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xorbitant Privilege of US Treasuries and China's Choices in the New Era
1
作者 di dongsheng Wang Xueying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4年第4期4-25,共22页
After the decoupling of the US dollar from gold in 1971,US Treasuries replaced gold as the value benchmark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acquired an exorbitant privilege.Subsequently,the total amount of US ... After the decoupling of the US dollar from gold in 1971,US Treasuries replaced gold as the value benchmark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acquired an exorbitant privilege.Subsequently,the total amount of US debt exhibited an exponential expansion trend,unbound by any substantial constraints.The so-called debt ceiling is a partisan game rather than a rigid fiscal constraint on the United States.As long as there are no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global monetary system,the international credit of US Treasuries will stay stable,and their trend of infinite expansion will be sustained.Massive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ies have failed to significantly shake this stability,and the notion of global investors offloading US Treasuries is more an illusion than a fact.The exorbitant privilege of US Treasuries grants its federal government the“freedom to borrow,”shielding the American financial sector from due penalties during global financial crises and securing excessive returns in global capital cycles.In the old days when running“twin surpluses”on capital and current accounts,China kept the value of Renminbi low to support its export manufacturing sector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As a result,China accumulated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mainly US Treasuries.Nowadays,this practice is no longer necessary,yielding low returns and posing significant security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t ceiling de-dollarizatio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US Treasu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在波动而非压力——从拿破仑大陆封锁体系的失败看经济战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翟东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1,255,共7页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是二百年前的一个陆上霸权针对其海权对手的大战略的经济战部分。基于对该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效果的政治经济学解读,挖掘其政策背后的若干错误理念,可以提炼出关于经济战的一种新思维:经济战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经济...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是二百年前的一个陆上霸权针对其海权对手的大战略的经济战部分。基于对该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效果的政治经济学解读,挖掘其政策背后的若干错误理念,可以提炼出关于经济战的一种新思维:经济战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经济制裁措施给对方造成经济压力的绝对值,而在于这种压力的急剧变动和冲击力能否穿透对方自身的内在调适能力,从而对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有机体造成无法承受的伤害和动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封锁体系 经济战 经济制裁 战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是如何做到“共享发展”的?——关于日本社会公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淼 翟东升 《兰州学刊》 CSSCI 2022年第7期34-44,共11页
日本官僚政府具备较高的自主性和执行力,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公平分配资源的社会环境,政府的经济决策能够超越利益集团而惠泽社会各阶层。在实现工业化经济腾飞的同时,达成了社会公平的治理目标。在推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后危机时代,日本政... 日本官僚政府具备较高的自主性和执行力,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公平分配资源的社会环境,政府的经济决策能够超越利益集团而惠泽社会各阶层。在实现工业化经济腾飞的同时,达成了社会公平的治理目标。在推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后危机时代,日本政府通过严格的金融业管控和社会再分配,避免了美式金融业的无限扩张和贫富分化,并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进行经济补偿。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日本政府保证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治经济 量化宽松 贫富差距 金融监管 社会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债的嚣张特权与新时代的中国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翟东升 王雪莹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138,共22页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国债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价值基准,获得了嚣张的特权。之后,美国国债总额呈现指数型扩张趋势,不再有实质性约束,所谓债务上限只是党争游戏,而非美国财政的硬约束。只要国际货币体系不发生根本性变革...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国债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价值基准,获得了嚣张的特权。之后,美国国债总额呈现指数型扩张趋势,不再有实质性约束,所谓债务上限只是党争游戏,而非美国财政的硬约束。只要国际货币体系不发生根本性变革,美国国债的国际信用就长期稳固,其规模的无穷膨胀趋势就是可持续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也未能对其产生实质性动摇,所谓全球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是一种错觉而非事实。美国国债的嚣张特权赋予美国联邦政府以“借债自由”,让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金融部门免受应有的惩罚,并帮助美国在全球资本循环中获取超额收益。在资本和经常项目“双顺差”时代,为扶持东南沿海的出口制造部门,中国长期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低位,因而积累了以美国国债为主的巨额外汇储备,到如今这一做法已不再必要,不仅收益率低,还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债 债务上限 去美元化 外汇储备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原文传递
RMB: What Did the Bears Get Wrong?
