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驱动固体套筒实验模拟中的电流系数
1
作者 阚明先 陈涵 +4 位作者 吴凤超 贾月松 张南川 傅贞 段书超 《高压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采用不可压缩理论模型,对FP-2装置上开展的磁驱动固体套筒实验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二维磁流体力学理论模型,还是其他不可压缩理论模型,回流罩结构磁驱动固体套筒的边界磁感应强度公式中都包含一个小于1的套筒电流系数... 采用不可压缩理论模型,对FP-2装置上开展的磁驱动固体套筒实验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二维磁流体力学理论模型,还是其他不可压缩理论模型,回流罩结构磁驱动固体套筒的边界磁感应强度公式中都包含一个小于1的套筒电流系数。对不同套筒厚度、不同套筒半径条件下磁驱动固体套筒实验的电流系数进行了模拟,发现电流系数不仅与套筒内半径有关,还与套筒厚度有关;套筒内半径越大,套筒电流系数越小;套筒厚度越大,套筒电流系数越小。准确掌握磁驱动固体套筒电流系数的变化规律,可使磁流体程序从磁驱动固体套筒实验的后验模拟发展为精确预测,使磁流体力学模型真正具备正确设计和指导磁驱动固体套筒相关实验的理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驱动固体套筒实验 二维磁驱动数值模拟程序 磁流体力学 电流系数 回流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C5树脂复配改性沥青流变性能
2
作者 马峰 王宇行 +2 位作者 史柯 傅珍 石天鑫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6,共6页
为改善透水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以SK7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和C5加氢树脂为原材料,利用高速剪切法制备SBS掺量为4%,6%,8%,10%,C5加氢树脂掺量为6%的改性沥青,通过温度扫描、多应力蠕变恢复、低温松弛等试验分析SBS/C5对... 为改善透水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以SK7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和C5加氢树脂为原材料,利用高速剪切法制备SBS掺量为4%,6%,8%,10%,C5加氢树脂掺量为6%的改性沥青,通过温度扫描、多应力蠕变恢复、低温松弛等试验分析SBS/C5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利用线性振幅扫描试验评价SBS/C5树脂复配改性沥青的疲劳特性。结果表明:SBS/C5树脂的掺入使得沥青稠度增加,相较于基质沥青,SBS/C5明显改善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短期老化会降低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且当SBS改性剂掺量为10%时,抗老化性能最佳。改性后沥青的疲劳性能有所增强,有效改善了沥青的抗变形能力,提升了沥青的疲劳寿命。综合改性沥青各项指标分析得出SBS最佳掺量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C5 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道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机油复配再生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
3
作者 马峰 司少锋 +2 位作者 温雅噜 傅珍 郭兴隆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49,共6页
为进一步恢复老化SBS改性沥青性能,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与废机油(WEO)复配制备再生沥青,深入研究不同PPGDGE掺量下再生剂与老化SBS改性沥青之间的作用规律,确定再生剂最佳掺量。在此基础上,对复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为进一步恢复老化SBS改性沥青性能,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与废机油(WEO)复配制备再生沥青,深入研究不同PPGDGE掺量下再生剂与老化SBS改性沥青之间的作用规律,确定再生剂最佳掺量。在此基础上,对复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配再生剂能够有效恢复老化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黏滞性,并且对于高温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确定复配再生剂最佳配方为6%WEO+2%PPGDGE。在最佳配方下,复配再生剂的加入改善了老化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虽然抗车辙性能同未老化混合料相比有所降低,但仍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复配再生沥青 废机油 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n-type Full-Heusler Fe_(2-2x)Co_(2x) TiSn Prepared by an Ultra-fast Synthesis Process
4
作者 ZHAO Dongyan CHEN Yanning +8 位作者 WANG Yubo ZHANG Haifeng fu zhen WANG Shuaipeng YU Wen DU Jian WANG Wenhe QIU Junhao YAN Yonggao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1年第4期497-504,共8页
Full-Heusler alloy Fe_(2)TiSn was predicted to be a potential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with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Fe_(2)TiSn was usually prepared by arc-melting followed by annealing for 2 weeks,whic... Full-Heusler alloy Fe_(2)TiSn was predicted to be a potential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with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Fe_(2)TiSn was usually prepared by arc-melting followed by annealing for 2 weeks,which takes a long time and consumes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In this paper,Fe_(2)TiSn was prepared by an ultra-fast