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景噪声频率-贝塞尔变换法研究厦门岛浅层S波速度结构
1
作者 李海艳 陈晓非 +4 位作者 陈举庆 蔡辉腾 刘琦 冯旭平 张功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54-2667,共14页
为获取厦门岛浅层三维速度结构,本文使用福建省地震局于2019年布设的50个流动地震台站组成的密集台阵所记录到的垂向分量波形数据,计算背景噪声互相关,利用频率-贝塞尔变换(F-J)法提取子台阵的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进行反演,获取子台阵... 为获取厦门岛浅层三维速度结构,本文使用福建省地震局于2019年布设的50个流动地震台站组成的密集台阵所记录到的垂向分量波形数据,计算背景噪声互相关,利用频率-贝塞尔变换(F-J)法提取子台阵的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进行反演,获取子台阵下方一维S波速度结构,并通过插值得到厦门岛4 km以内的三维S波速度模型.结果表明,整体上厦门岛S波速度随深度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在近地表处的横向不均匀性显著.0~1 km深度的S波速度大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与岩性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随着深度的递增,高低速特征分布逐渐呈现为连续性较好,近北东向展布的条带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推测这一现象与厦门岛岩层在不同时期受到挤压和拉张作用形成的褶皱和断裂相关,反映了厦门岛所经历的多次构造变动和岩浆侵入事件.垂向剖面的速度差明显区与研究区断裂带位置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厦门岛的构造演化研究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成像 频率-贝塞尔变换法 厦门岛 浅层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工业大麻品种对次氯酸钠的适应性分析
2
作者 薛红丽 赵铭森 +4 位作者 孔佳茜 高金虎 冯旭平 孟晓康 康红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获得简单、高效和低污染的工业大麻种子消毒方法,分别选取纤用型(晋麻1号)、药用型(晋麻4号)、籽用型(汾麻3号)工业大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次氯酸钠浓度(5%、10%)和5个处理时间(5、10、15、20、25 min),以发芽率、发芽势、污... 为获得简单、高效和低污染的工业大麻种子消毒方法,分别选取纤用型(晋麻1号)、药用型(晋麻4号)、籽用型(汾麻3号)工业大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次氯酸钠浓度(5%、10%)和5个处理时间(5、10、15、20、25 min),以发芽率、发芽势、污染率为指标,研究次氯酸钠对工业大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确定次氯酸钠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进而为工业大麻无菌苗培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浓度为5%时,晋麻1号和汾麻3号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晋麻4号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开始随次氯酸钠的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当次氯酸钠浓度和处理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开始快速升高。次氯酸钠处理后的3个工业大麻品种的污染率随次氯酸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因此,晋麻1号的最佳处理为5%的次氯酸钠处理15~20 min,晋麻4号最佳处理为10%的次氯酸钠处理25 min,汾麻3号则以5%的次氯酸钠处理15 min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次氯酸钠 发芽率 发芽势 污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孔佳茜 康红梅 +3 位作者 赵铭森 冯旭平 高金虎 孟晓康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为研究工业大麻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试验以两个不同类型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和汾麻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式,研究苗期、快速生长期、花期和成熟期干旱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了两种工业大麻的... 为研究工业大麻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试验以两个不同类型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和汾麻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式,研究苗期、快速生长期、花期和成熟期干旱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了两种工业大麻的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茎叶干重、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系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CK);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干旱胁迫对两种工业大麻的影响均在快速生长期最大,其次为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干旱胁迫 不同生育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大麻性别连锁标记的验证及SCAR标记开发 被引量:6
4
作者 赵铭森 方书生 +6 位作者 陈瑶 康红梅 高金虎 陈思远 杨昕 冯旭平 张立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76-2082,共7页
大麻是雌雄异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在苗期鉴定出植株的性别,对大麻育种及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开发与籽用大麻品种性别连锁的SCAR标记,本研究以汾麻3号、榆社麻和苍山麻为试验材料,研究已有的11个性别连锁标记在籽用大麻品种中的适用性... 大麻是雌雄异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在苗期鉴定出植株的性别,对大麻育种及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开发与籽用大麻品种性别连锁的SCAR标记,本研究以汾麻3号、榆社麻和苍山麻为试验材料,研究已有的11个性别连锁标记在籽用大麻品种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个标记(OPD-05、UBC-354和MADC2)在籽用大麻品种中呈雄性特异,尚未发现雌性特异条带。回收雄性特异条带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新开发了6个SCAR标记,其中MADC2-8表现最好;进而利用123份已知性别的样本来检测MADC2-8的准确性,发现其平均准确性高达98.34%。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大麻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而且为大麻性别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籽用品种 性染色体 SCAR M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工业大麻“汾麻3号”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铭森 高金虎 +2 位作者 冯旭平 孟晓康 康红梅 《中国麻业科学》 2019年第5期217-222,共6页