5
作者 di dongsheng 《China Economic Transition》 2018年第1期96-108,共13页
In 2015 and 2016,China’s capital and foreign exchange(Forex)markets experienced several fluctuations.The plunge in stocks and Forex caused such panic that the upper and middle class had an anxious impulse to transfer... In 2015 and 2016,China’s capital and foreign exchange(Forex)markets experienced several fluctuations.The plunge in stocks and Forex caused such panic that the upper and middle class had an anxious impulse to transfer money out of China.This resulted i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dropping from its peak of more than USD4 trillion to USD3 trillion.More than 90%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xperts reportedly asserted that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against the USD would fall to 7:1 in 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EXCHANGE MONEY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应对老年群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现状分析
6
作者 周婷婷 袁婷婷 +8 位作者 邸东升 周昊龙 崔张波 张建利 刘倩 凌丹阳 罗肖 杨北方 王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401-1408,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极大降低了新冠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既往新冠疫苗的效果评估,常常针对年轻和健康群体,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科学引文...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极大降低了新冠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既往新冠疫苗的效果评估,常常针对年轻和健康群体,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Pubmed关键词,检索截至2023年5月30日,分析了新冠疫苗在老年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了加强剂、混合免疫和异源接种的效果。以期根据老年群体的特点合理研发疫苗,制定适合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老年人群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欧盟产业发展停滞的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翟东升 宁南山 赵云龙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8-155,159,160,共30页
进入21世纪之后,多个产业领域的案例和数据都显示欧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境堪忧。在传统制造业中,欧盟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萎缩;而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互联网应用,欧盟都在被北美和东亚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尽管欧... 进入21世纪之后,多个产业领域的案例和数据都显示欧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境堪忧。在传统制造业中,欧盟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萎缩;而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互联网应用,欧盟都在被北美和东亚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尽管欧盟及其成员对此保持警觉并试图通过各种措施扭转颓势,但前景并不乐观。未来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突变,将加速欧盟在全球产业结构中的份额萎缩和地位弱化。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对此提供三种因素的综合性解释,分别是欧盟智力优势的萎缩、公共部门的乏力与分裂以及欧盟社会的老龄化。而将欧盟的产业颓势归罪于高福利和高税收,则可能是一种错误归因。由于东亚制造业供应链与欧盟产业结构之间的重叠性和竞争性越来越明显,中欧关系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欧盟将表现出去工业化国家常见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中国应为继续上升的产业竞争和贸易摩擦做好必要的心理与政策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经济 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学 产业竞争 数字经济
原文传递
以贸易赤字之名解财政赤字之困——解析特朗普贸易战动机 被引量:3
8
作者 翟东升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9,63,共7页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真实动机并非解决贸易赤字问题而是应对财政赤字困局。他推动实施的大规模减税方案扩大了美国联邦财政的赤字规模,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任后实施的鹰派加息政策,导致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大幅上升,进一步恶化了特朗普政...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真实动机并非解决贸易赤字问题而是应对财政赤字困局。他推动实施的大规模减税方案扩大了美国联邦财政的赤字规模,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任后实施的鹰派加息政策,导致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大幅上升,进一步恶化了特朗普政府财政状况。民主党可以利用债务上限、PAYGO条款等立法资源限制甚至逆转特朗普的政绩。在此背景下,特朗普不得不以贸易赤字为借口,向主要贸易伙伴提高进口关税,以此复活了此前已经被否定的"边境调节税"。上述财政分析视角能够很好地解释他发动贸易战的方式、时机以及过去一年来的一系列言行。中国应该在塑造和构思中美关系时考虑到这一重大因素,并围绕其联邦财政困境创造性地设计中美之间的"大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减税 贸易战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何以有别,何以成学——浅谈区域国别学的若干基础理论资源 被引量:2
9
作者 翟东升 索朗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8,共11页