method,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SHS) combined with spark plasma sintering.The bulk materials with uniform element distribution,well controlled composition and relative densities of over 97.5% were prepared.The undoped Fe_(2)TiSn samples show p-type transport behavior.Co was heavily doped at the Fe site to prepare n-type Fe_(2-2x)Co_(2x) TiSn samples.The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on the Co-doped samples show a highest ZT=0.02 at 300 K,which is about trip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istine Fe_(2)TiSn.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rapid and low-cost preparation of full-Heusler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ELECTRIC full-Heusler Fe2TiSn SHS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高精度倾角传感器的设计研究
5
作者 王韬 任伟 +2 位作者 付振 王朕 赵校朋 《煤炭技术》 202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智能煤矿开采领域,聚焦设计一种基于2款加速度计芯片和卡尔曼滤波的高精度倾角传感器,以提升支架姿态监测的性能。详细分析了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倾角传感器的硬件设计,涵盖了电路框图并特别采用了ADXL359和SCA3300... 为了深入研究智能煤矿开采领域,聚焦设计一种基于2款加速度计芯片和卡尔曼滤波的高精度倾角传感器,以提升支架姿态监测的性能。详细分析了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倾角传感器的硬件设计,涵盖了电路框图并特别采用了ADXL359和SCA3300加速度计芯片。软件设计部分详细阐述了卡尔曼滤波加速度模型的运用,通过该模型对加速度计输出进行滤波和校正,以提高角度测量的精确性。实验测试部分验证了倾角传感器在不同角度下的性能表现,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高精度测量。最后结果表明倾角传感器可以测量三轴方向上±90°的输出,且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5°以内,为智能化煤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传感器 加速度计 卡尔曼滤波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收剂/环烷油对高寒区SBS沥青路面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峰 王正 +3 位作者 傅珍 唐钰杰 祝崇鑫 武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的紫外吸收剂(UV-531)/环烷油(NPO)对SBS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复合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样SBS沥青,UV-531/NPO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SB...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的紫外吸收剂(UV-531)/环烷油(NPO)对SBS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复合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样SBS沥青,UV-531/NPO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SBS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和感温性能,但会降低沥青的高温性能(延度增加117.6%,当量脆点和感温系数分别降低52.0%和11.9%,当量软化点降低2.3℃)。同时,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弯曲劲度模量降低9.61%,最大弯拉应变提升11.20%),然而对其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程度消极影响。高寒高海拔地区主要考虑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因此,UV-531/NPO复合改性沥青路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高海拔 UV-531/NPO 复合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再生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傅珍 杨鹏凯 刘松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18,共5页
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CH)增塑剂与餐厨废弃油脂共混,制成复合生物再生剂,通过三大指标及布氏黏度实验确定复合沥青再生剂的最佳配比。在掺加再生剂与未掺再生剂的条件下,分别制备不同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掺量的... 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CH)增塑剂与餐厨废弃油脂共混,制成复合生物再生剂,通过三大指标及布氏黏度实验确定复合沥青再生剂的最佳配比。在掺加再生剂与未掺再生剂的条件下,分别制备不同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并进行车辙实验、低温弯曲破坏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结果表明,DINCH增塑剂与餐厨废弃油脂配比为0.4∶1时,再生沥青常规性能恢复至原样沥青水平。再生沥青混合料在RAP掺量为30%~50%的条件下,未掺加复合生物再生剂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掺加再生剂后,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降低,高温稳定性能提高,当RAP掺量为30%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与新拌混合料相当,高温稳定性能优于新拌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 复合生物再生剂 餐厨废油 增塑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油再生沥青性能比选 被引量:2
