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本草问答》探究唐宗海中西汇通思想
1
作者 蔡梦欣 丁侃 +2 位作者 杨欣欣 苏玮 张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31-134,138,共5页
《本草问答》是晚清著名医家唐宗海所撰的本草药理专著,体现了唐宗海中西汇通的学术色彩。本文简要介绍唐宗海的生平与成书背景,分析《本草问答》阐发汇通中医药理论的特点,认为该书在立足阴阳五行水火气血理论,重视药物自然属性的同时... 《本草问答》是晚清著名医家唐宗海所撰的本草药理专著,体现了唐宗海中西汇通的学术色彩。本文简要介绍唐宗海的生平与成书背景,分析《本草问答》阐发汇通中医药理论的特点,认为该书在立足阴阳五行水火气血理论,重视药物自然属性的同时,引用物理学、化学、气象学、西医学等西方自然科学以补充论证中医观点。从“衷中”“参西”两个方面讨论唐宗海在《本草问答》中体现的中西汇通学术思想,总结认为《本草问答》是一部以中医议论为主,兼有西学观点,通过借鉴或对比,力图证明中医药理观点正确性的著作,此亦为中西汇通学派学术思想的基本构成,对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问答》 唐宗海 中西汇通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编撰体例与内容特点
2
作者 陈少华 薛倩 +4 位作者 许雯 张丽君 马钦 赵可琢 丁侃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体例与内容进行剖析和研究,认为其是集纂辑体与劄记体为一体的混合体例,内容特点有三:一是载录人物范围颇广,二是引录文献种类繁杂,三是具有独特的师承关系表。编撰特色突出,主要包括:医家篇幅详略得当...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体例与内容进行剖析和研究,认为其是集纂辑体与劄记体为一体的混合体例,内容特点有三:一是载录人物范围颇广,二是引录文献种类繁杂,三是具有独特的师承关系表。编撰特色突出,主要包括:医家篇幅详略得当,引文标注科学严谨,时希评按精当有章。探讨《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的编撰体例与内容特点,可为今后医家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代医家传录 体例 内容特点 编撰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为骨之余”理论渊源及运用沿革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侃 支英杰 张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5期153-157,共5页
本文基于对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整理出“终”“余”“荣”“标”“候”等近十种表述齿与骨关系的概念,阐释其含义,廓清理论演进的大致脉络。其中《灵枢经》以“齿者,骨之所终”说明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为其理论的源头。同时在“齿为骨之... 本文基于对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整理出“终”“余”“荣”“标”“候”等近十种表述齿与骨关系的概念,阐释其含义,廓清理论演进的大致脉络。其中《灵枢经》以“齿者,骨之所终”说明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为其理论的源头。同时在“齿为骨之余”理论指导下,牙齿成为观察肾精盛衰、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指标;该理论常用以阐释厥逆、骨痿,以及诸多牙齿疾病的病机,主要与肾气不足或阴虚火旺有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兴起,在该理论基础上衍生出验齿诊法,成为温病特有诊察疾病的方法;补肾中药、苦味中药常用以补骨、健齿,以及大量骨属药物性效机制的阐释,为该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体现。本文主要从以上方面对该理论的渊源及发展运用的主要支流进行系统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为骨之余 生长发育 牙齿 验齿 骨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古籍数字资源动态管理经验谈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侃 张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3期110-113,共4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数字化建设流程,对中医古籍数字资源实现动态管理的方案。从资源管理的单位、资源命名、元数据三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管理工作的经验,重点介绍了中医古籍资源元数据的著录细则,并从多个管理视角、动态管理的经典用例对管理... 本文提出了基于数字化建设流程,对中医古籍数字资源实现动态管理的方案。从资源管理的单位、资源命名、元数据三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管理工作的经验,重点介绍了中医古籍资源元数据的著录细则,并从多个管理视角、动态管理的经典用例对管理效力进行了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数字化 资源 管理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中医学术传承脉络构建 被引量:9
5
作者 丁侃 张丽君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5期32-35,共4页
针对当前中医古籍数字资源日益增多而利用不足的现状,提出了通过中医文献与人物本体的构建,关联起中医学术传承脉络的方案。尝试借助于本体,对异构的中医古籍资源元数据方案进行统一语义化描述和转换,实现平台间资源的深度聚合。
关键词 中医 传承 本体 文献 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子多糖提取物LBP1C通过激活TFEB延缓衰老 被引量:1
6
作者 伍东立 乔新华 +6 位作者 韩文生 谢婷 时畅 黄雨云飞 孙传鑫 丁侃 陈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6-1936,共11页