基于学科的交叉属性,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体系必然建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资源,而世界史、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中的理论资源尤其适合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建构之需。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性与陆海复合性两类霸权的相互竞争、权势转移和全球辐射,构... 基于学科的交叉属性,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体系必然建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资源,而世界史、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中的理论资源尤其适合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建构之需。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性与陆海复合性两类霸权的相互竞争、权势转移和全球辐射,构成了世界史视角下区域国别研究的一般性基础理论。随着全球化向纵深推进,世界市场体系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分化出更多层次,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别对比也更加丰富,而各国各地区的分工变化和经济运行特征都可以从这种结构及其变迁中得到解释。世界政治和比较政治则分别从动态的思潮运动和静态的体制差异的角度对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现象提供理论解释。非洲和印度的案例则展示了如何将上述三个学科的理论资源融合起来,共同为区域国别的研究提供跨学科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理论 世界史 世界政治 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量化宽松政策、资产价格与财富再分配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东升 王雪莹 +1 位作者 朱煜 魏子龙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60,共12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资产价格却节节攀升。本文基于SV-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美、欧、日央行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QE)推动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脱节,且风险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普遍大于安全资...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资产价格却节节攀升。本文基于SV-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美、欧、日央行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QE)推动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脱节,且风险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普遍大于安全资产。疫情背景下,美联储QE对资产市场的影响与以往基本持平,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短期影响为历史最高水平;欧洲央行QE提高资产价格的能力较以往显著增强;日本央行QE的影响力不及此前部分时期。2020年年末—2021年年初,美、欧、日资产市场对QE的响应强度普遍达到阶段性峰值。资产价格上涨产生财富再分配效应,在经济体内,富人和穷人的财富占比都有所提升,而中间40%家庭的财富占比却出现萎缩。在国际层面,从资产收益率的角度出发,中国是财富再分配效应的受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量化宽松政策 资产价格 财富再分配
原文传递
从接轨走向引领:双层博弈视角下中国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制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东升 朱煜 +1 位作者 王雪莹 魏子龙 《世界政治研究》 2021年第4期27-54,145,共30页
中国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国家应对当前国际经贸规则高标准重构,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验平台。制度试验的具体实施面临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国际议价、国内政治的政策协调过程两个层次博弈互动关系。本文基于中国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指出... 中国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国家应对当前国际经贸规则高标准重构,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验平台。制度试验的具体实施面临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国际议价、国内政治的政策协调过程两个层次博弈互动关系。本文基于中国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指出特殊经济功能区制度试验和国际经贸规则演变两个进程的联动不足问题。中国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治理制度绩效吸引力等综合优势的加持下,未来要进一步赋予特殊经济功能区更多自主权,最大限度降低国内政治过程对改革的损耗,对多种经济制度类型充分试验和碰撞,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建构的话语竞争,并能创设带有中国自身利益诉求和价值理念的规则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博弈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特殊经济功能区 制度试验
原文传递
未来起点收入——共同富裕时代的新型再分配方案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翟东升 王雪莹 +3 位作者 黄文政 李石 刘陈杰 沈晓春 《文化纵横》 CSSCI 2022年第5期112-123,M0004,共13页
自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以来,社会科学界已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刊也曾在2021年12月推出封面选题,从区域平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技术工人的社会流动等角度,为促进共同富裕发掘已有的经... 自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以来,社会科学界已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刊也曾在2021年12月推出封面选题,从区域平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技术工人的社会流动等角度,为促进共同富裕发掘已有的经验,探寻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机会平等 全民基本收入
原文传递
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治理赤字:表现、原因与中国方案
13
作者 王雪莹 翟东升 《现代国际关系》 2025年第2期108-126,150,共20页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治理存在多重赤字:“缓债倡议”和“共同框架”未能实质性整合国际债权人,债务国参与热情低;债务重组迁延日久;债务国国内政治动荡持续发酵。治理赤字背后的原因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弊端...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治理存在多重赤字:“缓债倡议”和“共同框架”未能实质性整合国际债权人,债务国参与热情低;债务重组迁延日久;债务国国内政治动荡持续发酵。治理赤字背后的原因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弊端驱使债券持有人向发展中国家甚至低收入国家过度借债;债权结构与治理话语权分布不匹配;多边治理机制被“地缘政治化”甚至“武器化”。当前,中国可考虑通过明确偿债规则、加大逆周期借债力度、推行人民币计价债务重组等方式,化解海外债务风险并提升国际影响力。未来,中国可强化亚投行的中国特色,构建独立、专业、平等的主权债务治理平台,在借债时保持审慎以及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等,以规避长期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债务 国际货币体系 发展中国家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