8
作者 傅珍 王涛 +1 位作者 刘松然 唐钰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1-4006,4012,共7页
为确定生物油对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能力,比选出再生能力较强的一种生物油并确定其最佳掺量,采用植物沥青、餐厨废弃油脂和工业用动物油3种生物油作为再生剂,分别对老化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通过测定生物油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 为确定生物油对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能力,比选出再生能力较强的一种生物油并确定其最佳掺量,采用植物沥青、餐厨废弃油脂和工业用动物油3种生物油作为再生剂,分别对老化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通过测定生物油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布氏黏度并进行薄膜加热试验,研究生物油种类和掺量对老化沥青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种生物油对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基础性能和耐老化性均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其中餐厨废弃油脂对老化沥青再生能力较强,并且社会和经济效益较高,植物沥青和工业用动物油次之;餐厨废弃油脂被选为最佳再生生物油,掺量为4%时能够使老化SBS改性沥青的黏滞性和高温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因此被确定为最佳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餐厨废弃油脂 植物油 工业用动物油 沥青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彩色沥青路面色彩耐久性与抗滑性能研究
9
作者 马峰 邹彦哲 +1 位作者 傅珍 王蒙蒙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1-2167,共7页
为提高彩色沥青路面色彩耐久性并研究其抗滑性能,采用有机硅-聚丙酸酯(silane-modified polyacrylate,SMP)对彩色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color stone mastic asphalt,CSMA)和彩色开级配抗滑表层(color 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COGF... 为提高彩色沥青路面色彩耐久性并研究其抗滑性能,采用有机硅-聚丙酸酯(silane-modified polyacrylate,SMP)对彩色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color stone mastic asphalt,CSMA)和彩色开级配抗滑表层(color 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COGFC)2种混合料改性,借助小型加速加载设备进行对彩色沥青路面进行色彩耐久性评价,并通过三维扫描仪进行路面纹理信息采集,分析路面三维参数与其抗滑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MP改性剂可有效提高CSMA、COGFC两种混合料的抗磨耗能力,提升彩色沥青色彩耐久性;CSMA及COGFC路面抗滑性能受到不同三维参数的影响,路面的摩擦系数模型由各自相关因子控制,增加路面暴露的集料数量和使用尖角集料能使彩色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与铁道工程 彩色沥青路面 色彩耐久性 抗滑性能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聚丙酸酯改性明色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
10
作者 马峰 张天义 +3 位作者 方仁义 傅珍 唐钰杰 王蒙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7-1811,1816,共6页
为评价明色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有机硅-聚丙酸酯(SMP)对明色沥青进行改性,并进行常规物理性能和布氏黏度实验。通过车辙实验、低温弯曲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为评价明色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有机硅-聚丙酸酯(SMP)对明色沥青进行改性,并进行常规物理性能和布氏黏度实验。通过车辙实验、低温弯曲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和冻融劈裂实验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SMP改性剂可以提高改性明色沥青黏度,随着SMP掺量增加,改性明色沥青的高温能力增强。另外,在AC(SK70)、AC(SBS)、CSMA、COGFC 4种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中,COGFC明色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最优,且SMP改性剂对于明色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但SMP改性剂对明色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会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有机硅-聚丙酸酯 明色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蜡温拌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11
作者 马峰 黄锐哲 +3 位作者 王昊宇 史柯 傅珍 金彦鑫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9-9204,9228,共7页
聚乙烯蜡可提升沥青路用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选取新聚乙烯蜡(NPEW)与回收聚乙烯蜡(RPEW)按照等比混掺的方式作为温拌剂(PEW),将PEW与再生剂(LBS)加入新旧共混沥青中制备了聚乙烯蜡温拌再生沥青,其中... 聚乙烯蜡可提升沥青路用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选取新聚乙烯蜡(NPEW)与回收聚乙烯蜡(RPEW)按照等比混掺的方式作为温拌剂(PEW),将PEW与再生剂(LBS)加入新旧共混沥青中制备了聚乙烯蜡温拌再生沥青,其中新旧共混沥青中分别含20%、30%、40%的老化SBS改性沥青(AAM),用于模拟实际路面再生过程中旧沥青比例。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布氏黏度对不同PEW及AAM掺量下温拌再生沥青的感温性能、高低温性能及降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AM和PEW的添加可减少温拌再生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当温拌再生沥青中AAM掺量一定时,随着PEW掺量的增加,高温抗变形能力,低温抗裂性能均有显著提升;当温拌再生沥青中AAM掺量较低时,PEW的掺入可有效降低黏度;当AAM掺量30%,PEW掺量2%时,温拌再生沥青兼具最佳的路用性能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剂 再生沥青 聚乙烯蜡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岩石劈裂条件下临界能量分布及其断裂特征