目的探究枸杞子提取物LBP1C延缓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的效应及机制,以期解读《本草纲目》记载的枸杞子轻身不老、易颜色、变白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为模型,用LBP1C处理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式细胞)... 目的探究枸杞子提取物LBP1C延缓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的效应及机制,以期解读《本草纲目》记载的枸杞子轻身不老、易颜色、变白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为模型,用LBP1C处理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式细胞),检测P16、P21表达水平及β-gal染色指征衰老水平;用qPCR的方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4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 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指标的mRNA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溶酶体生物发生和自噬的关键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入核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3II/I的水平以指征LBP1C对自噬水平的影响;在细胞及线虫体系检测LBP1C对脂褐质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线虫身体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和咽部吞咽次数评估LBP1C对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LBP1C处理的人成纤维细胞组中衰老相关指标(P16、P21表达水平及β-gal染色)相比于对照组显著下降,表明LBP1C可延缓细胞衰老;LBP1C还降低了细胞及线虫的脂褐质积累,并提高线虫运动及吞咽能力,促进线虫的健康从而抑制衰老。机制上,LBP1C处理组中TFEB入核比例显著升高,激活了自噬。自噬水平的提高降低了SASP的转录因子GATA4水平,从而降低了SASP相关的IL-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水平。同时,自噬水平的提高使脂褐质降解加速,降低了细胞及线虫中脂褐质的积累。结论LBP1C通过激活TFEB提高了自噬水平,从而降低了SASP及脂褐质的积累,具有延缓衰老的效应,并促进了健康衰老。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枸杞子在抗衰老及抑制脂褐质从而潜在美白作用的效应及机制,为其进一步抗衰老和美白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衰老 转录因子EB 自噬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脂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胰腺癌中药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胡玉龙 孔媛芳 +3 位作者 李杰明 丁侃 蒋士卿 董春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145,共6页
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期不到5%。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办法能攻克胰腺癌。目前,手术结合化疗仍然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疗效非常有限。因此,研发新的药物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多糖... 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期不到5%。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办法能攻克胰腺癌。目前,手术结合化疗仍然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疗效非常有限。因此,研发新的药物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多糖具有抗胰腺癌的活性,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优势,凸显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对近20年来发现的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中药多糖进行了总结,并对多糖类抗胰腺癌药物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发多糖类抗胰腺癌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糖 胰腺癌 抗肿瘤 多靶点 多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开心散及其类方中医文献研究概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殷俊梅 王偲 +2 位作者 丁侃 高雅 杨忠奇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为古代经典名方之一,是中医临证治疗“好忘”的常用方。后世医家应用过程中,衍化出了许多类方,其功能主治与《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既有“守正”又有“创新”,因此考证本方与类方的功能主治十分必要。开心散“主... 《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为古代经典名方之一,是中医临证治疗“好忘”的常用方。后世医家应用过程中,衍化出了许多类方,其功能主治与《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既有“守正”又有“创新”,因此考证本方与类方的功能主治十分必要。开心散“主好忘”,药物剂量经度量衡换算,远志、人参、茯苓及菖蒲剂量依次为13.8、13.8、27.6、13.8 g,比例为1∶1∶2∶1。这与《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首方剂)》所列一致,后世医家扩大了开心散的治疗范围,可以治疗因心气不足,胆气实热导致的心悸怔忡及遗精等。本研究经文献梳理及专家认定,挖掘定志丸、令人不忘方、远志散、小定志丸、远志丸、加味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7个类方,发现通过药味变化,加茯神,更补心气,令人不忘;加黄连,可清心除烦,交通心神;加朱砂、龙齿,清心定悸,镇惊安神;加郁金、琥珀,除痰凉血,安神定悸;加桂心、附子,可通阳散寒,定悸宁神。此外,本研究通过两则验案说明该方的应用范围与法度。开心散的文献挖掘整理模式可为进一步开展古代经典名方系列研究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开心散 类方 中医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经典名方开心散及其类方组方理论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殷俊梅 王偲 +1 位作者 丁侃 高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3期134-137,共4页