针对山西省籽用工业大麻栽培技术缺乏,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通过大田试验,设置A播期(5月3日、6月3日)、B密度(1000、2000、3000株/667m^2)、C行距(60、120cm)、D施肥量(不施肥、中施肥量-基肥施复合肥30kg/667m^2、高施肥量-基肥施复合肥... 针对山西省籽用工业大麻栽培技术缺乏,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通过大田试验,设置A播期(5月3日、6月3日)、B密度(1000、2000、3000株/667m^2)、C行距(60、120cm)、D施肥量(不施肥、中施肥量-基肥施复合肥30kg/667m^2、高施肥量-基肥施复合肥60kg/667m^2+灌浆期尿素20kg/667m^2)4个因素。随机区组排列,共36个处理组合,两次重复。结果表明:夏播(6月3日)+密度(3000株/667m^2)+行距60cm+施肥量(基肥施复合肥30kg/667m2)适宜山西省的工业大麻种植模式,可获得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播种期 密度 行距 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高通量种质资源表型平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勇 李禧尧 +4 位作者 杨国峰 俞泽宇 杨宁远 冯旭萍 许丽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27-141,共15页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精确高通量获取作物表型信息是进行种质资源评估的重要途径。基于表型数据获取、解析与管理技术的室内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具备环境精确调控、成像自动无损、效率显著提升等特点,为种质资源评估提...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精确高通量获取作物表型信息是进行种质资源评估的重要途径。基于表型数据获取、解析与管理技术的室内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具备环境精确调控、成像自动无损、效率显著提升等特点,为种质资源评估提供了高效、集成且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对作物育种改良、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该研究主要阐述了四类室内高通量种质资源表型平台的研究现状,对目前室内植物表型数据解析及管理技术进行介绍与分析,并总结了室内高通量表型平台与数据解析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未来种质资源表型评估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植物表型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植物表型 室内表型平台 表型数据解析与管理 高通量 种质资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羽飞 何勇 +4 位作者 刘飞 许丽佳 冯旭萍 唐宇 王正肖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304,共12页
农业传感器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之一。首先,本文在总结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农机装备、农用无人机遥感及农业物联网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需求和市场发展进行... 农业传感器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之一。首先,本文在总结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农机装备、农用无人机遥感及农业物联网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需求和市场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通过技术产业调研分析,对农业传感器产业化、市场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最后,凝练了农业传感器产业领域的16项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阐明了农业传感器最重要的属性是通用性,明确了相关技术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基础理论和研发投入,提出了农业传感器技术将朝着低成本化、高稳定性、高智能化、可移植性、可操作性方向发展。本文可为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传感器 技术分析 市场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在山西地区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孔佳茜 赵铭森 +3 位作者 孟晓康 高金虎 冯旭平 康红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803-1805,共3页
对引进的几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山西地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作纤维用的引进品种皖大麻1号表现最好,产量为2 433 kg/hm^2,仅次于对照晋麻1号(2 440 kg/hm^2);云麻1号纤维产量稍低,但存在麻皮厚、结节多的问题;苍山麻、志丹麻开花早,生... 对引进的几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山西地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作纤维用的引进品种皖大麻1号表现最好,产量为2 433 kg/hm^2,仅次于对照晋麻1号(2 440 kg/hm^2);云麻1号纤维产量稍低,但存在麻皮厚、结节多的问题;苍山麻、志丹麻开花早,生育期短,麻皮薄,产量低;天水麻籽粒产量最高,为1 799 kg/hm^2,在山西地区适合作籽用种植;云麻1号只开花不结籽,不适合在山西作籽用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产量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方法与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国峰 何勇 +3 位作者 冯旭萍 李禧尧 张金诺 俞泽宇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2年第1期1-16,共16页