12
作者 纪洪广 付桢 +2 位作者 张月征 张春瑞 陈东升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56-771,共16页
为探明非均质岩石受载拉伸破裂的宏观物理力学特征,设计并开展了岩石单轴劈裂试验,通过采集岩石变形特征、声发射参数和表面温度场特征,分析、揭示非均质岩石劈裂过程中变形协调性与临界能量分布、断裂特征以及局部应力阶段下的临界特... 为探明非均质岩石受载拉伸破裂的宏观物理力学特征,设计并开展了岩石单轴劈裂试验,通过采集岩石变形特征、声发射参数和表面温度场特征,分析、揭示非均质岩石劈裂过程中变形协调性与临界能量分布、断裂特征以及局部应力阶段下的临界特征。研究中通过定量计算获得了花岗岩的变形空间变异性特征,并针对不同变形协调性花岗岩在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bi值、临界能量分布以及RA(上升时间/幅值)-AF(平均频率)特征参数、破裂断面形貌进行了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可采用岩石90%峰值应力水平的变形空间变异系数评价区分岩石变形协调的差异性,其与试样抗拉强度近似呈负相关关系;②声发射bi值随加载过程呈现“波动—上升—跌落”变化趋势,不同变形协调性的试样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声发射事件占比规律不同,变形协调性越好,声发射事件增长规律越稳定;③不同变形协调性花岗岩劈裂破坏过程具有自组织临界特征,全过程和局部应力阶段下的花岗岩能量概率密度函数服从幂律分布,且随着变形协调性变差,加载后期局部应力阶段下的幂律分布曲线逐渐向全过程幂律曲线逼近;④不同变形协调性试样的RA-AF的变化规律相似,但变形协调性越差的试样在破裂时抗拉强度低、变形空间变异系数大,多发生小尺度张拉破裂,断面粗糙导致JRC大,所释放的能量也较小,更容易进入临界状态,而岩石变形协调性越好的试样的相应特征恰好相反。基于上述研究,可实时监测深部巷道围岩多点应变规律,将变形空间变异系数突增的点作为巷道张拉破裂的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变形空间变异性 声发射bi值 声发射能量分布 临界理论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品类期刊英文摘要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规避措施
13
作者 付臻 湛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239,共8页
英文摘要对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国际读者群体的接受度至关重要。通过案例研究法、话语分析法等,对《食品与机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食品类学术期刊近期发表文章的英文摘要进行考察分析发现,英文摘要中常见错误类... 英文摘要对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国际读者群体的接受度至关重要。通过案例研究法、话语分析法等,对《食品与机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食品类学术期刊近期发表文章的英文摘要进行考察分析发现,英文摘要中常见错误类型包括语言不准确、结构不一致、学术规范不严谨等问题。导致这些常见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语言能力和写作技巧不足、中英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学术规范认知不充分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如参考食品专业权威工具书及平行文本、系统学习英文语法知识、加强对专业术语的英译学习等,以提升中国食品类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的可见度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食品类期刊 错误分析 规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品种猕猴桃发酵酒品质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莉 肖静 +4 位作者 胡鸿飞 龚世富 付震 王弋 王瑞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4,共9页
【目的】研究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为通过原料筛选生产优质猕猴桃酒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理成熟期的金艳、翠香、翠玉和东红4个品种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后熟软化、带皮破碎、添加果胶酶及... 【目的】研究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为通过原料筛选生产优质猕猴桃酒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理成熟期的金艳、翠香、翠玉和东红4个品种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后熟软化、带皮破碎、添加果胶酶及ADT活性干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4个品种猕猴桃发酵酒,测定4种猕猴桃原料的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固/酸比、pH值等),分析4种发酵酒在理化参数(TSS、TA、酒精度、残糖、挥发酸、可溶性蛋白)、抗氧化物质(总酚、维生素C、黄酮)、香气物质(酯类、醇类、萜烯类等)和感官品质(外观、香气、口感、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酒间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4个品种猕猴桃酿酒原料的TSS、TA和pH,以及4种果酒的TSS、TA、酒精度、可溶性蛋白及总酚、Vc、黄酮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发酵酒的酒精度与后熟果实原料的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在4种猕猴桃果酒中,共检测出7类8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类型6类,共有物质24种,以酯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相对含量最大。4种猕猴桃酒香气成分总质量浓度由大到小分别为金艳(3907.28μg/L)>东红(3493.22μg/L)>翠玉(3176.01μg/L)>翠香(2768.17μg/L)。