开心散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古代经典名方,是中医临证治疗“好忘”的常用方。后世医家据此衍化许多类方,其组方理论与原方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文章考察开心散的命名方式、处方来源,分析开心散及其类方的组方特点与... 开心散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古代经典名方,是中医临证治疗“好忘”的常用方。后世医家据此衍化许多类方,其组方理论与原方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文章考察开心散的命名方式、处方来源,分析开心散及其类方的组方特点与主治演变,认为开心散首见于姚僧垣《集验方》,方名具有开心窍和调肾定志的双重含义。该方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定志丸、令人不忘方、远志散、小定志丸、远志丸、加味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7个主要类方。开心散及其类方均遵循甘苦辛相合的性味配伍理论,随证候特点确定主药剂量,随剂型特点确定服用方法。依据这一组方理论,开心散及其类方的主治病证经历了由单纯的“好忘”向神志异常,再向心身疾病延伸的过程,对挖掘拓展开心散的临床应用范围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经典名方 开心散 类方 组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修方书对《回回药方》编纂成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钦 陈少华 +4 位作者 赵可琢 蔡梦欣 杨欣欣 丁侃 张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回回药方》是研究民族医药和发掘经典名方的一部重要文献。该书在内容编排上,收载方剂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另附录制剂、炮制、药物考证等内容;在编纂上先论后方,“以病分门,门各有论而叙统附焉”;在门类划分上,与北宋太医局所设的医... 《回回药方》是研究民族医药和发掘经典名方的一部重要文献。该书在内容编排上,收载方剂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另附录制剂、炮制、药物考证等内容;在编纂上先论后方,“以病分门,门各有论而叙统附焉”;在门类划分上,与北宋太医局所设的医学各科相同。本文将《回回药方》与宋元时期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御药院方》三部方书进行横向类比分析,发现其编纂成书的过程受官修方书影响颇深。探讨《回回药方》编纂成书的过程和学术特点,尤其该书中方剂制备、品种考证等资料,可为当前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文献整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药方》 体例 经典名方 官修方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御医所著医学文献考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可琢 丁侃 张丽君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第3期6-9,共4页
御医的诊疗经验是研究燕京地区医学流派传承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借助《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大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工具书考查明代御医所著医学文献的存佚、类别等。梳理得知,明代御医群体当中有97位医家所著医... 御医的诊疗经验是研究燕京地区医学流派传承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借助《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大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工具书考查明代御医所著医学文献的存佚、类别等。梳理得知,明代御医群体当中有97位医家所著医学文献237部,存世99部,亡佚138部,种类繁富,覆盖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的12个类别,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临证各科、方书、诊法、本草、医案医话医论、针灸推拿、医经、伤寒金匮、基础、综合性著作、养生、医史,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挖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御医 医学文献 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须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恒禹 罗云凤 +2 位作者 姜京华 丁侃 董艳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玉米须经蒸馏水提取、离子交换、分子筛层析等手段得玉米须多糖(SMPS),结构分析研究表明SMPS的分子量约7 000 Da,其单糖组成和比例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0. 18∶0. 75∶0. 67∶1. 22∶1. 42∶6. 82; SMPS... 玉米须经蒸馏水提取、离子交换、分子筛层析等手段得玉米须多糖(SMPS),结构分析研究表明SMPS的分子量约7 000 Da,其单糖组成和比例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0. 18∶0. 75∶0. 67∶1. 22∶1. 42∶6. 82; SMPS的重复单元可能是由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构成,甘露糖主要以1→6连接存在于主链中,葡萄糖的主要的连接方式为1→3、1→4、1→6连接,木糖在主链及支链中均有存在,半乳糖主要存在于主链的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多糖 纯化 结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多糖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赛蕾 丁侃 +2 位作者 胡玉龙 李杰明 董春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3,39,共6页