病虫害是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胁迫之一。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农业遥感因其图像空间分辨率高、数据获取时效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在作物病虫害胁迫监测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 病虫害是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胁迫之一。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农业遥感因其图像空间分辨率高、数据获取时效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在作物病虫害胁迫监测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的相关背景;其次对目前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中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概述,主要探讨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的数据获取方式和数据处理方法;之后从可见光成像遥感、多光谱成像遥感、高光谱成像遥感、热红外成像遥感、激光雷达成像遥感和多遥感融合与对比六个方面重点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研究与应用中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为把握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研究热点、应用瓶颈、发展趋势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助力中国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胁迫更加标准化、信息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监测 病虫害胁迫 数据获取 数据处理 深度学习 多遥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大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孔佳茜 赵铭森 +4 位作者 孟晓康 高金虎 冯旭平 薛红丽 康红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30,52,共6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大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以5个大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茎长、根长、茎重、根重进行测定、分析和...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大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以5个大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茎长、根长、茎重、根重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EG溶液对大麻种子的萌发及根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逐渐加剧。茎长、茎重及根重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发现,5个大麻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表现依次为:汾麻3号>晋麻1号=庆麻1号>临县小麻>火麻1号,并且根据抗旱隶属函数平均值的分级标准,火麻1号、临县小麻属于中抗旱型,汾麻3号、晋麻1号和庆麻1号属于抗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萌发 PEG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大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综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旭平 康红梅 +4 位作者 赵铭森 高金虎 薛红丽 孔佳茜 孟晓康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494-501,共8页
鉴定了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业大麻课题组多年来收集、创制的20份优异种质资源工业大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运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品种(系)间12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系... 鉴定了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业大麻课题组多年来收集、创制的20份优异种质资源工业大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运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品种(系)间12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变幅较大(7.28%~38.95%),遗传背景广阔,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第一分枝高,最小的是种子圆度;12个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茎粗与第一分枝高、第一分枝节位呈显著负相关;第一分枝高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第一分枝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节数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分枝节位与节数、有效分枝数都有较强的负相关;种子长、种子宽以及其横截面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接近1,它们与产量性状有较强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可把这些性状综合成4个因子,代表85.06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它们分别是分枝因子、种子大小因子、株高与粒质量因子和种子圆度因子。根据综合因子(F),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系)是志丹麻、兰州麻、汾杂3、汾选2和苍山麻,为工业大麻种质创新利用和后续优良地方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ve Source Seismic Identification and Automatic Picking of the P-wave First Arrival Using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3
12
作者 XU Zhen WANG Tao +4 位作者 XU Shanhui WANG Baoshan feng xuping SHI Jing YANG Mingh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9年第2期288-304,共17页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picking of the P-wave first arrivals takes up plenty of time and labor,and its accuracy plays a key role in imaging seismic structures.Based on the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we propose...