4种猕猴桃酒的感官评分中,外观和总分存在一定差异,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东红>金艳>翠香>翠玉。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果酒的外观与其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香气与芳樟醇和萜烯类物质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口感与原料果实的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黄酮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个猕猴桃品种中,东红猕猴桃果酒的外观、香气、口感及与感官测试相关的理化指标表现最优,最适于酿制猕猴桃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发酵果酒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成像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者语音加工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郎晓 傅祯 +2 位作者 牛传欣 谢青 Kim HaKyung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迄今为止,由于传统的神经成像技术受到人工耳蜗植入物的磁性限制,测评成人和儿童在植入后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活动一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种大脑神经成像的非侵入性且... 迄今为止,由于传统的神经成像技术受到人工耳蜗植入物的磁性限制,测评成人和儿童在植入后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活动一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种大脑神经成像的非侵入性且可以与植入设备兼容的成像技术,并且不受电学伪影的影响,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植入者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活动的测评,能更好的识别和解释皮质反应。本文旨在总结fNIRS测评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不同类型语音刺激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激活水平,为植入者的听觉言语康复评估以及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IRS 大脑成像技术 人工耳蜗 语音加工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ZnO-CuO-Bi_(2)O_(3)-B_(2)O_(3)-SiO_(2)System Low Melting Sealing Glasses 被引量:1
16
作者 HE Yifeng LI Xiuying +5 位作者 LI Chaoyuan GUO Huiming XIAO Zhuohao ZHU Shengbin DONG Hongbo fu zhen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940,共10页
Lead-free low melting glasses,ZnO-CuO-Bi_(2)O_(3)-B_(2)O_(3)-SiO_(2)system,with fixed contents of 15 mol%CuO and 20 mol%Bi_(2)O_(3),were prepared by using melt cooling method.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gl... Lead-free low melting glasses,ZnO-CuO-Bi_(2)O_(3)-B_(2)O_(3)-SiO_(2)system,with fixed contents of 15 mol%CuO and 20 mol%Bi_(2)O_(3),were prepared by using melt cooling method.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glass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ometer(XRD),infrared spectrometer(FIT-IR),thermal dilatometer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zer(DTA).Chemical durability of the glasses was studied by using dissolution rate method.Wettability of glasses on substrate was tested by using button sintering experiment.It is found that alkaline resistance of the glass solders is lower than that of plate glass and the water resistance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plate glass.The sealing temperatures are Ts=445-490℃,while the averag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300℃is in the range of(65-82)×10^(−7)℃^(−1).At sealing temperature,the glass solders have good wettability on plate glass or alumina substrate.They are not crystallized even sintered at the sealing temperature for 30 min.The solder glasses are suitable for sealing plate glass,alumina and other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muth borate glass solder glasses WETTABILITY chemical durability therm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检测羟氯喹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付臻 杨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0期194-198,共5页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然而长期服用HCQ可导致不可逆的视网膜毒性病变,并且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其发病率比以往认知的更高,而早期检测到HCQ所致的视网膜毒性改变可以极大地降低晚...