综述了山药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为山药多糖在医药、食品、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药多糖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婴方论》小儿灸法刍议
14
作者 陈少华 马钦 +2 位作者 赵可琢 丁侃 张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6期144-147,共4页
南宋医家郑端友所撰《全婴方论》是在摭证诸家学说的基础上汇集个人临床经验而成的儿科专著,虽非灸法专著,但设有小儿灸法专卷。本文从该书中关于小儿灸法的注意事项、常见病灸穴、灸痫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全婴方论》在取穴上推崇同... 南宋医家郑端友所撰《全婴方论》是在摭证诸家学说的基础上汇集个人临床经验而成的儿科专著,虽非灸法专著,但设有小儿灸法专卷。本文从该书中关于小儿灸法的注意事项、常见病灸穴、灸痫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全婴方论》在取穴上推崇同身寸法,认为取穴应当高效且精准;注意事项中主要涉及气候、患者状态、时间与部位、灸量等方面的避忌;在灸法适用的29种常见病中,以内科的肝胆病证与心系病证居多,选穴以任脉、督脉及经外奇穴为主;在灸痫上该书认为灸痫关键在于虚实,并归纳出惊痫四证。《全婴方论》中记载的小儿灸法对现今儿科及针灸临床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具备深入挖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婴方论》 灸法 部位 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风速反弹特征及其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
15
作者 丁侃 邓建明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2年第3期7-12,共6页
在2010年前后全球范围内出现“大气静止”恢复、近地面风速反弹上升的现象。然而这一风速反弹现象对我国湖泊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对全国745个气象监测站观测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提取湖泊近地面风速时间序列,使用分段线性回归分析了我国面... 在2010年前后全球范围内出现“大气静止”恢复、近地面风速反弹上升的现象。然而这一风速反弹现象对我国湖泊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对全国745个气象监测站观测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提取湖泊近地面风速时间序列,使用分段线性回归分析了我国面积>1 km^(2)的湖泊和87个重点监测湖泊风速反弹现象的特征。结果显示,全国面积>1 km^(2)的湖泊有71.59%出现风速反弹现象,但是东部沿海地区和新疆东部地区湖泊未出现风速反弹,重点监测的富营养化湖泊只有43.08%出现风速反弹。同时,出现风速反弹的湖泊风速转折点年份分散。预计风速反弹现象在未来短期内可能有利于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但在未来长期内气候变化将出现风速下降现象,可能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反弹 湖泊富营养化 分段线性回归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电磁干扰性能数字式万用表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宇 乔星金 +1 位作者 张帆 丁衎 《电力系统装备》 2020年第2期133-134,共2页
抗电磁干扰是输配电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实中,由于大量的变电站、高压输配线的存在,导致在检修、维护过程中时常出现万用表无法准确工作的情形。文章中,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分析了抗电磁干扰性能数字式万用表的设计问题。文中... 抗电磁干扰是输配电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实中,由于大量的变电站、高压输配线的存在,导致在检修、维护过程中时常出现万用表无法准确工作的情形。文章中,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分析了抗电磁干扰性能数字式万用表的设计问题。文中首先对抗电磁干扰性能数字式万用表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从理论分析、核心模块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抗电磁干扰性能数字式万用表设计的具体策略,并对抗电磁干扰性能数字式万用表的应用条件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对减少电力行业电磁干扰所造成的偏差现象的发生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万用表 抗干扰 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古籍证据级别标准》的解读与应用
17
作者 姚钰宁 托托 +2 位作者 王凤兰 丁侃 曹克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5-2049,共5页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临床实践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中医药临床诊疗活动的重要依据,中医教材和现代专著往往是在传承中医古籍思想的基础上编写的。中医古籍知识记录在中医古籍中,经过评价可形成中医古籍证据,作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的依据...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临床实践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中医药临床诊疗活动的重要依据,中医教材和现代专著往往是在传承中医古籍思想的基础上编写的。中医古籍知识记录在中医古籍中,经过评价可形成中医古籍证据,作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的依据。因此,团队提出了《中医古籍证据级别标准》,来评价中医古籍及中医古籍知识,形成中医古籍证据。标准内容发表后被多个指南编制团队采纳使用,但使用者也反馈了操作中的疑问,故本研究旨在对其进行内容解读与实践验证。本研究以回答“选奇汤能否治疗头痛”临床问题为例,应用《中医古籍证据级别标准》检索并评价相关中医古籍证据,对选奇汤方源古籍《兰室秘藏》的引用量、作者及出处因素两个纬度及其细目进行评分,得出《兰室秘藏》古籍评分为10分,对“选奇汤治疗头痛”的证据背景和证据评价两个维度及其细目进行评分,得出中医古籍证据评分为9.5分,属于Ⅰ级证据。经专家综合评价,认为该证据在临床应用中利远大于弊,强推荐使用选奇汤治疗头痛,中医古籍评分及分级结果与专家共识一致。本研究表明《中医古籍证据级别标准》可操作性强,应用较为简便,可广泛应用于中医古籍及中医古籍证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证据 证据分级 证据推荐 选奇汤 头痛