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picking of the P-wave first arrivals takes up plenty of time and labor,and its accuracy plays a key role in imaging seismic structures.Based on the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we propose a new method to pick up the P-wave first arrivals automatically.Emitted from MINI28 vibroseis in the Jingdezhen seismic experiment,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seismic waveforms recorded by EPS 32-bit portable seismometers are used for manually picking up the first arrivals(a total of 7242).Based on these arrivals,we establish the training and testing sets,including 25,290 event samples and 710,616 noise samples(length of each sample:2 s).After 3,000 steps of training,we obtain a convergent CNN model,which can automatically classify seismic events and noise samples with high accuracy(>99%).With the trained CNN model,we scan continuous seismic records and take the maximum output(probability of a seismic event)as the P-wave first arrival time.Compared with STA/LTA(short time average/long time average),our method shows higher precision and stronger anti-noise ability,especially with the low SNR seismic data.This CNN metho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of seismic data processing,improving the resolution of seismic imaging,and promoting the joint inversion of active and passive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 Active source SEISMIC identification FIRST ARRIVAL PICKING ANTI-NOISE 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工业大麻“晋麻3号”新品种选育 被引量:8
13
作者 康红梅 赵铭森 +4 位作者 孔佳茜 高金虎 孟晓康 冯旭平 薛红丽 《中国麻业科学》 2022年第4期219-224,共6页
“晋麻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业大麻课题组以优良地方品种阳曲大麻作母本、泰安麻作父本,通过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籽用工业大麻品种,2017~2018年参加山西省大麻新品种自主联合区域试验,10点次平均麻籽单产1458... “晋麻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业大麻课题组以优良地方品种阳曲大麻作母本、泰安麻作父本,通过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籽用工业大麻品种,2017~2018年参加山西省大麻新品种自主联合区域试验,10点次平均麻籽单产1458.0 kg/hm^(2),比对照汾麻3号(1313.1 kg/hm^(2))增产11.03%。2021年通过山西省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其主要特征:雌雄异株,生育期为135 d左右,株高200~250 cm,茎粗1.5~3.0 cm,第一分枝高度120~160 cm,叶片深绿色,茎绿色,上下茎秆粗细均匀,分枝多,种子灰褐色,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是适合山西省干旱山区种植的高蛋白籽用工业大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品种 晋麻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源因素对尾波干涉提取经验格林函数的影响
14
作者 冯旭平 王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08-3420,共13页
尾波干涉提取经验格林函数作为现今地震学一项重要的研究,其受震源因素的影响值得细致地探讨.本文通过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尾波干涉,系统性讨论了震源倾角、方位角和走向以及震中分布对于提取经验格林函数(主要是PKIKP^2和PKIIKP^2震相)的... 尾波干涉提取经验格林函数作为现今地震学一项重要的研究,其受震源因素的影响值得细致地探讨.本文通过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尾波干涉,系统性讨论了震源倾角、方位角和走向以及震中分布对于提取经验格林函数(主要是PKIKP^2和PKIIKP^2震相)的影响.我们发现PKIKP^2震相的平均信噪比随倾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在倾角约为45°时达到最大.基于稳相点分析,本文认为这种变化趋势是因为提取的PKIKP^2震相主要贡献来源于近乎径向方向,而倾角为45°的倾滑型断层事件辐射出的P波能量在径向上最大.此外,断层走向对尾波干涉提取Rayleigh面波并无明显影响,而方位角的影响非常显著.当事件近似在台站对的大圆弧上时,尾波干涉才能提取清晰的Rayleigh面波,这与面波稳相区的空间分布一致.对于PKIKP^2和PKIIKP^2震相,只有当事件分布与台站对大圆弧近垂直并且事件断层走向与线状台阵近平行时,才能提取清晰的波形.通过计算不同事件和台站分布的震源辐射能量,上述方位角和走向最有利于地核震相的提取.最后,震中分布对尾波干涉提取PKIKP^2震相也有一定的影响:当震中与地心连线和PKIKP^2震相射线路径之间的锐角夹角越小,并且震中距越小时,提取的地核震相的信噪比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干涉 震源机制解 震中分布 PKIKP^2震相 经验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法研究土耳其中部岩石圈速度结构
15
作者 王鹏 冯旭平 +2 位作者 张功恒 潘磊 陈晓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9-627,共19页
土耳其东部是由碰撞引起的挤压变形区域,而西部为俯冲引起的爱琴海伸展变形区域,土耳其中部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拥有很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具有火山活动和长远的俯冲、大陆碰撞等构造历史,因此获得此区域岩石圈可靠的速度结构对认识俯... 土耳其东部是由碰撞引起的挤压变形区域,而西部为俯冲引起的爱琴海伸展变形区域,土耳其中部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拥有很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具有火山活动和长远的俯冲、大陆碰撞等构造历史,因此获得此区域岩石圈可靠的速度结构对认识俯冲末期的板块状态、岩浆活动等现象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了解此区域的岩石圈速度结构,本研究使用了(31°E—38.8°E,34.5°N—42.0°N)范围内172个台站的背景噪声数据,通过互相关方法获得经验格林函数;之后利用频率-贝塞尔变换法得到了5—80 s周期范围内的基阶瑞雷波频散曲线,并在个别区域获得了高阶模式频散曲线;最后利用基于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校正的拟牛顿迭代反演方法得到地表至124 km深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土耳其中部的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最大变化可达400 m/s),且与地质边界和缝合带区域密切相关,中安纳托利亚火山区及部分金牛座山脉东部的速度在0—100 km深度均小于4.3 km/s,因此推测此区域不存在岩石圈地幔;从塞浦路斯海沟开始俯冲的非洲大洋岩石圈,以近垂直俯冲在金牛座山脉中部下方,表现为明显的高速特征;土耳其中部在70—100 km深度广泛存在与上升软流圈物质相关的低速带,因此大部分研究区域的岩石圈波速小于全球平均剪切波速度,并且此区域岩石圈整体较薄、厚度多变。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金牛座山脉中部和东部约13—23 km深度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速带,推测可能与地块破裂导致的地层部分熔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成像 土耳其中部 频率-贝塞尔变换法 剪切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对工业大麻汾麻3号种子萌发的影响