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然而长期服用HCQ可导致不可逆的视网膜毒性病变,并且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其发病率比以往认知的更高,而早期检测到HCQ所致的视网膜毒性改变可以极大地降低晚期进展的风险。目前指南推荐的检查方法包括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多焦视网膜电图和自动视野检查。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新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可能有助于识别早期病变,在此总结了目前在HCQ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应用的检查方法及新的成像技术,如定量自发荧光、微视野和逆模式成像等,并考虑未来使用这些新兴技术进行早期疾病检测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视网膜病变 检测 眼底定量自发荧光 微视野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光伏电池I-V特性的递推曲线建模
18
作者 付朕 师楠 +1 位作者 朱显辉 刘忠武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2,共8页
为探索一种准确、简单的光伏电池I-V特性拟合方法,尝试利用两条递推曲线刻画不同类型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以a-Si电池为例,将短路电流点作为第一条递推曲线控制多边形的第1顶点,将最大功率点作为第3顶点。同样,将最大功率点作为第二条... 为探索一种准确、简单的光伏电池I-V特性拟合方法,尝试利用两条递推曲线刻画不同类型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以a-Si电池为例,将短路电流点作为第一条递推曲线控制多边形的第1顶点,将最大功率点作为第3顶点。同样,将最大功率点作为第二条递推曲线控制多边形的第1顶点,将开路电压点作为第3顶点。在平行于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点连线,且经过最大功率点的直线上寻找两个控制多边形第2顶点的位置。进而,发掘出误差最小时,控制多边形第2顶点位置随厂商给定填充因子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该变化规律构建了一种a-Si电池I-V特性拟合方法。最后,对5种电池I-V特性进行递推建模,并就平均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指标,与已有的4种建模方法进行了相比,系统地论证了所提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I-V特性 递推曲线 变化规律 填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采收对马家柚鲜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瑞庆 付震 +3 位作者 王弋 龚世富 胡鸿飞 肖静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8-66,共9页
以在常规采收期(11月上旬)内采收的马家柚和延迟1个月(12月上旬)采收的马家柚为材料,研究延迟采收对马家柚果实外观特性、基本理化指标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探讨延迟采收马家柚的外观指标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从而评价延迟... 以在常规采收期(11月上旬)内采收的马家柚和延迟1个月(12月上旬)采收的马家柚为材料,研究延迟采收对马家柚果实外观特性、基本理化指标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探讨延迟采收马家柚的外观指标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从而评价延迟采收对马家柚鲜食品质的影响,以明确马家柚鲜果较为适宜的采收期,保证马家柚鲜果延迟采收后的销售质量,提升马家柚果实的鲜食品质。结果表明:与常规采收期的马家柚相比,延迟1个月采收的马家柚的果实大小、重量、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可食率、出汁率和柚皮苷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果实可滴定酸(titrable acidity,TA)含量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总酚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果皮a^(*)值(红绿程度)、b^(*)值(黄蓝程度)及果肉的b^(*)值显著升高(p<0.05);马家柚果实的SSC与其果皮的a^(*)值和b^(*)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因此,延迟1个月采收不会影响马家柚鲜果的产量,还可以增加马家柚果实的风味和营养物质,建议马家柚鲜果可以延迟到12月上旬进行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柚 延迟采收 常规采收 鲜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zier函数和混合控制的光伏模拟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显辉 刘忠武 +1 位作者 付朕 崔世炜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对当前光伏电池模拟器存在的误差、纹波和响应时间难以兼顾的问题,从I-U曲线建模、硬件参数优化和控制策略改进3个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光伏电池模拟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两条平滑连接二阶Bezier曲线拟合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其... 对当前光伏电池模拟器存在的误差、纹波和响应时间难以兼顾的问题,从I-U曲线建模、硬件参数优化和控制策略改进3个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光伏电池模拟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两条平滑连接二阶Bezier曲线拟合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其次,采用正态分布配置特性曲线不同点的权重,构建了基于Buck变换器电压输出纹波和阻尼系数的多目标函数,借助粒子群算法求解出整个电压域内电感和电容的优化结果;再次,设计了以最大功率点为分界点的电压和电流混合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硬件试验平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光伏模拟器响应时间小于7 ms,电压和电流的误差均不超过1.7%,有效地兼顾了精度与响应时间,减少了输出电压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模拟器 BUCK变换器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