期222-224,227,共4页
结合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的特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导向,提出目标驱动、自我驱动、教学驱动、评价驱动的“四驱动”教学方案并在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进行实践运用。以溶液配制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为案例,结合“四驱动... 结合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的特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导向,提出目标驱动、自我驱动、教学驱动、评价驱动的“四驱动”教学方案并在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进行实践运用。以溶液配制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为案例,结合“四驱动”教学的实施,探讨在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驱动”教学 溶液配制 实验基本操作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植被保护系统防护膨胀土边坡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英姿 刘德志 +1 位作者 范广 黄政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8-605,共8页
高性能植被保护系统(HPTRM系统)是高性能植被保护垫结合活性植物在坡面构成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一种新型生态边坡防护系统。HPTRM系统将柔性防护和植被防护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膨胀土边坡防护措施。为了了解HPTRM系统在实际工程中防护膨... 高性能植被保护系统(HPTRM系统)是高性能植被保护垫结合活性植物在坡面构成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一种新型生态边坡防护系统。HPTRM系统将柔性防护和植被防护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膨胀土边坡防护措施。为了了解HPTRM系统在实际工程中防护膨胀土边坡的效果,在广西南宁东沟岭某膨胀土边坡防护工程中分别采用HPTRM系统和普通植草两种防护措施,并进行原位综合监测,监测不同防护边坡的土体含水率、温度、竖向膨胀量等指标,对比分析各监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相对于普通植草防护,HPTRM系统能减小大气环境对边坡深层土体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显著减小土体竖向膨胀量,约束土体的膨胀变形,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HPTRM系统值得在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边坡 柔性防护 HPTRM系统 防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