16
作者 冯旭平 康红梅 +3 位作者 赵铭森 高金虎 孟晓康 薛红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1925-1929,共5页
为了探究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对工业大麻汾麻3号种子发芽生长的影响,探索EMS在工业大麻种质创新中的合适体积分数,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工业大麻新种质,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EMS体积分数(0(CK)、0.5%、1.0%... 为了探究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对工业大麻汾麻3号种子发芽生长的影响,探索EMS在工业大麻种质创新中的合适体积分数,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工业大麻新种质,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EMS体积分数(0(CK)、0.5%、1.0%、1.5%、2.5%、4.0%)和诱变时间(7.5、17.0 h)对汾麻3号种子进行诱变处理,调查统计其发芽率和芽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EMS体积分数与作用时间的增加,汾麻3号种子的发芽率、芽长都显著降低;在EMS体积分数为2.5%、处理7.5 h时,汾麻3号的发芽率为72.36%,相对发芽率为77.80%,芽长为5.31 cm,当处理时间增加到17.0 h时,发芽率为41.00%,相对发芽率为41.84%,芽长为2.37 cm。结合出苗、播种深度等认为,EMS体积分数为2.5%、处理时间为7.5 h是汾麻3号种子相对适宜的诱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麻3号 EMS 诱变 工业大麻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啶酸氧化酶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7
作者 吕悦 冯旭萍 +2 位作者 黄腾达 袁克非 曾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50-1461,共12页
目的 研究哌啶酸氧化酶(pipecolic acid oxidase,PIPOX)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下简称免疫组化法)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PIPOX在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PIPOX... 目的 研究哌啶酸氧化酶(pipecolic acid oxidase,PIPOX)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下简称免疫组化法)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PIPOX在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PIPOX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构建稳定过表达PIPOX或敲除PIPOX的肝癌细胞系,采用CCK-8和EdU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凋亡检测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和肿瘤肺转移模型进一步验证PIPOX在体内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法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结果均显示,与配对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的PIPOX表达水平更低(P<0.05),且预后分析结果显示,与PIPOX高表达组的肝癌患者相比,PIPOX低表达组的肝癌患者呈现了更短的总生存期(P<0.05)和无病生存期(P<0.05)。细胞实验结果表明,PIPOX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但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没有显著影响(P>0.05)。动物实验也同样证实,PIPOX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的肺转移(P<0.05),但对肝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最后,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PIPOX可以促进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粘蛋白的表达(P<0.05),并抑制间质细胞标志物(N-钙粘蛋白、波形蛋白及锌指转录因子1)的表达(P<0.05)。结论 PIPOX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EMT过程相关。而PIPOX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酸氧化酶 原发性肝癌 增殖 凋亡 迁移和侵袭
原文传递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高金虎 赵铭森 +4 位作者 冯旭平 孔佳茜 孟晓康 吴昌娟 康红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7-43,共7页
为探索能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的多用途种植模式,以‘晋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M1(35 cm)和宽窄行M2(宽行50 cm,窄行20 cm)2种行距,以及30(D1)、45(D2)和60万株/hm^2(D3)3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品种‘... 为探索能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的多用途种植模式,以‘晋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M1(35 cm)和宽窄行M2(宽行50 cm,窄行20 cm)2种行距,以及30(D1)、45(D2)和60万株/hm^2(D3)3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的农艺性状、SPAD值、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M1相比,宽窄行M2种植在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株数、SPAD值、光合性能和产量方面更有优势;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影响显著,在D1下,M2分别比M1增产28.28%、18.65%和13.81%;在D2下,M2分别比M1增产19.37%、27.37%和4.07%;在D3下,M2分别比M1增产21.55%、16.80%和5.68%。不同行距配置下密度对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在M1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1>D3>D2,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2>D1>D3;在M2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2>D1>D3,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1>D2>D3。综合分析后推荐宽窄行种植(宽行50 cm,窄行20 cm),密度30万株/hm^2作为工业大麻多功能综合利用种植模式,可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密度 行距配置 农艺性状 光合性能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