原文传递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 被引量:72
18
作者 李海东 徐安安 +4 位作者 王波 黄安华 丁侃 何川琦 胡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伤口美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6月实施的4790例因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30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伤口美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6月实施的4790例因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304例经剑突下-脐二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26例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三种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通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三组均无死亡患者,术后出血、胆漏、胆道损伤等短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长于二孔及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3±9.0)min比(28.4±7.2)min比(23.2±6.4)min,P<0.05],但按年份统计发现,2017年度三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手术疤痕满意度评分高于二孔及三孔组[(9.6±1.6)比(7.6±1.9)比(6.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美观性好等优点,其操作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困难,但经过一定时期练习熟练后,手术时间可与三孔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结石病 胆囊炎 经脐单孔腹腔镜
原文传递
民族医药经典名方文献整理和挖掘的方法与要点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侃 成莉 +3 位作者 扎巴 包乌恩奇 张丽君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123-5129,共7页
对民族医药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挖掘,是筛选和考证经典名方的关键性基础工作。该文针对其中所涉及的方源考证、文字互译与医学术语对应、药物基原考证、剂量考证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认为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文献整理和挖掘工作,可以借鉴中... 对民族医药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挖掘,是筛选和考证经典名方的关键性基础工作。该文针对其中所涉及的方源考证、文字互译与医学术语对应、药物基原考证、剂量考证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认为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文献整理和挖掘工作,可以借鉴中医经典名方考证的方法和经验,但同时存在诸多民族医药特有的突出问题,(1)方源考证更要关注其他医学体系传统医学文献,例如印度医学文献是许多藏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来源,伊本·西那《医学法典》是许多维吾尔族医、回族医经典名方的来源,古印度众多佛教典籍是许多傣族医经典名方的来源。(2)不同语言体系下医学术语的互译与对照,需要语言学家、史学家与医药学家合作,结合史学、历史语言学和医理临床实践研究的方法,运用跨语言对勘法。近年来民族医药经典文献译注本大量出版,各民族医学术语标准相继发布,即是相关研究成果的体现。(3)药物基原考证方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同一药物在不同民族医学体系下均入药,但药性认识和用药部位有所差异;二是同一药名在不同民族医学体系中基原有差异;(4)剂量考证方面,由于部分民族医药经典名方来源于其他医学体系,因此会涉及不同度量衡体系。另外某些民族文献中并不详细记载用量,因此依赖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确立剂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医药 经典名方 文献整理 方源考证 药物基原
原文传递
中药多糖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莹 金红宇 +1 位作者 丁侃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70-1680,共11页
中药多糖的质量控制对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多糖质控标准研究进展缓慢。建立中药多糖类产品质控体系,既是对已上市产品质量的保证,更是多糖类新药研发的关键前提。本文对中药多糖质量标准现状、研究... 中药多糖的质量控制对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多糖质控标准研究进展缓慢。建立中药多糖类产品质控体系,既是对已上市产品质量的保证,更是多糖类新药研发的关键前提。本文对中药多糖质量标准现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如多元指纹图谱和糖谱法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中药多糖质控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旨在为中药多糖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糖 多羟基聚合物 衍生物 标准现状 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 相对分子质量 糖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